一、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梅莹[2](2021)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人口“逆城市化”趋势、动因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提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病”与乡村凋敝成为普遍的世界性问题,为城乡可持续发展及融合发展带来挑战。我国一向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此,国家先后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等战略规划。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决策。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够对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资源环境等进行统筹协调,推动资本、资源、人才、土地等要素的双向流动。“逆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现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资源、资本由城市中心区向远郊、乡镇的集聚。从长远来看,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中心由于过度集聚造成的“城市病”及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窘境,同时也能为村镇发展带去更多“资源”,为城乡融合及乡村振兴提供良好前景。括而言之,研究我国现阶段的“逆城市化”问题,既可以精准判定人口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又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本文首先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外有关“逆城市化”议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城乡关系政策、人口政策密切相关,引出了第三章城乡关系演进历程与“逆城市化”表征的研究。其次,基于人口迁移动机理论、Tiebout“用脚投票”假说、家庭迁移决策理论、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一个内含“两侧、三维度”的人口“逆城市化”迁移动因理论框架。然后,采用逐步剔除法,考察了长江经济带十一市的人口“逆城市化”情况,最终发现上海、南京、武汉、南昌、昆明、贵阳等六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端倪,并构建了人口“逆城市化”趋势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得出这六市的整体“逆城市化”水平。再次,从供给侧出发,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人口“逆城市化”的影响,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迁移成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均显着影响人口的“逆城市化”流动。此外,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也会影响人口的逆向流动选择,不同群体的“逆城市化”动因可能不同。因此,第六章聚焦农业转移人口,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个体福利与家庭视角分析了收入水平、土地权益、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会融入、家庭责任等因素对其“逆城市化”意愿的影响,且对这一关系的城市规模效应、群体异质性、个体异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结合人口“逆城市化”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得出了建立城乡“等值”发展理念,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福利需求的差异性,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公平可及等引导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研究切入点的创新。本文从“逆城市化”现象发生的事实切入,另辟蹊径,用“逆城市化”串联起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为城乡融合发展搭建了桥梁。此外,通过对我国本土“逆城市化”的发展逻辑、研究逻辑的总结归纳,提炼出本土“逆城市化”趋势的特性。二是对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构建起一个包含“两侧、三维度”的人口“逆城市化”迁移动因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供给角度与微观需求角度,统筹分析了经济维度、公共服务供给维度、个体福利与家庭维度相关因素对人口“逆城市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一关系的群体异质性、个体异质性及城市规模效应。
李哲[3](2020)在《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水平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农村超过城市及危险因素聚集现象。近30年来我国经历的快速城市化对居民生活环境及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上述转变可能导致心血管病风险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城市化主要通过“移地城市化”和“就地城市化”两种形式实现,关于城市化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多关注前者或城乡差异,对后者的研究比较匮乏,尤其缺乏纵向研究和机制研究。就地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经历了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就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其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研究目的: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为基础,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及其心血管健康特征,探索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完善心血管病防控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研究包括以下子研究: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比较研究、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研究,以及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和影响机制研究。资料来源于下列三项调查的35-64岁人群数据,分别为“心血管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中北京市朝阳区监测点数据(包括就地城市化人群2010年基线、2017年及2019年随访数据)、2011年朝阳区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北京市朝阳区调查数据。主要方法为:1.从环境、行为、心理、社会、健康结局几个维度梳理反映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的主要指标并描述该人群主要特征。2.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纵向分析城市化初始、7年后、9年后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生理生化指标与患病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log-binomial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在城市化初期、7年后比较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患病率水平、危险因素聚集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差异。4.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针对2010年至2017年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变化程度,将就地城市化居民分别与农村、迁移居民进行比较,分析是否经历城市化、城市化不同实现方式对人群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影响的净效应。5.从主观心理、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社会资本四个维度分析就地城市化特征因素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改变的直接或间接关联。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多种社会决定因素对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作用路径、作用强度以及不同性别群组间的作用差异。结果:1.就地城市化后,居民住房条件、经济状况、主观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该人群比较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未就业及退休比例较高,目前就业岗位多为服务业(保洁、绿化、物业、出租车司机)、商业(售货员),社会交往对象多从事农业劳动或上述服务型行业。2.就地城市化后居民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超重肥胖指标有明显的波动变化,空腹血糖与体质指数表现为先降后升,舒张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现为先升后降。2010至2017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总胆固醇、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血脂异常率、超重肥胖率和饮酒率呈上升趋势。2010至2019年中心动脉压、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缺乏身体活动率持续下降。3.城市化初期就地城市化居民的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其他人群高,血脂异常率较其他人群低;7年后其舒张压、甘油三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其他人群高;饮酒率和缺乏身体活动率在两个时点均低于其他人群。就地城市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强,35-44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趋势明显。4.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均存在正负两方面作用,作用方向和作用指标存在明显差别,就地城市化对健康指标的影响更广泛且使多数指标向有益方向变化。7年就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空腹血糖降低0.357mmol/L,总胆固醇降低0.27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24mmol/L,体质指数降低0.553kg/m2,现在吸烟风险降低56.3%,缺乏身体活动风险降低61.3%;负向作用为:舒张压升高3.750mm H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43mmol/L。7年移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收缩压降低2.131mm Hg;负向作用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上升0.349mmol/L、0.201mmol/L和0.168mmol/L,饮酒风险升高 1.646 倍。5.就地城市化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自评生活满意度、住宅卫生设施、住宅与主干道距离、工作单位性质、管理情况、工作自主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的职业种类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直接关联;房产数、住宅周边健康促进设施的数量、私家车的使用、社会支持和社会信任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间接关联。6.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健康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可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居住环境、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对心血管健康的总效应最大;健康相关行为总效应仅次于社会经济地位且对心血管健康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居住环境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通过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幸福感作为中介在路径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主要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对心血管健康产应影响的路径中,不同性别路径系数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就地城市化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经济状况,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居民部分不健康行为有所减少,血压、血糖、血脂、超重肥胖的上升趋势依旧严峻,相对其他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普遍较高,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和总体风险较强。就地城市化对居民血糖、血脂、超重肥胖、行为危险因素上升有抑制作用,对血压上升有促进作用。就地城市化从多种途径多个维度影响心血管健康,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最大且最具广泛性,主观心理状态、行为、居住环境、社会资本对心血管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是其他因素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为降低该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政府需要制定跨部门的政策,从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人群健康素养入手,创新综合干预模式与就业安置模式。
明迪[4](2020)在《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研究 ——以W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乡镇振兴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以小城镇或乡镇为载体的农民市民化——农民就地市民化问题成为研究者的热点。农民就地市民化不仅意味着农民在身份和地域上向乡镇转变,更深层意义上是实现市民意识、道德修养、生活方式等向市民转变。农民就地市民化是在就地城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传统农民市民化相比,前者可实现性更高且更加具备“人的城镇化”特征。本研究从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现状出发,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力图为W镇农民加快实现就地市民化献计献策。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就地城镇化之后的农民为调查对象,从五个维度对农民就地市民化现状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在就地市民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市民意识较薄弱、道德修养需提升、生活方式待改善、文化素养较低下、技术技能欠完善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试图从农民自身、本地居民、社区、制度等方面剖析问题之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成人教育具有促进弱势群体社会适应的作用。调查过程中,笔者针对参加过成人教育的农民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表明,参加过成人教育的农民,其市民意识更浓,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更高,生活方式转变更快,能够更好地适应乡镇生活。由此得出,成人教育对于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确有成效。为帮助农民实现就地市民化,本研究从成人教育学视角出发,结合农民的就地市民化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增强市民意识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开展农民道德教育,提升农民道德修养;基于就地乡镇实际,转换农民生活方式;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张德彭[5](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张旭[6](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正值工业革命及城市化产生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城乡问题非常尖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结合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城乡分工和交换理论、李比希的农业化学理论等,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城乡融合提供了理论借鉴。马克思恩格斯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深入剖析城乡差别产生的背景、根源、具体表现等,并提出了走向城乡融合的未来路径,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城乡融合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内涵进行初步概括:以城乡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通过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工农业密切结合、消灭社会分工,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等方式,促进城乡人口政治权益、经济利益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内涵丰富,它穿越历史时空,持续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它对于我国持续推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诸多挑战。要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建设目标,树立城乡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的核心理念,从体制机制、物质、文化三个角度出发,探索新时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
邓文勇[7](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唐元[8](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杨伟荣[9](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姜义颖[10](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城乡融合背景下人口“逆城市化”趋势、动因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趋势的CiteSpace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热点与趋势 |
1.2.2 国外研究热点与趋势 |
1.2.3 中外“逆城市化”比较研究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人口“逆城市化”趋势测度研究 |
1.3.2 人口“逆城市化”迁移动因研究 |
1.3.3 人口迁移政策与人口流动特征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逆城市化” |
2.1.2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迁移动机理论 |
2.2.2 Tiebout“用脚投票”假说 |
2.2.3 家庭迁移决策理论 |
2.2.4 可行能力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第3章 我国城乡关系演进历程与“逆城市化” |
3.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与计划性“逆城市化” |
3.1.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1949-1977 |
3.1.2 计划性“逆城市化” |
3.2 城乡关系缓和协调阶段与政策性、偶发性“逆城市化” |
3.2.1 城乡关系缓和协调阶段:1978-2011 |
3.2.2 政策性、偶发性“逆城市化” |
3.3 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与区域性、多样性“逆城市化” |
3.3.1 城乡融合发展阶段:2012-今 |
3.3.2 区域性、多样性“逆城市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经济带人口“逆城市化”趋势研究 |
4.1 空间分布 |
4.1.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前置分析 |
4.1.2 常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状况 |
4.2 总体特征 |
4.2.1 人口集中度指数(Hoover Index) |
4.2.2 ROXY指数 |
4.3 总体趋势 |
4.3.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4.3.2 测度方法—熵值法 |
4.3.3 测度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口“逆城市化”的外部驱动因素分析 |
5.1 宏观经济因素与“逆城市化” |
5.1.1 理论假说 |
5.1.2 实证分析 |
5.2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逆城市化” |
5.2.1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人口“逆城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
5.2.2 理论模型 |
5.2.3 实证分析 |
5.3 制度因素与“逆城市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口“逆城市化”的内部驱动因素分析 |
6.1 农业转移人口“逆城市化”的动机分析 |
6.1.1 福利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逆城市化” |
6.1.2 家庭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逆城市化” |
6.1.3 个体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逆城市化” |
6.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设置 |
6.2.3 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选取与实证分析 |
6.3.1 计量模型与检验 |
6.3.2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引导策略 |
7.1 深化对“逆城市化”与城乡融合关系的认知 |
7.1.1 “逆城市化”一城乡关系不断深化的“题中之意” |
7.1.2 “逆城市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双向“助推器” |
7.2 引导策略 |
7.2.1 正确认识“逆城市化”性质,充分发挥其双向“助推器”作用 |
7.2.2 确立城乡“等值”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7.2.3 精准识别福利需求差异,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公平可及 |
7.2.4 逐步剥离户籍制度的相对价值,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
7.2.5 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空间协同发展 |
7.2.6 充分发挥人口流动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分类指导型人口流动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开展的研究活动 |
致谢 |
(3)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1.4 技术路线 |
2.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 研究指标与定义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结果 |
3.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
3.2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
3.3 就地城市化对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
3.4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机制分析 |
4.讨论 |
4.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 |
4.2 就地城市化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纵向变化特点 |
4.3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 |
4.4 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 |
4.5 影响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
4.6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5.全文总结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的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
建议 |
7.创新性与局限性 |
创新性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城市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研究 ——以W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
2.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得以重视 |
3.W镇实现就地市民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
4.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是成人教育的价值彰显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现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
(四)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就地城镇化 |
2.农民市民化 |
3.就地市民化 |
4.成人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人口迁移理论 |
2.城乡等值化理论 |
3.人力资本理论 |
三、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
1.调查设计 |
2.调查过程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W镇基本情况 |
2.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现状分析 |
3.成人教育助力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现状分析 |
四、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W镇农民就地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
1.市民意识较薄弱 |
2.道德修养需提升 |
3.生活方式待改善 |
4.文化素养较低下 |
5.技术技能欠完善 |
(二)成因分析 |
1.农民小农意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
2.本地居民的引领作用难发挥 |
3.社区组织和文化建设欠完善 |
4.政策及制度实施存在一定的障碍 |
五、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的对策 |
(一)增强市民意识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
(二)开展农民道德教育,提升农民道德修养 |
(三)基于就地乡镇实际,转换农民生活方式 |
(四)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
(五)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农业转移人口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
二、生命历程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三、研究目标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选择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
三、新工作,新环境 |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
一、社会化内容 |
二、再社会化内容 |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
(二) 19世纪初欧洲城市化浪潮带来一系列影响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时期 |
(二) 形成与发展时期 |
(三) 成熟时期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城乡结合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一) 莫尔的“乌托邦”思想 |
(二) 傅立叶“法郎吉”协作社 |
(三) 欧文的社会公社制度 |
二、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城乡分工和交换理论的吸收和创新 |
(一) 斯图亚特的城乡互惠原则 |
(二) 亚当?斯密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对立思想 |
(三) 李嘉图的城乡差距思想 |
三、 对其他学者思想的批判和吸收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城、乡的内涵和区分 |
(一) 乡村的内涵 |
(二) 城市的内涵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和乡村的区分 |
二、 城与乡之间的关系:城乡融合 |
(一) “融合”的内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概念界定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一) 城乡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融合 |
(二) 城乡人口与环境融合 |
(三) 城乡人口政治权益、经济利益融合 |
(四) 城乡人口价值取向趋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五) 重视农业的物质基础 |
(六) 工农业密切联合 |
(七) 消灭社会分工,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 |
(二)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意义 |
(一) 建设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
(二) 核心理念:促进城乡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融合,增强城乡功能互补性 |
(三) 以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为指导,推进我国城乡融合的路径选择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职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协同发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协同共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
3.3 小结 |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
4.1 城市意象概述 |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
4.3 小结 |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
5.1 研究设计 |
5.1.1 框架理论 |
5.1.2 分析样本 |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
5.2.1 日常空间 |
5.2.2 记忆空间 |
5.2.3 流动空间 |
5.2.4 超级空间 |
5.3 小结 |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
6.4 小结 |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城市化 |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
1.4.3 城市群 |
1.4.4 城市化区域 |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
2.2.2 城市规模理论 |
2.2.3 城市空间理论 |
2.2.4 城市区位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
3.1.1 城市的产生 |
3.1.2 城市的发展 |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
3.2.1 城市化的产生 |
3.2.2 城市化的发展 |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
4.1.1 资源禀赋 |
4.1.2 工业化发展 |
4.1.3 信息科技创新 |
4.1.4 城市化扩散 |
4.1.5 空间有限性 |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
6.1.1 “城”均衡态 |
6.1.2 “市”均衡态 |
6.1.3 “城”与“市”均衡态 |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城乡融合背景下人口“逆城市化”趋势、动因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梅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 李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4]成人教育助力农民就地市民化研究 ——以W镇为例[D]. 明迪.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张旭.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2)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8]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