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穿刺切吸腰椎间盘1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玺君[1](2021)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山东省淄博世博高新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患者的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②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较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治疗3d后评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随着时间进展,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逐渐降低(P<0.05)。结论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能有效控制改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突出,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崔可新[2](2020)在《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病人,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基于此结果对该微创疗法的推广价值、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方法:采取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医治的患者76例,采取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综合分析与评估他们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对7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在统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客观评判:选择1天、30天、90天、180天为时间点,就治疗前后作对比,从VAS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呈现为下降态势,将治疗前评分分别与治疗后相应时间节点评分二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实验结果,选择改良后的MacNab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有效率对比方面,在接受治疗之后1天,总体有效率为71.62%,30天后达到85.14%,90天后上升至89.19%,180天后达到93.24%,术后1天与术后30天、90天、180天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对比方面,接受治疗30天后,其优良率等于62.17%,90天后达到64.87%,180天后上升到67.57%,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有着近远期疗效明显、创伤小、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谢宏博(Hung-Po Hsieh)[3](2019)在《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脊髓或神经根营养障碍,继而产生炎症,引起相关神经卡压或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神经压迫机制、炎性化学神经根刺激、自身免疫机制。主要病理过程是腰椎间盘部分纤维环破碎,髓核等相关组织在挤压的作用下,向脊柱的后方突出甚至膨出,对神经根产生刺激、压迫,出现神经根的炎症,造成神经根的营养供应、神经传导特性的损伤,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美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发现,九成的成年人都有过腰腿痛的不愉快经历,而其中,就有20%的腰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不断增加的发病率,不仅给个人带来较大困扰,也给国家的医疗费用带来极大的负担,且降低社会总体工作效率。如何预防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医者关注的重点。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只能起到止痛对症处理的作用,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大,比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药易产生耐药性,且易对胃黏膜有不可逆性的损害。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治疗痛症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祖国医学中,此病是隶属腰痛病的范畴。古代医籍里面中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病名,对此病的记载,主要通过对以腰痛为主的症状,如“腰痹”、“腰腿痛”等来认识的。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以肝肾不足,尤以肾虚为甚或亏虚为本,同时也与外伤、瘀血、气血不足、外邪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紧紧关联。针灸能够能疏通局部气血,通经络,能够缓急止痛,且止痛效果较快,往往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辨证取穴的前提下,常见的取穴的方法有,联合夹脊穴的局部针刺、阿是穴针刺和循经取穴。针刺常常与电针配合,灸法在临床上用的也是比较频繁,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推拿手法,通过整脊、推拿、复位、按摩等不同的手法来操作并调整患者的腰椎关节组织、局部肌肉等,从而达到理筋整复,疏通经络气血,使得达到内外平衡。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还有牵引、热敏灸疗法、热敷等。临床上单独运用一种疗法治疗的比较少,往往是将几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包括联合西医的方法如封闭疗法等,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优势。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多样性的方法,有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明了针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氏头皮针为已故名老中医方云鹏教授所创立的一种全新形式的针刺方法。该针法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全息理论及神经解剖学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伏象与伏脏理论。方云鹏教授认为伏象与伏脏是“诸经皆同于脑”的总经络、总中枢。伏象穴区对称地分布在颅骨骨缝的周围,整个身体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都规律地分布于穴区内,这些刺激点构成了人体的缩影,伏于矢状缝、人字缝及冠状缝。伏象是人体“阳气中枢”,统领全身阳经,具有引导和调整全身阳气活动,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选取方氏头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乃取“头为诸阳之会”之意,下病取上,通调经气,通脉止痛。“靳三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创立的针灸处穴流派,是岭南针灸学派的重要学术内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靳三针”中每一种疾病的针灸处方,大多有三个穴位起到主要治病作用,即“主穴”作用,靳瑞教授将这些穴位进行总结,并由此为基础总结出固定的针灸处方,逐渐形成现在成熟完善的“靳三针”学术体系。其配穴原则遵循传统,以脏腑辩证及分经辨证为主,手法包括入针,行针和补泻手法。遵循“两神合一、用意在针、缓慢进针、得气为度”。腰三针,是靳三针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组穴位,具有显着临床实用价值、疗效的穴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位在督脉之上,肝肾不足,复感外邪,邪气搏于腰脊,导致气血不同而致气滞血瘀,局部经脉闭阻,不通则痛。传统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督脉生发的必然结果,脑肾相济,针刺头部腧穴或者说相应脑部功能区的投影点,能通过相应的经络联系,产生得气感,使气血到达病所,气行则血行,气血荣润,正气充足,则疾病亦能痊愈。在方氏头皮针的理论中,头皮针的针刺点、针刺区域不仅是医者的治疗点,亦是疾病反映在体表的外在表现。头穴是调节各脏腑系统功能的高级调节系统,针刺头部腧穴可通调经气,调达脏腑。腰三针在华佗夹脊穴周围,向内连于督脉,向外链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膀胱经皆在腰部行走,通过对腰三针进行针刺,可以达到气至病所,通调膀胱经以及督脉的气血,改善腰部的经气,起到镇痛的作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优势在于上下配穴,通调督脉,激发阳气,通络止痛。腰三针通调经脉,活络止痛,方氏头针生发清阳,调神止痛。二者配伍形神兼治,通督调神,使得背腰部阳气生发,气血调达,经络通畅,调神止痛。本研究依据临床经验,旨在客观评价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和循证医学证据。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探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作用机理及治疗优势,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病例选择:本试验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不同干预措施,其中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简称结合组)33例、方氏头皮针组(简称头针组)33例,腰三针组(简称腰针组)33例。2.治疗方法:结合组予针刺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选穴:伏象腰部、倒象下部、倒脏下焦、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头针组予方氏头皮针治疗;腰针组予腰三针治疗。3.疗程:三组均每周治疗3次,2次治疗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天,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4.疗效评定:对所以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此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干预之前,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对其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如下:1.JOA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的JOA评分与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相比,提高的幅度较大,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cGill 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McGill评分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分析则显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组和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疗效评定两个疗程治疗后,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78.79%、75.76%。经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体疗效不全相等。结论:本项研究发现方氏头皮针疗法、腰三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为显着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整体症状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相关体征,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成强,张丽芳,张斌[4](2016)在《“腰痛舒”联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后使用自拟"腰痛舒"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嘱患者休息、尽早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予中药腰痛舒方煎服,服用7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于治疗7d与14d时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患者随访4周,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第7天,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痊愈患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后使用自拟"腰痛舒"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更好,且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余晓燕,王红,牟倩,邓琼慧,刘婵[5](2016)在《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文中认为总结32例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指导合理配合及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锻炼指导,认为此方法能提高手术疗效。
徐奎,覃正仕,赵权[6](2016)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治疗方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但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微创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几年来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综述。1经皮穿刺微创技术1.1胶原酶溶核术胶原酶可以特异性的溶解胶原蛋白,而对非胶原蛋白及细胞膜无影响,因而被用来溶解以胶原蛋白
雷安军[7](2015)在《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鲒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实验组1年内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切吸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可显着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区文欢,梅汉尧[8](2012)在《自制三维定位器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在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中的意义。方法术前通过CT定位测量,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术中根据测量的参数利用自制的三维定位器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平均穿刺次数为(18.2±0.5)次,优良率为92.6%,无1例有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行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张太光[9](2012)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吸引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湖南省水利水电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给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吸引术治疗,现观察这些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评分显着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愈9例(16.4%),显效24例(43.6%),有效17例(30.9%),无效5例(9.1%)。③2例患者出现了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吸引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陈惇,赵朝贵,许鸿起,曾哲[10](2006)在《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35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穿刺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行腰椎间盘经皮穿刺切吸术。穿刺前对病变椎间隙做薄层2mm扫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再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穿刺术中和术后分别扫描一次,以了解进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针位于椎间盘后1/3“三角工作区”为85%,穿刺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具有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准确的优势,减少了穿刺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术者可避免X线损害,患者受X线辐射明显减少,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较好的导引方法。
二、经皮穿刺切吸腰椎间盘1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穿刺切吸腰椎间盘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测量比较 |
2.2 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2.3 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 |
2.4 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 |
3 讨论 |
(2)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 |
2.3 西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中止实验标准 |
3.4 脱落病例标准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操作过程 |
3 疗效判定方法 |
3.1 疗效观察时间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汇总情况 |
5.2 病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影像学间盘突出节段) |
5.3 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比较 |
5.4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 |
5.5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作用机制 |
2.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优点 |
3. 安全性分析 |
4. 可行性分析 |
5. VAS 量表分析 |
6.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认识 |
二、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认识 |
三、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概况 |
一、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三、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认识 |
四、椎间盘退变因素 |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相关解剖生理的认识 |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七、现代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病例收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试验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注意事项 |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
第三节 疗效观察 |
一、观察指标 |
二、疗效评定标准 |
三、评价时点 |
四、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
一、三组患者性别比较 |
二、三组患者年龄比较 |
三、三组患者病程比较 |
第二节 疗效分析 |
一、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 |
二、疼痛问卷简表(McGill量表) |
三、三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研究内容的选题依据 |
二、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三、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依据 |
四、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
五、统计结果分析 |
六、本研究创新性 |
七、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中文详细摘要 |
(4)“腰痛舒”联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1.1 手术方法 |
2.1.2 术后处理 |
2.2 治疗组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标准 |
3.2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5)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对3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 |
2 护理 |
2.1 术前护理 |
3 讨论 |
(6)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皮穿刺微创技术 |
1.1胶原酶溶核术 |
1.2臭氧消融术 |
1.3等离子射频热凝术 |
1.4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
1.5椎间盘切吸术 |
2 内镜微创手术 |
2.1辅助显微镜手术 |
2.2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
2.3椎间孔镜手术 |
3 微创技术组合治疗 |
4 结语 |
(7)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实验组 |
1.3.2 对照组 |
1.4 疗效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复发率 |
3 讨论 |
(8)自制三维定位器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三维定位器的结构 |
1.2.2 使用方法 |
1.2.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9)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随访时间及方式 |
1.4 症状评分的评价标准 |
1.5 疗效评价标准[2]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比较 |
2.2 治疗效果 |
2.3 手术并发症 |
3 讨论 |
四、经皮穿刺切吸腰椎间盘1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探讨[J]. 杜玺君. 智慧健康, 2021(35)
- [2]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崔可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谢宏博(Hung-Po Hsieh).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腰痛舒”联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J]. 吴成强,张丽芳,张斌. 江苏中医药, 2016(12)
- [5]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 余晓燕,王红,牟倩,邓琼慧,刘婵.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3)
- [6]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 徐奎,覃正仕,赵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1)
- [7]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雷安军.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03)
- [8]自制三维定位器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中的应用[J]. 区文欢,梅汉尧.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04)
- [9]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临床分析[J]. 张太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8)
- [10]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350例临床分析[J]. 陈惇,赵朝贵,许鸿起,曾哲. 基层医学论坛, 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