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隧洞岩石抗力系数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茹松楠,李作舟,杨继红,赵亚文,王珏,秦鸿哲,刘杨,龙小刚,赵浩[1](2021)在《输水压力管道钢衬-混凝土-围岩联合承载体分担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镇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压力管道工程实际,采用Hoek-Brown模型,通过FLAC3D模拟了不同类别围岩工况下压力管道水压法试验过程和内水压力作用过程。根据荷载和管道内壁、混凝土衬砌内壁的位移变化,得到围岩和围岩-混凝土衬砌组合结构的抗力系数,以及围岩、混凝土、钢衬3部分的荷载分担率。三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单位抗力系数与工程地质勘察获取的抗力系数相近,且大于采用Mohr-Coulomb模型的计算结果。围岩-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力系数大于围岩的抗力系数,且在环向分布上更为均匀。在钢衬-混凝土-围岩组合结构中,混凝土不仅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承载作用。Ⅱ、Ⅲ、Ⅳ类围岩的荷载分担率下降明显,Ⅳ~Ⅴ类围岩的分担率下降趋势减弱。混凝土衬砌的荷载分担率在Ⅱ~Ⅲ类围岩条件下明显增加,在Ⅳ~Ⅴ类围岩条件下,其增加趋势有所减缓。钢衬的荷载分担率随围岩类别变化相对较小,在Ⅲ~Ⅳ类围岩条件下,钢衬荷载分担率明显增加。
袁鸿鹄,张琦伟,杨良权,刘光华,程凌鹏[2](2021)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环路输水工程勘察关键技术》文中指出北京市南水北调环路输水工程沿线地质环境及周边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场地地层分布不稳定、土质错综交互沉积、侵蚀切割,地下水分布复杂,产生及引发诸多工程地质问题及难题,勘察工作难度极大。整个勘察工作历时14a,采用先进技术和多种勘察手段,开展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安全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地面沉降及对施工降水影响分析、岩土工程基坑设计、水工隧洞支护技术与围岩变形分析、穿越重要建筑物安全性评估、有害危险气体调查分析及污染源防控影响分析等工作与研究,解决工程各阶段遇到的诸多地质问题及难题,取得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勘察技术成果对城市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建设地下大型输水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胜乐[3](2021)在《引汉济渭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断面岩石隧洞掘进机(TBM)法施工具有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环保等优点,随着国内外TBM制造技术和施工水平的快速发展,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长距离隧洞施工的主要方法。由于TBM本身对不良地质的适应性较差,因此隧洞围岩分类是TBM法施工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当前规范采用的围岩分类方法以围岩稳定性为判据,适用于钻爆法等传统施工方法,因此不能有效指导TBM选型、支护、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成本预算等工作,亟需对适用于TBM法施工的围岩分类方法开展探索研究。根据现有的HC法围岩分类方法,考虑影响TBM施工的围岩可掘性和不良地质条件两个重要因素,以引汉济渭工程为依托,基于评分方法探索了一种TBM适应性围岩分类方法。研究了围岩总评分与TBM掘进性能参数的相关性,提出了 TBM施工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不同围岩质量与掘进参数之间的相关规律,实现了对TBM掘性性能参数的预测。(1)研究了围岩硬度和磨蚀性对围岩可掘性的影响,对可掘性指标进行分级。对影响TBM施工的关键不良地质条件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等级的不良地质因素进行了评分,实现了对不良地质条件的量化分析。综合考虑围岩可掘性和不良地质条件对TBM施工的影响,基于引汉济渭工程探讨了一种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与HC法围岩分类相比,该分类方法更加安全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同时获得围岩类别,可掘性,不良地质情况三种信息。(2)根据所提出的引汉济渭TBM隧洞围岩分类方法,推广应用到引松工程,建立了 TBM施工预测模型数据库。根据围岩总评分与掘性性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分别得到了围岩总评分(R)与净掘进速度(PR)、刀盘贯入度(p)、利用系数(UI)、现场贯入度指数(FPI)以及扭矩贯入度指数(TPI)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TBM施工预测模型。(3)根据循环段中掘进参数的周期性变化,以刀盘转速为判据对循环段进行了划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及编写的数据筛选算法,对TBM实测数据中的异常值和高频值进行了降噪和滤波处理,为TBM施工预测模型的应用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分析了掘进参数与围岩类别的相关关系及沿施工桩号的变化规律,为评价TBM施工效率和围岩条件提供了参考。(4)分别选取引汉济渭工程、引松工程中的连续隧洞段,进行了 TBM围岩类别的划分,基于掘进施工预测模型,预测了指导TBM掘进施工的关键参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和误差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TBM施工性能等级的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栋[4](2021)在《盾构综合管廊衬砌管片错台对隧道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钊[5](2021)在《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岩石工程运用锚杆支护本质上是让锚杆(索)同各类裂隙发生作用。主要体现在:(1)锚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围岩微裂隙的萌生和发展。(2)在边坡治理工程中进行锚固,可以防止已有裂隙失稳扩展和抑制弯曲变形中微裂隙萌生发展。(3)拉拔力作用下锚杆锚固界面微裂隙萌生发展。然而目前针对岩石工程中锚杆与裂隙发生作用的解析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故通过损伤与断裂力学理论与实证展开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地下工程围岩开挖卸载发生损伤时的端头锚固和全长锚固锚杆锚固圆形洞室解析解。参数分析表明,当锚杆锚固端进入塑性区后,再增加锚杆长度对于支护效果没有明显提升。当锚杆长度足够时,减小锚杆间距比增长锚杆角度更有效。(2)结合损伤力学可以反映围岩剪切刚度在塑性区随围岩径向深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突破了前人研究时在塑性区将围岩剪切刚度假定为一常数的障碍,改进了地下工程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考虑围岩损伤在相同情况下会使全长锚杆的轴力大于前人假定岩体为理想弹塑性的情况。(3)结合围岩损伤并根据锚固力大小简单地将锚杆等效成各类约束,将喷层等效为梁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得出:锚固力的大小是保持巷道稳定的关键。但塑性区围岩损伤较大时,锚喷支护即使能发挥较强支护效果,加固后的围岩强度还是小于围岩损伤程度较低时的情况。(4)通过权函数理论提出一种边缘裂隙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运用在关键张裂缝和危岩主控结构面的锚固止裂分析中。结合工程案例,对锚固止裂效应和方法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明了锚固止裂效应的机制是通过锚固力让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减小,变相增加岩石的断裂韧度。引入损伤力学分析了锚索对于板裂结构边坡弯曲失稳的抑损止裂作用。(5)在研究界面剪切刚度劣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锚筋-锚固剂界面(下文称为第一界面)的随机微裂隙强度服从Weibull类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eibull族类统计损伤力学剪切滑移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模型不仅适用于各类第一界面,对于锚固剂-地层界面(下文称为第二界面)也适用。
秦福伟[6](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岩爆微破裂前兆及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随着埋深增大地应力增加,导致岩爆灾害频发,这为研究岩爆前兆微破裂的演化规律提供了研究素材。本文研究围绕“岩爆微破裂前兆及演化规律”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依托陕西省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工区微震监测项目,以现场地质资料和微震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借助现场微震监测和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分析TBM开挖扰动下岩爆前兆的微破裂演化规律和应力场的迁移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岩爆孕育过程中微破裂的时空演化过程,揭示岩爆孕育过程的应力演化特征;基于引汉济渭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从应力场演化的角度,揭示围岩损伤演化规律与机制;最后,针对现场岩爆预防措施,建立超前应力释放孔施作方案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工区工程布置及施工方式,构建TBM跟随式可移动微震监测系统。研究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工区岩爆在洞周和轴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事件序列特征。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识别岩爆发生前的微震事件中心频率变化前兆信息,同时引入定量地震学和“SSS”原理(Stress buildup,Stress transfer,Stress shadow)揭示岩爆孕育过程中定量地震学参数的前兆特征。(2)采用数值实验方法(RFPA)模拟结构面和TBM开挖扰动下围岩损伤的过程,揭示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中应力场的迁移演化过程。考虑微震损伤对围岩损伤的影响,反演真实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揭示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力松弛区的形成机制,识别和圈定岩爆高风险区域,为预防结构面型岩爆提出一种新思路。(3)以秦岭输水隧洞TBM工区施工过程中施作超前应力释放孔主动防控岩爆的工程案例为背景,研究超前应力释放孔的施作时机。通过微震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施作超前应力释放孔的应力转移效果。同时结合现场的岩爆预警措施汇总形成深埋高压岩爆预警防治方案。
王雨[7](2019)在《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交通及地下结构和工程进行设计时广泛采用的抗力系数(基床系数)是表征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土体的成层性、非均质性及空间各向异性均会对抗力系数产生较大影响,而结构的形式(基础、梁、板、壳、圆筒等)以及埋深等因素也会导致抗力系数取值发生变化。因而选取合适的抗力系数,不仅可以较为简便且准确地计算结构力学反应,而且可以保证设计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本文主要针对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结构力学反应与地基成层特性关系研究为分析地基成层特性对结构力学反应的影响及土层影响随深度的衰减规律,针对管线与各向同性成层地基相互作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数值算例对比验证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管线下方首层土体对其变形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层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衰减。不考虑地基成层性的简化均质处理所得计算值,相较于成层解偏于危险(上软下硬土层)以及偏于保守(上硬下软土层);而考虑土层影响衰减规律时的均质解则更为准确。运用权重分析法所得衰减函数符合负指数分布,且上软下硬土层的影响衰减要快于上硬下软土层。(2)竖向抗力系数对结构与土体参数敏感性针对地埋梁式结构,考察梁底埋深、地基成层性及横观各向同性对竖向抗力系数的影响,采用Winkler模型解与层状弹性理论解类比法推导得到竖向抗力系数的广义Vesic解答,并详细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竖向抗力系数取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抗力系数随着梁底埋深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至最大值,约为地表时的2.05至2.25倍;该系数随着地基总厚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水平与竖向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该系数与土层软硬分布形式相关,土层加权平均弹性模量相同且首层土体越硬时取值越大。(3)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结合地埋管线开展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探讨分析:考虑管土刚度比的变化以及管线埋置情形,采用解析类比法求得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轴向抗力系数采用剪切位移法或镜像法求解。分别通过算例验证和参数分析得出抗力系数取值的合理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均质半无限地基中轴向小于竖向抗力系数,管线部分埋置时水平与竖向抗力系数的比值小于1,而完全埋置时其值大于1且埋径比达到20后会趋近于1;管线下方地基的有限压缩特性对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竖向;抗力系数的均质解与成层解相差较大,分层特性明显时应采用成层解。(4)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空间各向异性利用镜像法分析各向同性半无限围岩(土体)中,不同及同一隧洞埋深下抗力系数取值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应力函数法得到第1类或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以及正交各向异性全无限土体中抗力系数随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抗力系数随着隧洞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深度后会趋于稳定。当隧洞埋深较小时,抗力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趋势。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及正交各向异性土体中抗力系数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水平抗力系数关于土性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相较于竖向抗力系数要高一些。表征各向异性的土性参数或比值趋近于1的过程中,各向异性程度会逐渐减弱。结合黄土隧道工程实例与实测值及规范值进行对比验证,并给出黄土隧洞围岩抗力系数推荐值。
涂洪亮[8](2018)在《隧道围岩抗力系数计算方法与统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和城市地铁隧道的日益发展,如何正确评价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建设成本的重要课题之一。围岩抗力系数是衡量围岩限制支护结构变形的一个重要参数,体现了围岩分承荷载的能力,对衬砌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有重要影响。目前围岩抗力系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均质岩体中的弹塑性分析,并未考虑岩石的脆性性质和岩体中节理导致的各向异性问题。岩石的脆性破坏、节理导致的各向异性均会对围岩抗力系数产生显着影响,抗力系数的取值具有不确定性。在隧道的可靠度设计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参数。因此,围绕围岩抗力系数进行弹脆塑性分析、各向异性分析和统计特征分析是隧道设计中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文针对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方法与统计特征展开研究。系统全面地对弹脆塑性均质岩体、正交各向异性层状岩体、共轭节理岩体和裂隙岩体中的围岩抗力系数计算方法与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的统计,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实测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进行研究。结合BQ岩体分级探讨了围岩抗力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岩体基本质量定性特征下的围岩抗力系数取值。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借助最大剪应力模数,推导出均质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弹脆塑性解析解。模型能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剪胀特性、脆塑性、塑性区参量、泊松比和GSI的影响。由参数分析可知,中间主应力、剪胀特性和脆塑性对围岩抗力系数有显着影响,围岩抗力系数随GSI、塑性区弹性应变和塑性区杨氏模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屈服准则对岩体塑性区出现的时间有显着影响,Mohr-Coulomb和Hoek-Brown强度准则,以及两者之间的一系列非线性强度准则,相比于其他强度准则更加适用于描述围岩抗力系数和岩体的自承载能力,最后运用本模型对锦屏Ⅱ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道衬砌的受力进行了分析。(2)根据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力学理论,采用应力变分法原理,推导出层状岩体在二向不等压地应力下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不同侧压力系数下围岩抗力系数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最大值出现在π/4方向上,受材料剪切模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某一方向弹性模量的增大,该方向上围岩抗力系数随之增大,垂直于该方向上的围岩抗力系数几乎不变。(3)针对共轭节理岩体中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与计算,以大连地铁2号线兴工街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正交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建立了可以考虑10个影响因素(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节理间距、节理倾角、节理法向刚度等)的81个计算模型,模拟了径向液压枕法测围岩抗力系数。由方差分析可知,5%水平下的显着性影响因素依次为节理法向刚度、岩石弹性模量、节理间距与节理倾角,岩石泊松比对围岩抗力系数有一定影响,其他因素无显着影响。(4)共轭节理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分布曲线呈椭圆形,沿两组节理夹角角平分线方向围岩抗力系数最大,为椭圆的长轴。各向异性系数随洞径与节理间距比值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比值趋近于零或无穷大时,各向异性系数收敛于1。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共辄节理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计算表达式。(5)针对裂隙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采用Monte-Carlo法和Matlab编程相结合,生成了能直接用于UDEC计算的结构面网络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能考虑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节理密度、节理倾角和节理迹长等因素影响的81个计算模型,得到了裂隙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围岩抗力系数的影响和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6)针对均质岩体、层状岩体、共轭节理岩体和裂隙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采用Monte-Carlo法进行105抽样,得到围岩抗力系数的分布类型和统计特征(均值、方差、变异系数、偏度、峰度等)。层状岩体、共轭节理岩体和裂隙岩体中抗力系数的统计参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通过搜集大量围岩抗力系数的现场实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Kolmogorov-Smimov检验,得到实测围岩抗力系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进一步获得了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均值和方差。(7)基于BQ围岩分级和Gallerkin模型构造出了能考虑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各向异性的围岩抗力系数优化计算公式,通过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给出的建议值进行比较,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围岩分级指标,给出了不同岩体基本质量定性特征下围岩抗力系数的建议取值。
李有钢[9](2017)在《轴对称隧道塑性应力分布及其松弛效应的半解析计算研究》文中认为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是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对应力分布做出正确的计算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期及持久性的安全。以往应力分布计算中的屈服准则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利用准确完善的隧道三维屈服准则计算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时间本身就是影响隧道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而应力松弛效应是应力在时间轴上的具体表现,应力松弛是岩体流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要完成应力松弛实验需要极为严格的条件,因此实现难度非常大,研究也相对较少。同时应力松弛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还需更多的理论性工作来揭示其实质。本文针对隧道开挖初期围岩的应力重分布及长期流变作用下的应力松弛效应,提出了基于GZZ准则三维非线性隧洞应力分布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建立计算模型,对隧道围岩的应力松弛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收集前人资料、理论分析推导及数值计算,实现了上述研究内容,并讨论其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塑性区围岩的应变计算及扩容和渗流力影响下的应力分布计算,计算了长期流变情况下的黏弹塑性围岩应力松弛的具体特征。此研究可以为隧道的稳定性设计提供参考,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岩土类非线性破坏准则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介绍了适用于隧道围岩的应力松弛模型及方程。2.基于三维非线性的GZZ准则对轴对称隧道的塑性区应力分布进行理论推导,并利用MATLAB编写有限差分程序对高阶微分方程进行计算。3.对考虑扩容,内摩擦角,渗流力等因素的隧道围岩进行了基于GZZ准则的应力分布推导计算。4.利用弹塑性应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作为流变的初始应力场,围绕西原模型建立起隧洞黏弹塑性围岩应力松弛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考虑空间开挖面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实际隧洞受力更相符的应力松弛结果。科学地讨论了流变模型的各个参数对围岩应力松弛的影响,并将理论计算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对照,二者差别很小,说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张鹏磊[10](2016)在《吉林中部供水隧道围岩级别与岩石弹性抗力系数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工建筑物结构形式,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担任的角色日趋重要。吉林省中部城市供水隧道是国内最长的两个输水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衬砌设计过程中,岩体物理力学设计参数的选取,尤其是围岩弹性抗力系数的选取对工程投资和安全影响非常大。本文在大量的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部分现场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计算和经验估算两个方面对中部供水总干线隧洞岩体弹性抗力系数进行计算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为:(1)通过室内和现场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得到了不同岩性岩体的波速值和点荷载强度值,参照最新规范《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对输水总干线隧洞进行围岩分级,得到修正后[BQ]值。(2)以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归纳整理了前人对岩体抗力系数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地应力的影响,推导了弹塑性理论Mises屈服条件下的理想弹塑性计算模型和塑性理论线性强化模型。(3)整理归纳了现有的岩体变形模量和围岩弹性抗力系数经验估算法。介绍对比了国内外专家提出的5类岩体变形模量估值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结合工程实际将5种方法对岩石变形模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岩体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对本工程适用性较合理的岩体变形模量取值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中部供水工程围岩弹性抗力系数经验估算值。(4)运用Matlab将理论计算和经验估算得到弹性抗力系数和岩体质量分类指标[BQ]值建立相关性。将得到的三个相关关系式单位弹性抗力系数计算值与现场试验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比发现,裂隙弹性模型计算值与现场试验值相比偏差较大,而理想弹塑性模型和经验估算法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十分接近,最后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相关关系式。
二、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隧洞岩石抗力系数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隧洞岩石抗力系数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输水压力管道钢衬-混凝土-围岩联合承载体分担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输水管线三维数值分析 |
1.1 工程概况 |
1.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1.3 围岩强度准则选取 |
1.4 计算模型加载 |
2 抗力系数计算 |
2.1 围岩抗力系数分析 |
2.2 围岩-混凝土衬砌组合结构抗力系数kc |
3 围岩荷载分担率计算 |
3.1 围岩分担率理论计算 |
3.2 围岩分担率线弹性计算 |
4 结论 |
(2)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环路输水工程勘察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主要技术内容 |
2.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1.1 综合物探作用 |
2.1.2 水文地质专项试验 |
2.1.3 土层物理力学分析 |
2.2 围岩稳定与环境安全 |
2.2.1 松散层浅埋输水隧洞围岩稳定与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
2.2.2 盾构隧洞穿越风险源技术研究 |
2.3 地面沉降对工程建设影响分析研究 |
2.3.1 地下水渗流Modflow与土体固结IBS耦合模型数值模拟 |
2.3.2 东干渠工程竖井施工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对五环路的影响评估研究[10] |
2.4 垃圾填埋坑地下水污染防控研究及土壤中有害、危险气体对环境影响研究 |
2.4.1 Google影像大数据先进非采样技术综合判定垃圾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11] |
2.4.2 浅孔扫面气体检测、深孔监测联合室内样品测试 |
2.5 松散土层中长距离水工隧洞支护技术与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
2.5.1 浅埋水工隧洞围岩变形规律现场监测分析 |
2.5.2 浅埋水工隧洞围岩整体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2.5.3 量测隧洞变形的弹性抗力系数反演方法[19] |
2.5.4 埋水工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理论研究 |
2.6 开发EngeoCAD工程地质勘察绘图分析系统(V1.0) |
(1)勘察数据库:原始数据及成果数据的录入与管理。 |
(2)图形编绘:工程地质勘察图件的编绘与集成。 |
(3)统计分析: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 |
3 项目的先进性和创新特点 |
4 结 语 |
(3)引汉济渭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本围岩分类研究进展 |
1.2.2 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基于HC法的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研究 |
2.1 可掘性指标 |
2.1.1 单轴抗压强度 |
2.1.2 摩擦性指数CAI |
2.1.3 可掘性指标分级 |
2.2 不良地质条件等级划分 |
2.2.1 高地应力 |
2.2.2 断层破碎带 |
2.2.3 突涌水涌泥 |
2.2.4 其他不良地质条件 |
2.3 赋分制 |
2.3.1 赋分原则 |
2.3.2 各指标赋分 |
2.4 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 |
2.4.1 围岩类别划分方法 |
2.4.2 分类形式及上下标 |
2.5 本章小结 |
3.基于TBM围岩分类方法的掘进施工预测模型研究 |
3.1 引汉济渭工程和引松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基本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TBM设备参数 |
3.2 TBM施工预测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3.2.1 TBM施工适应性围岩分类总评分 |
3.2.2 TBM施工性能掘进参数 |
3.3 掘进参数与围岩分类总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围岩总评分与净掘进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2 围岩总评分与贯入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围岩总评分与TBM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围岩总评分与现场贯入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围岩总评分与扭矩贯入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3.4 TBM掘进施工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4.1 TBM掘进施工预测模型建立 |
3.4.2 TBM掘进施工预测模型初步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TBM掘进实测数据处理分析及掘进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4.1 TBM掘进实测数据介绍 |
4.1.1 原始数据的采集及内容 |
4.1.2 循环段数据 |
4.2 掘进实测数据预处理 |
4.2.1 预处理目的及工具 |
4.2.2 数据预处理 |
4.3 循环段划分和数据降噪 |
4.3.1 循环段分割 |
4.3.2 数据降噪 |
4.4 掘进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
4.4.1 掘进参数沿桩号变化规律 |
4.4.2 不同掘进参数间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5.TBM施工性能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
5.1 TBM施工性能预测模型在引松工程中的应用 |
5.1.1 预测隧洞段的选取 |
5.1.2 围岩总评分的计算 |
5.1.3 掘进性能参数预测 |
5.2 TBM施工性能预测模型在引汉济渭工程中的应用 |
5.2.1 预测隧洞段的选取 |
5.2.2 围岩总评分的计算 |
5.2.3 掘进性能参数预测 |
5.3 模型评价与施工性能等级划分 |
5.3.1 误差分析与模型评价 |
5.3.2 施工性能等级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长锚固锚杆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2 全长锚固锚杆的理论解析力学模型 |
1.3.3 全长锚固锚杆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4 端锚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5 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及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地下工程中全长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2.1 概述 |
2.2 全长锚杆锚固地下工程抑损止裂解析解 |
2.2.1 锚杆加固后的围岩等效物理力学参数 |
2.2.2 锚固前后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2.2.3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 |
2.2.4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的计算 |
2.3 算例分析 |
2.3.1 对比分析 |
2.3.2 围岩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围岩损伤对全长锚固锚杆受力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巷道全长锚杆受力分析 |
3.2.1 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3.2.2 考虑围岩损伤的圆形巷道解析解 |
3.2.3 全长锚固锚杆受力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3.1 脆性损伤下算例分析 |
3.3.2 连续损伤下的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工程中端头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4.1 概述 |
4.2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等效方法 |
4.3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损伤演化方程 |
4.4 端锚锚固地下工程解析解 |
4.4.1 端锚锚固端处在弹性区 |
4.4.2 端锚锚固端处在塑性区 |
4.5 工程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锚喷支护在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加固效应 |
5.1 概述 |
5.2 四种锚喷模型 |
5.2.1 高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2 低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3 锚固力不稳定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4 高锚固力情况下一根锚杆脱出的锚喷力学模型 |
5.3 工程案例分析 |
5.3.1 四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5.3.2 工程案例一 |
5.3.3 工程案例二 |
5.4 本章小结 |
6 锚索(杆)在边坡治理工程的止裂效应分析 |
6.1 概述 |
6.2 裂纹的应力场分析 |
6.2.1 张开(Ⅰ)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2 滑移(Ⅱ)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3 锚索锚固力随时间损失的模型 |
6.2.4 Ⅰ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2.5 Ⅱ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3 顺层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的锚固止裂分析 |
6.3.1 锚固力作用下的临界深度分析 |
6.3.2 工程实例分析 |
6.4 其余不利情况下的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4.1 周边修筑建筑工程的影响 |
6.4.2 周边地下工程爆破的影响 |
6.4.3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随时间损失的影响 |
6.5 经典案例-湖北秭归链子崖T11 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6 岩质边坡危岩锚固的止裂分析 |
6.6.1 锚索锚固下的危岩稳定性断裂力学分析方法 |
6.6.2 工程案例分析 |
6.7 细长岩层层状边坡的锚固止裂分析 |
6.7.1 细长层状边坡的力学模型研究概述 |
6.7.2 锚固软岩细长直立层状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3 直立层状边坡锚固止裂算例 |
6.7.4 锚固细长顺层岩质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5 顺层边坡溃屈弯曲工程案例 |
6.8 本章小结 |
7 考虑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7.1 概述 |
7.2 FRP锚杆第一界面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1 FRP锚杆第一界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2.2 FRP筋锚杆拉拔过程中剪切刚度变化规律 |
7.2.3 FRP筋锚杆的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4 模型应用-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锚杆传力分析 |
7.2.5 试验与算例分析 |
7.3 锚杆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三参数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1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3.2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3 案例验证与分析 |
7.3.4 参数分析 |
7.4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修正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4.1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4.2 改进的修正Weibull热损伤锚固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 |
7.4.3 模型验证与算例分析 |
7.5 锚杆锚固第二界面统计损伤力学模型 |
7.5.1 概述 |
7.5.2 工程案例验证分析 |
7.6 模型应用-锚筋低应力脆断裂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引汉济渭工程岩爆微破裂前兆及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爆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岩爆的孕育过程 |
1.2.3 岩爆防控 |
1.3 岩爆监测预警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及微震监测介绍 |
2.1 隧洞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区域地应力场 |
2.3 围岩分级 |
2.4 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参数 |
2.5 微震监测系统 |
2.5.1 系统组成及拓扑图 |
2.5.2 波形识别及数据处理 |
3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岩爆及微震序列特征分析 |
3.1 引汉济渭隧洞岩爆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岩爆的空间分布规律 |
3.1.2 岩爆径向分布规律 |
3.1.3 微震和岩爆时间分布规律 |
3.2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序列特征 |
3.2.1 微震事件的空间分布规律 |
3.2.2 微震事件能量特征 |
3.3 微震中心主频分析 |
3.4 定量地震学分析 |
3.4.1 地震学参数 |
3.4.2 岩爆孕育与预警 |
3.5 本章小结 |
4 岩爆前微破裂演化规律研究 |
4.1 RFPA~(3D)原理 |
4.2 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分析 |
4.2.1 现场结构面示意 |
4.2.2 数值模拟方案 |
4.2.3 计算参数选取 |
4.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 微震损伤数值分析 |
4.3.1 渐进式破坏数值模拟 |
4.3.2 考虑微震损伤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不良地质施工风险预警与防治 |
5.1 研究对象选取 |
5.1.1 超前地质预报 |
5.1.2 微震监测 |
5.2 超前应力释放方案 |
5.2.1 超前应力释放技术参数 |
5.2.2 超前应力释放案例 |
5.2.3 超前应力释放技术效果 |
5.2.4 数值模拟 |
5.3 不良地质条件综合预警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力系数的理论分析研究 |
1.2.2 抗力系数的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 |
1.2.3 抗力系数的数值计算研究 |
1.2.4 结构与成层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
1.2.5 结构与各向异性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地基成层性对结构力学反应的影响及衰减规律 |
2.1 计算模型及假定 |
2.2 土体变形及管线附加荷载 |
2.2.1 状态向量传递矩阵 |
2.2.2 状态向量边界条件 |
2.2.3 未知状态变量求解 |
2.2.4 数值方法的选取与准确性 |
2.3 成层地基上管线受荷变形 |
2.4 数值算例验证 |
2.4.1 均质地基算例——与既有理论法对比 |
2.4.2 双层地基算例——与FLAC~(3D)法对比 |
2.4.3 三层地基算例 |
2.5 地基成层性影响分析 |
2.5.1 双层地基 |
2.5.2 三层地基 |
2.5.3 土层影响随深度的衰减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地基复杂特性及结构埋深的竖向抗力系数取值方法 |
3.1 地基梁变形的Winkler模型解 |
3.2 各向同性成层地基表面上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3.2.1 双简谐荷载下梁底土体变形 |
3.2.2 单简谐荷载下梁底土体变形 |
3.2.3 竖向集中荷载下地基梁变形 |
3.3 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中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3.4 考虑地基成层性的抗力系数取值 |
3.5 考虑地基横观各向同性及埋深的抗力系数取值 |
3.6 数值算例验证 |
3.6.1 均质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2 不等厚双层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3 等厚三层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4 均质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地埋梁 |
3.7 本章小结 |
4 地埋管线周围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分析 |
4.1 计算假定与求解说明 |
4.2 竖向与水平抗力系数 |
4.2.1 地埋梁变形的Winkler模型解 |
4.2.2 地埋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4.2.3 竖向抗力系数解答 |
4.2.4 水平抗力系数解答 |
4.2.5 反力分布函数及数值方法有效性 |
4.3 轴向抗力系数 |
4.3.1 管线部分埋置情形 |
4.3.2 管线完全埋置情形 |
4.3.3 待定参数取值 |
4.4 算例验证 |
4.4.1 管线部分埋置算例 |
4.4.2 管线完全埋置算例 |
4.5 抗力系数正交各向异性分析 |
4.5.1 均质半无限地基 |
4.5.2 均质有限压缩地基 |
4.5.3 双层地基 |
4.6 本章小结 |
5 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析 |
5.1 隧洞埋深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1.1 均匀内压下半无限平面围岩抗力系数 |
5.1.2 不同埋深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2 围岩横观各向同性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2.1 隧洞横断面为各向同性面 |
5.2.2 围岩水平面为各向同性面 |
5.2.3 不同横观参数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3 围岩正交各向异性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3.1 正交各向异性围岩抗力系数 |
5.3.2 不同正交参数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4 工程实测对比分析 |
5.4.1 土质参数与试验过程 |
5.4.2 与实测及规范对比验证 |
5.4.3 抗力系数推荐值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附录B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隧道围岩抗力系数计算方法与统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1.2.1 研究意义 |
1.2.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均质岩体中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围岩抗力系数弹脆塑性分析 |
2.1 理论研究现状 |
2.1.1 弹性理论下围岩抗力系数计算 |
2.1.2 塑性理论下围岩抗力系数计算 |
2.2 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
2.2.1 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数学表达式 |
2.2.2 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特性 |
2.2.3 强度准则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 |
2.3 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围岩抗力系数弹脆塑性计算 |
2.3.1 模型概述 |
2.3.2 临界支护应力求解 |
2.3.3 弹性状态下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 |
2.3.4 塑性状态下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 |
2.3.5 模型验证 |
2.4 参数分析 |
2.5 工程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3 层状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分析 |
3.1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及应力变分方程 |
3.1.1 材料本构模型 |
3.1.2 应力变分方程 |
3.2 洞周围岩应力分析 |
3.2.1 p_w作用下洞周围岩应力分量 |
3.2.2 q_1作用下洞周围岩应力分量 |
3.2.3 q_2作用下洞周围岩应力分量 |
3.2.4 隧道周围围岩应力分量 |
3.3 围岩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计算 |
3.3.1 洞壁位移的计算 |
3.3.2 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 |
3.4 工程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共轭节理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与计算方法 |
4.1 工程概况 |
4.2 试验方案 |
4.2.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4.2.2 正交试验与正交设计 |
4.2.3 数值模型与试验方案 |
4.3 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4.4 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 |
4.4.1 各向异性分布特征 |
4.4.2 各向异性系数 |
4.5 围岩抗力系数的理论计算 |
4.5.1 围岩抗力系数分布曲线的椭圆方程 |
4.5.2 最大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 |
4.5.3 公式验证 |
4.6 工程算例 |
4.7 本章小结 |
5 裂隙岩体中基于MATLAB和离散单元法的围岩抗力系数计算 |
5.1 MATLAB与UDEC结合下裂隙岩体中结构面的生成 |
5.1.1 结构面各概率分布模型的确定 |
5.1.2 基于Monte-Carlo法的随机抽样 |
5.1.3 结构面网络的生成 |
5.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5.3 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及独立因素非线性拟合 |
5.4 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 |
5.5 围岩抗力系数的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及其基于BQ分级的工程应用 |
6.1 基于理论计算模型的围岩抗力系数统计特征 |
6.1.1 均质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 |
6.1.2 层状节理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 |
6.1.3 共轭节理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 |
6.1.4 裂隙岩体中围岩抗力系数的统计特征 |
6.2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围岩抗力系数统计特征 |
6.3 围岩抗力系数的工程应用计算 |
6.4 与各规范中围岩抗力系数取值的对比 |
6.5 基于BQ分级的围岩抗力系数取值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性成果 |
7.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轴对称隧道塑性应力分布及其松弛效应的半解析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屈服准则的研究 |
1.2.2 隧道围岩中间主应力的研究 |
1.2.3 隧道围岩应力松弛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计算模型 |
2.1 岩体隧洞塑性屈服准则 |
2.1.1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
2.1.2 Drucke-Prager屈服准则 |
2.1.3 Hoek-Brown屈服准则 |
2.2 岩体隧洞塑性中间主应力表达式 |
2.3 轴对称隧道应力松弛模型 |
2.3.1 隧道弹塑性应力分布与应力松弛的联系 |
2.3.2 隧道围岩应力松弛模型选择 |
2.3.3 H/M模型与广义Kelvin模型 |
2.3.4 Burgers(伯格斯)模型 |
2.3.5 西原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GZZ准则的围岩非线性塑性解 |
3.1 岩体隧洞围岩弹性区求解 |
3.2 岩体隧洞围岩塑性区GZZ准则求解 |
3.2.1 扩容影响下的隧洞围岩塑性区应力计算 |
3.2.2 数值方法求解应力方程 |
3.2.3 围岩应变及位移的求解 |
3.2.4 理论解的验证 |
3.2.5 岩石特征参数mb、s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 |
3.2.6 应力分布的扩容角敏感性分析 |
3.2.7 洞壁位移的扩容角敏感性分析 |
3.2.8 考虑内摩擦角因素的隧洞围岩塑性区应力计算 |
3.3 水力因素影响下的隧洞围岩塑性区计算 |
3.3.1 水力因素影响下的塑性区应力计算 |
3.3.2 水力因素影响的实例计算 |
3.3.3 水力因素影响的洞壁位移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开挖应力松弛效应分析 |
4.1 考虑开挖面效应的围岩黏弹性区应力松弛 |
4.1.1 围岩应力松弛力学模型 |
4.1.2 考虑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围岩应力松弛 |
4.1.3 松弛方程 |
4.2 围岩应力松弛效应的理论计算 |
4.2.1 黏弹性区围岩应力松弛特性分析 |
4.3 黏塑性区应力松弛效应研究 |
4.3.1 开挖面空间效应影响下的黏塑性区位移及应变 |
4.3.2 黏塑性区应力松弛计算推导 |
4.3.3 实例分析与讨论 |
4.3.4 理论解的验证与对比 |
4.4 工程实例 |
4.4.1 工程背景 |
4.4.2 隧道监测方法 |
4.4.3 隧道监测结果及与理论模型对比 |
4.5 无支护隧道的应力松弛数值分析 |
4.5.1 建立模型 |
4.5.2 地应力的计算 |
4.5.3 应力松弛模拟原理及边界条件 |
4.5.4 求解步骤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于GZZ准则的隧道围岩应力应变计算程序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吉林中部供水隧道围岩级别与岩石弹性抗力系数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围岩抗力系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岩体变形参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简介 |
2.1.2 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
2.2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2.1 岩石(体)声波测试 |
2.2.2 点荷载强度试验 |
2.2.3 现场岩体变形试验 |
2.2.4 岩体弹性抗力系数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洞围岩分级 |
3.1 围岩主要分类方法及国内工程运用情况 |
3.1.1 现行围岩主要分类方法 |
3.1.2 国内同类工程采用的围岩分类方法 |
3.2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BQ方法 |
3.3 隧洞围岩级别的确定 |
3.4 隧洞围岩质量分级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围岩抗力系数理论模型 |
4.1 概述 |
4.2 弹性模型 |
4.2.1 理想弹性体模型 |
4.2.2 裂隙岩体弹性模型 |
4.3 弹塑性模型 |
4.4 塑性理论线性强化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围岩级别与岩石弹性抗力系数相关性建立 |
5.1 弹性抗力系数经验估算法 |
5.1.1 岩体变形模量的确定 |
5.1.2 弹性抗力系数估算 |
5.2 理论计算与估值结果汇总 |
5.3 Matlab建立岩体质量指标与弹性抗力系数关系 |
5.3.1 多项式拟合 |
5.3.2 指数型拟合 |
5.3.3 成果分析 |
5.4 现场试验值、规范建议值和指数型拟合值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隧洞岩石抗力系数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输水压力管道钢衬-混凝土-围岩联合承载体分担率研究[J]. 茹松楠,李作舟,杨继红,赵亚文,王珏,秦鸿哲,刘杨,龙小刚,赵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环路输水工程勘察关键技术[J]. 袁鸿鹄,张琦伟,杨良权,刘光华,程凌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1(S2)
- [3]引汉济渭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研究及应用[D]. 王胜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盾构综合管廊衬砌管片错台对隧道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 李栋.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5]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D]. 杨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引汉济渭工程岩爆微破裂前兆及演化规律研究[D]. 秦福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D]. 王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隧道围岩抗力系数计算方法与统计特征研究[D]. 涂洪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9]轴对称隧道塑性应力分布及其松弛效应的半解析计算研究[D]. 李有钢. 华侨大学, 2017(01)
- [10]吉林中部供水隧道围岩级别与岩石弹性抗力系数相关性研究[D]. 张鹏磊. 吉林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