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娟,贾美琪,信丽媛[1](2021)在《天津市蔬菜市场行情分析及保供稳价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做好蔬菜保供稳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2020年天津市蔬菜批发价格为5年来最高,价格变动总体上符合季节性规律,个别品种价格涨幅较高。新冠肺炎疫情、夏季高温强降雨、冬季强寒潮对天津市蔬菜市场价格造成了影响。从天气情况、供需和流通角度分析,预计2021冬春季蔬菜价格将呈上涨走势。为了确保蔬菜价格平稳波动,保障市民蔬菜供应,建议发展外埠基地,扩宽销售渠道,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完善应急监测管理机制。
酒景丽[2](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是一项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加剧了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使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本文以2019年12月-2020年4月公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基础,以疫情发生为时间节点,构建冲击波及VAR模型,实证检验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的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带来了正向冲击,且其边际效应远远超过春节假期效应。然而,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科学调控下,农产品市场保供稳价,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得到了保障。
堵鹤明[3](2020)在《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及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和消费的国家,鸡蛋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是“菜篮子”中的重要产品,在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鸡蛋价格的合理波动促进了鸡蛋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鸡蛋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但是随着鸡蛋产业和市场的发展,鸡蛋价格和其它农产品价格一样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异常波动现象始终困扰着人们,这种波动带来了生产和市场的剧烈波动,严重损害了鸡蛋生产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防止鸡蛋价格异常波动并使其保持合理运动也成为政府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以鸡蛋价格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波动规律性,从而为政府出台相应调控措施、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调整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选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我国鸡蛋价格波动规律,重点运用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鸡蛋价格的波动特征和区间、影响因素以及价格传导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鸡蛋价格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归纳了相关研究文献;第二部分阐述鸡蛋价格波动的相关基本理论,为后续研究鸡蛋价格波动和传导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鸡蛋年度和月度价格的波动特征,归纳了波动区间,探讨了鸡蛋价格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鸡蛋供求价格弹性及其蛛网变动的类型;第四部分从供求角度分析了影响鸡蛋价格波动的因素,测算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关键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从鸡蛋生产成本与零售价、不同地区鸡蛋价格关系两个层面,对鸡蛋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探讨,归纳了鸡蛋价格波动在不同环节、不同地区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并结合理论实际,提出促进我国鸡蛋价格合理运动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可能的创新点是:在探讨鸡蛋价格波动规律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鸡蛋价格年度和月度价格波动的量化区间,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鸡蛋价格波动的合理区间、波动趋势提供参考;第二,本文首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了影响鸡蛋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鸡蛋生产成本和零售价格的传导关系,运用同步系数法对鸡蛋价格主产省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步性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主产区与主产区、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鸡蛋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增强了对鸡蛋价格波动规律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鸡蛋价格的研究成果,为政府提高鸡蛋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水平、出台相关调控措施,为鸡蛋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进而有利于促进鸡蛋价格的合理运动,更好的发挥价格对鸡蛋生产、流通、消费的积极作用。
卞靖,陈曦[4](2020)在《中国蔬菜价格波动的特征、原因及调控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蔬菜价格在总体保持上涨趋势的同时,呈现出季节性周期波动和冲击性大幅波动的特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较大损失。这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金融和科技保障能力偏低、流通领域中间环节较多、储备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消费环节的金融属性持续增强等原因造成的。但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蔬菜产业在新时代消费升级背景下,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集中生产与分散消费、全年总体平衡与短期结构性区域性失衡等三大矛盾。完善蔬菜价格调控机制非常必要,应坚持市场导向和间接调控的原则,以稳定蔬菜供求关系为根本,以实现"长期与短期均衡、总体与局部均衡"为主要目标,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储备能力和监管能力为抓手,努力消除非市场因素引起的蔬菜价格大幅波动,保障相关各方利益,增进社会总体福利。
杨思雨,田国强[5](2020)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物流业景气指数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物流业景气指数间的关系,选取2011年12月—2019年1月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物流业景气指数月度数据,进行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物流业景气指数间存在明显的"双区制"动态变化特征;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作为先导性指标,显着影响物流业景气指数,且累积影响为正。
冯尧[6](2019)在《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菜篮子工程”从被首次提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菜篮子”作为连接市民和农户的纽带,其价格水平变化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更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菜篮子商品零售市场采取现货交易,交易数量小,价格容易受到季节、天气、生产条件、供求关系、批发价格、市场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较于其他商品来说,菜篮子商品的价格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菜贵伤民”和“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交替发生。菜篮子商品零售市场的特殊性导致菜篮子商品的价格变动是无法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是其他相关的价格指数来反映的,因此,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单独构建一个指数对菜篮子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刻画和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本研究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并根据提出的理论编制方法进行了实证应用和分析。本研究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项:第一,本研究对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构建的意义做了阐述,并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国内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做了详细梳理,确定了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编制方法,即加权平均数指数法。第二,针对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编制的原则、菜篮子价格指数体系的构成、菜篮子代表商品的选择、基期的确定、采价点的选择、编制公式与编制方法、编制权重的确定以及缺失值的处理八个方面探讨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科学的编制出了一整套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体系。第三,基于提出的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理论编制方法,本研究利用云南省现有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应用与分析。首先,使用Excel和R语言对2015-2017年云南省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取了2016-2017年的云南省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实际编制,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编制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其次,根据人均GDP的大小选取了昆明市、昭通市以及全省这三个地区,研究其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同一地区的大类价格指数在价格变动趋势以及价格波动幅度上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郭俊黛[7](2017)在《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风险及其管理》文中提出一、引言为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和保险保障范围的扩大,中央自2007年起针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鼓励部分省市积极开展相关试点。由于政府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我国在相关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2015年,我国农险总计向1.2亿农户提供保障,其间保险赔偿金额高达914亿元。同时,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扩展到26个省份,承保农作物增加到18种。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主要保障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减产,而忽略了农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或价
周黎[8](2017)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市场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农产品消费由大众需求的初级品转变为多元需求的高质品,农产品生产由家庭组织为主的大众生产转变为新型经营组织的专业化、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因而,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市场波动特征与周期将会呈现与以往具有重大差异的规律与行为。基于此,利用大数据进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预测与分析,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市场波动周期表征及其调控政策,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又是现实调控行为的需要。本文首先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及H-P滤波法对1978年至2014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时序特征分析;然后运用ARIMA(2,1,1)(1,1,1)12实证预测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农产品价格指数与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再将预测的数据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数据结合运用Census X12季节分解分析法与H-P滤波法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趋势波动特征分析;最后根据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征以及对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的梳理,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在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有效运行需要谨防季节性和跨周期性的内外冲击同时还应完善以预期性为主的农产品市场监控体系,建立以短周期为主的农产品波动调控机制,构建以技术性为主的现代农产品供给体系,加强农产品全产业链管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刘玲[9](2017)在《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与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是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城乡居民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价格的稳定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收入的稳定,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有序运行,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菜价频繁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出现了“买菜贵、卖菜难”同时存在的怪状,迅速成为媒体、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随着蔬菜价格上涨和波动幅度的不断增强,深入探讨蔬菜价格上涨和波动的原因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在总结关于蔬菜价格波动特征、原因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蔬菜价格实际波动及其相关数据,对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及价格非对称传导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蔬菜价格波动特征分析部分,首先对蔬菜价格的季节波动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利用HP滤波法,将蔬菜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分解为增长趋势和波动因素两部分,分别考察蔬菜价格上涨和波动的特点。为便于分析,本文选取了农产品生产价格作为蔬菜生产价格的对比指标,食品零售价格作为蔬菜零售价格的对比指标。结果发现:第一,蔬菜价格的季度增长幅度差异并不大: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速最快,第二季度的增速最慢。在波动方面各季度的差异则比较明显:其中第一季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三个季度。第二,蔬菜生产价格波动频繁,但与对比指标的波动幅度并无明显差异,增长速度略高于对比指标。第三,蔬菜零售价格与食品零售价格相比,前者的增长速度、波动频率和幅度均明显大于后者。第四,蔬菜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具有相同的波动周期,但零售价格的波动幅度和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生产价格,且两者差距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第五,蔬菜生产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带来种植利润的同步上涨。因此,在成本快速上涨的同时,生产价格并未得到合理上涨,从而影响到了菜农的合理收益。蔬菜零售价格的大幅增长和波动则对居民的日常消费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蔬菜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首先在供求、成本、流通方面以及信息、天气和政府调控等方面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可量化的因素,分别对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成本的增加和过多的流通环节是推动蔬菜价格快速上涨的关键因素。生产成本推高了蔬菜的生产价格,而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及经营成本则是推动零售价格上涨的三大成本。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进一步推高了蔬菜的终端零售价格,从而拉大了蔬菜的产销价差。第二,供求矛盾是导致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剩”与“不足”并存、“卖难”与“买难”同在的供求矛盾,造成了蔬菜产销价格差价过大和菜价的大幅波动。第三,自然灾害、信息不对称、政府调控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加剧了蔬菜价格的短期波动。文章的第五、第六部分从蔬菜价格非对称传导的视角深入分析蔬菜价格产销差价大、零售价格波动幅度大的问题。对于垂直价格传导,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分为两类:一是价格对“顺逆”向传导间的非对称;二是价格对来自“正负”冲击的非对称反应。为了使分析能够涵盖蔬菜价格的主要传导途径,本文分别利用全国和典型蔬菜数据,对蔬菜“产销”价格和“产批销”价格间的非对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蔬菜价格在沿产业链“顺向”和“逆向”传导的过程中,存在顺向传导的强度、效率和速度均明显强于逆向传导的非对称特征;其次,预测误差方差的分解说明,蔬菜生产价格的波动是导致总体菜价波动的主因,生产价格对产、批、零价格预测方差误差的贡献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蔬菜价格顺向传导过程中,下游价格对来自上游价格的正向冲击有着更为敏感的同向反应,且下游价格对均衡偏离的调整,存在向上调整快于向下调整的非对称。逆向传导过程中,无论是上游价格对来下游价格不同冲击的反应,还是上游价格对均衡偏离的调整速度均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性;第四,蔬菜价格传导的一系列非对称特性,是导致蔬菜零售价格增长速度和波动幅度均明显快于零售价格的深层次原因。蔬菜价格“顺逆”向传导的非对称性,把上游价格的波动放大后传导给了下游价格,致使下游价格表现出了更大的波动幅度;下游价格对来自上游价格的“正”向冲击的敏感反应,则是拉大产销价格差距的深层原因。而市场势力的不均衡、调整成本的存在、蔬菜需求价格弹性小、信息不对称等一些列因素,则是造成蔬菜价格传导非对称的根本原因。基于以上分析,为破解菜价难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及配套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建议包括: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对批零市场的投资建设、加强蔬菜冷链系统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发展产销对接模式,减少流通环节、完善价格支持体系等。
高群[10](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二、主要“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要“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蔬菜市场行情分析及保供稳价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批发市场行情特点 |
1.1 蔬菜批发价格为5年同期最高 |
1.2 蔬菜批发价格符合季节性变动规律 |
1.3 个别蔬菜批发价格居高不下 |
1.4 蔬菜批发价格波动幅度比去年提高 |
2 蔬菜田头市场行情特点 |
3 原因分析 |
3.1 疫情对市场行情的影响 |
3.2 高温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 |
3.3 冬季寒潮影响 |
4 未来市场行情走势预测 |
5 保供稳价的对策建议 |
5.1 挖掘生产潜力,发展外埠基地,确保供给 |
5.2 拓宽销售渠道,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稳价提质 |
5.3 强化技术服务支撑,推广先进实用机械设备 |
5.4 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为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
5.5 完善应急监测管理机制,保蔬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2)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二、新冠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的影响路径 |
(一)农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化趋势 |
(二)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影响的路径 |
三、新冠疫情对农产品价格指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重要变量的来源度量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与建议 |
(3)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及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关于鸡蛋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
1.5.2 关于鸡蛋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 |
1.5.3 关于鸡蛋价格传导的研究 |
1.5.4 关于鸡蛋价格调控政策的研究 |
1.5.5 简要述评 |
2 鸡蛋价格波动的相关基本理论 |
2.1 鸡蛋价格波动的相关概念 |
2.1.1 鸡蛋价格 |
2.1.2 鸡蛋价格波动与测量 |
2.2 一般价格波动理论 |
2.2.1 马克思价格波动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的价格波动理论 |
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理论 |
2.3.1 蛛网理论与农产品价格波动 |
2.3.2 农产品价格运动周期理论 |
2.4 价格传导理论 |
3 我国鸡蛋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3.1 年际价格波动特征 |
3.2 年内月度价格波动特征 |
3.2.1 月度价格波动特征 |
3.2.2 月度内价格波动区间 |
3.3 我国鸡蛋价格的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
3.3.1 鸡蛋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
3.3.2 鸡蛋价格的季节性波动 |
3.4 基于蛛网理论的鸡蛋价格波动特征 |
4 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鸡蛋供求发展状况 |
4.1.1 我国鸡蛋供给状况分析 |
4.1.2 我国鸡蛋需求状况分析 |
4.2 影响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
4.2.1 生产成本 |
4.2.2 居民的收入水平 |
4.2.3 替代品价格 |
4.2.4 动物疫情 |
4.2.5 价格预期 |
4.2.6 信息的不对称性 |
4.2.7 政府干预 |
4.2.8 通胀与通缩 |
4.2.9 进出口 |
4.3 影响鸡蛋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指标选取与模型选择 |
4.3.2 数据分析 |
4.3.3 研究结论 |
5 我国鸡蛋价格的传导机制研究 |
5.1 鸡蛋生产成本与零售价格的传导关系 |
5.1.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
5.1.2 实证分析 |
5.1.3 研究结论 |
5.2 我国省际间鸡蛋价格波动的同步性测定 |
5.2.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研究结论 |
5.3 我国省际鸡蛋价格波动传导关系研究 |
5.3.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研究结论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高鸡蛋生产经营者信息分析能力 |
6.2.2 提高鸡蛋生产经营者组织化程度,增强应对市场能力 |
6.2.3 加强蛋鸡养殖疫情的防控,减轻疫情对鸡蛋价格的冲击 |
6.2.4 完善调控措施,平抑鸡蛋价格异常波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中国蔬菜价格波动的特征、原因及调控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蔬菜价格走势特征 |
二、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
(一)生产领域金融支持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二)流通领域成本快速上升、中间环节较多 |
(三)储备领域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
(四)消费领域金融属性持续增强、电子交易监管难度加大 |
三、蔬菜价格调控需要破解的三大矛盾 |
(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
(二)集中生产与分散消费之间的矛盾 |
(三)供求全年总体平衡与短期结构性区域性失衡之间的矛盾 |
四、完善蔬菜价格调控机制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
(一)需要重点调控和储备的蔬菜品种选择 |
(二)完善蔬菜价格调控的主要思路 |
(三)以四大能力建设为抓手,完善蔬菜价格调控机制 |
1.提升蔬菜生产能力 |
2.增强高效运输能力 |
3.有效发挥储备功能 |
4.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
(5)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物流业景气指数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
1.1 问题提出 |
1.2 理论分析 |
2 研究方法 |
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假设 |
3.2 数据来源 |
3.3 数据预处理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3 MS-VAR模型 |
4.3.1 模型估计 |
4.3.2 结果分析 |
4.3.3 脉冲响应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6)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一、价格指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国内编制的菜篮子价格指数 |
三、研究评述及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原则 |
第二节 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体系的构成 |
第三节 代表品的选择与分类 |
一、代表品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
二、云南省菜篮子代表品的确定 |
第四节 基期的选择 |
第五节 采价点的数量与分布 |
第六节 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与计算公式 |
一、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 |
二、全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 |
第七节 权数的选取与测算 |
一、菜篮子代表品全省均价计算时的权重 |
二、指数加权过程的权重 |
第八节 对于缺失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二节 菜篮子价格指数的计算——以昆明市周价格指数为例 |
一、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编制的理论方法与实证中所用方法的差异 |
二、昆明市周度菜篮子价格指数的计算 |
第三节 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 |
一、昆明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 |
二、昭通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 |
三、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 |
四、三个地区菜篮子价格指数波动特征的对比分析 |
五、分析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局限 |
二、对将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风险及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概述 |
(一)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内涵及特点 |
(二)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风险 |
1. 巨灾风险 |
2. 资本炒作与投机风险 |
3. 指数化标准选取风险 |
4. 市场失灵风险 |
(三)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风险管理 |
1. 技术控制巨灾风险 |
2. 防范资本炒作与投机风险 |
3. 科学编制指数 |
4. 市场失灵时政府介入政策性干预 |
四、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及其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国际经验 |
(二)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风险管理国际经验借鉴 |
五、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国内试点及其评价:基于案例分析 |
(一) 上海的蔬菜价格保险试点 |
(二) 北京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
(三) 江苏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
(四) 成都的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
(五) 重重庆庆的的水水稻稻、生猪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
(六) 广西的甘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
(七) 国内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的评价 |
六、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1. 保险公司层面 |
2. 政府层面 |
(8)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经济新常态 |
2.1.2 农产品价格波动 |
2.1.3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
2.1.4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
2.2 农产品价格预测方法 |
2.2.1 定性预测 |
2.2.2 定量预测 |
2.3 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周期理论 |
2.3.2 均衡价格理论 |
第3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1978-2014年)的时序特征分析 |
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描述性分析 |
3.1.1 农产品价格波动时间特征分析 |
3.1.2 农产品价格波动结构性特征分析 |
3.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分析 |
3.2.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长期特征分析 |
3.2.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特征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分析 |
4.1 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方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预测模型构建 |
4.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2 模型识别与模型的参数估计 |
4.3.3 模型检验与预测 |
4.4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拟合及预测 |
4.5 小结 |
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5.1 特征分析方法-Census-X12季节调整分析法 |
5.2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5.2.1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 |
5.2.2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特征 |
5.2.3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 |
5.2.4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以预期性为主的农产品市场监控体系 |
6.2.2 建立以短周期为主的农产品波动调控机制 |
6.2.3 构建以技术性为主的现代农产品供给体系 |
6.2.4 加强农产品全产业链管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与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蔬菜价格波动研究回顾 |
1.2.2 价格传导研究回顾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价格分类及特点 |
2.1.1 农产品价格分类 |
2.1.2 农产品价格的特点 |
2.2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传导 |
2.2.1 农产品价格波动 |
2.2.2 农产品价格传导 |
2.2.3 价格非对称传导及分类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经济波动理论 |
2.3.2 价值理论 |
2.3.3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 |
2.3.4 蛛网理论 |
2.3.5 交易费用理论 |
3 蔬菜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1 速度法 |
3.2.2 趋势分离法 |
3.2.3 HP滤波法 |
3.3 蔬菜价格波动特征 |
3.3.1 蔬菜价格波动的季节特征 |
3.3.2 蔬菜价格的长期趋势与周期波动 |
3.4 蔬菜价格波动特征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蔬菜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4.1.1 供求方面 |
4.1.2 成本方面 |
4.1.3 流通方面 |
4.1.4 异常天气是导致蔬菜价格局部波动的重要因素 |
4.1.5 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蔬菜价格的波动 |
4.1.6 政府调控不利 |
4.2 蔬菜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计量分析 |
4.2.3 对油价和M2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蔬菜价格传导路径的非对称分析 |
5.1 全国蔬菜价格间传导机制 |
5.1.1 单位根及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 |
5.1.2 协整检验 |
5.1.3 传导强度的非对称 |
5.1.4 脉冲响应函数(IRF) |
5.1.5 预测误差方差分析(FEVD) |
5.1.6 研究结论 |
5.2 典型蔬菜价格间的传导 |
5.2.1 变量与数据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传导强度的非对称性 |
5.2.4 脉冲响应函数(IRF) |
5.2.5 预测误差方差(FEVD) |
5.2.6 研究结论 |
5.3 原因分析 |
5.3.1 市场力量的差异是导致传导路径非对称的主要原因 |
5.3.2 蔬菜的供求价格弹性较小是产生放大效应的关键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蔬菜价格正负向冲击的非对称传导分析 |
6.1 模型方法与步骤 |
6.1.1 协整检验 |
6.1.2 误差修正模型 |
6.2 全国蔬菜价格间的传导实证 |
6.2.1 协整检验 |
6.2.2 误差修正模型 |
6.2.3 小结 |
6.3 典型蔬菜价格间的传导实证 |
6.3.1 协整检验 |
6.3.2 误差修正模型 |
6.3.3 小结 |
6.4 原因分析 |
6.4.1 市场结构 |
6.4.2 调整成本 |
6.4.3 供求价格弹性 |
6.4.4 信息不对称 |
6.4.5 棘轮效应 |
6.4.6 其他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蔬菜市场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评价 |
7.2.1 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变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 |
7.2.3 对政府调控政策的评价 |
7.3 政策建议 |
7.3.1 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 |
7.3.2 加大对蔬菜批零市场的投资建设 |
7.3.3 加强蔬菜冷链系统的建设 |
7.3.4 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 |
7.3.5 发展产销对接销售模式,减少流通环节 |
7.3.6 完善蔬菜价格支持体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简评 |
2.3 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
5.1 实证模型介绍 |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
5.5 研究小结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
6.4 本章小结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政策概览 |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2.4 政策效果 |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3.4 政策效果 |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致谢 |
四、主要“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蔬菜市场行情分析及保供稳价的对策[J]. 王丽娟,贾美琪,信丽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05)
- [2]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影响研究[J]. 酒景丽.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5)
- [3]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及传导机制研究[D]. 堵鹤明.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4]中国蔬菜价格波动的特征、原因及调控思路研究[J]. 卞靖,陈曦. 宏观经济研究, 2020(04)
- [5]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物流业景气指数的关系研究[J]. 杨思雨,田国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6]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研究与应用[D]. 冯尧.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风险及其管理[J]. 郭俊黛. 上海保险, 2017(09)
- [8]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与特征研究[D]. 周黎.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9]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与传导机制研究[D]. 刘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8)
- [10]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