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逆行皮瓣近端静脉内引流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文根[1](2020)在《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以皮下静脉网作为供血系统的特殊类型的组织瓣,具有供区选择范围大,供区损伤小,切取容易等优势。然而也存在静脉淤血、动脉血供不足、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等并发症。为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率,本课题探讨动脉灌注量及灌入位置对其影响,从而指导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第一部分:血管灌注量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取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对照组麻醉后画出皮瓣区域而不进行血管离断处理。实验组36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三组(A/B/C)。首先,建立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动物模型:腹部正中设计一个10cm×10cm的动脉化静脉皮瓣,近心端边缘恰好低于双侧第一乳头连线的水平,远心端位于双侧腹股沟连线区域;皮瓣尾端掀起,皮瓣平面包括表皮,真皮,肉膜组织,于皮瓣远端分离右侧胸腹静脉后切断;分离右侧股动脉于膝关节平面结扎,近端向大腿根部游离,扭转后用8-0无损伤缝线与右侧胸腹静脉近端吻合。其次,A、B两组分别以直径1mm、1.5mm血管吻合器限制股动脉直径,以控制动脉血流灌注量,C组不使用血管吻合器。三组均仅保留皮瓣头端胸腹静脉完整以形成皮瓣流出血管,皮瓣游离完全后原位缝合。最后,术后即刻、术后3天以激光多普勒检测皮瓣血流相对值、术后3天取皮瓣局部组织分别测定水、蛋白、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第二部分:血管灌入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采用12只新西兰兔,每只兔子在腹部依前法设计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再沿腹正中线将皮瓣均分为左、右两块皮瓣,每个皮瓣大小为10cm×5cm。分离双侧股动脉于膝关节平面结扎,股动脉近端向大腿根部游离,使用8-0无损伤缝线将股动脉近端与同侧胸腹静脉近端吻合,所有皮瓣均保留头端胸腹静脉完整以形成皮瓣流出血管。将24块皮瓣均分为两组:边缘蒂组(输入血管位于皮瓣边缘)12块(左右各6)和内部蒂组(输入血管位于皮瓣内部4cm)12块(左右各6)。每只动物两块皮瓣分别纳入边缘蒂组和内部蒂组。皮瓣游离完全后原位缝合。术后即刻、术后3天以激光多普勒检测皮瓣血流相对值、术后3天取皮瓣局部组织分别测定水、蛋白、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第三部分:改善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根据前二部分的实验结果,在动脉化静脉皮瓣设计及受区血管选择方面进行了适当改进,应用于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在不影响受区远端血供的情况下,尽量选取较粗大的动脉血管进行吻合;其二,静脉皮瓣中灌入动脉血的静脉向皮瓣内部适当游离。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皮瓣血流相对值、皮瓣水含量、葡萄糖含量、乳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通过血管吻合器直径控制血流灌注量,结果显示A、B两组与C相比血流量更小,水含量、葡萄糖含量低、乳酸含量高,两组之间亦有差别。第二部分:皮瓣灌注部位内部蒂与边缘蒂相比,血流量更大,葡萄糖含量更高,水含量及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第三部分:12例动脉化静脉皮瓣都完成了重要组织结构的覆盖,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术后随访6-18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满意,无挛缩。结论:通过新西兰兔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增加血管灌注量和内部灌入均能有效提高静脉皮瓣血流量及改善代谢状态,有利于皮瓣的早期成活;将此实验发现应用于手足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陈刚[2](2020)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和评价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入院的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包括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是18-52岁,平均年龄是(36.5±8.9)岁。患者的皮肤缺损范围为4.5cm*7cm~8cm*11cm。平均随访时间为(16.4±5.2)个月。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相关合并症,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切取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术后观察皮瓣状态、感觉功能分级So-S5、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AOFAS评分),并运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共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完全存活率为81.25%。术后并发症包括4例增生性瘢痕,6例色素沉着,6例植皮区麻木,5例植皮区痛觉异常。术后12个月,8例患者的皮瓣感觉测试结果是S1,6例患者是S2,2例患者是S3。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分别是(73.5±8.2)分(P<0.001)和(91.3±10.6)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患者SF-36评分各亚项均显着提高(P<0.05)。[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少,修复部位感觉以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珠龙[3](2020)在《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组织病理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新西兰大白兔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的表达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携带穿支血管网对动脉化静脉皮瓣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以后肢内侧隐静脉为主干血管形成动脉化静脉皮瓣。采用随机分配原则,选择一侧后肢小腿内侧设计不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为对照组(A组),另一侧后肢膝内侧设计携带穿支血管网的动脉化静脉皮瓣为实验组(B组)。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切取A、B两组皮瓣5个区域25个点(四角及中央)组织标本,即刻福尔马林(10%)浸泡固定,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组织标本微血管体积密度、CD31及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通过SPSS22.0软件对实验获得的血管密度、CD31和VEGF的表达数据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组织标本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CD31表达水平来测量)本次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200倍镜下通过测算A、B两组组织标本5个区域25个点的MVD值,取其均值。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A组皮瓣MVD值均数为10.94±1.67,B组皮瓣MVD值均数为10.28±0.77,A组皮瓣MVD值高于B组,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3天CD31标记测算的MVD值有差异;在术后第7天,A组皮瓣MVD值均数为20.70±3.18,B组皮瓣MVD值均数为15.61±1.02,A组皮瓣MVD值高于B组,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1,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7天CD31标记测算的MVD值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皮瓣术后第3至7天MVD均呈上升趋势,A组皮瓣MVD值上升程度为14.1±1.65,B组皮瓣MVD值上升程度为9.76±1.65,术后3至7天A组皮瓣MVD值上升值高于B组,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1,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3至7天CD31标记测算的MVD上升值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皮瓣组织的VEGF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B两组皮瓣5个区域25个点获取VEGF的表达水平,取其均值。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A组皮瓣的VEGF IOD值均数为12778.03±3097.71,B组皮瓣的VEGF IOD值均数为7862.53±2132.04,术后第3天A组皮瓣的VEGF IOD值高于B组皮瓣,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1,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3天VEGF IOD值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7天时,A组皮瓣的VEGF IOD值均数为5624.88±2791.58,B组皮瓣的VEGF IOD值均数为2549.10±1346.77,术后第7天A组皮瓣的VEGF IOD值高于B组皮瓣,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5,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7天VEGF 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3至7天两组皮瓣的VEGF IOD值均呈下降趋势,A组皮瓣的VEGF IOD下降值均数为7153.15±4994.48,B组皮瓣的VEGF IOD下降值均数为5313.42±2441.51,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皮瓣术后第7天VEGF 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皮瓣组织HE染色结果A、B两组皮瓣于术后第3天和第7天切取皮瓣5个区域的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病理形态学分析,通过Leica Q 500MC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数测算皮瓣5个区域25个点组织标本内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取其均值。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A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均数为0.1056±0.0189mm3/mm3,B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均数为0.2134±0.0407mm3/mm3,术后第3天A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低于B组皮瓣,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1,两组皮瓣术后第3天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A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均数为0.4104±0.0776mm3/mm3,B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均数为0.4053±0.0248mm3/mm3,术后第7天A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稍高于B组皮瓣,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5,两组皮瓣术后第7天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至7天,两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均呈上升趋势,A组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上升值均数为0.3048±0.0634mm3/mm3,B组皮瓣为0.1919±0.0297mm3/mm3,上升程度A组>B组,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1,两组皮瓣术后第3至7天微血管体积密度上升程度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携带穿支血管网相比未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微血管体积密度高,说明携带穿支血管网皮瓣能有利于皮瓣血流灌注量的提高;2、免疫组化技术测量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CD31和VEGF表达水平较低,提示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能减轻动脉化静脉皮瓣的缺血缺氧。
罗鹏[4](2020)在《携带穿支血管网对AVF血流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扫描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内侧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AVF)的血流灌注,为优化设计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选择后肢隐静脉为主干血管形成AVF。采用随机分配原则,选择一侧后肢小腿内侧设计不携带穿支血管网AVF为对照组(A组),另一侧后肢膝内侧设计携带穿支血管网AVF为实验组(B组)。备皮后术前、术后2小时、术后1、3、7天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量并获得两组皮瓣的血流灌注量数据;术后1至7天连续观察并记录两组皮瓣的颜色、淤血、毛细血管反应、皮瓣存活率数据,皮瓣存活率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既皮瓣成活面积的百分比。实验测量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血流灌注量、淤血程度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术后第7天皮瓣存活率、不同时间点的皮瓣血流灌注量及变化值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对不同时间点的皮瓣淤血程度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检验;对皮瓣颜色红润例数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量皮瓣血流灌注量数据术前、术后2小时及术后1、3、7天两组皮瓣的血流灌注量均是呈中间区域相对高灌注、周边区域相对低灌注的递减趋势。(1)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皮瓣不同时间点血流灌注量组间效应方差分析F=54.291,P<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组内效应的多元方差分析F=211.142,P<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术前、术后2小时、术后1、3、7天皮瓣平均血流灌注量B组均大于A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术前至术后3天皮瓣的平均血流灌注呈下降趋势,下降量A组>B组,P<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至第7天,两组皮瓣的平均血流灌注量呈递增趋势,上升量A组>B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皮瓣大体观测数据(1)术后第7天A组皮瓣颜色红润例数为7例,暗紫或黑13例,B组皮瓣颜色红润例数为15例,暗紫或黑5例,颜色红润例数B组>A组,卡方检验χ2=6.4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皮瓣淤血程度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皮瓣淤血程度组间效应方差分析F=18.194,P<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组内效应的多元方差分析F=0.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检验结果显示:术后1、3、7天对应时间点皮瓣的淤血程度中位数A组>B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皮瓣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皮瓣组间效应方差分析F=14.008,P<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组内效应的多元方差分析F=3.4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检验结果显示:术后1、3、7天对应时间点皮瓣的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中位数A组>B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皮瓣存活率结果术后第7天统计A组皮瓣完全坏死2例,皮瓣存活率平均值为64.87%;B组皮瓣完全坏死1例,皮瓣存活率平均值为85.16%。皮瓣存活率B组>A组,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内侧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血流灌注量明显提高;2.携带穿支血管网能明显减轻AVF的淤血,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吴晓通[5](2020)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蒂部小隐静脉的处理与改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distally based sural neurocutaneous flap,DSNCF)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并结合对其远端小隐静脉(lesser saphenous vein,LSV)的应用解剖,探讨对该皮瓣蒂部远端LSV进行选择性结扎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对30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观测LSV的发出、行径及规律,重点是皮瓣远端血管轴点附近LSV伴随血管的分布、来源以及与腓肠神经的关系。(2)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应用DSNCF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55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6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36.4岁(7~69岁)。所切取的DSNCF面积为6.0cm×3.0cm~16.0cm×9.5cm。其中将术中选择性对远端LSV结扎的28例病例作为改良组,对远端LSV不作特殊处理的27例病例作为传统组,密切观察两组皮瓣血液循环情况、肿胀程度及成活情况,比较两组皮瓣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功能及感觉等指标。结果:(1)解剖研究:在小腿下段浅筋膜层LSV密切伴随于与腓肠神经,LSV在外踝的后上方3.4±0.9 cm处,其与深静脉之间存在2~3支交通支;外踝尖上7cm内存在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动脉终末支穿支,其相应的发出腓肠神经、LSV营养支,营养支又分上、下支构成小隐静脉旁侧血管链、静脉壁血管网,并穿经腓肠神经至神经-静脉间隙内,随即发出诸多细小滋养血管,形成神经-静脉间隙血管网。(2)临床研究:术后55例皮瓣完全成活43例(78.18%),另12例(21.82%)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在经过换药或植皮等处理后创面全部愈合。其中改良组完全成活25例,1例出现张力性水疱,2例出现远端表层坏死;传统组完全成活18例,4例出现张力性水疱或肿胀、暗紫色,5例出现远端表层或深层坏死。经9~16个月随访:所有创面均得到有效覆盖,DSNCF外观、质地可,局部未出现破溃及窦道,供瓣区外形好,植皮区无明显色素沉着,穿鞋及行走步态未受影响,皮瓣逐步恢复感觉。运用统计学对比分析改良组与传统组修复效果,比较改良组与传统组在性别、年龄、创面细菌培养、切取皮瓣面积及皮瓣长宽比上无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术后皮瓣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出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SNCF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较理想的术式选择,尤其当创面伴有肌腱、骨骼外露时,其应用简便,修复效果可靠;小隐静脉密切伴随于腓肠神经,且其营养支发出分支构成神经-静脉血管网、静脉旁侧血管网、静脉壁血管网,运用该皮瓣时应妥善处理避免破坏血管网;当皮瓣形成并切断近端小隐静脉后,术中根据蒂中小隐静脉张力大小及有无静脉怒张,选择性在皮瓣血管轴点附近对小隐静脉进行结扎,统计数据表明选择性结扎远端小隐静脉组较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该皮瓣静脉淤血,提高皮瓣可靠性。
林大木[6](2019)在《一种新的大鼠背部穿支皮瓣远端增压模型及其与超引流作用的比较》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临床中跨区切取皮瓣常常引起皮瓣远端坏死。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新的三血管体远端潜在区非生理性增压模型。并探讨潜在区存活机制。同时将其与超引流技术进行比较。从而明确手术优选方式,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穿支皮瓣远端坏死率。方法:1.对6只大鼠进行显微镜下胸背静脉(TDV)和旋髂深静脉(DCIV)解剖、测量,并以临床静脉留置针内芯作为镜下参照,对比两者镜下管径直径。予以统计学处理,明确两者管径大小对比情况。以大鼠背部一侧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为基础,设计旋髂深血管(DCIA/DCIV)为蒂,皮瓣向大鼠头部扩展至肋间血管(ICA/ICV)区和胸背血管(TDA/TDV)区。设计胸背血管(TDA/TDV)为蒂,皮瓣向大鼠头部扩展至肋间血管(ICA/ICV)区和旋髂深血管(DCIA/DCIV)区。12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胸背动脉(TDA/TDV)穿支为蒂,B组:以旋髂深动脉(DCIA/DCIV)穿支为蒂。术后测量皮瓣成活率并进行组间比较。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血流显影情况和明胶-氧化铅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形态情况。比较两种模型后期用于增压实验的优劣。2.以大鼠背部一侧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为基础,设计胸背血管(TDA/TDV)为蒂,皮瓣向大鼠头部扩展至肋间血管时CA/ICV)区和旋髂深血管(DCIA/DCIV)区。分离并保留旋髂深静脉(DCIV)。分离鼠尾动脉。1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不做吻合鼠尾动脉吻合,于血管旋转点处将鼠尾离断、结扎血管;B组为皮瓣远端非生理性增压组,将鼠尾动脉分离后,经皮下隧道与旋体深静脉(DCIV)吻合。术后测量皮瓣成活率并进行组间比较。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血流显影情况和明胶-氧化铅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形态情况。比较两者差异。3.9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皮瓣设计同第二部分。分别于术后1h、3h、6h、12h、1d、3d、5d和7d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观察皮瓣choke vessel区有无血流信号阻碍现象,及其持续、解除时间。以上述时间点大鼠行明胶-氧化铅造影,观察皮瓣血管形态变化和choke vessel区血管形态变化时间。对比两组有无差异。4.以第三部分大鼠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检测图片为研究对象。分组遵循第三部分。利用moorLDI Review V6.1软件,分析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图,测量皮瓣术后1h,3h,6h,12h,1d,3d,5d及7d血量情况。对比组内相邻时间点choke vessel Ⅱ区/Ⅰ区情况,和DICA、ICA血流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将两组间潜在区、动力区的血流量分别除以解剖区的血流量,得出相应比值进行组间各时间点的对应比较。同时对比各时间点两组间choke vessel Ⅱ区/Ⅰ区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明确非生理性增压对于皮瓣各区血流量,特别是早期皮瓣血流量的影响。5.皮瓣模型同第二部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组情况同第二部分。利用苏木素-伊红(HE)对皮瓣进行染色观察。观察潜在区微细结构,同时对choke vessel Ⅱ区进行血管计数,比较增压与否对皮瓣远端微细结构和choke vessel Ⅱ区血管新生的影响。并对两组皮瓣choke vessel Ⅱ区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两组VEGF的表达情况。从而从分子水平评价大鼠皮瓣远端增压与否对组织血管新生情况的影响。6.以大鼠18只,作为实验动物,皮瓣模型在第二部分基础上保留旋髂深静脉(DCIV),作为远端增压静脉。术后7天,对其进行皮瓣大体观察及成活率检测、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和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明确坏死区域。同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检测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明确VEGF表达情况。结合之前部分数据,对比其与皮瓣远端非生理性增压技术对三血管体穿支皮瓣远端存活影响的差异。结果:1.镜下检测TDA管径直径为0.427±0.10,DCIV管径直径为0.632±0.06,p=0.002,两者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皮瓣成活率为(81.2±6.3)%,B组皮瓣成活率为(88.8±5.3)%,两组间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激光多普勒血流显影图和明胶-氧化铅造影均显示两组远端缺血性改变。2.A组皮瓣成活率为(81.9±5.4)%,B组皮瓣成活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多普勒血流显影图和明胶-氧化铅造影均显示A组远端缺血性改变,而B组远端血流正常、血管显影良好。3.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示A组可见choke vessel I区出现血流阻碍现象,阻碍现象在6-12h后消失。choke vessel Ⅱ区血流3d才通过。B组可见choke vessel Ⅰ区出现血流阻碍现象,阻碍现象在6-12h后消失。而choke vessel Ⅱ区非生理性增压后,术后1d内潜在区血流信号较弱。1d后血流已通过choke vessel Ⅱ区,随着时间推移,血流信号明显增强。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显示A组术后3小时choke vessel Ⅰ区血管以choke vessel相连为主,其间含少量细小真性吻合,其后至1天时间内皮瓣氧化铅造影均表现为细小真性吻合为主,其间出现大量纤细血管结构。3-7天内出现粗大真性吻合,纤细血管逐渐消失。B组术后choke vessel Ⅰ区血管明胶氧化铅造影显示与A组基本相同。A组术后choke vessel Ⅱ区主要为choke vessel血管,12h出现少许细小真性吻合,1d时出现较多细小真性吻合,并持续至7d。B组术后3h内,第二血管体和第三血管体间choke vesselⅡ区血管表现为choke vessel。术后6h时,出现细小真性吻合,12h时转为以大量的细小真性吻合。术后1d、3d、5d和7d出现以少量的粗大真性吻合血管连接两个血管体间。4.通过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choke vessel Ⅱ区/Ⅰ区血流量对比发现,两组均呈增长趋势。但增长趋势存在差异。A组12h内增长平缓,12h和1d间增长存在差异(p<0.05),而3d至7d,增长趋于平缓。B组1h和3h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12h至1d,相邻各组间血流量对比无明显差异。而1d和3d间存在显着差异(pp<0.01),其后增长趋于平缓。其他相邻时间间比较未见差异。通过组内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的曲线图观察发现,A组和B组各个血管体区域内血流量均呈上升趋势。并于3d-7d增长区域平稳。而A组DCIA血管体增长缓慢。A组ICA区3h和6h间、12h和1d、1d和3d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余各区相邻时间点间未见明显差异。B组TDA相邻时间点间未见明显差异。ICA区3h和6h间、12h和1d、1d和3d间存在显着差异(pp<0.01),其余相邻时间点间未见明显差异。DCIA区1h和3h、6h和12h、12h和1d、1d和3d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余相邻时间点间未见明显差异。通过两组组间各个时间点choke vesse1 Ⅱ区/Ⅰ区血流量对比发现,B组1h至3d内各个点血流量比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1)。5d和7d B组仍高于A组(p<0.05)。通过两组皮瓣ICA区/TDA区各时间点对比柱状图发现,B组ICA区/TDA区于1h、3h、6h和12h时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d后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皮瓣DCIA区/TDA区各时间点对比柱状图发现,DCIA区/TDA区各时间点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5.HE染色示A组和B组新生血管计数分别为(25.83±5.62)/mm和(54.88±7.80)/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B组皮瓣VEGF表达较A组高(p<0.001)。6.皮瓣成活率检测,C组皮瓣成活率为(92.8±4.1)%,其与A组(81.9±5.4)%和B组(100%)分别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多普勒血流显影图和明胶-氧化铅造影均显示A组、C组远端缺血性改变,而B组远端血流正常、血管显影良好。HE染色示新生血管计数为(37.14±7.49)/mm2,与 A 组(25.83±5.62)/mm2和 B 组(54.88±7.80)/mm2分别比较,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C组皮瓣中VEGF的表达水平较A组显着高;B组中VEGF的表达较C组上调。结论:以TDA为蒂时,DICV更为粗大、适于吻合,加之远端坏死面积更大,便于观察,其更适合作为大鼠背部三血管体穿支远端非生理性增压模型。该模型构建后证实,这种非生理性增压方式能改善穿支跨区皮瓣远端血运,促进其存活。本组实验证实,潜在区内静脉在动脉化增压后,choke vessel Ⅰ区的形态变化未因增压作用而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而choke vessel Ⅱ区粗大的真性吻合较对照组出现时间明显提前。通过非生理性增压方式,choke vessel Ⅱ区12h才缓慢开放,动力区与潜在区建立血流信号连接,3天后潜在区的血流量才与近端趋于平衡。前期潜在区仍处于低灌注的状态。特别是1天内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及氧化铅造影均证实choke vessel Ⅱ区血流灌注不佳。而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测量可发现,尽管潜在区血流量较近端两区血流量要低,但仍能明显的改善皮瓣远端血流量。同时3h时choke vessel Ⅱ区即有明显的血流增加。可见通过开放部分细小血管即可使潜在区增压后血液得到回流,从解决了早期皮瓣臃肿情况、缓解皮瓣的血流瘀滞。促进皮瓣的早期存活。这种增压方式亦能通过血管新生,结合choke区血管重塑、扩张,有效改善皮瓣整体血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压血管闭塞,仍能有效的维持皮瓣远端血运。这成为皮瓣远期存活的重要机制。通过比较发现超引流能部分改善潜在区血流灌注,超引流能促进皮瓣远端潜在区单一血管体内一定区域范围的皮瓣组织血流灌注改善,存进一定范围的皮瓣存活。单非整个血管体。而相较下,通过实验证实,对皮瓣远端潜在区内穿支静脉的伴行静脉进行非生理性增压,能获得整个穿支体的存活。临床工作中,其可作为存进远端灌注的优选术式。
孙卫[7](2019)在《VSD和SVF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对术后皮瓣淤血坏死不同时间段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探讨采用不同引流方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术后成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②通过对狭长窄蒂皮瓣分别采用局部注射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外用顺向引流的VSD装置及两者联合应用,观察其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程度,并初步探讨其促进皮瓣成活的机制。③通过对淤血后的狭长窄蒂皮瓣不同时间点开始予以VSD联合SVF治疗,观察其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术后皮瓣出现淤血坏死的治疗时机提供指导。方法:1、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皮瓣蒂部宽长比为0.8cm:2cm,远端携带圆形瓣部,直径3.5cm,蒂部距背部中线约1cm。根据安装VSD的引流方向不同,分为VSD顺向引流组(A组),既引流方向从狭长窄蒂皮瓣蒂部向瓣部引流;VSD逆向引流组(B组),既引流方向从狭长窄蒂皮瓣的瓣部向蒂部引流;不用VSD的对照组(C组)。术后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术后4小时监测皮瓣血流灌注速度;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采集皮瓣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皮瓣组织中CD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皮瓣病理改变,计算MVD(Microvascular Density)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2、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根据VSD及SVF应用情况,分为实验组一(I组):顺向引流的VSD联合皮瓣局部注射SVF组;实验组二(Ⅱ组):皮瓣局部注射术SVF组;实验组三(Ⅲ组):外用顺向引流的VSD联合皮瓣局部注射等量PBS缓冲液组;实验组四(Ⅳ组):皮瓣局部注射等量PBS缓冲液。术后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采集皮瓣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皮瓣CD34、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L-6(Interleukin-6)表达情况及含量,计算MVD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3、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根据VSD联合SVF治疗在术后开始应用时间不同,分为;淤血后即刻组(a组)、淤血后24h组(b组)、淤血后2天组(c组)、淤血后3天组(d组)、淤血后4天组(e组)。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1天采集皮瓣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皮瓣组织中CD34、VEGF、IL-6表达情况及含量,计算MVD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结果:1.A组和B组术后第7天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C组,A组高于B组,P<0.05。术后4小时检测皮瓣血流的灌注速度,A组快于B组快于C组,P<0.05。HE染色病理学检查,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微血栓、组织损伤均轻于C组,A组又轻于B组。术后各时间点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同一组皮瓣呈现术后CD34表达逐渐增加,达一定峰值后再逐渐下降;不同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A组高于B组高于C组,且A组和B组峰值出现较早。三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A组高于B组高于C组,P<0.05。2.术后第7天计算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四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依次降低,P<0.05。术后四组皮瓣VEGF、CD34、IL-6表达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术后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Ⅰ组、Ⅱ组、Ⅲ组峰值早于Ⅳ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四组皮瓣VEGF、CD34含量依次降低,P<0.05;而Ⅰ组皮瓣中IL-6含量低于其他三组,Ⅱ组、Ⅲ组低于Ⅳ组,P<0.05;Ⅱ组与Ⅲ组间无明显差异。四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相同时间点比较,Ⅰ组高于Ⅱ组高于Ⅲ组高于Ⅳ组,P<0.05。3.术后第11天测量计算a、b、c、d、e五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a、b、c、d四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依次降低,P<0.05,d组和e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五组皮瓣VEGF、CD34、IL-6表达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术后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越早治疗峰值出现越早;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五组皮瓣VEGF、CD34含量依次降低,P<0.05;而皮瓣中IL-6含量则依次增高,P<0.05;治疗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四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a组高于b组高于d组高于e组,P<0.05。结论:1、VSD不同引流方向都可加快狭长窄蒂皮瓣血流灌注的速度,减轻皮瓣淤血、水肿,减少微血栓的形成,减轻组织病理损伤,促进皮瓣血管新生,改善皮瓣血运,提高皮瓣成活面积,且VSD顺向负压引流效果更好。2、VSD和SVF都可减轻皮瓣狭长窄蒂皮瓣淤血、水肿及促进VEGF、CD34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瓣血管化,进而促进皮瓣成活,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强。3、在狭长窄蒂皮瓣术后淤血坏死的一定时间段内开始应用VSD联合SVF治疗,可以减少其坏死面积,提高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越早开始治疗,预后越好。
郝国兵,王晓宇,朱泽兴,闫双宝,刘琳琳,徐建强,乔林,张树明[8](2017)在《负压吸引结合显微外科血管修复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吸引结合显微外科血管修复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火箭军总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知名动、静脉或较粗无名静脉,恢复撕脱皮肤血液循环并于逆行撕脱皮肤近端创面放置伤口负压引流敷料,无菌贴膜封闭创面后进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15例四肢逆行撕脱皮肤完全成活;4例因外伤致皮肤部分毁损、缺损,二期行植皮手术后完全愈合;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经清创植皮后完全愈合。结论负压吸引结合显微外科血管修复技术治疗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效果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吴兴[9](2017)在《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可行性,明确仅由皮神经外膜附属血管供血的皮瓣及骨瓣的可靠性及成活率,明确在皮瓣及骨瓣成活中皮神经外膜附属血管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预制神经营养皮瓣及预制神经营养骨瓣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实验一共使用50只8月龄体重平均为1.5公斤的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实验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实验分为5组:第一组为解剖组(n=2只),第二组为预制神经皮瓣实验组(n=12只),第三组为预制神经皮瓣对照组(n=12只),。第四组为预制神经骨瓣实验组(n=12只),第五组为预制神经骨瓣对照组(n=12只),第一组:解剖研究组。2只实验动物被过量的苯巴比妥实施安乐死后,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解剖,找出股外侧皮神经及腓肠神经可行预制神经皮瓣及骨瓣。第二组:一侧下肢解剖分离出股外侧皮神经,另一侧下肢解剖分离出腓肠神经,解剖操作在显微镜下10倍视野中操作,神经用生理盐水间断浸润以保持湿润,股外侧皮神经及腓肠神经近端设计随意岛状皮瓣平均3×4平方厘米。将皮神经转位后置于所设计皮瓣皮下用8-0尼龙线将皮神经与皮瓣筋膜层缝合固定。4周后,将皮瓣切开游离,在筋膜层将皮瓣掀起,仅保留皮神经外膜附属血管单独供血。再将皮瓣原位缝合。第三组:本组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神经转移预制皮瓣过程与第二组相同,皮瓣预制4周后,皮瓣完全切开游离,不保留神经外膜附属血管供血。在手术操作后,每天观察第二组及第三组皮瓣血运情况。观察皮瓣的红白反应、温度、颜色、有无水泡、坏死面积。3周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第四组:一侧下肢解剖分离出股外侧皮神经,另一侧下肢解剖分离出腓肠神经,解剖操作在显微镜下10倍视野中操作,神经用生理盐水间断浸润以保持湿润,股外侧皮神经转位后置于1.5厘米长股骨髓腔中,腓肠神经转位后置于1.5厘米长胫骨髓腔中。将皮神经转位后与骨膜缝合固定。4周后,将骨瓣游离,仅保留神经外膜附属血管单独供血,骨瓣原位缝合。第五组:本组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神经转移预制骨瓣过程与第二组相同,骨瓣预制4周后,骨瓣完全切开游离,不保留神经外膜附属血管供血。最后手术操作取出骨瓣后,通过肉眼观察骨瓣成活情况、组织学分析、微动脉造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试验动物在研究过程中无意外死亡发生,第二组及第三组皮瓣成活率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第四组及第五组骨瓣重量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Mann-Whitney Test标准评分,结果显示皮瓣及骨瓣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实验明确了预制神经营养皮瓣的可靠性及成活率,明确了由皮神经外膜附属血管单独供血的皮瓣是可靠的,明确了在皮瓣成活中神经外膜附属血管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预制神经营养皮瓣解决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提供了实验依据,对现有皮瓣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扩大了神经营养皮瓣的应用范围,具有风险小、无需显微操作的优点。通过对神经外膜附属血管单独供血的营养皮瓣进行研究。可以将传统神经营养皮瓣进行改良,解决皮瓣蒂部臃肿,外形不美观的缺点。实验还明确了预制神经营养骨瓣的可靠性及成活率,确定了由神经外膜附属血管单独供血的骨瓣是可靠的,为临床应用预制神经营养骨瓣解决肢体骨质缺损的手术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样具有风险小、无需显微操作的优点。通过对神经单独供血的营养骨瓣的研究。可以应用腓肠神经预制腓骨瓣修复胫骨骨缺损,应用股外侧皮神经预制髂骨瓣修复股骨颈骨缺损。
王晶[10](2016)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在小隐静脉断端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提升术后皮瓣成活质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集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逆行转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54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皮瓣面积大小为14.0cm×11.0cm10.0cm×8.0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1天。28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的病患,术后给予常规显微外科护理,称为对照组;另26例皮瓣术后在显微外科护理基础上,在皮瓣远端小隐静脉断端处放置一枚静脉留置针(Vasofix-R)20-24G,通过该留置针视皮瓣肿胀及创缘渗血情况每4h给予0.1ml,1000AXa IU低分子肝素钙,连续6天,称为处理组。密切监测皮瓣血液循环情况,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包括:皮瓣皮缘渗血时间,皮瓣术后第1、3、5天肿胀程度分级,术前、术后第1、3、7天复查患者血常规凝血四项,了解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全身的影响情况,观察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情况及皮瓣术后2周之内的成活情况。两组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处理组皮瓣皮缘渗血时间3.69±0.738天,长于对照组皮瓣2.07±0.60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胀程度分级,经秩和检验,术后第1天对比两组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d>0.05);术后第3、5天对比,两组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d<0.05,P5d<0.05),可见术后第3d、5d处理组皮瓣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皮瓣。对照组静脉危象发生率(21.43%)高于处理组(3.85%),术后54例皮瓣其中有44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坏死面积小于皮瓣面积的1/10的坏死情况:对照组的坏死率(7.14%)高于处理组(3.85%)。皮瓣坏死面积大于皮瓣面积的1/10的坏死情况:对照组的坏死率(14.29%)明显高于处理组(0%),坏死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凝血四项主要包括(PT,APTT,FIB,TT),第1、3、7天分别与术前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Hb值术后第1、3、7天分别同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说明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结论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能有效减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后回流负荷,减轻术后皮瓣组织肿胀程度,可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提升皮瓣的成活质量,且其安全可靠,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无不良反应。
二、逆行皮瓣近端静脉内引流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逆行皮瓣近端静脉内引流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管灌注量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论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管灌入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及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论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善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
一、手术方法 |
二、典型病例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一 静脉皮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动脉化静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手术方法 |
4. 临床随访和疗效评估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患者的基线资料 |
2. 术后皮瓣状态和存活率 |
3. 皮瓣感觉功能评价 |
4. 踝关节功能评价 |
5. 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
讨论 |
1. 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特点 |
2. 腓动脉穿支血管特点 |
3. 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和血供 |
4. 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5. 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优缺点 |
6. 皮瓣手术的术前准备和评估 |
7. 临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8. 皮瓣并发症的评估和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足踩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致谢 |
(3)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组织病理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新西兰大白兔尸体解剖 |
2.2.2 术前准备及麻醉 |
2.2.3 实验动物皮瓣模型设计 |
2.2.4 实验动物皮瓣切取方法 |
2.2.5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术后管理 |
2.2.6 皮瓣组织标本获取 |
2.2.7 组织HE染色 |
2.2.8 微血管密度(MVD)测定 |
2.2.9 皮瓣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2.10 统计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兔尸体隐血管大体解剖 |
3.2 两组皮瓣术后3、7天VEGF(IOD)、MVD值及微血管体积密度(V)原始数据 |
3.2.1 两组皮瓣微血管密度(MVD)的测定 |
3.2.2 两组皮瓣VEGF的表达水平 |
3.2.3 两组皮瓣镜下HE染色形态学表现及微血管体积密度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4)携带穿支血管网对AVF血流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兔尸体解剖 |
2.2.2 术前准备及麻醉 |
2.2.3 实验动物皮瓣模型设计 |
2.2.4 实验动物皮瓣切取方法 |
2.2.5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术后管理 |
2.2.6 皮瓣术后大体观评估 |
2.2.7 皮瓣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评估 |
2.2.8 统计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兔尸体隐血管大体解剖 |
3.2 术中测量兔隐血管吻合处管口直径结果 |
3.3 建模结果 |
3.4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量皮瓣血流灌注量数据 |
3.5 皮瓣大体观测原始数据 |
3.5.1 皮瓣大体观测数据比较 |
3.5.2 皮瓣存活率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本实验新西兰大白兔皮瓣模型制备的可行性 |
4.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4.1.2 皮瓣模型制备的可能 |
4.2 实验观测指标的选择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4.3.1 皮瓣血流灌注量数据的分析 |
4.3.2 皮瓣大体观测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5)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蒂部小隐静脉的处理与改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解剖研究 |
1.2 临床研究 |
1.2.1 临床病例筛选标准 |
1.2.2 一般临床资料及分组方法 |
1.2.3 术前处理 |
1.2.4 手术技术 |
1.2.5 术后处理 |
二、结果 |
2.1 解剖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2.3 统计学分析 |
2.3.1 分组方法 |
2.3.2 统计学内容 |
2.3.3 统计分析 |
2.3.4 统计结果 |
2.4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及局限性 |
2.5 典型病例 |
三、讨论 |
3.1 皮瓣的供血解剖学基础 |
3.2 皮瓣静脉淤血研究 |
3.3 对小隐静脉处理的探讨 |
3.4 皮瓣外形设计的改良 |
3.5 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一种新的大鼠背部穿支皮瓣远端增压模型及其与超引流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主要设备 |
第一部分 以胸背血管体(TDA/TDV)为蒂的穿支皮瓣远端缺血坏死模型有效性验证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采用尾动脉对旋髂深静脉(DCIV)进行非生理性增压对皮瓣远端存活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穿支皮瓣远端非生理增压对choke vessel区血流阻碍现象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穿支皮瓣远端非生理性增压对皮瓣各区血流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非生理性增压促进血管新生情况的探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穿支皮瓣远端非生理增压与超引流方式对改善皮瓣远端存活情况的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多血管体穿支皮办内choke vessel血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7)VSD和SVF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对术后皮瓣淤血坏死不同时间段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分部 |
实验内容 |
实验材料 |
第一部分 :VSD的不同引流方向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分组及大鼠皮瓣设计 |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
四、实验结果 |
第一部分 实验结果总结 |
第二部分 :VSD和 SVF及其联合应用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分组及皮瓣设计 |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
四、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总结 |
第三部分 :VSD联合SVF对淤血后的狭长窄蒂皮瓣不同时间点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分组及皮瓣设计 |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
四、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总结 |
讨论 |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皮瓣移植临床应用及提高其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负压吸引结合显微外科血管修复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二、临床资料 |
三、治疗方法 |
四、术后处理 |
结果 |
讨论 |
(9)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一.新西兰大白兔预制神经皮瓣后的肉眼观察及病理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仪器、试剂及其配制 |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
1.4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1.5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病理观察皮瓣组织情况 |
2.3 皮瓣组织微动脉造影情况 |
3.讨论 |
3.1 皮神经营养皮瓣 |
3.2 预制血管神经皮瓣 |
3.3 预制神经营养皮瓣 |
3.4 预制神经营养皮瓣的优缺点 |
二.新西兰大白兔预制神经骨瓣后的肉眼观察及病理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仪器、试剂及其配制 |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
1.4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1.5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病理观察骨瓣组织情况 |
2.2 骨瓣组织微动脉造影情况 |
3.讨论 |
3.1 预制神经营养骨皮瓣 |
3.2 预制神经营养骨皮瓣的优缺点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理论分析 |
1.1 皮瓣的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 |
1.2 皮瓣静脉危象的特点 |
1.3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和方法 |
2.1.1 临床资料的来源 |
2.1.2 选择临床资料的要求 |
2.1.3 临床资料的分组方法 |
2.1.4 简要技术路线图 |
2.1.5 手术操作方法 |
2.2 观察和记录的指标 |
2.2.1 皮瓣渗血时间(天数) |
2.2.2 皮瓣肿胀程度 |
2.2.3 皮瓣静脉危象发生情况及最终成活情况 |
2.2.4 实验室指标 |
2.3 统计学的相关内容 |
2.4 结果 |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4.2 两组皮瓣渗血天数的比较 |
2.4.3 两组皮瓣肿胀程度的比较 |
2.4.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凝四项情况 |
2.4.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情况 |
2.4.6 两组皮瓣最终成活情况的比较 |
2.5 讨论 |
2.5.1 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特点 |
2.5.2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及其药理作用 |
2.5.3 小隐静脉断端局部肝素化的临床疗效评价 |
2.5.4 本项研究遇到的不足 |
2.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进展 |
3.1 皮瓣的血液供应和回流系统 |
3.1.1 皮瓣的血供 |
3.1.2 皮瓣的静脉回流 |
3.1.3 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解剖关系 |
3.2 皮瓣的血管危象的特点 |
3.3 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 |
3.3.1 术前准备 |
3.3.2 皮瓣的设计 |
3.3.3 术中特殊处理 |
3.3.4 术后处理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次临床研究的典型病例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观察记录表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逆行皮瓣近端静脉内引流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D]. 文根. 苏州大学, 2020(06)
- [2]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陈刚. 苏州大学, 2020(02)
- [3]携带穿支血管网动脉化静脉皮瓣的组织病理学实验研究[D]. 刘珠龙. 南华大学, 2020(01)
- [4]携带穿支血管网对AVF血流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罗鹏. 南华大学, 2020(01)
- [5]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蒂部小隐静脉的处理与改良应用[D]. 吴晓通.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6]一种新的大鼠背部穿支皮瓣远端增压模型及其与超引流作用的比较[D]. 林大木. 山东大学, 2019(02)
- [7]VSD和SVF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对术后皮瓣淤血坏死不同时间段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孙卫. 苏州大学, 2019(06)
- [8]负压吸引结合显微外科血管修复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J]. 郝国兵,王晓宇,朱泽兴,闫双宝,刘琳琳,徐建强,乔林,张树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04)
- [9]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实验研究[D]. 吴兴.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10]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D]. 王晶.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