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搜寻理论的经济学社会学实证(论文文献综述)
曹越[1](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韩叙[2](2020)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快速推进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乡城流动人口,其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乡城流动人口在城镇就业规模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数量庞大的乡城流动人口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主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乡城流动人口群体在各个行业分布广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然而,乡城流动人口在城镇就业或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会造成乡城流动人口在城镇发展受限,而且对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理论指导,基于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69个城市2928个混合截面样本,引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这个核心变量,在阐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以及迁移行为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影响职业选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追溯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历程,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迁移的六个阶段特征。目前,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规模整体提升,人口流动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乡城流动人口迁移模式以举家迁移为主,更倾向于定居中小城市。(2)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乡城流动人口两种重要的资本,其共同效应在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中同时存在。论文在刻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计算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并以其交互项作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表征。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水平整体偏低,从分布范围来看,虽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都有一定程度的集中,但是样本群体内部差异明显。(3)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城市规模和迁移模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匹配程度越高,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至更高规模城市的可能性越高,举家迁移的可能性越高。在人力资本处于较低水平时,无论社会资本水平高低,都不会对迁移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在人力资本处于较高水平时,无论社会资本水平高低,都会对迁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社会资本效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人力资本才能实现。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结构单一,同质性较强,单靠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不会对迁移决策带来决定性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中异质性资源增加,通过社会网络触及到的顶端资源更多,会对迁移决策带来决定性影响。由此看出,人力资本在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4)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发展型职业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乡城流动人口只能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生存型职业,此时社会资本高的乡城流动人口更有机会从事生存型自雇职业,选择机会更多。在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高阶段时,乡城流动人口有机会跨越职业阶层,实现向上流动。在人力资本处于较高阶段,社会资本在职业选择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5)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迁移行为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职业选择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迁移城市规模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发展型受雇中存在中介效应,迁移模式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发展型自雇中存在中介效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迁移城市规模—职业选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迁移模式—职业选择”这一路径实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正向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城市规模、迁移模式,进而影响其职业选择。迁移距离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发展型自雇职业选择中具有调节效应。本文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及职业选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发挥各方作用,提升乡城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从生存型职业向发展型职业的转变。积极构建次级关系网络,逐步引导乡城流动人口理性择业。完善城市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保障乡城流动人口基本权益。
赵佳佳[3](2020)在《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推进农民创新创业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尚不完善的正式制度与农村地区要素制度改革期的不稳定引致农民创业活动创业风险加剧、不确定性攀升,严重阻碍了农民创业活力的激发,制约了农民创业效益的提升。信任,作为一项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缺位时发挥重要的补充替代作用。信任不仅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抵御风险,还能促成合作、提高协作效率,为新时期新阶段提升农民创业发生率和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新思路。因此,将信任概念引入农民创业优化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业过程理论、机会识别理论、资源基础观等多维理论,构建创业过程视角下信任对农民创业影响的理论逻辑框架,详细阐述信任对农民创业选择决策、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农民创业资源获取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在梳理农民创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的微观数据与课题组在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搜集的890份农民创业者专项调查数据,总结了农民创业者的主要特征,测度了农民创业者的信任水平。运用Probit、Lewbel-IV等模型实证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选择决策的影响;运用链式多重中介(Serial Mediation)模型和层级回归法实证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以及信任通过创业警觉性和外部知识获取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间接影响;运用Probit、IV-Probit等模型实证分析了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获取、劳动力获取、信息资源获取的影响;运用有调节的中介(Moderated Mediation)模型和Bootstrap法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信任通过创业学习对农民创业绩效的中介效应以及创业环境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看,全国农民创业发生率约为8%,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部分省份高于其他省份,因此须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差异,全面提升农民创业概率。从实地调研数据看,种植业为农民创业者的首选行业,其次是养殖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农民创业者识别的机会数量主要在3个以内,以量表得分衡量的农民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处中等偏上水平,且在行业和区域间呈现异质性。创业资金方面,个人积蓄为农民创业资金的首要来源,其次是来自亲戚朋友的资助和借款,而将银行贷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农民创业者占比较低。创业信息方面,农民创业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为家人亲戚和朋友熟人,选择政府等正规部门获取信息的样本占比较少。创业绩效方面,农民创业者群体纯收入的中位数约为12万元,超过未创业的普通农民群体。以量表得分衡量的农民创业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分维度绩效间存在异质性,其中生存绩效大于个人绩效大于成长绩效。总体来看,农民创业大多处于存活阶段,创业绩效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信任水平方面,农民创业者的整体信任水平中等偏上,其中分维度的制度信任大于情感信任大于社会信任,且农民创业者的信任水平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第二,信任显着提高了农民创业选择的概率,持“大多数人可以信任”态度的农民进入创业的概率比持“与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态度的农民高出1个百分点,约为全国平均农民创业发生率的八分之一,具有显着的经济意义。从信任的分维度看,以对邻居的信任程度来表征的情感信任显着促进了农民创业选择决策;以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来表征的社会信任显着正向影响农民创业选择决策,且社会信任的边际效应量略大于情感信任;而以对地方官员信任程度来表征的制度信任显着负向影响了农民创业选择决策。此外,年龄、受教育水平、民族、家庭规模、家庭人口结构等变量也是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受教育水平、党员身份、汉族、理财投资经历对农民创业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年龄、家庭老年人占比、家庭总收入对农民创业选择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第三,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即信任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在创业机会识别方面更具优势。外部知识获取在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农民创业者的信任可通过影响外部知识获取进而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作用。创业警觉性在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信任水平越高的农民创业者,其创业警觉性越高,因而能更敏锐地识别出有前景的创业机会。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在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即农民创业者信任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除创业警觉性和外部知识获取两条单独的中介路径外,还包括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的链式中介影响,从中介效应量大小看,创业警觉性的效应量大于外部知识获取的效应量大于链式中介的效应量。第四,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创业资金获取方面,信任可显着提高创业者通过亲戚朋友筹集资金的概率,其中,情感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促进创业者通过亲戚朋友获取创业资金,且情感信任的边际效应量大于制度信任,而社会信任的影响不显着。此外,信任对创业者通过社会关系获取创业资金与通过银行贷款获取创业资金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创业劳动力获取方面,信任能显着促进创业劳动力资源的获取。其中,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对劳动力获取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情感信任的边际效应量大于社会信任的效应量,但制度信任的影响不显着。创业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信任对创业信息资源获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均正向促进创业信息获取,且情感信任的影响程度略大于社会信任,但制度信任对创业信息获取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五,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农民创业者信任水平越高,创业绩效越好。分维度看,制度信任的正向作用大于情感信任大于社会信任。创业学习在信任与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通过提高农民创业者对信息和知识的接纳度,促进农民创业者开展创业学习,增强创业技能,进而提升创业绩效。其中,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量在情感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中最大,制度信任次之,社会信任最小。创业环境正向调节了创业学习在信任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但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未得到验证。此外,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不仅在创业领域、创业类型、创业者性别等方面存在异质性,还受到信任“差序格局”的影响。
任英杰[4](2020)在《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搜寻时间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文中认为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三农”问题之一,“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工增收”在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反复提及。作为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打工所做出的首要经济活动,工作搜寻对于农民工未来的收入和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调查”数据,获得有效样本1118个,在分析农民工工作搜寻渠道、搜寻时间和收入等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持续时间模型和明瑟收入模型等计量模型探讨工作搜寻渠道选择对农民工搜寻时间、工资性收入、其他福利待遇的影响,并从工作搜寻渠道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渠道的工作搜寻效率有明显差异。互联网渠道和朋友或同乡介绍能够显着提升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前者对女性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更大,后者对男性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提升有显着影响。除工资性收入外,本文还探究了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其他福利待遇的影响,发现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招聘会对劳动合同签订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有助于提升农民工享有各项社会保险的概率。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加强招聘网站对农民工群体的适应性调整,完善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建议。本文选取的研究视角和使用的数据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对农民工工作搜寻的认识。
杨柳[5](2020)在《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开始推进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逐步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与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几乎同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改变农产品的销售形式。在农村,农户除了在传统市场上进行交易外,还利用互联网有效地选择、并自发地建立了一些网络信息平台,借以推进农产品的交易,这使得不同类型平台的结构(尤其是信息结构)对农户的交易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本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为调查点,对该县416户地瓜种植户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农户从事地瓜交易的平台为切入点,以平台中的信息结构为关键点,将施坚雅等人分析的基层市场视为农户进行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平台,并以此为参照,探讨自主网络平台和既定网络平台这两类网络平台在交易中的运用,进而分析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传统交易平台,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较为多元,他们既可以在专业地瓜交易市场上同外来的地瓜采购商进行跨区域地交易,又可以通过当地的地瓜“代办”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同时,传统集市平台的兴盛使得地瓜的零售交易仍然存在,而新型综合性交易市场(如超市)的兴起亦使得优质产品获得独立的交易机会。就信息结构来看,传统交易市场平台仍依附于原有的地域空间,交易形式仍以面对面沟通达成为主,但是,当“代办”和收购经纪人这类“中间人”日益增多时,传统地瓜交易市场的层级开始呈现出扁平化特征;同时市场信息得以在既定的空间内针对性地传达。农户选择传统平台进行交易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非传统平台而言,地瓜种植经验、是否加入合作社、2018年家庭纯收入均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同样地,相对于传统交易平台在内的多个平台而言,地瓜总产量、地瓜采购量与地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地瓜种植经验、是否拥有地窖、是否加入合作社均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只有户主的年龄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在自主网络平台(微信交流群)中,虚拟的时空结构使外来采购商的采购半径大大拓展,也使得农户获得了更具发散性的交易链接通道。微信交流群通过成员身份选择,使交易信息在不同成员之间有选择地传递,不同的交易对象能借助自主网络平台来突破空间的限制,进而进行交易对象选择、价格谈判,并最终达成交易。由于农户种植规模及产品品质的差异,其在微信交流群的平台准入、信息发送和交易对象的选择等信息的获取上具有层级性特征。对影响农户选择微信交流群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不选择地瓜微信群而言,地瓜总产量、地瓜交易量、地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地瓜种植经验、是否加入合作社均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样地,相对于地瓜微信群在内的多个平台而言,地瓜总产量、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只有家庭的代际层级数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对影响农户在微信交流群交易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农户的地瓜总产量、地瓜采购量、地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农户的信息发送方式对其在微信群的交易均有正向影响;农户的议价策略对其成功交易也有一定影响。相比于从高到低报价和从低到高报价而言,农户不报价、从客户中间选择一个最高价的交易策略有助于帮助其更好的达成交易。在既定网络平台(“一亩田”平台)中,信息的内容、种类、频率均被平台设置成既定模式。此类平台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控制单边卖方(农户)准入来实现与买方对接的信息发送模式,这使得此类平台更类似于全天候卖方集市,其通过对信息的甄别而实现匹配交易。此类平台的信息结构虽然具有虚拟时空的特点,但是却因为信息量大而具有横向匹配的层级性特点。这就使得在争取信息流通效率的过程中,那些交易量大、品质优、更具价格竞争优势的地瓜农户愿意为了追求更高的交易匹配率而支付更高的平台使用费,去搜寻更合宜的交易对象。对影响农户选择“一亩田”作为交易平台的回归分析表明,地瓜交易量对农户的平台选择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地瓜种植经验对农户能否成功在“一亩田”上达成交易有显着正向的影响;户主年龄与其平台选择在统计上呈负相关。对影响农户在“一亩田”平台交易效果的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注册与农户在平台上的交易量无显着关系;是否发送信息、农户收到的信息反馈速度、地瓜采购量对农户的平台交易量有正向影响;然而,农户的议价策略对其在平台上的交易量无显着影响。本文最终得出四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夏津农户在从事地瓜种植时,由于资金、技术及风险偏好的差异而在种植规模及种植方式上存在不同,这种不同导致农户之间出现分化,并影响他们的地瓜交易行为;第二,传统市场平台、自主性网络平台与既定网络平台所蕴涵的信息结构特征影响着农户的交易平台选择,且不同的农户在这些平台中的交易行为存在差异;第三,当农户通过网络平台来促进农产品的交易时,互联网自身的超时空性则使得农户不必再囿于农村的基层市场体系逐级向上运输,这令传统的具有等级性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第四,农户通过分散建立地窖来储存产品而获得了较高的利润,这使得该产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润分配发生改变,此类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拓展需要应对产业利润分配的事实,而提升终端产品的附加值。
杨丽娟[6](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园的可获得性与人群健康、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对这一资源的公平享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园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非正义现象,传统公园规划评价偏重工具理性与技术评价、忽视价值评价。公园的公平绩效评价,有助于公园布局优化、政府决策转型及社会供需矛盾缓解,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基础研究-理论导入-方法构建-方法应用与检验-优化路径”的逻辑组织全文。对基础研究梳理,发现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忽视差异性正义的评价、人的需求识别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空间正义思想明晰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价值体系、评价要点,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旨在弥补当前公园规划实践在落实公平正义、满足人群需求方面的不足,提供规划体系和实施体系之间公正理性的“反馈、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已有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多源于西方,适用于国内的评价方法、指标有待探索。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梳理、国内社会问题认知、资料可获得性评判,构建了适用于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差异表现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两个方面。认为国内多采用可达性单一指标评价公园公平差异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应扩展为“可达性、数量、面积、质量”四个维度。我国公园不公平主要由收入、教育、城镇化等因素诱发,影响因素指标应包括:社会结构、收入、教育、职业、住房五个方面。其次,通过对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评价要点的梳理和对空间正义理论的借鉴,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三种评价方法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公园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2)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检验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要点、不同尺度(中观、宏观、微观),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公平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应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第一,“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以居住小区为尺度,采用大数据、GIS、SPSS等方法,分析了15分钟生活圈(步行方式下)、30分钟最大阈值(步行、公交两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663个居住小区公园享有的公平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公园公平格局与社会属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30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居住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并未呈现出居住在高房价住宅群体的公园供给更占优势;15分钟生活圈阈值下,低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现象。第二,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以街道为尺度,分别采用剥夺指数和基尼系数识别公园供给的弱势区域和弱势人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计算剥夺指数、识别弱势街道,非参数秩和检验、有序回归、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各街道公园供给的差异性,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公园公平格局的社会影响因素。采用STATA软件计算常住人口、老年群体、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四个群体公园可达性、总面积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弱势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公园质量存在不公平现象;常住人口的可达性、公园总面积空间分布均优于老年人、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这三类弱势群体;各群体间的基尼系数差异不大,但均高于0.6;表明与群体间的公平问题相比,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的公园均衡与公平问题更需受到重视。第三,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以微观尺度,采用POI大数据方法、泰森多边形、栅格权重赋值法分析人群活动分布与公园布局的匹配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方法,分析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公园资源配置与人群活动分布、使用需求存在失配。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优化策略。认为应从“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等六个方面进行修正与优化。
陈丽华[7](2020)在《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农村居民收入层面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更为严峻的是,农村居民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正表现出明显的代际传递趋势,长期的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分割使低收入群体子代难以拥有个人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和良好机会,向上流动通道被堵塞,容易―复制‖父代所处的低收入处境。收入差距扩大与阶层固化问题并存,将进一步加剧子代收入差距,导致农村低收入阶层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困的恶性循环,陷入―贫困陷阱‖。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的是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通过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可以达到动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那么,要阻断农村居民跨代低收入传递,提升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将是必然应对。事实上,我国农村社会是典型的―关系型‖社会,在正式制度尚未完善的农村地区,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发挥着明显的生产效应、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是农村居民分享信息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替代机制。基于我国农村社会现实,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问题: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怎么样?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是否有差异?本文遵循―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基本范式,以提升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为落脚点,聚焦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开展深入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阐释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内在机理以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揭示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对比分析社会资本影响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机制差异。政策研究依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释放出的政策信号,提出精准提升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以及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明显差异。第一,低收入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社会资本的资本欠缺问题。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低收入农村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明显低于高收入阶层。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不同。―自雇佣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平均拥有量高于―受雇佣型‖农村居民,―自雇佣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平均拥有量为2.543,―受雇佣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平均拥有量为2.122。―离土型‖农村居民比―离乡型‖农村居民拥有更丰裕的社会资本,―离土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平均拥有量为2.272,―离乡型‖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平均拥有量为1.989。第二,本研究测算出我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值为0.231。随着子代收入分位数的增加代际收入流动性逐渐提升。0.2分位数点代际收入弹性值为0.8分位数点代际收入弹性值的3.03倍,表明低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远低于高收入阶层,容易陷入代际低收入传递陷阱。―自雇佣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值为0.161,―受雇佣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值为0.255,表明―自雇佣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明显高于―受雇佣型‖农村居民。―离土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值为0.213,―离乡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值为0.340,意味着―离土型‖农村居民比―离乡型‖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指出,自主创业和合理有序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2.社会资本更有利于提升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阶层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第一,低收入农村居民面临―回报欠缺‖。父代社会资本对0.45分位点以下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子代样本的收入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着,对0.45到0.85分位点的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阶层子代样本收入有正向显着影响,表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农村居民存在社会资本回报欠缺问题。第二,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分层效应。社会资本对0.4到0.85分位点的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起到了显着促进作用。在0.4分位点以下,社会资本抑制了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但是随着分位点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弱化。0.9分位点以上,社会资本表现出抑制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趋势。该结论说明,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数,有利于我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保持较高水平。3.社会资本通过不同的间接路径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样本中信息交互这一中介效应不显着。职业选择为社会资本影响低收入组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中介变量,表现出遮掩效应,遮掩效应占比为73%,表明增强择业能力有助于低收入农村居民向上流动。教育获得是社会资本影响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III 56%。教育获得是社会资本影响中等收入组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部分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20.1%,该研究结果意味着培育农村人力资本是提高持续增收能力的有效途径。金融参与是社会资本影响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中介变量,表现出遮掩效应,遮掩效应占比为15.6%,这一结果带来的政策启示是:提高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是提升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有力保障。4.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不同。第一,―自雇佣型‖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显着促进作用,―受雇佣型‖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社会资本有助于两类农村居民子代求职以及教育获得,经检验中介效应不显着。第二,社会资本对―离土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较弱的正向影响,有利于子代求职、教育获得以及金融参与。职业选择为社会资本影响其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遮掩效应,遮掩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4.9%,该结论启示我们通过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力,增强本地非农就业农村居民择业能力,可以明显促进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社会资本对―离乡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有阻碍作用,但有利于其子代求职和教育获得。教育获得表现为社会资本影响―离乡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遮掩效应,遮掩效应的比重为14.6%,该结果表明,为―离乡型‖农村居民子代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将有助于提升代际收入流动性。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丰富了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现有研究局限于检验社会资本能否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缺乏对具体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本文着力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形成的社会性诱因,聚焦于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内在机理,指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基本路径。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弥补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的―社会化不足‖。2.验证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最新数据,考察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基于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采用中介效应分析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对社会资本影响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间接路径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提升现阶段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提供理论参考,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路径选择。3.结合农村居民就业分化趋势,比较研究社会资本影响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机制差异。本文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结构调整,正视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分化趋势,按照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地域特点,分为―离土型‖和―离乡型‖农村居民。按照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职业特点,分为―受雇佣型‖和―自雇佣型‖农村居民。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以及社会资本发挥影响作用的路径进行差异考察和比较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研究主体,为有针对性的动态调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释放了更多有效政策信号。
张萌[8](2020)在《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工作搜寻策略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扩招使得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都突破历史记录,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质量常常被当作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待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宏观层面探讨就业质量提升问题,如就业政策支持和就业保障等。从大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已有研究证明了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本文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切入,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根据工作搜寻理论的研究,工作搜寻行为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明确了工作搜寻策略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质量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引入社会网络特征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资本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对204名应届毕业生2个阶段的调查研究,本文构建了职业价值观-工作搜寻策略-就业质量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1)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职业价值观对聚焦策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探索策略和随意策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3)聚焦策略对就业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探索策略和随意策略对就业质量有显着的负向影响;(4)工作搜寻策略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5)社会网络特征调节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多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建议,也为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智茂[9](2020)在《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升级 ——基于资产流动性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消费提振缓慢一直是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和家庭生活福祉提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在微观领域极大的拓展了家庭的消费渠道,改善了家庭的整体消费水平。但是,当前我国家庭消费率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人均消费支出额同比增速也存在下降的趋势①。这一现象与我国家庭持续增长的收入水平和资产规模并不匹配,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理论解释也不一致。由此可见,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路径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的制约,其中家庭资产流动性和配置结构的差异可能是原因之一。由于中国家庭普遍存在较高的储蓄偏好和住房资产占比,整体资产结构的流动性偏低,对家庭即期消费的支付能力产生了明显抑制。因此,要使互联网使用引致的家庭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支出,不可避免需要探讨家庭高流动性资产配置,尤其是金融资产配置的潜在影响。论文基于国内外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内家庭互联网使用普及率不断提升的现实背景,以新兴互联网经济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与消费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家庭消费升级”作为基本的逻辑出发点对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旨在探索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使用影响家庭消费升级过程中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机制。本文具体回答四个问题:(1)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消费结构存在何种影响?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结构变动能否促进家庭消费升级?(2)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升级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如果有中介效应,其具体的影响效应、传导路径是什么?(3)依据前述问题的传导路径,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金融资产配置,进而引导家庭消费升级?其具体影响机制是什么?(4)在实际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支持互联网使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促进家庭消费升级,提升家庭消费质量?首先,论文根据不确定条件下的预防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理论和缓冲存货理论,发现除了家庭收入的流量因素和资产规模的存量因素以外,家庭消费还会受到资产流动性和配置结构因素的影响。据此,论文通过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差异构建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的理论模型,比较了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与低流动性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的流动效应是其财富效应发挥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使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传导路径,论文用数理模型推导验证了金融资产配置的中介影响作用,并且从信息搜寻、社会互动和金融可及性三个渠道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高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其次,论文采用聚类统计分析、面板模型估计、中介效应模型以及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实证检验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资产流动性的不同,论文从高到低划分家庭资产为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低流动性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三类,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家庭消费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以此确定家庭资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具体层次和分类内容,也为论文进一步讨论家庭消费升级的内容提供了分类依据。总体样本的实证结果发现,不同流动性资产配置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只作用于非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在具体资产类别的影响效应方面,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与非生存型消费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低流动性金融资产与非生存型消费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家庭住房资产对非生存型消费的影响则不显着。第二部分,借鉴心理学研究中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论文将前一部分与家庭消费升级(非生存型消费)关系显着的金融资产(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和低流动性金融资产)作为中介变量,家庭住房资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互联网使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的总体中介效应中,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的中介效应占主导地位,互联网使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消费升级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高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来实现的。城乡异质性结果表明,城镇家庭住房资产对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农村家庭有较强的储蓄偏好,对低流动性金融资产的配置倾向更高。第三部分,论文从信息搜寻效应、社会互动效应和金融可及效应三种渠道对互联网使用影响家庭高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的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影响渠道均显着存在,城镇家庭各路径的影响效应虽然存在差异,但差距较小,整体表现相对平均,而农村家庭的金融可及效应则要明显低于其他两个渠道的影响效应,这说明农村家庭在通过互联网使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论文结合实际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我国城乡家庭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和消费升级传导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根据城乡家庭互联网使用对金融市场参与影响机制的差异,提出提升互联网使用与市场参与结合度的建议;根据城镇家庭住房资产对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挤出影响,提出降低城镇家庭住房资产流动性约束的建议;根据农村家庭对低流动性金融资产的储蓄偏好,提出完善农村家庭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议。
赵宇楠[10](2020)在《房地产企业组织成长过程的区位选择 ——基于战略势视角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区位企业横跨多个地理区位,促进了区位间知识、信息和人才的流动,保障地区就业和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跨区位企业,其成长和发展一般反映为在地理空间的扩张,而区位选择正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活动。然而,企业在区位扩张过程中普遍存在区位“盲目”选择的问题。组织成长中的区位选择研究一直是战略管理、国际商务、经济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有文献主要从区位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在某一区位的前期经验等方面对企业区位选择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有学者指出,多区位单元间形成的网络和系统特征是跨区位企业的重要属性,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一种“单点型”视角看待跨区位企业,视企业区位选择为间断、独立的单一决策,忽视了企业区位选择间关联性对后续区位决策的重要影响,并提出基于微观基础研究企业区位扩张正变得愈发重要。行为战略作为管理学研究中极具潜力的微观基础,其中的战略势正好关注组织活动间的联动以及与系统的互动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学者指出,现有战略势研究存在对事件过度简化的问题,忽视了活动本身特质,这要求对战略势的作用过程进行更深入的梳理和检验。本文以我国在沪深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战略势视角探究“企业历史区位选择如何影响其成长路径”的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区位选择研究和战略势研究的不足。具体来讲,子研究一(第四章)重点考察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结构如何影响其接下来的区位决策,就企业上一期的区位决策经验分为区位经验和空间经验,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重复势和位置势作用,并借助管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验证了位置势的两个理论机理。子研究二(第五章)重点考察企业前期区位选择的经验累积如何影响其接下来的区位决策,基于区域内或跨区域扩张,就企业区位选择分为利用和探索导向两种类型,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同类型内和跨类型间区位选择活动的势效应,验证了活动间互补性作为情境势的重要机理。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区位单元间关系是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倾向于选择与既有区位市场空间结构整体更邻近的区位。企业区位选择事件并非一次独立的单一决策,而代表了企业区位单元空间结构的演进。第二,既有惯例和可供性是促使企业选择与既有区位市场空间结构整体更邻近区位的重要机理。企业经历总经理更替或目标区位市场更高的制度质量会弱化企业既有区位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第三,企业区位选择经验以利用和探索的形式内嵌于企业状态的动态调整中。随着历史区位选择经验的累积,前期利用和探索导向区位选择会抑制企业进行同类型区位选择的倾向,而促使企业实施跨类型区位决策。第四,互补性是促使企业实施不同类型区位选择以实现利用和探索动态平衡的重要机理。组织冗余会强化前期利用和探索导向区位选择经验对后续探索导向区位决策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本文基于跨区位企业的网络和系统属性,将战略势视角引入企业区位选择研究领域,为全面理解企业成长中区位选择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本文在以往战略势研究所关注的行为事件在时间上关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事件在空间上形成的结构关联性,进而澄清了前期战略势研究中关于“强化”与“弱化”势效应的理论争论。第三,本文采用过程视角,揭示了资源协同关系在企业平衡内部的持续利用和探索活动中的重要性,深化了对组织内生性成长的理论认识。第四,本文在企业区位选择情境中验证了前期文献所揭示的利用和探索活动跨时期的相互促进关系,丰富了对组织活动利用和探索动态平衡性的理解。
二、搜寻理论的经济学社会学实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搜寻理论的经济学社会学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研究 |
1.3.2 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研究 |
1.3.3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研究 |
1.3.4 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问题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样本来源及说明 |
1.6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力资本 |
2.1.2 社会资本 |
2.1.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 |
2.1.4 乡城流动人口 |
2.1.5 核心家庭界定 |
2.1.6 迁移行为 |
2.1.7 职业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劳动力迁移理论及其演化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2.5 理性选择理论 |
2.2.6 工作搜寻理论 |
2.2.7 人-职匹配理论 |
2.2.8 职业锚理论 |
2.2.9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3 作用机理分析 |
2.3.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 |
2.3.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 |
2.3.3 迁移行为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职业选择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
3.1 引言 |
3.2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历程 |
3.2.1 改革开放前的人口迁移历程 |
3.2.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历程 |
3.3 基于宏观视角的乡城流动人口迁移现状分析 |
3.3.1 流动人口规模整体提升,人口流动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 |
3.3.2 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
3.3.3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模式以家庭整体迁移为主 |
3.3.4 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呈多样化态势 |
3.4 基于样本群体的乡城流动人口迁移现状分析 |
3.4.1 基于样本群体的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距离分析 |
3.4.2 基于样本群体的乡城流动人口迁移城市规模分析 |
3.4.3 基于样本群体的乡城流动人口迁移模式分析 |
3.5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未来趋势分析 |
3.5.1 乡城流动人口规模仍将持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趋于放缓 |
3.5.2 乡城流动人口家庭整体迁移比例继续上升,家庭结构继续扩大 |
3.5.3 乡城流动人口省内迁移占比逐渐增加,定居更倾向于中小城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测度与分析 |
4.1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
4.1.1 人力资本构成 |
4.1.2 社会资本构成 |
4.1.3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
4.2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度量 |
4.2.1 度量方法选择 |
4.2.2 组合权重法 |
4.2.3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4.3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测度 |
4.4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分组方法选择 |
4.4.1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分组依据 |
4.4.2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分组方法适用性说明 |
4.5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合特征分析 |
4.5.1 不同迁移行为下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合类型分析 |
4.5.2 不同职业身份下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合类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3.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分析 |
5.4.1 多元线性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
5.4.2 倾向得分匹配实证结果分析 |
5.5 异质性分析 |
5.5.1 人力资本异质性视角下社会资本对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2 社会资本异质性视角下人力资本对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3 代际差异视角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影响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分析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实证回归结果 |
6.5 异质性分析 |
6.5.1 人力资本异质性视角下社会资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6.5.2 社会资本异质性视角下人力资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迁移行为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职业选择影响中作用机理分析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
7.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7.3.1 变量选择 |
7.3.2 模型设定 |
7.4 实证分析 |
7.4.1 迁移城市规模、迁移模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
7.4.2 迁移距离的调节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乡城流动人口迁移阶段特征分析 |
8.1.2 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特征分析 |
8.1.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 |
8.1.4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8.1.5 迁移行为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职业选择影响中作用机制分析 |
8.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8.2.1 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 |
8.2.2 发挥各方作用,提升乡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从生存型职业选择向发展型职业选择的转变 |
8.2.3 积极构建次级关系网络,逐步引导乡城流动人口理性择业 |
8.2.4 完善城市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乡城流动人口基本权益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组合权重法的确定及分析过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信任及相关研究 |
1.3.2 农民创业及相关研究 |
1.3.3 信任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 |
1.3.4 国内外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信任 |
2.1.2 农民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业过程理论 |
2.2.2 创业选择理论 |
2.2.3 创业机会识别理论 |
2.2.4 创业资源基础观 |
2.3 信任对农民创业影响的分析框架 |
2.3.1 信任与农民创业选择决策 |
2.3.2 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
2.3.3 信任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 |
2.3.4 信任与农民创业绩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的现状分析 |
3.1 农民创业发展历程及扶持政策演变 |
3.1.1 创业萌芽阶段(1978-1991) |
3.1.2 探索成长阶段(1992-2006) |
3.1.3 返乡创业阶段(2007-2014) |
3.1.4 蓬勃发展阶段(2015-至今) |
3.2 农民创业测度与特征分析 |
3.2.1 创业选择决策的特征分析 |
3.2.2 创业机会识别的特征分析 |
3.2.3 创业资源获取的特征分析 |
3.2.4 农民创业绩效的特征分析 |
3.3 信任测度与特征分析 |
3.3.1 信任的测度 |
3.3.2 信任的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选择决策 |
4.1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策略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4.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
4.2.3 模型设定 |
4.3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4.3.1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结果 |
4.3.2 信任分维度对农民创业决策的估计结果 |
4.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4.5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
5.1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研究假说 |
5.1.1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 |
5.1.2 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 |
5.1.3 创业警觉性的中介效应 |
5.1.4 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
5.2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估计策略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与测量 |
5.2.3 信度和效度 |
5.2.4 变量间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5.3.1 假说检验 |
5.3.2 结果讨论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 |
6.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
6.1.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获取的研究假说 |
6.1.2 信任对农民创业劳动力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
6.1.3 信任对农民创业信息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
6.2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估计策略 |
6.2.1 样本基本情况 |
6.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
6.2.3 模型设定 |
6.3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6.3.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
6.3.2 信任对农民创业劳动力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
6.3.3 信任对农民创业信息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
6.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分析 |
6.5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绩效 |
7.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说 |
7.1.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
7.1.2 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 |
7.1.3 创业环境的调节效应 |
7.2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估计策略 |
7.2.1 样本基本情况 |
7.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
7.2.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
7.2.4 模型设定 |
7.3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7.3.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效应检验 |
7.3.2 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 |
7.3.3 创业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
7.3.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7.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7.5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地区信任水平 |
8.2.2 营造公平市场秩序,降低创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8.2.3 优化创业培训服务,缓解农民创业人力资本瓶颈 |
8.2.4 拓宽资源获取渠道,破解农民创新创业资源约束 |
8.2.5 着力创业环境升级,激活乡村地区创新创业潜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搜寻时间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与局限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局限性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工作搜寻行为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工作搜寻理论回顾 |
2.2.2 实证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工作搜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3.2 农民工工作搜寻渠道研究 |
2.3.3 农民工工作搜寻时间研究 |
2.3.4 农民工工作搜寻渠道对搜寻时间影响的研究 |
2.3.5 农民工工作搜寻对收入影响的研究 |
2.4 文献小结 |
3 理论模型构建 |
3.1 Cox模型构建 |
3.2 Mincer收入模型构建 |
3.3 Logit模型构建 |
3.4 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
4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
4.1 数据来源及抽样情况 |
4.2 基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 工作搜寻的具体情况 |
4.3.1 工作搜寻渠道描述 |
4.3.2 工作搜寻时间描述 |
4.3.3 工作搜寻渠道与搜寻时间的交叉分布 |
5 实证分析 |
5.1 农民工工作搜寻时间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不同工作搜寻渠道的效率差异显着 |
5.1.2 既往职业流动次数越多,工作搜寻时间越长 |
5.1.3 性别对工作搜寻时间有显着影响,男性工作搜寻时间更长 |
5.1.4 年龄对农民工的工作搜寻时间有显着“倒U型”影响 |
5.1.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5.2 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互联网渠道能够显着提高农民工收入,尤其是女性农民工收入 |
5.2.2 朋友或同乡介绍工作能促进农民工收入提升,尤其对男性农民工有显着影响 |
5.2.3 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对收入提升有显着正向影响 |
5.3 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之外的其他待遇的影响 |
5.3.1 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 |
5.3.2 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工作时间的影响 |
5.3.3 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险和住房补贴的影响 |
6 讨论与进一步解释 |
6.1 不同工作搜寻渠道的搜寻效率差异明显 |
6.1.1 农民工通过社会关系求职用时最短 |
6.1.2 不同渠道的搜寻效率具有性别异质性 |
6.2 工作搜寻时间长短存在性别差异 |
6.2.1 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农民工的工作搜寻时间平均较长 |
6.2.2 采用同样的搜寻渠道,男性比女性的工作搜寻时间更少 |
6.3 工作搜寻渠道对收入及其他待遇也有显着影响 |
6.3.1 通过网络求职使农民工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并且降低了加班概率 |
6.3.2 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招聘会求职有助于提升福利待遇和工作稳定性 |
7 政策建议 |
7.1 加强招聘网站对农民工群体的适应性调整 |
7.2 充分发挥人才招聘会在农民工求职中的中介作用 |
7.3 完善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 |
7.4 拓宽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 |
7.5 加强对外出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和职业教育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子: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主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概念框架、研究方法及数据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
2.2 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数据描述 |
3.研究区域及农产品属性概述 |
3.1 夏津县简介及其农业区域特征 |
3.2 夏津县的地瓜种植与储藏 |
3.3 地瓜种植、窖藏的成本与收益 |
4.传统交易平台中的农户市场行为 |
4.1 夏津的传统交易平台及农产品交易的演变 |
4.2 地瓜交易的传统交易平台:类型与特征 |
4.3 传统交易平台的信息结构 |
4.4 传统交易平台中的农户地瓜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5.自主网络平台的农户交易行为 |
5.1 夏津县地瓜交易中的自主网络平台 |
5.2 自主网络平台中农户信号发送与交易对象选择 |
5.3 自主网络平台的信息结构 |
5.4 自主网络平台中的农户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6 既定网络平台中的农户交易行为 |
6.1 既定网络平台的组织概况:基于“一亩田”的分析 |
6.2 既定网络平台中的信息发送与信息反馈 |
6.3 既定网络平台的信息结构 |
6.4 既定网络平台的信息搜寻与信号发送 |
6.5 既定网络平台上的农户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群体分化、信息不完整与有限理性:对于农户行为的再认识 |
7.2 网络平台的运用与市场体制的嬗变 |
7.3 特色产业发展与产业链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凸显 |
1.1.2 政策背景:公平正义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
1.1.3 学科背景:公平公正是城市规划的职能要求与价值标准 |
1.1.4 现实背景: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 |
1.2.2 公平 |
1.2.3 空间正义 |
1.2.4 公共服务 |
1.2.5 规划评价 |
1.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城市公园公平性的启示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空间正义的主体理论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特征解读 |
2.2.1 属性特征——一种城市权利 |
2.2.2 内涵特征——“社会-空间-人”互动的媒介 |
2.2.3 价值特征——平等、人本、包容差异 |
2.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反思 |
2.3.1 问题表征梳理 |
2.3.2 实质矛盾总结 |
2.3.3 国外经验借鉴 |
2.4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审视 |
2.4.1 缺乏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 |
2.4.3 关注“同一的正义”,忽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 |
2.4.4 人的需求识别环节存在缺失 |
2.5 小结评述 |
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3.1 城市公园公平的内涵、分类、差异表现 |
3.1.1 内涵 |
3.1.2 分类 |
3.1.3 不公平的差异表现 |
3.2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框架的生成逻辑 |
3.2.2 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概念 |
3.2.3 评价目的与作用 |
3.2.4 组成要素 |
3.2.5 评价指标 |
3.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构建 |
3.3.1 评价的价值标准 |
3.3.2 评价原则 |
3.3.3 评价要点 |
3.4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3.4.1 社会-空间公平评价:“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3.4.2 差异性正义评价: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 |
3.4.3 需求公平评价:基于主体行为活动视角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 |
3.5 小结评述 |
4 “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数据与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居住小区空间特征 |
4.2.2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公园可达性分析 |
4.2.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 |
4.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论 |
4.3.1 大型公园与高价居住小区空间北部极化 |
4.3.2 中心与外围可达性差异显着 |
4.3.3 步行可达性好于公交可达性 |
4.3.4 30 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 |
4.3.5 低级别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 |
4.4 小结评述 |
5 公园服务弱势区域与弱势人群识别方法实证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构成 |
5.1.3 数据与方法 |
5.2 弱势区域识别与公平格局分析 |
5.2.1 弱势街道识别 |
5.2.2 公园的公平格局与差异比较 |
5.2.3 公园公平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弱势群体识别 |
5.3.1 不同群体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
5.3.2 失公群体识别结果 |
5.4 小结评述 |
6 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研究构成 |
6.1.3 数据与方法 |
6.2 人群活动需求与公园服务压力匹配性分析 |
6.2.1 公园服务压力评价结果 |
6.2.2 公园需求水平识别 |
6.2.3 基于服务压力评价与需求识别的公园布局优化 |
6.3 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匹配性分析 |
6.3.1 公园供给特征解读 |
6.3.2 公园需求特征解读 |
6.3.3 供需匹配性分析 |
6.4 小结评述 |
7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
7.1 评价结果 |
7.1.1 存在明显的空间公平差异 |
7.1.2 社会公平差异已现端倪 |
7.1.3 弱势区域、弱势人群的公园服务有待倾斜 |
7.1.4 人群需求与公园供给失配 |
7.1.5 公园公平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7.1.6 社区公园是公平建设的重点内容 |
7.2 优化策略 |
7.2.1 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 |
7.2.2 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 |
7.2.3 以游憩服务为导向的设施与服务设置 |
7.2.4 基于“山-水-园”融合的公园网络体系营建 |
7.2.5 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 |
7.2.6 探索公平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1.2.1 学术价值及意义 |
1.2.2 实践价值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内容结构 |
1.4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 |
1.5.1 研究数据 |
1.5.2 资料来源 |
1.6 可能创新及研究不足 |
1.6.1 可能创新 |
1.6.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
2.1 文献综述 |
2.1.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1.2 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研究 |
2.1.3 社会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1.4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借鉴 |
2.2.1 社会资本理论 |
2.2.2 收入分配理论 |
2.2.3 代际收入流动理论 |
2.2.4 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社会资本 |
3.1.2 农村居民 |
3.1.3 代际收入流动性 |
3.2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逻辑框架 |
3.2.1 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逻辑关系 |
3.2.2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分析 |
3.3 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机制 |
3.3.1 社会资本、信息交互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 |
3.3.2 社会资本、职业选择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 |
3.3.3 社会资本、教育获得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 |
3.3.4 社会资本、金融参与及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现实考察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社会资本的估计方法 |
4.2.2 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估计方法 |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描述性统计 |
4.4 社会资本的估计结果 |
4.4.1 全样本估计结果与分析 |
4.4.2 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4.4.3 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 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估计结果 |
4.5.1 全样本估计结果与讨论 |
4.5.2 分位数回归结果与分析 |
4.5.3 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4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总体效应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条件代际收入弹性估算法 |
5.2.2 分位数回归法 |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内生性处理 |
5.3.3 变量定义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条件代际收入弹性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2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传导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2.3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6.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信息交互的中介效应估计 |
6.3.2 职业选择的中介效应估计 |
6.3.3 教育获得的中介效应估计 |
6.3.4 金融参与的中介效应估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资本影响不同类型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机制差异 |
7.1 引言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设定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农村居民的中介效应估计 |
7.3.2 不同非农就业地区农村居民的中介效应估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工作搜寻策略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职业价值观文献综述 |
2.1.1 职业价值观概念 |
2.1.2 职业价值观结构 |
2.1.3 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 |
2.2 工作搜寻策略文献综述 |
2.2.1 工作搜寻理论 |
2.2.2 工作搜寻策略的概念 |
2.2.3 工作搜寻影响因素 |
2.3 就业质量文献综述 |
2.3.1 就业质量相关研究 |
2.3.2 就业质量的概念 |
2.3.3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4 大学生就业质量衡量 |
2.4 社会网络特征文献综述 |
2.4.1 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网络 |
2.4.2 社会网络特征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三章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
3.1 研究假设提出 |
3.1.1 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质量 |
3.1.2 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搜寻策略 |
3.1.3 工作搜寻策略与就业质量 |
3.1.4 工作搜寻策略的中介作用 |
3.1.5 社会网络特征的调节作用 |
3.2 研究假设模型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回收 |
4.2 变量测量 |
4.2.1 职业价值观的测量 |
4.2.2 工作搜寻策略的测量 |
4.2.3 就业质量的测量 |
4.2.4 社会网络特征的测量 |
4.3 信度检验 |
4.4 效度检验 |
4.4.1 KMO和 Bartlett球度检验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
5.1 相关分析 |
5.2 回归分析 |
5.2.1 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搜寻策略的回归分析 |
5.2.2 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及社会网络特征的调节作用 |
5.2.3 工作搜寻策略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6.1.1 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的作用 |
6.1.2 工作搜寻策略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
6.1.3 社会网络特征的调节作用 |
6.2 研究的管理启示 |
6.2.1 职业价值观视角 |
6.2.2 工作搜寻策略视角 |
6.2.3 社会网络特征视角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9)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升级 ——基于资产流动性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使用 |
2.1.2 金融资产配置 |
2.1.3 家庭消费升级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比较 |
2.2.2 互联网使用与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 |
2.2.3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消费的关系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不确定性消费理论 |
3.1.2 资产组合理论 |
3.1.3 互联网经济理论 |
3.1.4 金融中介理论 |
3.2 资产流动性、配置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 |
3.2.1 资产性质与家庭消费的关系 |
3.2.2 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 基于资产流动性的理论模型 |
3.3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消费升级: 金融资产配置的中介影响 |
3.3.1 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 |
3.3.2 互联网使用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效应 |
3.3.3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消费升级:基于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流动性、配置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特征 |
4.1 家庭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
4.1.1 消费结构测度指标与方法 |
4.1.2 基础数据准备 |
4.1.3 聚类结果及分析 |
4.2 不同流动性资产配置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
4.2.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实证模型构建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住房资产多重属性下金融资产配置效应的比较 |
4.3.1 住房资产多重属性的样本选取 |
4.3.2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4.3.3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消费升级: 金融资产配置的中介效应 |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1.1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
5.1.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
5.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2.1 主要研究假设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2.3 实证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异质性分析 |
5.3.1 回归估计结果 |
5.3.2 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5.3.3 城乡家庭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使用对高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直接影响渠道: 信息搜寻 |
6.1.2 间接影响渠道: 社会互动与金融可及性 |
6.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2.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6.2.2 实证模型构建 |
6.2.3 变量关系估计 |
6.3 实证结果与异质性分析 |
6.3.1 结果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城乡家庭异质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提高互联网使用与金融市场结合度 |
7.2.2 降低城镇家庭住房资产流动性约束 |
7.2.3 建立并完善农村家庭社会保障体系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房地产企业组织成长过程的区位选择 ——基于战略势视角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组织成长中的区位选择问题 |
2.1.1 组织成长与市场区位选择 |
2.1.2 影响组织成长中区位选择的区位层面因素 |
2.1.3 影响组织成长中区位选择的企业层面因素 |
2.1.4 组织成长中区位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 组织情景中的势 |
2.2.1 势概述 |
2.2.2 势的内涵与本质 |
2.2.3 势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4 战略势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3.1 对现有组织成长中区位选择研究的评述 |
2.3.2 对现有战略势研究的评述 |
2.4 基于战略势视角研究区位选择问题的重要性 |
2.4.1 引入战略势视角研究组织成长中区位选择问题的必要性 |
2.4.2 区位选择情境对拓展现有战略势研究的重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情境与研究思路 |
3.1 研究情境及其适宜性 |
3.2 研究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 研究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子研究一:区位空间结构对区位决策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重复势与区位选择 |
4.1.2 位置势与区位选择 |
4.1.3 管理因素的调节作用 |
4.1.4 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样本 |
4.2.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4.2.3 模型与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4.3.3 扩展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子研究二:区位经验累积对区位决策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势效应方向的争论 |
5.1.2 利用和探索 |
5.1.3 势效应机制模型 |
5.1.4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样本 |
5.2.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5.2.3 模型与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3.3 扩展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组织成长中区位扩张问题分析结果的讨论 |
6.1.1 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结构对后续区位决策的影响 |
6.1.2 企业区位选择的经验累积对后续区位决策的影响 |
6.2 研究主要结论 |
6.3 研究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3.1 理论贡献 |
6.3.2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搜寻理论的经济学社会学实证(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匹配性对乡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 韩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佳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工作搜寻渠道对农民工搜寻时间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D]. 任英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D]. 杨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丽娟. 重庆大学, 2020(02)
- [7]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D]. 陈丽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8]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工作搜寻策略的中介作用[D]. 张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互联网使用、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消费升级 ——基于资产流动性视角的分析[D]. 王智茂.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10]房地产企业组织成长过程的区位选择 ——基于战略势视角的实证研究[D]. 赵宇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