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文化也可“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薛杨,刘康宁[1](2021)在《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更新是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治理方式,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新,而且是涵盖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等诸多方面的街区全面复兴。街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是在街巷整治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作为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重要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成为街区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护好千年古都"金名片"的客观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本文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要求,系统梳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政策和主要模式,结合典型实践(菜西、雨儿、东四胡同博物馆)开展的工作,总结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现存问题,结合案例借鉴,提出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策略,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长效机制,推动北京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陈煜琛[3](2021)在《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运河是世界工程的奇迹,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世纪后半叶,运河工业污染严重及杭州市发展带来的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运河杭州段面临污染整治,沿岸空间面临工业区的迁出和衰败,处于工业化向消费服务化的转型阶段,为此急需寻找转型再生模式,构建工业遗产廊道。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并于本世纪初开始对沿岸工业遗产在内的历史风貌片区进行保护,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丞待解决。本文以构建运河杭州段的工业遗产廊道为研究目标,选取了28个历史文化段与工业遗产相关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及相关实践、理论的研究,结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研究对象特性,提出了运河杭州历史文化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评价要素,并引入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从项目启动、建造到使用全过程视角构建评价体系,通过行内专家评估,计算获得更新评价体系内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数据,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评价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目标下的更新实践,通过行业专家和非专业民众两类主体的评价打分,同时对综合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的转型再生策略。最后以桥西历史街区为例进行了策略应用。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工业遗产现状的分析或对未来设计愿景的描述,缺乏对实现路径的梳理分析。本文创新点为:针对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提出了工业遗产廊道内单节点转型再生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提出依据更新项目的生命周期,分启动、建造、使用3个阶段,由此得出的改进策略可以兼顾愿景与路径。
王晶[4](2021)在《“非正式空间”视角下昆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丽娟[5](2021)在《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理白族扎染文化兴盛于唐宋时期,在历史的曲折变化中得以延续发展,白族扎染图案的传承和演变是历史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流传在大理地区的扎染图案数量众多,形色各异,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试图以民国时期至今为时间段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各个历时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研究为切入点,置以大理白族扎染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详细探究,以图案为线索,探索曲折发展的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首先,通过调研资料与文献分析,从白族扎染图案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等方面对白族扎染图案展开研究,详细梳理了白族扎染图案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其次以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内容分类,并结合社会背景、经济改革背景将大理白族扎染发展时间分段,分析扎染产业的发展与扎染图案之间的关联,探索扎染图案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再次,通过图案的构成形式以及审美法则进行图案设计特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背后蕴含的设计观念和审美内涵,从扎染的工艺、主题、色彩、造型等本体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分析大理白族扎染的设计思想、图案演变规律、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其发展现状,对扎染产业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为少数民族染织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对扎染图案的设计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为当前进行扎染图案的设计开发提供设计思维方案。
李鹏超[6](2021)在《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聚真[7](2021)在《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古城保护和更新热潮的不断兴起,历史城镇开发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形式化,然而开发手段的粗劣性和开发过程的片面性,导致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着物质空间和精神环境等方面单调、片面、混乱和呆板等困境,使这些古城或古镇逐渐沦为旅游开发的“牺牲品”。如何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在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问题,使古城重现往日活力,是本论文的立意所在。邯郸广府古城是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近年来在开发过程中,古城呈现出物质空间风貌受损严重、浓厚的人情味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渐渐淡化、功能业态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邯郸广府古城为研究对象,对历史城镇活化和触媒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并构建两者间的相关联系。从广府古城保护的大环境入手,立足于广府古城整治规划项目实践,通过对古城建筑现状、空间格局、特色文化、功能结构、主体认知五个方面进行基础分析,结合相关典型案例探讨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城活化原则,即建筑塑造针对性原则、空间布局系统性原则、地域文脉延续性原则、功能结构适应性原则、主体活动公众性原则。接下来在活化原则指导下,以触媒理论运行机制为依据,对触媒介入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合理定位,并总结出触媒元素介入反应的改善实体品质、优化空间布局、表达文化内涵、调整功能结构、强化主体活动五种具体策略,以求为广府古城活化的进一步触媒设计实践提供依据。最后在原则与策略指导下,对邯郸广府古城活力更新进行设计实践。本文明确了触媒理论在历史城镇保护和活化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论证了触媒理论对邯郸广府古城活化的适用性;提出了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中的触媒应用策略;并最终得出了邯郸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五个方面,具体包括建筑品质、空间形态、历史文脉、功能结构、感知途径,这些方面的活化设计能够使广府古城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实现城市层面的整体复兴。本研究可为广府古城及其他相同类型的历史城镇更新活化提供有益参考。
王娟[8](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认为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何琳娜[9](2021)在《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渗透,城市中各类消费空间被生产出来,从传统的贸易集市到商业街再到购物综合体,商业空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消费模式和人们需求的转变。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和虚拟网络消费的兴起对实体商业发展造成威胁,原有的单一的购物商业空间向承载生活方式和社交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应运而生,以其复合化的功能空间和开放包容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在商业和社交层面都有重要价值,具有使用、认知和审美等多种功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界面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增量发展,伴随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商业体量规模也迅速增长,当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区域改造更新和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成为重要趋势。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面临消费模式转变、体验经济和线上网络购物等多方面冲击,呈现出空间和商业活力不足的衰落趋势,亟需对承载购物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进行重新思考。西安骡马市步行商业街是明城区内重要的商业中心,从传统商业街发展到现代步行商业街,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作为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的典型代表,受到当时设计理念的局限,在业态功能、空间组织和物质环境等多个层面都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其界面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策略。本文是基于消费文化的背景,对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从规模组成、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行为要素四个方面对比归纳其个性之中的共性,提炼总结出界面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手法。接下来针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界面空间现状。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基于心理活动的空间变量、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和步行行为活动变量三类数据,层层剖析目前商业活性的因应,综合评定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状品质。最后结合案例研究,从功能、群体、单体和细部四个层面提出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探索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优化升级、品质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达日玛[10](2021)在《近代以来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与盐务改革》文中研究表明清朝统治下的蒙古地区由不同的蒙旗组成,蒙旗札萨克贵族对管辖区域内的牧场、矿产等资源拥有支配特权。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翼和浩齐特左翼二旗边界处有一盐池,其名为额吉诺尔,由上述二旗共同管理和经营。所产食盐,被称为青盐,广销长城南北。对蒙旗民众来说,运销青盐是交换和购入日常所需物品的重要途径。对周围市场来说,青盐更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商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对蒙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因俗而治转向全面开放蒙地,开发利用蒙旗资源。此时,额吉诺尔池盐的管理,成为清政府经营蒙古地区经济生产、资源开发的切入点。试图通过盐务改革,改变青盐的传统经营,实现专卖制,增加财政收入,并达到强化对蒙统治的目的。民国政府继承并进一步推进盐务改革,终将青盐纳入国家层面的盐务管理体系之内,使之与内地盐务管理趋于一致,逐渐实现了管理的统一性。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主要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档朱批奏折、辽宁省档案馆馆藏东三省盐运使署档案、热河省长公署档案等原始档案文书和官私所修史书、盐法志书、地方志,以及相关报刊、调查报告书等资料,梳理清代以来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讨论清末和民国前期国家统一盐务管理制度在该池盐运销中的实施。包括最初的尝试、具体的步骤、渐趋完备的措施及其成效。同时,也谈及国家政策实施和深化过程中,传统运销区域社会与民众的应对和适应。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叙述额吉诺尔盐池概况、青盐的采运与行销环节的基础上,对蒙旗传统经营展开了讨论。由于蒙旗奉行税后自由运销制度,因此青盐的自由流通,促进了蒙旗与周边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第二章,首先阐述清末全国盐务管理状况以及整顿青盐前的背景;其次梳理各地方政府与清廷着手管理、整顿青盐的脉络,以及蒙旗对政府盐务改革之抵制等反应。这一时期,清政府致力于通过盐务改革,收回管理青盐之权。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青盐仍由蒙旗管理。第三章,从盐务管理机构的变化、税收以及签订“收买蒙盐合同”等三个方面讨论青盐的管理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盐务管理体系,实现体系化管理的转变过程。其中,“收买蒙盐合同”的签订,使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发生根本性变化,池盐的管理权转移到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中。第四章,对体系化管理之外的池盐——“蒙私”的产生、贩私以及缉私问题加以讨论,同时以个案研究体现体系化管理的推行,对民生带来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在结语中总结论文内容的同时,交代尚待深入探讨的相关问题。
二、历史文化也可“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文化也可“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工作 |
1.1 相关政策 |
1.2 主要模式 |
1.3 典型实践 |
1.3.1 菜西——严格按照18号文开展的首例申请式退租 |
(1)工作机制合理化 |
(2)申请式退租操作流程制度化 |
1.3.2 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积极推进“共生院” |
(1)居住功能改善 |
(2)恢复式修建制度保障充足 |
(3)功能配置多元化 |
1.3.3 东四胡同博物馆——致力探索多功能混合利用 |
(1)还原“活态历史”场景 |
(2)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
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现存问题 |
2.1 申请式退租规模无法管控,前期资金投入不可持续 |
2.1.1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
2.1.2 申请式退租成本居高,前期资金投入不可持续 |
2.1.3 腾退房屋分布零散,平移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
2.2 恢复性修建控制要素不明确,申请式改善资金存在缺口 |
2.2.1 街巷整治局限于沿街的外层建筑,修缮效果不佳 |
2.2.2 申请式改善资金存在缺口,居民不愿承担修缮费用 |
2.2.3 保护性修缮程序清晰,翻改建审批流程不明确 |
2.3 经营管理缺乏引导机制,实施路径不明确 |
2.3.1 缺乏业态和人群引入激励机制 |
2.3.2 缺乏业态准入清单和试错机制 |
2.3.3 直管公房授权经营政策不明晰 |
3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相关策略 |
3.1 申请式退租规范化 |
3.1.1 明确申请式退租总量管控,保持街区生活延续性 |
3.1.2 前置空间可利用性研究,优化申请式退租流程 |
3.1.3 加强对于平移置换的奖励,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
3.2 恢复性修建精细化 |
3.2.1 明确恢复性修建管控要素 |
3.2.2 明确申请式改善补贴方式 |
3.2.3 明确恢复性修建规划审批手续 |
(1)保护类建筑(含挂牌保护院落和有价值建筑) |
(2)房屋翻建项目 |
(3)房屋改扩建项目 |
3.3 经营管理程序化 |
3.3.1 鼓励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
3.3.2 建立业态引导目录 |
3.3.3 明确实施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申请程序 |
(1)建设许可 |
(2)商事登记 |
(3)其他许可 |
4 结语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地 |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4.2 研究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空间韧性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
2.2.5 文献评述 |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
4.4 小结 |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
6.3.1 情景基础界定 |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
6.4 建模 |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
6.6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
7.2.1 生计指数 |
7.2.2 综合丰度 |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3)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解读与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读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范围 |
1.2.4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章节安排 |
第2章 杭州市工业遗产历史与现状 |
2.1 近现代产业发展概况 |
2.2 近现代代表性工业企业 |
2.3 工业遗产地域分布及建筑概况 |
2.4 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
2.5 保护管理方法 |
2.5.1 政策法规 |
2.5.2 更新、运作模式和经营主体 |
2.5.3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
2.5.4 审批主体 |
2.5.5 价值评估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3.1 滨水工业遗产更新的驱动因素 |
3.1.1 城市发展需要 |
3.1.2 历史价值 |
3.1.3 审美价值 |
3.1.4 滨水价值 |
3.1.5 运河申遗 |
3.2 运河沿岸工业生产历史及建筑 |
3.3 沿岸土地利用规划与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
3.3.1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
3.3.2 基本成熟段 |
3.3.3 发展规划段 |
3.4 研究节点保护与转型分析 |
3.4.1 保护整治政策与实践 |
3.4.2 地理位置分析 |
3.4.3 经营模式分析 |
3.4.4 转型模式分析 |
3.4.5 代表性案例现状 |
3.5 现状反思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 |
4.1 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
4.2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建立的考虑 |
4.2.1 评价系统的建立方法 |
4.2.2 评价主体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
4.3.2 因子集的确定 |
4.3.3 评价体系 |
4.3.4 评价体系权重因子的确定 |
4.4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系统的评价 |
4.4.1 单因子评分规定 |
4.4.2 专业主体评价 |
4.4.3 非专业使用者评价 |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1 专业群体反馈及分析 |
4.5.2 非专业使用者反馈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策略及应用 |
5.1 廊道构建整体考虑 |
5.1.1 建立更新区法规导则 |
5.1.2 搭建与社会力量合作平台,激活工业遗产项目 |
5.1.3 科学确定转型定位,动态调整 |
5.1.4 应对房地产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
5.1.5 重视规划发展段,加强东西岸联系 |
5.1.6 分段、分组织、分目标渐进式更新 |
5.2 廊道构建策略 |
5.2.1 统筹与法规策略 |
5.2.2 空间与规划策略 |
5.2.3 业态与定位策略 |
5.2.4 建筑与场所策略 |
5.3 桥西街区策略应用举例 |
5.3.1 概况 |
5.3.2 现状与问题 |
5.3.3 改进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公众调查问卷样例 |
2.运河杭州工业遗产廊道构建关于评价因子的专家评分表 |
3.专家评分样表(以“A统筹与法规”调查为例) |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工艺美术研究现状 |
1.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扎染的相关文献综述 |
1.研究背景情况 |
2.研究动态 |
3.研究内容分类 |
4.研究现状的不足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思路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成环境 |
(一)大理白族的人文生态环境 |
1.白族生活的基本单位“坝子” |
2.“坝子”对白族居住环境的影响 |
3.自然环境对白族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
4.文化交流条件影响白族扎染的发展 |
(二)大理白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
1.民族源起 |
2.信仰体系 |
3.多元文化 |
(三)本章小结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类型 |
1.植物花草类 |
2.动物类 |
3.自然景观类 |
4.人物造型类 |
5.几何图形类 |
6.字体诗赋类 |
7.体育类 |
8.宗教类 |
(二)本章小结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及图案变化 |
(一)大理扎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图案变化 |
1.民国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
2.20世纪80 年代-21 世纪初 |
3.21世纪至今 |
(二)大理扎染产业经营模式对图案的影响 |
1.家庭作坊式 |
2.个体生产式 |
3.服务设计式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经营现状调研 |
(四)本章小结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形式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构成形式 |
1.单独图案 |
2.角隅纹样 |
3.连续纹样 |
4.边缘图案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式法则 |
1.对称与均衡 |
2.条理和反复 |
3.节奏与韵律 |
(三)小结 |
五、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审美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工艺美 |
1.“扎花”工艺的分类 |
2.“染色”工艺的自然美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主题美 |
1.祈福喻吉的精神追求 |
2.去灾辟邪的寓意表达 |
3.幸福美满的生活追求 |
(三)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色彩美 |
1.大理白族扎染的“朴素” |
2.大理白族扎染的“五彩”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造型美 |
1.“满”“全”的整合之美 |
2.“共生”“独存”的融合之美 |
(五)小结 |
六、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及其产业创新发展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 |
1.材料的自然性与致用利人的健康理念 |
2.图案生成的偶发性与手工艺者的主观能动性 |
3.指尖穿梭中的女红艺术观念 |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设计思想的嬗变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1.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传承 |
2.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的瓶颈 |
3.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情况汇总 |
附录二 、扎染文化相关梳理 |
附录三 、图案梳理一览表 |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比赛获奖表 |
附录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实践及展演表 |
(7)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期历史城镇活化背景 |
1.1.2 邯郸广府古城当下发展困境 |
1.1.3 基于触媒理论的城市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历史城镇活化及触媒理论综述 |
2.1 历史城镇活化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历史城镇活化要素分析 |
2.1.3 历史城镇活化相关理论综述 |
2.1.4 新思路下历史城镇活化的理论诉求 |
2.2 触媒理论研究综述 |
2.2.1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2 触媒理论的起源 |
2.2.3 触媒理论运作机制和主要特征 |
2.3 触媒理论与历史城镇活化的相关联系 |
2.3.1 活化要素须多样全面——“触媒”元素灵活多元 |
2.3.2 活化进程需循序渐进——“触媒”系统层次分明 |
2.3.3 活化应兼具保护更新——“触媒”整体联系紧密 |
2.4 典型历史城镇活化案例的触媒分析 |
2.4.1 案例选取依据 |
2.4.2 保护更新系统构建的汀州古城活化 |
2.4.3 多元功能空间混合的平遥古城活化 |
2.4.4 由表及里自下而上的西塘古镇活化 |
2.5 本章小结 |
3 邯郸广府古城现状调研分析 |
3.1 广府古城概述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历史沿革 |
3.1.3 总体规划 |
3.2 广府古城活化基础分析 |
3.2.1 建筑现状分析 |
3.2.2 空间格局分析 |
3.2.3 特色文化分析 |
3.2.4 功能结构分析 |
3.2.5 主体认知分析 |
3.3 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必要性 |
3.3.1 新旧建筑混合——建筑品质影响复兴 |
3.3.2 城市架构明晰——空间环境整体可塑 |
3.3.3 历史底蕴雄厚——地域文脉得天独厚 |
3.3.4 功能分布失衡——亟需打造完备体系 |
3.3.5 群体认同不足——协调主体共同激发 |
3.4 本章小结 |
4 邯郸广府古城活化中的触媒应用 |
4.1 古城活化的基本原则 |
4.1.1 建筑塑造针对性 |
4.1.2 空间布局系统性 |
4.1.3 地域文化延续性 |
4.1.4 功能结构适应性 |
4.1.5 主体活动公众性 |
4.2 古城活化的触媒介入过程 |
4.2.1 明晰触媒目标 |
4.2.2 选取触媒角度 |
4.2.3 确定触媒载体 |
4.2.4 重构连锁反应 |
4.2.5 引导触媒效应 |
4.3 古城活化的触媒介入反应 |
4.3.1 建筑元素——改善实体质量 |
4.3.2 空间元素——优化空间布局 |
4.3.3 文化元素——表达文化内涵 |
4.3.4 功能元素——调整功能结构 |
4.3.5 主体元素——强化主体活动 |
4.4 本章小结 |
5 触媒引导下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 |
5.1 以提升建筑品质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
5.1.1 保护重要历史建筑 |
5.1.2 改造特色节点建筑 |
5.1.3 复原记忆认同建筑 |
5.2 以整合空间形态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
5.2.1 “点”型空间触媒点缀 |
5.2.2 “线”型空间触媒串联 |
5.2.3 “面”型空间触媒统领 |
5.3 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
5.3.1 强化建筑文化特征 |
5.3.2 塑造小品雕塑文化符号 |
5.3.3 建立非物质文化展示馆 |
5.4 以优化功能结构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
5.4.1 调整用地功能布局 |
5.4.2 整治主街业态 |
5.4.3 更新建筑单体功能 |
5.5 以开发感知途径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
5.5.1 居民自发参与营建 |
5.5.2 游客感知体验路径设计 |
5.5.3 举办重大城市事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体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B 邯郸广府古城保护范围规划图 |
附录 C 邯郸广府古城用地规划图 |
附录 D 图片索引 |
附录 E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保护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
1.5.1 提出背景 |
1.5.2 保护工作问题 |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
2.1.1 陈炉独特性 |
2.1.2 区位 |
2.1.3 历史沿革 |
2.1.4 资源分析 |
2.1.5 价值 |
2.2 镇区结构特征 |
2.2.1 地形地势特征 |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
2.4 建筑资源特征 |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
2.5 人群特征 |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
2.5.3 手工艺人 |
2.5.4 老人 |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6.1 陶社文化 |
2.6.2 传统工艺 |
2.6.3 民俗文化 |
2.6.4 民间文学 |
2.6.5 传承活动(现代) |
2.7 小结 |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对比研究 |
3.2 道路变迁 |
3.2.1 硬化广场 |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
3.2.3 新修路 |
3.2.4 翻新瓷片路 |
3.2.5 维持原貌道路 |
3.3 景观变迁 |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
3.3.2 冲沟修筑 |
3.3.3 维持原貌景观 |
3.4 遗址遗存变迁 |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
3.5 建筑变迁 |
3.5.1 新建建筑 |
3.5.2 改造建筑 |
3.5.3 新建公共设施 |
3.5.4 维持原貌建筑 |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
3.6.1 非遗名录扩展 |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
3.6.3 民俗仪式变化 |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
3.7 小结 |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
4.1 保护分析体系 |
4.1.1 基本思路 |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
4.3.1 政府主导 |
4.3.2 居民自发 |
4.3.3 自然因素 |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
4.4.1 管理机构 |
4.4.2 保护条例 |
4.4.3 管理措施 |
4.4.4 制度规范 |
4.4.5 管理执行情况 |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
4.5.1 功能分区规划 |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
4.5.3 更新建设破坏 |
4.6 小结 |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
5.2.2 近代工业遗存 |
5.2.3 窑洞民居 |
5.2.4 公共建筑 |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录 |
附录一 遗址遗存 |
1.1 陈炉古遗址 |
1.1.1 陈炉窑遗址 |
1.1.2 四堡子遗址 |
1.1.3 古寺庙遗址 |
1.1.4 其他遗址 |
1.2 陈炉古建筑 |
1.2.1 古民居建筑 |
1.2.2 古门楼 |
1.2.3 古商号建筑 |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
1.2.5 古泉 |
1.2.6 工业遗存 |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
1.3.2 其他 |
附录二 建筑资源 |
2.1 窑洞民居 |
2.2 瓷坊 |
2.3 窑炉 |
2.4 公共建筑 |
2.4.1 游览建筑 |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学术论文 |
项目实践 |
致谢 |
(9)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 |
1.2.3 界面空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2 街道界面空间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3 街道界面空间量化评价相关研究 |
1.4.4 骡马市商业街的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研究 |
2.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
2.1.1 国外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3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发展诱因研究 |
2.1.4 消费社会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 |
2.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1 界面相关概念研究 |
2.3.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3 界面空间的要素 |
2.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相关研究 |
2.3.1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构成 |
2.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功能和价值 |
2.3.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
3.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案例研究 |
3.1.1 成都远洋太古里 |
3.1.2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
3.1.3 西安曲江创意谷 |
3.1.4 界面改造案例——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改造 |
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特征提取 |
3.2.1 功能层面——业态布局与动线组织 |
3.2.2 街区层面——渗透性和开放性 |
3.2.3 群体层面——连续性和秩序性 |
3.2.4 单体层面——复合性与层次性 |
3.2.5 细部层面——地域性和体验性 |
3.3 本章小结 |
4.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评价研究 |
4.1 西安市商业片区发展概况 |
4.1.1 西安市区商圈发展概况 |
4.1.2 钟楼商圈发展现状 |
4.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征 |
4.2.1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 |
4.2.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分析 |
4.2.3 使用人群调查分析 |
4.3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界面空间量化评价 |
4.3.1 基于心理感知的空间变量 |
4.3.2 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 |
4.3.3 步行行为活动变量 |
4.3.4 界面空间活跃度评价 |
4.4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实问题总结 |
4.4.1 空间形态层面 |
4.4.2 功能组织层面 |
4.4.3 物质要素层面 |
4.4.4 场所塑造层面 |
4.4.5 制度管理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5.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5.1 功能层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业态 |
5.1.1 明确街区定位 |
5.1.2 主力店的入驻 |
5.1.3 现有业态调整升级 |
5.2 群体层面:空间重构——塑造积极空间 |
5.2.1 周边街道空间结构整合 |
5.2.2 提升界面空间连续性——廊道体系设计 |
5.2.3 场景的沉浸度——空间序列设计 |
5.3 单体层面:界面整合——促进互动交流 |
5.3.1 底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3.2 中高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4 细部层面:场所营造——展示地域人文 |
5.4.1 人性化街道设施和景观绿化 |
5.4.2 展现地域性文化传统 |
5.4.3 打造街区文化艺术主题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10)近代以来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与盐务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前人研究概述 |
三、史料概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 |
第一节 额吉诺尔池盐——青盐 |
一、额吉诺尔盐池概况 |
二、青盐生产 |
第二节 青盐运销 |
一、运输方式 |
二、运销路线及销区 |
第三节 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盐务改革与青盐管理的变化 |
第一节 清末盐务改革 |
第二节 察哈尔地区的青盐管理 |
一、征收盐厘 |
二、创设蒙盐公司 |
第三节 热河地区的青盐管理 |
一、设立督销局 |
二、调整青盐价格 |
第四节 清末盐务改革与清政府对青盐的管理 |
一、直隶省对青盐的管理 |
二、清政府对青盐的管理 |
第五节 蒙旗对盐池的封禁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期盐务改革的深化 |
第一节 民国初期盐务改革 |
第二节 盐务管理机构的变化 |
一、口北榷运局与热河榷运局 |
二、口北蒙盐局 |
三、口北盐务收税局 |
四、热河盐务管理局 |
五、口北蒙盐食户饷捐局 |
第三节 青盐盐税 |
一、征税手续 |
二、盐税收入 |
第四节 蒙旗经营权的缩减与“收买蒙盐合同” |
小结 |
第四章 “蒙私”:对体系化管理的挑战 |
第一节 “蒙私”与缉私 |
一、“蒙私” |
二、体系化管理的强化 |
第二节 传统经营与系统管理夹缝中的民生 |
一、多伦诺尔二寺僧侣拉运青盐案 |
二、开鲁蒙盐支卡私罚乡民之案 |
第三节 奉天省对“蒙私”的控制 |
一、应对“蒙私”之措施 |
二、盐区边界与缉私 |
小结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代收蒙盐简章 |
附录二 监理官办事规条 |
附录三 收买蒙盐合同 |
附录四 口北盐坊营业章程 |
附录五 热河全省盐务大纲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历史文化也可“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A]. 薛杨,刘康宁.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2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D]. 陈煜琛. 浙江大学, 2021(01)
- [4]“非正式空间”视角下昆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征研究[D]. 王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D]. 刘丽娟.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6]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D]. 李鹏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D]. 李聚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D]. 何琳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近代以来额吉诺尔池盐的传统经营与盐务改革[D]. 达日玛. 内蒙古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