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椰壳活性碳市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函[1](2020)在《活性炭官能团对催化HI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零污染、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且应用广泛,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最佳选择。在众多制氢方法中,热化学硫碘分解水循环以其低成本、环保、可大规模应用的优势受到普遍关注。HI分解反应是循环过程产氢的重要步骤,与其相关的催化剂研究是提升氢气产率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以活性炭为主的碳材料廉价、易得、高效,能使HI分解率在500℃时达到相应温度下的平衡分解率23%,适合工业大规模应用。在活性炭催化特性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制备及处理过程,分析指出了灰分和比表面积、孔容等孔隙结构对HI分解的影响。然而作为活性炭的重要化学属性,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本文通过氮掺杂和还原改性方法调控活性炭的氮含量和氧含量,探索含氮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影响,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验证实验结果、揭示实验机理,以对制备适应于HI分解的专用活性炭起到基础性指导作用。本文以椰壳为原料,采用水热炭化过程中添加尿素以及后续C02活化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含氮量梯级变化的氮掺杂活性炭,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及HI分解活性评价,研究含氮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炭制备过程中添加尿素可实现含氮官能团的掺杂,其种类主要是:吡啶N(N-6)、吡咯N(N-5)和石墨N(N-Q),其中吡咯N(N-5)占比最多。掺杂后,样品含氮量由0.19%增加至6.27%,HI分解率由12.38%升高到22.84%,表明含氮量与HI分解率之间成正相关。因此,含氮官能团有利于活性炭材料催化分解HI。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氮掺杂后HI分子的化学吸附及H2分子的化学脱附。研究表明,含氮官能团不是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活性位点,但可以改变其与HI分子之间的物理吸附。各类含氮官能团对HI分子在不饱和碳原子上的化学吸附和H2分子化学脱附有着相反的作用。但吡咯氮总体表现为促进活性炭催化分解HI;吡啶氮和石墨氮表现为抑制活性炭催化分解HI。因此,上述实验结果源自占比最多的吡咯氮对HI分解的促进作用。在定向调控HI分解专用氮掺杂活性炭时,应注重提高吡咯氮的相对含量。本文采用不同温度下氢气还原椰壳活性炭,对其进行表征实验及HI分解活性评价,研究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影响。本文控制氧含量在4.35%-10.68%之间,比表面积在1000m2/g左右,孔容在0.45 cm3/g左右。含氧官能团还原后,HI分解率由12.38%提高到22.84%,以此本文能确定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分解HI起抑制作用。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含氧官能团还原前后HI分子的化学吸附及H2分子的化学脱附。研究表明,含氧官能团不是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活性位点,但可以改变其与HI分子之间的物理吸附。各类含氧官能团不同程度促进或抑制HI分子化学吸附和H2分子化学脱附,但综合两者计算结果,含氧官能团不利于活性炭催化分解HI,与实验结果一致。因此,在定向调控HI分解用活性炭时,应降低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
武永成[2](2020)在《几种含氮化合物改性低钌含量无汞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炔氢氯化法制取氯乙烯所使用的HgCl2/AC催化剂,其主要活性组分HgCl2容易流失且具有毒性,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开发环境友好、高性能的无汞催化剂对氯乙烯行业实现无汞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浸渍法制备钌负载量为0.25 wt%的低钌含量无汞催化剂,并通过草酸铵、草酸铵和磷酸、过硫酸铵、N,N-二甲基甲酰胺对低钌含量无汞催化剂进行改性。通过XRD、BET、TG、SEM、TEM、TPR、XPS等表征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通过添加不同含量草酸铵对低含量钌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在150℃反应温度,总空速为1122 h-1,VHCl:VC2H2=1.15反应条件下,Ru/AC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为38%。而添加10%的草酸铵改性的低钌Ru-10%NCO/AC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乙炔转化率为90%,比Ru/AC催化剂提高了52%。其催化活性高于商业高汞和低汞催化剂。同时,Ru-10%NCO/AC催化剂具有较大的TOF值(84.53min-1)。另外,不同通气顺序测试结果表明氯化氢预处理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好。表征结果显示,草酸铵的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钌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抗积碳能力,增加活性钌物种的分散度,增加活性物种Ru4+的含量,抑制金属钌的形成,Ru-10%NCO/AC催化剂中N活性物种为四环类型N。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磷酸,将椰壳活性炭载体改用更为廉价的工业煤基活性炭,并将钌含量降低到0.08 wt%,对Ru-10%NCO/AC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制成适应于工业应用的超低钌含量0.08%Ru-10%NCO 4%P/C催化剂,并进行工业侧线单管试验,反应500 h后,催化性能良好。(2)通过添加不同含量过硫酸铵对低含量钌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添加7%的过硫酸铵改性的低钌Ru-7%SN/AC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乙炔转化率达到87%,比Ru/AC催化剂提高了49%。表征结果显示,过硫酸铵的改性能够增加活性炭载体的多孔形貌,有效地减少钌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积碳,增加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增加活性物种Ru4+的含量,抑制金属钌的形成。Ru-7%SN/AC催化剂中吡啶N、四环类型N和-C-SOx-C-氧化硫基团在提高催化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3)通过添加不同含量N,N-二甲基甲酰胺对低含量钌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添加5%的N,N-二甲基甲酰胺改性的低钌Ru-5%N,N/AC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乙炔转化率达到85%,比Ru/AC催化剂提高了47%。通过一些表征实验发现,N,N-二甲基甲酰胺的改性能增加活性物质的分散性,有效地减少钌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积碳,增加活性物种Ru4+的含量,抑制金属钌的形成。此催化剂中主要活性N物种为吡咯N。
李梦月[3](2019)在《乙醇脱氢制乙醛铜基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及其衍生物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缓解了人类对污染严重、碳排放量大的化石资源的依赖。其中,生物乙醇可通过生物质发酵合成,其生产成本较低。与工业上Wacker法相比,乙醇直接脱氢制乙醛具有原子经济性高、产物易分离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乙醛生产路线。本论文针对乙醇直接脱氢制备乙醛这一反应,立足于功能导向的纳米结构定制理念,以设计合成高活性、高选择性乙醇脱氢催化剂为目标,探索Cu-C-Si界面结构对乙醇脱氢反应的影响。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高比表面积(1640 m2 g-1)、大孔容(3.28 cm2 g-1)的均匀介孔炭材料(MC),载铜后测试其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的反应活性,研究炭载体表面性质对Cu纳米粒子的影响,进而探究对乙醇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与SiO2和Al2O3等氧化物载体相比,炭载体载铜催化剂上具有优异的乙醛选择性(>95%)。结合催化剂结构表征,发现Cu/MC催化剂上Cu纳米粒子分散度较高,活性位点多,因此具有优异的乙醇转化率,280℃时,Cu/MC催化剂上乙醇转化率为65.8%,高于大部分文献报道(35%-50%)。为了理解催化剂界面结构和组成对乙醇脱氢性能的影响,基于Cu/C和Cu/SiO2界面上铜的反应机制,我们选用商业β-SiC为载体,经过焙烧和CCl4刻蚀分别得到富SiO2和富C表面,并制备了一系列Cu基催化剂(Cu/SiC,Cu/SiO2/SiC和Cu/C/SiC),通过表征催化剂表面结构性质,将催化反应性能定位于催化剂的不同界面,揭示结构与性能的本质关联。结果表明,在280℃下,Cu/SiO2/SiC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乙醇转化率,这是由于富SiO2表面促进了Cu纳米颗粒的分散。相比之下,Cu/C/SiC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催化活性较低,但具有优异的乙醛选择性。这归因于乙醛与相对惰性的富C表面亲和力较低,容易在其表面脱附,有效避免了二次反应,提高了选择性。通过对Cu-Si-C多界面结构和乙醇脱氢行为的研究,为制备多界面结构的新型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匡永伟[4](2019)在《二氯乙酸氢化脱氯催化剂制备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在生产氯乙酸方面的方法很多,目前,氯乙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醇氧化法、氯乙酰氯水解法以及醋酸催化氯化法等。其中醋酸催化氯化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法。但是大部分是采用间歇的乙酸直接氯化的工艺,该工艺操作方便、反应连续进行、周期短、而被国外较多地方采纳,该工艺路线的缺点是一次氯化的转化率偏低。还有很多二氯乙酸和乙酸等杂质氯乙酸的结晶可以根据乙酸氯化物溶液中各组分的熔点来分离。在纯化氯乙酸后,产生约18%的氯乙酸母液。能够使氯乙酸的纯度降低,从而影响氯乙酸的应用质量和范围。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加氢催化剂,来实现氯乙酸连续化生产和氯乙酸母液循环利用。以二氯乙酸为反应原料,使用自制钯-锆碳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对加氢脱氯制备氯乙酸过程进行研究,以及研究锆的加入对钯碳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由于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非常的多,例如浸渍温度、浸渍液pH、氢气还原时间、氢气还原温度等条件,锆的含量和加入时间对催化剂性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制定单因素实验,使用间歇催化剂评价装置对自制的催化剂进行转化率、选择性等校验和评价。结果表面,较优的钯-锆催化剂制备条件为:锆的加入量为1%时,先进行锆的浸渍烘干后再浸渍钯,将催化剂最后进行焙烧,此条件下催化性能最好。采用间歇评价装置对较优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评价,经过24 h的反应,二氯乙酸的转化率可达70%以上,乙酸的生成量较低,即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其选择性及活性较好。本文研究的钯-锆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后续也可在本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负载其他金属催化剂作为载体进行氯乙酸的制备。
赵晓晴[5](2018)在《椰壳生物炭固定化TTNP3对水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文中研究说明双酚A(BPA)和双酚S(BPS)由于使用范围广、难降解、检出率高,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去除水环境中双酚A和双酚S的方法探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生物炭作为一种低价高效的生物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双酚A。研究表明,烷基酚降解菌Sphingomonas sp.strainTTNP3可以有效降解双酚A。并且生物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由于其廉价环保去除效率备受关注。但由于生物炭主要为吸附作用,并不能彻底去除目标污染物。游离菌TTNP3在目标范围内的浓度、活性都很难控制。因此寻找一种长久且高效彻底地去除水环境中BPA、BPS的方法迫在眉睫。本课题利用椰壳生物炭为吸附剂,探究生物炭结构性能和物化性质,研究其对BPA、BPS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以菌株Sphingomonas sp.strain TTNP为代表性微生物,研究其对BPA、BPS的降解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而应用于椰壳生物炭固定化Sphingomonas sp.strainTTNP3去除水环境中双酚A双酚S。得出以下结论:(1)椰壳生物炭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表面有部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带负电。椰壳生物炭对BPA和BPS的吸附性能好,BPA 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73.53mg L-1,对BPS 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105.26 mg L-1。Langmuir对吸附等温线拟合程度高于Freundlich,说明椰壳生物炭吸附BPA、BPS以单层均匀表面吸附为主。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对于椰壳生物炭对BPA,BPS的吸附动力学拟合程度较好,吸附速率BPS>BPA。实验范围内温度和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明显,pH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2)降解菌TTNP3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BPA和BPS浓度较高的环境中(100 mg L-1)仍然可以发挥降解作用。在污染物浓度为40 mg L-1,细菌浓度为3.3*108 CFUmL-1的30mL体系中,降解速率较快,实验条件下,BPA在6h左右全部降解,BPS在36h左右全部降解。BPA比BPS降解速率快,BPA在3h内降解80%,BPS在14h内降解80%。温度和pH对TTNP3的降解作用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在30℃,pH为中性条件下降解率最高。(3)批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对水环境中的BPA、BPS的去除率高于单独生物炭3-5倍。椰壳生物炭作为吸附剂的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量由0.05g增加到0.2g,BPA、BPS的去除率增加;流速对于去除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流速的增加,BPA、BPS的去除率降低。生物炭固定化TTNP3柱实验表明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效率较高,生物炭固定化细菌作为去除材料的中BPA、BPS比单独椰壳生物炭污染物穿出时间长,分别是BPA 由 810min 到 2160min,BPS 由 900min 到 1620min。
李昱[6](2018)在《含氮离子液体改性钌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仍是PVC生产的主流工艺方法,但是工业中使用的HgCl2/AC催化剂易挥发失活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所以,研发绿色高效可替代的非汞催化剂迫在眉睫。本文以研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新型Ru基催化剂为目标,使用含N离子液体改性Ru基催化剂,并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测试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利用一系列的表征方法探究含N离子液体对Ru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首先,探讨了钌-胍基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作用机理。在T=170°C,GHSV(C2H2)=360 h-1,V(HCl)/V(C2H2)=1.1的反应条件下,Ru10[TMG]HCl/AC催化剂对乙炔的初始转化率达到99.3%,48 h后降至91.2%,氯乙烯的选择性稳定在99.9%左右。TGA、XPS和TPD等表征结果表明:[TMG]HCl离子液体的添加,抑制了反应中积碳的形成,调节了催化剂表面Ru物种的价态分布,使活性组分Ru4+增多,并抑制了Ru4+的还原,从而使R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增强。然后,考查了钌-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反应条件为T=170°C,GHSV(C2H2)=90 h-1,V(HCl)/V(C2H2)=1.1的200 h寿命评价中,0.1Ru15TBAH/AC催化剂实现99.5%的乙炔转化率和99.5%的氯乙烯选择性,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一系列表征揭示了TBAH提高Ru基催化剂性能的原因:(1)提高了Ru物种的分散度;(2)明显抑制反应中积碳的生成,在48 h的催化反应中产生的积碳量仅为0.98%;(3)调节了Ru物种的价态分布,使活性物种Ru4+含量增多;(4)Ru物种与TBAH之间的相互作用使Ru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保持稳定。本文的研究对钌-离子液体协同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离子液体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解决反应中的积碳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稳定高价钌的方法。
郭秀玲[7](2017)在《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了不同方法制备出的竹质活性炭作为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载体的可行性,研究了载体改性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对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1)通过测定磷酸法制备的竹质活性炭、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的竹质活性炭的表面结构和吸附性能,探究了竹质活性炭作为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载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磷酸法制备的竹质活性炭平均孔径2.72nm,比表面积1411.82m2/g,物理参数与椰壳活性炭极为相似,基于盐和氧化物在载体表面单层分散理论以及密置单层模型估算得到活性组分在磷酸法竹质活性炭表面的有效单层理论负载量为18.26%,热重测试得到醋酸锌实际负载量为21.66%,接近椰壳活性炭实际负载量(29.55%),因此磷酸法竹质活性炭具备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条件;而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的竹质活性炭在表面结构和吸附性能方面都与磷酸法制备炭有一定的差距。(2)研究了超声波处理、高温直接加热处理、硝酸处理对竹质活性炭表面结构和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使活性炭的微孔和中孔孔容积增加,比表面积减小,最佳处理时间为60-90min,最佳条件下以改性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生产能力可提高23%左右;N2气氛下和CO2气氛下高温处理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分布均有变化,最佳处理温度均为600℃左右,其中以N2保护高温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生产能力最高达1.185g/(d·ml),较未处理时生产能力提高14%,在CO2气氛下高温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生产能力最高达1.252g/(d·ml),较未处理时生产能力提高20%,约为椰壳活性炭为载体所制备催化剂生产能力的73%,改性效果较N2气氛下高温处理更为显着;硝酸处理后的活性炭表面积和孔径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对醋酸锌的负载量有所增加,但是以硝酸处理后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高浓度的硝酸处理甚至降低了催化剂活性。(3)对催化剂稳定性及失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反应进行,醋酸锌含量逐渐降低,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有大量聚合物覆盖,发生孔堵塞现象,孔结构遭破坏且催化活性表面积降低,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由此得出,醋酸锌流失、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发生变化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催化剂稳定性测试证明了以竹质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尤其是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的催化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活性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剪文龙[8](2014)在《乙醇气相羰化合成丙酸及其酯镍基催化剂研究》文中认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有机合成、香料、农药、饲料、涂料、油墨、医药中间体、食品及粮食保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食用性防腐剂。本文针对乙醇常压气相羰基化合成丙酸及丙酸乙酯催化剂开展了实验研究,结合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和其理化性质的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通过考察不同材料活性炭载体的表面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并结合N2物理吸附、SEM、H2-TPR、XRD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分析,发现木质炭具有较大比例的中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含氧官能团,载体吸附能力适中,提高了Ni/CA催化剂中Ni活性组分的分散,乙醇转化率和丙酸及其酯的联合选择性均最高,分别为64.32%和56.58%。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5mol的硝酸煮洗改性的载体制备的负载催化剂Ni/CH5活性最大。且实验中发现在浸渍过程中采用超声振荡的方法对活性组分的分散具有一定作用。为提高催化剂性能而引入了第二活性组分Cu,以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Ni-3%Cu/CH5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对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的考察中发现,450℃焙烧2小时、400℃还原2小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对乙醇常压气相羰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0℃、乙醇空速1.3mL/(gCat h)、原料摩尔比nCO:nEtOH:nEtI=20:10:1,在此条件下乙醇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为82.97%,68.54%。在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中发现,催化剂需要经过一个2h的诱导期才能达到较高的反应活性,越过诱导期催化剂活性趋于稳定。
杨尚毅[9](2014)在《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开放式炼胶机制备天然橡胶(NR)母炼胶,在电热开放式炼塑机上实施NR母炼胶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共混、复合及动态硫化,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的复合材料试片。由于椰壳粉粒子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亲水性极强的羟基(醇羟基),使得椰壳粉与非极性的NR、LLDPE的相容性较差,椰壳粉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不好及椰壳粉与NR、LLDPE的界面粘结强度较弱,最终造成椰壳粉填充的NR/LLDPE TPV材料的综合性能不佳。因此,在研究NR/LLDPE的共混比以及椰壳粉的填充方式、椰壳粉的粒径大小对NR/LLDPE TPV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NaOH溶液的碱处理对椰壳粉粒子表面性状的改性效果及复合过程中加入LLDPE熔融接枝GMA/S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物[LLDPE-g-(GMA-co-St)]对复合材料的增容改性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机械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DTG)和溶胀指数等的测定及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耐热分解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并通过力学性能的测定研究了LLDPE-g-(GMA-co-St)增容复合材料的重复加工性(热塑性)。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NR/LLDPE适宜的橡塑比为60/40;采用适宜的椰壳粉的填充方式和较小的椰壳粉粒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越好;采用适宜的碱溶液对椰壳粉进行碱处理,可以使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好的保持;而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LLDPE-g-(GMA-co-St)增容可以进一步提高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SEM的研究表明,未处理椰壳粉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状态较差且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在碱处理椰壳粉的基础上实施LLDPE-g-(GMA-co-St)增容复合材料,椰壳粉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与LLDPE基体有较强的界面粘结强度,椰壳粉及椰壳粉与LLDPE的界面间能较好地起到承担、传递及均化应力的作用,NR/LLDPE TPV的力学性能不会因为椰壳粉的加入而出现较大的损失。DMA的研究表明,填充未经处理椰壳粉的复合材料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及耐寒性不佳;而LLDPE-g-(GMA-co-St)增容的复合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E’,在玻璃态低温区的tanδ峰值最小且具有较低的Tg值,即该复合材料在高、低温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和低温韧性。TG/DTG的研究表明,由于纯椰壳粉在高温时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未经处理的椰壳粉的加入会导致复合材料的耐热分解性降低;LLDPE-g-(GMA-co-St)的增容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保留百分率,其失重5%时的失重温度、第一和第二阶段出现最大失重速率时的温度分别比填充未经处理的椰壳粉的复合材料升高了3.3℃、6.1℃和4.1℃,即制备的增容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分解性。其它的研究表明,LLDPE-g-(GMA-co-St)增容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溶剂的性能及重复加工性(热塑性)。本研究为制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及实际使用价值的废弃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材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李芬容[10](2013)在《CO2/CH4在微波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能源危机使得H2、CH4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势在必行。CH4在近期内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比H2更大。此外,CH4在大气中的含量远低于C02,但却是一种长寿命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GWP)是C02的21倍。因此,对CH4进行合理的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也能够控制温室效应。CH4是沼气、天然气及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且常伴有C02等杂质。如沼气中CH4约占55%~65%, CO2含量约为30%~45%。CO2的大量存在不仅降低了CH4的燃烧热值,同时也会严重腐蚀输气管道。实际上,CO2是一种重要资源,被广泛应用在在饮料加工、农产品保鲜及超临界萃取等诸多领域。把CO2作为“潜在碳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成为了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因而,CH4/CO2的高效分离是合理有效利用这两种气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分离CH4和C02的方法多种多样,吸附分离法因具有产品纯度高,吸附剂寿命长、投资低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其中,吸附剂是吸附分离法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对微波加热方式制得的椰壳活性炭(MCAC)用于吸附分离CO2/CH4气体进行了研究。取得下列成果:(1)首次将MCAC吸附剂用于CO2/CH4气体的分离,并通过改性MCAC吸附剂使CO2/CH4的分离因子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本论文首先采用静态容积法分别测定了在25、35和50℃下,单组份气体C02、CH4及N2在MCAC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用Langmuir及Tot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MCAC吸附剂对CO2/CH4的分离性能,利用了一种基于吉布斯脱附自由能的方法对二元组分CO2/CH4,CO2/N2及CH4/N2在微波椰壳活性炭上的静态吸附选择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气体在微波椰壳活性炭上的平衡吸附量顺序如下:CO2>CH4>>N2。三种气体的吸附量同时都随着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CH4、N2的吸附等温线均呈Ⅰ型等温线,其在MCAC上的吸附机理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而CO2的吸附等温线则有由Ⅰ型向Ⅱ型过渡的趋势。等温方程拟合结果显示Toth方程对三种气体的吸附等温线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而Langmuir方程对CH4和N2的拟合效果要比对C02的拟合效果更好。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三种混合气体在三个温度下的静态吸附选择性的大小顺序都一致,都有S(CO2/N2)>S(CO2/CH4)>S(CH4/N2).且S (CO2/CH4)的值在常温下介于4-5.5之间。结果表明,MCAC在CO2/CH4的吸附分离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选用MCAC做吸附剂载体,模拟沼气中C02与CH4的浓度配制实验用原料气(N2为平衡气体),进行改性MCAC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优化实验。实验考查了制备条件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负载量、焙烧温度、浸渍碱液的种类及浸渍碱的含量对吸附剂吸附分离CCVCH4性能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改性MCAC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适合用于C02吸附及分离C02与CH4的改性MCAC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是:活性组分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5%;焙烧温度为650℃;浸渍碱溶液的种类为K2C03溶液,因为K2C03浸渍液本身对活性炭的孔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浸渍碱的含量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5%。(3)考察了改性的MCAC吸附剂在吸附分离实验过程中,操作条件对吸附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吸附温度、吸附剂的含水量、原料气的不同浓度配比。得出结论如下:较低的吸附温度有利于两种气体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分离。K2CO3/MCAC吸附剂上预吸附水的含量对吸附剂分离CO2/CH4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预吸附水的含量越多,吸附分离因子增加。因此可适当提高改性MCAC吸附剂的含湿量来增强其对CO2/CH4的吸附分离效果。原料气中在平衡气N2浓度恒定的情况下,C02所占的浓度越小,吸附分离因子越大。(4)实验测定了C02和CH4气体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利用Langmuir及Langmuir-Freunde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并采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了两种气体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在分压P为50KPa和温度为25℃下,CO2与CH4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1.63mmol/g和0.587mmol/g。与空白MCAC相比,C02的吸附量提高了0.32mmol/g, CH4的吸附量则减小了0.069mmol/g。等温方程拟合结果表明L-F方程对两种气体的拟合度较高,根据拟合参数n来看,该吸附剂表面存在一定的能量分布不均匀性。这与等量吸附热的计算结果分析吻合。K2CO3/MCAC吸附剂上的等量吸附热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个结果是由于吸附剂表面的能量不均匀性造成的,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中心的能量是不同的。此外,根据两种气体等量吸附热的数值范围:C02的等量吸附热的数值范围为19.34~42.16kJ/mol,而CH4为4.17-22.15kJ/mol,表明C02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存在化学吸附过程。而CH4则是物理吸附过程。此外,通过三种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CH4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动力学分析结果也表明C02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除发生物理吸附外,还伴随有一定的化学吸附。CH4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为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控制的物理吸附。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2、CH4在K2CO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机理。(5)制得的K2CO3/MCAC吸附剂与其它活性炭吸附剂相比,具有对CO2/CH4较高的分离因子,在拟合沼气中C02与CH4的浓度比范围内,吸附剂的最高分离因子可达4.35,高于市售椰壳活性炭对CO2/CH4的分离因子2.16。在吸附剂预吸附了水的情况下,吸附剂的分离因子将更高。
二、世界椰壳活性碳市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椰壳活性碳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活性炭官能团对催化HI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氢能的制备及其方法 |
1.2 热化学硫碘分解水循环 |
1.3 碘化氢的催化分解 |
1.4 量子化学计算 |
1.4.1 简介 |
1.4.2 在碳材料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量子化学研究方法 |
2.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2.2 活性炭催化分解HI实验系统 |
2.2.1 活性炭的制备 |
2.2.2 活性炭的表征 |
2.2.3 固定床实验系统 |
2.3 量子化学研究方法 |
2.3.1 碳质模型的构建 |
2.3.2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3章 含氮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HI分解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探索 |
3.2.1 不同活化方式的水热炭的制备 |
3.2.2 不同活化方式的水热炭的表征 |
3.2.3 不同活化方式的水热炭的活性测试 |
3.3 实验研究 |
3.3.1 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 |
3.3.2 氮掺杂活性炭的表征 |
3.3.3 氮掺杂活性炭的活性测试 |
3.4 量子化学研究 |
3.4.1 HI分子的吸附 |
3.4.2 H_2分子的脱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催化HI分解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探索 |
4.2.1 商业活性炭的制备 |
4.2.2 商业活性炭的表征 |
4.2.3 商业活性炭的活性测试 |
4.3 实验研究 |
4.3.1 H_2还原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4.3.2 H_2还原改性活性炭的表征 |
4.3.3 H_2还原改性活性炭的活性测试 |
4.4 量子化学研究 |
4.4.1 HI分子的吸附 |
4.4.2 H_2分子的脱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荣誉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几种含氮化合物改性低钌含量无汞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氯乙烯和聚氯乙烯概述 |
1.1.2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
1.2 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1 非金属催化剂 |
1.2.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2.3 Pd基贵金属催化剂 |
1.2.4 Au基贵金属催化剂 |
1.2.5 Ru基贵金属催化剂 |
1.3 本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活性炭预处理 |
2.2.2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4.1 拉曼分析(Raman)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3 低温N2吸脱附分析(BET) |
2.4.4 热重分析(TG)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8 H_2程序升温还原(TPR) |
2.4.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2.4.10 CO脉冲化学吸附 |
第三章 草酸铵对乙炔氢氯化低含量钌基无汞催化剂的改性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 |
3.3 结果讨论 |
3.3.1 催化剂活性分析 |
3.3.2 催化剂Raman分析 |
3.3.3 催化剂XRD分析 |
3.3.4 催化剂的BET分析 |
3.3.5 催化剂TG分析 |
3.3.6 催化剂TEM分析 |
3.3.7 催化剂SEM分析 |
3.3.8 催化剂STEM/EDS分析 |
3.3.9 催化剂XPS分析 |
3.3.10 催化剂H_2-TPR分析 |
3.3.11 催化剂ICP分析 |
3.3.12 催化剂CO脉冲化学吸附分析 |
3.3.13 不同通气顺序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3.3.14 催化剂TOF计算 |
3.3.15 优化催化剂并进行工业侧线单管试验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铵对乙炔氢氯化低含量钌基无汞催化剂的改性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结果讨论 |
4.3.1 催化剂活性分析 |
4.3.2 催化剂XRD分析 |
4.3.3 催化剂TG分析 |
4.3.4 催化剂SEM分析 |
4.3.5 催化剂STEM/EDS分析 |
4.3.6 催化剂XPS分析 |
4.3.7 催化剂H_2-TPR分析 |
4.3.8 催化剂ICP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N-二甲基甲酰胺对乙炔氢氯化低含量钌基无汞催化剂的改性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 |
5.3 结果讨论 |
5.3.1 催化剂活性分析 |
5.3.2 催化剂XRD分析 |
5.3.3 催化剂的BET分析 |
5.3.4 催化剂TG分析 |
5.3.5 催化剂SEM分析 |
5.3.6 催化剂STEM/EDS分析 |
5.3.7 催化剂XPS分析 |
5.3.8 催化剂H_2-TPR分析 |
5.3.9 催化剂ICP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乙醇脱氢制乙醛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乙醇的转化利用 |
1.2 乙醛的性质及应用 |
1.2.1 乙醛的物理性质 |
1.2.2 乙醛的应用 |
1.3 乙醛的生产方法 |
1.3.1 乙烯氧化法 |
1.3.2 乙酸还原法 |
1.3.3 乙炔水合法 |
1.3.4 乙醇脱氢法 |
1.4 乙醇直接脱氢制乙醛的研究进展 |
1.4.1 无助剂催化剂 |
1.4.2 含Cr、Co等助剂催化剂 |
1.4.3 含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助剂催化剂 |
1.4.4 合金催化剂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Cu/C催化剂制备 |
2.2.2 Cu/SiC相关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3.4 氮气物理吸附(N2 adsorption)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7 程序升温还原(H2-TPR,H2-N2O titration) |
2.3.8 程序升温乙醛脱附(CH3CHO-TPD) |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2.4.1 反应装置 |
2.4.2 产物分析方法 |
2.4.3 活性计算方法 |
3 Cu/C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Cu/C催化剂制备 |
3.2.2 Cu/C催化剂表征 |
3.2.3 Cu/C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甘油铁基纳米材料表征 |
3.3.2 一次炭化后样品结构表征 |
3.3.3 MC 载体物理结构性质表征 |
3.3.4 载铜催化剂结构及性质表征 |
3.3.5 乙醇脱氢制乙醛性能评价及活化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SiC载体表面修饰载铜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u/SiC相关催化剂的制备 |
4.2.2 Cu/SiC相关催化剂的表征 |
4.2.3 Cu/SiC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体物理结构性质表征 |
4.3.2 载铜催化剂结构及性质表征 |
4.3.3 乙醇脱氢制备乙醛性能评价 |
4.3.4 乙醇脱氢制备乙醛结构-性能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二氯乙酸氢化脱氯催化剂制备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氯乙酸的概述 |
1.1.1 氯乙酸的应用 |
1.1.2 氯乙酸的行业现状 |
1.2 氯乙酸的生产工艺 |
1.2.1 氯乙酸酰氯水解法 |
1.2.2 氯乙醇氧化 |
1.2.3 三氯乙烯水解法 |
1.2.4 醋酸催化氯化法 |
1.2.4.1 硫磺催化氯化法 |
1.2.4.2 醋酸酐催化氯化法 |
1.2.5 羟基乙酸氯化法 |
1.2.6 硫酰氯化乙酸法 |
1.3 催化剂的概述 |
1.3.1 钯的性质 |
1.3.2 锆的性质 |
1.3.3 钯-碳负载催化剂的作用 |
1.3.4 多金属钯催化剂的分类 |
1.3.5 催化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及用途 |
2.3 氢气流量计流量校正 |
2.4 氯乙酸及二氯乙酸的定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钯-锆金属负载催化剂制备及纯钯负载催化剂性能的评价 |
3.1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流程 |
3.2 活性炭BET及孔结构表征 |
3.3 钯-锆金属负载催化剂制备的实验方案 |
3.4 商品催化剂活性评价 |
3.5 纯钯负载催化剂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锆金属负载催化剂性能评价 |
4.1 锆的加入量对催化剂的影响 |
4.2 锆的加入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 焙烧顺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 对较优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分析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椰壳生物炭固定化TTNP3对水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去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
1.1.2 双酚A和双酚S概述及危害 |
1.1.3 双酚A和双酚S在水环境中的检出 |
1.1.4 水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去除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椰壳生物炭对水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炭的特征表征 |
2.2.2 椰壳生物炭对双酚类化合物吸附研究方法 |
2.2.3 分析及测样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椰壳生物炭的特征分析 |
2.3.2 椰壳生物炭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酚类化合物TTNP3的降解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多种培养基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TTNP3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细菌的保存 |
3.2.2 TTNP3对双酚A和双酚S的耐受性试验 |
3.2.3 TTNP3的降解影响因素探究 |
3.2.4 TTNP3对双酚A和双酚S的降解性能 |
3.2.5 TTNP3对于双酚A和双酚S的生物吸附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TNP3的生长曲线测定 |
3.3.2 TTNP3对于双酚A和双酚S的耐受性 |
3.3.3 TTNP3降解影响因素探究 |
3.3.4 TTNP3生物吸附研究 |
3.3.5 TTNP3对双酚A和双酚S的降解过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椰壳生物炭固定TTNP3去除双酚类化合物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批实验 |
4.2.2 柱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批实验结果 |
4.3.2 柱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椰壳生物炭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 |
5.1.2 双酚类化合物的TTNP3降解作用 |
5.1.3 椰壳生物炭固定TTNP3去除双酚类化合物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含氮离子液体改性钌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
1.2 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概述 |
1.2.1 电石乙炔法 |
1.2.2 乙烯法 |
1.2.3 乙烯乙炔法 |
1.2.4 乙烷氧氯化法 |
1.3 乙炔氢氯化汞催化剂研究现状 |
1.4 乙炔氢氯化非汞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1 固相金属催化剂 |
1.4.2 固相非金属催化剂 |
1.4.3 液相催化剂 |
1.5 负载型离子液体Ru基催化剂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Ru/AC催化剂的制备 |
2.2.2 钌-胍基离子液体(Ru-[TMG]ILs)催化剂的制备 |
2.2.3 钌-季铵盐离子液体(Ru-QAILs)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评价 |
2.3.1 反应装置 |
2.3.2 催化剂评价指标 |
2.4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2.4.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3 热重分析(TGA) |
2.4.4 程序升温脱附(TPD)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章 负载型钌-胍基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性能评价 |
3.2.1 胍基离子液体的筛选 |
3.2.2 [TMG]HCl负载量的优化 |
3.3 Ru-[TMG]HCl/AC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3.1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3.3.2 形貌分析(TEM) |
3.3.3 积碳分析(TGA) |
3.3.4 钌物种的价态分析(XPS) |
3.3.5 吸附/脱附性能研究(TPD)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载型钌-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性能评价 |
4.2.1 季铵盐离子液体的筛选 |
4.2.2 TBAH负载量的优化 |
4.2.3 浸渍顺序对Ru-TBAH/AC催化剂的影响 |
4.3 Ru15TBAH/AC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3.1 形貌分析(TEM) |
4.3.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4.3.3 积碳分析(TGA) |
4.3.4 吸附/脱附性能分析(TPD) |
4.3.5 钌物种的价态分析(XPS) |
4.4 催化剂寿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醋酸乙烯合成方法 |
1.1.1 乙炔法 |
1.1.2 乙醛醋酐加成法 |
1.1.3 乙烯法 |
1.1.4 Cl化学法 |
1.2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 |
1.2.1 活性组分 |
1.2.2 催化剂载体 |
1.2.3 助催化剂 |
1.3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反应机理 |
1.4 竹质活性炭作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
1.4.1 竹质活性炭的组成 |
1.4.2 竹质活性炭的理化性质 |
1.4.3 竹质活性炭的国内外研究 |
1.4.4 竹炭的制备工艺 |
1.5 活性炭的改性 |
1.5.1 活性炭表面物理结构的改性 |
1.5.2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 |
1.6 催化剂失活机理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活性炭物理结构特性分析方法 |
2.1.1 活性炭BET测试 |
2.1.2 活性炭电镜测试 |
2.2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分析方法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活性组分的制备 |
2.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4 醋酸锌负载量测定 |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5.1 实验装置 |
2.5.2 产物气相色谱分析 |
2.5.3 蠕动泵转速与流量的校准 |
3 不同种类竹质活性炭作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
3.1 表面形貌 |
3.2 孔径分布 |
3.3 醋酸锌负载量 |
3.3.1 最小孔径估算 |
3.3.2 单层理论负载量估算 |
3.3.3 醋酸锌负载量的测定 |
3.4 催化剂生产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4 改性对载体特性及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超声波处理 |
4.1.1 超声波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 |
4.1.2 超声波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1.3 超声波处理对醋酸锌负载量的影响 |
4.1.4 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影响 |
4.2 高温直接加热处理 |
4.2.1 高温直接加热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 |
4.2.2 高温直接加热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2.3 高温直接加热处理对醋酸锌负载量的影响 |
4.2.4 高温直接加热处理对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影响 |
4.3 硝酸处理 |
4.3.1 硝酸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 |
4.3.2 硝酸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3.3 硝酸处理对醋酸锌负载量的影响 |
4.3.4 硝酸处理对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
5.1 失活催化剂表面结构 |
5.2 失活催化剂表面官能团含量 |
5.3 失活催化剂醋酸锌负载量 |
5.4 催化剂寿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乙醇气相羰化合成丙酸及其酯镍基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丙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 |
1.1.1 丙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用途 |
1.1.2 国内外丙酸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
1.1.3 丙酸的合成工艺 |
1.2 醇羰基化合成反应 |
1.3 乙醇羰基化法合成丙酸催化剂研究现状 |
1.3.1 乙醇羰基化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2 乙醇羰基化合成反应机理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载体的预处理与表面改性 |
2.2.2 载体水饱和吸附量 |
2.2.3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
2.3.2 催化剂还原活化、反应 |
2.3.3 产物分析 |
2.4 表征方法 |
2.4.1 物理吸附实验 |
2.4.2 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2.4.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活性炭表面基团的测定(Boemh 法) |
2.4.5 扫描电镜(SEM) |
第三章 镍基催化剂制备因素的影响研究 |
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
3.2 载体的选择 |
3.2.1 不同载体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
3.2.2 催化剂表征 |
3.3 表面改性对载体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1 表面改性方式对载体的影响 |
3.3.2 酸浓度对炭载体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 超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1 超声对活性组分分散的影响 |
3.4.2 超声分散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5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 |
3.5.1 Ni 含量的影响 |
3.5.2 Cu 含量的影响 |
3.6 焙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6.1 焙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
3.6.2 焙烧前后催化剂的 XRD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乙醇气相羰化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研究 |
4.1 反应温度 |
4.2 乙醇空速 |
4.3 原料摩尔比 |
4.4 助催化剂用量 |
4.5 反应时间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天然橡胶/聚烯烃塑料TPE的研究现状 |
1.1.1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 |
1.1.2 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 |
1.1.3 天然橡胶/聚烯烃塑料TPV的研究现状 |
1.2 木质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木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椰衣纤维及椰壳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配方及工艺 |
2.3.1 实验基本配方 |
2.3.2 样品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4.2 耐溶剂性能测定 |
2.4.3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2.4.4 热失重/微分失重(TG/DTG)分析 |
2.4.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的制备研究 |
3.1.1 NR/LLDPE共混质量比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 椰壳粉的添加方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3 椰壳粉粒径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的改性研究 |
3.2.1 碱处理椰壳粉对椰壳粉填充的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LLDPE接枝物增容对椰壳粉填充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3.3.1 材料的储能模量(E')与温度的关系 |
3.3.2 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与温度的关系 |
3.3.3 小结 |
3.4 复合材料的耐热分解性能(TG/DTG)分析 |
3.4.1 复合材料的TG/DTG分析 |
3.4.2 小结 |
3.5 复合材料的耐溶剂性能研究 |
3.5.1 椰壳粉的填充对NR/LLDPE TPV的溶胀指数(Q)的影响 |
3.5.2 小结 |
3.6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的SEM分析 |
3.6.1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3.6.2 小结 |
3.7 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的热塑性能 |
3.7.1 重复加工对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7.2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CO2/CH4在微波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二氧化碳分离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CO_2/CH_4的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2.1.1 吸收分离法 |
2.1.2 吸附分离法 |
2.1.3 膜分离法 |
2.1.4 低温分离法 |
2.1.5 生物法脱碳 |
2.1.6 脱碳方法的选择 |
2.2 吸附剂 |
2.2.1 活性炭 |
2.2.2 活性炭纤维 |
2.2.3 分子筛 |
2.2.4 活性氧化铝 |
2.2.5 硅胶 |
2.2.6 吸附剂的选择 |
2.3 活性炭改性方法 |
2.3.1 氧化及还原改性 |
2.3.2 负载金属改性 |
2.3.3 酸碱改性 |
2.4 吸附理论基础 |
2.4.1 单组分气体吸附平衡 |
2.4.2 多组分气体吸附平衡 |
2.4.3 吸附热力学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1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吸附剂预处理 |
3.4 吸附实验 |
3.4.1 静态吸附实验 |
3.4.2 动态吸附实验 |
3.5 吸附剂表征 |
3.5.1 孔结构分析 |
3.5.2 XRD表征 |
3.5.3 热重分析 |
3.6 吸附分离性能评价指标 |
3.6.1 分离因子 |
3.6.2 穿透曲线 |
3.6.3 再生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CH_4、N_2在微波活性炭上的静态吸附平衡特性 |
4.1 载体的选择 |
4.1.1 吸附剂预处理 |
4.1.2 吸附剂表征 |
4.1.3 CO_2、CH_4在三种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等温线 |
4.2 CO_2、CH_4及N_2在微波椰壳活性炭上的静态吸附平衡特性 |
4.2.1 CO_2、CH_4及N_2纯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 |
4.2.2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及结果分析 |
4.2.3 CO_2/CH_4/N_2混合组分在微波椰壳活性炭上的竞争吸附行为 |
4.2.4 CO_2/CH_4/N_2在微波椰壳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MCAC的制备条件优化实验 |
5.1 改性微波椰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5.2 微波椰壳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
5.2.1 活性组分的筛选 |
5.2.2 碳酸钾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3 焙烧温度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4 浸渍碱溶液种类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5 浸渍碱含量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MCAC吸附实验及再生实验研究 |
6.1 吸附温度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6.2 预吸附水对改性吸附剂对CO_2/CH_4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6.2.1 吸附剂载水方法 |
6.2.2 吸附剂表征 |
6.2.3 载水量对吸附剂对CO_2/CH_4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6.3 不同的进口浓度配比对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6.4 再生实验研究 |
6.4.1 真空脱附再生 |
6.4.3 加热再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
7.1 CO_2、CH_4在K_2CO_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7.1.1 CO_2、CH_4在K_2CO_3/MCAC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 |
7.1.2 吸附热力学 |
7.2 CO_2、CH_4在K_2CO_3/MCAC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
7.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7.2.2 CO_2、CH_4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
7.3 吸附机理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计算程序 |
附录B 研究成果 |
附录C 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四、世界椰壳活性碳市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活性炭官能团对催化HI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李旭函. 山东大学, 2020(11)
- [2]几种含氮化合物改性低钌含量无汞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 武永成. 内蒙古大学, 2020
- [3]乙醇脱氢制乙醛铜基催化剂的研究[D]. 李梦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4]二氯乙酸氢化脱氯催化剂制备及评价研究[D]. 匡永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8)
- [5]椰壳生物炭固定化TTNP3对水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去除[D]. 赵晓晴. 南京大学, 2018(09)
- [6]含氮离子液体改性钌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D]. 李昱. 天津大学, 2018(07)
- [7]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D]. 郭秀玲.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8]乙醇气相羰化合成丙酸及其酯镍基催化剂研究[D]. 剪文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9]椰壳粉填充NR/LLDPE TPV复合材料的研究[D]. 杨尚毅. 海南大学, 2014(07)
- [10]CO2/CH4在微波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研究[D]. 李芬容.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