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周将出现抵抗下跌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端[1](2019)在《英国1976年IMF危机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和“社会主义”改良学说的影响下,英国政府把保障充分就业、实现国有化以及建设福利国家等作为目标来制定经济政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英国经济确实得到了恢复。但进入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日渐落后与僵化,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导致英国经济陷入“走走停停”的局面。在这些危机中,尤以“1976年IMF危机”最具代表性。面对危机,卡拉汉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并接受其条件,即削减公共开支,控制通货膨胀。危机挑战了英国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促使工党政府接受货币主义思想并调整经济政策。本文主要研究这次危机的背景、经过与影响,展现英国当时的经济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由导言、四个章节和结论组成。导言部分首先是对“1976年IMF危机”含义的界定,其次是选择这次危机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意义,及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这次危机的研究综述和理论成果。第一章介绍了危机的酝酿。概括了当时国内的经济弊端、工会权力的扩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欧共体问题等因素都为“1976年IMF危机”埋下伏笔。第二章介绍了危机的爆发。种种不当措施的出台,导致国外竞争力下降,英镑不断贬值,政府处境艰难。某些政策难以推行,引起社会反对,最终导致危机爆发。第三章介绍了危机的升温。政府初期自行应对无并无效果。工党政府采取外汇干预措施,寻求美国援助,主动推出削减计划,但最终结果遭到内阁反对,工党内部矛盾恶化,社会反响不佳,政府最终决定寻求外援。第四章论述危机的解决。工党政府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并被迫接受其条件,实行货币主义的某些做法,最终解决危机。从政府多次举行会议商讨削减金额可以看出工党内部存在明显分裂,得出此次危机对英国政府和工党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第五章总结了危机的影响。危机是英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使工党改变以往经济理念,撼动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促使工党开始接受一些保守党和货币主义的观念。但从根本上来说,工党真正目的是为了巩固根基,赢得民众支持,其经济理念并未发生质的改变。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内容的总结,从总体上看待这次危机的性质和作用。得出危机预示着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其根本意义在于促使英国社会进行改变。论文虽然是对“1976年IMF危机”的研究,但也涉及到前后几年甚至是整个70年代的英国经济状况。因此研究这次危机对审视20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经济,了解英国工党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演变是意义重大的。
幸田真音,张汉威,林静,张斐[2](2017)在《救赎》文中提出KIZU Hogin Hokai by KOHDA Main Copyright?1998 KOHDA Main All rights reserved.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Bungeishunju Ltd.,Japan in 1998.Chinese(in simplifed characters only)translation rights in PRC reserved by Yilin Press,Ltd.under the license granted by KOHDA Main,Japan arranged with Bungeishunju Ltd.,Japan through Japan UNI Agency,Japan.
邓文标,金鼎,楚风,周永祥[3](2015)在《大跌概率较小 反复震荡筑底》文中研究表明主持人:上证指数经过三天集体普涨式反弹后,出现了第一根调整阴线,指数在周二变盘后,周三直接低开低走,再度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场景,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行情变化?周永祥: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再到千股跌停,是市场恐惧性的极端表现形式。7月9日以来的反弹得益于政策救市解决了市场流动性,4连扳个股比比皆是,超跌股大多也进行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4](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提出
薛树东[5](2013)在《市场趋势无需担忧》文中指出本周是期指结算周,市场出现震荡整理走势相对较为正常,主板和创业板继续分化,主板成交量出现持续减少,而创业板和中小板却出现持续交投活跃的态势,特别是创业板指数,本周再度创出反弹新
秦文宏[6](2013)在《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首先,房价经过多年的上涨,已经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助长短期投机行为,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加大金融体系风险,抑制社会创新能力,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高房价洗劫普通民众财富,推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大民众生活压力,积聚社会消极情绪,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房价的调控不断失败,房价越调越涨,民众对房价和政策失去预期,对政府作为越来越失去信心。尤其是2010年以来,高房价风险更加突出,与之伴随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风声鹤唳的断供退房、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危机四伏的国民经济,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如今,房地产发展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房价泡沫如果继续膨胀,更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将等在前面;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对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轻。也就是说,房价无论进与退,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外,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2003年以来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关注“买房卖房”,“房价问题”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房地产泡沫与风险”也成了网络媒体乃至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而且,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中,中国房地产领域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布满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斗,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动领域。换言之,2003年以来的整个中国,由于长期围绕房价泡沫及其风险话题所进行的讨论、争论和谈论,已逐步形成一个舆论上的公共领域——即以“房地产风险”为话题的公共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日常实践的发展,这一公共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放大,逐步从舆论层面渗透到普通民众趋于同一的价值追求、利益索求、本体性安全、心理预期、社会交往等层面,助推了民众对“房地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以及论争的频度和烈度,“房地产风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房地产风险”的观念和“房地产风险事实”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的位置日益巩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日益固化、客观化、结构化,逐步形成了“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于是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的来源问题,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行动性)致因问题,其中关涉中央、地方、精英、大众、资本力量、媒体力量等多个层面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中的行动逻辑问题及其行动的效果问题。第二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也就是风险行动和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中包含风险的扩散和传播的机理问题及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的行动逻辑问题。两个方面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房地产风险是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将从研究“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开始,但重点在于解释“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针对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针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工具,用以解答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风险行动和风险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次采用符号互动理论作为辅助性解释工具,用以分析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具有助推作用的“批判性风险话语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运作过程。针对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行动、房地产风险符号、房地产“表意面相”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过程经历-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合法化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制度(含房地产)遭遇现代化(市场化)进程而衍生出诸多非预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领域各方行动者的“策略”行动带来诸多非预期的风险。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首先,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建构上,一方面,因为传统制度原因,如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分税制及其土地垄断制度等,导致土地、住房、公共设施和服务、出让金、利润、税收等在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其支配性资源在市场流动过程中处于极端失衡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权变性、策略性的房地产政策,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外、限土地等调控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支配性资源的流动处于持续僵化甚至堵塞状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建构上,由于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方向一直是权变性的,政策内容和手段一直是策略性的,始终不能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政策计划,或者说,政策这种规范“模态”始终变幻莫测,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因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持续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领域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风险状态,以至于中国房地产领域自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场域。同时,研究表明,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越积越多,房地产风险符号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专家、民众、官员及房地产商等利用房地产风险符号进行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互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传播、互动而形成的“批判性的风险话语公共领域”也越发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建构出了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说到底,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最终还是行动者对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缺失所衍生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应的结果。总之,近十年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由于其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建构失败,它变成了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即变成了房地产风险场域。随之而来的,是“表意面相”的逐步生成和日益凸显,进而促进了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再建构。
钟鸣[7](2012)在《美大选惊扰全球市场 A股继续寻底》文中认为本周全球金融市场明显受到了政治事件的影响。随着北京时间周三美国总统大选的尘埃落定,奥巴马的连任美国总统使得全球风险资产出现大幅下跌走势,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把持参、众两院的现有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奥巴马的当选使得白宫和国会之间的权力仍然处于分裂状态,?
深圳推手[8](2011)在《反弹延续 热点深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说2500点是个坎儿,沪指目前爬上了2536点,是调还是继续升?恐怕这也是多数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沪指到了2500点的涨跌,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微观问题,宏观上沪指已经确定了一轮中级反弹,反弹的高度暂定2600-2700点,
莫大[9](2010)在《下周初将出现低点节点》文中指出新指数399100见高后回落,其高点下行颖为某级c段推动下行,而其筹码分布显示,下方筹码分布空谷5180将有很强支撑,下方密集峰上沿为5050。如若该指数回到应二者中值附近,将遭遇多头顽强反击。
程欣乔[10](2008)在《股民还能做什么》文中指出 9月18日,中国股市一度下挫至1 802.33点,跌跌不休的股市将1亿多股民的心理防线一再击穿,从1000点涨到61 24.04点中国股市用了2年时间,然而从61 24.04点重归1000多点却不到1年。专家学者们一再鼓吹的大底,几乎毫无悬念地被一次次无情地撕破。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降低心理预期,将股市底部向
二、下周将出现抵抗下跌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周将出现抵抗下跌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1976年IMF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 “英国1976年IMF危机”含义界定 |
(二)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
(一)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危机的酝酿:经济与社会形势恶化 |
一、经济弊端日益加深 |
二、工会权力日益扩大 |
三、石油危机 |
四、欧共体困扰 |
第二章 危机的爆发:政府政策遭到反对 |
一、继续限制工资政策 |
二、削减计划遭到反对 |
三、英镑急剧下跌,实行英镑贬值 |
第三章 危机的升温:自行解决并无效果 |
一、干预外汇储备,控制英镑下跌 |
二、向美国寻求贷款 |
三、主动推动削减方案 |
第四章 危机的解决:被迫申请国际外援 |
一、内阁讨论决定寻求援助 |
二、与IMF艰难谈判 |
三、危机最终解决 |
第五章 危机的影响:历史转折点 |
一、对英国工党的影响 |
二、对英国经济政策和IMF的影响 |
三、对英国工会和工资政策的影响 |
四、对中央和地方的影响 |
五、对英国所奉行经济理念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2 月19日, 星期四。在时不时穿过早春薄暮 |
2 月里天还亮得晚, 走在全铺上地毯的走廊里, 除了州波轻轻的脚步声外, 还完全是夜深人静的样子。来到电梯前, 看得见窗外的天空。空中浓云密布, 连让旭日露脸的缝隙都没有。 |
3 月2日, 星期一早晨。芹泽裕弥浑身懒洋洋的, 他使劲憋住发自体内的似乎挡都挡不住的哈欠, 就在上班的电车上, 从所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早报。 |
3 月上旬就热得冒汗, 一个平静而晴朗的星期六。过晌时分, 市中心规模宏大的酒店, 在其新楼七楼的网球场上, 已历时一个钟头的一场打得难解难分的比赛, 正要进行最后一盘的较量。 |
6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适逢梅雨的间歇, 清晨伊始便晴空万里。从东京车站疾步走向职场的芹泽裕弥, 在仿佛一下子强烈起来的阳光的照射下, 被晃得眯起了眼睛。 |
6 月上旬到8月底, 美国的小学都放学年末的暑假, 于是就一同过来了, 但由于上回跟芹泽通电话时也是在休假, 因此好像会被误会成老是在休假, 佐佐木笑着辩解道。平时可能忙得几乎无法休息吧。 |
(6)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
一、 关于风险及其建构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风险行动和事实的结构化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风险的传播、扩散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房地产风险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 |
第一节 研究视角 |
一、 主要理论工具 |
二、 主要概念工具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分析策略 |
二、 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与定位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史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 |
一、 高房价的风险 |
二、 高房价下跌的风险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的合理定位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制度的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现有中国房地产制度缺陷的相关表述 |
第二节 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由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问题 |
二、 “单位制”消解带来的问题 |
三、 分税制下的土地出让制度及其问题 |
四、 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问题 |
五、 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制度及其问题 |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行动的后果 |
第一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行动轨迹 |
一、 房价暴涨-持续调控阶段(2003 年上半年--2006 年底) |
二、 市场持续观望阶段(2007 年上半年--2008 年上半年) |
三、 “救市”阶段(2008 下半年--2009 年年初) |
四、 房价暴涨-严苛调控阶段(2009 年年初--2010 年下半年) |
五、 持续调控-市场观望阶段(2011 年上半年--2012 上半年)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行动的特殊性 |
一、 行动角色的复杂性 |
二、 行动的策略性 |
三、 行动的信息不对称性 |
四、 行动缺乏全局性和战略性 |
五、 行动的风险性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表意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风险符号 |
一、 专家的表露 |
二、 官方的表露 |
三、 房地产商的表露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互动 |
一、 专家间论争性的互动 |
二、 权威(机构或专家)与民众的互动 |
三、 民众间的互动 |
第三节 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的形成 |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合法化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行动及弊端 |
一、 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政策”行动领域 |
二、 政策的角色 |
三、 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四、 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政策”行动中的问题——以 2006-2011 年的政策调控为例 |
一、 2006-2007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二、 2008-2009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三、 2010-2011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缺失 |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支配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宏观布局 |
一、 中央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二、 地方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三、 房地产商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四、 民众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第二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缺失 |
一、 混乱的数据 |
二、 大相径庭的成本、利润数据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微观流动 |
一、 “购房经历”发生的背景 |
二、 “购房经历”发生的缘由 |
三、 “购房经历”发生的目的 |
四、 “购房经历”采用的方法 |
五、 购房全过程 |
第四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微观建构中的问题 |
第九章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关系阐释 |
第一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因果关联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逻辑关联 |
一、 从内容上分析 |
二、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 |
第十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和展望 |
一、 一个理论诉求 |
二、 两种类型风险的关系 |
文献目录 |
一、 中文部分 |
二、 外文部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下周将出现抵抗下跌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1976年IMF危机研究[D]. 李新端.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救赎[J]. 幸田真音,张汉威,林静,张斐. 译林, 2017(03)
- [3]大跌概率较小 反复震荡筑底[J]. 邓文标,金鼎,楚风,周永祥. 股市动态分析, 2015(28)
- [4]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5]市场趋势无需担忧[J]. 薛树东. 股市动态分析, 2013(29)
- [6]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D]. 秦文宏. 上海大学, 2013(12)
- [7]美大选惊扰全球市场 A股继续寻底[N]. 钟鸣. 第一财经日报, 2012
- [8]反弹延续 热点深入[J]. 深圳推手. 股市动态分析, 2011(44)
- [9]下周初将出现低点节点[J]. 莫大. 股市动态分析, 2010(02)
- [10]股民还能做什么[J]. 程欣乔. 科学投资,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