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高东阳,张荣华,邓文华[1](2019)在《高性能轮胎专用天然橡胶加工工艺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产业的升级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省传统的天然橡胶初加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天然橡胶的生产加工面临着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加快对现有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生产模式的升级改造,对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云南省科技厅产学研项目"高性能轮胎专用天然橡胶"开发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天然橡胶深加工厂商对产品的要求,调研了云南多家天然橡胶初加工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上对天然橡胶初加工新工艺进行探索。
何双[2](2019)在《真空凝固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橡胶(NR)是由巴西三叶橡胶树通过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顺式-1,4-聚异戊二烯,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天然橡胶的性能与其加工工艺紧密相关,其中凝固是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课题对比自然凝固和酸凝固,采用真空凝固天然胶乳,探讨真空度、胶乳浓度对天然橡胶理化性能、门尼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硫化特性、交联密度、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分析不同凝固方法制得的生胶的加工性能,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和拉力试验机分析硫化胶结构与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结合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分析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真空凝固时,采用的真空度不同,天然橡胶的性能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天然橡胶的氮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真空度为-0.95MPa时,天然橡胶的氮含量最低。天然生胶的塑性初值(P0)基本一致,塑性保持率(PRI)则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最高达到85%。天然橡胶的分子量均呈双峰分布,但整体差距不大。随着真空度增加,胶料的硫化速率VC1、VC2越快。交联密度呈降低趋势,相邻交联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则随着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加;硫化胶的拉伸强度稍有升高。探讨了胶乳凝固浓度对真空凝固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胶乳凝固浓度的增大,生胶的氮含量、灰分含量增加;P0变化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PRI降低,在所研究的胶乳浓度范围内,当胶乳浓度低于26%时,制得的生胶耐老化性能较好。天然橡胶的分子量随着胶乳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胶乳的浓度越低,胶料的硫化速率越快。随着胶乳凝固浓度的增加,交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当胶乳浓度为24%时,NR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20.37MPa,拉断伸长率为843%、撕裂强度为30.07kN/m。通过真空度和胶乳浓度的探讨可知,采用真空度为-0.95MPa、胶乳浓度为24%的凝固工艺,所制得的NR性能较好。探讨了真空凝固、乙酸凝固、自然凝固三种凝固方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理化性能,自然凝固胶样(NR-n)的氮含量、灰分含量最高,其次是真空凝固胶样(NR-v),再次是酸凝固胶样(NR-a),NR-v的塑性保持率最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大小顺序是:NR-a>NR-n>NR-v。采用RPA对三种不同凝固方式制得的天然橡胶进行应变扫描、频率扫描、温度扫描。综合分析可得:弹性模量(G’)的顺序是NR-v<NR-n<NR-a,损耗因子(tanδ)的大小顺序是NR-v>NR-n>NR-a,因此真空凝固得到的胶样的加工性能最好,自然凝固胶样次之,酸凝固胶样最差。真空凝固天然橡胶的t90比酸凝固和自然凝固都稍短,硫化速率也较快。酸凝固胶样的交联密度最低,真空凝固胶样的交联密度最高。从物理机械性能来看,NR-v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均高于NR-n和NR-a。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真空凝固胶样和自然凝固胶样的损耗因子(tanδ)比酸凝固胶样的高;不同凝固方式制得的胶样储能模量(E’)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温度较低时,自然凝固制得的硫化胶的E’最高,真空凝固的NR次之,酸凝固胶样的E’最低。
刘彦妮[3](2017)在《酶凝固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橡胶是通过橡胶树生物合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新鲜天然胶乳中除橡胶烃和水外,含有一定量的非橡胶物质。实际生产中,需通过适当的凝固技术破坏胶乳的稳定性,使其转变为生胶。凝固方法是天然橡胶初加工的核心技术之一。现有凝固技术容易引起非橡胶物质大量流失,使天然橡胶各项性能发生改变,并且生胶颜色偏深,有异味,直接影响生胶质量一致性和品质。本研究通过考察酶对天然胶乳的凝固效果及其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为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提供一种新的凝固技术,对于提高我国天然橡胶的品质,促进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溶菌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凝固新鲜天然胶乳,并与酸凝固胶样进行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凝固酶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酶均能使天然胶乳凝固,但天然生胶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蛋白质含量高于酸凝固胶样,红外图谱存在明显的蛋白质特征吸收峰。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硫化速率略快于酸凝固天然橡胶。硫化胶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拉伸强度30.22 MPa;抗氧老化性能有所改善,生胶塑性保持率88,硫化胶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81.37%。压缩生热值略高于酸凝固天然橡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凝固天然橡胶的蛋白质含量低于酸凝固胶样,红外图谱中蛋白质特征吸收峰几乎消失。抗氧老化性能差,生胶塑性保持率明显下降,硫化速率显着提高。与酸凝固天然橡胶相比硫化胶交联密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下降,但压缩生热明显降低。进一步考察溶菌酶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随着溶菌酶用量的提高,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塑性保持率和门尼粘度逐渐上升。与酸凝固天然橡胶相比,添加溶菌酶后天然橡胶生胶蛋白质含量较高,硫化胶的硫化速率、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和抗氧老化性能有所提高。硫化速率先加快,然后逐渐减慢,硫化胶力学性能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溶菌酶用量为0.3%时,天然橡胶硫化速率最快,硫化胶拉伸强度为28.10 MPa,撕裂强度为37.17 kN/m。硫化胶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压缩生热逐渐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此外,溶菌酶用量为0.3%时,天然橡胶弹性模量值最大,损耗因子值最小。
李宁宁[4](2016)在《天然鲜胶乳掺假物的检测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守诚信的胶农在天然鲜胶乳中掺入一些非橡胶物质,以提高胶乳的浓度或重量,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天然鲜胶乳掺入这些物质后,会使天然鲜胶乳的物理性能、生胶的性能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天然橡胶的品质,也严重侵害了天然橡胶制胶厂的利益。非橡胶物质加入天然鲜胶乳后,很难通过肉眼直接分辨出来。为了保护制胶厂的利益和提高天然橡胶的品质,必须快速检测出天然鲜胶乳中掺入的非橡胶物质,并研究掺入物对鲜胶乳和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鲜胶乳掺假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对天然鲜胶乳中常见的几种掺假物质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淀粉、碳酸氢钠、氯化钠、明胶、底漆等物质,建立了一套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并研究了不同掺假物质对鲜胶乳的性能、生胶的理化性能、混炼胶的硫化特性以及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方法可以快速检测鲜胶乳中掺入的几种物质,鲜胶乳中常用的掺假物质淀粉、碳酸氢钠、氯化钠和明胶可以分别采用碘化钾溶液、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进行检测,底漆可以通过离心后观察胶乳颜色进行检测。在鲜胶乳中分别掺入淀粉、明胶和底漆,均可提高鲜胶乳的粘度,其中明胶粘度可提高1020%;碳酸氢钠掺入后,鲜胶乳的氨含量和电导率明显提高;氯化钠掺入后,鲜胶乳的密度和电导率提高明显。淀粉、碳酸氢钠、氯化钠、明胶和底漆掺入天然鲜胶乳后,生胶的杂质含量、灰分含量、氮含量、挥发物含量均提高,而塑性初值和塑性保持率均降低;混炼胶的转矩值下降,硫化时间延长:硫化胶物机性能降低。
魏丽娜[5](2016)在《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橡胶是巴西三叶橡胶树生物合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低滞后损失、抗蠕变、耐屈挠等综合性能,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随着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的改变,天然橡胶中非橡胶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发生变化,显着影响天然橡胶的硫化速率,降低了天然橡胶的质量一致性。课题研究了天然橡胶非胶物质的关键组分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通过调控天然橡胶磷脂含量,缩小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硫化速率差异的技术路线。通过在新鲜胶乳中添加磷脂的方法,研究了磷脂含量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加工性能以及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和抗氧老化性能等的影响。当磷脂含量为天然橡胶干基质量分数的1%时,正硫化时间缩短了19.45%;硫化胶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增加了14.39%;硫化胶的总交联密度增加了6.71%。随磷脂添加量的增加天然橡胶的加工性能有所改善。考察了磷脂添加方式对天然橡胶硫化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混炼阶段将磷脂加入到天然橡胶中,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速率的促进作用,以及力学性能和抗氧老化性能的改进更加明显。当磷脂含量为天然橡胶干基质量分数的1%时,在混炼阶段添加磷脂比在新鲜胶乳中添加磷脂所得试样的正硫化时间缩短了37.81%。进一步研究了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将预先水解的磷脂加入到新鲜天然胶乳中,对应的天然橡胶的硫化速率几乎保持不变。而将添加磷脂的新鲜天然胶乳自然贮存13天时,正硫化时间增加了30.08%;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减小了14.57%。通过补充磷脂的方式调节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的类脂物含量,天然橡胶正硫化时间的方差由0.6093降至0.0105,有效减小了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硫化速率和加工性能的差异,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质量一致性。
黎燕飞,潘俊任[6](2015)在《国内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论述了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的技术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推动国内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丁丽[7](2014)在《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防臭菌株的筛选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针对天然鲜胶乳微生物凝固胶块容易发臭的现象,将天然橡胶鲜胶乳的生物凝固技术与生物除臭方法相结合,在胶乳生物凝固阶段,添加筛选出的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来制备生物凝固胶凝块,以减轻胶块在贮存和加工中的臭气,缓解橡胶加工厂的臭气污染。不仅有助于微生物凝固橡胶新技术的大范围使用,也能对工人工作情绪和健康以及环保有利。本文根据各菌株在胶乳凝固应用中的除臭效果和凝固效果,从分离出的9种菌株中选取一株酿酒酵母菌属菌株C5作为天然橡胶鲜胶乳生物凝固胶凝块的除臭菌株。该菌株的最适pH在5.0-5.5之间,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h,利用糖蜜的发酵培养条件为糖蜜浓度为16°Be,KH2PO4为2g/L,(NH4)2SO4为2.5g/L, MgSO4为0.05g/L。研究发现C5菌株参与生物凝固方式,能有效减轻橡胶湿凝块在贮存期间释放的臭味。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分别含有C5及市售除臭液参与的生物凝固橡胶湿凝块的挥发性成分发现有两种除臭菌液参与的生物凝固湿凝块中3-甲基吲哚的含量都比生物凝固湿凝块降低了很多,其中有市售除臭液参与的生物凝固湿胶块更是将3-甲基吲哚的含量由12.39%降低到了3.69%,再次证明了3-甲基吲哚是造成生物凝固湿胶块散发臭气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C5菌株参与生物凝固方式对鲜胶乳的凝固效果影响不大,且有助于加快生物凝固NR的硫化进程。加有C5的NR在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门尼粘度、交联密度等性能指标上都有所提高。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分析表明C5对NR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各种测试表明C5在胶乳凝固中的应用并不会明显降低橡胶质量。
徐文,张江雄,唐文浩,赵彦辉[8](2014)在《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综合处理及利用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而天然橡胶加工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已成为污染海南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废水造成的污染严重制约着橡胶产业的发展。对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的来源、性质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废水的处理现状和运用技术,探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
张桂梅,姜士宽,徐荣,郭刚军,黄克昌,邹建云[9](2013)在《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NR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分别以鲜胶乳、凝块、绉片为原料形式,探讨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凝块和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 O稍大,PRI明显降低,但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较高;在胶厂进行鲜胶乳生物凝固,适宜的熟化时间为1618 h;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以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0、PRI值有下降的趋势,以凝块为原料的产品性能优于绉片;根据凝块、绉片原料的清洁度,压绉次数可以减少为36次。
邹玉荣[10](2013)在《NR分子量与炭黑分散性对NR/炭黑复合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橡胶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目前仍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国内主要集中在不同组分和工艺对性能影响的研究上,但对橡胶分子量和填料相互作用与其分散性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以天然胶乳为研究对象,以乳液共凝法为制备方法,并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扫描电镜及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考察了天然橡胶分子量与炭黑分散性对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然橡胶生胶的弹性模量随应变的增加呈现非线性下降趋势,表明橡胶分子链的缠结对生胶模量有贡献,且平均分子量越大,高形变下弹性模量及低形变与高形变下弹性模量差值越大,橡胶缠结网络对模量的贡献越大,橡胶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力增大。生胶在高形变下的弹性模量大小可以反映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低形变和高形变下的弹性模量差值可以表征生胶中橡胶分子链之间的缠结作用大小。(2)加有硫黄或硫黄、氧化锌、促进剂的天然橡胶混炼胶和硫化胶的弹性模量均随应变增加呈非线性下降,表明橡胶分子链的缠结对混炼胶及硫化胶弹性模量有贡献:分子量越大,混炼胶低形变下弹性模量及模量差值越大,而损耗因子及其增加幅度却越小。混炼胶硫化后,分子量对天然橡胶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而对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的影响变小。(3)炭黑填充天然橡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弹性模量随应变的增加呈现非线性下降趋势,表现出Payne效应,且炭黑用量增大,橡胶分子量增大,Payne效应明显。Payne效应受橡胶网络与填料网络双重影响,且分子量越大,橡胶网络对模量的贡献越大。(4)天然橡胶生胶、未填充及填充炭黑混炼胶弹性模量随频率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损耗因子则降低,对于硫化胶,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都随频率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橡胶分子量越大,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对频率的敏感性越小,对温度的敏感性影响越大。(5)在橡胶分子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天然橡胶中炭黑分散性越好,门尼粘度越低,动态模量越小,损耗因子反而越大,同时,炭黑分散性越好,Payne效应减弱,填料网络破坏所需的应变振幅增加。
二、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轮胎专用天然橡胶加工工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国产天然橡胶生产工艺现状 |
2 云南天然橡胶生产加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天然橡胶原料问题 |
2.2 产能及工艺问题 |
3 天然橡胶干法生产工艺的探索 |
3.1 工艺流程设计 |
3.2 新产品基本性能对比研究 |
(2)真空凝固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然橡胶概述 |
1.2 天然胶乳的组分 |
1.2.1 橡胶烃及其结构 |
1.2.2 水 |
1.2.3 蛋白质 |
1.2.4 类脂物 |
1.2.5 丙酮溶物 |
1.2.6 水溶物 |
1.2.7 无机盐 |
1.3 天然胶乳的凝固 |
1.3.1 自然凝固 |
1.3.2 微生物疑固 |
1.3.3 酸凝固 |
1.3.4 微波凝固 |
1.3.5 盐凝固 |
1.3.6 其他凝固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样品制备 |
2.3.1 不同真空度凝固NR样品制备 |
2.3.2 不同浓度真空凝固NR样品制备 |
2.3.3 酸凝固、自然凝固、真空凝固NR样品制备 |
2.3.4 硫化胶制备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真空度对真空凝固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1.1 NR的理化性能及门尼粘度 |
3.1.2 NR的分子量及分布 |
3.1.3 NR的热稳定性 |
3.1.4 NR的硫化特性 |
3.1.5 NR的交联密度 |
3.1.6 NR的物理机械性能 |
3.2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1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理化性能及门尼粘度的影响 |
3.2.2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 |
3.2.3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4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硫化特性的影响 |
3.2.5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交联密度的影响 |
3.2.6 胶乳浓度对真空凝固N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 真空凝固、酸凝固、自然凝固对比分析 |
3.3.1 凝固方法对NR理化性能及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 凝固方法对NR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 |
3.3.3 凝固方法对NR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4 凝固方法对NR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3.3.5 凝固方法对NR加工性能的影响 |
3.3.6 凝固方法对NR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7 凝固方法对NR硫化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3.8 凝固方法对N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9 凝固方法对NR硫化胶动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酶凝固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然橡胶概述 |
1.1.1 天然橡胶的发展 |
1.1.2 天然橡胶的性质 |
1.1.3 天然橡胶的应用 |
1.1.4 天然橡胶的重要地位 |
1.2 天然胶乳的概述 |
1.2.1 天然胶乳的成分 |
1.2.2 天然胶乳的稳定性与凝固 |
1.3 天然胶乳的凝固 |
1.3.1 酸凝固 |
1.3.2 自然凝固 |
1.3.3 微生物凝固 |
1.3.4 盐凝固 |
1.3.5 其他凝固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仪器仪器 |
2.2 实验原料 |
2.3 测试方法 |
2.3.1 理化性能 |
2.3.2 红外光谱 |
2.3.3 硫化特性 |
2.3.4 交联密度 |
2.3.5 力学性能 |
2.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7 热重分析 |
2.3.8 压缩生热分析 |
2.3.9 加工性能 |
3 不同酶凝固方法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2.1 天然生胶样品制备 |
3.2.2 混炼胶样品制备 |
3.2.3 硫化胶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理化性能 |
3.3.2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红外光谱 |
3.3.3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硫化特性 |
3.3.4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交联密度 |
3.3.5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 |
3.3.6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抗老化性能 |
3.3.7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8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热重分析 |
3.3.9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压缩生热分析 |
3.3.10 不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加工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溶菌酶添加量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2.1 天然生胶样品制备 |
4.2.2 混炼胶样品制备 |
4.2.3 硫化胶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理化性能 |
4.3.2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硫化特性 |
4.3.3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交联密度 |
4.3.4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 |
4.3.5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抗氧老化性能 |
4.3.6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3.7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热重分析 |
4.3.8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压缩生热分析 |
4.3.9 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的加工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天然鲜胶乳掺假物的检测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天然橡胶概况 |
1.1.1 天然橡胶的生产 |
1.1.2 天然橡胶的性能 |
1.1.3 天然橡胶的用途 |
1.1.4 制胶工业的发展趋势 |
1.2 天然新鲜胶乳 |
1.2.1 天然新鲜胶乳的组成成分 |
1.2.2 天然新鲜胶乳的物理性质 |
1.3 农产品掺假物的研究现状 |
1.3.1 乳制品的掺假研究 |
1.3.2 天然新鲜胶乳掺假现状研究 |
1.3.3 尚未解决的问题 |
1.3.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硫化胶基本配方 |
2.4 实验线路 |
2.4.1 对鲜胶乳种不同掺假物质进行检测 |
2.4.2 研究不同掺假物质对天然鲜胶乳、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影响 |
2.5 样品制备 |
2.5.1 不同氨含量天然鲜胶乳样品的制备 |
2.5.2 不同浓度天然鲜胶乳样品的制备 |
2.5.3 不同掺假物质天然鲜胶乳样品的制备 |
2.5.4 生胶样品制备 |
2.5.5 硫化胶试样的制备 |
2.6 测试与表征 |
2.6.1 天然鲜胶乳性能测试 |
2.6.2 生胶理化性能测试 |
2.6.3 混炼胶硫化特性测试 |
2.6.4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测定 |
2.6.5 热失重/微分失重(TG/DTG)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浓度与氨含量对鲜胶乳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胶乳浓度对天然鲜胶乳性质的影响 |
3.1.2 氨含量对天然鲜胶乳性能的影响 |
3.2 淀粉掺假天然鲜胶乳的研究 |
3.2.1 淀粉掺假天然鲜胶乳的检测 |
3.2.2 淀粉掺入量对天然鲜胶乳性能的影响 |
3.2.3 淀粉掺入量对天然橡胶生胶性能的影响 |
3.2.4 淀粉掺入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2.5 淀粉掺入量对硫化胶物机性能的影响 |
3.2.6 硫化胶的热重(TG/DTG)分析 |
3.3 碳酸氢钠掺假天然鲜胶乳的研究 |
3.3.1 碳酸氢钠掺假天然鲜胶乳的检测 |
3.3.2 碳酸氢钠掺入量对胶乳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碳酸氢钠掺入量对生胶性能的影响 |
3.3.4 碳酸氢钠掺入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5 碳酸氢钠掺入量对硫化胶机械性能影响 |
3.3.6 硫化胶的热重(TG/DTG)分析 |
3.4 明胶掺假天然鲜胶乳的研究 |
3.4.1 明胶掺假天然鲜胶乳的检测 |
3.4.2 明胶掺入量对鲜胶乳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3 明胶掺入量对生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4 明胶掺入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4.5 明胶掺入量对硫化胶物机性能的影响 |
3.4.6 硫化胶的热重(TG/DTG)分析 |
3.5 氯化钠掺假天然鲜胶乳的检测及研究 |
3.5.1 氯化钠掺假鲜胶乳的的检测 |
3.5.2 氯化钠掺入量对胶乳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3 氯化钠掺入量对生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4 氯化钠的掺入量对生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5.5 氯化钠的掺入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6 硫化胶的热重(TG/DTG)分析 |
3.6 底漆掺假天然鲜胶乳的研究 |
3.6.1 底漆掺假鲜胶乳的检测 |
3.6.2 底漆掺入量对鲜胶乳理化性质的影响 |
3.6.3 底漆掺入量对生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
3.6.4 底漆掺入量对生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6.5 底漆掺入量对硫化胶物机性能的影响 |
3.6.6 硫化胶的热重(TG/DTG)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然橡胶概述 |
1.2 天然橡胶初加工 |
1.3 天然橡胶深加工 |
1.4 非胶物质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1.4.2 丙酮溶物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1.4.3 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1.5 天然橡胶中磷脂概述 |
1.5.1 磷脂的分离与鉴定 |
1.5.2 磷脂对天然胶乳产量的影响 |
1.5.3 磷脂对天然胶乳稳定性的影响 |
1.5.4 磷脂对天然橡胶抗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测试方法 |
2.3.1 硫化特性 |
2.3.2 力学性能 |
2.3.3 交联密度 |
2.3.4 加工性能 |
2.3.5 热重分析 |
2.3.6 动态热机械分析 |
3 磷脂含量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2 磷脂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磷脂对天然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3.4 磷脂对天然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
3.3.5 磷脂对天然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6 磷脂对天然橡胶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7 磷脂添加方式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2 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4.3.4 磷脂水解产物对天然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磷脂调节天然橡胶硫化速率一致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2.1 新鲜天然胶乳中类脂物含量的测定 |
5.2.2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磷脂对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5.3.2 磷脂对不同品系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磷脂对不同品系天然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国内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橡胶初加工工业特点 |
二、天然橡胶初产品的分类 |
三、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特点 |
(一) 浓缩胶乳 |
1. 浓缩胶乳的特点 |
2. 浓缩胶乳的生产流程 (见图1) |
(二) 天然生胶 |
1. 天然生胶生产工艺的发展 |
2. 标准橡胶及胶清胶的生产流程 |
四、现阶段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 鲜胶乳早保工作不理想 |
(二) 采用TT/ZNO复合保存剂配方生产的浓缩胶乳难以满足高端乳胶制品的制造要求 |
(三) 受成本控制及产量不稳定等因素影响, 工艺未能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 |
1. 机械设备更新升级慢, 工艺布局不合理 |
2. 错峰用电 |
3. 中控过程不严格 |
(四) 现有胶清胶凝固剂硫酸对性能及污水治理的影响 |
(五) 制胶用水水质不能保证达标 |
(六) 浓缩天然胶乳质量变异的规律和影响胶乳机械稳定度还未充分掌握 |
五、推动国内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
(一) 整合资源, 优化布局, 创立良好的橡胶产业竞争市场, 提高天然橡胶初加工整体竞争力 |
(二) 加强和科研院所单位的合作, 开发新产品 |
(三)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
(四) 加强制胶废水的研究,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五) 提高橡胶初加工管理机制建设, 降低社会负担 |
(7)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防臭菌株的筛选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天然橡胶鲜胶乳微生物凝固的研究背景 |
1.1.1 天然橡胶的性质 |
1.1.2 天然橡胶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状况 |
1.1.3 我国开发高品质天然橡胶的重要性 |
1.2 我国现行的鲜胶乳凝固工艺 |
1.2.1 鲜胶乳的性质 |
1.2.2 鲜胶乳的凝固 |
1.3 微生物凝固机理 |
1.4 新型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技术 |
1.4.1 新型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技术背景 |
1.4.2 新型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技术的生产应用情况 |
1.4.3 新型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技术的生产应用中出现的发臭问题 |
1.5 橡胶加工厂臭气治理的现状 |
1.6 常用的臭气处理技术 |
1.6.1 物理除臭法 |
1.6.2 化学除臭法 |
1.6.3 生物除臭法 |
1.7 生物除臭法中常用的微生物 |
1.7.1 除氨臭气的微生物 |
1.7.2 除硫系臭气的微生物 |
1.7.3 除其它臭气的微生物 |
1.8 臭气浓度的测定方法 |
1.8.1 感官测定法 |
1.8.2 仪器测定法 |
1.8.3 电子鼻技术 |
1.9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0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胶乳来源 |
2.1.2 试验所涉及到的菌株 |
2.1.3 培养基 |
2.1.4 本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试剂 |
2.1.5 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具有除臭减臭作用的微生物的筛选 |
2.2.2 橡胶湿凝块挥发性成分分析 |
2.2.3 除臭菌株C5的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2.2.4 筛选菌株在生物凝固橡胶工艺中的应用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具有除臭减臭作用的微生物的筛选结果 |
3.2 除臭菌株C5的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3.2.1 最佳pH值试验结果 |
3.2.2 最适培养温度和时间试验结果 |
3.2.3 利用甘蔗废糖蜜培养C5菌体条件优化结果 |
3.3 筛选菌株C5在生物凝固橡胶工艺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
3.3.1 C5参与胶乳凝固与其它凝固方式的凝固效果对比情况 |
3.3.2 C5参与胶乳凝固对橡胶湿凝块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3.3 C5对生物凝固胶干胶六项指标的影响情况 |
3.3.4 C5对生物凝固胶硫化性能的影响情况 |
3.3.5 C5对生物凝固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 |
3.3.6 除臭菌株对生物凝固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
3.3.7 除臭菌株对生物凝固胶交联密度的影响结果 |
3.4 C5与市售除臭液对橡胶湿凝块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除臭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4.2 关于除臭菌株的应用 |
4.3 关于天然橡胶胶凝块的挥发性成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综合处理及利用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废水来源和生产现状 |
2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特点 |
2.1 生物处理工艺技术 |
2.2 乳清循环利用结合厌氧发酵技术 |
2.3 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
3 结语 |
(9)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NR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鲜胶乳生物凝固 |
1.2.2 胶样配方 |
1.2.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原料形式对生物凝固NR性能的影响 |
2.2 鲜胶乳生物凝固熟化时间对NR性能的影响 |
2.3 凝块、绉片原料不同储存时间对其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 凝块、绉片原料压绉次数对其产品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10)NR分子量与炭黑分散性对NR/炭黑复合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概述 |
1.1.2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
1.1.3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常用填料 |
1.1.4 填料在橡胶填料复合材料中的分散问题 |
1.2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机械混炼法 |
1.2.2 溶液混合法 |
1.2.3 母料法 |
1.2.4 原位聚合法 |
1.2.5 插层法 |
1.2.6 溶胶-凝胶法 |
1.2.7 乳液混合法 |
1.2.7.1 胶乳概述 |
1.2.7.2 乳液共沉法 |
1.2.7.3 乳液压力共附聚法 |
1.3 填料-填料、填料-橡胶相互作用及其与填料分散性关系 |
1.3.1 填料-填料相互作用 |
1.3.1.1 填料网络的形成 |
1.3.1.2 填料网络的表征 |
1.3.1.3 填料网络对橡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1.3.1.4 填料网络的控制 |
1.3.2 填料-橡胶相互作用 |
1.3.3 填料-填料、填料-橡胶相互作用与填料分散性关系 |
1.4 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概述及其应用 |
1.4.1 RPA2000概述 |
1.4.1.1 RPA2000工作原理 |
1.4.1.2 RPA2000测试类型 |
1.4.2 RPA2000的应用研究 |
1.4.2.1 对生胶质量的检测 |
1.4.2.2 对混炼胶的质量控制 |
1.4.2.3 对硫化过程的模拟分析 |
1.4.2.4 对硫化胶性能的分析 |
1.5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5.1 选题背景 |
1.5.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实验方案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实验设计思路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橡胶分子量对其未填充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实验目的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主要原材料 |
2.3.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3 实验配方 |
2.3.4 试样制备 |
2.3.5 性能测试 |
2.3.5.1 门尼粘度 |
2.3.5.2 交联密度测试 |
2.3.5.3 橡胶动态性能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对生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2.4.1.1 门尼粘度 |
2.4.1.2 胶料的物理交联密度 |
2.4.1.3 动态性能 |
2.4.2 对无促进剂硫黄硫化体系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2.4.2.1 门尼粘度 |
2.4.2.2 胶料的交联密度 |
2.4.2.3 动态性能 |
2.4.3 对含促进剂硫黄硫化体系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2.4.3.1 门尼粘度 |
2.4.3.2 胶料的交联密度 |
2.4.3.3 动态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橡胶分子量对其炭黑填充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材料 |
3.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1.3 实验配方 |
3.1.4 试样制备 |
3.1.5 性能测试 |
3.1.5.1 门尼粘度 |
3.1.5.2 交联密度测试 |
3.1.5.3 SEM分析 |
3.1.5.4 橡胶动态性能的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对填充10份炭黑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3.2.1.1 门尼粘度 |
3.2.1.2 SEM分析 |
3.2.1.3 胶料的交联密度 |
3.2.1.4 胶料的动态性能 |
3.2.2 对填充20份炭黑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3.2.2.1 门尼粘度 |
3.2.2.2 SEM分析 |
3.2.2.3 胶料的交联密度 |
3.2.2.4 胶料的动态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炭黑分散性对NR/炭黑复合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实验配方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2.5.1 SEM分析 |
4.2.5.2 门尼粘度 |
4.2.5.3 橡胶动态性能的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分析 |
4.3.2 门尼粘度 |
4.3.3 动态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轮胎专用天然橡胶加工工艺探索[J]. 杨春,高东阳,张荣华,邓文华. 热带农业科技, 2019(03)
- [2]真空凝固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双. 海南大学, 2019(01)
- [3]酶凝固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刘彦妮. 中北大学, 2017(08)
- [4]天然鲜胶乳掺假物的检测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李宁宁. 海南大学, 2016(08)
- [5]磷脂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 魏丽娜. 中北大学, 2016(08)
- [6]国内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 黎燕飞,潘俊任. 中国热带农业, 2015(04)
- [7]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防臭菌株的筛选与效果评价[D]. 丁丽. 海南大学, 2014(07)
- [8]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综合处理及利用技术分析[J]. 徐文,张江雄,唐文浩,赵彦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1)
- [9]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NR性能的影响[J]. 张桂梅,姜士宽,徐荣,郭刚军,黄克昌,邹建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13(08)
- [10]NR分子量与炭黑分散性对NR/炭黑复合胶料动态性能的影响[D]. 邹玉荣.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