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阎方正[1](2022)在《论林宝全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文中指出林宝全的文艺思想研究对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关于"典型论""艺术倾向论""党性原则"等问题的深刻论述,进一步厘清学界长期存在的诸多争论,开启了新时期中国学者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思想的序幕。他的关于毛泽东、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研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破除了当时单一颂扬或避而不谈两种极端价值取向,明确了领导人话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里的重要地位。他针对文学的"主体性""审美现代性""全球化"等国外热点学术命题的认识,为当代中国文艺学界如何正确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潮树立了典范。林宝全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了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历史变迁。
史佩岚[2](2021)在《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妇女解放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解放的程度也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下,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妇女问题,广大妇女受“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规范和束缚,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身心饱受煎熬。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先进文明和民主思想的传入,妇女解放问题开始逐渐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一段时间,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妇女工作,在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李达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观的重要传播者,也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文章旨在对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社会实践路径等内容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李达不但通过翻译、撰写大量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与论着,对妇女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地研究,还在剖析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论述了妇女解放的必要性及实现妇女解放的途径之后,在妇女解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的思想。同时,他致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解放的社会实践运动,指导创办《妇女声》刊物、开办平民女学、参与制定妇女运动的决议,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本文在梳理了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因素之后,进一步系统阐述了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社会实践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特征,最后对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进行了总结。李达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与实践,对当时妇女的解放、社会革命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指导妇女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在实践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妇女自身的觉醒与解放,加快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革命的进程,为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妇女问题的解决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当代社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增强妇女的主体意识与内在驱动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与立场、坚持多学科相结合分析研究当今的妇女发展问题,不断与时俱进,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且,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使其在新时期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侯玉娟[3](2020)在《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是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是众多文艺思想竞相喷涌的年代,在挣脱“文革”的桎梏之后,众多学者急于表达心中情感,或是想要诉苦,或是展望未来。在文艺界有着一席之位的冯牧,更是这个多彩年代的亲历者。文艺界领导、编辑家、评论家的多重身份使得冯牧在新时期初期十年有着诸多作为,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派”论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其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中所做的各种安排及其在“现代派”争论中的立场可以发现冯牧所秉持的文学观念与社会理想。在众多文学思潮中,多种文学力量之间的较量,为话语权力的争夺,从多种角度反映出文学再发展演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矛盾斗争和多种力量交织的复杂性。笔者将冯牧的文学实践活动放置在这一复杂的历史状态中,结合新时期文学初期十年的历史语境,探索冯牧在这一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论文第一章从“伤痕文学”入手,在细读冯牧的文学评论、讲话、书信及“伤痕文学”研究资料等材料的基础上,讨论冯牧如何借用其主编的《文艺报》为“伤痕文学”构建舆论空间,参与“伤痕文学”的经典化。第一节以冯牧的身世及“政治文化”这一理论为基点,分析冯牧与“伤痕”作家的同构性;第二节主要还原“伤痕文学”思潮的历史现场,从多方论证中透析冯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的真实境况。第二章讨论冯牧在“伤痕文学”论争还未退场,“改革文学”这另一具有争议的思潮登场的历史境遇下的抉择和行动,对《乔厂长上任记》予以支持,促使其及作者蒋子龙在文坛获得一席之地。而结合材料得知冯牧对“改革文学”的支持并非只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赞赏,更是其在各种权力交织文学场域的策略选择。同时,本章结尾从“改革文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讨论“改革文学”诞生并经典化的历史现场。第三章论述在八十年代各种权力交织的文学场,通过“现代派”论争,以各自在文学场中的位置为出发点,通过文学想象对文学表意形式进行定位,讨论冯牧在自身多重身份的焦灼下对文学解释权的争夺。此时,冯牧的立场出现了改变,并与曾经的盟友发生分歧。本章主要研究冯牧立场改变的原因及“现代派”论争出现的助推力,并探讨“现代派”与冯牧成长的环境——“十七年文学”之间的暧昧关系。第四章主要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探讨冯牧在新时期初期十年的多重身份转换,讨论其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背后支持及在“现代派”论争中站位的真实意图。更是着眼于其在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坚持下重建历史总体性的期待,在“脱历史化”的大潮流下与历史重新建构对话。
林琳[4](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悠[5](2020)在《《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文中认为《战地新歌》是一套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形态的歌曲集。它产生于1972年至1976年间,由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全套共5集,共收录歌曲557首。《战地新歌》的命名来自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新歌》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对当今中国的声乐文化和社会生活仍具有重大的影响。它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文革时期的歌曲作品和词曲作家,同时还让今天的人们对特殊时期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题材、体裁和艺术特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声乐文献。本文以《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战地新歌》中的音频、视频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战地新歌》的女高音歌曲在题材内容、体裁类型、艺术特点和表演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研究。论文的第一章是《战地新歌》的研究综述。本部分对《战地新歌》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对《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论文第二章是《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特点的分析研究。本部分对《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体裁、演唱形式等作了具体的论述。同时对《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分类,并从歌曲的歌词、旋律、风格三个方面总结出了女高音歌曲的艺术特点。论文的第三章是《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的个案分析,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部分。本部分列举了《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老房东“查铺”》、《张大妈喜看<龙江颂>》等歌曲,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版本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论文的第四章是《战地新歌》中女高音歌曲的应用研究。本部分以演唱实践、声乐教学两个方面为研究方向,肯定了《战地新歌》中女高音歌曲实践应用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陶成武[6](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吴章伟[7](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作出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相关的新观点新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系列重要的论述是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提出的,以其历史厚度、现实深度、务实力度及实践广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以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核心文本,在广泛搜集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总结其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第一,阐述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时代方位与理论基础。时代方位主要表现在深刻变动的世情、深刻变革的国情;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第二,归纳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主要内容(上)。此部分包含了三个方面主要的内容: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供借鉴的思想精华;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第三,概括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主要内容(下)。此章节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概括: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演进、发展特点以及对其进行创新方法、创新路径的论述。第四,分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科学定位。本部分系统分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价值。
王鑫[8](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朱秀玉[9](2019)在《歌声中映射的“曲折发展岁月” ——以《歌曲》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历史考察(1956-196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一贯将歌曲作为一种宣传动员手段,并乐此不疲地进行改造延续,实现上下的联通。1956至1966年,歌曲在大肆开展的群众歌咏运动中发展繁荣。歌曲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反映时代面貌,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歌曲》是当时群众音乐期刊的代表之一,所载歌曲包括群众歌曲、革命歌曲、电影歌曲等,群众歌曲占主导。群众歌曲是政策宣传的手段,配合政治运动,动员群众,传递并塑造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全民大歌唱大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的发展,更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方式。这为进一步以《歌曲》为主探究歌曲与社会历史关系提供了实际意义。《歌曲》对1956至1966年的“曲折发展岁月”有较为集中的反映,映射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运动、工农兵生活以及青少年的社会期待,充满政治性、战斗性和革命浪漫主义。本文拟以《歌曲》杂志为主要文本依据考察1956-1966年曲折岁月的历史发展,以历史线索贯穿全文论述歌曲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第一章简要介绍这一时期歌曲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歌曲发展状况。第二章主要探析了歌曲中反映的国内外政治运动,重点论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比学赶帮超学大庆大寨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国际反帝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基本构成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政治主线。第三章主要论述歌曲中工农兵的生活,围绕他们受到的政治影响进行论述。第四章论述了青年上山下乡及其背负的政治期许以及少儿在特殊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教育。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阐明歌曲映射时代发展,也受时代影响。
贾涛博[10](2019)在《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发生于文艺界的“民族形式”讨论已经过去将近八十年的历史,相关讨论成果早已内化为文艺创作者的写作思维,并付诸文学作品之中。当今天反思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民族化的历史时,不得不提及1942年之后解放区文学在民族化方面的辉煌成就。当然,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形式的创造必须归功于解放区积极的政治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语境,归功于解放区作家自觉地文艺探索与实践。然而,又不得不提及1939到1942年在几乎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民族形式”文艺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艺讨论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民族化或民族风格等话语进驻解放区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重要生成事件。它将“民族形式”的话语与文学追求贯彻到解放区作家的艺术思维、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之中,深刻启发了解放区文学创作,对根据地的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学特征发挥了建构作用。1939年初《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刊,而文艺上初次论述“民族形式”的四篇文章正是刊登在该报刊之上,标志着解放区文学首次对“民族形式”问题涉足之时党政力量潜在地参与。“民族形式”讨论者在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内容时也依然沿用中国共产党前后倡导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思想纲领,甚至在“中心源泉”问题上解放区文学遵从了《讲话》中关于“民族形式”的人民本位艺术观。这说明“民族形式”讨论能够对解放区文学发挥建构作用,首先体现在党政力量的参与引导。其次,在“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下,解放区作家在处理“旧形式”问题上不再是之前那种因“形式”论“形式”的犹疑态度,而是跳出的形式怪圈,将其看做改造群众的历史契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重新架构问题视角。而在“五四”以来新文学“西化”的问题上,解放区作家受“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开始将新文学作为创作解放区文学创作可资借鉴的传统之一,能够有选择性地看待新文学语言的“欧化”事实,探究新文学在艺术上的“民族形式”,逐渐认同新文学在民族解放意义上的历史价值,其目的在于实现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深刻对接。虽然“旧形式”、新文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民族形式”讨论之前就有过论述,但并没有得到纠正,根本原因在于没意识到问题的源头所在,不能对症下药而流于表面形式的解决。该讨论之后使得解放区作家的文艺创作思维观念发生转变,旧形式与新文学的问题进入“民族形式”的范畴,从形式问题转换到更为广阔开放的历史视野,实现其在文艺层面上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此外,文艺层面的建构也表现在“民族形式”讨论参与者对解放区文学在形式与内容、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同一预设,也包括文艺家用“民族形式”的话语来批评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化成果。解放区文学在后期的语言、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上实现了民族化。如丁玲在方言土语的借鉴上能够一改之前直接干硬的做法,而是将地域特色与人民情感相融合,内化了方言土语的使用方式。文学内容上能够对传统封建制乡间社会进行阶级的分析与时代斗争的书写,体现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变迁。诗歌创作上对民歌改造也有较大突破,从之前简单套用民间形式到剔除不合时宜的封建落后成分,实现地域风情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革命之声。这些都说明了解放区作家受到了“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其民族化的创作是该讨论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实践表征。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论林宝全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的重新阐发 |
二、重新评价领导人话语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价值地位 |
三、科学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关系 |
四、结语 |
(2)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因素 |
2.1 近代中国的女子解放运动 |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妇女地位 |
2.1.2 近代中国女子解放运动的酝酿与准备 |
2.1.3 近代中国女子解放运动的两大浪潮 |
2.2 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与女权运动 |
2.2.1 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基础 |
2.2.2 近代欧洲国家的妇女解放与女权运动 |
2.3 李达留学日本接触新思想 |
2.3.1 日本留学经历 |
2.3.2 编译妇女解放相关着作 |
2.4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理论探索 |
2.4.1 马克思主义零星传入中国 |
2.4.2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入中国 |
2.4.3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妇女解放理论 |
第三章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内涵 |
3.1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
3.1.1 经济根源 |
3.1.2 文化根源 |
3.1.3 阶级根源 |
3.2 妇女解放的必要性 |
3.2.1 从社会问题视角分析 |
3.2.2 从两性问题视角分析 |
3.2.3 从社会运动视角分析 |
3.3 妇女解放的途径 |
3.3.1 制度层面 |
3.3.2 经济层面 |
3.3.3 社会习俗层面 |
3.3.4 文化教育层面 |
第四章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社会实践路径及主要特征 |
4.1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社会实践路径 |
4.1.1 创办妇女报刊 |
4.1.2 兴办平民女校 |
4.1.3 参与制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 |
4.2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特征 |
4.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4.2.2 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4.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五章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
5.1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5.1.2 为中国共产党指导妇女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
5.1.3 促进妇女自身解放,加快社会革命进程 |
5.1.4 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
5.2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当代启示 |
5.2.1 重视增强妇女主体意识,挖掘妇女内在驱动力 |
5.2.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与立场分析当今妇女问题 |
5.2.3 坚持多学科相结合研究当代妇女发展问题 |
5.2.4 不断与时俱进,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冯牧与“伤痕文学” |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伤痕话语建构 |
一 |
二 |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错位 |
一、“歌德”还是“缺德” |
二、偏狭的政治思维 |
第三节 文学话语的权利书写 |
第二章 冯牧与“改革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想象:两种话语的交锋 |
一、刘刚:“小说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
二、冯牧:“文学需要闯将” |
第二节 现实焦虑与历史颠倒 |
第三节 作为一个问题:改革与“现代化” |
第三章 冯牧与“现代派”论争 |
第一节 多重空间的论争 |
一、冯牧在漩涡中心的转变 |
二、特殊环境中的上海声音 |
第二节 知识惯性与现实重组 |
第三节 被压抑的“现代派”:与“十七年文学”的暧昧记忆 |
第四章 重回历史的想象:介入与建构 |
第一节 多重身份的转换 |
第二节 重建历史总体性的期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
三、创新点与价值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
二、传统旧戏批判 |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
一、文革后的喷发 |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5)《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地新歌》产生的背景与内容 |
第一节 《战地新歌》的产生背景 |
一、《战地新歌》的产生背景 |
二、《战地新歌》的出版 |
第二节 《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 |
一、《战地新歌》的选编内容 |
二、《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分类与特点 |
第一节 《战地新歌》中的女声歌曲演唱形式 |
一、《战地新歌》各集女声歌曲演唱形式分布 |
二、《战地新歌》各集女声作品演唱形式比率分析 |
第二节 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形式分类 |
一、《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分布详情 |
二、女高音歌曲的题材 |
三、女高音歌曲的体裁 |
第三节 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唱法分类 |
一、美声唱法歌曲 |
二、民族唱法歌曲 |
第四节 女高音歌曲的特点 |
一、歌词 |
二、旋律 |
三、风格 |
第三章 《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美声唱法歌曲个例 |
一、花腔女高音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
二、抒情女高音歌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
第二节 民族唱法歌曲个例 |
一、传统民歌《翻身道情》 |
三、民族风格创作歌曲《老房东“查铺”》 |
第四章 《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应用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应用实践 |
一、曲目的甄别与选择 |
二、歌词的修改与替换 |
三、旋律的改写与补充 |
第二节 演唱应用实践 |
一、风格韵味 |
二、演唱技术 |
三、舞台表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谱例 |
致谢 |
(6)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
1.2.1 视角聚焦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
2.2.1 广场舞的内容 |
2.2.2 广场舞的分类 |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
2.4 小结 |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
3.4 小结 |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
4.5 小结 |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
5.4 小结 |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
6.4 小结 |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后续展望 |
8.参考文献 |
9.附录 |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1.致谢 |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时代方位与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时代方位 |
1.深刻变动的国际背景 |
2.深刻变革的国内背景 |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2.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 |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基本内容(上) |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
1.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
2.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
3.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
4.奉行和平道路的文化根源 |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的总结 |
1.修身:个人的角度 |
2.治国:领导干部的角度 |
3.平天下:对外关系的角度 |
(三)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阐述 |
1.坚持特色道路的历史依据 |
2.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沃土 |
3.建设当代道德的核心精髓 |
三、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基本内容(下) |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演进的论述 |
1.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
2.两汉经学兴盛 |
3.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 |
4.隋唐儒释道并立 |
5.宋明理学发展 |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特点的论述 |
1.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 |
2.与时迁移和应物变化 |
3.经世致用原则与文以化人功能 |
4.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
(三)习近平关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的论述 |
1.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
2.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3.承认和尊重与珍惜和维护 |
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四)习近平关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的论述 |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整理 |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
3.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 |
4.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
5.重视党员领导干部与青年等对象 |
四、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科学定位 |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理论价值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2.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厚滋养 |
3.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 |
4.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 |
5.推进中国方案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实践价值 |
1.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四观四德” |
3.满足人民对文化个性化的新期待 |
4.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自信 |
5.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歌声中映射的“曲折发展岁月” ——以《歌曲》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历史考察(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歌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歌曲发展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建设方兴未艾 |
二、革命战斗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歌曲发展概况 |
一、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指导方针 |
二、歌曲创作曲折发展 |
三、歌曲传播繁荣发展 |
第二章 政治之歌:祖国、党、领袖的赞颂与国内外政治运动 |
第一节 政治之歌中的赞美歌颂 |
一、赞颂美丽祖国 |
二、歌唱伟大共产党 |
三、歌颂救星毛主席 |
第二节 政治之歌中的国内政治运动 |
一、高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好 |
二、贯彻增产节约,全力支援农业 |
三、比学赶帮超,学大庆大寨典型 |
四、歌唱集体主义与阶级斗争 |
第三节 政治之歌中的国际反帝运动 |
一、炮轰金门的胜利之歌 |
二、中苏关系破裂之前的浓情歌唱 |
三、支持亚非拉美反帝运动 |
第三章 生活之歌:工农兵的生活 |
第一节 工人之歌中的阶级意识教育 |
一、各类工人的劳动之歌:无私奉献为祖国 |
二、工人的精神品质与阶级使命:不忘阶级斗争 |
第二节 农村之歌中的农(牧)民生活 |
一、农(牧)民的生产劳动:盲目的热情 |
二、农村发展新景象:曲折中的前进 |
三、农(牧)民的生活情感:隐忧中的欢唱 |
第三节 军人之歌中的“革命”军人 |
一、军人的战斗与学习:争做毛主席战士 |
二、军人的风姿风貌:当兵光荣 |
第四章 观念之歌:政治风潮中的青少年期许 |
第一节 青年之歌中的革命接班人形象 |
一、1966 年以前的上山下乡 |
二、歌声中期待的青年 |
第二节 少儿之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劳动为主的少儿生活 |
二、歌声中的主流少儿观 |
结语:歌声与时代的互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引用歌曲目录 |
(10)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民族形式”讨论与“民族形式”论争辨析 |
0.2 选题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意义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抗战时期“民族形式”问题的发生语境 |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背景 |
1.2 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繁盛 |
1.3 “旧形式”的零星纷争 |
2 “民族形式”的双重性质与解放区文化环境的暗合 |
2.1 文艺“民族形式”讨论概述 |
2.1.1 发生:政治用语的文学转译 |
2.1.2 高潮:“新国粹”与“阿斗论”的形式交锋 |
2.1.3 真实身份:“为政治而创作”的大众化理论 |
2.2 文艺上:与解放区左翼文学传统的同质 |
2.3 意识形态上:暗合解放区的文化政治环境 |
3 “民族形式”讨论中党政力量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 |
3.1 党的“民族形式”的内涵:大众化、通俗化 |
3.2 党报对解放区文学创作中“旧形式”问题的民族化引导 |
3.2.1 貌合神离:解放区文学“旧形式”利用的问题 |
3.2.2 党报引导:“旧形式”纳入“民族形式”范畴 |
3.2.3 解放区文学界对《新中华报》引导的响应 |
3.3 以党的抗战思想纲领建构解放区文学民族形式 |
3.4 《讲话》对“中心源泉”的本位明确 |
4 “民族形式”讨论从文艺观念层面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 |
4.1 重新架构“旧形式”问题视角 |
4.1.1 历史性视域:改造群众的契机 |
4.1.2 文化性透视:民族传统的特质 |
4.2 对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
4.2.1 从偏颇到理智:“欧化”的选择性界定 |
4.2.2 艺术经验续接:新文学的民族“形式”探寻 |
4.2.3 历史内涵认同:民族解放的共在性质 |
4.3 以设想新的文学形式建构解放区文学 |
4.4 对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形式”批评 |
5 解放区文学实践中的“民族形式”表征 |
5.1 “田宝霖”到“桑干河”:方言土语的内化 |
5.2 无为“礼”治与阶级冲突:乡间治理的复杂书写 |
5.3 “靡靡”之音到革命之声:民间歌谣技法的化用 |
6 “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建构之反思 |
6.1 讨论的偏颇与文学建构价值 |
6.2 政治与艺术功能的双重建构 |
6.3 建构民族风格的深远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林宝全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贡献[J]. 阎方正. 社会科学动态, 2022(03)
- [2]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研究[D]. 史佩岚.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冯牧与新时期文学十年(1976-1986)[D]. 侯玉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5]《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D]. 吴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研究[D]. 吴章伟.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8]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歌声中映射的“曲折发展岁月” ——以《歌曲》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历史考察(1956-1966)[D]. 朱秀玉. 武汉大学, 2019(06)
- [10]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D]. 贾涛博.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