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冉[1](2018)在《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文中提出盐水鹅,扬州人俗称“老鹅”。近年来,随着人民越来越注重饮食,从基本的吃好,到发展为吃的安全与营养。作为淮扬菜的代表之一,盐水鹅的质量及营养开始受到各方人士重视,而同时为了淮扬菜发展需要,不少淮扬菜大师表示,要制订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盐水鹅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等方面制订。标准制订过程中,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查询、收集及研究,接收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建议,经反复修改及补充形成草案。盐水鹅多采用小作坊加工,以街头摊点方式销售。为更好地控制盐水鹅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盐水鹅卫生管理力度,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需进行研究。研究散装盐水鹅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是确保盐水鹅质量安全的前提。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散装盐水鹅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可为散装盐水鹅贮藏、食用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1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水分、蛋白质、脂肪及氯化钠指标。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T 23586规定。2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20批盐水鹅总砷、铅、镉、总汞及铬含量。结果显示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符合GB 2762规定。一方面预防污染物污染盐水鹅产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污染物检测。3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相关限量要求,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为70.83%、44.17%和97.50%;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非预包装盐水鹅在加工、运输及流通等环节易受到污染,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非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监督管理。4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的研究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 300批盐水鹅亚硝酸盐、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氯霉素及罂粟壳含量。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2760要求。氯霉素检出1批、罂粟壳检出2批。5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现状研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现场抽查盐水鹅摊点共204个。从业人员268人,持有效健康证217人,持证率80.97%。防蝇防尘等卫生设施完善的有204份,合格率76.12%。对摊点使用的刀具、盘、电子秤及砧板四种工具进行大肠菌群测定,合格率分别为39.44%、33.93%、29.81%及25.98%。随机抽取72批盐水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8.06%、36.11%,致病菌检出1批。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规范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6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以散装盐水鹅为对象,研究其在4℃、25℃及35℃贮藏温度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特征变化,对于当天加工制作,并在中午销售的盐水鹅,保存期限建议值为:35℃不超过8 h,25℃不超过20 h。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研究,提出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指导人们健康食用盐水鹅。
薛俊[2](2001)在《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 在市场经济搞活的形势下,街头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制售方式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在解决人员就业,活跃市场经济,丰富市场供应,方便消费者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了解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现状,采取相应的卫生管理对策,我们于1999年初对市区372户街头食品摊点进行了卫生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由食品卫生监督员对城区范围内从事街头食品经营者,按街道逐户检查、询问,采用统一表格填写基本情况和卫生状况,
潘兆林[3](1997)在《江都市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郭娟[4](2021)在《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为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各类食品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掌握扬州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扬州市食源性疾病、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危食品类别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实施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1 食源性疾病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0年扬州市各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9504例,病例集中于第三季度(36.92%);≥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20.82%);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2%);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共采集病例生物样本2040份,总阳性率为10.39%;共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诺如病毒(5.00%)、沙门氏菌(3.82%)、副溶血性弧菌(1.5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病原体在6~1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16.81%),且以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在16~2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在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18.37%),且均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有病原体检出病例对应的最可疑食品类别为乳与乳制品(24.06%)。沙门氏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5.9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3.33%)。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起,累计发病人数175人,病死率0.57%(1/175)。在致病因素明确的9起暴发事件中,33.33%的暴发事件是由亚硝酸盐引起,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22.22%)、变形杆菌(11.11%)、副溶血性弧菌(11.11%)、砷化物(11.11%);暴发时间集中于第三季度(53.85%);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46.15%);原因食品主要是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19—2020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各自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相应特征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内进行食品样品的采集,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5大类398份食品样品,总不合格率为8.04%(32/398),其中4类11份食品样品检出卫生指示菌指标超标,超标率为4.55%(11/242),具体表现为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粮食制品中霉菌,乳与乳制品中碱性磷酸酶超标,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1.67%(1/60)、4.08%(4/98)、4.17%(2/48)、11.11%(4/36)。3类23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06%(23/326),共检出5种25株致病微生物,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05%、10.42%,主要污染的是粮食制品和餐饮食品;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7%和4.86%,粮食制品中主要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肉与肉制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利店/零售店、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23.08%、11.11%、5.19%。结论:扬州市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较为零散。3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中的相关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用点评估法对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2019—2020年共检测9大类389份食品样品101个指标,样品合格率为93.32%;其中5大类26份食品样品中共9个指标超标,样品超标率为6.68%。不合格指标为水产动物中的镉元素,鸡蛋中的甲硝唑、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和灭蝇胺,鸡肉中的金刚烷胺,辣椒中的氯氟氰菊酯、油条中的含铝添加剂、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点评估的结果显示蔬菜中的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谷物和水产动物中的镉,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带来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结论:扬州市部分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且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1.1 盐水鹅 |
1.2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亟待制订 |
1.3 我国地方特色肉制品相关标准 |
1.4 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要求 |
1.5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 |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水分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脂肪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水分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脂肪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总砷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铅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镉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总汞测定结果 |
2.5 盐水鹅铬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总砷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铅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镉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总汞测定情况 |
3.5 盐水鹅铬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结果 |
2.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情况 |
3.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盐水鹅 |
4 技术要求 |
4.1 原辅料 |
4.2 感官要求 |
4.3 理化指标 |
4.4 污染物限量 |
4.5 微生物限量 |
4.6 食品添加剂 |
4.7 非法添加物 |
4.8 净含量 |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
6 检验规则 |
6.1 组批 |
6.2 抽样 |
6.3 检验 |
6.4 取样方法 |
6.5 判定规则 |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
7.1 标识 |
7.2 包装 |
7.3 运输 |
7.4 贮存 |
第七章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2.2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
2.3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
2.4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
3.2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状况 |
3.3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状况 |
3.4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贮藏温度对L~*值影响 |
2.2 不同贮藏温度对a~*值影响 |
2.3 不同贮藏温度对b~*值影响 |
2.4 不同贮藏温度对感官品质影响 |
2.5 不同贮藏温度对pH值影响 |
2.6 不同贮藏温度对TVB-N值影响 |
2.7 不同贮藏温度对TBARS值影响 |
2.8 不同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贮藏温度L~*值、a~*值及b~*值测定情况 |
3.2 不同贮藏温度感官品质测定情况 |
3.3 不同贮藏温度pH值测定情况 |
3.4 不同贮藏温度TVB-N值测定情况 |
3.5 不同贮藏温度TBARS值测定情况 |
3.6 不同贮藏温度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
3.7 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综述: 全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研究概况 |
1 资料来源 |
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情况 |
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类别 |
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域分布 |
4.1 产品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食品类别 |
4.2 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
4.3 生产经营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
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 |
5.1 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叠 |
5.2 形式与内容不规范 |
5.3 管理手段滞后,监管不力 |
5.4 支持力度不够 |
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的建议 |
6.1 明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位 |
6.2 加强地方特色产品标准化建设 |
6.3 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见 |
6.4 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1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
2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
3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
4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
5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
6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2)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 调查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营业时间 |
2.3 籍贯 |
2.4 职业与文化程度 |
2.5 经营食品种类 |
2.6 食品、餐具消毒抽样检查与监测结果 |
2.7 基本卫生状况 |
2.7.1 卫生设施差 |
2.7.2 个人卫生差 |
3 讨论 |
4 建议 |
(4)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意义 |
1.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研究现状 |
1.1.4 课题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食源性疾病监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
2.2.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
2.2.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
2.3 讨论 |
2.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
2.3.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
2.3.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
2.3.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样品构成情况 |
3.2.2 微生物检出情况 |
3.3 讨论 |
3.3.1 卫生指示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3 寄生虫监测情况分析 |
3.3.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总况 |
4.2.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 |
4.2.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4.3 讨论 |
4.3.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总况分析 |
4.3.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分析 |
4.3.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3.4 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9年扬州市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附录二:2019年扬州市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D]. 李冉. 扬州大学, 2018(12)
- [2]江都市区街头食品卫生调查与分析[J]. 薛俊. 职业与健康, 2001(01)
- [3]江都市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对策[J]. 潘兆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7(06)
- [4]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D]. 郭娟.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