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论文文献综述)
叶柳钰[1](2020)在《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的情绪效应 ——来自内隐与外显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师评价语言类型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教师表扬学生时,如果不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得不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批评学生时,如果不考虑评价语言上的技巧,长期使用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词,不仅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且还容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无论是鼓励、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在评价语言上都应该注重一定的技巧性,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评价。教师评价语言中存在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而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中常常又存在着两种表达方式: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以往有关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与逻辑学,后来心理学者逐渐意识到语言反映了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人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研究,从而了解个体的态度、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心理认知活动。近年来,关于否定表达引起了心理学的关注,学者们主要对否定加工与否定偏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否定表达与肯定表达在加工上及使用偏向上均存在差异,人们可以合理运用否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沟通交流。本研究将在否定加工与否定偏向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教师评价语言进一步研究,主要探讨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情绪的影响。希望学校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重视对教师评价语言技巧上的使用,切实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使用水平和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将从内隐与外显两方面来探讨教师评价语言对学生情绪的影响。研究教师评价语言加工中的情绪效应,内隐态度的测量可以借鉴与之有关的研究所使用的情感错误归因范式(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duce,AMP)。AMP是以投射为原理的一种内隐测量方式,启动项所诱发的情感被错误地用来评价目标项,从而间接地了解被试对启动项的态度。在本研究中,实验1以教师评价词(积极评价肯定语言,积极评价否定语言,消极评价肯定语言,消极评价否定语言)作为启动材料,以中性印尼语单词为目标材料,探讨教师评价语言的情绪效应。在情感错误归因范式中,为了考察情绪效应是否具有时间的稳定性,因此设置了两种间隔时间(ISI),分别为0ms和300ms,结果显示,消极评价语言比积极评价语言有显着高的消极反应概率;积极评价否定语言与比积极评价肯定语言有显着高的消极反应概率;消极评价肯定语言比消极评价否定语言有显着高的消极反应概率;无论间隔时间(ISI)为0ms还是300ms,情绪效价的效应没有变化,情绪效应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实验2考察了初中生对不同教师评价语言的外显态度,采用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为评价类型与语言类型,因变量为被试对不同教师评价词的愉快度评价分数。研究结果发现,消极评价语言的分数比积极评价语言的分数低;积极评价否定语言与比积极评价肯定语言的分数低;消极评价肯定语言比消极评价否定语言的分数低。由以上结果建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尽量多使用积极评价,少用消极评价;教师在进行积极评价时,尽量多使用肯定语言,少用否定语言。教师在进行消极评价时,尽量多使用否定语言,少用直接的肯定语言。
谢丽虹[2](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狭义副语言现象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狭义副语言是人物对话中,伴随着固定意义的语词而出现的超常语音特征与超常发音方式。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将狭义副语言理论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及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了探究,以教材中狭义副语言的具体表现、识别标注以及作用为主要内容,并在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探索狭义副语言的教学方式。本文的第二章对狭义副语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超常的语音特征和超常的发音方式两个方面来对狭义副语言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超常的语音特征主要表现为超常的音强、超常的音高、超常的音长以及超常的音色四个方面,而超常的发音方式则表现为超常的停顿与抑制超常的语音特征两个方面。第三章中,笔者提出了狭义副语言的识别标注这一概念,主张将其运用到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狭义副语言进行识别。狭义副语言的识别标注主要可分为提示语标注、直接引语标注、语境标注以及多重标注四大类。其中提示语标注中包含着声音标注、体态语标注和情感标注,而直接引语标注中又含有标点符号标注、感叹词标注与类语言标注。按照以上分类,笔者对其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数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多狭义副语言都可通过直接的、无需过多思考探究的狭义副语言标注进行识别,操作简单。第四章中,笔者从文本解读层面对于狭义副语言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解读课文时具有的作用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多样性来看,狭义副语言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文章主题此三种作用。从综合性来看,在一篇课文中,狭义副语言所起的作用可能不是单一的,具有三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相结合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与揭示文章主题相结合的作用以及三种作用兼有的组合。第五章中,笔者对《变色龙》一课的课例与课堂实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在教师在运用相关狭义副语言因素进行教学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对于狭义副语言的具体表现关注不够,大部分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大多从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对于话语的内容进行分析,而忽视了语言需要被表达的特点;其次,教师没有运用狭义副语言标注来进行教学的意识,使得朗读教学的效果被大大削弱,没有发挥其在课堂中应有的作用;再次,教师对于狭义副语言的作用认识不全,导致其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最后,大部分教师在对狭义副语言进行教学时,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显得过于零散。针对此种现象,提出了增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设计专题教学以及“舞台表演”活动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师对于狭义副语言的认识,在文本解读时有意识地运用其理解本文;同时,为课文中的人物言语教学提供一个可具体操作的理论支持,给学生自读文本提供可利用的理论工具。
刘杰[3](2018)在《“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三 有准备和有情趣》文中研究指明沉下去搞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写出好作品的关键。而要得到第一手材料,必须做充分准备,包括情感准备,不怕用不到,就怕想不到。愿不愿花力气去做,能不能沉下心来,是对一个记者耐力的检验,也是对记者在新闻事业方面执着程度的考量。当然,任何准备都不能替代"走基层"。生动的事例在基层,鲜活的报道在基层,作品的情趣也在基层。
王芫[4](2004)在《消息树》文中研究说明 我曾经迷失在黑暗的森林之中是那棵消息树传达使命引我向光明现在的我惊魂初定——卷首语第一部第一章天上掉下个卫大姐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时代。这是一个感情泛滥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斤斤计较,这个时代也有不少的人多愁善感。这个时代到底是过于冷漠还是过于滥情?站在自己的角度,每个人都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各人的
赵德发[5](2003)在《震惊》文中指出 一那是一个出奇显怪的夜晚。那天是七月初一,一个漆黑漆黑的无月之夜。没有月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严严实实将村子包裹起来的燠热,是趁着燠热疯狂作案的蚊子跳蚤。这样的夜怎么熬呢?我只好像前些个夜晚一样,去村外麦场上“攀夜”。
万钫[6](2002)在《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文中研究说明 大脑是智慧的源泉。有关脑健康的研究证实:营养与脑健康息息相关。那么,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或保健品一吃就灵,能获得健脑的专利呢?大脑说:没有,我需要方方面面的营养,我需要平衡的膳食,而且这些来自宝宝的小餐桌上。请听大脑如是说。
保罗·加利科,海曙红[7](1987)在《鲜花献给阿利斯夫人》文中研究表明《鲜花献给阿利斯夫人》是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作品。小说描写了英国一个普通的打杂女工对美的执着的追求。她节约了一笔巨款到巴黎购买款式新颖的华贵服装。她以纯朴善良的心赢得了法国人的好感和尊敬。小说笔调明快,生活气息浓郁。
二、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论文提纲范文)
(1)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的情绪效应 ——来自内隐与外显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教师评价语言概述 |
1.1.1 教师评价语言 |
1.1.2 教师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
1.1.3 教师评价语言分类 |
1.1.4 教师评价语言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1.1.5 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的影响 |
1.2 语言的相关研究 |
1.2.1 否定的相关研究 |
1.2.2 否定加工的理论研究 |
1.2.3 否定偏向的理论研究 |
1.3 情绪 |
1.3.1 情绪启动 |
1.3.2 否定的情绪调节 |
1.3.3 教师评价语言与初中生情绪 |
1.4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 |
1.4.1 外显态度 |
1.4.2 内隐态度研究范式——情感错误归因范式 |
2 问题的提出 |
2.1 研究缘由 |
2.1.1 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 |
2.1.2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
2.2 问题的提出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思路 |
2.5 创新之处 |
3 研究意义 |
3.1 实践意义 |
3.2 理论意义 |
4 实验1初中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内隐态度 |
4.1 研究目的 |
4.2 被试 |
4.3 实验材料 |
4.4 实验设计 |
4.5 实验程序 |
4.6 数据结果与分析 |
4.7 讨论 |
4.7.1 不同评价类型的情绪效应 |
4.7.2 积极评价中不同语言类型的情绪效应 |
4.7.3 消极评价中不同语言类型的情绪效应 |
4.7.4 情绪效应的时间稳定性 |
5 实验2初中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外显态度 |
5.1 研究目的 |
5.2 被试 |
5.3 实验材料 |
5.4 实验设计 |
5.5 实验程序 |
5.6 数据结果与分析 |
5.7 讨论 |
6 总讨论 |
6.1 不同评价类型的情绪效应 |
6.2 不同语言类型的情绪效应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不足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材料 |
致谢 |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狭义副语言现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副语言的研究现状 |
1.1.1 广义副语言的研究现状 |
1.1.2 狭义副语言的研究现状 |
1.2 语文文本解读中狭义副语言的应用现状 |
1.3 语文阅读教学中狭义副语言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狭义副语言的界定与具体表现 |
2.1 狭义副语言的界定 |
2.2 狭义副语言的具体表现 |
2.2.1 超常语音特征 |
2.2.1.1 超常的音强 |
2.2.1.2 超常的音高 |
2.2.1.3 超常的音长 |
2.2.1.4 超常的音色 |
2.2.2 超常的发音方式 |
2.2.2.1 抑制超常语音特征的发音方式 |
2.2.2.2 运用超常停顿的发音方式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的识别标注 |
3.1 识别标注的界定 |
3.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识别标注的具体表现 |
3.2.1 提示语标注 |
3.2.2 直接引语识别标记 |
3.2.3 语境标注 |
3.2.4 多重标注 |
3.3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识别标注的数量分布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中狭义副语言的作用 |
4.1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作用的多样性 |
4.1.1 塑造人物形象 |
4.1.2 推动情节发展 |
4.1.3 揭示文章主题 |
4.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作用的综合性 |
4.2.1 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相结合 |
4.2.2 塑造人物形象与揭示文章主题相结合 |
4.2.3 三种作用相结合 |
第五章 《变色龙》中的狭义副语言教学 |
5.1 《变色龙》教学中狭义副语言具体表现的教学 |
5.2 《变色龙》教学中狭义副语言识别标注的教学 |
5.3 《变色龙》教学中狭义副语言作用的教学 |
5.4 《变色龙》教学对构建狭义副语言专题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提示语标注整理表 |
附录 B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直接引语标注整理表 |
附录 C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语境标注整理表 |
附录 D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狭义副语言多重标注整理表 |
致谢 |
(3)“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三 有准备和有情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的情绪效应 ——来自内隐与外显的证据[D]. 叶柳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狭义副语言现象及其应用[D]. 谢丽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三 有准备和有情趣[J]. 刘杰. 新闻战线, 2018(17)
- [4]消息树[J]. 王芫. 中国作家, 2004(01)
- [5]震惊[J]. 赵德发. 中国作家, 2003(05)
- [6]与大脑对话——怎样才能吃出聪明来[J]. 万钫. 启蒙(0-7岁), 2002(01)
- [7]鲜花献给阿利斯夫人[J]. 保罗·加利科,海曙红. 当代外国文学, 1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