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出现及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CRE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CRE感染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邀请了此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CRE流行概况,CRE实验室检测,CRE感染治疗原则,主要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CRE感染及定植危险因素,CRE各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刘文宇[2](2021)在《逆转碳青霉烯耐药菌中药单体增效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apenems)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问题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文献报道,许多中药单体如杨梅素、紫草素、黄岑等均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抗碳青霉烯耐药菌中药单体增效剂,为碳青霉烯耐药菌的防控以及新型抗菌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前期文献查阅选取了21种中药单体来进行筛选,联合药敏试验表明,杨梅素与美罗培南联合使用时,对产NDM(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蛋白)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ECH10可以起到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所以选择了杨梅素作为中药单体增效剂候选药物进行体内活性和安全性评价。另外,通过细菌感染模型、扫描电镜、活死细胞染色、胞内ATP检测以及活性氧ROS的测定、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杨梅素和美罗培南的协同抑菌机制进行探索。首先,对杨梅素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其对红细胞有较低的溶血性,细胞毒性也较小。杨梅素和美罗培南的联合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小鼠和大蜡螟在感染ECH10后的存活率,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内脏器官和大腿肌肉的载菌量明显降低,病理变化也明显得到改善,表明在体内杨梅素可以有效逆转碳青霉烯耐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杨梅素和美罗培南联用时,可以造成ECH10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胞内ATP水平降低,活性氧ROS上升,进而引起细胞死亡。同时,杨梅素和美罗培南联用可以显着抑制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 NDM的转录和翻译,增强了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本研究证实了杨梅素的安全性较好,而且与美罗培南联用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碳青霉烯耐药菌中药单体增效剂来使用,并通过对杨梅素和美罗培南联合杀菌机制的研究,为后续碳青霉烯耐药菌的防控以及新型抗菌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马剑钢[3](2021)在《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携带tet(X)基因变体的质粒的流行,将对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治疗带来威胁,也给畜禽养殖治疗药物的选择加大了难度。tet(X3)和tet(X4)基因是近两年发现可通过质粒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性,同时也可以对四环素及其它四环素类衍生物产生高水平耐药。尽管替加环素未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但已在多地区猪、鸡、牛等多种动物源细菌中鉴定出tet(X3)/tet(X4)基因,其产生机制及流行趋势尚不清楚。明确携带tet(X3)/tet(X4)基因细菌在各地区中的流行及耐药趋势,阐明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对临床用药和防范耐药基因的传播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从陕西、宁夏、山西、四川、青海等8省市采集猪、羊和朱鹮粪便样品共计1362份,分离替加环素耐药菌,对tet(X3)/tet(X4)基因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分离到的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了解这些菌株对其他类别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部分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分析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的遗传多态性以及基因定位情况,对不同菌种中tet(X3)/tet(X4)基因的核心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接合实验、适应性代价及基因稳定性试验研究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具体研究如下:1.将采集的1362份样品通过替加环素抗性琼脂培养基筛选耐药菌,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分离到的耐药菌进行tet(X3)/tet(X4)基因的检测,并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猪源样品中分离到218株替加环素耐药菌,各地区的分离率分别为宁夏56%(14/25)、广西54.9%(112/204)、陕西51.33%(58/113)、山西26.67%(4/15)和四川8.73%(11/126),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多种不动杆菌属细菌;风险因素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养殖场的耐药菌阳性率差异显着。本研究发现宁夏、广西和陕西的猪场中广泛存在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2.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到的203株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均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和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耐药,对氟苯尼考和磺胺异恶唑共同耐药性分别为100%和99.51%,对氨苄西林(91.63%)、复方阿莫西林(79.31%)和恩诺沙星(73.99%)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性严重;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不同地区之间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差异较大。本研究发现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多重耐药性严重,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和氨苄西林是耐药性最严重的抗生素。3.为了获得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基因组信息和质粒谱信息,通过二代全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以及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对部分菌株进行遗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未发现明显的克隆传播,91.02%的大肠杆菌菌株中tet(X4)基因位于其质粒DNA上,并且这些菌株中多携带Inc X1型复制子的质粒;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一定克隆传播,ST727型最多(占84.62%),但tet(X4)基因均位于质粒上;多种不动杆菌携带的tet(X3)基因位于质粒上,主要通过质粒传播耐药基因。本研究发现质粒是传播tet(X3)/tet(X4)基因的重要因素,其中Inc X1型质粒是大肠杆菌间传播tet(X4)基因的主要原因。4.为进一步获得不同菌种中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基因组精细结构信息,通过三代全基因测序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不同菌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质粒信息以及核心遗传结构。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携带的质粒骨架结构相似,由Inc HI1型质粒介导。Towneri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owneri)中携带tet(X3)基因的质粒与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tet(X4)的质粒无相关性。Indicus不动杆菌(A.indicus)携带的tet(X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有串联排列的17个拷贝。插入元件IS26和ISCR2与tet(X3)/tet(X4)基因的转移存在相关性,tet(X3)的核心遗传结构为?ISCR2-IS26-Lys R-aph(3’)-Ia-IS26-xer D-tet(X3)-resolvase-hp-ISCR2,tet(X4)的核心遗传结构为abh-tet(X4)-ISCR2和ISCR2-abhtet(X4)-ISCR2。5.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接合实验,以大肠杆菌26R 793为接合受体研究野生菌株中质粒的转移能力;通过分子克隆获得表达tet(X3)/tet(X4)基因的大肠杆菌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比较菌株的生长速率;此外还通过对tet(X4)基因不同拷贝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研究其多拷贝形成机制。结果显示57.14%的大肠杆菌和50%阴沟肠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将携带tet(X4)基因的质粒传递到受体菌中,同时将多种耐药性共同传递给受体菌;比较大肠杆菌DH10β、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的生长曲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代价;对不同拷贝tet(X4)基因的菌株传代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多拷贝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菌株通过插入元件ISCR2进行滚环复制形成串联重复基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值。本研究证实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质粒进行tet(X4)基因的传递,其中插入序列ISCR2基因可介导串联重复tet(X4)基因的产生。虽然医院临床上还很少检测到携带tet(X)变体的细菌,但已在多省市的动物中发现,且多数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的形式水平传播tet(X)基因变体。不仅会造成tet(X)变体在动物中广泛传播,限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还可能在未来某种压力作用下从动物源细菌大量传播到人源细菌中,对CRE感染病人的治疗造成威胁。本研究调查了多省市动物源细菌中tet(X3)/tet(X4)基因的流行现状,并对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阐明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流行规律以及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为替加环素耐药菌的有效防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黄茹润[4](2021)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收录在Em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中对比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1篇RCT文献,其中美罗培南3篇,亚胺培南3篇,厄他培南4篇,比阿培南1篇,帕尼培南0篇,共4196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年龄一般从18岁到90岁不等,各研究均报告基线可比。患者随机分为2273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组,1923例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组在MITT人群中LFU访视时的临床治愈率和ME人群中EOT访视时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优于对照组药物[OR=1.61,95%CI(1.03,2.52),P=0.04]和[OR=3.06,95%CI(1.38,6.80),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低于对照组[OR=0.51,95%CI(0.27,0.96),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碳青霉烯类治疗组与其他对照药物组,在TOC访视时的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 MITT、CE和ME人群的临床治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 MITT和MITT人群中的细菌清除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主要病原菌,两组药物的清除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两组药物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异常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和耐受性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研究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MITT-LFU中的临床治愈率和在ME-TOC中的细菌清除率中有统计学差异,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但在大部分人群中两药疗效相当。进一步对几种常见病原菌清除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低于对照药物,且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清除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药物在安全性方面相当。但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结论需要进一步验证。
陈传辉[5](2021)在《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株,测定hvKP诱导前后毒力表型和致病力改变;检测sRNA在CR-hvKP菌诱导耐药前后表达谱的差异及筛选能够调控CR-hvKP菌形成的sRNAs;探讨sRNA-051在CR-hvKP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药性及毒力作用中的机制,为临床有效控制CR-hvKP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诱导前后的菌株同源性,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菌株MIC值变化,以确认CR-hvKP菌株诱导构建成功;采用sRNA高通量测序检测hvKP菌野生株和经亚胺培南诱导后产生的CR-hvKP菌株中sRNA表达谱的差异,通过基因重组敲除技术筛选出对CR-hvKP菌株抗药性、毒力及致病力产生影响的目标sRNA;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目标sRNA基因缺陷菌株,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所有sRNA基因缺陷株的亚胺培南MIC值,采用高黏性表型、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小鼠LD50等试验检测目标sRNA缺陷株的毒力;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CR-hvKP△Hfq缺失株,q RT-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的相对表达量,探讨其对Hfq伴侣蛋白的依赖性;动物实验验证sRNA-051基因敲除是否可降低CR-hvKP菌株的毒力和致病力,选用30g左右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R-hvKP菌株组、sRNA-051基因缺失的CR-hvKP菌株组(即△sRNA-051缺失株组)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法给与菌液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感染菌量:3×109cfu/ml,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采用眼球取血法处死小鼠,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HvKP菌株在亚胺培南诱导成CR-hvKP菌后,其MIC值由(MIC<0.5μg/ml)变成(MIC=16μg/ml),通过高黏表型试验、MLST及PFGE测序确定了其荚膜基因分型均为ST23型K1荚膜血清型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同时表达毒力基因rmp A、iro N、aerobactin、mrk D,为具有高黏液表型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及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我们进一步发现HvKP在诱导形成CR-hvKP菌株后仍保持其高致病力特征;sRNA高通量测序发现184个sRNA表达上调,75个sRNA表达下调,RT-q PCR验证发现其中9个sRNA在亚胺培南诱导后产生的CR-hvKP菌株中表达上调;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敲除了9个sRNA,发现sRNA-051能明显降低CR-hvKP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由16μg/ml降到4μg/ml),同时也可以显着减低CR-hvKP菌的毒力及致病力;本研究收集了CR-hvKP菌株25株,hvKP菌株40株,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CR-hvKP△Hfq缺失株,q RT-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CR-hvKP△Hfq缺失株中sRNA-05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约为野生株的30%,表明CR-hvKP菌株中sRNA-051具有Hfq伴侣蛋白依赖性;动物实验显示对照组小鼠活跃,饮食正常,CR-hvKP菌株组小鼠4h后均开始发病,脸部肿胀,20h死亡1例;△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20h后小鼠逐渐开始发病,30h后小鼠症状加重,对照组小鼠20h和40h体质量为(31.57±1.03)g和(32.23±1.22)g高于感染前(29.81±1.12)g(p<0.05);CR-hvKP菌株组小鼠20h和△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20h、40h体质量分别为(25.56±0.93)g和(28.22±0.97)g、(25.98±0.79)g低于对照组相应时期(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20h体质量低于感染前和△sRNA-051缺失株组20h(p<0.001);随时间延长,△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体质量逐渐下降(p<0.001);感染后CR-hvKP菌株组小鼠CRP、PCT、IL-1、IL-6分别为(56.78±1.48)ug/ml、(28.71±7.93)ng/ml、(178.62±47.93)pg/ml、(30.25±6.43)pg/ml和△sRNA-051缺失株组为(21.41±5.28)ug/ml、(8.20±2.37)ng/ml、(115.18±30.19)pg/ml、(14.61±4.08)pg/ml高于对照组(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CRP、PCT、IL-1、IL-6高于△sRNA-051缺失株组(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渗出物,肺泡腔内浸润大量炎性细胞,肺泡结构模糊;△sRNA-051缺失株组肺泡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稍模糊。结论:hvKP菌在亚胺培南诱导耐药后仍可保持其高毒力特征;sRNA-051基因敲除能明显降低CR-hvKP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由16μg/ml降到4μg/ml),同时也可以显着减低CR-hvKP菌的毒力及致病力;CR-hvKP△Hfq缺失株中sRNA-05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约为野生株的30%,表明CR-hvKP菌株中sRNA-051具有Hfq伴侣蛋白依赖性;动物实验说明尾静脉注射CR-hvKP菌株、△sRNA-051缺失株的CR-hvKP菌株均能引起小鼠体质量下降,CRP、PCT、IL-1、IL-6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基因敲除sRNA-051的CR-hvKP菌株(△sRNA-051缺失株组)引起该系列反应的程度较未敲除的CR-hvKP菌株轻,说明基因敲除CR-hvKP菌株sRNA-051的表达可降低CR-hvKP菌的耐药性、毒力及致病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RNA-051与Hfq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其形成RNA-蛋白复合体,进而改变m RNA的稳定性并最终影响蛋白的翻译;该机制能为临床有效控制CR-hvKP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提供新途径及有效治疗指明新方向。
王鑫玲[6](2021)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收集ST分型相同的分别来自血源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条进行测定,先用亚胺培南或者美洛培南对这17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挑选,留下最低抑菌浓度大于8μg/m L的鲍曼不动杆菌,然后用K-B法对这留下来的菌再进一步筛选,筛选出亚胺培南抑菌直径小于等于14mm的菌,或者美罗培南抑菌圈直径小于等于19mm的菌,分析这些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扩增技术来检测耐药相关基因(blaOXA-23、blaOXA-51、blaKPC、blaOXA-24、blaIMP、blaOXA-58、blaVIM、blaSIM)和毒力基因(Cus E、bap、aba I和bfm S)。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关系。对同一ST分型的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但分别来不同标本来源的菌(一株来自血液,一株来自痰液)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方法(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蜡螟幼虫毒力效应实验来检测菌株毒力情况。结果1.收集的173株鲍曼不动杆菌经实验筛选后只有84株符合实验要求,其他剩余菌株做好标记,放在-80度冰箱保存。2.经筛选后有8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噻肟、加替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5.23%、100.00%、94.04%、100.00%、94.04%、97.61%、96.42%、79.76%、95.23%、95.23%、0.00%、84.52%、57.14%、96.42%、76.19%。3.检测出带有耐药基因blaOXA-23有76株;带有耐药基因blaOXA-51有84株;带有毒力基因Cus E有77株;带有毒力基因bap有74株、带有毒力基因aba I有80株;带有毒力基因bfm S有76株;未检测出blaKPC、blaOXA-24、blaIMP、blaOXA-58、blaVIM、blaSIM基因。4.84株的鲍曼不动杆菌拥有毒力基因aba I和bfm S的耐药率明显高一些,其中含有毒力基因aba I和bfm S的鲍曼不动杆菌与不含aba I和bfm S基因的耐药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5.两株ST分型相同且分别来自血液跟痰液的两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的电泳图分型是完全相同的。6.被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过的大蜡螟幼虫,其生存率下降较明显。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主要携带blaOXA-23和blaOXA-51耐药基因。耐药性与毒力基因aba I和bfm S密切相关。两株ST分型相同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的。被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过的大蜡螟幼虫,其生存率下降较明显。
黄军祉[7](2020)在《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改良碳青霉烯失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EDTA碳青霉烯失活试验(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对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检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药敏特点及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布情况,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1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80株。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用mCIM和eCIM试验联合改良Hodge试验(The modified Hodge test,MHT)对CRE菌株进行表型筛选及确认。2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基因(SHV、TEM、CTX、OXA-1)、Amp C酶基因(DHA、FOX)及膜孔蛋白Omp K35、Omp K36基因;3以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结果为金标准,对mCIM、eCIM及改良Hodge试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4用E-test法进一步复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的MIC值;5分析CRE的体外药敏及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CRE菌株的MIC分布情况。结果1菌株分布情况80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为60株(75%,60/8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7株(21.3%,17/80);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38株(47.5%,38/80)及神经内科重症病房23株(28.8%,23/80),以呼吸道标本为主58株(72.5%,58/80)。2基因型检测结果80株CRE中有78株(97.5%,78/80)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54株(69.2%,54/78)单纯携带blaKPC-2,7株(9.0%,7/78)单纯携带blaNDM-5;17株(21.8%,17/78)同时携带KPC+NDM型的菌株中,12株(15.4%,12/78)同时携带blaKPC-2+blaNDM-5,5株(6.4%,5/78)同时携带blaKPC-2+blaNDM-1;另外,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阴性的菌株,存在膜孔蛋白缺失合并ESBLs和Amp C酶基因阳性。3表型筛选试验结果改良Hodge试验对单纯携带KPC型及KPC+NDM型的菌株阳性率均为100%(54/54,17/17),对NDM型菌株无检出能力(0%);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KPC+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100%(78/78)。eCIM试验在单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中检出1株(1.9%,1/54)阳性;对7株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均表现为阳性(100%,7/7);对17株KPC+NDM型的菌株均表现为阴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及KPC+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总体检出率高于改良Hodge试验(Kappa:1.000 vs0.101)。改良Hodge试验对单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Kappa:1.000,P=1.000),对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无检出能力(Kappa:-0.255,P=0.000);eCIM试验对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Kappa:0.924,P=1.000)。4不同基因型耐药特点80株CRE菌株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的耐药率均为0%。携带blaKPC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1%(26/54)和46.3%(25/54);携带blaNDM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8.6%(2/7)和42.9%(3/7);同时携带blaKPC和blaNDM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47.1%(8/17)。2株膜孔蛋白缺失合并ESBLs和Amp 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5不同基因型体外药敏MIC50/90分布情况KPC型CRE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MIC50/90最低,为1/16μg/m L;NDM型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MIC50/90及氨曲南的MIC50最低,分别为1/8μg/m L和0.5μg/m L。结论1 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及KPC+NDM型碳青霉烯酶均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而改良Hodge试验对NDM型碳青霉烯酶无检出能力。2 eCIM试验对NDM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较高,但对同时携带KPC和NDM基因型的CRE菌株则失去了检出能力。3在mCIM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eCIM试验,可以对不同基因型的CRE菌株进行表型确认。4 mCIM、eCIM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于2株膜孔蛋白缺失合并产ESBLs或Amp C酶耐药机制的菌株均无检出能力。5不同基因型的CRE菌株耐药情况不同,建议针对不同耐药表型的CRE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图8幅;表11个;参202篇。
柳世超[8](2020)在《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缺少快速、准确的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诊断数据而导致错误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其是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产β-内酰胺酶是导致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最主要的机制。在千余种β-内酰胺酶中,由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3代、4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作用,因此在抗感染治疗中被列为重点监测、检测目标。目前ESBLs NDP、Carba NP及表型鉴定法是检测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检测灵敏性和检测时间上都还有不足。固相有青霉素酶的酶热传感器(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可对奶液中非法外源添加青霉素酶进行有效检测,但该传感器由于本质上对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法有效水解而不能应用于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检测。本研究利用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具有广谱水解活性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建立NDM-1酶热传感器,评价该传感器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检测ESBLs、碳青霉烯酶及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发现NDM-1酶热传感器相对于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可以在32.5-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更有效地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和EDTA可有效帮助NDM-1酶热传感器对所检β-内酰胺酶的种类进行判断,而且对检测信号无明显影响,从而NDM-1酶热传感器可对单一的CTX-M-14(一种ESBLs)或NDM-1(一种碳青霉烯酶)、CTX-M-14/NDM-1混合物及一株产SHV-12/NDM-1复合耐药酶的耐药菌进行有效检测。另一方面,NDM-1酶热传感器对于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敏感性显着高于分光光度计;NDM-1酶热传感器对于一株产ESBLs临床菌株的检测敏感性与ESBLs NDP方法相比检测敏感性可提高10倍以上。另外,NDM-1酶热传感器在建立后的一个半月时间内经过一千多次的检测反应,对多种抗生素的检测活性仍可保持最初检测活性的80%左右。最后以13株通过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法共同确定的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临床耐药菌为检测对象,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进一步对NDM-1酶热传感器检测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检测结果与标准的表型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结果一致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NDM-1酶热传感器具有灵敏、快速、准确及稳定的检测特性,可应用于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快速检测。
段小女[9](2020)在《临床感染样本和粪便调查样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因其对β-内酰胺酶高度的稳定性常用于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但是由于近几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不规范使用,导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临床分离阳性率逐渐上升,尤其是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不仅给临床抗生素有效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还有潜在导致医疗机构耐药菌大爆发的风险。肠道是各种细菌的储存库,包括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近几年也有报道从人类粪便中分离出携带一种或多种碳青霉烯酶基因的CRE,甚至是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的耐药菌。CRE定植在正常人肠道中,如果宿主发生感染,极有可能会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导致最后无有效抗生素可以使用,这将会大大增加患者感染死亡率。另外,人体肠道也可以作为各种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来源,对耐药菌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临床来源CRE和粪便来源CRE的分子特征,分析临床CRE与粪便CRE之间的联系,为CRE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提供更多依据。研究方法1.样本的收集 收集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送检的各类临床感染样本中分离的CRE;收集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2000例住院患者入院粪便常规检查的剩余粪便样本作为粪便调查标本,接种于终浓度2mg/L美罗培南的麦康凯培养基,筛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2.菌株种属鉴定及药敏实验 BD phoenix 100进行菌株种属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最终确认为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菌株。对所有筛选的CRE菌株行E-test的替加环素药敏实验。3.PCR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 PCR检测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中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P、blaSPM和blaOXA-48,将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确认。4.PCR检测常见ESBLs基因 PCR检测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中常见ESBL基因blaCTX-M.blarEM和blaSHV,将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确认。5.PCR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 PCR检测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mcr-2、mcr-3、mcr-4和mcr-5,将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确认。6.PCR检测Ⅰ、Ⅱ、Ⅲ类整合子及基因盒 检测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中Ⅰ、Ⅱ、Ⅲ类整合酶基因,筛选出携带Ⅰ、Ⅱ、Ⅲ类整合子的菌株,再进一步扩增其可变区,进行RFLP分析后测序分析。7.PCR检测ISCR及其基因盒 检测临床感染标本及粪便调查标本中分离的CRE中ISCR1基因,筛选出携带ISCR1基因的菌株,再进一步扩增其可变区,进行RFLP分析后测序分析。8.质粒接合转移试验 筛选需要进行质粒接合试验的菌株,以EJ53为受体菌进行供体菌与受体菌的质粒接合转移,接种于含有4μg/mL的美罗培南筛查平板,对可疑阳性接合子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的检测。9.ERIC-PCR 对临床CRE和粪便CRE中检出率最高的三个菌种进行ERIC-PCR基因分型及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研究菌株之间克隆相关性。10.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学分析 从临床CRE和粪便CRE中各选取1株代表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针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组学分析。研究结果1.样本的收集 临床感染样本中分离99株CRE,主要来自血液科(37.4%)和重症医学科(22.2%);2000份粪便调查标本中最终筛选出30株CRE。2.菌株种属鉴定及药敏实验 CRKP是临床标本和粪便标本中分离阳性率最高的菌株,占所有CRE的66.7%,其次是阴沟肠杆菌(17.1%),和大肠埃希菌(8.5%)。大部分菌株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均耐药;而几乎所有CRE菌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高度敏感。3.CRE中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 在129株CRE中,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CRE菌株占97.8%,其中在临床CRE和粪便CRE中blaKPC-2均是主要检测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占93.8%,其次是blaNDM为52.7%,blaSPM和blaOXA-48未检测出。4.CRE中常见ESBLs基因 所有CRE菌株中携带ESBL基因的菌株占96.9%。临床CRE中blaCTX-M、blaTEM和blaSHV分别占24.2%、78.8%和87.9%;粪便CRE中blaCTX-M、blaTEM和blaSHM分别占 30.0%、90.0%和 86.7%。5.CRE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 粪便CRE中检测出两菌株mcr-1阳性,mcr-2、mcr-3、mcr-4 和 mcr-5 未检测出。6.CRE中Ⅰ、Ⅱ、Ⅲ类整合子及基因盒 在所有CRE中检测Ⅰ、Ⅱ类整合子阳性率分别为78.3%和4.7%,其中Ⅰ、Ⅱ类基因盒检出率分别占28.7%和50.0%。临床CRE和粪便CRE均以Ⅰ类整合子为主,Ⅲ类整合子未检测出。另外,在Ⅱ类整合子中检测出两种新的耐药基因盒结构。7.CRE中ISCR及其基因盒 在所有CRE中检测ISCR1阳性率为69.8%,其中基因盒检出率占4.44%。临床CRE中ISCR1检出率为71.7%,粪便CRE中ISCR1检出率为63.3%。8.质粒接合转移试验 阳性接合子可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且有表达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特性,表明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有水平转移的可能。9.ERIC-PCR基因分型 来自临床CRE和粪便CRE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有一半以上比例的菌株表现出超过90%的相似性,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差异性较大。10.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从临床CRE和粪便CRE中各选择出一株携带blaKPC-2基因的CRKP,比较分析两菌株的染色体和质粒结构结果显示两株菌高度相似,由此可见临床来源CRKP与粪便来源的CRKP关系密切。根据两株KPC-CRKP对四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性不同,发现soxR基因突变和Mar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替加环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99株临床CRE和30株粪便CRE从菌种分布、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比率、ERIC基因分型及全基因组学分析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来源CRE和粪便来源CRE分子特征十分相似。因此,加强粪便管理和监测对CRE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2.Mar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和soxR基因突变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替加环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
王科冉[10](2019)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住院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抗感染用药合理性,明确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比例,明确肺炎克雷伯菌对当前抗菌治疗主要品种的耐药现状,为后期开展治疗药物干预提供参考。2.在药学干预阶段,针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住院患者抗感染用药不合理医嘱提出改进建议,与主管医生面对面沟通并递交书面干预方案,优化医生用药习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减少和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建立体内美罗培南HPLC测定方法,探讨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优化给药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探讨药师干预的有效性,推动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1.第一阶段,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7.9.012018.1.01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住院患者共382例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病历中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基本情况以及抗感染给药方案,根据药品说明书、国内外相关指南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药品选择、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方式、联合用药等多方面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合理性评价,发现临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为第二阶段药学干预研究提供支持。2.第二阶段,使用实时干预研究方法在2018.3.012018.5.31通过检验科信息系统(LIS)查阅当日住院患者全部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筛选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住院患者,依据说明书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审核患者抗感染用药医嘱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对于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依据说明书等权威资料给出合理化用药建议,与医师面对面交流并递交不合理用药问题沟通干预建议单。之后再次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确认用药医嘱的修改情况,评价干预效果。3.第三阶段,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美罗培南药物的方法。收集我院2018.7.01-2019.1.31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根据是否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对照组为临床医师经验性用药。实验组美罗培南临床样本收集时间为第7剂给药前后,采用已建立的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28d病死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经第一阶段回顾性研究发现,2017.9.012018.1.01共有住院患者46125人,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412人,纳入病例382人(男225/女157)。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为126人(约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总数的32.98%)。382位患者中微生物初始送检率仅为71.99%。耐药现状调查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率差和值为25.89,提示耐药趋势日趋严重,其中对美罗培南的耐药速率增加最快。多重耐药组与非多重耐药组比较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使用品种数、碳青霉烯类使用率及临床转归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对382位患者的长期及临时用药医嘱审核发现,共有91位患者的用药医嘱中出现了不合理用药问题,总计135条,其中药品选择不合理18条,用法用量不合理42条,给药频次不合理38条,用药疗程不合理19条,联合用药不合理18条。2.在第二阶段中,进行实时干预的时间为2018.3.012018.5.31,细菌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患者共299人,符合入组标准的共282人(男159/女123)。累计审核用药医嘱782条,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126条,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患者数为69人。通过当面交流并递交书面不合理医嘱沟通意见单102份,主管医生接受86条(干预成功率68.25%)。3.第三阶段,本课题建立的人血浆中美罗培南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3.125-200μg·mL-1,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5%,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0.64%,87.35%,89.51%。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样本按规定方式处理后稳定。实验组67.3%的患者未达到fT>MIC>100%,提示常规经验治疗往往不足以达到PK/PD标准。根据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后可以改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重症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疗效和远期预后,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促进器官功能的好转,并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多数医师能参照病原学检查、药敏结果等选择或者及时调整抗菌药物,部分病例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更换药物频繁等不合理问题。但在药师的提醒与建议下大部分临床医生愿意修改不合理用药医嘱,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南及文献支持。美罗培南经验性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往往不足以达到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目标,加大剂量或可致毒性及不良反应增加,需依据TDM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二、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论文提纲范文)
(2)逆转碳青霉烯耐药菌中药单体增效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的使用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1.1.1 抗生素的发展 |
1.1.2 抗生素的应用 |
1.1.3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1.1.4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危害 |
1.2 新型抗菌制剂的应用及联合用药 |
1.3 中药单体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 杨梅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抗碳青霉烯中药单体增效剂的筛选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3 抗菌药物标准品及储备溶液配制 |
2.1.4 中药单体增效剂及配制 |
2.1.5 细菌培养基及配置 |
2.1.6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肉汤微量稀释棋盘法 |
2.2.2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
2.2.3 时间生长曲线测定 |
2.2.4 人工诱导耐药性检测 |
2.3 结果 |
2.3.1 抗生素和中药单体增效剂联合使用药敏结果 |
2.3.2 时间依赖性杀菌曲线 |
2.3.3 时间生长曲线 |
2.3.4 人工诱导耐药性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抗碳青霉烯中药单体增效剂体内杀菌机制探索 |
3.1 材料 |
3.1.1 试验菌株 |
3.1.2 试验动物及细胞株 |
3.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3.1.4 抗菌药物标准品及储备溶液配制 |
3.1.5 中药单体增效剂及配制 |
3.1.6 细菌培养基及配置 |
3.1.7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杨梅素溶血性测定 |
3.2.2 细胞毒性实验 |
3.2.3 细菌感染模型 |
3.3 结果 |
3.3.1 杨梅素溶血性评价 |
3.3.2 杨梅素细胞毒性评价 |
3.3.3 杨梅素在体内有效逆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抗碳青霉烯中药单体增效剂体外杀菌机制探索 |
4.1 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4.1.3 细菌培养基及配制 |
4.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
4.1.5 抗菌药物标准品及储备溶液配制 |
4.1.6 中药单体增效剂及配制 |
4.1.7 主要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透射电镜检测 |
4.2.2 胞内ATP水平测定 |
4.2.3 活性氧测定 |
4.2.4 活死细胞染色 |
4.2.5 qPCR |
4.2.6 蛋白免疫印记杂交(Western blot) |
4.3 结果 |
4.3.1 细菌形态学变化 |
4.3.2 细胞膜通透性分析 |
4.3.3 活性氧(ROS)测定结果 |
4.3.4 胞内ATP水平的变化 |
4.3.5 对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_(NDM)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机制 |
1.3 替加环素抗菌谱 |
1.4 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 |
1.5 tet(X)基因家族的发现 |
1.6 tet(X)基因家族的流行现状 |
1.7 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 |
1.8 研究意义和目的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动物源tet(X3)/tet(X4)基因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及菌株 |
2.1.2 试剂耗材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耐药菌的分离保存 |
2.2.3 多重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
2.2.4 菌种鉴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各地区样品耐药菌的分离鉴定 |
2.3.2 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
2.3.3 tet(X3)和tet(X4)基因的分布 |
2.3.4 风险因素统计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耐药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试剂耗材 |
3.2 研究方法 |
3.2.1 菌株复苏 |
3.2.2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四环素类抗生素MIC分布 |
3.3.2 其他抗生素体外药敏结果 |
3.3.3 多重耐药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遗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试剂耗材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剂配制 |
4.2 研究方法 |
4.2.1 基因组和质粒DNA提取 |
4.2.2 二代全基因测序 |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 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 |
4.2.5 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 |
4.3 结果 |
4.3.1 MLST分型 |
4.3.2 不同菌种耐药基因谱 |
4.3.3 质粒谱和基因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 |
5.1.2 试剂耗材 |
5.1.3 仪器设备 |
5.1.4 试剂配制 |
5.2 研究方法 |
5.2.1 基因组DNA提取 |
5.2.2 全基因测序 |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4 反向PCR |
5.3 结果 |
5.3.1 携带tet(X4)基因大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2 携带tet(X3)/tet(X4)基因不动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3 携带tet(X4)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分析 |
5.3.4 携带tet(X4)基因阴沟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5 菌种间tet(X3)/tet(X4)核心基因比较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tet(X3)/tet(X4)基因传播特性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菌株 |
6.1.2 试剂耗材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剂配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接合转移实验 |
6.2.2 适应性代价 |
6.2.3 传代突变 |
6.2.4 绝对定量 |
6.3 结果 |
6.3.1 接合转移结果 |
6.3.2 生长曲线 |
6.3.3 传代菌株稳定性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研究方法 |
1.1 技术路线图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研究设计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2.4 结局指标 |
1.2.5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3.1 数据库检索 |
1.3.2 检索词 |
1.3.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数据提取 |
1.6.1 一般信息 |
1.6.2 研究对象信息 |
1.6.3 干预措施 |
1.6.4 结局指标信息 |
1.7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文献纳入及质量评价结果 |
2.1.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1.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1.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2.2 Meta分析结果 |
2.2.1 临床治愈率 |
2.2.2 细菌清除率 |
2.2.3 安全性与耐受性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及毒力表型和致病力测定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耗材 |
1.3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实验方法 |
2.1 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 |
2.2 HvKP及 CR-hvKP高黏液表型检测 |
2.3 HvKP及 CR-hvKP菌株的MLST分析 |
2.4 HvKP野生株及CR-hvKP菌株血清荚膜分型及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
2.5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 |
2.6 HvKP、CR-hvKP菌血清抗性试验 |
2.7 HvKP、CR-hvKP菌小鼠LD50 试验 |
3 结果 |
3.1 CR-hvKP菌诱导前后毒力表型改变 |
3.2 CR-hvKP菌诱导前后致病力改变 |
4 讨论 |
4.1 CR-hvKP的荚膜血清分型 |
4.2 CR-hvKP的高黏液性 |
4.3 CR-hvKP的相关高毒力基因 |
4.4 CR-hvKP的耐药机制 |
第二部分 sRNA在 CR-hvKP诱导前后表达谱差异及筛选调控CR-hvKP的 sRNA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sRNA的高通量测序 |
2.2 RT-q PCR验证sRNA的差异表达 |
3 结果 |
3.1 CR-hvKP诱导耐药前后sRNA表达谱差异 |
3.2 筛选能够调控CR-hvKP菌的目标sRNA |
4 讨论 |
4.1 细菌sRNA的分类 |
4.2 细菌sRNA的调控特点 |
4.3 sRNA在 CR-hvKP诱导耐药前后的表达 |
第三部分 sRNA-051对CR-hvKP菌抗药性产生和毒力的影响及其与Hfq蛋白关系初探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高黏液表型、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小鼠LD50 试验 |
2.2 sRNA-051、Hfq基因敲除 |
2.3 RT-q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 的相对表达量 |
2.4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sRNA-051 敲除后CR-hvKP抗药性变化 |
3.2 sRNA-051 敲除后CR-hvKP毒力变化 |
3.3 sRNA-051在hvKP、CR-hvKP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Hfq蛋白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fq在细菌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作用 |
4.2 sRNA与 Hfq在细菌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相互作用 |
4.3 sRNA与 Hfq在 CR-hvKP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作用 |
第四部分 sRNA-051在CR-hvKP感染小鼠模型中毒力作用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菌株 |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分组及感染模型构建 |
2.2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
2.3 血清CRP、PCT、IL-1、IL-6 感染指标检测 |
2.4 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各组小鼠基本情况比较 |
3.2 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
3.3 各组小鼠炎症因子变化情况 |
3.4 各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情况 |
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6)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分析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ST型相同的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跟毒力分析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相关疫苗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7)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标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材料 |
1.2.2 方法与步骤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果 |
2.1.1 菌株分布情况 |
2.1.2 80株CRE基因检测结果 |
2.1.3 不同基因型CRE菌株表型筛选试验结果 |
2.1.4 80株CRE菌株体外药敏结果 |
2.1.5 不同基因型CRE体外药敏MIC分布情况 |
2.2 讨论 |
2.2.1 CRE菌株分布及基因型检出情况分析 |
2.2.2 mCIM和eCIM以及改良Hodge试验对不同基因型CRE菌株检测结果分析 |
2.2.3 CRE的体外药敏及MIC50/90分布情况分析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3章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进展 |
3.1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 |
3.1.1 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 |
3.1.2 Carba NP试验(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CNPt) |
3.1.3 纸片协同试验(Disk Potentiation Tests,DPT) |
3.1.4 碳青霉烯酶失活试验(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 |
3.1.5 其他检测方法 |
3.2 CRE的治疗进展 |
3.2.1 替加环素 |
3.2.2 多粘菌素 |
3.2.3 碳青霉烯类 |
3.2.4 新的治疗药物 |
3.2.5 其他的治疗药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耐药概述 |
1.2 抗生素耐药机制 |
1.3 β-内酰胺酶介绍 |
1.3.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3.2 碳青霉烯酶 |
1.4 NDM-1 简介 |
1.5 抗生素耐药检测方法 |
1.6 酶热传感器简介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NDM-1酶热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表征及反应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酶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实验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NDM-1 酶柱的制备 |
2.3.2 对NDM-1 酶热传感器与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的抗生素水解活性进行分析 |
2.3.3 NDM-1 酶热传感器Zn2+依赖性的测定 |
2.3.4 NDM-1 酶热传感器稳定性测定 |
2.3.5 NDM-1 酶热传感器最适pH的测定 |
2.3.6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NDM-1 酶柱的制备结果 |
2.4.2 NDM-1 酶热传感器表现出NDM-1 相关的抗生素水解活性 |
2.4.3 NDM-1 酶热传感器表现出Zn2+依赖的抗生素水解活性 |
2.4.4 NDM-1 酶热传感器对抗生素的水解有很好的稳定性 |
2.4.5 NDM-1 酶热传感器最适pH的测定结果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4 实验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引物序列设计 |
3.3.2 CTX-M-14、TEM酶的体外合成 |
3.3.3 酶活性的测定 |
3.3.4 比较NDM-1 酶热传感器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敏感性 |
3.3.5 比较NDM-1 酶热传感器与ESBLs NDP方法检测的敏感性 |
3.3.6 菌裂解液的制备 |
3.3.7 菌落计数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应用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CTX-M-14、TEM酶 |
3.4.2 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相比NDM-1 酶热传感器法检测更敏感 |
3.4.3 与ESBLs NDP方法相比NDM-1 酶热传感器法检测敏感性显着提高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应用抑制剂辅助NDM-1 酶热传感器进行耐药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试剂与材料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抑制剂对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ESBLs和碳青霉烯酶影响的评价 |
4.3.2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ESBLs和碳青霉烯酶实验 |
4.3.3 产NDM-1/SHV-12 酶的工程菌株的构建 |
4.3.4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实验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抑制剂对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ESBLs和碳青霉烯酶影响的评价结果 |
4.4.2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ESBLs和碳青霉烯酶实验结果 |
4.4.3 产NDM-1/SHV-12 酶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结果 |
4.4.4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实验结果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对NDM-1 酶热传感器耐药检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 |
5.2.2 试剂与材料 |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4 实验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PCR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2 纸片扩散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3 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4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PCR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4.2 纸片扩散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4.3 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9)临床感染样本和粪便调查样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和粪便中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CRE中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ESBL基因及多粘菌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CRE耐药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检测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CRE的ERIC-PCR基因分型和聚类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部分 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学分析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硕士期间完成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回顾性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获取途径 |
1.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1.4 用药医嘱合理性评价标准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 |
2.2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 |
2.3 多重耐药组与非多重耐药组患者情况 |
2.4 微生物学检查情况 |
2.5 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
2.6 药物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趋势 |
3.2 不合理用药问题原因分析 |
3.3 不合理用药问题内容分析 |
3.4 研究开展必要性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抗感染用药方案的药学干预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干预对象和干预内容 |
1.2 患者入组标准 |
1.3 患者排除标准 |
1.4 数据信息来源 |
1.5 用药医嘱合理性评价标准 |
1.6 数据分析 |
1.7 干预试验流程图 |
1.8 药物治疗干预沟通意见单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 |
2.4 典型病例 |
2.5 干预成功率 |
3 讨论 |
3.1 研究发现的问题 |
3.2 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建议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一阶段 美罗培南HPLC分析方法学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试剂和仪器 |
1.2 测定条件、配制溶液与样品处理 |
2 方法与结果 |
2.1方法学专属性实验 |
2.2 线性关系 |
2.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4 提取回收率 |
2.5 稳定性试验 |
2.6 方法学应用 |
3 讨论 |
第二阶段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学干预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采集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价指标 |
1.6 安全性评价 |
1.7 数据分析及处理 |
1.8 美罗培南治疗药物监测沟通意见单 |
2 干预试验内容及结果 |
2.1 干预时间 |
2.2 干预试验流程图 |
2.3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4 实验组首次峰谷浓度及PK/PD达标率 |
2.5 两组患者给药方案调整情况 |
2.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7 两组患者细菌学疗效比较 |
2.8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
3 讨论 |
3.1 PK/PD达标率分析 |
3.2 选择调整给药方案 |
3.3 干预结果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36)
- [2]逆转碳青霉烯耐药菌中药单体增效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 刘文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D]. 马剑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黄茹润. 大理大学, 2021(09)
- [5]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D]. 陈传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6]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D]. 王鑫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D]. 黄军祉.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D]. 柳世超. 山西大学, 2020(01)
- [9]临床感染样本和粪便调查样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特征研究[D]. 段小女.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10]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效果评价[D]. 王科冉.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