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和康复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于瑞香[1](2021)在《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 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84例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 其中行为管理最差的为运动锻炼依从性32例(38.10%), 管理较好的为高低血糖处理13例(15.48%)。对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一日门诊、FHD、体重增长速度、FPG、2 hPG、医疗保险与收入水平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FPG、2 hPG、文化程度与体重增长速度均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GDM待产妇的自我管理现状不甚理想, FPG与体重增长速度等均为影响GDM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需采取针对性、延续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进行改善, 以提高产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影响因素的探索范围, 以提升GDM待产妇的分娩和母婴结局。
唐宜,朱金凤[2](2021)在《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待产孕妇妊娠相关知识储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待产孕妇妊娠相关知识储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待产的105例二胎孕妇,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纳入的55例孕妇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妊娠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方式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娩技巧评分、饮食营养评分、产后康复评分和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二胎待产孕妇妊娠相关知识的储备,并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选择率,对缓解孕妇不良情绪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成华艳[3](2020)在《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为今后改善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心理状况提供借鉴。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市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产科二胎疤痕子宫女性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当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进行评估,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抑郁、睡眠状况、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情况比较:干预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情况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睡眠状况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掌握情况比较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1)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方案能有效减轻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2)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方案能更好地使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睡眠质量,促进产后康复。
周君[4](2020)在《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聚焦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形式,拟定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及评价。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产科围产期保健门诊进行产检、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拟采取计划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人,干预组40人。对照组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服务。干预组入院待产后,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服务:分娩前进行分娩知识的强化和相关指导,分娩时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管理,分娩后24小时内对产妇进行一次跟踪随访。分析两组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娩自我效能、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分娩结局指标的情况。所得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提取四个主题:包括环境需求、相关知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4个主题,34个条目。专家咨询结果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2.分娩结局比较: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9,P<0.01);总产程时间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P<0.05);第一产程时间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自我效能比较:孕37周产前检查时分娩自我效能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1,P>0.05);分娩时两组分娩自我效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1)。两组分娩自我效能自身前后对比:干预组分娩时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孕37周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结论1.采用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为改善分娩结局提供参考依据。2.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能够增强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简超君[5](2020)在《口服多联镇痛药物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急慢性疼痛影响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剖宫产术是妇产科中常见的手术类型,我国作为生育大国,每年均有大量待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可达中度至重度,镇痛不全将会延长术后康复、干扰母乳喂养、影响母婴交流、甚至导致产后抑郁和慢性疼痛。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案需充分考虑到母婴双方的利益,即既要保证为产妇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也需考虑到将药物对新生儿的相关风险降到最低,但目前的镇痛方案仍远未达此目标。大部分产妇的术后急性疼痛可随组织愈合而消退,但有部分可发展为术后慢性疼痛。既往研究表明,术后严重急性疼痛是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好术后急性疼痛有助于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目前主张围术期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和更少的药物副作用。术后的镇痛模式多样,不同的术后镇痛模式其急性镇痛效果有所差异,对慢性疼痛的影响也可能有所不同;即使急性镇痛效果一致,也可能因为术后镇痛药物选择差异而对慢性疼痛的影响不同。口服镇痛药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均为临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但对比此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以及对术后3个月、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有效防治术后急慢性疼痛的镇痛方案。方法1.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在两个中心同期进行。选取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初产妇300例。半数产妇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 bid,对乙酰氨基酚片1g qid,曲马多缓释片100mg bid(Oral组,n=150);另一医疗机构的半数产妇术后使用舒芬太尼PCIA(PCIA组,n=150),配方为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首次剂量2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2 ml,锁定时间15min。2.两组术后镇痛维持48h。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术后急慢性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h内最高疼痛及平均疼痛NRS评分、术后24h及48h NRS评分、镇痛药物补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3.术后3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慢性疼痛部位、性质、程度、镇痛药物用量及疗效,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评估术后慢性疼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结果1.与PCIA组比较,Oral组术后24h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最高和平均疼痛NRS评分、术后24h及48h静息痛与运动痛NRS评分均显着性降低(P<0.05)。2.与PCIA组比较,Oral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等发生率均显着性降低(P<0.05)。3.与PCIA组比较,Oral组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的NRS评分及慢性疼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均显着性降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慢性疼痛NRS评分及慢性疼痛对日常功能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术后3个月、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下剖宫产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缓释片,爆发痛时辅以羟考酮缓释片,此种口服镇痛方案的急性镇痛效果优,不良反应少,术后3个月的慢性疼痛程度低,是剖宫产术后可行的一种镇痛方案,可以安全用于国人。
孙孝君[6](2019)在《“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孕妇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社区保健医生、孕妇及家属“四联动”孕产期健康教育新模式,为提高孕妇自我效能管理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根据纳入标准选取与宁波市某三级乙等医院结对的社区孕妇,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把连续性产前健康教育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班课形式以说教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的社区教育,住院分娩期间接受医院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新设计的孕妇培训课程,采取“医院—社区—家庭—孕妇”四联动的健康教育模式。2组均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采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设的孕产期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表,评价干预效果,并收集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为分娩结局的客观指标。两组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和孕产期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表在入组时和住院待产时收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在入组时和产后第3天收集,对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支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两组孕妇对分娩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及孕产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培训前后两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结果显示,观察组培训前后分娩自我效能组内对照(t=50.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培训前后分娩自我效能组内对照(t=1.95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组间对照(t=45.691,P<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培训前后两组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结果显示,观察组培训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组内对照(t=79.89,P<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培训前后母乳喂养效能组内对照(t=135.63,P<0.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干预后组间对照(t=34.73,P<0.001),差异仍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培训后两组孕妇对孕产期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组内对照和干预后两组间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分娩结束后,分娩结局指标显示,观察组分娩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孕期健康教育模式相比,医院—社区—孕妇—家属“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能使初产妇获得更多专业的孕产期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孕妇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缩短了产妇分娩总产程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
龙丽琼[7](2019)在《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海南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选择意愿、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孕产妇需求角度对产后照护机构建议,为海南省产后照护机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分别对海南省6个市县的8所医疗机构内孕产妇随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共计605份,总体有效回收率96.8%。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96.1%的孕产妇认为产后坐月子重要,仅有13.4%的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整体上孕产妇对其认知程度不高。极少数孕产妇有过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经历。2.仅有6.3%的孕产妇有去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意向,44.3%的孕产妇有意向但还在考虑阶段,49.4%不会选择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孕产妇分类、孕期时段、文化水平、常住地、家庭月收入、对产后照护机构了解程度、感兴趣程度、服务有益认同程度、价值认同程度和家人态度,这些因素组间差异对孕产妇选择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意愿具有影响(P<0.05),产后照护机构的定价、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各维度需求得分均在4分以上,影响服务需求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水平、月收入和年龄,文化水平和月收入越高需求越大,而2043岁年龄组之间,年龄组年龄越大,需求程度越低。讨论:传统“坐月子”理念深刻,但产后照护机构公众认知不足,不同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及自主观念差异影响选择意愿,整体意愿低,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选择意愿还受产后照护机构的价格、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影响,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总体服务需求较高,需求程度主要受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产后照护机构服务环境不满足产妇需求。建议:为母婴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升公众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水平,改善机构内服务环境,加强政府监管及扶持力度。
薛世文[8](2019)在《基于S医院脊柱侧弯患者健康需求的医务社工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医院以患者的医疗需求为重点,侧重临床治疗的服务方式,如今已无法良好地满足患者对健康更加全方位及全周期的需要。而鉴于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具有促进患者健康,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老百姓就医获得感等积极作用,医务社会工作得到了我国政府的认可及倡导。目前我国的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还相对滞后,大多数医院对设立医务社工岗位的必要性,以及医务社工服务于患者健康的方式、策略及意义等的认识也不足。鉴于山东省S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为脊柱侧弯患者所提供的服务已取得的成效,本研究对S医院所开展的医务社工服务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脊柱侧弯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探索并提出了适合医院实际的医务社工服务策略。这既是为了对医务社工服务于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方式提供参考及借鉴,也是对国家相关卫生政策方针的积极响应。研究目的通过深入了解脊柱侧弯患者(及其家庭)在就医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来分析医务社工服务于患者健康的必要性及意义;并通过对S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现状及问题等的剖析,提出针对研究中所发现问题及不足的改进策略及建议。以期医务社工能在更好地服务于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方面,以及促进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方面发挥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①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进展、脊柱侧弯患者治疗进展、照顾者负担等相关文献回顾,并结合专家咨询所得意见及实地观察结果(2018年8月;2019年1月),进行描述性分析;②对脊柱侧弯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59例,共118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与健康相关的维度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与评价;③对医务社工发展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患者等进行深度访谈;并对7名医务社工开展焦点小组。研究结果与讨论(1)患者除了医疗服务需求应被满足外,其心理和社会方面产生的健康需求也需要被重视,并由医务社工进行服务。被调查的脊柱侧弯患者,因病所受影响程度最大的分别是“疼痛”及“自我形象/外观”两个维度,其中青少年患者受影响最大的是导致其参加活动的能力受限。由于疾病致使部分患者的(背部)外观形象欠佳,进而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担心、焦虑、甚至自卑的情绪。而在成年患者中,存在患者现阶段对健康的感受“比死亡还差”的现象,并有25%的成年患者可能存在抑郁倾向。这些表明患者不仅在生理方面的疼痛有待控制和舒缓;在心理健康方面,部分患者也亟需被进行干预或支持。此外,有5.1%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处于低水平的社会支持当中,这表明与这部分主要照顾者相对应的患者,同样也处于低水平的社会支持当中,这些患者及其家庭也正是医务社工需重点关注和进行服务的群体。(2)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患者具有重要支持作用,亦应被纳入医务社工的服务范畴当中。对患者因病入院期间,其主要照顾者的照料负担、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支持程度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患者健康相关维度的关注。本研究显示①被调查的主要照顾者以患者的父母为主(83.1%);49.2%的主要照顾者不工作,负责照顾患者;59.3%的主要照顾者照顾患者时长超过≥1年(76.3%患者患病时长≥1年),大部分主要照顾者处于长期的照料负担之中。②5.1%的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并有27.1%照顾负担处于中重度水平。③照顾者中有52.5%存在着“焦虑/抑郁”问题,并存在健康感受“生不如死”的情况。④患者均无商业保险覆盖,且有37.3%的患者医疗费用由家庭自费,而脊柱侧弯治疗所需费用较高,导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对照料负担大、社会支持程度低、有医疗救助需求的患者及其家庭,有必要通过医务社工来协助其发掘、调动或整合可利用的资源,进而有效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和负担,促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3)医院医务社工服务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并致力于满足患者对健康更加全方位和多元化的需求。尽管S医院已提供了医务社工服务,并在针对部分患者的服务过程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服务策略,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医务社工服务的覆盖范围偏窄,患者对医院医务社工服务可获得性较低等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可知,在医务社工眼中,患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应该被医务社工服务。因此,有必要加强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的开展力度,并对服务中存在的不足等进行改进,从而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或需要。同时,患者对健康的获得,本身需要包括医务社工在内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或单位)积极协调资源去满足。研究结论患者对健康的需求,难以仅靠临床的诊疗来达到,还需考虑到健康的各纬度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通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对医务社工服务的需求,可为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医务社工服务的侧重点提供依据。而通过探讨并提出医务社工服务于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对策,也将有益于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政策建议为促进医院向患者提供包括医务社工服务在内的优质医疗服务,以及针对目前医务社工服务所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①培养医务社工专业人才,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②建立包括医务社工在内的团队式医疗服务机制,并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相关服务;③加大对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的宣传力度;④加强对医务社工服务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力度;⑤重视并增加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等。
李英[9](2019)在《M-Learning对住院初产妇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应用M-Learning(移动教育)和传统健康教育对住院初产妇分娩恐惧(Fear Of Childbirth,FOC)和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而寻找M-Learning在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干预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市某三甲医院(64例)和某二甲医院(42例)的住院初产妇,用统计软件SPSS22.0按1:1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M-learning,包括邀请试验组加入微信群或QQ群,对其开展线上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特定时段专家答疑等。两组于干预前后分别用Wijma分娩预期量表(W-DEQ-A)和Wijma分娩经历量表(W-DEQ-B)测量分娩恐惧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时疼痛程度,记录分娩方式等分娩结局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组106人,脱落剔除6人,完成100人。2.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的一般资料、W-DEQ-A各维度得分及分娩恐惧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有FOC(W-DEQ评分≥ 85分)的产妇明显比对照组少(三甲医院为13.3%VS 56.7%,P=0.000;二甲医院为10%VS 45%,P=0.013)。除二甲医院的“担忧新生儿”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试验组的W-DEQ-B各维度得分及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3.组内比较:对照组干预后的W-DEQ得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W-DEQ得分明显下降(P<0.01)。4.试验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的比较(三甲医院为10.0%VS 23.3%,P=0.166;二甲医院为15.0%VS 20.0%,P=1.000),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有FOC组和无FOC组的剖宫产率:对照组为75.0%VS 5.3%,P=0.000;试验组为20.0%VS 8.6%,P=0.506。剖宫产率随着分娩恐惧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01)。5.除第三产程和三甲医院的第二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试验组产程用时及产后2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比较(三甲医院为14.8%VS 26.1%,P=0.150;二甲医院为11.8%VS 31.3%,P=0.514),试验组的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7.试验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对照组略高,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earning能缓解分娩疼痛,降低分娩恐惧程度,改善了分娩结局,可推广于临床中以改善分娩体验,促进医患融合,保障母婴健康。
李焕敏[10](2018)在《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其对改善产妇睡眠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检查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另施予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EPDS评分、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康复按摩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改善其睡眠质量。
二、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和康复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和康复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2)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待产孕妇妊娠相关知识储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妊娠知识储备情况比较 |
2.2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
2.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
3 讨论 |
(3)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心理状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认知干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肌肉放松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评估工具 |
2.2.2 干预方法与内容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1.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构成比 |
3.1.2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3 干预前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的比较 |
3.2.1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状况的比较 |
3.2.2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状况的比较 |
3.2.3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的比较 |
3.2.4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
3.3 干预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
4 讨论 |
4.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4.2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的影响 |
4.3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抑郁的影响 |
4.4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影响 |
4.5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影响 |
4.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我国初产妇分娩现状 |
1.2 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
1.3 分娩镇痛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3.3 理论框架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文献研究 |
2 半结构访谈 |
2.1 访谈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1 专家遴选 |
3.2 专家人数的确定 |
3.3 专家咨询的方法与实施 |
3.4 专家咨询结果 |
结果 |
1 文献研究 |
2 半结构访谈 |
2.1 访谈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2.2 主题提取相关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1 专家一般资料 |
3.2 专家的积极系数 |
3.3 专家的权威系数 |
3.4 专家意见的集中与协调程度 |
4 形成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测试稿 |
讨论 |
1 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意义 |
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开展的启示 |
2.1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规范性 |
2.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
2.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必然性 |
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面临的问题 |
第二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 抽样方法 |
2.4 样本量计算 |
2.5 干预方法 |
2.6 调查工具 |
2.7 资料收集 |
2.8 统计分析 |
2.9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3.2 产科常规检查资料均衡性比较 |
3.3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 |
3.4 两组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比较 |
3.5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
4 讨论 |
4.1 疼痛程度影响产程时间 |
4.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意义 |
4.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4.4 分娩自我效能增强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口服多联镇痛药物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急慢性疼痛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孕妇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述 |
(一) 研究背景 |
1. 我国孕产期专业保健知识教育的现状 |
2. 我国孕产期专业保健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
3. 我国对孕产期保健的政策要求 |
4. 国内外孕产期保健模式的研究现况 |
5. 理论概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专家焦点小组访谈法 |
3. 随机对照研究 |
(四) 技术路线图 |
二、构建“四联动”模式 |
(一) 设计构建“四联动”孕妇健康教育模式 |
1. 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 |
2. 设计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 |
(二) 孕期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1. 拟定教育课程框架 |
2.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
3. 师资选拔及培训 |
三、“四联动”模式评价 |
(一)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2 评价指标 |
3. 质量控制 |
4. 数据分析 |
5. 伦理原则 |
(二) 研究结果 |
1. 两组基线水平比较 |
2. 干预效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1. “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 |
2. “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 |
3. “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
4. 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孕妇和家属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5. “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能改善分娩结局 |
6. 创新与不足 |
6.1 选题创新 |
6.2 课程创新 |
6.3 局限性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 |
1.4.1 相关概念介绍 |
1.4.2 国内产后照护机构的兴起及发展状况 |
1.4.3 国外产后照护服务状况 |
1.4.4 产后照护服务需求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定量分析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创新与局限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
2.2.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2.2.2 研究工具 |
2.2.3 资料收集方法 |
2.2.4 统计学方法 |
2.2.5 质量控制 |
3.结果分析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1.1 孕产妇人口学特征描述 |
3.1.2 孕产妇孕产史特征描述 |
3.2 孕产妇对“坐月子”及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 |
3.2.1 对“坐月子”的看法与以往经历 |
3.2.2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 |
3.2.3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了解情况 |
3.3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选择意愿分析 |
3.3.1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意愿需求及偏好选择情况 |
3.3.2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选择医院因素分析 |
3.4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需求情况 |
3.4.1 各维度项目总体需求情况 |
3.4.2 产后照护机构具体服务项目的分值情况 |
3.4.3 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需求分析 |
4.讨论 |
4.1 传统“坐月子”观念深刻,但产后照护机构公众认知不足 |
4.2 不同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及自主观念差异影响选择意愿,整体意愿低 |
4.3 选择意愿受产后照护机构的价格、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影响 |
4.4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总体服务需求较高,需求程度主要受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 |
4.5 产后照护机构服务环境不满足孕产妇需求 |
5.建议 |
5.1 为母婴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 |
5.2 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 |
5.3 提升公众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水平 |
5.4 改善机构内服务环境 |
5.5 加强政府监管及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海南省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S医院脊柱侧弯患者健康需求的医务社工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界定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调查工具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专家咨询法 |
3.3 参与式观察法 |
3.4 现场调查法 |
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1 被进行问卷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2 脊柱侧弯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 |
2.1 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生命质量状况 |
2.2 患者家庭的照料负担状况 |
2.3 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 |
2.4 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2.5 脊柱侧弯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
3 当前健康状况下患者对医务社工服务的需求分析 |
3.1 基于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结果 |
3.2 基于生命质量量表测量的定量研究结果 |
4 S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现状 |
4.1 科室基本情况 |
4.2 人员构成 |
4.3 服务内容 |
4.4 服务对象的来源及类型 |
4.5 现有的医务社工服务对策 |
4.6 现有服务对策的闲境及不足 |
5 “医务社工+”服务对策 |
5.1 关于构建新服务对策的专家建议及观点 |
5.2 新服务对策的实施方式及特点 |
第4章 讨论 |
1 讨论 |
1.1 关于患者健康状况测量所使用量表的选取 |
1.2 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健康需求 |
1.3 “医务社工+”服务对策所面临的部分问题 |
1.4 其它 |
2 创新与不足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M-Learning对住院初产妇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分娩恐惧的危害 |
1.1.2 我国剖宫产及分娩镇痛现状 |
1.1.3 全球对母婴健康及分娩镇痛的重视 |
1.1.4 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的干预方式亟需改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M-Learning背景及应用现状 |
1.2.2 国内M-Learning应用现状 |
1.2.3 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干预现状 |
1.2.4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1.5 应用前景 |
1.6 理论依据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脱落标准及脱落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样本量计算 |
2.2.3 随机分组 |
2.3 测量工具和观察指标 |
2.3.1 一般资料问卷 |
2.3.2 Wijma分娩预期/经历量表(W-DEQ) |
2.3.3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3.4 分娩结局指标 |
2.4 研究实施过程 |
2.4.1 干预方案构建 |
2.4.2 设立针对M-learning的微信群和QQ群 |
2.4.3 试验前培训 |
2.4.4 预试验 |
2.4.5 具体干预措施 |
2.5 资料发放与回收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2.8 统计分析 |
2.9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各医院的病例分布及统计病例数 |
3.2 两组的比较 |
3.2.1 干预前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 |
3.2.2 干预前W-DEQ-A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3 干预后W-DEQ-B及产时VAS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4 干预前后分娩恐惧程度的组间比较 |
3.2.5 干预前后W-DEQ总分的组内比较 |
3.2.6 分娩方式的组间比较及剖宫产原因分析 |
3.2.7 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的组间比较 |
3.2.8 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的组间比较 |
3.2.9 新生儿情况的组间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M-learning的作用 |
4.2 M-learning对分娩恐惧的影响 |
4.3 M-learning对分娩疼痛的影响 |
4.4 M-learning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4.4.1 M-learning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
4.4.2 M-learning对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
4.4.3 M-learning对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的影响 |
4.4.4 M-learning对新生儿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本研究创新性和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随机分组结果 |
附录B 一般资料问卷 |
附录C 中文版Wijma分娩预期量表 |
附录D 中文版Wijma分娩经历量表 |
附录E 产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10)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睡眠质量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护理方法 |
1.4.1 对照组 |
1.4.2 观察组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比较2组患者EPDS、PSQI评分 |
2.2 比较2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四、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和康复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产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于瑞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2)
- [2]产科“课堂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待产孕妇妊娠相关知识储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唐宜,朱金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03)
- [3]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D]. 成华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D]. 周君. 郑州大学, 2020(02)
- [5]口服多联镇痛药物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急慢性疼痛影响的比较[D]. 简超君.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孕妇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研究[D]. 孙孝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D]. 龙丽琼. 海南医学院, 2019(02)
- [8]基于S医院脊柱侧弯患者健康需求的医务社工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 薛世文. 山东大学, 2019(09)
- [9]M-Learning对住院初产妇分娩恐惧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D]. 李英.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3)
- [10]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睡眠质量的改善[J]. 李焕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