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邮政行管法律工作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婕[1](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刘佳丽[2](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吴跃[3](2007)在《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四大党章更是进一步指出:“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掌,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风险往往是金融危机。本论文从党的金融政策与金融实践结合的角度,以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党的金融政策和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历史,说明了我们党具备领导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并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设想。本论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即第一章《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综述》,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即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保持金融体系的独立运行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坚持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根本途径,加强金融监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手段,保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部分是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就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等三个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专题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党的金融政策和实践。一是回顾了国有银行的设立、发展过程,论述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紧迫性,分析了改革的目标和步骤,评价了改革的成效,提出了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设想,从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体现了我们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二是系统地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分析了党有关农村信用社的论述和政策,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作了评价和展望,从中可以看出我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农业的发展,在实施改革的具体措施上体现了审慎科学的态度。三是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政策,总结了20多年金融监管的基本经验,阐述了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中国金融监管的设想。得出了党中央站在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前沿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提出金融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论断是非常的正确。
叶飞文[4](2003)在《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分七个方面来阐述: 导言部分指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对长期增长路径选择的重要性,指出经济增长的规律对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是全文分析的立论基础与逻辑基点。通过对早期、古典、新古典和现代的经典文献中经济增长思想和理论的挖掘和研究,从中分析得出劳动投入、资本积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经济体制等制度安排、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等基本结论,从中发现劳动和物质资本投入数量的增加是粗放型增长的主要动因、技术进步是集约型增长的主要动因、有效率的制度是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的源泉等分析思路,所有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思路是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提供了分析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二章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根据第一章提供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对要素投入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开始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主要是分析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供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传统要素和重要条件,比较丰富的资源要素为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提供了可能;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持续增长又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促进和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国人力资本占资本总量的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人力资本可产生递增的收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要素禀赋决定了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必须建立一套适应要素条件的生产技术体系和贸易体系,充分发挥要素比较优势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与速度方程分析。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经济贸易总量、人均收入、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经济增长后劲、居民生活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和经济增长的特征化事实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与Kaldor事实、Romer事实相吻合并具有特征化标准事实。提出综合生产率概念并用来刻划要素效率,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生产率提高是生产规模、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构成的广义技术进步等因素共同推动的,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际上不同的生产率、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方程,提出比选方法,计算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方程,并用计量方法比选测算和论证了中国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和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本章进行了大量的实征检验和计量分析,定量测算出要素投入和综合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四章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在前三章分析墓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主要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综合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渐进式转变,产业进化、需求结构变动、区域结构变动、城乡结构变化、积累与消费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结构进化和结构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使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使全社会综合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分析过程中,还定量测算了三次产业、三大需求、三大地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程度;独立提出对Jol唱e正刃n方法的修正方法,并进行中美两国和多国要素投入、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比较。得出的结论是,1 952一2001年要素投入增加和练合生产率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要素投入增加贡献了57石%,拉动经济增长4.42个百分点;综合生产率提高贡献了42,4%,拉动经
二、西藏邮政行管法律工作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邮政行管法律工作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0.2.1 理论价值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
0.3.2 比较研究 |
0.3.3 案例分析 |
0.3.4 博弈分析 |
0.3.5 法经济学分析 |
0.3.6 耦合分析 |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创新 |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
1.3 文献综述简评 |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2.2.1 耦合的涵义 |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
4.3.1 行政体制缺陷 |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
4.4.5 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
5.4.4 对中国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
6.2.5 法治的薄弱 |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3)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综述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
二、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二、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三、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四、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一、货币政策的简要回顾 |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
三、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
四、再贴现业务的开展 |
五、中央银行贷款业务的开展 |
六、利率政策的使用和调整 |
第四节 党的金融实践的基本经验 |
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
二、保持金融体系的独立运行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
三、坚持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根本途径 |
四、加强金融监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手段 |
五、保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 |
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有机协调是宏观经济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
七、推动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第二章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的银行体制 |
二、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与设立 |
三、国家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1983-1993) |
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1994-2002)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紧迫性 |
一、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 |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和步骤 |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 |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步骤 |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及初步成果 |
一、财务状况明显好转 |
二、股份公司已挂靠成立 |
三、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
四、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
五、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 |
第五节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展望 |
一、有利条件 |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
三、继续推进与深化改革 |
第六节 评析 |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体现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宗旨 |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体现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 |
第三章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历程 |
一、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和大发展时期(1949-1958) |
二、农村信用社受到严重挫折时期(1958-1977) |
三、农村信用社业务恢复时期(1977-1984) |
四、农村信用社第一次改革(1984-1996) |
五、农村信用社第二次改革(1996-2002) |
第二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 |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二、管理体制不顺畅 |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不力 |
四、历史包袱沉重,潜在风险较大 |
第三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内容 |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 |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展情况与阶段性成果 |
一、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确立 |
二、产权改革稳步推进 |
三、内控建设不断加强 |
四、经营能力有效提升 |
五、扶持政策逐步落实 |
六、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前景展望 |
一、有利条件 |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
三、实现目标的步骤 |
四、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
第六节 评析 |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开拓创新 |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改革操作把握的审慎科学 |
四、农村信用社改革体现了政策性扶持与商业性运作的有机统一 |
第四章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及加强金融监管的意义 |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
二、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回顾 |
一、党的金融监管政策的简要回顾 |
二、金融监管实践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基本经验 |
一、依法监管是金融监管的必要前提 |
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是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 |
三、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原则 |
四、金融监管模式必须符合我国国情 |
五、金融监管理念、方式必须与国际最佳做法接轨 |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 |
一、注重风险监管 |
二、强调对银行创新业务的监管 |
三、重视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 |
四、关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
五、强调审慎性监管的重要性 |
六、加强资本监管 |
七、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的协调合作 |
八、强调应根据本国国情及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对监管模式进行选择和调整 |
九、倾向制度化与自律化有机结合的监管模式 |
十、注重对现代监管技术的运用 |
第五节 中国未来金融监管展望 |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为金融监管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
二、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方式,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 |
三、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 |
四、充分发挥外部审计、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
五、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六、高度关注国际金融监管的最新进展,探索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路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的方法 |
三、 增长的规律与增长的事实 |
四、 论文的框架 |
五、 创新之处 |
六、 本文的逻辑脉络图 |
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前经济学时期主要的经济增长思想 |
一、 古代或早期的经济增长思想 |
二、 重商主义财富增长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 |
一、 重农主义的经济增长思想 |
二、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经济增长思想 |
三、 古典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思想 |
四、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思想 |
五、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思想 |
第三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一、 边际生产率增长思想 |
二、 新古典主义增长思想 |
三、 宏观经济均衡体系与凯恩斯主义增长思想 |
四、 卡莱茨基的经济增长思想 |
五、 供给学派的经济增长思想 |
六、 熊彼特的创新增长理论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
七、 新增长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条件 |
一、 土地资源 |
二、 气候资源 |
三、 水资源 |
四、 矿产资源 |
五、 能源与能源弹性系数 |
第二节 劳动力的供需与经济增长 |
一、 劳动力的供给与产出弹性 |
二、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
三、 劳动力供需中的劳动生产率因素 |
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供给与经济增长 |
一、 中国资本投入量估算的永续盘存法 |
二、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经济增长 |
三、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的供给与经济增长 |
一、 对人力资本的认识 |
二、 对中国人力资本的估算 |
三、 中国教育经费及教育经费弹性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与速度方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分析 |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 |
二、 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
三、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 |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化事实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公式 |
一、 综合生产率的度量 |
二、 综合生产率变动率及变动的原因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方程 |
一、 要素投入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方程的不同研究 |
二、 中国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与增长速度方程 |
三、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方程定量测算献 |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方程及其定量测算 |
五、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测算:要素效率及综合生产率构成变化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要素投入效率和综合生产率增长 |
一、 中国要素投入效率的动态分析 |
二、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贡献程度分析 |
三、 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国际比较:投入产出增长与生产率增长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渐进式转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与增长质量的变化 |
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渐进式转变与增长质量的变化 |
三、 增长方式变化与Chenery多国模型比较 |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进化 |
一、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
二、 中国产业结构进化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
三、 需求结构变动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四、 区域结构变动与三大地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五、 城乡结构变化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六、 积累与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一、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认识 |
二、 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三、 中国技术进步实现的主要路径 |
四、 中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阶段与经济长期增长路径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影响要素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 |
一、 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 |
二、 制度的定义与中国的制度安排范围 |
三、 制度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制度变化的需求与供给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 制度变化的需求 |
二、 制度变化的供给 |
三、 制度上的缺陷影响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农村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增长 |
一、 改革开放前农村制度安排和制度变化 |
二、 改革开放后农村制度创新: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农价改革 |
三、 不同制度安排下农民劳动效率机制和激励机制 |
四、 中国农村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增长的影响定量分析 |
第四节 城市制度创新与企业改革 |
一、 城市体制改革创新与企业制度的变化 |
二、 企业改革前后的劳动行为和劳动效率 |
三、 新旧制度安排下的劳动行为与产出增长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效应与制度创新贡献实证分析 |
一、 经济增长中的改革效应 |
二、 经济增长中的开放效应 |
三、 制度创新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结语: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
一、 要素投入增加效应 |
二、 要素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效应 |
三、 改革开放等制度效应 |
第二节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与趋势 |
一、 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效率 |
二、 综合生产率的提高 |
三、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 |
四、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及国际比较 |
第三节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选择 |
一、 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
二、 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 |
三、 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
四、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 |
五、 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西藏邮政行管法律工作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2]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3]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研究[D]. 吴跃.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4]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 叶飞文. 厦门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