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孔德超,武亚帅[1](2021)在《浙籍学者对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历史贡献》文中认为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浙籍学者为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甲骨学研究来说,"草创时期"(1899-1928)和"发展时期"(1928-1937)有孙诒让筚路蓝缕,开拓榛莽;有罗振玉凿破鸿蒙,钩沉索颐;有王国维考地征史,挽世绝尤;有王襄鉴定购藏,首创字汇。1949年以后的"全面展开时期",有唐兰审于点画,多有发明;有陈梦家继往开来,综合研究。今天,裘锡圭先生和曹锦炎先生"退而不休",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简牍、帛书等多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继续为古文字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下"浙学"研究如火如荼,与"蜀学"、"湘学"、"徽学"、"闽学"等相互妍美,共同点缀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并且以源泉之姿和活水之势给养着新时期"浙江精神"。在大力发展"浙学"的今天,一代又一代浙籍甲骨文等古文字学者所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不应被忽视,纳入"浙学"体系刻不容缓。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研究,不仅是"浙学"的特色,更是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王牌"。所以,如何利用好一代又一代浙籍前辈学者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接力和纵深研究,是新时期"浙学"的重要任务。
许子潇[2](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指出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顾王乐[3](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史金波,黄润华[4](2020)在《开拓创新,成就辉煌——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70年》文中认为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一,记述了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的成立并开始建立学科体系及全面、深入开展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第二,概述了中国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成立和开展民族古籍普查,促进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近十多年来,又开展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评审包括民族文字在内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启动西藏、新疆古籍保护专项工作,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字古籍的保护和研究;第三,列举了民族古文字研究的大量创新性成果,以彰显中国民族古文字的研究取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第四,希望进一步做好民族古籍普查,深入开展民族古籍研究,夯实民族古籍的定级工作,使民族文字古籍"活起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更大的贡献。
杜帆[5](2020)在《基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字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而字体设计正是以这些文字为依托进行的美化设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字体设计师开始挖掘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将本土文化注入到字体设计中。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汉字作为国家的通用文字符号,承载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这些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字的灿烂文化。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促进文化同质性,但也制约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与保护,这些文字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基于此,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特征进行提炼应用到汉字字体设计中,目的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字,传承文化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字资源,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大团结,也为字体设计注入新的灵感。本论文以中国新疆这个拥有丰富文字资源的地区为代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设计出发点进行汉字字体设计研究。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来源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第二章,将中国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古代文字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进行梳理,了解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分析文字的字形特点。第三章,探索字体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需求,从字体设计的角度、美学角度出发,结合文字学、心理学、符号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分析优秀案例,提出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设计出发点的汉字字体设计的必要性。第四章,用视觉语言的呈现方式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与汉字进行融合创新设计,完成实验字体设计,为字体设计提供新的创作灵感。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传承和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保护和字体设计打开一个新的视角。第五章,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展望与不足,明确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为设计出发点的字体创新的应用价值。
裴世东[6](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孙柏林[7](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说明“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李雪[8](2019)在《20世纪象形学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书”学说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核心,而象形则是“六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学者们利用大量出土的古文字材料,积极借鉴西方语言学思想对象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本文旨在通过对20世纪象形学说相关着述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这一时期象形学说的发展脉络,阐述其承前启後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全文共分7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引言。首先对20世纪以前的象形学说作简要概括,进而阐述20世纪象形学说的发展背景和主要情况,说明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20世纪象形学说的研究现状作以综述,总结其成就和不足。最後,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20世纪象形学说文献概览。分别列举20世纪涉及象形学说的重要着作和论文,并对其中的觐点加以介绍,展现这一时期象形学说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20世纪象形定义研究。上个世纪的学者有沿用许慎对象形定义的,也有另辟蹊径从语言学、汉字起源等角度对象形定义的,我们分别对这些观点加以评析。第四部分,20世纪象形分类研究。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从字形结构、所视角度、兼书、字形的历史发展轨迹、表现事物形态的方式等角度对象形进行分类。其中,有的学者仅取一个角度,有的学者则综合了多个角度来分类。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第五部分,20世纪象形与其他“五书”的关系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人们如何看待象形、指事、会意三者的关系进行梳理,重点论述这一时期的学者是如何区分象形和指事、象形和会意,以及他们对象形、指事次第的争论。其次,对20世纪象形兼书说进行研究和评述。第六部分,象形与20世纪汉字构形理论研究。20世纪出现了一些新的汉字构形理论,如“三书”“四书”“五书”“新六书”“七书”“十一书”等,在这些新理论中,我们认为传统象形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改变,它们往往和指事、会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并,或代表了汉字的字形和字意,或被视为形符,或被视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或被视为字形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被视为汉字的构形方法,或被视为全功能构件等等。第七部分,20世纪象形学说的总体评价。从研究方法上来看,20世纪象形学说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文字学、语言学、心理学、比较文字学等理论,同时充分利用了新出土的古文字材料。从研究成果上来看,20世纪象形学说对象形字的起源、分类、兼书、界定、性质等问题都有了科学的论述和结论。其不足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多角度对象形分类的方式不尽合理,二是象形理论零散,还未出现系统的关於象形学说的专着。
王宇信[9](2019)在《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表现在甲骨文和甲骨文研究定位更明确,研究规模、宣传和支持力度巨大,并与科技发展同步,多学科攻关等,这都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培养一批古文字优秀研究人才。
胡昭曦[10](2018)在《古史多重证据法与综合研究法——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百年来,不少先哲前贤着力探求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古史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提出,也是近代以来学界实行的重要历史研究方法之一。徐中舒先生在继承这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这一研究方法做出了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古史三重证"的观点,并使用多学科、多途径知识和资料进行研究,实是一种综合研究法的实践运用。
二、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浙籍学者对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筚路蓝缕,开拓榛莽———孙诒让 |
三、凿破鸿蒙,钩沉索颐———罗振玉 |
四、考地征史,挽世绝尤———王国维 |
五、鉴定购藏、首创字汇———王襄 |
六、审于点画,多有发明———唐兰 |
七、继往开来,综合研究———陈梦家 |
八、结语 |
(2)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
小结 |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
第一节 确释例 |
第二节 误释例 |
第三节 备考例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
小结 |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
小结 |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
第四节 集合示名 |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
第三节 结语 |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
第一节 骨片问题 |
第二节 辞条问题 |
第三节 释字问题 |
第四节 余论 |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
凡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基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直接研究结果 |
1.2.2 国内外间接研究结果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交叉研究法 |
1.4.3 调研考察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重点 |
1.5.2 难点 |
1.5.3 创新点 |
2 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的历史及字形分析 |
2.1 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文化概述 |
2.1.1 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 |
2.1.2 当代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使用现状 |
2.1.3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字需求 |
2.2 古代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及字形研究 |
2.2.1 佉卢文 |
2.2.2 粟特文 |
2.2.3 于阗文 |
2.2.4 焉耆-龟兹文 |
2.2.5 突厥文 |
2.2.6 回鹘文 |
2.2.7 察合台文 |
2.3 中国新疆当前使用的主要少数民族文字字形研究 |
2.3.1 维吾尔文 |
2.3.2 哈萨克文 |
2.3.3 柯尔克孜文 |
3 从字体设计角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与汉字融合创新的可能性 |
3.1 字体设计的探索与发展 |
3.1.1 印刷字体的发展 |
3.1.2 字体行业的发展 |
3.1.3 字体设计人的涌现 |
3.2 影响字体设计的发展因素 |
3.2.1 字体设计的文化因素 |
3.2.2 字体设计的外在动力 |
3.3 字体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
3.3.1 字体设计成为品牌推广中的符号 |
3.3.2 字体设计的突破与重塑 |
3.4 字体设计的设计方法 |
3.4.1 直接提炼与概括 |
3.4.2 借鉴与创新 |
3.5 字体设计涉及的学科类型 |
3.5.1 字体设计与文字学 |
3.5.2 字体设计与心理学 |
3.5.3 字体设计与符号学 |
3.5.4 字体设计与计算机 |
3.6 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特征应用到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意义 |
3.6.1 调研结果论证 |
3.6.2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3.6.3 现实的应用价值 |
4 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特征在汉字字体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4.1 中国新疆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文字特征与汉字的融合创新研究 |
4.1.1 基于于阗文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
4.1.2 基于焉耆-龟兹文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
4.1.3 基于维吾尔文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
4.2 基于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特征的实验字体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4.2.1 中国新疆旅游文化品牌推广 |
4.2.2 实验字体的周边产品推广 |
5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 |
一、问题意识 |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
二、理论视域 |
第二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第三节 文本 |
一、文献资料 |
二、考古材料 |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德礼”体系 |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
第二节 “天道”体系 |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
本章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20世纪象形学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缘起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20世纪象形学说文献概览 |
1.1 涉及20世纪象形学说的着作 |
1.2 涉及20世纪象形学说的论文 |
第二章 20世纪象形定义研究 |
2.1 遵从许慎的象形定义 |
2.2 另辟新说的象形定义 |
2.2.1 从象形起源於图画的角度定义 |
2.2.2 从语言和文字关系的角度定义 |
2.2.3 从字符的角度定义 |
第三章 20世纪象形分类研究 |
3.1 按正例与变例分类 |
3.2 按字形结构对象形分类 |
3.2.1 纯粹按独体合体分类 |
3.2.2 其他字形类别 |
3.2.3 象形字皆为独体 |
3.3 按字形的历史发展轨迹分类 |
3.4 从多个角度分类 |
第四章 象形与其他“五书”的关系研究 |
4.1 象形与指事 |
4.1.1 象形与指事的区分 |
4.1.2 象形与指事的次第 |
4.2 象形与会意 |
4.2.1 象形与会意的区分 |
4.3 象形兼书 |
4.3.1 同意象形兼书说 |
4.3.2 不同意象形兼书说 |
第五章 象形与20世纪汉字构形理论研究 |
5.1 象形与“三书”说 |
5.2 象形与“四书”说 |
5.3 象形与“五书”说 |
5.4 象形与新“六书”说 |
5.5 象形与“七书”说 |
5.6 象形与“十一书”说 |
第六章 20世纪象形学说的总体评价 |
6.1 20世纪象形学说的成就 |
6.2 20世纪象形学说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甲骨文和甲骨文研究的定位更加明确 |
二、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空前的研究规模和支持力度 |
三、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 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优秀甲骨文化研究的大发展, 并使其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同步 |
四、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的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其宣传和推介的力度和规模是空前的 |
五、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 真正实行了多学科的联合攻关, 并发扬了协作精神, 做到优势互补, 实现了资源共享 |
六、 在这一“新阶段”, 由国家社科基金推出的“重大委托项目”和教育部语信司推出的“甲骨学古文字研究专项”课题, 极大的调动了甲骨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学者的积极性。不仅如此, 还进一步把古文字学界、汉语文字学界对甲骨文研究的热情、怀恋充分调动起来, 专家们放下手头的工作, 纷纷投身到这一有巨大吸引力的研究中来, 这是百多年来甲骨文研究从未有过的盛况 |
七、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 将培养和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甲骨文等古文字优秀人才 |
(10)古史多重证据法与综合研究法——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古史多重证据法 |
重要传承和创造发展 |
践行“路子”的体验 |
四、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浙籍学者对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历史贡献[J]. 孔德超,武亚帅. 地方文化研究, 2021(04)
- [2]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4]开拓创新,成就辉煌——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70年[J]. 史金波,黄润华. 民族语文, 2020(04)
- [5]基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D]. 杜帆.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8]20世纪象形学说研究[D]. 李雪.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J]. 王宇信. 殷都学刊, 2019(01)
- [10]古史多重证据法与综合研究法——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J]. 胡昭曦.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