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高级人才的新远见(论文文献综述)
廖星铭[1](2021)在《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熊晨曦[2](2021)在《一九七○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对华科技合作政策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1970年代末美国政府期望通过扩大对华技术转让的方式来促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在普雷斯访华之后,美国认识到了科技交流合作有助于美国对中国施加长期影响和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因此,美国确定了与中国进行全面的科技合作的政策。1979年1月31日,卡特与邓小平签署科技合作协定,中美科技关系进入制度化的全面合作阶段。
宋灵[3](2021)在《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睿[4](2020)在《行政法视域下野生动物保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2003年的非典病毒(SARS)到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重大疫情的一而再爆发反映出我国在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上存在的法律和制度漏洞。同时,两次疫情的起因都指向滥捕滥食野生动物,这充分说明野生动物保护在生物安全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由于我国目前仍保留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习惯,国内非法捕捞、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故而通过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来提升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治理能力,实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人类社会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一直在不断丰富。早在19世纪初期随着动物保护复兴运动在英美等国的兴起,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于动物保护立法的尝试。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则起步于上世纪末,相对较晚,对于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时间和力度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要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法学界助力中国人民实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然而却面临的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从行政法的视角出发,探讨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梳理界定“野生动物”的相关概念、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现状、并评述他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实践。本文进而就如何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的行政法保护、提升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和司法效率、提升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形象等问题展开思考。本文运用了文献阅读法、社会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文献阅读法,对生物学、动物学相关文献进行研读,解决了“野生动物”立法保护研究上经常会陷入的概念性错误,厘清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者进一步搜集近代开始不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行政法立法和保护措施的记录,将重点放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和执法的评述上,整理和归纳出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内容、特点和缺陷。运用社会调查法,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和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者通过走访农业、林业和环保部门,搜集最新野生动物的物种构成数据,掌握这些部门的行政法规出台情况及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职能。运用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国内各省市区的地方立法,纵向比较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中央立法之间的异同。本文研究者探讨了中国在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将中国的实践与美国、日本及澳大利亚三国进行对比。基于以上方法和讨论,本文从野生动物保护之范围界定、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机制完善、人工繁育制度的法律问题、野生动物致害侵权赔偿等方面,为完善我国野生动物行政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陈叙彰[5](2020)在《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重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因此对人才需求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对教育需求巨大,己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任务。在此背景之下,职业院校的发展,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时代。但是民办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具备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双重属性的存在,其发展需求和管理运行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或者为这些问题的化解寻找到一个可行的方向,才能帮助他们实现转型,突破困境,彻底释放潜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但由于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所采取的措施依然空乏的囿于制度建设与管理约束上,并未洞悉造成其困境的根本原因和困扰其发展的深层问题,也未意识到组织文化作为其内核才是支撑其成长的根本动力,突破困境的关键方向。在本研究中,作者针对民办EN职业学院,从其组织文化的视角入手,试图找出其在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的本质原因,并通过组织文化重构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在对比了多种组织文化的研究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分析了多种组织文化的测评工具以后,本研究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以对立价值观模型作为分析范式,借助金·卡梅隆与罗伯特·奎因开发的OCAI体系,对民办EN职业学院展开分析。通过量表调研、访谈、组织文化轮廓的绘制与分析,顺利识别查证EN学院现今问题的所在以及成因,并借助其组织文化变革工具对民办EN职业学院的组织文化重构进行了设计。
王玺杰[6](2020)在《1923~1937年湖北公路建设运营研究 ——以政府权力与公用事业关系为视角》文中指出近代以来,湖北工商业迅速发展,商品流量随之攀升,传统运输方式因其低效不便,难以适应现实的经济、军事需要。限于财力,政府支持当地商绅出资创办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拉开了湖北公路建设的帷幕,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就此确立。由于从业者一味逐利,且在资金、技术、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公路质量低下、管理紊乱的弊病日益显现。国民党在湖北建立政权后,为了整饬这一重要的公用事业以利军事、经济需求,强行接管了汽车公司,并成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湖北公路交通遂进入官办省营时代。行政垄断之下的湖北公路里程明显增长,组织体系与规章制度日渐完善,但也因某些强制、腐败行径与督查不力而遭致不满。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湖北公路交通,存在建设功利化、发展政治化、交通系统化、治理规范化的特点,其在便利运输、推动公众观念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力拮据、灾害肆虐、战争频繁的发展困境。公路交通作为公用事业的一部分,在社会生产及民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此,政府权力的干预贯穿于湖北公路事业的发展过程之中。实际上,民国时期湖北公路交通的发展史,也是政府权力不断增强并进而干预垄断的历史,权力强弱的不同间接促使其划分为商营及省营两个时期,这既由公用事业垄断性、公益性特征而决定,也与政府掌控力及其现实需求密切相关。
刘颖[7](2019)在《混改后A医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国家积极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社会资本和政府多元化合作模式,并针对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布许多政策举措,作为对民间资本加入医疗体制改革的鼓励与支持。当下,由公立医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来的新医院如何应对市场竞争,怎样制定适宜自身发展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改制后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较为成熟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针对A医院这一主体构建了A医院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从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科研能力、品牌建设能力、企业文化能力进行医院内部环境分析,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进行医院外部环境分析。并以A医院为例,对A医院进行发展战略分析。通过内部环境分析,认为A医院具有业务量稳步增长、灵活的体制优势、完善的组织架构、完整的学科设置、近80年院史的品牌优势、新院区的硬件优越、全国劳模榜样引领等七项优势,但同时A医院存在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信息化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内部管理不精细,后勤创新管理不足,科研教学能力整体较弱,人力资源规划欠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文化建设不深入等七项劣势。通过外部环境分析,认为A医院具有国家对社会办医政策的支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经济发展引导就医意识的转变、浙江基本实现全民医保、老龄化现象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国内外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六大机遇,但也存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影响、应运而生的医生集团、医患关系仍较紧张、所在地区医疗行业竞争四大挑战。基于此对A医院由四个维度,即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职能战略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使医院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有效实现。本文通过对A医院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研究,以期对A医院的经营管理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帮助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角逐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希望本课题的内容对我国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医院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张结民[8](2019)在《风险行政程序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比较法角度来分析,行政程序法的发韧与发展是与行政国家任务的变革相辅相成的。随着现代风险社会的来临,行政国家的任务也逐渐从福利行政向风险行政转变。在我国,2003年发生的席卷全国的“非典”事件标志着风险行政的兴起。面对这一新的行政形态,传统行政法所倡导的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司法审查等控权方式受到挑战,风险行政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由此,我国行政法面临着重大改革。风险行政这一新的行政形态在被一种新兴的行政法所规范化时,行政程序法应当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因为在实体上不得不赋予政府以强大权力的情形下,程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是因为程序将行政法上的其他制度有效地成为现实。因此,本文以建构风险行政程序法为目标,旨在解决风险行政在我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第一章阐述了建构风险行政程序法的逻辑起点。科学地确立建构风险行政程序法的逻辑起点有助于凸显风险行政程序法的独立价值,也有助于明确建构风险行政程序法所要解决的难题。风险行政程序法应以其核心功能为起点,解决风险行政中所遭遇到的知识贫乏和价值冲突这两大难题。第二章阐述了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含义是:由风险行政参与主体负责实施的作为一种获得和处理风险信息的结构化过程,目的是以法治化的方式为参与主体获得和处理各类关于风险的信息。它呈现为一种网络、星型、或蛛网状态,所对应的行政模式是“新治理行政”;它以治理现代风险的各类公共政策作为调整对象,并以实现风险行政过程本身的合法性为已任。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第三章阐述了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基本结构。风险行政程序法以治理风险的公共政策作为调整对象决定了其基本结构与传统行政程序法不同。它是一种从过程的、内部的角度来化解风险行政中的知识贫乏和价值冲突问题,是将风险议题之形成、风险分析、风险管理、评价风险管理以及风险交流等环节予以规范化。第四章阐述了风险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风险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功能最终需要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得以实现。具体包括五项制度:第一项制度是合作制度,对合作制度中的当事人和本质、遵循的原则、具体方法、程序闭合标准以及适用范围和参与合作各方的法律身份进行了分析和阐明。第二项制度是公开陈述理由制度,对其含义、主要功能、主要特征以及风险行政程序法的规范重点进行了分析和阐明。第三项制度是暂时性制度,对其适用范围和主要制度形态进行了分析和阐明。第四项制度是信息制度,对其定义、公开范围、公开程度、公开方式以及与保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明。第五项制度是专家制度,对遴选专家、利益声明和回避、自我审查、外部同行专家评审以及专家之间的争议解决等方面的程序进行了分析和阐明。
曲婷霞[9](2019)在《KC教育培训机构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我国80后、90后已逐渐步入为人父母阶段,这一家长群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重视,因此未来儿童心理教育有着潜在的巨大需求。作者通过对佛山地区中小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学习效果不佳是众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专注力缺失而造成的。基于对这一市场需求的认识和判断,我们计划成立一家以中小学生专注力训练为主的心理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核心产品是一套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专注力训练的PCMISS训练法课程。本商业计划书的写作,是将攻读MBA期间学过的企业管理、创业管理理论在一个实际创业项目中的应用。作者先对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的培训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还做了SWOT分析。接下来引出项目开发,提出了以PCMISS专注力训练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就师资力量、项目选址、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接着介绍了创业团队、公司组建、公司愿景、运营计划和业务发展计划等,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最后编制了相关的财务计划和融资计划,同时进行了项目风险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这份商业计划书的写作目的,是为KC教育培训机构的创业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希望能为儿童教育领域的商业计划书研究和写作提供参考。
张锋[10](2019)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是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和周边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和战略存在。中日两国携手走过了千年的友好,历经了百年的战争,在文化、情感和地缘上有着难以“解理”的牵绊。现今,中日两国在领土、历史、安全与地位等方面仍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与两国力量深度调整,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更是陷入不可用“冷暖”言状的状态。2018年的中日首脑互访暂时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中日关系仍处于合作与竞争并存、敏感而又多歧的状态。日本智库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曾经在亚洲智库中独领风骚,现今在世界和亚洲智库中仍拥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外交决策机制正在逐步瓦解,决策主体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分量可以估量。日本智库研究,尤其是日本主要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研究,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日本外交决策、战略走向和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组成,核心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系统介绍了日本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以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参照,对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日本智库的国际评价、现今状况及存在类型、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目的是通过点与面的结合详细介绍日本智库的各个维度,以期对日本智库的全貌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日本智库群像中穿插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等个体像,为进一步开展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第二章尝试建构了以“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智库参与决策模式——日本外交决策机制——日本智库对外交决策功能”为链条的分析框架。尝试联通西方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与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为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实践寻找理论根据。在阐释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同时,将日本智库置于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视野和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对一般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变化、特别是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在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的作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智库与外交政策形成的典型案例。通过博士学习期间数年对日本主要智库网站的持续跟踪与相关访谈,第一二节选取了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防卫研究所这两个不同组织形态的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基本情况、组织运行和在日本海洋政策形成、安全保障政策出台中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避开外交决策研究都需要面对的“黑箱”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日本特定的专业型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对日本特有的“临时型”日本智库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以恳谈会为首的“临时型”日本智库是传统智库功能难以发挥参与外交决策功能的异化现象,以及恳谈会政策建言与最终外交、安保等对外政策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第四章从日本视角围绕日中关系阐述了日本智库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情况。以日本智库网站上公开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言和研讨会内容等为主要研究文本,掌握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中国崛起”等日中关系重要敏感领域的观点和态度。以PHP总研、防卫研究所等日本知名对华研究智库为研究案例,对近些年来它们所发布的对日本社会舆论乃至政府等具有一定影响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归纳,得出他们对中国“遏制与合作并存”以及日中关系“防范与接触并存”的认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日本智库发展过程和参与外交决策中形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智库建设的法制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等优点。第二,日本智库的调整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所面临的人力财力、决策参与能力弱等困扰日本智库整体发展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三,日本智库的发展与对外交决策的作用受到日本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特别是日本官僚主导决策体制的影响。第四,日本对智库的认知有了普遍的提升,日本智库在日本国内“政治主导”呼声日隆的背景下对外交决策等领域的作用较之过去将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智库对日本政府的决策影响能力不容忽视。第五,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特定的“共谋”效应,对待中日关系有明显的“二重构造”特征。日本追求“自主性政治”大国的战略诉求短期内不会改变,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国家保守化趋势不会改变,对中国采取遏制防范与合作接触的“实用主义”策略不会改变。我们要警惕日本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与日本保守化政治集团形成“共谋”效应,对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形成某种特殊的情绪化的决策偏好。探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的关系,能够从新的视角推知日本未来外交政策的走向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避免智库等日本国内因素对长期而又稳定的中日关系发展造成干扰。
二、台湾高级人才的新远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高级人才的新远见(论文提纲范文)
(4)行政法视域下野生动物保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比较评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行政法视域下野生动物保护界说 |
第一节 野生动物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野生动物”与“动物”的区分 |
二、“野生动物”与“宠物”的区分 |
三、“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的区分 |
第二节 我国野生动物的行政法保护及其特点 |
一、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内容 |
二、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特点 |
第二章 我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成效 |
一、划定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
二、实施濒危物种的法律保护和繁育 |
三、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宣传活动 |
第二节 野生动物的行政法保护存在的不足 |
一、野生动物范围法律界定不合理 |
二、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法律保障环境不完善 |
四、野生动物致害侵权赔偿法律制度不科学 |
第三章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 |
第二节 日本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 |
第三节 澳大利亚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 |
第四节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启示 |
一、明确规定社会各界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 |
二、明确规定中央、地方和管理机构的权能 |
三、明确规定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的体制机制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建议 |
第一节 明确我国野生动物行政法保护的范围 |
第二节 健全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三节 优化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法律保障环境 |
第四节 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赔偿法律制度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 |
(一)国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组织文化”的定义 |
二、关于“组织文化”测评的研究 |
(一)国外学者对“组织文化”测评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组织文化”测评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对立价值观模型分析 |
一、对立价值观模型的前身——价值冲突模型 |
二、对立价值观模型分析 |
三、对立价值观模型下的的四种主要文化类型 |
(一)等级(控制)型文化 |
(二)市场(竞争)型文化 |
(三)部落(合作)型文化 |
(四)委员会(创造)型文化 |
三、对立价值观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OCAI量表的应用 |
一、OCAI量表的整体分析 |
二、OCAI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三节 其他组织文化分析工具及体系对比 |
第四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现状 |
第一节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简介 |
第二节 云南EN职业学院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现状简述 |
第四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测评 |
第一节 组织文化主要测量维度和使用模型的选定 |
一、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测评的确定 |
二、OCAI量表针对本研究的适应性调整 |
(一)主要特征的测量(组织像什么)的调整 |
(二)组织领导的测量(组织的领导能力)的调整 |
(三)员工管理测量的调整 |
(四)组织内部黏性(凝聚)测量的调整 |
(五)战略重点测量的调整 |
(六)成功标准测量的调整 |
第二节 、对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测量与诊断 |
一、OCAI量表的测量过程 |
二、OCAI测量数据归纳 |
(一)云南EN职业学院整体组织文化轮廓的绘制 |
(二)云南EN职业学院六个文化属性轮廓图绘制及分析 |
(三)云南EN职业学院当前和期望的文化轮廓图 |
(四)不同角度的组织文化轮廓图对比 |
(三)OCAI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
第五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从OCAI量表识别出来的问题的分析 |
一、组织文化现状映射的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 |
(一)其组织文化在行业特性角度显现出来的问题 |
(二)其组织文化从员工队伍结构角度显现出来的的问题 |
二、导致云南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基于OCAI量表数据后访谈结果概括 |
第六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流程 |
第二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内容 |
一、共识评价标准的确立 |
二、基于OCAI测量数据的内容的识别分析 |
三、组织文化重构的内容 |
第三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保障 |
第四节 对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重构的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组织文化测评工具 |
MD集团云南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测量(OCAI)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6)1923~1937年湖北公路建设运营研究 ——以政府权力与公用事业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一) 宏观视野下的公路史研究 |
(二) 区域视野下的公路史研究 |
(三) 湖北地区的公路史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官督商办:湖北公路事业的兴起 |
第一节 商营长途汽车公司的出现 |
一、汽车公司成立背景 |
二、商民出资创建公司 |
第二节 商营长途汽车公司的运营 |
一、公路草创 |
二、客货运输 |
三、管理紊乱 |
第二章 官办省营:湖北公路事业主导权的变更 |
第一节 强制征收:省政府对商营公司的接管 |
一、接管命令的颁布 |
二、商绅股东的控诉 |
第二节 专司主营:公路管理机构的设置 |
一、公路管理机构的沿革 |
二、公路管理机构的组织系统 |
第三节 军事优先:公路建设的首要目的 |
一、政局突变 |
二、国民政府公路会议的召开 |
第三章 统筹发展:湖北公路事业的跃进 |
第一节 公路交通网的成型与养护 |
一、省道与县道的修建 |
二、公路养护的重视 |
三、公众对修路的反应 |
第二节 公路交通管理的完善 |
一、车务管理 |
二、营运管理 |
三、人员管理 |
第四章 湖北公路事业的成效、困境及特点 |
第一节 湖北公路建设的成效及困境 |
一、便利运输 |
二、观念变革 |
三、多重困境制约发展 |
第二节 湖北公路建设的特点 |
一、功利化:“快餐式”的公路建设 |
二、政治化:政府权力干预的加强 |
三、系统化:公路网与铁路、水运的联通竞争 |
四、规范化:治理体系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7)混改后A医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A医院发展战略分析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发展战略 |
二、医院发展战略 |
三、股份制医院 |
四、公立医院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发展战略理论 |
二、SWOT分析法 |
三、PEST分析法 |
第三节 A医院发展战略分析框架构建 |
一、A医院内部环境分析框架 |
二、A医院外部环境分析框架 |
三、战略选择 |
四、战略实施方案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A医院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A医院概述 |
一、A医院现状分析 |
二、A医院“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A医院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一、A医院现有业务稳步增长 |
二、A医院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
第三节 A医院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
一、A医院体制灵活 |
二、A医院组织架构完善 |
三、A医院信息化程度处于初级阶段 |
四、A医院内部管理不精细 |
五、A医院后勤管理创新不足 |
第四节 A医院专业科研能力分析 |
一、A医院学科设置完整 |
二、A医院科研教学能力整体较弱 |
三、A医院人力资源规划欠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 |
第五节 A医院品牌建设能力分析 |
一、A医院有近80年院史的品牌优势 |
二、A医院新院区硬件优越 |
第六节 A医院企业文化能力分析 |
一、A医院全国劳模的榜样引领 |
二、A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不深入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医院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分析 |
一、国家对社会办医政策的支持 |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三、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挑战 |
四、应运而生的医生集团 |
第二节 经济环境分析 |
一、经济发展引导就医意识的转变 |
二、浙江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分析 |
一、老龄化现象导致医疗需求不断增加 |
二、医患关系仍较紧张 |
第四节 技术环境分析 |
一、在同行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中游水平 |
二、潜在对手的进入与代替品的研发 |
三、供应商和客户议价能力 |
四、国内外医疗技术飞速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医院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方案 |
第一节 A医院发展战略选择 |
第二节 A医院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
一、A医院愿景和战略目标 |
二、业务层面的实施方案 |
三、职能层面的实施方案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风险行政程序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建构风险行政程序法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风险行政程序法要化解风险行政中的知识贫乏难题 |
一、风险行政中“知识贫乏”之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
二、立法机关和法院的功能面临挑战 |
第二节 风险行政程序法要化解风险行政中的价值冲突难题 |
一、风险行政中价值冲突之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
二、立法机关和法院的功能面临挑战 |
第二章 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第一节 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内涵 |
一、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定义 |
二、风险行政程序法的特征 |
第二节 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
一、预防性原则 |
二、民主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第三章 风险行政程序法的基本结构 |
第一节 风险议题之形成 |
一、风险议题的含义 |
二、风险议题的基本环节 |
第二节 风险分析 |
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
二、风险分析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风险管理 |
一、风险管理的含义 |
二、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
第四节 评价风险管理 |
一、评价风险管理的含义 |
二、评价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
第五节 风险交流 |
一、风险交流的基本含义 |
二、风险交流的构成要素 |
第四章 风险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 |
第一节 合作制度 |
一、合作制度当事人和本质 |
二、合作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三、合作的具体方法 |
四、合作程序闭合的标准 |
五、合作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参与各方的法律身份 |
第二节 公开陈述理由制度 |
一、公开陈述理由制度的含义 |
二、公开陈述理由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三、公开陈述理由制度的主要特征 |
四、风险行政程序法的规范重点 |
第三节 暂时性制度 |
一、暂时性制度适用范围 |
二、暂时性制度主要制度形态 |
第四节 信息制度 |
一、信息制度的定义 |
二、信息制度公开范围 |
三、信息制度公开程度 |
四、信息制度公开方式 |
五、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
六、法律责任 |
第五节 专家制度 |
一、遴选专家程序 |
二、利益声明和回避程序 |
三、自我审查程序 |
四、外部同行专家评审程序 |
五、专家之间争议解决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KC教育培训机构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2.1 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及心理教育情况 |
1.2.2 国外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及心理教育情况 |
1.2.3 国内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
1.2.4 商业计划书的制作 |
1.2.5 创业管理理论 |
1.2.6 精益创业方法及原则 |
1.2.7 战略管理理论 |
1.2.8 营销管理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客户需求与市场分析 |
2.1 客户需求分析 |
2.1.1 现代家庭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视 |
2.1.2 家长培养孩子过程中的痛点 |
2.2 市场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态势分析 |
2.2.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2.3 SWOT分析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劣势分析 |
2.3.3 机会分析 |
2.3.4 威胁分析 |
2.4 项目定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开发 |
3.1 项目开发的缘由 |
3.2 PCMISS专注力课程体系 |
3.3 师资力量 |
3.4 项目选址 |
3.5 商业模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和运营计划 |
4.1 创业团队介绍 |
4.2 公司组建及组织规划 |
4.3 公司愿景 |
4.4 运营计划 |
4.4.1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经营机制 |
4.4.2 打造品牌效应 |
4.4.3 实现连锁化经营 |
4.5 发展计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营销计划 |
5.1 基于STP的目标市场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PRODUCTS STRATEGY) |
5.2.2 价格策略(PRICING STRATEGY) |
5.2.3 渠道策略(PLACING STRATEGY) |
5.2.4 促销策略(PROMOTING STATEGY)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务及融资计划 |
6.1 盈利分析 |
6.1.1 项目资金来源与未来三年收入预测 |
6.1.2 公司运营成本预测 |
6.2 财务数据分析 |
6.2.1 财务指标评价 |
6.2.2 财务可行性分析 |
6.3 融资计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 |
7.1 政策风险及其应对 |
7.1.1 政策风险 |
7.1.2 对政策风险的应对 |
7.2 人力资源风险及应对 |
7.2.1 人力资源风险 |
7.2.2 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 |
7.3 市场风险及应对 |
7.3.1 市场风险 |
7.3.2 市场风险的应对 |
7.4 财务风险及应对 |
7.4.1 财务风险 |
7.4.2 财务风险的应对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理论 |
五、创新之处及难点不足 |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智库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 |
一、日本智库雏形形成期(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 |
二、日本智库的蓄力期(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末) |
三、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高潮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前半期) |
四、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代初) |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智库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中期—至今) |
第二节 日本智库的评价、现状及类型 |
一、日本智库的全球评价 |
二、日本智库的现今状况 |
三、日本智库的主要类型 |
四、日本大学中的智库 |
第三节 日本智库的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 |
一、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 |
二、日本智库的人才管理机制 |
三、日本智库的资金筹措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日本外交决策体制与智库作用 |
第一节 分析日本外交决策的基本理论 |
一、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 |
二、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 |
三、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模式 |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形成机制 |
一、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 |
二、冷战后日本外交的决策机制变化 |
三、冷战后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功能与体现 |
一、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主要功能 |
二、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过程典型案例剖析 |
第一节 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与日本海洋战略形成 |
一、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和日本海洋战略的成型与发展 |
第二节 日本防卫研究所与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形成 |
一、日本防卫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防卫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防卫研究所和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决策 |
第三节 “临时型”日本智库与外交安保政策形成 |
一、“临时型”日本智库的特点 |
二、“临时型”日本智库发挥功能情况 |
三、“临时型”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防卫政策制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总体情况 |
一、日本智库的中国研究机构及特点 |
二、国际论坛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案例 |
第二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崛起”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崛起”的总体认识 |
二、PHP总研对“中国崛起”的研究案例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论”的总体认识 |
二、防卫研究所对“中国威胁论”的研究案例 |
三、东亚战略概观的中国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台湾高级人才的新远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D]. 廖星铭.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一九七○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对华科技合作政策的形成[J]. 熊晨曦.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1(01)
- [3]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D]. 宋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行政法视域下野生动物保保护问题研究[D]. 周睿.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重构研究[D]. 陈叙彰.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1923~1937年湖北公路建设运营研究 ——以政府权力与公用事业关系为视角[D]. 王玺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混改后A医院发展战略研究[D]. 刘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8]风险行政程序法研究[D]. 张结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KC教育培训机构商业计划书[D]. 曲婷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D]. 张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