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种农药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国,董宁禹,霍正威,关卫东,李成军,王海涛,白静科,丁燕芳,李淑君,常建波[1](2021)在《几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文中认为为了选择新型、环保、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6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烟草赤星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66.2%;其次为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 500 g·hm-2)、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900 mL·hm-2)、30%氟醚·吡唑嘧菌酯水剂(450 mL·hm-2)、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每667 m2 1 500 mL)、38%唑醚·啶酰胺水分散剂(450 g·hm-2),对烟草赤星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0.9%、49.5%、48.8%、48.1%、45.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建议在生产上使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及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来防治烟草赤星病。
林波[2](2021)在《蚯蚓粪中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防效验证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认为烟草(Nicotiana tabacum)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一种成熟期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会导致烟叶产量及经济效益显着降低,因此防治烟草赤星病害成为烤烟生产的关键。目前,防治烟草赤星病害仍以化学技术为主,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物防治因其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治理手段。蚯蚓粪是一种富含有机质、植物激素和拮抗微生物资源的生物有机肥,基于蚯蚓粪菌群筛选烟草赤星病害拮抗菌,不仅可以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生态问题,还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菌,通过对蚯蚓粪中拮抗菌的分离和定向筛选,获得两株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防治效果验证,最后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明确拮抗菌培养方案。本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蚯蚓粪中共分离出200株细菌,有28株细菌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其中抑菌直径超过20 mm有9株,其中皿内拮抗效果表明Q161、Q96对烟草赤星病抑制率分别达到67.95%、65.15%。对两株拮抗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DNA序列测定,表明Q16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Q96为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2.室内培养皿防效探究结果表明,Q161和Q96菌株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分泌抑菌活性物质,抑制烟草赤星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且随着拮抗菌浓度和无菌发酵液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受抑制的孢子表现出萌发部位泡状膨大,萌发的芽管扭曲、畸形,失去生长活力。在Q161和Q96菌株分别作用下,烟草赤星病菌落颜色、质地及边缘形态均发生改变。离体和盆栽验证也表明两株拮抗菌发酵液均可不同程度上降低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3.拮抗菌的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Q16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酵母浸提物0.5%、蔗糖4.0%、胰蛋白胨3.0%、NaCl1.0%、CaCl20.15%、K2HPO40.25%;最佳培养条件为:按0.6%的接种量接种至p H=5.5的最佳培养基中,于34℃、210 r/min的条件下培养。Q96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酵母浸提物0.5%、蔗糖3.5%、胰蛋白胨1.5%、NaCl 1.0%、CaCl20.20%、Ca CO30.25%;最佳培养条件为:按0.5%的接种量接种至p H=7.0的最佳培养基中,于31℃、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本论文对Q161和Q96菌株的分类学鉴定、拮抗效果验证和发酵条件优化等研究结果,为烟草赤星病的田间综合防治和拮抗菌剂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魏彬,林壁润,孙大元,郭俊杰,沈会芳,蒲小明,陈泽鹏,杨祁云[3](2021)在《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登记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其种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烟草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烟青虫、烟蚜、小地老虎、黑胫病、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和青枯病等。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部分烟区仍存在使用高毒化学药剂、农药品种单一、偏向传统剂型等现象,造成病虫害抗药性提高以及烟叶农药残留超标;另外,由于化学药剂使用不当使烟草或其他轮作作物产生药害,严重影响土壤性质及农业生产,因此合理选用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治烟草病虫害亟待解决。总结和分析了截至2020年12月7日在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登记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经与同类病虫害使用药剂的登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控用农药登记现状有一个基本了解,并提出今后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登记对策,为提高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水平提供保障。
许灵杰,曲振飞,韦斌,蔡翼杨,张继,柳强[4](2020)在《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与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可增加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15.96%;减少氯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减少11.11%;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与菌核净差异不明显,但农药残留量显着降低,平均较菌核净处理下降3.88倍。施用复配剂能够在不影响烟株田间外观表现前提下达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
王润林[5](2020)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赤星病是发生在烟草生长后期的真菌病害,极大影响了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药剂菌核净在全国烟区已使用几十年,近年来在云贵烟区已经有关于赤星病菌对菌核净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作为东北烟区种植大省目前还没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研究报道。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20个烟草种植区的赤星病菌对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建立了敏感基线,并开展了抗药性风险评估,为烟草赤星病的化学防治合理用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了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为连续的单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可作为吉、黑两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基线。赤星病菌对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分别为2.916μg/m L、1.198μg/m L、3.533μg/m L、3.383μg/m L和3.595μg/m L,抗性频率分别为21.38%、18.24%、36.39%、42.11%和42.39%。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不同地点抗药性水平存在差异。2.通过药剂驯化共获得抗药性稳定遗传突变体23株,其中包括8株高抗突变体,10株中抗突变体,3株低抗突变体,2株敏感突变体。室内测定了抗药性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在菌丝生长、繁殖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发现低抗突变体适应力相比亲本不稳定,不易成为田间优势菌株;中抗和高抗突变体的适应力较低抗突变体和亲本菌株更稳定,更易成为田间优势菌株。室内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菌核净抗性突变体对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菌核净与这4种药剂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对吉、黑两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性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和苯醚甲环唑2种药剂具有中等抗药性风险,对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3种药剂具有高等抗药性风险。因此,在田间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菌时应该谨慎用药,避免交替使用存在交互抗性的药剂,且推荐使用低、中抗性风险的药剂。3.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28株人参根际土壤细菌中筛选出36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JA14,抑菌圈直径达25 mm,其次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的菌株有7株。上述拮抗菌株的筛选为烟草赤星病生防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江,李长权,刘文通,董均兴,吴伟,杨华,秦开胜,朱江辉[6](2020)在《烟草赤星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贵州省盘县开展六盘水烟区烟草赤星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助剂有助于提高防病效果;单剂筛选试验中多抗霉素的防效相对较高;多抗霉素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1 000倍液复配制剂的防效好,成本低,适合烟叶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各处理发病率较低,且差异不显着。
陈维维[7](2019)在《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烟草作为我国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防治烟草病虫害应用最普遍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本试验针对化学药剂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做了烟草病虫免疫防治的新尝试,采用寡糖和蛋白类植物免疫剂,通过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测定、室内苗期盆栽鉴定测定了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蚜、烟草赤星病的诱导效应以及对烟草生长的促进效果,并进一步测定了寡糖和阿泰灵(氨基寡糖素: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3%)对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效,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生物药剂抗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苗促生作用: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和阿泰灵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0.050 mg/mL壳寡糖1和0.050 mg/mL果胶寡糖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相对较好。2、植物免疫剂对烟苗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定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0.050mg/mL壳寡糖2处理后烟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0.122;1000倍阿泰灵处理后含量最低。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后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烟草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0.050 mg/mL果胶寡糖处理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050 mg/mL壳寡糖2处理后含量最低;阿泰灵处理后叶绿素b含量最低。3、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采用室内盆栽法以叶面喷施0.050 mg/mL寡糖和1000倍阿泰灵溶液处理烟株,(1)诱导烟草抗蚜虫性,第一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蚜虫虫口减退率不断上升,可控制蚜虫,效果不显着;第二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虫口减退率达到最大,为24.97%;第三次喷施药后,烟蚜虫口减退率降低。(2)诱导蚜虫的选择性,与对照相比烟株经不同植物免疫剂处理后,蚜虫对烟草的选择性降低。4、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分别设置0.050 mg/L和0.075 mg/mL两个浓度,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法测定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050 mg/mL时,壳寡糖1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0.075 mg/mL时,果胶寡糖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稀释1000倍的阿泰灵溶液对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低于寡糖溶液。5、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烟草苗床后期和大田前期施用植物免疫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有效的减轻了田间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朱宇航[8](2019)在《四川烟草赤星病病原种类、流行动态与药剂防治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草赤星病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引起,是烟草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烟草是四川地区特别是相对贫困山区的重要经济支撑,而烟草赤星病给烟草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四川地区烟草赤星病病原种类,完善四川地区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动态,筛选新的防治药剂,从而为病害的诊断以及防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为构建四川烟草赤星病综合防治体系奠定理论基础。2016和2017年从四川主要烟区采集268份典型赤星病样,经组织分离、单孢纯化后共得到菌株172株,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将172株病原真菌鉴定为2个种:A.alternata(占比68%)和A.longipes(占比32%),其中A.alternata为四川地区引起烟草赤星病的优势种。病原菌越冬研究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病原菌可以在田间落叶、烟草茎秆、枯死杂草等场所越冬。其中,A.alternata的越冬场所主要为田间落叶,A.longipes的主要越冬场所为烟草茎秆。通过对平原烟区和山地烟区监测圃连续两年的时间流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平原烟区监测圃于8月初进入烟草赤星病的始发期,于8月底进入盛发期,9月初进入衰退期;山地烟区监测圃于7月下旬进入烟草赤星病的始发期,于8月初进入盛发期,8月下旬进入衰退期。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平原烟区和山地烟区赤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为病害的田间适时高效防治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时间流行动态曲线进行拟合,初步构建了四川山地烟区的病情指数随时间变化的最佳模型用于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监测。结果显示,倒数模型拟合度最高,判定系数R2为0.993,F值达到269.380,模型的方差检验达到极显着水平,可以进一步用于病害发生流行的预测预报。本研究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常用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alternata)的室内毒力,并将室内筛选出的6种药剂对应的杀菌剂用于烟草赤星病田间防效试验,最后通过田间防效验证,推荐氟啶胺和嘧菌环胺用于烟草赤星病防治。同时,将氟啶胺与生物药剂香芹酚复配后对赤星病进行毒力测定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两者比例为1:4时,防效最为突出且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孙铭钒[9](2019)在《105亿 cfu/克 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芽胞杆菌菌剂是一类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上的生物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防控效果较好且绿色安全,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湿性粉剂是微生物芽胞杆菌菌剂的主要剂型,已有多种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单菌剂产品获得了注册登记,但混合制剂注册很少。本研究以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主要活性成份,通过对混合制剂活性成分的培养性状、发酵培养技术、制剂填料筛选、作用机制和大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功开发了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产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菌体量为指标,对多粘类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分别进行了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优化后配方为:(1)多粘类芽胞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20g/L玉米粉+10g/L豆面+0.5g/L MgSO4+K2HPO4+CaCl2;(2)枯草芽胞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10g/L玉米粉+麦芽糖+30g/L豆面+1.5g/L CaCO3。优化后,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液菌体量为5.5×108cfu/mL,枯草芽胞杆菌发酵液菌体量达1.04×1010cfu/mL。2.以发酵培养基滤液为原料,成功筛选了可湿性粉剂载体与助剂。配方为:(1)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100g):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滤液205mL,蛭石粉92g,洗衣粉4g,木质素磺酸钠4g,孢子量为1.1×109cfu/g。(2)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100g):枯草芽胞杆菌发酵滤液198mL,蛭石粉92g,洗衣粉4.8g,木质素磺酸钠3.2g,孢子量为2.03×1010cfu/g。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与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照1:1混合,得到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质量标准为润湿时间为53s,悬浮率为89.9%,pH7.3,含水量为1.5%,细度为95%,达到了可湿性粉剂剂型要求。根据国家农药可湿性粉剂标准要求,本文提出了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企业检测标准。3.本产品对烟草赤星病菌、野火病菌和靶斑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平板抑菌试验和显微镜观察,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可使烟草赤星病病菌菌丝发生断裂、畸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研究表明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烟草,烟草体内的抗病基因MAPKKK、NPR1、PR1、WRKY70和WRKY40都有明显的上调表达。4.在烟草大田喷施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野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57.62%和69.89%;对烟草靶斑病具有显着防治效果,防效为78.34%。同时,本产品对烟草生长发育安全无害,并且烟草农艺性状良好,烤后烟叶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朱宇航,黄思洋,陈华保,常小丽,闫芳芳,张宗锦,龚国淑[10](2019)在《烟草赤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高效杀菌剂,测定了5种常用药剂(氟啶胺、啶氧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恶唑菌酮)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98%氟啶胺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为0.138 2 mg/L,其次为95%嘧菌环胺,EC50为3.568 9 mg/L,而95%恶唑菌酮最弱,EC50为30.098 3 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5种杀菌剂中以50%氟啶胺SC和62%嘧菌环胺WG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44%和63.09%;以50%啶酰菌胺WG防治效果最差,为39.53%。综合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在烟草赤星病防治中推荐氟啶胺和嘧菌环胺。
二、七种农药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种农药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农药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统计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2)蚯蚓粪中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防效验证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赤星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烟草赤星病的危害 |
1.1.2 烟草赤星病的病原及致病机理 |
1.1.3 烟草赤星病的发病规律 |
1.2 烟草赤星病的综合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农业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3 蚯蚓粪研究进展 |
1.3.1 蚯蚓粪特点 |
1.3.2 蚯蚓粪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研究 |
1.3.3 蚯蚓粪中生防菌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蚯蚓粪中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蚯蚓粪来源 |
2.1.2 试验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蚯蚓粪中细菌分离 |
2.2.2 拮抗菌筛选 |
2.2.3 拮抗菌分类鉴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蚯蚓粪中细菌的分离纯化 |
2.4.2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筛选 |
2.4.3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鉴定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第三章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种来源 |
3.1.2 试验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拮抗菌发酵液制备 |
3.2.2 烟草赤星病菌孢子液制备 |
3.2.3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4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5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离体防效验证 |
3.2.6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盆栽防效验证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2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3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离体防效验证 |
3.4.4 拮抗菌对烟草赤星病盆栽防效验证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种来源 |
4.1.2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发酵种子液制备 |
4.2.2 初始培养基筛选 |
4.2.3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 |
4.2.4 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浓度筛选 |
4.2.5 培养基组分正交优化 |
4.2.6 培养时间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2.7 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2.8 培养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2.9 摇床转速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2.10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2.11 培养条件正交优化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初始培养基筛选 |
4.4.2 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种类及浓度筛选 |
4.4.3 培养基组分正交优化 |
4.4.4 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4.5 培养条件正交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培养基组分优化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5.2 培养条件优化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4.5.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登记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及其推荐防控药剂 |
1.1 斜纹夜蛾、烟青虫 |
1.2 烟蚜 |
1.3 小地老虎 |
1.4 烟草黑胫病 |
1.5 烟草赤星病和烟草炭疽病 |
1.6 烟草病毒病 |
2 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及其同类病虫害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1 斜纹夜蛾、烟青虫及其同类害虫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2 烟蚜及其同类害虫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3 小地老虎及其同类害虫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4 烟草黑胫病及其同类病害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5 烟草赤星病和烟草炭疽病及其同类病害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2.6 烟草病毒病及其同类病害防控的药剂登记现状与建议 |
3 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产品登记现状分析 |
3.1 微毒/低毒农药持续增加 |
3.2 绿色环保剂型农药产品比例快速上升 |
3.3 在烟草上登记的杀虫剂产品占比仍然最高 |
3.4 在烟草上登记的有效登记状态的生物农药产品逐步增长 |
4 我国烟草用农药登记的发展对策 |
4.1 用高效安全药剂替代高毒和中等毒性药剂 |
4.2 尽量采用绿色环保剂型农药制剂产品 |
4.3 建议厂商将更多的高效低毒的新农药产品在烟草上登记 |
(4)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 |
2.2 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株的干物质含量 |
2.3 不同稀释倍数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 |
2.4 不同稀释倍数复配剂与菌核净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农药残留量 |
2.4.1 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
2.4.2 农药残留量 |
3 结论与讨论 |
(5)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赤星病简介 |
1.2 烟草赤星病病原 |
1.3 烟草赤星病症状 |
1.4 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
1.5 烟草赤星病的防治现状 |
1.5.1 农业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6 烟草赤星病菌对药剂敏感性现状 |
1.7 试验药剂简介 |
1.7.1 菌核净 |
1.7.2 苯醚甲环唑 |
1.7.3 多抗霉素 |
1.7.4 嘧菌酯 |
1.7.5 啶酰菌胺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药性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采集、分离结果 |
2.2.2 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和敏感基线 |
2.2.3 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药性频率及分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烟草赤星病菌抗性风险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药突变体的获得 |
3.2.2 抗药突变体遗传稳定性测定结果 |
3.2.3 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生长速率 |
3.2.4 温度对抗药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生长的影响 |
3.2.5 抗药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的产孢能力 |
3.2.6 菌核净抗药突变体对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的筛选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烟草赤星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核净+农药喷雾助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 |
2.2 防治烟草赤星病单剂药物筛选结果 |
2.3 复配制剂比较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7)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烟蚜的危害及防治现状 |
1.1.1 烟蚜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烟蚜防治现状 |
1.2 烟草病害研究现状 |
1.2.1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2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防治现状 |
1.3 寡糖类植物免疫剂的研究概况 |
1.3.1 寡糖概述 |
1.3.2 寡糖诱导抗病虫的活性研究 |
1.3.3 寡聚糖对植物的调节作用 |
1.4 蛋白类植物免疫剂研究现状 |
1.4.1 阿泰灵概述 |
1.4.2 阿泰灵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
3.1.1 材料 |
3.1.2 寡糖对烟草生长的促进作用 |
3.1.3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1.4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测定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
3.2.1 材料 |
3.2.2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的盆栽试验 |
3.2.3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选择性盆栽试验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
3.3.1 材料 |
3.3.2 菌种的活化 |
3.3.3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4 数据处理 |
3.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供试药剂 |
3.4.3 试验方法 |
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效果 |
4.1.1 寡糖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效果 |
4.1.2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4.1.3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 |
4.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
4.2.1 诱导烟草抗蚜虫的作用效果 |
4.2.2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的选择性 |
4.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
4.3.1 壳寡糖1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2 壳寡糖2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3 果胶寡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4 阿泰灵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5 不同浓度的寡糖溶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 |
4.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
4.4.1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四川烟草赤星病病原种类、流行动态与药剂防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烟草赤星病症状及危害 |
2.2 烟草赤星病病原菌介绍 |
2.2.1 病原菌研究进展 |
2.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2.2.3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2.3 链格孢菌的分类鉴定研究现状 |
2.4 发生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
2.4.1 越冬场所研究现状 |
2.4.2 时间流行动态研究现状 |
2.5 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
2.5.1 药剂筛选研究现状 |
2.5.2 药剂复配研究现状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川主要烟区烟草赤星病病原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的来源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植物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2.2 致病性测定 |
2.2.1 菌丝块接种 |
2.2.2 孢子悬浮液接种 |
2.3 病原菌形态鉴定 |
2.3.1 菌落形态观察 |
2.3.2 显微形态观察 |
2.4 DNA提取 |
2.4.1 菌丝的培养 |
2.4.2 试验试剂 |
2.4.3 提取步骤 |
2.5 分子鉴定 |
2.6 系统发育树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代表性菌株的选择 |
3.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3 形态学鉴定 |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3.4.2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四川主要烟区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2 试验方法 |
2.1 烟草赤星病菌越冬场所研究 |
2.1.1 处理方案 |
2.1.2 样品的采集 |
2.1.3 样品的检测 |
2.2 烟草赤星病时间流行动态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烟草赤星病菌越冬场所研究 |
3.2 烟草赤星病时间流行动态研究 |
4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赤星病药剂防治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烟草品种 |
1.2 供试病原菌 |
1.3 供试药剂 |
1.3.1 供试原药 |
1.3.2 供试杀菌剂 |
1.4 供试培养基 |
1.5 供试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室内毒力测定 |
2.1.1 菌饼制备 |
2.1.2 药剂配制 |
2.1.3 生物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田间药效试验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数据统计 |
2.3 药剂复配的最佳配比筛选 |
2.3.1 复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2 复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3.2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田间防效试验 |
3.2.1 田间防效试验 |
3.2.2 田间防效验证 |
3.3 药剂复配的最佳配比筛选 |
3.3.1 复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3.3.2 复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105亿 cfu/克 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芽胞杆菌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
1.1 多粘类芽胞杆菌杀菌剂研究进展 |
1.1.1 多粘类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 |
1.1.2 多粘类芽胞杆菌的商品化 |
1.2 枯草芽胞杆菌杀菌剂研究进展 |
1.2.1 枯草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 |
1.2.2 枯草芽胞杆菌的商品化 |
1.3 其他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进展 |
1.4 芽胞杆菌杀菌剂作用机制 |
1.4.1 诱导抗性 |
1.4.2 拮抗作用 |
1.4.3 竞争作用 |
第二章 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粘类芽胞杆菌培养特征和发酵技术 |
2.2.2 枯草芽胞杆菌培养特征和发酵技术 |
2.2.3 105 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2.2.4 105 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检测标准 |
2.3 小结 |
第三章 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作用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对烟草赤星病菌、野火病菌和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 |
3.2.2 诱导烟草抗性基因的表达 |
3.3 小结 |
第四章 105亿cfu/克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田间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
4.2.2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 |
4.2.3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治效果 |
4.2.4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5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烟草赤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室内毒力测定 |
1.2.2 田间试验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2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田间防效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七种农药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J]. 陈玉国,董宁禹,霍正威,关卫东,李成军,王海涛,白静科,丁燕芳,李淑君,常建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12)
- [2]蚯蚓粪中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防效验证及发酵条件优化[D]. 林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登记现状与发展对策[J]. 魏彬,林壁润,孙大元,郭俊杰,沈会芳,蒲小明,陈泽鹏,杨祁云. 广东农业科学, 2021(03)
- [4]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J]. 许灵杰,曲振飞,韦斌,蔡翼杨,张继,柳强.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5)
- [5]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D]. 王润林.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烟草赤星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卢江,李长权,刘文通,董均兴,吴伟,杨华,秦开胜,朱江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4)
- [7]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D]. 陈维维.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四川烟草赤星病病原种类、流行动态与药剂防治初步研究[D]. 朱宇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105亿 cfu/克 多粘·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D]. 孙铭钒.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10]烟草赤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J]. 朱宇航,黄思洋,陈华保,常小丽,闫芳芳,张宗锦,龚国淑. 烟草科技,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