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水配制的Al~(3+)交联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帮亮,李丽,姚服德,何大华,张育开[1](2018)在《油田污水配制LPS研究》文中指出用低压差微孔膜过滤法评价了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24个污水站过滤后的污水,配制廉价驱油用交联聚合物溶液LPS(HPAM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柠檬酸铝的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7 d、45℃静置下的交联反应,有17个站的污水可以配制出LPS,占污水站总数的71%。但是,所配制的LPS较同等条件下用龙虎泡清水配制的LPS封堵效果差。通过研究发现,LPS的形成与污水中残余的HPAM、CO32-、Mg2+和SO42-质量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与HCO3-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Cl-、Ca2+、(K++Na+)质量浓度和总矿化度无明显关系。
朱道义[2](2018)在《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制与胶凝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作为我国油田增产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对注入井调剖或生产井堵水可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不断勘探与开发,油田面临着油气产量逐年递减的难题,许多油田将勘探开发目标由常规储层逐渐向埋深更深的高温储层。中石油冀东油田PB2区块和塔河油田四区等储层,其油藏中部温度接近140160℃,且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在注水开发不久后便开始出现大量产水问题,亟需对耐高温150℃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进行研发。本文采用耐高温安瓿瓶对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胶凝强度以及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用流变仪、差示量热扫描/热重仪和扫描电镜等对凝胶体系的成胶强度、热稳定性和微观网状结构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类型聚合物进行筛选,由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TBS)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聚合而成的三元共聚物ZP-4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并能与六亚甲基四胺和间苯二酚交联体系制备出耐高温150℃地下交联三元共聚物/酚醛交联凝胶体系。该体系的组成为:0.6%1.0%ZP-4、0.3%0.4%六亚甲基四胺、0.3%0.4%间苯二酚和0.05%热稳定剂,该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能具有长期稳定性,并且高温老化5个月后其脱水率仍低于5%。通过调整凝胶体系组成,其成胶时间可以控制在414小时,胶凝强度可在DH范围内调节。明确了高温条件下不同酚类和醛类与三元共聚物的胶凝机理。与甲醛相比,六亚甲基四胺能够延缓高温下甲醛的释放速度,避免因快速交联而引起的凝胶结构与强度不稳定情况;三聚甲醛的热分解甲醛速度非常缓慢,在高温条件下与聚合物未能及时交联而无法形成凝胶。与苯酚相比,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交联点相应增加,能够在高温150℃下形成强度更高的凝胶体系,且间苯二酚具有最多的活性交联点,因此形成的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具有最佳的储能模量和长期稳定性。聚乙烯亚胺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是一种食品接触级环境友好交联剂。考察了高温150℃条件下不同聚乙烯亚胺分子量对三元共聚物/聚乙烯亚胺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当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高于10000道尔顿时,能够与三元共聚物ZP-4在高温150℃条件下形成低生物毒性的地下交联三元共聚物/聚乙烯亚胺凝胶体系。该体系的组成为:0.6%1.2%ZP-4、0.3%1.5%PEI、0.1%0.5%碳酸钠和0.05%抗氧化剂,初始成胶时间为2小时至7天、胶凝强度可控在DH级,但该体系的长期稳定性弱于三元共聚物/酚醛交联凝胶体系。考察了高温150℃条件下影响三元共聚物/酚醛交联凝胶体系成胶动力学的影响因素。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强聚合物凝胶体系的胶凝强度,但也会相应缩短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交联剂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聚合物凝胶体系的胶凝强度,但浓度过高(超过0.6%)时,聚合物凝胶体系会由于过度交联而长期稳定性变差。胶凝溶液中二价离子浓度对凝胶体系成胶动力学的影响显着。Mg2+会压缩聚合物分子的扩散双电层,缩短成胶时间;当Ca2+浓度低于0.001mol/L时,会与部分羧基络合而延长成胶时间,而超过该浓度后其成胶时间会缩短。采用不同非均质物理模型对优选的三元共聚物/酚醛交联凝胶体系的封堵性能和控水增油效果进行了评价。该体系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有效封堵开度为0.150.30 mm的裂缝和层间非均质物理模型中的高渗层。该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在层间非均质油藏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封堵高渗层后模型的整体含水率从98.0%下降至33.3%38.0%,后续驱替液转向至未被波及的低渗透层中,原油采收率增幅为12.27%20.72%。上述研究成果提升了对高温条件下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制的认识,阐明了聚合物主剂和不同类型有机交联体系对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对深化提升高温聚合物凝胶理论知识、完善化学控水增油机理、指导高温凝胶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梅雪[3](2018)在《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作为提高采收率调剖用的弱凝胶进行了调研,研究了凝胶的发展历程及近况,在其应用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WY区块为背景条件,研制出了一种适合于WY区块调剖用的弱凝胶体系,并进行弱凝胶体系的应用性能评价、弱凝胶体系的成胶反应机理研究、弱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研究及提高采收率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模拟筛选实验,首先在ZND-5、KYHPAM聚合物、SNF和MO4000四种交联主剂的实验对比中,通过粘浓关系、抗盐性、抗剪切性、抗温性性能测试,优选出ZND-5作为交联主剂。并选用柠檬酸铝作为交联剂,优化柠檬酸根与铝离子的比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等的制备条件。另外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情况筛选出交联助剂,稳定剂选择硫脲,加量为800mg/L;缓凝剂选择酒石酸钠,加量为160mg/L。最终得出弱凝胶体系的配方。本文还对弱凝胶的抗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封堵性、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耐冲刷能力、剖面改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合AFM和ESEM的微观研究,从微观的视角解释了弱凝胶的性能变化的机理,并得出:弱凝胶除了封堵高渗油藏启动低渗油藏,起到对剩余油的驱替作用,小颗粒的弱凝胶进入孔隙后,将打破孔喉内力的平衡,迫使剩余油启动,还具有微观驱油作用。为弱凝胶的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指导思路。通过一维填砂管模型、并联填砂管模型、非均质模型,研究了弱凝胶的驱替性能、封堵性能以及调剖性能,实验得出:一维填砂管模型、并联填砂管模型及非均质模型中,弱凝胶都表现了较好的性能;在非均质模型中还发现,在高渗层建立的残余阻力能力中,弱凝胶性能展现优异,因为在后水阶段,中渗层分流率始终高于高渗分流率,这一能力对高渗层的封堵以及对中、低渗层的启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章磊[4](2016)在《HPAM弱凝胶交联体系结构及流变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油田含水不断升高,提出了在油藏深部调整吸水剖面,迫使液流转向,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从而促使深部调剖技术飞速发展。弱凝胶以成本低、成胶时间长、成胶强度较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的深部调剖。研究弱凝胶的流变性和粘弹性能并模拟其在地层运移过程中所受剪切的影响,为弱凝胶深部调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重点探讨了HPAM弱凝胶配制水中Fe3+及矿化度、主要组分浓度、添加剂对成胶的影响和弱凝胶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通过HAKKE 6000流变仪研究了凝胶的剪切稳定性和粘弹性。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铬交联HPAM弱凝胶配制用水的矿化度应低于8000 mg/L,否则影响成胶性能,显微镜下可见分子聚集体尺寸的变化。向原HPAM弱凝胶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能够有效延缓HPAM弱凝胶的成胶速度,显微镜观察加速期的交联结构单元的尺寸缩小,稳定期分子聚集体联结紧密,无多大差别。加入黄原胶,成胶速度加快,凝胶强度大,可用于近井调剖。无论HPAM浓度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分子聚集体均是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流变性研究证明:HPAM弱凝胶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和黄原胶后体系均符合幂律方程。添加剂的加入并不能降低HPAM弱凝胶的剪切变稀的程度,但加入黄原胶的HPAM弱凝胶体系的剪切黏度恢复能力较强。机械剪切有利于诱导期的交联聚合物的成胶,但剪切不利于加速期的弱凝胶黏度的恢复。在线性粘弹性区域范围内,配制水的矿化度低于6000 mg/L的弱凝胶均是弹性占主导地位,矿化度8000mg/L为典型的粘弹性体。羧甲基纤维素和黄原胶的加入有利于弱凝胶弹性的增加,且弹性大小均高于HPAM弱凝胶,3种弱凝胶均是粘弹性体,适合调剖堵水。
魏乾乾[5](2016)在《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微球螯合体系的性能表征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油田开采现状以及聚合物驱和深部调剖技术在采油中遇到的问题,本实验设法将交联剂添加到聚合物和聚合物微球中,利用交联剂的交联作用使分子尺寸增大,结合聚合物微球对油藏高渗部分孔隙吼道的微观动态封堵,以及聚合物能有效降低水油流度比的作用,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首先,制备了柠檬酸铝交联剂,通过对不同二元交联体系过膜封堵效果的测试分析,优选出最佳的交联剂、交联比以及聚合物,并将优选出的条件应用在三元螯合体系中。过膜封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铝交联剂、聚合物JZ9-3以及交联比为20:1的条件下形成的三元铝螯合体系具有优良的过膜封堵性能。其次,通过对三元铝螯合体系进行粒径分布及电镜扫描实验的测试,从微观上分析该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粒径分布较宽,部分形成了“聚合物-Al-微球”形态的分子间交联。再次,通过黏度测定、盐度影响实验以及流变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结构稳定,流型复杂,具有长期较好的黏度保留率和较强的耐盐性。最后,通过模拟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三元铝螯合体系的驱油效率,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够有效增大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
张磊[6](2015)在《宋芳屯油田交联聚合物调剖实验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阶段,原油产量逐减,这种现象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此问题,采用聚合物凝胶封堵高渗透层因吸水能力强形成的水流通道,有利于改善油藏非均质性,有效调整吸水剖面,最终提高驱替相的波及系数。针对宋芳屯油田低温油藏的含水幅度逐增和产量下降的现象,为了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采用室内实验方法,本文对低温油藏的弱凝胶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最终得到一种最优的交联剂体系。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将自制的低温调剖剂对试验区进行了动态预测,目的是保证调整措施成效和经济效益。在本文中,以三价铬为核心离子的乙酸铬为有机铬交联剂,同时加入一定含量的助剂、稳定剂和杀菌剂,混合反应后得到自制低温交联剂DWJ。选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体系中主剂类型、主剂浓度、聚交比、助剂及矿化度等因素对低温交联剂体系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体系最佳配方是:聚合物为HPAM(分子量2400万,水解度为25%),聚合物浓度2000 mg/L3000 mg/L,聚交比(质量比)为8:110:1,体系矿化度<1%,助剂草酸加量<100mg/L,杀菌剂甲醛加量<80mg/L,稳定剂硫脲浓度适宜<80mg/L;且体系与油田污水配伍性很好。三种不同体系(聚合物溶液、常规交联凝胶体系和自制低温交联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经环境扫描电镜ESEM进行对比观察。本文发现自制低温交联凝胶体系具有整齐有序且致密的网络结构,因此体系性能更稳定;哈克旋转流变仪测定低温交联体系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分别通过单岩心和双并联岩心实验,评估了聚合物凝胶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调剖效果。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自制交联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较高、阻力系数较低和有利于改善油藏非均质性的调剖能力。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将低温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应用于宋芳屯某试验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体系调驱与水驱相比提高采收率9个百分点以上,与聚合物驱相比提高采收率3个百分点以上。
牛丽伟[7](2014)在《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东部油田都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期,注入水在高渗透层内低效和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水驱和化学驱开发效果,亟待采取强化液流转向技术来扩大波及体积,改善开发效果。针对矿场实际需求,本文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等为理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分流率和采收率等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凝胶、吸水缓膨颗粒、可动微凝胶SMG和无机凝胶涂层OMGL深部液流转向剂性能特征、调驱效果、合理段塞组合方式及其与目标油藏适应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由渗透率极限实验确定的“平均孔喉半径/分子尺寸”范围: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凝胶为3.92~9.43(分子尺寸为“分子回旋半径RG”)或5.69~13.50(分子尺寸为“流体力学半径Rh”)或4.74~11.29(分子尺寸为“均方根回旋半径Rg”),缓膨颗粒溶液为1.01~1.39,SMG(W)和SMG(Y)溶液为1.05~1.29和0.59~0.63。OMGL溶液和Ca2+溶液浓度组合与岩心渗透率间存在合理匹配关系,其关系曲线可以指导矿场优选药剂浓度。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条件下,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难以与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但候凝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以“分子内”为主的交联反应。缓膨颗粒在吸水膨胀前具有良好的传输运移性能,后续水驱过程中颗粒吸水发生膨胀,使注入压力升高,表现出良好的液流转向能力。SMG颗粒在多孔介质内运移过程中可以持续膨胀,形成逐渐增强的液流转向效果。采用OMGL溶液与CaC12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可以形成无机凝胶涂层,减小孔隙过流面积,增加渗流阻力,达到深部液流转向目的。对于三层非均质岩心,当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25、0.59和0.72时,与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凝胶(聚合物浓度2500mg/L,交联剂质量浓度0.2%)相适应平均渗透率范围分别为1100×10-3 μm2~2850×10-3μm2、900×10-3μm2~2650×10-3μm2和750×10-3μm2~2500×10-3μm2;与吸水缓膨颗粒(粒径200目,质量浓度0.5%)相适应平均渗透率范围分别为 26400 ×10-3μm2~36100 ×10-3μm2、25300 ×10-3μm2~35000×10-3μm2和 24300×10-3μm2~34000 ×10-3μm2;与可动微凝胶 SMG(粒径 7μm,质量浓度0.3%)相适应平均渗透率范围分别为2240×10-3μm2~3760×10-3μm2、2100 × 10-3μm2~3620 × 10-3μm2 和 1960× 1 0-3μm2~3480 × 10-3μm2;与无机凝胶涂层 OMGL(质量浓度1.35%)相适应平均渗透率范围分别为590×10-3μm2~1790×10-3μm2、500×10-3μm2~1700×10-3μm2和 400 ×10-3μm2~1600×10-3μm2。在复杂油藏条件下,单一转向剂难以适应特高渗透层或大孔道的封堵,几种转向剂组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促使后续驱替液转向进入中低渗透层。
靳丽丽,马宝利,张志华,赵野,王新苗[8](2014)在《醋酸铬交联剂的合成评价及其成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合成了醋酸铬交联剂,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评价了交联剂的性能。较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80℃,醋酸与重铬酸钾的摩尔比大于等于24∶1。研究表明:交联剂能使聚合物溶液黏度和黏弹性明显增加;当矿化度及离子含量发生变化时,交联机理发生变化,通过对分子线团尺寸的研究发现,常温下1h后分子线团尺寸会略有下降,推测交联机理是先发生分子内交联,然后进行分子间交联。这对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均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刘进祥[9](2013)在《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聚合物凝胶在改善注水井吸液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聚合物凝胶结构与性能及其与油藏的适应性研究较少,从而导致聚合物凝胶调驱现场应用效果仍不理想。本文以现代油藏理论、高分子物理和胶体化学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聚合物凝胶的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分子聚集态、流动特性、驱油效率和调驱效果等为评价指标,开展了电解质对聚合物溶液和Clr3+聚合物凝胶性能的影响、多孔介质对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影响以及高矿化度和特高矿化度溶剂水Cr3+聚合物凝胶性能研究,并对Cr3+聚合物凝胶矿场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水矿化度尤其是Ca2+和Mg+含量对聚合物溶液及Cr3+聚合物凝胶性能有较大影响。延缓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发生大范围“分子间”交联反应前具有较好的注入性,但交联反应完成后则难以注入。在静止条件下,交联剂与聚合物分子间可以在多孔介质内发生交联反应,但其交联反应程度远低于磨口瓶中的反应程度。在流动条件下,交联剂与聚合物分子间在多孔介质内难以发生交联反应。在高矿化度和特高矿化度溶剂水条件下,以“分子内”交联为主的Cr3+聚合物凝胶黏度与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相近,但分子线团尺寸略有增大,与油藏储层间具有良好适应性。此外,由于Cr3+可以改变聚合物分子聚集态,使其黏弹性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促使其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驱油效率和调驱效果大幅度提高。现场试验表明,Cr3+聚合物凝胶具有较强的深部液流转向功效,增油降水效果十分明显。由此可见,聚合物凝胶分子聚集体形态与性能以及油藏适应性间存在密切联系,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对于指导新型驱油剂和调驱剂产品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志东[10](2010)在《CDG深度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深度调剖技术系统研究,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深度调剖技术,解决目前深度调剖技术成功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交联剂的合成到凝胶体系的评价,从数值模拟机理研究到现场应用效果的评价,对深度调剖技术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根据理论推导,成功找到高铝含量的柠檬酸铝交联剂,该交联剂具有铝离子含量高、稳定时间长和凝固点低的特性,非常适合高寒地区应用。针对凝胶体系成胶的实验室评价方法,认为转变压力法比粘度法更可靠,但是由于实验室的测试条件与现场实际有着较大区别,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油田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室条件与生产实际条件聚合物粘度检测的差异,可以反映出凝胶体系也存在差异,既污水配制的凝胶体系在实验室条件下不成胶,但是在生产条件下是可以成交的,这从现场试验结果得到证实,因此有必要开展油藏条件下凝胶体系评价方法研究,建立相关的标准。本研究研发的凝胶体系在实验室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浓度相等、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配制的CDG阻力系数小于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但CDG的残余阻力系数却比聚合物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大数倍。滞留量测试结果表明:CDG与聚合物溶液比较,由于微胶粒更容易被岩石孔隙喉道所捕集,CDG中聚合物的滞留量比单纯聚合物溶液大一倍。流量分配及驱油效果实验表明:CDG能够调整高、中、低渗透层的流量分配,大大提高非均质油层的采收率,相同注入量情况下比聚驱多提高采收率7%以上。通过几个矿场试验的总结,表明CDG在矿场试验中的动态反应与室内岩心实验的趋势一致。在注入CDG初期压力上升较聚合物驱缓慢,在注入0.1PV后,压力上升与聚驱相当,但是在注入CDG后期(一般0.35PV),CDG的注入能力不如聚合物,说明在注入强度相当的情况下,聚合物驱的注入压力升幅主要发生在注入初期,后期升幅缓慢,注入一定孔隙体积后趋于稳定,整个过程升幅较大,转注水后,压力开始快速下降,而CDG的注入压力初期升幅较缓,后期升幅较大,转注水后,压力开始缓慢下降,仍然维会持较高水平。聚合物驱吸液指数在注聚后的前两年下降,当全区综合含水进入最低点时,吸液指数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回升,到注聚后期已高于注聚前8.9%,转入注水后,吸液指数逐步回升,试验结束时高于聚驱前33.1%。CDG调驱的吸液指数在注CDG后逐步下降,1.5年后下降到最低,以后处于稳定状态,后续水驱开始时,有所回升,但是没有超过注CDG前的水平。在同一区块,注入量相当、油藏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CDG仍然比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3%以上。用污水配制CDG的矿场试验也见到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聚驱后实施CDG的试验区注入压力上升较为明显,说明CDG在油藏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成交性能。通过矿场试验的动态分析表明,CDG的注入量一定要足够在油藏中建立完好的“拦水坝”,确保拦住后续的低粘度驱替液,才能见到好的驱油效果。通常至少要注入0.35PV的CDG以上,才能确保调剖效果,大量的CDG注入和见效滞后聚驱的事实,也证明CDG在油藏中可以运移,并且在运移中能够成胶。
二、污水配制的Al~(3+)交联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污水配制的Al~(3+)交联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田污水配制LP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及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剂制备 |
1.3.1 HPAM母液的制备 |
1.3.2 LPS的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1.4.1 LPS形成评价法 |
1.4.2 常规水质分析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结果 |
2.2 讨论 |
2.2.1 污水常规水质对LPS形成的影响 |
2.2.2 清水和污水水质对LPS形成的影响 |
2.2.3 其他因素对LPS形成的影响 |
3 结论 |
(2)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制与胶凝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体系分类 |
1.2.2 高温油藏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 |
1.2.3 高温油藏预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 |
1.2.4 泡沫凝胶体系 |
1.2.5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聚合物类型对高温下成胶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 |
2.2.2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和胶凝效果评价 |
2.2.3 聚合物凝胶体系强度测试 |
2.2.4 聚合物凝胶体系高温长期稳定性能测定 |
2.2.5 聚合物和聚合物凝胶体系微观结构分析 |
2.2.6 红外分析 |
2.2.7 核磁共振分析 |
2.3 不同类型聚合物的基本性能 |
2.3.1 不同类型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水解度 |
2.3.2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的抗盐性能 |
2.3.3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的耐温性能 |
2.4 不同类型聚合物对高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
2.4.1 不同类型聚合物对成胶时间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2.4.2 不同类型聚合物对成胶强度的影响 |
2.4.3 不同类型聚合物在高温下的胶凝机理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有机交联体系对成胶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 |
3.2.2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和胶凝效果评价 |
3.2.3 聚合物凝胶体系强度测试 |
3.2.4 聚合物凝胶体系长期稳定性测定 |
3.2.5 聚合物凝胶体系微观结构分析 |
3.3 不同醛类对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醛类对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的影响 |
3.3.2 不同醛类对凝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3.3.3 不同醛类交联剂在高温下的胶凝机理分析 |
3.4 不同酚类对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酚类对高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的影响 |
3.4.2 不同酚类对凝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3.4.3 不同酚类对成胶强度的影响 |
3.4.4 不同酚类对凝胶结构的影响 |
3.4.5 不同酚类交联剂在高温下的胶凝机理分析 |
3.5 聚乙烯亚胺分子量对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
3.5.1 聚乙烯亚胺分子量对高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的影响 |
3.5.2 聚乙烯亚胺分子量对成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3.5.3 不同分子量聚乙烯亚胺在高温下的胶凝机理分析 |
3.5.4 不同有机交联剂的生物毒性对比 |
3.6 不同高温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成胶性能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动力学及其控水增油效果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 |
4.2.2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和胶凝效果评价 |
4.2.3 聚合物凝胶体系强度测试 |
4.2.4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封堵效果评价 |
4.2.5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控水增油效果验证实验 |
4.3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动力学研究 |
4.3.1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
4.3.2 交联剂浓度的影响 |
4.3.3 无机盐类型及浓度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5 原油含量的影响 |
4.4 聚合物凝胶体系在高温条件下的封堵性能评价 |
4.4.1 聚合物凝胶体系在层间非均质模型中的封堵性能 |
4.4.2 聚合物凝胶体系在裂缝非均质模型中的封堵性能 |
4.5 聚合物凝胶体系在高温条件下的控水增油效果评价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藏地质特征 |
1.1.2 油藏开发现状 |
1.1.3 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凝胶发展历史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弱凝胶体系特征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弱凝胶的研制 |
2.1 交联主剂的筛选 |
2.1.1 实验条件 |
2.1.2 聚合物粘度与浓度的关系 |
2.1.3 聚合物抗盐性 |
2.1.4 聚合物抗剪切性 |
2.1.5 聚合物抗温性 |
2.2 交联剂的制备 |
2.2.1 聚合物/高价金属离子体系的成胶机理 |
2.2.2 实验条件 |
2.2.3 柠檬酸铝的制备 |
2.2.4 柠檬酸铝的比值确定 |
2.2.5 柠檬酸铝反应温度的确定 |
2.2.6 柠檬酸铝老化时间的确定 |
2.2.7 柠檬酸铝pH值的确定 |
2.3 交联助剂的筛选 |
2.3.1 稳定剂的筛选 |
2.3.2 缓凝剂的筛选 |
2.4 弱凝胶配方的确定 |
2.4.1 柠檬酸铝交联剂加量的确定 |
2.4.2 基本配方的确定 |
2.5 小结 |
第3章 弱凝胶的性能评价 |
3.1 抗温能力 |
3.2 抗盐能力 |
3.3 抗剪切能力 |
3.3.1 抗机械剪切能力 |
3.3.2 抗多孔介质剪切能力 |
3.4 封堵能力 |
3.5 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 |
3.6 耐冲刷能力 |
3.7 剖面改善能力 |
3.8 微观研究 |
3.8.1 弱凝胶的AFM研究 |
3.8.2 弱凝胶的ESEM研究 |
第4章 弱凝胶提高采收率研究 |
4.1 弱凝胶提高采收率机理探讨 |
4.1.1 弱凝胶调剖的基本原理 |
4.1.2 弱凝胶调剖与聚合物调剖的区别 |
4.1.3 弱凝胶的堵塞作用 |
4.1.4 弱凝胶的微观驱油机理 |
4.2 提高采收率性能研究 |
4.2.1 一维填砂管模型 |
4.2.2 并联填砂管模型 |
4.2.3 非均质模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一维填砂管模型 |
4.3.2 并联填砂管模型 |
4.3.3 非均质模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HPAM弱凝胶交联体系结构及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丙烯酰胺类凝胶研究现状 |
1.1.1 聚丙烯酰胺凝胶交联体系结构形貌 |
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流变性 |
1.1.3 聚丙烯酰胺凝胶在油田的应用现状 |
1.2 聚丙烯酰胺弱凝胶交联体系 |
1.2.1 多价金属交联体系 |
1.2.2 酚醛交联体系 |
1.2.3 其它交联体系 |
1.3 弱凝胶性能评价 |
1.3.1 成胶性能评价 |
1.3.2 稳定性测定 |
1.3.3 粘弹性评价 |
1.3.4 封堵性能评价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HPAM弱凝胶交联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交联机理 |
2.1.3 弱凝胶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制用水对HPAM弱凝胶交联的影响 |
2.2.2 Fe~(3+)对HPAM弱凝胶交联的影响 |
2.2.3 总矿化度对HPAM弱凝胶交联的影响 |
2.2.4 添加剂对HPAM弱凝胶交联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PAM弱凝胶的交联体系结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及原理 |
3.1.2 制样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交联过程的分子聚集体微观形态 |
3.2.2 主要组分浓度对交联体系结构的影响 |
3.2.3 总矿化度和添加剂对交联体系结构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PAM弱凝胶的流变性研究 |
4.1 流变学相关理论 |
4.1.1 基本理论 |
4.1.2 流变学相关模型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PAM弱凝胶流变模型 |
4.3.2 HPAM弱凝胶的剪切特性 |
4.3.3 HPAM弱凝胶的粘弹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微球螯合体系的性能表征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 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1 交联剂的种类及交联机理 |
1.2.2 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特点 |
1.3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 |
1.4 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技术 |
1.4.2 柔性体深部调剖技术 |
1.4.3 自生颗粒类深部调剖技术 |
1.4.4 泡沫类深部调剖技术 |
1.5 深部调剖技术发展趋势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金属离子交联剂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2.2.2 实验原理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结果 |
第3章 交联剂、交联比及聚合物的优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三种不同交联剂对微球Q71交联体系的影响 |
3.3.2 三种不同交联比对微球Q71交联体系的影响 |
3.3.3 三种不同交联剂对聚合物JZ9-3 交联体系的影响 |
3.3.4 三种不同交联比对聚合物JZ9-3 交联体系的影响 |
3.3.5 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Q51粉末交联封堵效果的对比 |
3.3.6 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Q51乳液交联封堵效果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螯合体系基本性质的室内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低压差微孔滤膜实验及分析 |
4.3.2 盐浓度对螯合体系过膜封堵性能的影响 |
4.3.3 黏度测定实验及分析 |
4.3.4 流变性测定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螯合体系微观形态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5.2.2 实验原理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粒度分布的表征 |
5.3.2 扫描电镜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心封堵性能与驱油效果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药品 |
6.2.2 岩心的预处理 |
6.2.3 溶液的配制 |
6.2.4 实验方法 |
6.2.5 实验装置 |
6.3 螯合体系岩心驱油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宋芳屯油田交联聚合物调剖实验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调剖堵水技术 |
1.2.1 相关概念 |
1.2.2 调剖堵水特点及必要性 |
1.2.3 化学调剖剂类型 |
1.3 交联聚合物调剖技术 |
1.3.1 交联聚合物基本概念原理 |
1.3.2 缓交联聚合物的作用 |
1.3.3 化学作用机理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完成的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交联聚合物采油体系配方筛选及评价方法 |
2.1 交联聚合物采油体系配方筛选 |
2.1.1 聚合物 |
2.1.2 交联剂 |
2.1.3 助剂 |
2.2 高价金属类聚合物化学交联机理 |
2.3 性能评价方法 |
2.3.1 常用评价方法 |
2.3.2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弱凝胶体系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实验仪器及器皿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聚合物的优选 |
3.4.1 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 |
3.4.2 聚合物的抗盐性 |
3.4.3 聚合物的抗剪切性 |
3.4.4 小结 |
3.5 弱凝胶体系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5.1 体系主剂浓度的影响 |
3.5.2 交联剂对凝胶成胶的影响 |
3.5.3 助剂草酸对体系的影响 |
3.5.4 杀菌剂甲醛对体系的影响 |
3.5.5 稳定剂对体系的影响 |
3.5.6 矿化度对体系的影响 |
3.5.7 油田污水对体系的影响 |
3.5.8 小结 |
3.6 正交试验优选体系配方 |
3.6.1 相关概念 |
3.6.2 正交设计步骤 |
3.6.3 试验方案 |
3.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5 小结 |
3.7 聚合物凝胶的微观结构 |
3.7.1 仪器 |
3.7.2 样品的配制 |
3.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8 聚合物凝胶的黏弹性 |
3.8.1 样品制备 |
3.8.2 工作原理 |
3.8.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交联体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4.1 油藏条件 |
4.2 岩心准备 |
4.3 注入体系的制备 |
4.4 单岩心流动实验 |
4.4.1 实验步骤 |
4.4.2 实验结果 |
4.5 双并联岩心流动实验 |
4.5.1 实验步骤 |
4.5.2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联聚合物深度调剖试验 |
5.1 低温交联聚合物体系注入方案的确定 |
5.1.1 低温交联聚合物体系段塞用量的确定 |
5.1.2 注入速度的确定 |
5.1.3 注入时机的确定 |
5.2 体系调剖试验方案的设计 |
5.2.1 试验区块概况 |
5.2.2 试验区块方案设计 |
5.3 开采指标预测 |
5.4 现场试验初步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详细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流转向技术发展历史 |
1.2 液流转向机理 |
1.3 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现状 |
1.3.1 聚合物弱凝胶 |
1.3.2 胶态分散凝胶 |
1.3.3 可动微凝胶 |
1.3.4 预交联缓膨颗粒 |
1.3.5 采出污泥 |
1.3.6 微生物 |
1.3.7 无机凝股涂层 |
1.3.8 几种转向剂组合 |
1.4 发展趋势 |
1.5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预期成果 |
第二章 转向剂类型及其基本性能 |
2.1 聚合物凝胶黏度及分子线团尺寸 |
2.1.1 实验条件 |
2.1.2 结果分析 |
2.2 吸水缓膨颗粒吸水率与溶胀率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条件 |
2.2.3 方案设计 |
2.2.4 结果分析 |
2.3 可动微凝胶SMG黏度及粒径 |
2.3.1 实验条件 |
2.3.2 结果分析 |
2.4 无机凝胶涂层OMGL凝胶化性能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条件 |
2.4.3 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转向剂与储层岩石孔喉尺寸匹配关系 |
3.1 岩石孔喉尺寸与渗透率关系 |
3.2 转向剂与岩心孔喉尺寸匹配评价方法 |
3.3 转向剂类型与岩心渗透率关系 |
3.3.1 聚合物凝胶 |
3.3.2 吸水缓膨颗粒 |
3.3.3 可动微凝胶SMG |
3.3.4 无机凝胶涂层OMGL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向剂注入、运移和封堵性能实验研究 |
4.1 聚合物凝胶 |
4.1.1 实验条件 |
4.1.2 方案设计 |
4.1.3 结果分析 |
4.2 吸水缓膨颗粒 |
4.2.1 实验条件 |
4.2.2 方案设计 |
4.2.3 结果分析 |
4.3 可动微凝胶SMG |
4.3.1 实验条件 |
4.3.2 方案设计 |
4.3.3 结果分析 |
4.4 无机凝胶涂层OMGL |
4.4.1 实验条件 |
4.4.2 方案设计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效果实验研究 |
5.1 聚合物凝胶 |
5.1.1 实验原理 |
5.1.2 实验条件 |
5.1.3 方案设计 |
5.1.4 结果分析 |
5.2 吸水缓膨颗粒 |
5.2.1 实验原理 |
5.2.2 实验条件 |
5.2.3 方案设计 |
5.2.4 结果分析 |
5.3 可动微凝胶SMG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条件 |
5.3.3 方案设计 |
5.3.4 结果分析 |
5.4 无机凝胶涂层OMGL |
5.4.1 实验原理 |
5.4.2 实验条件 |
5.4.3 方案设计 |
5.4.4 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转向剂及其组合方式与油藏适应性研究 |
6.1 平均渗透率对转向剂适应性的影响 |
6.1.1 实验条件 |
6.1.2 方案设计 |
6.1.3 结果分析 |
6.2 渗透率变异系数对转向剂适应性的影响 |
6.2.1 实验条件 |
6.2.2 方案设计 |
6.2.3 结果分析 |
6.3 转向剂组合方式对转向效果的影响 |
6.3.1 实验条件 |
6.3.2 方案设计 |
6.3.3 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机理研究 |
7.1 聚合物凝胶 |
7.1.1 实验原理 |
7.1.2 实验条件 |
7.1.3 结果分析 |
7.2 吸水缓膨颗粒 |
7.2.1 实验原理 |
7.2.2 实验条件 |
7.2.3 结果分析 |
7.3 可动微凝胶SMG |
7.3.1 实验原理 |
7.3.2 实验条件 |
7.3.3 结果分析 |
7.4 无机凝胶涂层OMGL |
7.4.1 实验条件 |
7.4.2 结果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醋酸铬交联剂的合成评价及其成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主要材料及仪器 |
1.2反应机理 |
1.3实验步骤 |
2结果分析 |
2.1反应条件对交联剂性能的影响 |
2.1.1合成时间 |
2.1.2合成温度 |
2.1.3反应物配比 |
2.1.4 pH值 |
2.2交联剂的成胶性能评价 |
2.2.1聚合物溶质量液浓度对交联剂成胶性能的影响 |
2.2.2聚铬比对交联剂成胶性能的影响 |
2.2.3温度对交联剂成胶性能的影响 |
2.2.4水型对交联剂成胶性能影响 |
2.2.5聚合物浓度对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凝胶性能影响 |
3交联机理分析 |
4结论 |
(9)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凝胶发展历史、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 |
1.1.1 聚合物凝胶发展历史、技术现状 |
1.1.2 存在问题 |
1.2 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评价方法 |
1.3 聚合物凝胶油藏适应性及其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多孔介质对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影响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1.1 静态成胶实验 |
2.1.2 动态成胶实验 |
2.2 实验条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方案设计 |
2.3 结果分析 |
2.3.1 黏度及其影响因素 |
2.3.2 分子线团尺寸 |
2.3.3 分子聚集态 |
2.3.4 渗流特性 |
2.3.5 多孔介质内静态成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2.3.6 多孔介质内动态成胶效果 |
2.4 交联机理 |
2.4.1 凝胶在磨口瓶中的交联机理 |
2.4.2 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交联机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矿化度溶剂水Cr~(3+)聚合物凝胶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条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方案设计 |
3.3 结果分析 |
3.3.1 黏度性能 |
3.3.2 分子线团尺寸 |
3.3.3 黏弹性 |
3.3.4 分子聚集态 |
3.3.5 渗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3.3.6 传输运移能力 |
3.3.7 液流转向能力 |
3.3.8 调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钙镁离子对聚合物溶液和Cr~(3+)聚合物凝胶性能影响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条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方案设计 |
4.3 结果分析 |
4.3.1 水处理方法及其效果 |
4.3.2 水质对驱油剂性能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特高矿化度溶剂水Cr~(3+)聚合物凝胶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理 |
5.2 实验条件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方案设计 |
5.3 结果分析 |
5.3.1 黏度 |
5.3.2 分子线团尺寸 |
5.3.3 黏弹性 |
5.3.4 渗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5.3.5 驱油效率 |
5.4 交联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Cr~(3+)聚合物凝胶矿场试验效果及油藏适应性分析 |
6.1 适应性原则及评价方法 |
6.1.1 适应性原则 |
6.1.2 评价方法 |
6.2 矿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
6.2.1 试验区概况 |
6.2.2 试验方案设计 |
6.2.3 效果分析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CDG深度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新型柠檬酸铝交联剂的研制 |
1.1 深度调驱交联剂的现状 |
1.1.1 技术背景 |
1.1.2 柠檬酸铝交联剂的发展历程 |
1.1.3 新型交联剂的合成 |
1.2 小结 |
第二章 胶态分散凝胶的评价方法研究 |
2.1 实验室评价凝胶的方法 |
2.1.1 方法原理介绍 |
2.1.2 转变压力测试方法 |
2.1.3 转变压力与粘度的关系 |
2.2 CDG 配方筛选研究 |
2.2.1 大庆油田CDG 配方实验室筛选 |
2.2.2 CDG 体系在现场应用时的成胶性能评价与研究 |
2.2.3 污水配制CDG 的研究 |
2.3 无氧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粘度的测试研究 |
2.3.1 问题的提出 |
2.3.2 方法的建立 |
2.3.3 无氧条件下粘度测试 |
2.3.4 结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CDG 胶态分散凝胶岩心流动实验研究 |
3.1 岩芯流动实验条件概述 |
3.1.1 岩芯及非均质油层模型的设计 |
3.1.2 化学剂及配制水 |
3.1.3 聚合物溶液及CDG 配制 |
3.2 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的测试 |
3.2.1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定义 |
3.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3 实验步骤 |
3.2.4 结果讨论 |
3.3 CDG 的运移实验 |
3.4 滞留量实验 |
3.4.1 定义及原理 |
3.4.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3.4.3 结果讨论 |
3.5 并联非均质岩心流量分配实验 |
3.5.1 实验方案 |
3.5.2 实验过程 |
3.5.3 结果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CDG 调驱数学模型及调剖驱油理论研究 |
4.1 模型基本框架设计 |
4.2 基本数学模型 |
4.2.1 基本假设条件 |
4.2.2 连续性方程 |
4.2.3 压力方程 |
4.2.4 饱和度方程 |
4.2.5 化学物质浓度方程 |
4.3 聚合物驱油机理数学描述 |
4.3.1 聚合物对水相粘度影响 |
4.3.2 多孔介质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流变性 |
4.3.3 渗透率下降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
4.3.4 不可及孔隙体积 |
4.3.5 聚合物吸附 |
4.4 调剖驱油机理数学描述 |
4.4.1 调剖驱油机理及数学描述方法 |
4.4.2 凝胶对水相粘度的影响 |
4.4.3 水相渗透率下降系数 |
4.4.4 凝胶吸附 |
4.5 调剖驱油数学模型模拟功能 |
4.6 调剖驱油机理理论研究 |
4.6.1 纵向非均质油藏调剖驱油机理模拟计算(层间调剖问题) |
4.6.2 平面非均质油藏调剖驱油机理模拟计算(层内调剖问题) |
4.7 CDG 调剖驱油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
4.8 小结 |
第五章 矿场试验 |
5.1 北一区断西分散凝胶调驱试验 |
5.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5.1.2 试验区概况 |
5.1.3 试验方案执行情况 |
5.1.4 试验效果 |
5.1.5 结果讨论 |
5.1.6 结论 |
5.2 南二区西部CDG 调驱现场试验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试验方案执行情况 |
5.2.3 结果讨论 |
5.3 港西一区污水注聚中后期进行CDG 调剖矿场试验 |
5.3.1 弱凝胶注入方式与建立阻力系数的关系 |
5.3.2 注聚过程中弱凝胶注入先导试验 |
5.3.3 CDG 注入效果分析 |
5.4 CDG 与聚合物的驱油特征对比研究 |
5.4.1 前言 |
5.4.2 矿场实验的对比情况 |
5.4.3 结果分析 |
5.4.4 结果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污水配制的Al~(3+)交联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田污水配制LPS研究[J]. 张帮亮,李丽,姚服德,何大华,张育开.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03)
- [2]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制与胶凝机理研究[D]. 朱道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D]. 梅雪.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4]HPAM弱凝胶交联体系结构及流变性研究[D]. 章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5]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微球螯合体系的性能表征与研究[D]. 魏乾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5)
- [6]宋芳屯油田交联聚合物调剖实验研究与应用[D]. 张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 [7]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D]. 牛丽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5)
- [8]醋酸铬交联剂的合成评价及其成胶机理研究[J]. 靳丽丽,马宝利,张志华,赵野,王新苗.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2)
- [9]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D]. 刘进祥.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10]CDG深度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郭志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