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1](2021)在《移相双全桥D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电推进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推进,可以有效减少携带的推进剂,并且其具有高比冲优势,多应用在工作时间长、功率较大的通信卫星以及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中。随着航天推进系统对大功率高效率电源需求的增加,屏栅电源作为离子电推进系统电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屏栅电源为研究对象,结合软开关技术,研究了如何改善屏栅电源的性能,进而实现大功率小型化的设计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屏栅电源的具体应用背景,对国内外屏栅电源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屏栅电源的改进方向。结合软开关技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移相双全桥软开关拓扑结构。分析传统移相全桥零电压变换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针对移相全桥零电压变换器存在的滞后臂轻载时不易实现零电压开关以及副边存在占空比丢失等问题,给出了改进方向。对所提出的双全桥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实现软开关的基本条件。(2)针对屏栅电源具体的设计指标,详细的分析了变换器具体的参数设计和相关器件的型号选取。主要包含高频变压器、谐振网络、阻断电容以及输出滤波网络的参数设计。同时针对高频变压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并且对电路中涉及到的主要功率器件给出了选型依据。(3)分析开关电源常见的建模方法,对所提出的变换器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进行分析建模,得到其等效的小信号电路模型。然后在已建立的等效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求解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基于频域法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补偿网络,给出了校正前后系统的对数幅频曲线,校正后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4)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双全桥变换器进行仿真验证及实验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主电路参数及相关设计与理论相符,功率开关管工作在软开关状态。然后基于屏栅电源具体的设计指标搭建了原理样机实验平台,对原理样机进行相关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基本相符,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黄泽武[2](2021)在《基于DSP的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正激变换器作为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正激变换器的磁芯利用率低、副边二极管整流损耗大以及模拟控制下电路参数不便于灵活调整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DSP对正激变换器的同步整流和软开关技术做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分析传统正激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变压器原边的磁复位、开关管的软开关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技术进行研究,从而改善正激变换器性能。首先通过分析高压侧和低压侧两种有源钳位拓扑的原理,指出了低压侧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相对传统正激变换器的优点,确定选择低压侧有源钳位拓扑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研究了可以提高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效率的同步整流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对于同步整流技术,通过分析目前几种常用的驱动方式的原理,结合本文的电路拓扑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采用变压器辅助绕组电压驱动的同步整流方式。对于软开关技术,通过分析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模态,得出实现软开关和变压器磁芯复位需要满足的条件,并根据变换器的技术指标对有源钳位正激变换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以TMS320F28035为主控芯片,完成了变换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搭建了电路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在理论设计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款60W的实验样机,通过对实验样机的测试与波形分析,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实现了变换器的软开关,使变换效率得以提高。
曾洋斌[3](2021)在《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及其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空飞艇、卫星、航天探测器、电动车船等需要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效化电能变换设备的科技探索和国民经济发展关键工业应用中,由于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等直流电能生产或存储设备的输出侧端口电压偏低的特点,研究开发具有低成本、小体积、高效率和高电压增益的直流变换器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与应用意义。功率变换器中具有较大体积和重量的磁性元器件能够通过提高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来减小,而适用于高频应用场合的薄膜电容器在电容容量增大时其体积重量和成本急剧增加。然而,在开关电容式高增益直流变换器中如何减小电容容量以减小其体积重量和成本暂时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为了减小开关电容式高增益直流变换器中的电容容量,本文提出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其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首先研究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单开关拓扑,其次分析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交错并联拓扑,然后提出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最后阐述了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中的扩展。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首先,针对传统的开关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需要增大电容容量以抑制电容充放电过程电流尖峰的问题,研究了利用箝位电容单元构造的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单开关拓扑。通过与传统开关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单开关拓扑进行对比,所研究的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单开关拓扑具有更低器件电流应力和更小电容容量的优势,并从拓扑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能够减小电容容量的机理。在使用较小电容容量的情况下电容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被大幅降低,则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单开关拓扑能够为包含光伏电池的电能生产设备中的直流变换器提供一种较好成本效益的拓扑选择。其次,针对储能电池输出端直流变换器同时要求低电流纹波和高电压增益的应用需求,提出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一系列交错并联拓扑及其一般性构造规律。详细分析了其中一种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交错并联拓扑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变换器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变换效率和高电压增益的优势。提出的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交错并联拓扑已被应用到高空飞艇电源系统中,为其提供一种设计方法和拓扑选择。此外,提出的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交错并联拓扑一般性构造规律能够为研究开发新型变换器提供一种拓扑构造思路。然后,为了实现所提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软开关操作和消除电容充放电导致的电流尖峰,本文基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提出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思想和电路结构。利用提出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构造了一系列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提供了仿真和实验结果。所提一系列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能够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和所有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而且由于实现了器件电流的线性变化,从而能够消除因电容充放电导致的器件电流尖峰。最后,为了详细分析所提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具有降低电容充放电引起的器件电流尖峰和减小电容容量的优势,提供了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中的扩展,进而构建了开关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通过与传统的开关电容硬开关和准谐振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开关电容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能够大幅降低电容充放电引起的电流尖峰,进而能够大幅减小开关电容的电容容量。搭建的1.3kW仿真平台和实验样机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如何降低开关电容式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中电容容量的问题,提出了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其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能够有效减小变换器中的电容容量进而降低其体积重量和成本,且保持高电压增益和高变换效率的优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在科技探索和国民经济关键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和研究思路。图176幅,表28个,参考文献168篇。
梁成新[4](2021)在《基于SiC&Si混合ANPC逆变器的三种软开关拓扑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源中点钳位(ANPC)逆变器由于开关损耗小和损耗分布均匀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SiC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开关频率可以提高SiC逆变器的功率密度,但是当开关频率提高到几百千赫兹(kHz)时,开关损耗显着增加,限制了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所以使用软开关技术来降低高频ANPC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十分有意义。首先分析了硬开关逆变器的换流原理,给出了主电路元器件的设计及选型依据,建立了损耗模型,根据损耗结果分析了逆变器在高开关频率、中大输出功率场合下使用软开关技术的必要性。针对ANPC软开关拓扑1辅管数量较多的问题,提出了ANPC软开关拓扑2,单相辅助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管;详细分析了软开关拓扑2的工作原理,基于预充电策略和无预充电策略,分别给出了谐振参数设计基本准则和设计流程;讨论了辅助电路电流反向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法;建立了软开关逆变器的损耗模型,比较了软开关逆变器和硬开关逆变器的理论效率。针对ANPC软开关拓扑1在负载电流较小时无法实现软开关的问题,提出了ANPC软开关拓扑3,主电路开关管在负载电流较小时也能够实现ZVS开通;介绍了软开关拓扑3的换流原理和谐振参数设计,综合比较了三种软开关拓扑,包括辅助电路电流反向问题、谐振参数设计、软开关实现效果和辅助电路损耗大小等,并分析了辅助电路元器件损坏对电路的影响。最后搭建PSIM仿真来验证三种软开关拓扑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搭建实验平台测量了硬开关逆变器和软开关逆变器的实验波形和效率,并进行对比。
贾鹏[5](2021)在《一款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DC/DC开关电源作为在电源系统中提供直流电压的主要设备之一,面临着许多要求,例如更小的尺寸,更轻的重量,更高的频率以及更高的效率。在增加开关频率的同时,有必要减小开关损耗以提高变换器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开关损耗的方法之一就是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研究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软开关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说明了一些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零电流谐振开关和零电压谐振开关的基本概念、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电压变换比、控制策略与电路拓扑选择、开关控制器的几种调制模式。随后阐述了控制器芯片整体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有芯片的设计指标、整体架构、引脚设计以及典型应用。紧接着对控制器芯片的核心模块电路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主要包括故障电路模块、软参考电路模块、压控振荡器模块、过零检测比较器与单稳脉冲发生器模块以及控制逻辑电路模块。接下来,对系统整体电路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最后,则是版图设计和封装测试。本文基于上海先进半导体(ASMC)4μm/40 V双极(Bipolar)工艺,设计制作了一种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型的准谐振控制器,完成了芯片的设计与仿真验证(Spectre平台)、版图设计、流片以及相应的功能测试工作。芯片的参考基准电压5 V(精度为1%),可编程重启延时时间、频率调节范围10 k Hz到1 MHz(可编程),可以输出两路峰值电流为1 A的开关管驱动信号。基于此控制器芯片,设计了一款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完成了相应的系统仿真和验证工作。其中,系统整体电路是在传统升压式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加入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构成的。
王文静[6](2021)在《基于双三角载波的控制型软开关定频逆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新能源技术受到更多关注。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中的重要组件,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优劣。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逆变器向高频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小逆变器的体积,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降低成本。逆变器的高频化会给传统硬开关电路带来损耗过大、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本文引入了软开关技术,介绍了控制型软开关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实现控制型软开关的两个关键点。此方法无需添加辅助电路,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与输出滤波电感的谐振作用,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控制策略上,采用滞环电流控制模式。该策略具有控制简单、稳定性好且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的缺点,导致输出滤波器设计困难。本文介绍了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单相全桥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开关频率表达式,定量解释开关频率不固定的原因。并给出了逆变器中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三种电流调制方式,以实现控制型软开关。在传统滞环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叠加双三角载波,构成双三角载波定频策略,使得开关频率等于三角载波频率,实现定频滞环控制型软开关。进一步求解该控制策略中内部参数关系,通过分析电感电流的实际边界和环宽,揭示了双三角载波定频策略的本质是一种变环宽的定频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简化系统设计,实现了定频控制型软开关逆变。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验证,在搭建的硬件实验平台中进行实验,控制算法由TMS320F28035 DSP编程实现。根据得到的实验波形,验证了计算内部参数关系的正确性、控制型软开关的应用性和提出的改进型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张强[7](2020)在《超级电容储能的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阳能LED路灯利用光伏板发电,无需使用传统能源,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要求,且在偏远地区或者供电能力不足的地区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中存在着充电效率低、弱光条件下储能元件无法有效充电、强光条件下大工作电流使得电路元器件发热严重,影响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充电电路拓扑和充电控制两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将能量型超级电容作为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主要储能元件,能量型超级电容是一种新型绿色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适中、内阻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然后,充电电路拓扑采用了零电压转换软开关技术的ZVT-Buck电路,以提高充电效率。对ZVT-Buck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仿真验证。其次,针对弱光条件下储能元件无法有效充电的问题,将功率型超级电容作为次要储能元件,并提出一种双模式充电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由普通光照模式、弱光照模式组成,并能够根据光照变化自动切换充电模式。接着,针对强光条件下大工作电流充电使得电路元器件发热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模式充电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由普通光照模式、弱光照模式和限功率模式组成,根据当前时间、光伏板发电功率和储能元件的电量,合理地选择充电模式,提高电路充电效率,改善电路元器件发热情况。最后,详细计算ZVT-Buck电路拓扑中器件参数,使ZVT-Buck电路能在输入功率为10W160W范围内实现软开关。根据计算出的器件参数,选择器件具体型号,并设计充电系统原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ZVT-Buck电路在输入功率20W160W范围内,与基本Buck电路相比,能显着提高充电效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灵活切换充电模式,在强光至弱光光照条件下均能对储能元件进行有效充电,并能显着改善电路中功率器件发热情况。
邓睿[8](2020)在《基于软开关和均流并网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凭借着清洁、高效、安全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淬火、熔炼、焊接等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范围的扩张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还对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需求。为给后续研究提供条件,首先要对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硬件进行设计。本文主要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对硬件电路进行分析设计。主电路部分由于需要工作在强电环境下,器件参数的选型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主电路设计部分以计算选型参数为主。控制电路部分主要为了实现电源的闭环控制和功能扩展,所以会根据需求完成具体电路设计。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有时需要长时间不停机工作,开关损耗的积累会使IGBT温度持续升高,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因此本文引入了软开关技术来控制开关损耗。在本文此部分中,首先介绍了软开关技术的产生和功耗控制原理,然后列举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种软开关控制方法,最后针对现有软开关控制方法中存在的前、后桥臂温度差异问题进行了分析,经过对软开关控制方法的改进,实现了开关过程中IGBT的等功耗控制。作为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新需求,实现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均流并网工作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之一。在本文该部分内容中,首先简单的介绍均流技术原理,选择出特征下垂法作为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均流并网的控制方法,之后对特征下垂法的下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引入虚拟阻抗后获得下垂控制系数,最后通过对相位同步信号进行补偿,实现了多台电源并联网络的均流和相位同步。本文研究内容中,软开关的应用满足了对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更高效率的要求,均流并网的实现则是为了顺应新需求而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余泽汇[9](2020)在《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多能源混合发电、电动汽车和直流微网等需要储能系统的应用场合中,将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等装置接入高电压等级直流母线往往需宽电压增益、高效率的双向DC-DC变换器。本文以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及其软开关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类拓扑的构造思路以及衍生方法,研究并提出两种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宽软开关范围实现方式。首先,本文基于单移相的调制方式介绍了电压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工作状态推导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软开关范围等稳态性能,分析了端口电压不匹配工况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接着介绍了电流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及其特性,该结构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加移相调制方式以及低压侧的交错并连结构实现电压匹配,但软开关条件也因此变得复杂。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总结了基本双有源桥变换器的优缺点,为新型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的构造提供基础和方向。其次,本文针对已有宽增益应用场景下低压侧电源电流纹波大、高压侧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次边叠加的耦合电感双向DC-DC拓扑。变换器低压侧采用交错并联结构减小输入电流纹波,高压侧通过耦合电感将全桥结构与低压侧拓扑叠加输出,在拓宽变换器增益范围的同时减小开关管应力。此外,结合该结构提出了基于端口差分电压的全范围软开关实现方式,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在分析变换器的运行原理、功率传输特性、电压增益、软开关范围等稳态性能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可行性。最后,本文针对多种低压能源量与高压直流母线的功率接口中磁性元件与开关器件数量多、损耗高的问题,提出的基于复合结构的多有源桥双输入双向DC-DC拓扑,通过开关管复用的方式实现不同的低压电源串联或单独运行达到宽范围电压增益与能量流动分配。此外,结合该结构提出了基于电压主动匹配的控制型软开关技术,实现主要开关管的全范围软开关以及辅助管的宽范围软开关。在分析变换器基本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谐波分析法对变换器的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型号进行统一建模完成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与损耗模型,最后结合实验波形对变换器性能进行评估与讨论。
刘丽娜[10](2020)在《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随着半导体和电力电子领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适用于中高压大功率场合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变换器,以MMC变换器结构为基础的换流器方案更适合直流输电。但是,MMC变换器各桥臂中子模块的数量随着功率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多,所以柔性直流输电同传统直流输电相比,其开关损耗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将软开关技术应用在MMC变换器中的方法,通过软开关技术降低开关管的开关损耗,以有效降低换流器的功率损耗,减少电磁干扰,节约经济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分析了MM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MMC变换器的子模块(SM)模型进行仿真,并设计了MMC变换器电路基本参数作为仿真依据,利用仿真结果提出开关管中存在的开关损耗问题。第二,本文针对电路中开关管在开关过程中的开关损耗问题,详细分析了软开关技术的相关原理与要求,深入学习了基于软开关技术的LLC(Logical Link Control,LLC)谐振半桥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此提出可以将软开关技术应用于MMC变换器中,提出了一种将软开关技术应用于MMC中的新型拓扑结构和操作方案,通过将桥臂电感L0分别接于每个子模块中,记子模块中的电感为Lm,在子模块中引入两个电容器Cp1和Cp2分别与每个子模块中的两个功率开关T1和T2并联从而与电感Lm引入谐振过程,实现了MMC的开关管的软开关过程。第三,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对采用新型软开关拓扑结构的MMC变换器子模块和未加入软开关过程的子模块开关过程波形图作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软开关操作方案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证明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通过软开关技术降低新型MMC变换器子模块拓扑结构中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实现系统效率优化。第四,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21电平的MMC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参数设计,分析了引入软开关过程的MMC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和电容电压控制策略及并联电容器Cp1和Cp2参数的选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拓扑结构的可行性,降低了MMC变换器的开关损耗,提高了MMC变换器的系统效率。
二、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移相双全桥D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屏栅电源研究现状 |
1.2.2 软开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D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分析 |
2.1 移相全桥变换器软开关技术 |
2.1.1 移相全桥变换器基本结构 |
2.1.2 移相全桥变换器工作过程分析 |
2.1.3 移相全桥变换器关键问题分析 |
2.2 双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2.1 双全桥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 |
2.2.2 双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2.3 双全桥DC-DC变换器软开关实现条件 |
2.3.1 软开关实现条件 |
2.3.2 有效占空比分析 |
2.3.3 环流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DC-DC变换器软开关主电路设计 |
3.1 变换器技术指标及整体设计 |
3.2 输入逆变电路设计 |
3.2.1 高频变压器设计 |
3.2.2 主功率管的选择 |
3.2.3 软开关电路设计 |
3.3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3.1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
3.3.2 滤波电感电容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设计 |
4.1 小信号建模与分析 |
4.1.1 状态空间平均法 |
4.1.2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4.2 电路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 |
4.3 控制系统补偿网络设计 |
4.3.1 控制系统框图 |
4.3.2 补偿网络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仿真验证与实验分析 |
5.1 仿真验证 |
5.2 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DSP的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正激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 正激变换器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2 正激变换器原理分析 |
2.1 传统正激变换器原理分析 |
2.2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原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同步整流技术 |
3.1.1 同步整流原理 |
3.1.2 同步整流管的驱动方式 |
3.1.3 同步整流技术的损耗 |
3.2 软开关技术 |
3.2.1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工作模态 |
3.2.2 软开关实现的条件 |
3.2.3 变压器磁芯复位实现的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电路设计 |
4.1 系统总体方案 |
4.2 主电路设计 |
4.2.1 变压器的设计 |
4.2.2 主开关管的选取 |
4.2.3 有源钳位电路的设计 |
4.2.4 输出电路的设计 |
4.3 控制电路设计 |
4.3.1 TMS320F28035 最小系统 |
4.3.2 驱动电路设计 |
4.3.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3.4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
4.4 系统软件设计 |
4.4.1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
4.4.2 数字PI控制器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电路仿真分析 |
5.1.1 仿真模型搭建 |
5.1.2 开关管仿真波形 |
5.1.3 输出电压仿真波形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开关管波形测试 |
5.2.2 输出电压波形测试 |
5.2.3 变换器效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及其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2.1 拓扑组合式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 |
1.2.2 电感升压式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 |
1.2.3 电容升压式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 |
1.2.4 电感电容混合式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 |
1.2.5 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小结 |
1.3 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中软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基于谐振电感的软开关技术 |
1.3.2 基于耦合电感的软开关技术 |
1.3.3 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中软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小结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单开关拓扑 |
2.1 开关电容变换器中电容电流尖峰问题 |
2.2 箝位电容变换器的单开关拓扑及特征 |
2.2.1 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拓扑性能特征 |
2.2.3 非理想器件参数下的性能分析 |
2.3 与开关电容变换器单开关拓扑的对比 |
2.3.1 理论分析对比 |
2.3.2 仿真结果对比 |
2.3.3 减小电容容量的机理及优势分析 |
2.4 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交错并联拓扑 |
3.1 交错并联拓扑的构造方法 |
3.1.1 箝位电容电路 |
3.1.2 交错并联拓扑的构造规律 |
3.1.3 交错并联拓扑的关联性分析 |
3.2 交错并联拓扑的原理及特征 |
3.2.1 工作原理分析 |
3.2.2 性能特征分析 |
3.2.3 非理想器件参数下的性能分析 |
3.2.4 与其他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3.2.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3.3 交错并联拓扑的电感电流均衡方法 |
3.3.1 拓扑结构及原理分析 |
3.3.2 仿真与实验验证 |
3.4 交错并联拓扑在高空飞艇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 |
4.1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 |
4.1.1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的思想 |
4.1.2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的电路结构 |
4.1.3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的应用条件 |
4.2 箝位电容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实现方法 |
4.2.1 单开关箝位电容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 |
4.2.2 交错并联箝位电容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 |
4.2.3 电流均衡箝位电容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 |
4.3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与其他软开关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非谐振线性软开关在开关电容直流变换器中的扩展 |
5.1 开关电容变换器的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拓扑 |
5.1.1 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5.1.2 电压增益的特征分析 |
5.2 不同开关方式下开关电容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5.2.1 拓扑结构对比 |
5.2.2 仿真结果对比 |
5.2.3 电流尖峰抑制效果对比 |
5.3 实验验证 |
5.3.1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3.2 减小电容容量的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SiC&Si混合ANPC逆变器的三种软开关拓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三电平拓扑研究现状 |
1.3 ZVS逆变器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NPC硬开关逆变器设计与损耗建模 |
2.1 工作原理 |
2.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2.2.1 直流侧支撑电容设计 |
2.2.2 LC滤波电路设计 |
2.2.3 开关管选型 |
2.3 硬开关损耗建模 |
2.3.1 开关管通态损耗 |
2.3.2 开关管开关损耗 |
2.3.3 滤波电感损耗 |
2.4 损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NPC软开关逆变器设计与损耗建模 |
3.1 拓扑2 工作原理 |
3.1.1 换流原理 |
3.1.2 预充电策略与无预充电策略 |
3.1.3 自然换流与辅助换流 |
3.2 拓扑2 谐振参数设计 |
3.2.1 预充电策略谐振参数设计 |
3.2.2 无预充电策略谐振参数设计 |
3.3 拓扑2 辅助电路电流反向问题 |
3.4 拓扑2 损耗建模 |
3.4.1 主电路高频管ZVS关断损耗模型 |
3.4.2 辅管ZCS开通损耗模型 |
3.4.3 辅助开关管与二极管通态损耗模型 |
3.4.4 辅管硬关断损耗模型 |
3.4.5 谐振电感损耗模型 |
3.5 拓扑2 损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软开关拓扑对比研究 |
4.1 拓扑3 原理与设计 |
4.1.1 拓扑3 换流原理 |
4.1.2 拓扑3 谐振参数设计 |
4.2 三种软开关拓扑综合比较 |
4.2.1 辅助电路电流反向问题对比 |
4.2.2 谐振参数设计对比 |
4.2.3 软开关实现效果对比 |
4.2.4 辅助电路损耗对比 |
4.3 辅助电路元器件损坏对电路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验证 |
5.1 仿真验证 |
5.1.1 拓扑1 仿真 |
5.1.2 拓扑2 仿真 |
5.1.3 拓扑3 仿真 |
5.2 实验验证 |
5.2.1 实验平台介绍 |
5.2.2 硬开关实验波形 |
5.2.3 拓扑1 实验波形 |
5.2.4 拓扑2 实验波形 |
5.2.5 效率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一款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软开关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的基础理论知识 |
2.1 零电流谐振开关和零电压谐振开关 |
2.1.1 零电流谐振开关 |
2.1.2 零电压谐振开关 |
2.2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
2.2.1 电路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2.3 参数设计 |
2.2.4 电压变换比 |
2.2.5 控制策略与电路拓扑选择 |
2.3 开关控制器的调制模式 |
2.3.1 脉冲宽度调制 |
2.3.2 脉冲频率调制 |
2.3.3 混合调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3.1 芯片整体方案 |
3.1.1 设计指标 |
3.1.2 整体架构 |
3.1.3 引脚设计 |
3.1.4 典型应用 |
3.2 基本外围元器件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器芯片核心电路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1 故障电路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1.1 电路原理分析 |
4.1.2 电路参数仿真结果 |
4.2 软参考电路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2.1 电路原理分析 |
4.2.2 电路参数仿真结果 |
4.3 压控振荡器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3.1 电路原理分析 |
4.3.2 电路参数仿真结果 |
4.4 过零检测比较器与单稳脉冲发生器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4.1 电路原理分析 |
4.4.2 电路参数仿真结果 |
4.5 控制逻辑电路模块的分析和仿真 |
4.5.1 电路原理分析 |
4.5.2 电路参数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级仿真和验证 |
5.1 系统整体电路 |
5.2 系统仿真与验证 |
5.2.1 系统上电断电仿真 |
5.2.2 输出电压纹波仿真 |
5.2.3 转换效率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版图设计和封装测试 |
6.1 版图设计 |
6.1.1 双极工艺 |
6.1.2 芯片版图设计 |
6.2 芯片封装与功能测试 |
6.2.1 芯片封装 |
6.2.2 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双三角载波的控制型软开关定频逆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逆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逆变技术的电路器件与电路拓扑 |
1.2.2 逆变技术的控制方式 |
1.2.3 软开关技术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单相全桥逆变器 |
2.1 滞环电流控制的工作原理与数学建模 |
2.2 控制型软开关技术 |
2.2.1 控制型软开关实现的条件 |
2.2.2 控制型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 |
2.2.3 三种电流调制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双三角载波的逆变器定频控制策略 |
3.1 三角载波的应用 |
3.2 双三角载波定频控制策略的实现 |
3.2.1 双三角载波定频的工作原理 |
3.2.2 双三角载波定频的参数关系分析 |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变环宽定频策略 |
3.4 改进型定频滞环控制策略 |
3.5 共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 实验硬件设计 |
4.1.1 主电路设计 |
4.1.2 驱动电路设计 |
4.1.3 电感电流采样电路 |
4.1.4 信号调理电路 |
4.2 实验软件设计 |
4.2.1 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035 |
4.2.2 比较器模块 |
4.2.3 ePWM模块 |
4.2.4 电压外环PI控制模块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7)超级电容储能的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太阳能LED路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组成 |
2.1 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整体架构 |
2.2 太阳能电池原理及特性 |
2.3 能量型超级电容原理及特性 |
2.4 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的作用 |
第三章 基于ZVT-Buck拓扑的充电电路研究 |
3.1 电路拓扑与工作原理分析 |
3.2 电路特性分析 |
3.3 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LED路灯双模式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
4.1 普通光照模式 |
4.1.1 普通光照模式原理 |
4.1.2 普通光照模式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 弱光照模式 |
4.2.1 弱光照模式电路工作模态 |
4.2.2 弱光照模式充电控制 |
4.3 模式判断与切换 |
4.3.1 普通光照模式向弱光照模式切换 |
4.3.2 弱光照模式向普通光照模式切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LED路灯多模式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
5.1 限功率模式 |
5.1.1 限功率模式原理 |
5.1.2 限功率模式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 模式判断与切换 |
5.3.1 参数判断与区间划分 |
5.3.2 模式判断 |
5.3.3 模式切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的设计与试验验证 |
6.1 充电系统整体结构 |
6.2 ZVT-Buck电路参数设计与器件选择 |
6.2.1 电路开关管的选择 |
6.2.2 电路二极管的选择 |
6.2.3 辅助回路器件参数设计 |
6.2.4 滤波电路参数设计 |
6.2.5 超级电容设计 |
6.2.6 ZVT-Buck电路原理图 |
6.3 单片机模块电路设计 |
6.4 采样电路设计 |
6.5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6.6 电源设计 |
6.6.1 +12V电源 |
6.6.2 +5V电源 |
6.7 软件设计 |
6.7.1 主程序设计 |
6.7.2 A/D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6.7.3 PWM生成子程序设计 |
6.7.4 模式判断选择子程序设计 |
6.7.5 电路保护 |
6.8 系统试验样机及试验结果分析 |
6.8.1 ZVT-Buck电路 |
6.8.2 多模式控制策略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基于软开关和均流并网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感应加热电源的出现及工作原理 |
1.1.1 感应加热电源的出现 |
1.1.2 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原理 |
1.2 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状况 |
1.2.1 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外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现状 |
1.3 未来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硬件电路设计 |
2.1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框图 |
2.2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计指标 |
2.3 主电路设计 |
2.3.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3.2 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
2.3.3 输出变压器设计 |
2.4 控制电路设计 |
2.4.1 微控制器的选择 |
2.4.2 驱动电路设计 |
2.4.3 采样电路设计 |
2.4.4 辅助电路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开关技术与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 |
3.1 软开关技术 |
3.1.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 |
3.1.2 软开关技术的功耗控制理论 |
3.1.3 常见ZVS全桥逆变驱动控制信号 |
3.2 软开关中开关管的温度差异问题研究 |
3.2.1 开关管的温度差异现象 |
3.2.2 开关管温度差异的分析 |
3.2.3 开关管温度差异存在的影响 |
3.3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 |
3.3.1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设计思想 |
3.3.2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设计方案 |
3.3.3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ZVS分析 |
3.4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实现与验证 |
3.4.1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实现 |
3.4.2 等功耗开关驱动信号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均流控制技术的中频电源并网设计 |
4.1 均流控制技术及控制方案选择 |
4.1.1 均流控制的基本原理与衡量标准 |
4.1.2 常见的均流控制方法 |
4.1.3 均流控制方法的选择 |
4.2 中频加热电源均流方案设计分析 |
4.2.1 中频加热电源均流的下垂特性分析 |
4.2.2 中频加热电源均流的输出阻抗设计 |
4.3 中频加热电源并网的相位同步设计分析 |
4.3.1 相位同步方案的选择 |
4.3.2 相位同步信号的补偿处理 |
4.4 中频加热电源并网的仿真与实现 |
4.4.1 基于Simulink的并网仿真模型搭建 |
4.4.2 中频加热电源的并网仿真结果分析 |
4.4.3 两台80kW中频加热电源的并网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储能网络单元的组合结构宽增益变换器 |
1.2.2 基于变换器结构级联、多相串并联及叠加组合的宽增益变换器 |
1.2.3 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研究 |
2.1 电压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
2.1.1 VF-DAB变换器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2 VF-DAB变换器稳态特性 |
2.1.3 VF-DAB电压不匹配与回流功率 |
2.1.4 VF-DAB仿真结果分析 |
2.2 电流源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
2.2.1 CF-DAB变换器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2 CF-DAB变换器稳态特性 |
2.2.3 CF-DAB软开关实现 |
2.2.4 CF-DAB仿真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次边叠加的耦合电感双向DC-DC变换器 |
3.1 变换器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1 变换器拓扑结构 |
3.1.2 变换器调制策略 |
3.1.3 变换器工作原理 |
3.2 变换器稳态性能分析 |
3.2.1 变换器功率传输特性与稳态增益 |
3.2.2 变换器全范围软开关实现方式 |
3.2.3 变换器关键参数设计原则 |
3.3 拓扑比较与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拓扑比较分析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复合结构的多有源桥双输入DC-DC变换器 |
4.1 变换器结构拓扑与工作原理 |
4.1.1 变换器拓扑结构与调制方式 |
4.1.2 变换器工作原理 |
4.1.3 变换器软开关限制与实现方式 |
4.2 变换器稳态性能分析 |
4.2.1 变换器稳态增益与功率传输特性 |
4.2.2 变换器软开关范围分析 |
4.3 变换器统一数学模型与控制器设计 |
4.3.1 变换器统一数学模型 |
4.3.2 变换器控制参数设计 |
4.4 拓扑比较与实验结果分析 |
4.4.1 拓扑比较分析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4.3 损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MMC变换器与软开关技术的发展概述 |
1.1.1 MMC变换器的发展概述 |
1.1.2 软开关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3 MMC变换器及软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MM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2 软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MM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仿真分析 |
2.1 MMC变换器基本单元的拓扑结构 |
2.2 MM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2.1 子模块工作原理 |
2.2.2 三相MM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3 MM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4 MMC变换器的运行特性 |
2.5 MMC变换器的调制方式的研究 |
2.5.1 调制方式的分类和选择 |
2.5.2 MMC变换器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 |
2.5.3 适用于MMC变换器的改进载波相移调制方式 |
2.6 MMC变换器的子模块建模及开关损耗分析 |
2.6.1 IGBT功率开关建模 |
2.6.2 IGBT的建模与仿真 |
2.6.3 MMC变换器的子模块开关损耗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中的应用 |
3.1 软开关技术概述 |
3.1.1 软开关技术的特点 |
3.1.2 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 |
3.1.2.1 串联谐振电路 |
3.1.2.2 并联谐振电路 |
3.1.2.3 谐振开关 |
3.2 MMC变换器中的电源功率开关器件 |
3.3 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子模块中的应用与仿真分析 |
3.3.1 LLC谐振半桥变换器的应用与仿真分析 |
3.3.1.1 工作原理 |
3.3.1.2 电路仿真及分析 |
3.3.2 MMC变换器的软开关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与仿真分析 |
3.3.2.1 工作原理 |
3.3.2.2 等效电路 |
3.3.2.3 电路仿真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MMC变换器的软开关工作原理与仿真分析 |
4.1 MMC变换器的软开关拓扑结构调制策略 |
4.2 MMC变换器的软开关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4.3 并联电容和电感Lm参数选取 |
4.4 MMC变换器的软开关拓扑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移相双全桥D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研究[D]. 陈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DSP的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D]. 黄泽武.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箝位电容高增益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及其非谐振线性软开关技术研究[D]. 曾洋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SiC&Si混合ANPC逆变器的三种软开关拓扑对比研究[D]. 梁成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一款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贾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双三角载波的控制型软开关定频逆变技术研究[D]. 王文静. 浙江大学, 2021(08)
- [7]超级电容储能的太阳能LED路灯充电系统研究[D]. 张强. 江苏大学, 2020(02)
- [8]基于软开关和均流并网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计[D]. 邓睿.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宽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D]. 余泽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0]软开关技术在MMC变换器中的应用[D]. 刘丽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