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氧化二砷两种剂量口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1](2021)在《干扰素通路及干扰调节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及治疗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临床和生物学上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一种特殊类型。98%的APL患者存在15号和17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PML-RARα(PR)融合基因,以早幼粒细胞阶段分化阻滞和髓系干/祖细胞自我更新的表型为特征。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TO)的联合应用使绝大多数APL患者治愈,但仍有少数患者对联合治疗耐药或出现缓解后的复发。除了 PML-RARα中PML和RARα的点突变作为常见原发及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以外,患者携带PML-RARα以外的不典型RARα融合基因也可能出现对ATRA和ATO的标准治疗方案不敏感。融合基因TBLR1-RARα(TR)是我们实验室在2014年发现的新型APL融合基因(Blood,2014)。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较之于野生型RARα,TR可以募集更多转录抑制复合物,从而对RARα靶基因产生抑制作用。在ATRA的作用下,TR融合蛋白能够被ATRA降解,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分化。随后我们成功构建了 TBLR1-RARα可移植小鼠模型,验证了 TR融合基因在造血干/祖细胞层面的分化阻滞和自我更新表型,通过连续传代证实了TR融合基因具有独立的致白血病能力。研究目的:虽然在体外实验中观察到ATRA可以诱导TR白血病细胞分化,但在小鼠模型体内实验中2.5mg/kg的单药ATRA或联合ATO均不能延长TR小鼠的生存。与此类似,临床上携带TR融合基因的APL患者亦无法在ATRA和ATO的经典治疗方案下获得完全缓解。因此,研究TR白血病的药物表型,挖掘TR白血病独特的分子通路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回答以下两个关键问题:(1)TR白血病为何对ATRA和ATO的经典治疗方案“无效”?(2)靶向其他分子通路的药物联合ATRA治疗能否改善TR白血病的预后?通过和经典的PR白血病进行多层次对比,可以更全面地理解TR白血病的“耐药”表型;探索TR白血病独特的分子通路,目的在于寻找潜在的药物靶点,弥补TR白血病“耐药”情形下治疗领域的空缺。研究罕见RARα融合基因的分子通路机制,有助于改善TR-APL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为此类携带罕见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推动APL成为真正意义上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研究方法:我们构建了可诱导表达TR和PR两种融合蛋白的白血病细胞系模型,以更有效地挖掘TR融合基因直接调控的分子通路。可诱导表达系统的优势在于:(1)可逆性、灵活性、可重复性好;(2)高转染效率和高度特异性,几乎不激活靶点以外的基因;(3)背景异质性极低,可在早期瞬时表达目的基因并体现目的基因表达后的直接结果。我们对诱导表达24h和48h的TR和PR白血病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基于生信分析数据探索TR白血病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通路。通过体外功能表型实验多角度验证对比TR和PR白血病的药物表型,最后利用TR小鼠模型在体内验证靶向分子通路药物对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转录组测序富集分析显示干扰素(IFN)通路在TR白血病中显着下调,而此现象则未见于PR白血病。同时ChIP-seq结果显示TR的表达诱导了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家族转录因子的显着富集,提示IFN通路在TR白血病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们使用TypeⅠ IFNs和IFNγ治疗TR和PR白血病细胞,并对比标准方案中ATRA和ATO的疗效。研究结果如下:(1)融合蛋白的降解层面:ATRA对TR和PR融合蛋白均有降解作用,但ATO只能降解PR融合蛋白,而不能降解TR融合蛋白。ATRA剂量的增加可进一步促进TR融合蛋白的降解。Type Ⅰ IFNs和IFNγ可上调PML和PR融合蛋白,但不会上调TBLR1和TR融合蛋白。IFN增加PR融合蛋白的表达提示在PR白血病中使用IFN治疗需谨慎,因为融合蛋白的增加可能加重白血病的进展。而在TR中IFN则不会引起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提示在TR白血病中使用IFN治疗相对安全。此外,IFN在TR中还可通过上调野生型PML发挥抑癌作用。(2)白血病表型层面:TypeⅠ IFNs和IFNγ单药均不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但在TR白血病中IFN协同100nM ATRA可促进分化且达到和1μM ATRA相近的终末分化水平。ATO可促进PR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但不能引起TR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相反,TypeⅠ IFNs和IFNγ单药即可促进TR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较高剂量的ATRA和TypeⅠ IFNs均可降低TR小鼠白血病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但IFNγ和ATO似乎会在较早或较晚阶段增加集落的数量或大小。(3)小鼠生存体内实验:15mg/kg和25mg/kg的ATRA可以显着延长小鼠生存。ATRA联合IFNγ组较之于DMSO组无生存优势,和体外集落形成实验结果一致,推测IFNγ可能增加了 TR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Type Ⅰ IFNs联合ATRA虽能延长TR小鼠的生存,但较之于单药ATRA并没有彰显明显优势。一方面可能和干扰素未达到发挥疗效的足够血药浓度有关;另一方面,TR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并不完全依赖I型IFN通路的激活水平。研究结论:1)第一,ATO在TR白血病中是“无效”的。ATO不能促进TR融合蛋白的降解、细胞凋亡和自我更新的丢失。ATO的耐药可能和TR中不存在PML NB的破坏,因此ATO无法通过促进PML NB恢复的途径来激活p53和降低自我更新有关。2)第二,ATRA在TR白血病中是“不够”的。虽然低剂量ATRA就足以促进细胞分化,但提高ATRA的剂量可促进融合蛋白的降解,并减少TR白血病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最终带来生存获益。在TR白血病中,高剂量ATRA降低自我更新的潜能显然不依赖于PR中的PML NBs重组,其中原因需更多探索。3)第三,I型干扰素在TR白血病中是“有希望”的。一方面,IFN治疗不会上调融合蛋白表达因而加重白血病的进展。另一方面,IFN治疗诱导了细胞的凋亡、协同ATRA促进分化并表现了自我更新降低的潜能,体现了抗白血病的疗效。这可能和IFN上调了抑癌基因PML的表达有关。研究背景: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一类参与调控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转录因子。IRFs转录因子家族包括IRF1~IRF9共9个成员,其N端为具有高度同源性的DNA识别结构域(DBD),主要识别并结合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的靶基因,C端包含不同类型的IRF相关结构域(IAD),主要介导特异性IRF与其他家族成员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较之于IRFs家族其他成员,IRF9由于相关研究较少曾被称作“被遗忘的干扰素调节因子”。I型IFN通路中IRF9主要通过和STAT1和STAT2构成ISGF3复合体进而激活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发挥作用。IRFs依赖的通路异常(激活或抑制)与肿瘤和炎症相关,提示IRFs这类蛋白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其中一些IRFs参与调控白细胞的发育,因此和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也密切关联。此外,在携带RARa融合基因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干扰素(IFN)通路和维甲酸(RA)通路存在多种交互对话。部分IRFs的启动子调控区同时有干扰素反应元件和维甲酸反应元件的存在,可同时作为IFN靶基因和RARα靶基因发挥作用。IRF9是否直接参与RA通路的转录调控目前暂无相关研究。研究目的:研究IRF9在APL中的作用及其与RARα的调控关系,探索APL中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方法:构建可诱导表达IRF9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系模型,在体外验证IRF9过表达后的白血病细胞表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IRF9基因启动子序列可能有RARα转录因子的结合并扩增了相应启动子片段并进行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结果:IRF9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下调。基于我们此前构建的TBLR1-RARα和PML-RARα可诱导表达模型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我们在IFN通路中发现IRF9可同时被TR和PR两种RARα融合基因诱导下调,且这种下调可被ATRA挽救。IRF9的诱导表达可促进NB4细胞分化且与较低剂量ATRA(10nM和100nM)有协同促分化作用,并降低NB4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未发现IRF9被RARα或RARα融合基因直接调控的证据,不排除存在远端调控或间接调控的可能。
周淑秋[2](2021)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氧化二砷方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23/27),高于对照组的70.37%(19/27),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为(20.6±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4.1±1.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8.89%(24/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15/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3/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74%(11/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陈元贤[3](2021)在《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接受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期间血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采用复方黄黛片单药诱导治疗的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诱导治疗期不同观察截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外周血、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为观察指标开展研究。结果:1.本组共纳入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0.76±14.28岁。59例患者中M3a型14例,占23.7%;M3b型36例,占61.0%,M3c型患者9例,占15.3%;以M3b型最多见。入院时59例患者感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1%、40.7%、32.2%和91.5%;所有患者入院时中位WBC、Hb和PLT分别为1.85(0.36~133)×109/L、75(36~136)g/L和32(1~174)×109/L。2.根据入院时白细胞数将本组59例患者分为2组:白细胞<10×109/L组和≥10×109/L组。在白细胞<10×109/L组的42例患者中,治疗后各观察截点的中位白细胞数均高于治疗前,且与治疗前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前与治疗后各观察截点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周与治疗第1周、第6周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10×109/L组的17例患者中,治疗前中位白细胞为36.10(11.80~133.00)×109/L,治疗后除第1周外,其余观察截点的中位WBC均低于治疗前,但仅治疗第4、6、8周与治疗前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始白细胞进行性下降,于第6周达最低点,但于治疗第8周患者白细胞略有上升;治疗第1周、第2周分别与治疗第4周、6周、8周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9例患者在接受复方黄黛片治疗第1周、2周、4周的中位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第4周达最低点,中位血红蛋白为67g/L,并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1周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8周的中位血红蛋白逐渐回升,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4周,治疗第6周分别于治疗第2周、第4周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第8周达峰值,中位血红蛋白为94g/L,且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其他观察截点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9例患者治疗前中位血小板为32(1~174)×109/L。治疗第1周中位血小板较治疗前无变化,但最低值与最高值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始中位血小板逐渐回升,于治疗第6周恢复正常,治疗第8周达峰值,中位血小板为220×109/L,最高者可达466×109/L。其中治疗第4周、第6周、第8周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2周血小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第6周、第8周血小板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后各观察截点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均低于治疗前,除治疗第2周外,治疗第4周、第6周均与治疗前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进行性下降,至治疗第8周无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其中治疗第4周、第6周分别与治疗第2周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观察截点外周血中位早幼粒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除治疗第2周外,余观察截点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均与治疗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中位早幼粒细胞的比例进行性下降,治疗第6周时仅有2例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分别为0.01和0.02,至第8周则降为0;其中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59例患者骨髓早幼粒细胞比例均>0.40;治疗第30天骨髓早幼粒细胞明显下降,中位早幼粒细胞仅为0.083,与治疗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异性疗效,接受单药治疗的初治患者均可获得完全缓解,其中80%以上患者可在60天内获得完全缓解。2.复方黄黛片治疗第1~8周,患者外周血象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血红蛋白回升的时间滞后于血小板;无论复方黄黛片治疗前患者白细胞多少与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中位达峰时间及白细胞最高值均有其规律性。3.复方黄黛片治疗第4周始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明显下降,至治疗第8周无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复方黄黛片治疗第30天,骨髓中的早幼粒细胞可明显减少,但仍有少数患者骨髓中的早幼粒细胞可>0.40,但均可获得完全缓解。4.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白细胞可有显着增高,但未见其引起与分化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表现。
林海玲[4](2020)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与APL的治疗疗效是否有相关性的许多因素尚未被证实,本文对药物等可能影响APL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以期构建一个可以预测影响APL疗效的相关因素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9年在甲医院及乙医院初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以APL患者的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多种统计方法构建预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的模型,并且对构建的预测模型实行正确率的验证,选择其中正确率最高的模型。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二分类疗效与住院天数和不同治疗方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显示疗效与住院天数和不同治疗方案有相关性。2.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疗效可能有影响的临床因素:年龄(OR=1.039,P=0.041)和住院天数(OR=1.173,P=0.001)。年龄每增加1岁,疗效为“好转缓解”的概率可能增加1.039倍。住院天数每增加1天,疗效为“好转缓解”的概率可能增加1.173倍。模型两分类疗效平均预测正确率89.1%。3.多因素逐步判别回归模型:筛选出4个与早幼粒白血病疗效有关的临床因素:住院天数、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天数、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使用天数、年龄。代进判别函数的这4个临床因素对早幼粒白血病疗效的准确分型都是有影响的(均P=0.001)。交互验证法对早幼粒白血病疗效的平均正确判别率80.2%。4.神经网络模型:筛选出前15个因素的正态化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早幼粒出血>联合维甲砷红(维A酸片+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联合用药)>联合喋呤胞苷可的松(甲氨喋呤+阿糖胞苷+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用药)>维A酸片>联合喋呤胞苷(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粉针联合用药)>出入院PLT差值>联合喋呤可的松甲氨喋呤+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用药)>止血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作用年龄性别>甲氨喋呤>盐酸柔红霉素>制霉素>出血。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早幼粒白血病疗效的准确率,训练集是88.9%,测试集是96.6%。结论:建立了一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预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在诊疗指南用药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并建议关注出血风险,必要时使用止血敏进行止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得到更好的疗效。
赵丽凤[5](2020)在《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和SHI-1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抑制、周期分布、凋亡情况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建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考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其增殖抑制率,并计算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的半数抑制浓度。2.流式细胞仪检测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THP-1细胞给予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作用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及凋亡的情况。3.Western Boltting检测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THP-1细胞给予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作用48h后,采用 Western Boltting 检测 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六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4.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其增殖抑制率,并计算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的半数抑制浓度。5.流式细胞仪检测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SHI-1细胞给予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作用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的建立BALB/c裸鼠,雌性,SPF级,4-5周龄,19只,检疫适应三天,分为五组:对照组、皮下注射THP-1细胞组、腹腔注射THP-1细胞组、皮下注射SHI-1细胞组、腹腔注射THP-1细胞组。观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取裸鼠体内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观察其增殖情况。7.基于裸鼠肿瘤模型考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建模:BALB/c裸鼠皮下注射SHI-1细胞建模。分组:将建模后裸鼠按肿瘤大小随机分为十组,分别是:对照组、模型组、ATO低组、ATO高组、DHA低组、DHA高组、ATO低+DHA低组、ATO低+DHA高组、ATO高+DHA低组、ATO高+DHA高组。给药14天。观察裸鼠状态、测量肿瘤大小、检测脏器病理变化。结果1.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单用对THP-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较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单用后效果更加显着(P<0.001)。2.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细胞G2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01),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组变化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细胞凋亡比例均增加,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组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提高了 71.4%,显着高于三氧化二砷组、双氢青蒿素组(P<0.001)。3.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同时将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组与三氧化二砷组、双氢青蒿素组比较,Bcl-2(P<0.05)、Caspase-3(P<0.001)、Caspase-8(P<0.001)表达量明显下调,Cleaved Caspase-3(P<0.05)表达量显着上调,Bax、Caspase-9表达量无明显变化。4.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对SHI-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且成浓度-时间依懒性。然而,分别用1、2、3μM的三氧化二砷联合不同浓度的双氢青蒿素,与同浓度的双氢青蒿素相比,抑制率并无明显变化(P<0.05)。5.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加,SHI-1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随着双氢青蒿素浓度的增加,SHI-1细胞凋亡比例有增加趋势,但变化并不显着。与相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或双氢青蒿素相比,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没有使SHI-1细胞凋亡比例增加。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肿瘤模型的建立体外培养的SHI-1细胞和THP-1细胞腹腔注射到裸鼠体内均未有明显变化。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皮下注射裸鼠右侧肩胛骨处可建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裸鼠肿瘤模型,成模率为25%。体外培养的SHI-1细胞皮下注射到裸鼠右侧肩胛骨处,可100%长出肿瘤,成功建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裸鼠肿瘤模型。7.基于裸鼠肿瘤模型考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给药后7天,给药各组肿瘤体积增加均明显减小,其中ATO低+DHA低组减小最为明显,平均增加6.06 mm3。给药7至13天期间,肿瘤体积较前7天均明显增加,但ATO低+DHA低组增加值(120.25 mm3)较模型组(292.65 mm3)最低。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相比,ATO低+DHA低组、ATO高+DHA低组、ATO高+DHA高组平均瘤重均明显降低,其中,ATO低+DHA低组降低最为显着,抑瘤率为46.47%。结论1.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单用均能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并成浓度-时间依赖性,且联合应用较各自单用抑制效果更加明显。2.阻滞细胞增殖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是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抑制THP-1细胞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3.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下调Bcl-2和Caspase-8表达量诱导THP-1细胞凋亡。4.三氧化二砷和双氢青蒿素能够抑制SHI-1细胞的增殖并成浓度-时间依赖性,二者联用无协同作用。5.三氧化二砷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HI-1细胞增殖;双氢青蒿素抑制SHI-1细胞不通过诱导细胞凋亡。6.体外培养的SHI-1细胞皮下注射到裸鼠右侧肩胛骨处可100%建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裸鼠肿瘤模型。7.2 mg/kg ATO与50 mg/kg DHA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裸鼠肿瘤模型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46.47%。
王海洋[6](2020)在《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肝细胞癌的每年新发病例数约为84万,而死亡病例则高达每年78万,其肿瘤相关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前三。这不仅由于晚期肝癌向远端转移的倾向更高,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的缺乏也是导致其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寻找对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肝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不断探索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同时,“老药新用”的策略不失为一个更具疗效指向性、更低成本、更高成功率的探索思路。在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中,传统中药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的经验性使用最终被证实疗效显着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三氧化二砷是被中国及美国FDA批准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一线用药,由于其作用靶点明确,作用方式直接,使得这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得到了高达90%的治愈率。在后续诸多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三氧化二砷对晚期肝癌患者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与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非常明确不同,三氧化二砷对晚期肝癌的作用靶点及其机制尚未得到阐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提高。由于晚期肝癌通常伴有转移,肿瘤细胞侵犯门静脉、局部淋巴结,或远端器官。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移发生的元凶是肿瘤组织中的一小群处于更高层级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可以在转移部位重建肿瘤组织的肿瘤细胞,这一小群细胞被定义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根据三氧化二砷的分子特性和临床经验性使用的疗效特征,我们推测三氧化二砷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癌干细胞有关。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三氧化二砷是否抑制肝癌干细胞以及如何调控肝癌干细胞等系列问题展开探索。首先为了论证三氧化二砷是否对肝癌干细胞发挥调控作用,我们利用多种动物模型,包括小鼠皮下成瘤模型、二次移植模型及肝脏原位荷瘤肺转移模型,考察三氧化二砷对肝癌干细胞体内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氧化二砷可以在动物体内抑制肝癌干细胞介导肿瘤启动、肿瘤复发及远端转移的能力,甚至可以在肝癌肺转移小鼠模型中将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从32天延长至41天,显着改善小鼠生存状态;之后我们利用多个肝癌细胞系,以及通过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富集或通过肿瘤成球富集得到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进一步探究了三氧化二砷在体外对肝癌干细胞相关表型及功能的作用,包括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实时定量PCR检测干性基因的表达,耐药性质、肿瘤干细胞球形成能力以及Transwell侵袭能力的评估等。最终证实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肝癌干细胞相关的多种特性与功能。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为了探讨三氧化二砷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进一步利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检测,筛选鉴定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肝癌细胞的生物靶分子。我们发现三氧化二砷显着下调肝癌细胞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7,MCM7)的表达,这一下调作用在多个肝癌细胞系以及小鼠皮下肿瘤原位注射模型中均得到验证;然而MCM7是否是介导三氧化二砷对肝癌干细胞作用的关键靶分子?我们进一步利用MCM7低表达的肝癌细胞株,重复了上述小鼠肝脏原位荷瘤肺转移实验及部分体外实验,发现MCM7的下调表达可使肝癌肺转移率从64.7%下降至30%,且显着抑制肝癌干细胞在体外的相关表型与功能,证实了MCM7对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的重要调控作用。而MCM7在肝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则可抵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干细胞成球的抑制作用,从而明确了MCM7是介导三氧化二砷作用的关键分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了临床验证,将80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MCM7的免疫组化染色,发现MCM7在考察的所有患者的肝癌组织中都较癌旁组织呈显着的核内高表达,并且MCM7的表达水平与肝癌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一结论为解释三氧化二砷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指导三氧化二砷更精准高效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为了明确三氧化二砷对MCM7分子的调控机制,我们利用免疫沉淀技术阐明了在肝癌细胞中存在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MCM7复合物,以及该复合物通过SRF与MCM7启动子区结合调控MCM7转录的现象;利用有机砷荧光探针与MCM7蛋白芯片反应,确定了三氧化二砷的直接作用靶点为MCM7蛋白;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阐明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SRF/MCM7复合物对MCM7的转录进行调控,从而下调MCM7的表达。综上,我们的研究证实了三氧化二砷通过下调MCM7分子对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发挥抑制作用;阐明了三氧化二砷对MCM7的下调是通过与MCM7结合进而抑制SRF/MCM7复合物对MCM7转录调控而实现的。此系列研究结果为三氧化二砷在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为指导其更加安全、科学、精准、高效的使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针对MCM7分子及其调控通路的新药筛选提供了重要线索。
贺雏椀[7](2020)在《AP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单中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AP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新诊并使用APL-2016方案治疗的36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本组36例患儿中位年龄7岁9个月,男女比例1.25: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感染、出血、贫血及伴骨髓浸润等。外周血象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中度贫血多见,72.2%的患儿外周血有幼稚粒细胞。凝血功能异常和LDH升高多见,DIC发生率为5.6%。97.2%的患儿骨髓早幼粒细胞可见Auer小体,免疫表型CD9、CD13、CD33、MPO、CD117的阳性表达率较高。33例患儿完善了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占93.8%,其中t(15;17)经典核型占90.6%,包括经典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核型者9例,非经典核型有1例。所有36例患儿都满足遗传学和分子学诊断标准,即都有t(15,17)阳性和PML-RARa阳性(FISH+PCR)。最终危险度低、中、高危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1.1%、27.8%和61.1%。36例患儿中3例复发,无死亡和失访病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HCR)率94.4%,4年EFS率和OS率分别为83.3%±10.5%、100%。36例患儿治疗后MRD监测的缓解状态对4年EFS率无明显影响(P>0.05)。36例患儿初诊时合并DIC与不合并DIC比较,4年EFS明显降低(P=0.002)。初诊LDH>500IU者与LDH≤500IU者比较,4年EFS率明显降低(P=0.004)。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分化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化疗后骨髓抑制、败血症、肺炎、肝功损害和心肌损害。结论:APL-2016方案治疗儿童APL的生存情况较好,初诊时合并DIC和(或)LDH>500IU,是APL患儿的预后不良因素。
蔡萍[8](2020)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目前治疗最大障碍是早期死亡,传统的Sanz危险分层建立的初衷是评估APL患者复发风险。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于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本研究目的为评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变化,分析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模型。[方法]1、病例收集:整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5月至2019年11月入院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完整病例共570例。2、模型建立:570例患者随机分成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建模队列中,将所有观测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模型。3、模型评估:1、从内部(建模人群)及外部(验证人群)分别验证新建模型的区分度(C指数、模型综合判别改善指数)、一致度(Calibration图)、临床有效性(决策分析法)。2、新积分预测模型与传统Sanz危险分层相比,早期死亡预测能力是否提高。[结果]1、早期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2019年11月病史资料详细初治APL患者共570例,早期死亡率为7.45%(43/570)。评估该中心初诊APL患者近几年早期死亡率变化发现:2005.5-2013.12年和2014.1-2019.11年两个时间段早期死亡率分别为8.72%、6.82%(24/352),早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2、早期死亡原因致命性出血(79.07%,34/43)是APL患者早期死亡最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出血相关死亡率为5.96%(34/570)。其中,脑出血(70.59%,24/34)最常见,其次是肺出血(26.47%,9/34)。致命性出血患者中44.12%(15/34)患者同时合并分化综合征,提示分化综合征与出血关系密切。WBC及LDH是单纯致命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WBC、PLT、LDH与合并分化综合征的致命性出血相关。分化综合征是早期死亡第二重要原因(18.60%,8/43)。本研究中分化综合征相关的早期死亡发生率为1.4%(8/570)。年龄、PLT、WBC、BMI是分化综合征相关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致命性出血是7天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65.22%,15/23),伴随或不伴随致命性出血的分化综合征(N=15/20,75%)或严重感染(1/20,5%)是诱导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诱导阶段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WBC,LDH,年龄,肌酐与诱导早期死亡相关;年龄,WBC,LDH,PLT,白蛋白,Cr,BMI与诱导治疗7天后死亡相关。3、早期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在建模人群中,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2岁(OR=5.170;P=0.002),WBC 计数>1O×109/L(OR=9.062;P<0.001),PLT 计数≤10×109/L(OR=4.254;P<0.001)和 LDH 水平>500U/L(OR=3.002;P=0.046)是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建立如下积分模型:危险积分=9.062×(WBC>lO×109/L)+5.170×(年龄>52 岁)+3.002×(LDH>500U/L)+4.254×(PLT<10×109/L)。考虑临床实用性及简便性。将模型做以下修改:危险积分=2×(WBC>10x109/L)+1.5×(年龄>52 岁)+1×(LDH>500U/L)+1×(PLT<10×109/L)。初诊APL患者根据以上观测值可计算出危险积分,并可初步判断早期死亡风险:低风险:0分(早期死亡率:0%);中度风险:1-2分(早期死亡率:5.52%);高危:2.5-4分(早期死亡率:22.73%);超高风险:≥4.5分(早期死亡率:61.54%)。除此之外,我们根据回归分析建立了列线图。该列线图可将回归结果可视化,并对早期死亡风险提供个体化预测。4、模型验证区分度:我们将危险积分模型与Sanz风险分层对早期死亡的区分度进行了分析。在建模队列中,新危险模型(AUC:0.878),相比Sanz危险分层(AUC:0.799)在预测早期死亡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01)。验证队列中,与Sanz危险分层(AUC:0.792)相比,危险积分模型(AUC:0.863)同时表现出更好的早期死亡预测能力(P=0.01063)。除此之外,新模型与Sanz危险模型相比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大于0(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建模人群=0.0965,P-value=0.02032;综合判别改善指数验证人群=0.0965,P-value:0.01441)。与Sanz分层相比,新危险积分模型能更好区分早期死亡患者。一致性:Calibration图提示新危险模型预测的早期死亡与实际早期死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斜率建横队列=1.0009;斜率验证队列=0.9879)。建模队列和验证队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临床有效性:临床决策曲线提示Sanz分层及新危险积分模型对早期死亡的预测均可以使患者临床获益,而新危险积分模型可使更多患者临床获益。模型对不同时间段早期死亡预测能力:诱导不同阶段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新模型对不同诱导阶段死亡,均表现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论]全反式维甲酸、砷剂治疗时代,早期死亡仍然是APL患者面临的主要威胁。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年龄、WBC计数、PLT计数和LDH的风险积分模型,与传统的Sanz危险模型相比,其对早期死亡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王茜茜[9](2019)在《PML-Ⅴ型蛋白在三氧化二砷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三氧化二砷(As2O3)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有效药物之一,它通过靶向降解APL的肿瘤特异性致病癌蛋白即PML-RARα融合蛋白达到治疗的目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As203的作用位点是PML-RARα融合癌蛋白的PML部分,同时As2O3也可以作用于正常的PML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诱导其多聚化并招募其它蛋白,发生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ML蛋白通常参与构建PML核小体(PML-NBs),从而对细胞内的生理功能起到调控作用。目前已知PML蛋白有七种亚型,它们具有相同的N端和不同的C端。PML蛋白除了持有相同的功能外,各亚型特有的C端还赋予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等位基因PML上发生突变也可以导致As203耐药现象,表明PML蛋白对PML-RARα蛋白的降解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相比于其它亚型,PML-V型蛋白具有低流动性,较强的多聚化功能,被认为可能是构成PML核小体(PML-NBs)的骨架蛋白。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七种PML亚型对As203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PML-V型蛋白最为敏感,并能够改变其它亚型蛋白对As2O3的反应性,暗示其在PML-RARα蛋白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PML蛋白对As203的敏感性及其参与As203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的分子机制仍未可知,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的:1.探索不同PML亚型(PML-Ⅰ~Ⅵ)对As2O3的敏感性。2.鉴定PML-V的特异性结合蛋白,并揭示其功能和作用。3.阐明PML-V型蛋白在As2O3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过程中的作用机理。4.发现PML-V型蛋白的新生物学功能。方法:1.同源重组法构建各缺失突变的质粒。2.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蛋白在核质(RIPA裂解液的可溶部分)及核基质(RIPA裂解液的不可溶部分)中的溶性变化。3.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4.Blast方法对比不同种属间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5.蛋白质组学鉴定相互作用蛋白。6.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7.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8.CRISPR/Cas9技术构建目的基因敲除的细胞系。结果:1.不同亚型的PML蛋白对三氧化二砷的敏感性研究在七种不同亚型的PML蛋白中,PML-V型蛋白对三氧化二砷最为敏感,即As203可快速诱导PML-V型蛋白的溶性改变(可溶性PML-V型蛋白从核质转移至不可溶核基质中——As203治疗APL的关键步骤);该过程由PML-V型蛋白特异性C端7ab区域介导,且不同种属间7ab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p62(又称SQSTM-1)能够与PML-V型蛋白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PML-V型蛋白可直接影响其它PML亚型蛋白的溶性改变速率。2.PML-V型蛋白与其特异性结合蛋白p62的相互作用研究PML-V型蛋白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591-611aa)与p62蛋白中氨基酸序列(228-257aa)相互作用;PML-V型蛋白可招募p62蛋白入核并抑制其降解;p62蛋白在As203的作用下可与PML-V型蛋白共同在核基质中积聚;p62蛋白不参与As2O3诱导PML-V型蛋白溶性转变过程。3.PML-V型蛋白在As203诱导PML-R ARα融合蛋白降解过程中的功能研究p62蛋白可特异性促进PML-V型蛋白的泛素化,而对其它亚型无效;PML-V介导PML-RARα融合蛋白与p62蛋白的相互作用,促进其自噬溶酶体途径的降解;PML-V型蛋白与TRAF6蛋白竞争性结合p62蛋白,进而抑制IL-1β所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ML蛋白的七种亚型中,由于高保守性7ab区域的存在使得PML-V型蛋白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首先,PML-V的反应敏感性显着高于其它亚型蛋白。其次,PML-V型蛋白能够特异性与p62蛋白结合,进而增强自身多聚泛素化和降解。另外,PML-V可同时与PML-RARα融合蛋白和p62蛋白相互作用,促进PML-RARα融合蛋白的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最后,PML-V型蛋白能够通过与TRAF6蛋白竞争性结合p62蛋白,抑制IL-1β所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本论文首次发现PML-V型蛋白在As2O3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
冷萍[10](2018)在《抗肿瘤新化合物WJD-A-1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整体发病率不断上升。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目前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因素、预后因素等相关研究日益深入,但仍有近1/3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法得到治愈,其中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和白血病耐药现象是白血病治疗的难点。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分析不同类型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找到相应的关键靶点进行精准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的趋势。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肿瘤基因与抗肿瘤基因之间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可通过去极化移除组蛋白末端上赖氨酸残疾上的乙酰基,降低乙酰化程度,从而使染色质构象“相对的变密”,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靶点之一。基于HDAC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tion inhibitors,HDACIs)可从多方面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在促进细胞分化、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调控相关的抗肿瘤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缓解特定致癌基因产物引起的转录抑制,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等,其中HDACIs对白血病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诱导细胞分化,特别是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耐药的病人,恢复白血病细胞对ATRA的敏感性,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等。维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组与维生素A在结构上类似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一线药物。ATRA可与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或核维甲酸类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s,RXR)形成二聚体,通过启动子上的维甲酸反应元件(Retinoic acid responsive element,RARE)发挥信号调节作用,诱导目标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他米巴罗汀(Tamibarotene,AM80)于2005年在日本上市属于新一代的RARα选择性激动剂,可用于对ATRA耐药及复发难治性APL的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包括白血病在内均属多因素诱发和多重发病机制的疾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往往存在疗效不高、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陷。釆用联合用药通常比单一药物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例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RAR激动剂合用增强对白血病的疗效及减少毒副作用。同时,针对恶性肿瘤的多重发病机制以及多个病理环节设计多靶点药物或协同前药也成为当前药物设计领域的重要策略。根据上述理念设计合成新型抗肿瘤化合物WJD-A-1,化学名为6-[4-[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氨甲酰基]-苯甲酰氨基]-N-羟基己酰胺,是以RARα选择性激动剂AM80为疏水性基团,以异羟肟酸、羧基等作为锌离子螯合基团,通过酰胺键将二者融合,设计合成的一个结构全新的HDAC抑制剂。目标化合物进入到体内后,通过抑制HDAC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和诱导其凋亡,同时其在体内酰胺酶催化下可代谢释放出AM80,AM80作用于RARα受体而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抑制其增殖,不仅可以实现与前体药物的协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发挥多靶点的药物治疗作用。前期体外细胞试验结果可以看出,WJD-A-1对3种白血病细胞表现出了较好增殖抑制活性,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明显高于AM80,但对HL-60和K56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与AM80相当。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体内分析方法,探索化合物WJD-A-1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考察WJD-A-1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的情况,研究WJD-A-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并评价其对人肝细胞色素CYP450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如下:一、确定了WJD-A-1静脉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1.首次建立了简单、专属和灵敏的测定大鼠血浆中WJD-A-1和AM80浓度的LC-MS/MS方法,该法经沉淀蛋白处理,采用ESI正离子检测,MRM扫描。测定血浆中WJD-A-1和AM80的线性范围为5.405.40×103 ng/mL和5.085.08×103ng/mL,定量下限为5.40 ng/mL和5.08 ng/mL。以质控样品计算,检测方法日内精密度(RSD)为1.55%4.02%,日间精密度(RSD)为0.60%5.09%,准确度(RE)为-2.55%6.80%。结果表明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应用该方法对大鼠分别经灌胃、静脉给予化合物WJD-A-1后的吸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大鼠灌胃给药8.0、16.0、32.0 mg/kg后的血浆样本进行采集、处理和测定,结果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WJD-A-1和AM80,说明该化合物体内吸收极差,生物利用度极低,不适宜开发用作口服药物。3.大鼠静脉给予WJD-A-1低、中、高三个剂量(75、150、300μg/kg)后血浆中WJD-A-1的半衰期t1/2分别为(0.10±0.05)h、(0.24±0.02)h、(0.51±0.06)h;其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0-t)分别为(150.60±21.69)μg·h/L、(883.07±135.68)μg·h/L、(3311.59±418.15)μg·h/L,WJD-A-1的AUC(0-t)值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提示该化合物的体内暴露量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大鼠静脉给予WJD-A-1低、中、高三个剂量后,血浆中AM80的半衰期t1/2分别为(0.08±0.01)h、(0.13±0.01)h、(0.30±0.07)h;其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0-t)值分别为(14.36±1.97)μg·h/L、(65.71±3.27)μg·h/L、(315.11±27.89)μg·h/L,AM80的AUC(0-t)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表明在此剂量范围内WJD-A-1的体内代谢物AM80的暴露量与给药剂量也呈线性关系。二、明确了WJD-A-1静脉给药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通过已建立的血浆样本中检测化合物浓度的LC-MS/MS法,考察了化合物WJD-A-1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从而对化合物WJD-A-1在大鼠体内的靶向性以及各组织中的蓄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鼠静脉给予WJD-A-1(150μg/kg)后,血浆含量最高,除血浆外,WJD-A-1更易于在心、肝、肾和脾等血量丰富的组织分布;而在脂肪、肌肉等血流量较少的组织分布较少;尚未检测到WJD-A-1在脑中的含量,表明WJD-A-1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在卵巢、子宫、附睾、睾丸中均检测到了WJD-A-1。采用平衡透析法,对WJD-A-1与新鲜大鼠血浆和人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的WJD-A-1在大鼠血浆和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表明:WJD-A-1在50、100、200 ng/mL三个浓度水平与大鼠血浆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84.16±1.84)%、(84.35±2.63)%、(82.39±2.11)%;WJD-A-1在50、100、200 ng/mL三个浓度水平与人血浆蛋白的平均结合率分别为(86.12±2.58)%、(83.10±2.01)%、(80.86±1.88)%。结果表明:WJD-A-1在体外实验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平均在80%90%之间,提示给药后WJD-A-1在体循环中主要以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三、确定了WJD-A-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与排泄情况收集大鼠静脉给予WJD-A-1前和给药后012 h的累计胆汁和尿样品,经处理后采用质谱进行代谢产物研究。通过对代谢产物的研究并结合化合物WJD-A-1的结构特点,确定了主要的代谢产物为AM80。本次实验通过已经建立的测定血浆样本中的WJD-A-1及其代谢产物AM80含量的LC-MS/MS法,研究了WJD-A-1和AM80在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血浆中WJD-A-1和AM80的联合测定方法同样适用于排泄物(胆汁、粪便、尿液)中两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其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大鼠静脉给予WJD-A-1后,原形药物及代谢物AM80的排泄迅速,12 h内累积排泄达给药量的80%以上;胆汁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其累计排泄量约为给药剂量的97%;尿液占比较小,约为1.35%;原形药是最主要的排泄形式,其次是代谢物AM80,二者的累积排泄量分别约占剂量的63.3%和22.5%。四、明确了WJD-A-1对人肝细胞色素CYP450酶的影响与肝脏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重组酶有CYP1A2、CYP3A4、CYP2C9、CYP2C19和CYP2D6。本研究利用高通量荧光扫描技术研究了化合物WJD-A-1对主要的CYP450酶亚型CYP1A2、CYP3A4、CYP2C9、CYP2C19和CYP2D6的影响,结果证实除CYP3A4外,IC50均明显大于10μmol/L;对于CYP3A4,其IC50数值为8.56μmol/L。WJD-A-1对5种主要代谢酶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WJD-A-1对CYP2D6、CYP1A2、CYP2C19和CYP2C9的抑制作用很弱,没有临床意义;对CYP3A4可能存在抑制作用。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利用经过确证的LC-MS/MS分析方法为基础测定了生物样品中的化合物WJD-A-1及其代谢产物AM80的浓度,系统进行了WJD-A-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探讨了WJD-A-1在大鼠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特点,确定了CYP450酶在WJD-A-1代谢中的作用,为该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捷、可重复等特点。所得的实验结果对于WJD-A-1药物的研发、预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二、三氧化二砷两种剂量口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氧化二砷两种剂量口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提纲范文)
(1)干扰素通路及干扰调节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及治疗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TBLR1-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耐药表型和靶向干扰素通路的治疗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 |
(一) PML-RARA融合蛋白的致白血病机制 |
(二) ATRA和ATO治疗APL的作用机制 |
(三) APL新融合基因TBLR1-RARα的功能表型 |
二.干扰素信号通路和肿瘤免疫 |
(一) 干扰素信号通路 |
(二) 干扰素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一) 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
(二) 药物和试剂 |
(三) 实验所用质粒 |
(四) 实验所用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一) 试剂配制 |
(二) 细胞培养 |
(三) RNA提取、逆转录cDN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四)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五) 可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
(六) 可诱导表达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 |
(七) 转录组测序(RNA-seq)及生信分析 |
(八)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及测序分析 |
(九) 体外功能表型实验 |
(十) 小鼠体内实验 |
(十一)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一.可诱导表达TBLR1-RARα和PML-RARα白血病细胞系模型的建立 |
二.IFN通路相关分子在TBLR1-RARα白血病中下调 |
三.IRF motif在TBLR1-RARα白血病中显着富集 |
四.IFN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
五.IFN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协同ATRA促进分化 |
六.Type Ⅰ IFNs降低TR白血病小鼠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 |
七.ATRA单药及联合IFN对TR小鼠生存的影响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RF9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一) 实验细胞系 |
(二) 药物和试剂 |
(三) 实验所用质粒 |
(四) 实验所用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一) 构建可诱导表达IRF9的慢病毒载体和NB4细胞系 |
(二) 体外功能表型实验 |
(三)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获取 |
(四) 基因组DNA的提取 |
(五)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一.IRF9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下调 |
二.可诱导表达IRF9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 |
三.IRF9表达促进NB4细胞分化并降低集落形成能力 |
四.IRF9与RARα的转录调控关系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前世和令生 |
参考文献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黏连蛋白复合体突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平均生存期比较 |
2.3 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和建立数据库 |
2.2 描述性分析与组间差异比较 |
2.3 构建可能影响早幼粒白血病疗效的药物多因素模型 |
2.4 分析软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因素的分类初筛 |
3.3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 |
3.4 多因素逐步判别回归模型 |
3.5 反向神经网络模型(BPNN) |
第四章 讨论 |
4.1 影响APL疗效的相关因素 |
4.2 统计方法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1.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概述 |
2. 三氧化二砷抗白血病的机制研究 |
3. 双氢青蒿素抗白血病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体外研究 |
1.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细胞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 药物的配制 |
1.2.3 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2.4 MTT法检测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2.5 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2.6 PI单染法分析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1.2.7 Annexin V-FITC/ PI双染法分析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
1.2.8 Western blotting测定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 结果 |
1.3.1 三氧化二砷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3.2 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3.3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 |
1.3.4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1.3.5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
1.3.6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讨论 |
1.5 结论 |
2.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SHI-1细胞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3 MTT法检测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4 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5 Annexin V-FITC/ PI双染法分析三氧化二砷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6 Annexin V-FITC/ PI双染法分析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7 Annexin V-FITC/ PI双染法分析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结果 |
2.3.1 三氧化二砷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3.2 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3.3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4 三氧化二砷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5 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6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SHI-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体内研究 |
1.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1.1 动物 |
1.1.2 细胞 |
1.1.3 试剂 |
1.1.4 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 动物分组 |
1.2.3 接种 |
1.2.4 移植接种 |
1.3 结果 |
1.3.1 接种结果 |
1.3.2 移植接种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2. 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 |
2.1.2 细胞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药物配制 |
2.2.2 细胞培养 |
2.2.3 建立模型 |
2.2.4 动物分组 |
2.2.5 给药及肿瘤测量 |
2.2.6 病理检查 |
2.3 结果 |
2.3.1 肿瘤体积变化 |
2.3.2 肿瘤重量比较 |
2.3.3 病理检查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
第一章 三氧化二砷在小鼠模型中抑制肝癌发生、转移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成瘤的能力 |
1.3.2 三氧化二砷在肝脏原位荷瘤小鼠模型中抑制肝癌肺转移 |
1.3.3 三氧化二砷显着改善肝脏原位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延长小鼠生存期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干细胞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体外作用的浓度确定 |
2.3.2 三氧化二砷降低肿瘤干细胞标志阳性的肝癌细胞比例 |
2.3.3 三氧化二砷下调干性基因及肝癌恶性预后标志的表达 |
2.3.4 三氧化二砷提高肿瘤干细胞样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2.3.5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干细胞的肿瘤球形成能力 |
2.3.6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细胞的transwell侵袭能力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肝癌细胞的靶分子探究 |
第三章 MCM7是三氧化二砷对肝癌干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靶点 |
3.1 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利用表达谱芯片筛选三氧化二砷在肝癌细胞中调控的关键基因 |
3.3.2 三氧化二砷在细胞水平及小鼠皮下肿瘤中显着下调MCM7蛋白的表达 |
3.3.3 MCM7的敲低表达可重复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
3.3.4 敲低MCM7的表达可再现三氧化二砷对肝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 |
3.3.5 MCM7过表达抵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成球的抑制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MCM7是肝癌进展与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MCM7蛋白在人肝癌组织的亚细胞定位不同于癌旁组织 |
4.3.2 MCM7在人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量与肝癌分级呈正相关 |
4.3.3 MCM7在肝癌组织的核内相对表达量与肝癌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三氧化二砷对MCM7分子表达调控机制的探究 |
第五章 三氧化二砷直接结合MCM7蛋白但与诱导蛋白降解无关 |
5.1 材料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有机砷荧光探针在体外与重组人MCM7蛋白结合 |
5.3.2 有机砷荧光探针与肝癌细胞内源性MCM7蛋白结合 |
5.3.3 MCM7蛋白在三氧化二砷的作用下并未发生降解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SRF/MCM7 复合物下调MCM7 的表达 |
6.1 材料与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SRF与 MCM7 在肝癌细胞中形成复合物 |
6.3.2 SRF与 MCM7 启动子区域结合并调控MCM7 的表达水平 |
6.3.3 三氧化二砷抑制SRF/MCM7 复合物对MCM7 的转录调控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仪器设备 |
附录2 抗体信息及用量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 Cell Death and Disease 论文全文 |
主要简历 |
致谢 |
(7)AP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2 骨髓MICM分型 |
2.3 危险度结果 |
2.4 疗效和生存 |
2.5 影响生存和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
2.6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复方黄黛片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定义及临床观测变量 |
三、统计方法 |
结果 |
一、患者一般基线特征 |
二、诱导治疗策略 |
三、诱导治疗相关并发症 |
四、早期死亡患者临床特征 |
五、回归分析 |
六、早期死亡预测模型建立 |
七、预后积分模型早期死亡预测能力的评价 |
八、不同诱导阶段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现状与进展 |
一、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
三、早期死亡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致谢 |
(9)PML-Ⅴ型蛋白在三氧化二砷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剂的配制 |
2.4 质粒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及转染 |
3.2 药物处理及样本收集 |
3.3 免疫印迹法 |
3.4 免疫共沉淀 |
3.5 免疫荧光 |
3.6 蛋白组学技术 |
3.7 PCR扩增及纯化 |
3.8 逆转录PCR(RT-PCR) |
3.9 荧光定量PCR |
3.10 质粒制备 |
3.11 感受态细胞制备 |
3.12 CRISPR/Cas9技术建立p62基因敲除细胞系 |
3.13 数据统计 |
4 实验结果 |
4.1 PML-V型蛋白对三氧化二砷具有高敏感性及其作用位点的鉴定 |
4.1.1 PML-V型蛋白对三氧化二砷具有高效敏感性 |
4.1.1.1 PML各亚型质粒的构建 |
4.1.1.2 Western Blot法检测PML各亚型蛋白对三氧化二砷的反应性 |
4.1.1.3 7ab区域为介导PML-V型蛋白As_2O_3高敏感性的关键区域 |
4.1.1.4 7ab区域具有高保守性 |
4.1.2 与PML-V型蛋白7ab区域特异性结合蛋白的发现 |
4.1.2.1 Proteomics法检测7ab区域的特异性结合蛋白 |
4.1.2.2 p62蛋白特异性地与PML-V型蛋白相互作用 |
4.1.2.3 7ab区域对PML-V型蛋白与p62蛋白结合至关重要 |
4.1.3 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质内PML-V型蛋白在胞浆中发生溶性改变 |
4.1.3.1 三氧化二砷诱导PML-V型蛋白在胞浆中发生溶性改变 |
4.1.3.2 PML-V可能是PML核小体的支架蛋白 |
4.1.4 实验小结 |
4.2 PML-V型蛋白与p62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结合特性的分析 |
4.2.1 PML-V型蛋白的C端结构域与p62蛋白相互作用 |
4.2.2 p62蛋白中的228-257aa为PML-V型蛋白的结合位点 |
4.2.2.1 p62蛋白168-263aa序列包含PML-V型蛋白结合位点 |
4.2.2.2 p62蛋白中的228-257aa为PML-V型蛋白的结合位点 |
4.2.3 p62蛋白可伴随PML-V型蛋白在不可溶部分中积聚 |
4.2.3.1 PML-V型蛋白可以招募p62蛋白滞留在核内 |
4.2.3.2 三氧化二砷处理后p62蛋白可伴随PML-V型蛋白在不可溶部分积聚 |
4.2.3.3 PML-V型蛋白可以抑制p62蛋白的核内降解 |
4.2.4 p62蛋白不是参与PML-V对As_2O_3反应敏感性的关键蛋白 |
4.2.4.1 CRISPR/Cas9技术构建p62缺失的Hela细系 |
4.2.4.2 PML-V经As_2O_3诱导的可溶性转变不完全依赖于p62蛋白 |
4.2.5 实验小结 |
4.3 PML-V/p62蛋白复合物在三氧化二砷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4.3.1 p62蛋白增强PML-V型蛋白泛素化饰 |
4.3.1.1 p62蛋白促进PML-V型蛋白多聚泛化 |
4.3.1.2 p62蛋白无法促进PML其它亚型蛋白Ub化 |
4.3.2 PML-V型蛋白对PML-RARα的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至关重要 |
4.3.2.1 PML-RARα蛋白与p62蛋白无相互作用 |
4.3.2.2 PML-V型蛋白可以与PML-RARα蛋白、p62蛋白形成复合体 |
4.3.2.3 内源性PML蛋白参与PML-RARα蛋白的自噬降解途径 |
4.3.3 PML-V型蛋白新功能的发现 |
4.3.3.1 PML-V型蛋白与TRAF6蛋白竞争性结合p62蛋白 |
4.3.3.2 PML-V型蛋白具有抑制NF-κB通路活化的功能 |
4.3.4 实验小结 |
5. 结果讨论 |
6.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抗肿瘤新化合物WJD-A-1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WJD-A-1 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测定大鼠血浆中WJD-A-1和AM80的LC-MS/MS方法 |
2.1 对照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质谱条件 |
2.4 血浆样品处理与检测 |
3 分析方法验证 |
3.1 专属性 |
3.2 血浆样品标准曲线制备 |
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3.4 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3.5 稳定性 |
4 WJD-A-1 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4.1 用药配制 |
4.2 血浆样品采集 |
4.3 血浆样品处理与检测 |
4.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方法学确证 |
5.1.1 方法专属性 |
5.1.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5.1.3 准确性和精密度 |
5.1.4 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5.1.5 稳定性考察 |
5.2 大鼠给药后代谢动力学研究 |
6 讨论 |
6.1 分析方法的确证 |
6.2 化合物WJD-A-1 的吸收动力学 |
第二部分 WJD-A-1 的组织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动物 |
2 WJD-A-1 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2.1 给药及组织样品的采集 |
2.2 组织样品的定量分析 |
2.3 组织分布实验结果 |
3 WJD-A-1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WJD-A-1 的排泄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WJD-A-1 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
2.1 给药方法及样品收集方案 |
2.2 代谢产物的鉴定及结果 |
3 WJD-A-1 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研究 |
4 WJD-A-1 主要代谢产物的排泄研究 |
5 讨论 |
第四部分 WJD-A-1 对人肝细胞色素CYP450 酶的影响 |
1 WJD-A-1 对人肝细胞色素P450 酶体外抑制实验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方法 |
2 化合物WJD-A-1对CYP1A2、CYP2C19、CYP3A4和CYP2C19 的体外抑制实验 |
3 阳性抑制药及化合物WJD-A-1 对人肝细胞色素P450 酶体外抑制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三氧化二砷两种剂量口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扰素通路及干扰调节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及治疗探索[D]. 杨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周淑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04)
- [3]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D]. 陈元贤.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D]. 林海玲. 汕头大学, 2020(02)
- [5]三氧化二砷联合双氢青蒿素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研究[D]. 赵丽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转移及肝癌干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海洋.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7]AP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单中心研究[D]. 贺雏椀.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D]. 蔡萍. 苏州大学, 2020(02)
- [9]PML-Ⅴ型蛋白在三氧化二砷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王茜茜. 浙江大学, 2019(07)
- [10]抗肿瘤新化合物WJD-A-1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冷萍. 青岛大学, 2018(07)
标签:砒霜论文; 白血病论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 急性髓性白血病论文; 融合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