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反应诱导的特应性皮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免疫反应诱导的特应性皮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一、免疫反应致异位性皮炎病理形态学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蒙玉娇[1](2021)在《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和湿疹样皮损,常高概率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等特应性表现。目前AD儿童患病率已经超过20%,成人患病率为3%~5%,随着城市化发展,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AD治疗药物集中于糖皮质激素类、抗组胺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或价格昂贵,或长期使用可引发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停药复发和药物依赖等副作用。AD在中医属“奶癣”“血风疮”范畴,历代医家认为该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胎毒遗热,素体偏盛;或后天脾土不足,健运失常,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相搏于皮肤而发病。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认为内在湿热与湿热外邪相搏结,为本病实质,“湿”邪贯穿始终,湿性重浊,难于去除,久之则湿郁化热,湿热二邪互为因果,导致迁延难愈。赵炳南教授根据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将“龙胆泻肝汤”化裁得清热除湿汤(Qingre Chushi decoction,QRCSD),治疗AD急性期,湿热雍盛、蕴结皮肤、热重于湿的湿热证,有效改善AD发作期患者皮损表现,减轻渗出、糜烂和瘙痒,且安全、有效。中药复方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特点,机制探索往往举步维艰。为了实现复方优化,采用药物分子、基因和蛋白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揭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对机体网络的调控作用。AD的发病与遗传背景、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机体免疫和细菌感染等密切相关,作为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肥大细胞的效应地位不可取代,在受到刺激后活化脱颗粒,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趋化炎症细胞,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损伤,出现红斑、水肿、糜烂、渗出和瘙痒等表现,与“湿热搏结于皮肤”引发的皮损表现不谋而合。肥大细胞在AD患者皮损部位检测有明显升高,并且活化脱颗粒比例升高。目前尚无QRCSD及活性成分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作用的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建立不同品系AD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为后续模型选择提供依据;再运用体内外实验,多角度阐述QRCSD在治疗AD小鼠模型和调控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接下来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QRCSD活性成分和治疗AD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探索指明方向;最后观察有效成分对AD小鼠模型和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组方优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研究目的1.采用不同品系小鼠建立AD模型并进行比较,为后续模型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2.评价QRCSD对AD小鼠模型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干预作用。3.挖掘QRCSD活性成分和治疗AD的潜在靶点,为机制研究提供方向。4.评价QRCSD有效活性成分对AD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结合靶点预测,对可能作用机制进行验证,明确QRCSD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环节,为QRCSD组方优化和临床疗效提供理论支持。5.评价QRCSD有效活性成分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干预作用,靶向信号通路,明晰有效活性成分发挥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丰富活性成分的药效学研究,为医学转化和临床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背部/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并进行比较和评价。12只Nc/Nga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背部和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第1周1~3d,每日连续背部(耳部)涂抹1%(0.5%)DNCB激发炎症反应,休息4d;在第2周和第3周,每周背部(耳部)涂抹0.5%(0.25%)DNCB 3次,维持皮肤炎症反应,造模第22d取材。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第1周的第1、4、7d各组小鼠背部涂抹1%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5%DNCB溶液20μl,进行致敏,第2周休息,第3周开始,隔天背部涂抹0.25%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25%DNCB溶液20μl,激发和维持背部皮肤炎症反应,持续2周,造模第29d取材。正常对照组均在相同时间点同位置涂抹等量基质。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搔抓行为和炎症程度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IL-4和IFN-γ水平;(4)计算脾指数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Th2比例。实验二:采用Nc/Nga小鼠建立AD模型,观察QRCSD对AD的作用;采用IgE和C48/80分别刺激诱导RBL-2H3和P815建立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模型,研究QRCSD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48只Nc/Nga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阳性药)组、QRCSD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组小鼠采用背部和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第1周1~3d,每日连续背部(耳部)涂抹1%(0.5%)DNCB激发炎症反应,休息4d;在第2周和第3周,每周背部(耳部)涂抹0.5%(0.25%)DNCB 3次,维持皮肤炎症反应。从第2周起,治疗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造模第22d取材。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皮损表现并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4)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紧密连接跨膜蛋白Claudin-1(CLDN1)和Occludin(OCLN)表达水平;(5)多因子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皮损中40种相关炎症因子差异表达;(6)qPCR法验证差异表达因子转录水平mRNA表达情况;(7)采用IgE和C48/80两种方法分别诱导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8)采用CCK-8法检测QRCSD的细胞毒性,根据细胞活力筛选QRCSD安全浓度。(9)ELISA法检测QRCSD对活化肥大细胞上清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组胺(HIS)、IL-4和TNF-α释放水平的影响。实验三:通过数据库挖掘(Drug Bank、OMIM、Gene Cards等)和文献检索的方式,获得炎症性皮肤疾病(关键词为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炎症)的靶点交集,构建相关靶点数据库。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QRCSD有效化合物和靶标基因,根据药物分子ADME性质,结合QRCSD组方配伍,筛选QRCSD水煎剂有效成分。通过QRCSD靶标基因与炎症性皮肤疾病靶标交集,获得QRCSD-疾病靶点,构建PPI网络,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可视化分析核心靶点,并通过GOBP分析和KEGG富集,获得QRCSD治疗炎症性皮肤疾病信号通路,揭示QRCSD治疗AD的可能机制,并解析分析结果。实验四:采用BALB/c小鼠建立AD模型验证清热除湿汤有效成分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黄芩苷(Baicalin)和木犀草素(Luteolin)治疗AD的作用和机制。6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阳性药)组,龙胆苦苷高、中、低剂量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木犀草素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60只BALB/c小鼠第1周的第1、4、7d各组小鼠背部涂抹1%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5%DNCB溶液20μl,进行致敏,第2周休息,第3周开始,隔天背部涂抹0.25%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25%DNCB溶液20μl,激发和维持背部皮肤炎症反应,持续2周,造模第29d取材。从第3周起,治疗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造模第22d取材。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皮损表现并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4)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h1/Th2比例;(5)qPCR法检测皮损中炎症因子IL-4、IL-5、IL-6和IL-17mRNA表达水平;(6)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蛋白(p-p38/p38、p-ERK/ERK、p-JNK/JNK)表达水平。实验五:采用IgE和C48/80分别刺激诱导RBL-2H3和P815建立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模型,研究Gent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对可能机制进行探索。(1)采用IgE和C48/80两种方法分别诱导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2)采用CCK-8法检测Gent的细胞毒性,根据细胞活力筛选Gent安全浓度。(3)ELISA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上清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组胺(HIS)、IL-4和TNF-α释放水平的影响。(4)qPCR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5)Western blot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MAPK信号通路蛋白(p-p38/p38,p-ERK/ERK)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实验一:Nc/Nga小鼠和BALB/c小鼠涂抹DNCB后,均逐步出现湿疹样皮损、水肿和渗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红斑、痂皮陆续出现,有瘙痒搔抓表现,均与AD的临床表现相符。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小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表皮厚度增加,肥大细胞数目增加,与AD皮损病理特点一致。模型组小鼠脾指数升高明显,脾脏Th1/Th2比例失衡,以Th2型为主,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IgE、IL-4和IFN-γ水平升高。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皮损表现相比,Nc/Nga小鼠皮损表现更早出现,红斑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红斑、糜烂、皮肤增厚等AD样皮损表现,伴随搔抓次数增加(P<0.005)。与模型组比较,QRCSD治疗组小鼠皮损症状均有所缓解,SCORAD评分降低,表皮层厚度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少(P<0.05),且以QRCSD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LN、CLDN1)表达水平下降,QRCSD高剂量组紧密连接蛋白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升高,脾指数升高,脾脏Th1/Th2比例失衡(降低),QRCSD高剂量治疗可降低IgE表达,降低脾指数,扭转Th1/Th2比例失衡状态(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多因子蛋白芯片检测显示模型组皮损部位差异表达因子包括IL-4、IL-5、IL-6、IL-17和Eotaxin等,且IL-4和IL-6mRNA相对表达升高(P<0.05),QRCSD高剂量组能抑制炎症因子IL-4和IL-6在分泌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CCK-8法筛选QRCSD安全浓度范围为0~2000mg/ml,QRCSD可以抑制肥大细胞炎症介质(β-HEX、HIS)释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实验三:通过数据挖掘获得OB≥30%和DL≥0.18的QRCSD化合物75个,中药潜在靶标蛋白100个,与炎症性皮肤疾病(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炎症)取交集,获得AD相关靶标19个,构建QRCSD-疾病-靶点可视化网络,获得排名前10位的靶点如下:PTGS2、BCL2、MAPK8、TNF、AKT1、TP53、IL6、CASP3、ICAM1 和NFKBIA,表明这些靶点在AD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发挥作用。基于DAVID数据库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QRCSD主要参与调控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效应过程和对抗原刺激的炎症反应等。通过GOBP和KEGG富集分析可知,MAPK信号通路是QRCSD治疗AD参与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同时,结合QRCSD组方配伍,获得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等。实验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红斑、糜烂、皮肤增厚等AD样皮损表现,伴随搔抓次数增加(P<0.005)。与模型组比较,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各组小鼠皮损症状均有所缓解,SCORAD评分降低,表皮层厚度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少(P<0.05),均以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且龙胆苦苷效果最佳。流式检测显示龙胆苦苷组Th1/Th2比例升高(P<0.05),qPCR结果龙胆苦苷组能抑制炎症因子IL-4和IL-6 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显示AD小鼠皮损组织中p-ERK和p-p38表达水平升高(P<0.05),龙胆苦苷可抑制p-ERK和p-p38表达水平(P<0.05),但p-JNK表达无差异(P>0.05)。实验五:IgE诱导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条件为:DNP-IgE单抗(100μg/ml)过夜,DNP-BSA(500μg/ml),刺激时间为1h;C48/80诱导P815细胞脱颗粒模型条件为:10μg/ml,刺激时间为30min。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后,与不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升高,细胞IL-4和TNF-αmRNA表达增加,p38/ERK 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Gent对RBL-2H3的生物安全浓度为0~100μM,对P815的生物安全浓度范围为0~200μM,此范围内无细胞毒性。100μMGent可抑制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脱颗粒细胞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P<0.05),降低活化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P<0.05),且p38/ERK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200μMGent可抑制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脱颗粒细胞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P<0.05),并且能够降低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P<0.05),抑制ERK通路蛋白的磷酸化。结论1.采用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均可构建AD模型,并且皮损表现符合临床特征;但Nc/Nga小鼠皮损出现时间早,红斑更明显,存在遗传背景,可用于对AD遗传因素的研究。而BALB/c小鼠价格低、来源广,可被广泛应用。在后续研究中可根据需求选择模型。2.QRCSD能显着改善DNCB诱导Nc/Nga小鼠AD湿疹样皮损,减轻水肿、渗出和瘙痒,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轻表皮厚度,降低血清IgE水平,修复皮肤屏障,降低脾指数,改善Th1/Th2免疫失衡,抑制皮损中炎症因子表达;QRCSD能改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明确QRCSD抑制炎症和免疫调控功能。3.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可显着改善DNCB诱导BALB/c小鼠AD湿疹样皮损,减轻水肿、渗出和瘙痒,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轻表皮增厚,以龙胆苦苷效果最佳。龙胆苦苷可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皮损中炎症因子表达,明确了龙胆苦苷对AD的治疗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活化,达到抑制炎症、调节免疫的目的。4.龙胆苦苷对IgE和C48/80两种途径诱导的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可抑制MAPK家族(p38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AD的机制之一,丰富了龙胆苦苷的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并且为治疗与AD发病机制类似的免疫炎症性、过敏性皮肤疾病提供思路。

吴娜[2](2017)在《眼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Ig G4相关性眼眶疾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的观察,分析并总结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寻找Ig G4与眼眶非特异性炎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除病理组织学检查外的早期诊断的特征性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23例眼眶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眼眶病理标本,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并且总结其病理学特点。同时观察并分析23例中经病理证实的9例眼眶Ig G4相关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病年龄、性别、眼部表现、影像学检查(CT和MRI)、激素治疗反应及随访患者转归情况,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寻找除病理组织学检查外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依据,有助于与其他眼眶疾病鉴别诊断。结果:23例眼眶非特异性炎症患者所有经手术标本经过病理证实其中9例Ig G4阳性浆细胞绝对值均大于50个/HPF,Ig G4/Ig G阳性浆细胞比值大于40%。符合Ig G4相关性眼眶疾病的诊断。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主要以双侧泪腺无痛性肿胀为主要眼部常见症状。该病变最易侵犯泪腺组织,其次为眼外肌。实验室检查血液中Ig G4水平明显升高。对本病有较高的提示意义,但并非特异性标志。一部分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推测此病与患者过敏体质有关。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病程:双侧或单侧无痛性眼睑肿胀、眼球突出,也有视力模糊、眼眶周围疼痛等症状。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常常显示受累器官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同时伴有眶下神经增粗或眼外肌肿大等。眶下神经粗大是Ig G4-ROD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而Ig G4-ROD视神经受累主要表现为压迫性病变特征。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依据病理诊断为主的疾病,主要以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累及眼眶多种组织结构,但以泪腺为主。患者进行系统性激素治疗效果良好,泪腺肿胀明显消退,血清Ig G4有所减低,但广泛性纤维化效果不明显,早期且积极进行活组织检查对于病变的确诊非常有意义,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有助于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结论:眼眶Ig G4相关性疾病主要以双侧无痛性眼眶肿胀为首发症状,病变组织主要是以大量Ig 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病变可累及多种眼眶结构,受累眼眶组织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同时伴有眶下神经增粗存在。该疾病眶下神经增粗可能是其特征性影像学征象之一,有助于提供除病理诊断之外早期诊断的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此病且积极进行活组织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早期确诊对于病变的治疗及预后非常有意义,充分结合其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和漏诊。

陈秀华[3](2015)在《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特应性皮炎古文献的检索,就文献分类、朝代分布、病名、病因病机、皮损形态、皮损好发部位与年龄、自觉症状及治疗等内容进行评述,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特应性皮炎的现代针灸性文献的系统评价,为开展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4.开展针刺治疗鼠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以探讨针刺调整Ⅰ型变态反应的鼠特应性皮炎模型体内T细胞失衡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刺对Thl/Th2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古文献研究通过对现代书目编委专家的意见进行调研,确定检索词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古籍书目,规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编制《AD古籍信息采集表》,采用Epidata3.1录入和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分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2.现代文献系统评价广泛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5年3月在正式学术期刊中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客观评价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需要改进的研究方向等。确定中文检索词为“特应性皮炎”and“针灸”or“针”or“针刺”,选定中文数据库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为‘Atopic dermatitis’and’acupuncture’,英文数据库为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PubMed数据库、Embase医药数据库。用Cochrane Handbook 5.3.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统计和Meta分析,或进行单独的描述性分析。3.临床研究受试者分别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传统疗法中心就诊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病人,根据临床试验治疗相关统计学原理的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的可行性,以及病例退出、失访和剔除等因素,预算10%的脱落率,共招募符合条件的受试者99例,按1:1:1比例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结合组(A组)、针刺组(B组),中药组(C组),每组各33例。治疗方案:针药结合组(A组):针刺的同时服用中药,结合皮肤常规护理。针刺采用“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22*25mm,0.22*40mm,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选择适宜的针具长度。针刺处方:曲池、阴陵泉、足三里、血海、内关、关元、照海;根据兼证,随证加减,针刺嘱病人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取相应规格的一次性针灸针,采用“岭南陈氏飞针法”快速旋转刺入上述穴位0.5-1寸,得气后,分别施用分级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治疗3次,隔日一次,休息1天。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个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中药治疗参照陈德宇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16版1次印刷)“特异性皮炎”的中医证候标准选取血虚风燥型,以当归饮子加减。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早晚服用。针刺组(B组):单纯针刺治疗,结合皮肤常规护理。针刺方案同针药结合组。中药组(C组):服用中药治疗,结合皮肤常规护理。服药方案同针药结合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12周,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16周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瘙痒程度、皮损情况、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评价。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4.实验研究从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购回6-7周龄,体重16-22g的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共4组,每组6只。实验方案:用DNFB致敏C57BL/6小鼠,造模方法参考陈达灿等采用DNFB诱导特应性皮炎样症状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针刺借鉴韩国DONG-YOON NAM等治疗小鼠的实验方法;空白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于造模观察,不做任何治疗;针刺组从致敏后第5天开始进行环球牌一次性灭菌揿针(苏州环球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22*1.5mm,针刺内关、足三里治疗,穴位定位参照林文注等主编的《实验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次印刷)。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间隔1天,继续治疗4天,共治疗9次,10天为1个疗程;假针刺组按照针刺组治疗时间,予以非经非穴位刺激,以小鼠脊柱为正中线,旁开l0mm,距离肛门5mm正常皮肤和皮损交界处(即矩形皮损的垂直边角)为刺激点(双侧)。实验结束后24小时,测量小鼠耳朵肿胀程度;从造模开始到实验结束,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炎症状态;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背部皮肤炎症进行评分;检测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血清总IgE、IL-4的表达水平。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成果:1.古文献研究共检索294条,仔细研读后排除不相关的古文献218篇,剔除重复论述5篇,初步纳入古籍论述有71篇,其中,病名为“浸淫疮”28篇,占39.4%;病名为“血风疮”18篇,占25.4%;从古籍记载所体现的皮损和自觉症状的特点,“浸淫疮”和“血风疮”不具备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特征,应该属于非特异性湿疹或特殊部位湿疹的范畴,故不能纳入特应性皮炎范畴,最终纳入的古文献只有25篇。对文献进行分类,提示以外科专着类为主;文献刊印的朝代以清朝及宋朝多见;描述病因病机,其中风、湿、热邪致病居多,占51.4%(18/35次);发病多以儿童期发病居多,占53.3%(8/15),14篇自觉瘙痒症状;多以干燥描述皮损形态。其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内外兼治法及内服法,共提及15个外治方。2.现代文献系统评价按照检索策略、文献筛选方法,共检索到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322篇,其中中文文献138篇,英文文献184篇。经过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及偏倚风险评定后,筛选出5篇临床随机对照文献。5个研究包括285例病例被纳入,5项研究均未提及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是安全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要优于中药对照组,0R=3.7,95%CI(1.74,7.84)。3.临床研究三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经治疗12周后,共脱落9例。其中A组脱落3例,B组脱落4例,C组脱落2例,最终进行数据统计的患者为A组30例、B组29例、C组31例。(1)基线分析治疗前,为了确定三组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视觉瘙痒评分(VAS)和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进行基线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2) SCORAD评分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SCROAD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293,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组与B组、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特应性皮炎症状量表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298,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匹兹堡睡眠指数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129,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视觉瘙痒评分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视觉瘙痒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17,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综合疗效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提示A、B、C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综合疗效状况的改善,三组有显着性差异。(7)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三组特应性皮炎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现异常;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单纯口服中药汤剂会产生胃脘部胀痛等消化系统方面的不适感;而单纯针刺可能导致针刺穴位出针后的出血等不适;如果针刺与中药配合使用,则可以适当减轻药物导致的其他不良反应。4.实验研究(1)病理切片激发后皮损的病理改变:空白组未见皮损增生、变厚,仅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皮损明显增生、变厚,角质层出现角化或角化不全,表皮和真皮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浸润;各治疗组皮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性细胞浸润。(2)血清总IgE、IL-4水平各组小鼠血清的IgE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gE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IgE含量未见明显降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4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4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IL-4含量未见明显降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假针刺组比较,针刺组IL-4含量出现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耳朵肿胀程度经DNFB致敏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朵明显肿胀、增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假针刺组耳肿明显减轻(P<0.05),针刺组耳肿极度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皮损炎症程度空白组小鼠没有皮损及炎症改变,而模型组小鼠皮损出现明显的红斑、水肿、表皮剥脱、鳞屑等,炎症改变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皮损炎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古文献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相关古文献,其分布有朝代影响因素、治疗方法等也各不相同,主要以外治法为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同时重视外治疗法,根据皮损的性质、发病部位和季节因素等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2.针刺治疗性现代文献系统评价发现,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有效,且未见不良反应;但现有证据等级较低,结论论证强度有待提高。3.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表明,针药结合和单纯针刺或单纯中药比较,能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程度、皮损情况、睡眠指数。针药结合和单纯针刺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4.小鼠正常对照组无异常表现,模型组经DNFB致敏后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变化和血清IgE、IL-4表达量及耳朵肿胀程度、皮损炎症改变均有显着的变化,表明AD模型制作成功;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经治疗后,针刺组、假针刺组血清总IgE、IL-4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明针刺使AD发作时增高的血清总IgE、IL-4含量的下降程度较小。但针刺组与假针刺组比较,IL-4含量出现明显降低,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对小鼠IL-4有影响和调节作用。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经针刺和假针刺治疗,耳朵肿胀程度、皮损炎症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出现显着性差异,实验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减轻AD模型小鼠的皮损炎症程度和耳朵肿胀肥厚程度。

李静平,起荣林[4](2015)在《“肤敏膏”对湿疹皮炎模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肤敏膏"对豚鼠湿疹皮炎模型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DNFB)建立豚鼠湿疹皮炎模型,采用HE常规病理及透射电镜超微病理学检测方法,观察"肤敏"膏对实验性豚鼠湿疹皮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肤敏膏"能改善动物湿疹皮炎模型皮肤组织病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肤敏膏"对Th1/Th2细胞平衡失调所引起的后续皮肤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间接调节Th1/Th2细胞动态平衡,改善过敏症状。

向水[5](2013)在《SOCS3在静脉移植物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大鼠SOC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的表达目的构建携带大鼠SOCS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评价其转染效果,为静脉移植物再狭窄转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BamHⅠ和EcoRⅠ将目的基因pUC57-Simple-rSOCS3及腺病毒穿梭载体pYr-adshuttle-4(带GFP标记)行双酶切;回收酶切质粒的目的片段进行连接,产物转化至DH5a感受态;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测序。通过LR体外同源重组将rSOCS3表达框构建至pAd/PL-DEST腺病毒表达载体上,将腺病毒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PCR鉴定此腺病毒中是否含有rSOCS3基因。放大培养并收集病毒,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将此病毒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OCS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rSOCS3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鉴定正确,测序与rSOCS3基因库中的序列完全相符,PCR鉴定pAd/PL-DEST腺病毒表达载体成功携带目的基因rSOCS3, TCID50法测定的最终滴度为2×1010pfu/mL。荧光显微镜观察此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效率在80%以上,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SOCS3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大鼠SOCS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pYrAd-rSOCS3(同时构建空质粒对照病毒pYrAd-GFP),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高表达,为静脉移植物再狭窄转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SOCS3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大鼠静脉移植模型中SOCS3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pYrAd-GFP转染组;pYrAd-rSOCS3转染组。每组30只,分别于术后1天、3天、1周、2周和4周获取移植静脉,每个时间点6只,同时取正常静脉作为空白对照。1天、3天、1周获取的静脉用于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3、STAT3(仅检测蛋白)、P-STAT3(Ser727,仅检测蛋白)、IL-1β、IL-6、 MCP-1、ICAM-1、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2周和4周获取的静脉行组织切片,HE染色、EVG染色测量内膜厚度,CD68染色巨噬细胞计数,PCNA免疫组化计算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例。结果(1)与正常静脉相比,移植静脉中的IL-1β、IL-6、MCP-1、ICAM-1、TNF-α、 STAT3、P-STAT3及SOCS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1周内明显升高;(2)与对照组和pYrAd-GFP转染组比较,pYrAd-rSOCS3转染组术后SOCS3表达进一步上调(3天达到峰值),而STAT3、P-STAT3、IL-1β、IL-6、MCP-1、ICAM-1及TNF-a表达则明显下降,均在一周内下降至接近基线水平;(3)与对照组和pYrAd-GFP转染组比较,pYrAd-rSOCS3转染组术后2周和4周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明显减轻;(4)与对照组和pYrAd-GFP转染组比较,pYrAd-rSOCS3转染组术后2周和4周的移植静脉PCNA阳性百分比明显降低;(5)与对照组和pYrAd-GFP转染组比较,pYrAd-rSOCS3转染组术后2周和4周的移植静脉内膜巨噬细胞总数显减少。结论静脉移植到动脉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并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作为这一信号通路的生理性负反馈抑制剂SOCS3的表达也同时上调。然而,诱导移植静脉过表达SOCS3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说明SOCS3在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病程中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而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第三部分SOCS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迁移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SOCS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迁移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大鼠SOCS3基因沉默干扰质粒SiRNA-rSOCS3和对照质粒SiRNA-control。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试验分两大组:A(上调组):对照组;PDGF-BB刺激组;PDGF-BB刺激+pYrAd-GFP转染组;PDGF-BB刺激+pYrAd-rSOCS3转染组;B(下调组):对照组;PDGF-BB组;PDGF-BB刺激+SiRNA-control转染组;PDGF-BB刺激+SiRNA-rSOCS3转染组。用SOC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YrAd-rSOCS3)和SOCS3基因沉默干扰质粒SiRNA-rSOCS3转染PDGF-BB刺激的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3、STAT3(仅检测蛋白)、P-STAT3(仅检测蛋白)、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BrdU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血管平滑肌细胞经PDGF-BB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SOCS3、STAT3、 P-STAT3、IL-1β、IL-6、MCP-1、ICAM-1及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2)用pYrAd-rSOCS3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再用PDGF-BB刺激,与单独PDGF-BB刺激组和PDGF-BB刺激(?)+pYrAd-GFP转染组比较,SOCS3表达进一步上调,但STAT3、P-STAT3、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表达明显下调。用SiRNA-rSOCS3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再用PDGF-BB刺激,与单独PDGF-BB刺激组和PDGF-BB刺激+SiRNA-control转染组比较,SOCS3表达明显下调,而STAT3、P-STAT3、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表达上调;(3)与对照组比较,PDF-BB组中OD值、BrdU阳性细胞数、迁移至下层的细胞数及G2/M+S期细胞数比例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数比例显着下降。(4)与PDGF-BB和PDGF-BB+pYrAd-GFP组比较,PDGF-BB+pYrAd-rSOCS3组OD值、BrdU阳性细胞数、迁移至下层的细胞数及G2/M+S期细胞数比例明显下降,Go/Gl期细胞数比例显着增加;(5)与PDGF-BB和PDGF-BB+SiRNA-control组比较,PDGF-BB+SiRNA-rSOCS3组OD值、BrdU阳性细胞数、迁移至下层的细胞数及G2/M+S期细胞数比例明显增加,Go/G1期细胞数比例显着下降。结论PDGF-BB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强刺激因子,可促进其由收缩静止表型向合成分泌表型转换。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SOCS3表达通过负反馈调节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3的激活及磷酸化而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生长,而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SOCS3表达得到相反结果。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SOCS3在静脉移植物再狭窄发生发展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可为临床治疗静脉移植物衰败提供新思路,也为相关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鲁青莲[6](2013)在《紫蛇膏抗炎抗过敏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紫蛇膏的用药安全性;观察紫蛇膏对皮炎湿疹类疾病模型小鼠局部皮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及皮肤刺激性试验,评价紫蛇膏用药安全性;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2,4-二硝基氟苯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及特应性皮炎模型,各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紫蛇膏组、丁酸氢化可的松组,通过皮损观察、测量及组织病理检查,评价用药后局部皮损的改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LISA等先进技术和研究手段,检测紫蛇膏对皮损组织中IL-17、LTB4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外用紫蛇膏后无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及刺激性反应,未见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性过敏反应出现。在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中,紫蛇膏及丁酸氢化可的松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分别为53.49%、46.51%。在抗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紫蛇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组的耳廓厚度差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显示:水肿明显减轻,浸润的炎性细胞数也相应减少。涂药3天、7天后,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紫蛇膏组皮损组织中IL-17、LTB4表达水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抗小鼠特应性皮炎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紫蛇膏组皮损处表皮各层较清晰且表皮的厚度变薄(P<0.01),真皮内炎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毛囊结构增多;丁酸氢化可的松组真皮内炎症细胞数变化与紫蛇膏组相似,但毛囊结构及表皮厚度改变不明显。于涂药1周、2周后,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紫蛇膏组皮损组织中IL-17、LTB4表达水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组皮损组织中LTB4表达水平的差异不显着。结论:紫蛇膏外用安全可靠,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可通过降低局部皮损组织中的IL-17、LTB4表达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效果佳。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中药外用制剂。

杨纯[7](2012)在《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1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除湿饮对于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IL-1β的影响,为湿热型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服用更方便,疗效更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方法:对120例湿热型湿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以除湿饮治疗,对照组给以苦参片,四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其治疗前后血清IL-1β水平进行检测。最后汇总数据,依据不同的研究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组可以显着改善患者EASI积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组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瘙痒程度(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组可以显着降低湿疹患者血清IL-1β水平(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具有更好的疗效。2.除湿饮具有调节湿疹患者血清IL-1β的作用。

罗小莉[8](2010)在《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作用及部分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KG软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和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60只,18-22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设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KG软膏高、中、低剂量六个组,连续4天给药,前三天每天给药一次,每次只涂左耳,第四天左右耳均给药,给药两次,末次给药后1h后,滴20ul二甲苯于鼠左耳,1小时后将小鼠断颈处死,沿耳廓基线部位剪下左右耳称重,计算两耳重量差异,即肿胀度。2.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60只,18-22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组、KG软膏高剂量组、KG软膏中剂量组、KG软膏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采用DNFB,腹部致敏、耳廓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处死小鼠后,沿耳廓基线部位剪下双耳,称重,并计算肿胀度;左耳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HE染色,观察耳廓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KG软膏对小鼠的耳组织中IFN-γ、IL-4、TNF-α、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均小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有降低趋势。表明KG软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肿胀有抑制作用,有抗急性炎症作用。2.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均小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KG软膏各剂量组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KG软膏可降低DNFB激发后小鼠左耳的肿胀度,减轻左耳病理损伤,对DNFB所致小鼠迟发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3.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FB致敏小鼠耳组织中IFN-γ、IL-4、TNF-α、ICAM-1表达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给药各组IFN-γ、IL-4、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KG软膏能抑制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1.KG软膏能抑制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炎症反应,2,4-二硝基氟苯诱发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改善耳组织炎细胞浸润情况、减轻细胞间水肿,表明KG软膏有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2.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作用机理部分与其抑制损伤局部IFN-γ、IL-4、TNF-α、ICAM-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有关。

张芳[9](2009)在《湿疹消颗粒治疗湿疹的药效学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痒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疹的湿疹消颗粒是否有抗炎、止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确定湿疹消浸膏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进行湿疹消浸膏对小鼠口服最大给药量测定实验;观察湿疹消颗粒对磷酸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的影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的影响;通过观察湿疹消颗粒对大鼠Ⅰ型变态反的影响及对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疹的机制。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湿疹消浸膏对小鼠口服最大给药量为105.6g生药/Kg·d,为成人每日口服量的61.04倍(成人体重按70kg计算),为药效学实验中小鼠高剂量的3.36倍(小鼠药效学高剂量组每日服用生药31.46g/kg)。药效学实验表明,湿疹消颗粒对磷酸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能明显抑制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皮肤蓝斑的形成,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IgE的含量,有抑制模型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结论:湿疹消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和抗变态反应作用。

朱培成[10](2005)在《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与斑秃中医证型及发病的关系;中药原花青素(PC)、黄芪多糖(APS)对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T-bet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8例轻型斑秃、12例重型斑秃患者及10例正常人经PHA刺激后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Th2型细胞因子IL-10及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还检测经PC、APS分别与PHA共同刺激斑秃患者PBMC后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 结果 经PHA刺激后轻型斑秃患者PBMC中Tb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基因表达水平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Th2型细胞因子(IL-10)基因表达下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后重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及转录因子T-bet基因表达不仅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还高于轻型斑秃病人(P<0.05);Th2型细胞因子(IL-10)基因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轻型斑秃病人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C、APS分别与PHA共同刺激斑秃患者PBMC后可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及转录因子T-bet基因表达,逆转斑秃病人Th1型反应。相关性分析表明:转录因子T-bet与IFN-γ呈高度正相关(R=0.806,P<0.001);转录因子T-bet与IL-12呈高度

二、免疫反应致异位性皮炎病理形态学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反应致异位性皮炎病理形态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特应性皮炎现代医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遗传与基因突变促使AD发生
        2. 免疫功能异常诱发炎症反应
        2.1 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是AD发生的关键
        2.1.1 Th1/Th2失衡
        2.1.2 T辅助17细胞
        2.2 B细胞抗体产生是AD特征性改变
        2.3 树突状细胞参与AD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和维持
        2.4 肥大细胞是AD炎症反应的放大器
        2.5 角质细胞积极参与AD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维持
        3.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AD的核心问题
        4. 环境污染触发AD发生
        5. TSLP、细菌感染等其他引起A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应性皮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发展
        1. 特应性皮炎病名的历史沿革
        2. 特应性皮炎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2.1 古代文献病因病机阐述
        2.2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治疗
        2.3 “内湿”与“外湿”搏结诱发AD
        2.3.1 湿邪的来源与致病特点
        2.3.2 湿邪所致AD的机理
        2.4 AD急性期病人多为湿热蕴结,以清热除湿为治则
        3. AD“湿热蕴结”的现代病理基础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与皮损表现
        3.2 皮损炎症评分与搔抓计数
        3.3 皮损组织病理
        3.3 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明显
        3.4 血清IgE、IL-4和IFN-γ表达升高
        3.5 脾脏Th1/Th2比例失衡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热除湿汤对DNCB诱导的Nc/Nga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和肥大细胞的干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QRCSD缓解AD小鼠皮损炎症反应
        3.2 QRCSD改善AD小鼠皮损病理表现
        3.3 QRCSD减少真皮肥大细胞浸润和血清IgE水平
        3.4 QH提高AD小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3.5 QH降低AD小鼠脾指数和升高脾脏Th1/Th2比例
        3.6 QH抑制AD小鼠皮损多种炎症因子表达
        3.7 QH降低AD小鼠皮损IL-4和IL-6 mRNA相对表达
        3.8 QRCSD安全浓度筛选
        3.9 QRCSD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HIS和β-HEX水平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热除湿汤活性成分及潜在治疗靶点分析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网络药理学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方向
        3.2 QRCSD多靶点多通路调控免疫-抑制炎症反应
        3.3 MAPK信号通路在AD发病中的具有重要作用
        3.4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是QRCSD重要活性成分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清热除湿汤有效成分对DNCB诱导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炎症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减轻AD小鼠皮损严重程度
        3.3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缓解AD小鼠模型皮损病理表现
        3.4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减轻AD小鼠肥大细胞浸润
        3.5 龙胆苦苷降低AD小鼠血清IgE水平
        3.6 龙胆苦苷调节AD小鼠脾脏Th1/Th2比例
        3.7 龙胆苦苷降低AD小鼠皮损IL-4和IL-6 mRNA相对表达
        3.8 龙胆苦苷抑制AD小鼠皮损中p38 MAPK/ERK磷酸化水平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五 龙胆苦苷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肥大细胞脱颗粒
        3.2 不同浓度龙胆苦苷对肥大细胞活性的影响
        3.3 龙胆苦苷降低RBL-2H3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水平
        3.4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水平
        3.5 龙胆苦苷降低RBL-2H3脱颗粒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
        3.6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IL-4、IL-1β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
        3.7 龙胆苦苷抑制RBL-2H3脱颗粒模型p-p38/p38、p-ERK/ERK蛋白表达
        3.8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模型p-ERK/ERK蛋白表达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眼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IgG4相关疾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1.4 诊断标准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病理形态观察
        1.2.3 病理组织检查
    1.3 讨论
        1.3.1 IgG4-ROD免疫机制及流行病学现状
        1.3.2 IgG4-ROD病理学特征
        1.3.3 IgG4-ROD鉴别诊断
    1.4 小结
二、眼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眼部检查
        2.1.3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2.2.2 眼部表现
        2.2.3 影像学表现
    2.3 讨论
        2.3.1 IgG4—ROD发病情况
        2.3.2 IgG4—ROD临床表现
        2.3.3 IgG4—ROD治疗
    2.4 小结
三、IgG4 — ROD的展望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眼眶IgG4相关疾病的研究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特应性皮炎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1.1.1 病名记载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则治法
        1.1.4 针灸治疗文献论述
        1.1.5 讨论
    1.2 特应性皮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1.2.1 流行病学
        1.2.2 理论研究
        1.2.3 治疗进展
        1.2.4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古文献内容评析
        2.1.1 研究对象的筛选
        2.1.2 《AD古籍文献信息采集表》的编制
        2.1.3 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及分析
        2.1.4 结果
    2.2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系统评价
        2.2.1 检索策略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资料筛选及数据提取
        2.2.5 文献评价方法
        2.2.6 结局指标
        2.2.7 统计方法
        2.2.8 文献质量评价
        2.2.9 结果分析
        2.2.10 讨论
第三章 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标准
        3.1.6 脱落标准
    3.2 操作方法
        3.2.1 分组及样本量
        3.2.2 操作步骤
        3.2.3 试验过程
        3.2.4 观察指标
        3.2.5 不良事件观察
        3.2.6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基线情况比较
        3.3.2 试验结果
        3.3.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3 试剂的配置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4.2.2 模型复制
        4.2.3 针刺治疗
    4.3 取材及指标检测
        4.3.1 样本的采集
        4.3.2 指标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AD模型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皮损改变
        4.4.2 AD模型小鼠背部皮损炎症的总体评分
        4.4.3 AD模型小鼠耳朵肿胀程度的改变
        4.4.4 AD模型小鼠皮肤病理组织改变
        4.4.5 AD模型小鼠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确立培土清心为基础,兼养血祛风、滋阴补肾“从肾论治”的依据
        5.1.1 理论依据
        5.1.2 肾与皮肤
        5.1.3 肾与血的生化
        5.1.4 补肾法的现代研究基础
    5.2 治疗方案的选穴依据
        5.2.1 君穴
        5.2.2 臣穴
        5.2.3 佐穴
    5.3 快速旋转进针法的特点
        5.3.1 快速
        5.3.2 无菌
        5.3.3 准确
        5.3.4 无痛
        5.3.5 分级补泻手法量化
        5.3.6 针刺处方精少
    5.4 疗效分析
    5.5 不良反应
    5.6 脱落原因分析
    5.7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5.7.1 针刺对AD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7.2 针刺对AD模型小鼠血清总IgE、IL-4表达量的影响
        5.7.3 针刺对AD模型小鼠皮损炎症积分及耳朵肿胀程度的影响
    5.8 本课题创新点
        5.8.1 提出“培土清心为基础,兼以滋阴补肾、养血祛风”治则
        5.8.2 应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特应性皮炎
    5.9 本课题的不足
        5.9.1 随访周期较短
        5.9.2 未设立假针刺及假西药组
    5.10 本课题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4)“肤敏膏”对湿疹皮炎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SOCS3在静脉移植物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大鼠SOC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的表达
    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OCS3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
    1 实验试剂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OCS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及迁移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紫蛇膏抗炎抗过敏作用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紫蛇膏的安全性评价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紫蛇膏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1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湿疹病名的认识
        1.2 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湿疹治法方药的研究
        1.4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
        1.5 中医学治疗湿疹的优势与不足
        1.6 小结
    2. 西医学对湿疹的研究概况
        2.1 湿疹的流行病学
        2.2 湿疹的病因病机
        2.3 临床表现
        2.4 湿疹的治疗
        2.5 小结
第二部分 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不良反应
        1.8 观察指标
        1.9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
        2.3 两组疗前疗后瘙痒程度比较
第三部分 除湿饮对患者血清白介素-1β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研究仪器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除湿饮配伍原理及组方思路
    2 除湿饮对湿热型湿疹的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3 除湿饮对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作用及部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KG软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KG软膏对DNFB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讨论
    1. 急性湿疹的认识
        1.1 中医对急性湿疹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急性湿疹的认识
    2. KG软膏的组方特点
    3. 动物模型的选择及评估
    4. KG软膏对急性湿疹治疗作用
    5. 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机理探讨
        5.1 KG软膏对DNFB致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INF-γ、IL-4表达的影响
        5.2 KG软膏对DNTB致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的TNF-α表达的影响
        5.3 KG软膏对DNFB致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的ICAM-1的影响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图片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9)湿疹消颗粒治疗湿疹的药效学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实验材料
    1 动物
    2 药品与试剂
    3 仪器
    4 剂量选择和分组
    5 药品配制
实验方法
    一 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二 药效学实验研究
        1 湿疹消颗粒对磷酸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的影响
        2 湿疹消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3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的影响
        3.1 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的制备
        3.2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壳皮损的影响
        3.3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度的影响
        3.4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4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的影响
        4.1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的制备
        4.2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皮肤组织蓝斑的测定
        5 湿疹消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机理的影响
        5.1 湿疹消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血清总IgE含量的影响
        5.2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6 数据统计: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一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二 药效学实验结果
        1 湿疹消颗粒对磷酸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的影响
        2 湿疹消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3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壳皮损的影响
        4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度的影响
        5 湿疹消颗粒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耳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6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的影响
        7 湿疹消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血清总IgE含量的影响
        8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9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肠系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10 湿疹消颗粒对大鼠皮下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10)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第1章 斑秃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1.1 中医对斑秃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有关斑秃病因学研究进展
    第2章 斑秃治疗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
        2.2 中医药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
第2部分 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
    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3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免疫反应致异位性皮炎病理形态学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D]. 蒙玉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眼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吴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3]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陈秀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
  • [4]“肤敏膏”对湿疹皮炎模型的影响[J]. 李静平,起荣林. 西部中医药, 2015(01)
  • [5]SOCS3在静脉移植物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向水.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6]紫蛇膏抗炎抗过敏作用及安全性评价[D]. 鲁青莲.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7]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1β的影响[D]. 杨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8]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作用及部分机理研究[D]. 罗小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湿疹消颗粒治疗湿疹的药效学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D]. 张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D]. 朱培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免疫反应诱导的特应性皮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