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法在江汉油田剩余油井间监测中的应用

电位法在江汉油田剩余油井间监测中的应用

一、电位法井间监测剩余油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天[1](2020)在《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庆油田B102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是超低渗油藏发育区,该区块主力产层长3油藏经过18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稳产形势严峻,因此,探究该区块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剖析高含水井见水原因,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提高华庆油田B102区长3油藏的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区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岩心分析实验,研究分析该区长3地层地质特征,明确了开发中后期水洗后的储层因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导致注水过程中储层内水敏性强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使原来的矿物结构被破坏,改变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这一特质。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吸水剖面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初步识别-综合再识别-裂缝校正”的裂缝综合识别方法,落实研究区21条裂缝。通过对油水井见水见效规律、注采完善性、聚合物调驱效果的研究,结合对典型高含水井的剖析,明确了油藏见水类型多,治理难度大等矛盾,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孔、转注以及改变驱替剂等单井措施,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充分考虑研究区剩余油相对富集、目前见效差、裂缝较为落实等主要现状,确定了井网加密的基本指导原则,并以此提出井网加密措施,从而改善B102区长3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尚雄涛[2](2019)在《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文中认为断块油藏在复杂的地质、储层和流体物性及生产开发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高含水及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普遍发育平面高耗水带,严重制约水驱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因此,识别表征储层中的高耗水带,明确高耗水带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理提供依据,从而改善较差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水驱开发效果,实现断块油藏的经济有效与合理开发。为识别表征高耗水带,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含高耗水带储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储层中发育高耗水带时,生产井含水率对无因次时间的导数曲线存在“双峰”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含水率导数特征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敏感性评价,明确主控因素,进而确定了高耗水带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基于实际油藏参数,绘制了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图版,从而建立了一套基于含水率导数曲线“双峰”特征的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和评价流程。分析了不同断块类型、油藏部位和开发阶段的高耗水带分布规律,研究了“改变液流方向”治理方法,为高耗水带的治理提供依据。论文提出的识别表征方法,通过引入无因次时间,实现了注采井的关联,体现出注入动态对生产井含水率的影响。应用时只需要注采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具有易于实施、不影响生产及实现了对高耗水带的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等优点。将该识别表征和治理方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张锦毅[3](2019)在《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拉玛依组储层非均质性强,尤其是开发后期,随着填隙物的迁移,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经过60多年的开发,层内矛盾加剧,平面上北部水窜严重,南部则注采不见效,个别井累积注水量大,周围油井效果不明显,纵向上有明显的层间产液吸水不均匀,地下流动运动规律复杂。这说明一中区克拉玛依组储层内无论在层内和层间,还是在纵向和平面都存在注入水水流优势通道。所谓水流优势通道是指因地质及开发导致储层局部形成的注入水优势流动路径。本文以一中区克下组油藏为分析对象,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水流优势通道的形成地质条件动态表现特征。本文的思路是:首先采用静态资料分析储层存在水流优势通道的地质条件,建立优势通道发现标准,分析水流优势通道的主控因素;其次,分析产液和吸水剖面以及水淹状况等动态资料,确定水流优势通道的动态响应特征,进一步验证储层单元内某些部位已形成的水流优势通道及具体位置,建立水流优势通道模式,为下步采用堵水调剖分层注水和动态调配等方式,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提供依据。根据水流优势通道研究表明,克下组水流优势通道主要分布在S7,S5两个砂层组上,其中S7水流优势通道尤其发育,水窜严重。其展布特征主要受到地质因素的约束,克下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优势通道主要分布在扇根和扇中部位上。而其通道的优势程度也受到开发程度的影响,根据研究现阶段扇中部位的优势通道比扇根处发育更多。

柳迎斌[4](2017)在《井间示踪剂及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在注采系统调整中的对比应用》文中认为特高含水期油藏情况复杂多变,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不断加剧,注入水在平面上向生产井舌进,在纵向上向高渗透层突进,形成低效无效注水,影响了水驱开发效果。针对某区块由于平面矛盾导致存在渗流优势方向,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薄差油层动用程度低,厚油层内部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等问题,应用井间示踪剂及水驱监测前缘技术,搞清了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有效的判别了水驱前缘展布状况、注入水波及范围、水驱主流方向和低阻流道、低效无效循环层位,为明确油水井对应关系,改善平面和层间矛盾、注水井方案调整及油水井增产措施等提供指导,对改善吸水状况、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补充油层能量,提高采收率和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张金成,单桂栋,张鑫,廖兴松,王爱国,付友义,周宝义,程运甫[5](2016)在《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井间电阻率测量技术,其是在综合研究国内外井间地震、井间电法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该方法通过录取钻井过程中由钻杆长度变化而引起的在钻井周围各测点的动态电位数据,并结合录井时-深数据,反演得到在钻井周围各测点的纵向电阻率曲线。在对各测点纵向电阻率曲线进行横向对比后,可解决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储层连通性评价、岩性界面识别、断层界面识别等生产实际问题。现场应用14井次,在不同方向的新老井处、断层、岩性变化带等区域共实施191个测试点。通过随钻测试电阻率曲线与新老井处的标准测井中的视电阻率曲线对比,1.5 m以上砂岩储层吻合率达到95.8%、断点吻合率达到98%、储层岩性边界识别吻合率达到100%,从而证明了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的可行性。

何淼[6](2016)在《动态监测资料在滩海油田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得油藏开发过程中井下和油层中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动态变化特征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综合整理,系统分析各种测试资料,引导油藏合理开发,提高采收率。一般包括:压力监测,吸水剖面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注水井示踪剂监测以及水质跟踪。本文研究的是将动态监测资料应用于海南三断块的产能部署与挖潜,主要基于海南三断块的构造条件较为复杂、单层薄、油层多的特点。通过应用压力和吸水剖面,油藏监测资料的研究与应用,指导水驱油藏综合治理。论文主要研究目前海南三断块在水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研究方法应用于实例进行分析取证,根据研究结论对区块其他井实施推广。该研究适用于构造条件较为复杂、开发中后期的水驱油藏,通过应用压力和吸水剖面,油藏监测资料的研究与应用,指导水驱油藏综合治理。对其他构造复杂、储层物性一般的水驱区块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能有效改善各区块的水驱效果。通过强化动态监测资料的研究、应用,辅助指导海南3断块产能部署与挖潜措施,指导水驱油藏综合治理,预计海南3断块增加水驱储量12×104t,注采对应率由82.1%上升到84.3%。注采井数比由1:2.13提高到1:2.0,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由78.1%提高到81.3%,动用程度由76.4%提高到79.2%。措施总投入约539.5万元,累计增油8551吨,原油价格按5000元/吨,海南作业区吨油成本2680元/吨,创经济效益1444万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卜亚辉[7](2014)在《多孔介质中流动产生的电场与渗流场的耦合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介质中流动产生的电场效应,也称“流动电位”效应,是一种伴随流动过程的自然电场现象。该效应的产生与油藏中的真实流动过程有关,因而可以用来预测地层性质、监测注入水流动、评价人工压裂缝的生产效果,具有成为新型动态监测手段的潜力。本文首先论述了渗流产生耦合电场的基本原理,从固体表面的带电现象、双电层结构到电位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并对影响电位变化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渗流场和电流场的耦合数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定条件下的简化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不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模拟流动产生电场效应的模型,其中包括一维单相、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值模型、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值模型,计算了油藏位置所产生的电位信号在不同性质地层中的传播过程,该模型不仅包含了完整的生储盖结构,还包括了从深部地层一直到地表风化层的各种地层,分析了不同深度位置电位的递减规律,以油田生产为对象建立了数值模型,计算了一注一采生产过程中储层位置的电位变化,得到了井底电位随含水率、油水前缘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在该模型上进一步分析了注采压差、地层渗透率、流动电位耦合系数三个参数对电位信号强度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作了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伴随流动过程的耦合电场效应的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浓度Na Cl溶液通过各种颗粒直径填砂时的流动电位耦合系数,将其结果与参考文献对比验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可靠性;应用一维填砂模型对油、水单相流动及水驱油过程的电场效应进行了测量,应用二维平面胶结模型对五点井网水驱油过程的电位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油田生产实际设计了三种条件下的应用方案,其中包括:注水开发过程中因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及隔夹层分布引起的注入水非均匀推进时的电位测量方法,人工压裂裂缝生产动态监测方法,CO2埋存过程中的电场效应监测方法,以上结果对如何将该方法与矿场生产相结合具有指导意义。

叶翠[8](2013)在《高含水油田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老油田经过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注水开发,大多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在各油田开采过程中,含水高、采出程度高、注入水利用率低、开发效益低,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储层中形成的大孔道有关。储层是由各种矿物质沉积并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多孔介质,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注水作用的影响,油藏储层中的矿物质颗粒及其胶结物开始逐渐溶解,颗粒之间存在的间隙变大。对于那些分选性较好、颗粒粒度较大、渗透率较大的储层,由于油藏各层系之间渗透率不同,而油水两相由于密度不同而分离,在长期的注水开发影响下会造成个层系之间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更大,进而让注入水更容易由高渗条带流向油井,最终在注水生产井间会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其孔道半径一般在30μm~5mm左右。对大孔道的形成机理、识别方法的研究,前人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远未满足油藏中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需要。本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油层大孔道的形成原因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其外因包括水动力冲刷和流体摩擦携带作用;内因包括岩石的胶结程度、渗透率、原油粘度和沉积韵律。得出结论如下:胶结程度越弱,需要的冲刷速度越小,越容易出砂;越是高渗的条带,冲刷越严重,越容易形成大孔道;流体粘度越大,胶结越弱,越容易使砂粒运移造成出砂;在不同的沉积韵律模型中,注入水在不同渗透率层段的推进速度不同,当渗透率级差增大时,注入水主要进入高渗透层,会出现明显的单层突进,使得高渗透段见水早,此种情况下高渗透段较易形成大孔道。进入高含水期后必须采取大量的调整挖潜措施,以提高水驱采收率,而这些措施成功的关键在于弄清大孔道在油藏中的分布特征。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识别大孔道,确定大孔道的位置分布,这是中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识别大孔道的方法主要依靠动、静态数据和各种监测资料进行综合识别。主要方法有:一是示踪剂测试,从注入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分析来判断地层参数;二是通过分析高渗透带在试井资料上的表现特征,利用干扰试井、不稳定试井手段来识别高渗透条带井、层;三是利用注水剖面测井资料计算井组单层累积注水倍数,研究无效循环的存在状况;四是将数学和油藏工程方法相结合建立模糊识别系统;五是采用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无效循环;六是通过地震、测井技术,分析预测储层属性参数变化,识别储层内大孔道分布。由于不同的识别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在油田开发中,油藏连通性是油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的基础。油藏连通性的研究对提高水驱油藏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油藏的不断开发,油藏参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静态连通性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地层性质,因此研究油藏动态连通性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试验区进行流动模拟和历史拟合,可以获得注水井和采油井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的注采关系,并量化注采井间的注入、采出量;根据区域上和局部上吸水井和采油井的注采关系,找出连续时间段内流管比较粗的井对。流线/流管越密/越粗,该区域流量越大;流线/流管越稀疏/细,流量越少,从而确定优势渗流通道。本文主要从大孔道识别和井间动态连通性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大孔道识别软件来判断油藏中大孔道的发育情况,然后通过Rdosv软件对井间连通性进行模拟,可以推断出油水井间的优势渗流通道。

李新春,王小军,刘渊,周文军,王浪波,冯春艳[9](2012)在《安塞特低渗透油田井间电位剩余油监测适应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安塞油田王窑区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地层非均质性强、水驱不均等造成平面及剖面上剩余油动用难度大,单靠动态分析法难以准确判断剩余油分布规律,需要结合动态监测技术进一步分析判断。利用井间电位法测试技术监测目的层电阻率,依据电阻率分布及变化评价平面剩余油富集区。监测结果显示,王窑老区淡水驱开发油藏地层电阻率遵循理论上"U"型变化规律,即随着水淹程度的提高地层电阻率先下降,而后又升高。高产水率地层电阻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也有部分降低,其变化与产出水矿化度有关,遵循高矿化度低电阻、低矿化度高电阻的规律。

王月[10](2012)在《电位法在油田剩余油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对油气田大规模及深入的开发,已经导致整装的、类型相对简单的油气藏几近殆尽,实现油气增产上主要靠寻找新的复杂油气藏和提高老油田油气采收率,九十年代以来,剩余油问题和水驱方向及前缘问题是油气田开发工作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有关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亟待研发。文章对几种常用的剩余油监测方法:地震技术、示踪剂监测方法、测井储层描述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与其他方法比,电位法监测剩余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实施动态监测的优点。该方法是以充电法的原理和地下动态导体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地下注入工作液前后的地表电位的变化,对剩余油的分布及工作液的流动情况做出定量及定性的判断,即在注入工作液的过程中,注入的工作液会减小注入目的层的电阻率,与围岩介质的电阻率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该方法的数值模拟中,把总电位分成了正常电位和异常电位,以点电流源电位公式为基础得到了正常电位,用有限差分法得出来异常电位的方程组,利用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方法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计算得出了异常电位的表达式,消除了电源附近的奇异性,而且介绍了总电位、正常电位、异常电位的边界条件问题。在正演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将反演问题线性化,然后用光滑约束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反演计算,其中雅可比矩阵的计算,从有限差分得出的异常电位公式出发,运用了Tripp提出的灵敏度定律得出雅可比矩阵,避免了多次直接求解该矩阵。运用上面的算法,模拟地表供电、井中供电以及井地供电三种方式,根据正演和反演的模型,得出供电偶极子为井地供电方式时,对模型中设置的目标体探测能力较强,而其它两种供电模式对目标体没有分辨率。为了验证电位法的正确,我们在中原油田做了实验。中原油田的某些区块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储层的物性、压力场和油水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不清楚,并且油田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应用了电位法监测技术,测网布置成矩形,根据测试数据绘制了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并且与该测区的饱和度等值线图做了对比,证实了电位法监测剩余油的可行性。除此之外,我们在新疆的风城油田也进行了试验,采用环形测网,利用电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蒸汽的扩散方向和运移规律,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二、电位法井间监测剩余油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位法井间监测剩余油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油藏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2 地层划分
        2.2.1 区域地层特征
        2.2.2 地层对比标准及单砂体数据库建立
        2.2.3 标准井的选取
        2.2.4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5 地层比对结果
    2.3 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小层单元构造特征
        2.3.3 沉积微相
    2.4 储层非均质性
        2.4.1 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2.4.2 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2.4.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2.5 储层研究
        2.5.1 BG217-355 井岩心描述
        2.5.2 储层岩石学与物性特征
        2.5.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5.4 储层渗流特征
        2.5.5 油藏类型
第三章 油藏裂缝识别
    3.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3.2 动态监测识别裂缝
        3.2.1 示踪剂检测法
        3.2.2 井地电位法
        3.2.3 测压资料分析
        3.2.4 吸水剖面测试
    3.3 生产动态识别裂缝
    3.4 裂缝综合识别
    3.5 裂缝校正
第四章 油藏开发规律
    4.1 油藏开发形式
    4.2 油井见效规律分析
        4.2.1 油井见效类型划分
        4.2.2 油井见效特征分析
        4.2.3 油井见效影响因素分析
    4.3 油井见水规律分析
        4.3.1 水驱优势方向计算
        4.3.2 油井见水类型
        4.3.3 高含水油井剖析
    4.4 聚合物微球调驱效果评价
        4.4.1 微球调驱实施效果
        4.4.2 优势/非优势方向效果对比
        4.4.3 参数优化
    4.5 注采完善性分析
        4.5.1 研究区小层潜力评价
        4.5.2 井组注采对应情况分析
        4.5.3 研究区注采完善性评价
    4.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6.1 检查井水淹层测井解释
        4.6.2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4.6.3 剩余油纵向分布规律
第五章 改善开发效果措施
    5.1 油藏开发矛盾总结
    5.2 单井治理措施
        5.2.1 动态监测工作
        5.2.2 油水井措施
        5.2.3 调剖堵水措施
        5.2.4 部署注水井
    5.3 井网适应性评价
        5.3.1 井网系统评价
        5.3.2 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5.3.3 合理油水井数比分析
    5.4 加密可行性研究
        5.4.1 井网加密原则
        5.4.2 B89-02 井组
        5.4.3 B99-1 井组
    5.5 方案生产指标预测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耗水带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高耗水带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高耗水带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高耗水带识别和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分析
    2.1 断块油藏基本特征
        2.1.1 地质特征
        2.1.2 储层和流体物性特征
        2.1.3 生产开发特征
    2.2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定义及模型建立
        2.2.1 高耗水带的定义
        2.2.2 高耗水带模型的建立
    2.3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1 生产井含水率导数的确定方法
        2.3.2 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3 变生产方式下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4 变生产制度下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4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及其导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地质因素分析
        2.4.2 流体因素分析
        2.4.3 开发因素分析
    2.5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导数的敏感性评价
第3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研究
    3.1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
        3.1.1 高耗水带评价指标的确立
        3.1.2 高耗水带分级方法的确立
    3.2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图版
        3.2.1 高耗水带识别图版的建立方法
        3.2.2 M断块油藏高耗水带识别图版的建立
    3.3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与评价流程
第4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分布规律及治理方法研究
    4.1 断块油藏不同断块类型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1.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1.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2 断块油藏不同部位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2.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2.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3 断块油藏不同开发阶段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3.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3.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4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治理方法研究
        4.4.1 高耗水带治理方法
        4.4.2 改变注采井工作制度
        4.4.3 调整注采井网
第5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表征与治理实例分析
    5.1 A区块平面高耗水带识别表征分析
        5.1.1 I1井组高耗水带分布特征
        5.1.2 I2井组高耗水带分布特征
    5.2 A区块平面高耗水带治理效果评价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现状
        1.3.2 技术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储层特征
    2.5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3.1 地层对比
    3.2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
        3.2.1 冲积扇
        3.2.2 辫状河
        3.2.3 辫状河三角洲
    3.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3.3.1 单井相特征
        3.3.2 平面相特征
第4章 精细储层研究
    4.1 岩性解释模型
        4.1.1 岩心归位
        4.1.2 岩性模型
    4.2 物性解释模型
        4.2.1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4.2.2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4.2.3 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
    4.3 水淹层解释方法
        4.3.1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4.3.2 水淹层识别图版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5.1 不同岩石相的储层质量差异
        5.1.1 储层微观孔隙分布特征
        5.1.2 不同岩石类型储层质量差异
    5.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5.2.1 储层物性
        5.2.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5.2.3 层间隔层
        5.2.4 平面非均质性
    5.3 单砂体描述及砂体连通性
        5.3.1 单砂体识别
        5.3.2 砂体展布特征
        5.3.3 砂体平面连通性
第6章 水流优势通道精细研究
    6.1 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
        6.1.1 地质识别
        6.1.2 测井解释法
        6.1.3 测试资料分析法
        6.1.4 动态分析法
        6.1.5 微地震检测法
        6.1.6 Rdos栅状数值模拟方法
    6.2 水流优势通道综合识别
        6.2.1 地质识别
        6.2.2 动态识别
        6.2.3 识别标准
        6.2.4 水流优势通道空间分布
第7章 剩余油分布与改善开发效果的对策研究
    7.1 剩余可采储量分布
    7.2 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第8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5)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测试原理和基本方法
2 野外测量工作方法
    2.1 测网的选择
        2.1.1 放射状测网
        2.1.2 网格状测网
    2.2 测量设备和测量精度
    2.3 工作程序
        2.3.1 测点、测距的选择
        2.3.2 电流返回井B的选择
        2.3.3 施工周期
3 测量仪器系统
    3.1 DDPI-EMT3型发送机
    3.2 DDPI-EM3型接收系统
4 应用实例
    4.1 港1-68井测试简况
    4.2 测试成果
        4.2.1 随钻电阻率曲线与测井曲线对比
        4.2.2 储层连通性评价
        4.2.3 砂体界面识别
        4.2.4 应用效果
5 结论

(6)动态监测资料在滩海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介绍
        1.3.1 开发测井技术
        1.3.2 开发试井技术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动态监测与评价
    2.1 开发现状
    2.2 监测资料分析
        2.2.1 剖面测试分析纵向动用状况
        2.2.2 优化油水井地层压力监测
        2.2.3 流体饱和度监测分析剩余油分布
        2.2.4 示踪剂监测判定水驱优势方向
        2.2.5 物质平衡法整体认识区块
    2.3 应用评价
第三章 动态监测资料应用
    3.1 水平井部署
    3.2 老区措施挖潜
        3.2.1 纵向剩余油潜力分析
        3.2.2 长停井复产研究
        3.2.3 堵水措施研究
        3.2.4 油藏压力与累产油关系研究
    3.3 水驱油藏综合治理
        3.3.1 水驱油藏纵向动用状况分析
        3.3.2 水驱油藏水驱优势方向判定
        3.3.3 水质化验资料分析
    3.4 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多孔介质中流动产生的电场与渗流场的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实验装置介绍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技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流动产生电场的基本原理
    2.1 产生原理
        2.1.1 岩石表面带电及双电层结构
        2.1.2 岩石表面电位分布及Zeta电位
        2.1.3 流动电位的产生
    2.2 岩石及流体参数
        2.2.1 介电常数
        2.2.2 电导率
        2.2.3 粘度
        2.2.4 耦合系数
    2.3 耦合流动理论
        2.3.1 数学模型
        2.3.2 求解方法
        2.3.3 渗流电场引起的渗透率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3.1 实验准备
    3.2 实验装置介绍
        3.2.1 测量电极
        3.2.2 电位测量
        3.2.3 压力测量
        3.2.4 电阻率测量
        3.2.5 油水计量
    3.3 一维单相流动实验装置测试
        3.3.1 不填砂测试
        3.3.2 填砂测试
    3.4 一维水驱油模拟实验
        3.4.1 单相流动实验
        3.4.2 水驱油实验及结果
    3.5 二维水驱油模拟实验
        3.5.1 实验材料及准备
        3.5.2 实验步骤及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动产生电场的模拟计算
    4.1 单相流动模拟
        4.1.1 解析方法
        4.1.2 数值解法
    4.2 多相流动模拟
        4.2.1 数学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2.3 差分方程组
    4.3 实例计算
        4.3.1 数值模型及参数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3 影响因素分析
    4.4 物理模拟实验对比
        4.4.1 一维流动实验数值模拟
        4.4.2 二维流动实验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5.1 地层参数评价
        5.1.1 模型及参数
        5.1.2 模拟结果
    5.2 压裂缝产能评价
        5.2.1 模型及参数
        5.2.2 单条裂缝模拟
        5.2.3 多条裂缝模拟
    5.3 二氧化碳埋存监测
        5.3.1 模型参数
        5.3.2 模拟计算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8)高含水油田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孔道的形成机理研究
    2.1 大孔道的形成机理
    2.2 大孔道的影响因素
    2.3 大孔道表现特征
第3章 大孔道的识别方法研究
    3.1 水油比及导数双对数分析法识别大孔道
    3.2 利用试井资料识别大孔道
    3.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大孔道
    3.4 窜流通道识别
    3.5 其他识别方法
第4章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
    4.1 油藏井间连通性概况
    4.2 通过水驱过程中的井间产液波动推断井间连通性
    4.3 通过电容模型从产液量和注入量的波动来分析和评价井间连通性
第5章 实例应用与分析
    5.1 试验区概况
    5.2 大孔道识别实例分析
    5.3 油藏井间连通性实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9)安塞特低渗透油田井间电位剩余油监测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井-地ERT监测原理与施工方法
    1.1 监测技术原理
    1.2 现场测试施工方法
2 王窑区监测成果及适应性评价方法
    2.1 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1]
    2.2 安塞油田王窑区完井电测电阻率与水淹层响应特征
    2.3 井间电位监测地层电阻率变化规律
        2.3.1 监测电阻率与动态资料的关系对于淡水注水开发油藏, 理论和完井电测都显
        2.3.2 井间电位剩余油监测结果评价
3 结论

(10)电位法在油田剩余油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常用剩余油监测的方法
    1.2 电位法简介
    1.3 电位法剩余油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第2章 电位法剩余油监测技术简介
    2.1 基本原理
    2.2 工作方法
    2.3 方法的理论基础
    2.4 方法的技术基础
第3章 正演数值模拟
    3.1 稳定电场的基本微分方程
    3.2 异常电位的微分格式
    3.3 异常电位的差分方程
    3.4 边界条件
    3.5 求解异常电位系数矩阵构成的线性方程组
    3.6 正演模型
第4章 最小二乘反演成像
    4.1 反演问题线性化
    4.2 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
    4.3 计算雅可比矩阵
    4.4 反演模型
第5章 电位法剩余油监测技术的实践应用
    5.1 电位法应用实例一
    5.2 电位法应用实例二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位法井间监测剩余油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 谭天.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D]. 尚雄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D]. 张锦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井间示踪剂及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在注采系统调整中的对比应用[A]. 柳迎斌. 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 2017
  • [5]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 张金成,单桂栋,张鑫,廖兴松,王爱国,付友义,周宝义,程运甫. 石油学报, 2016(S2)
  • [6]动态监测资料在滩海油田的应用[D]. 何淼.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7]多孔介质中流动产生的电场与渗流场的耦合效应研究[D]. 卜亚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高含水油田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D]. 叶翠. 长江大学, 2013(02)
  • [9]安塞特低渗透油田井间电位剩余油监测适应性评价[J]. 李新春,王小军,刘渊,周文军,王浪波,冯春艳.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4)
  • [10]电位法在油田剩余油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月. 吉林大学, 2012(10)

标签:;  ;  ;  

电位法在江汉油田剩余油井间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