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次从大豆中提取维生素E(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娇,高媛,王磊,张兰[1](2021)在《三烯生育酚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三烯生育酚和生育酚统称为维生素E,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只能在植物或者光合细菌中合成,是人类和动物必需且只能通过食物等摄取的重要维生素。一直以来,由于三烯生育酚与生育酚相比,生物活性较低且分布范围较小,人们对其研究相对较少。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由于三烯生育酚和生育酚的结构相似,因此三烯生育酚具有与生育酚相同的抗氧化等功能;但又由于三烯生育酚含有不饱和的植基侧链,使得三烯生育酚还具有一些不同于生育酚的功能,比如保护神经免受损伤、降低胆固醇、保护脑细胞免受损伤等。因此,三烯生育酚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根据维生素E的生物合成途径,人们也开始了对三烯生育酚的生物强化研究,其合成途径中第一个关键酶基因HGGT的过表达是目前三烯生育酚含量提高的最有效途径;将来还需结合其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吸收利用问题,开发针对三烯生育酚的功能型产品。从三烯生育酚的合成途径、生物学功能、生物强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展望。
沈永强[2](2021)在《植物蛋白基生物活性物乳液/胶囊包埋体系的构建与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及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一些功能性产品中所需要的活性成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可能无法满足需要,例如水溶性或者油溶性较差,对外界环境(光照,高温,pH)比较敏感,或者生物利用度低等等。因此活性物质的包埋缓释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利用Pickering乳液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包封从而达到保护和缓释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而Pickering乳液在乳化剂的选取上具有广泛的可选择性,无机颗粒(如二氧化硅,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和有机颗粒(如多糖,蛋白质等)都被用来稳定Pickering乳液。有机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易降解,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小麦蛋白,花生蛋白,南瓜籽蛋白,桃仁蛋白等由于具有优良的两亲性,并且来源广泛,营养丰富,相比于动物蛋白安全性更高,因此在食品及化妆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许多研究利用植物蛋白制备的固体胶质颗粒来稳定油水界面,构建食品级和化妆品级乳液,进而制备成微胶囊以达到包埋缓释目的。本文以提取的植物蛋白经过反溶剂法制备成纳米颗粒来作为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剂,构建了化妆品用乳液的包埋体系,并以该乳液为模板,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将其微胶囊化,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双壳层包埋载体。选择柠檬烯和维生素E两种脂溶性活性物质作为模型,研究了该包埋体系对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及释放行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使用常用的碱溶酸沉法对南瓜籽蛋白和桃仁蛋白进行提取,并对纯度进行优化,对两种蛋白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两种蛋白分别作为乳化剂的可行性。然后使用反溶剂法将蛋白质制备成纳米颗粒,探究了醇水比,蛋白质浓度,滴加速度,搅拌时间等对颗粒的影响。当pH为9.0,乙醇和水的比例为3:1,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0 mg/m L,滴加速度设定为1.25 m L/min时,颗粒的分散性最好,粒径最小。扫描电镜显示该颗粒是球状颗粒。颗粒的性质如接触角,Zeta电位,聚集程度等可以通过改变pH来调节。然后将制备的南瓜籽纳米蛋白颗粒作为乳化剂稳定高内相乳液。探究了pH,颗粒浓度以及油相体积分数可能对乳液产生的影响。当乳液的pH为8.0,颗粒浓度为1.0 w/v%时,南瓜籽蛋白制备的纳米颗粒可以稳定油相体积分数为84%的高内相乳液。该高内相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使用该高内相乳液为载体包埋柠檬烯,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使用南瓜籽蛋白纳米颗粒稳定了内相体积分数为50%的Pickering乳液,探究了乳液在乙醇中的稳定行为。研究证明乳液在乙醇中的稳定性受pH的影响,当在等电点时,颗粒受乙醇诱导,有向液滴聚集的倾向,乳液更加稳定,不会破乳。然后以乙醇为溶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乳液的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硅无机壳层,制备出微胶囊。探究了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微胶囊形貌及壳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证实当TEOS添加量为0.25 m L,APTES用量为0.125 m L,反应时间为1 h为最优条件。扫描电镜揭示了微胶囊是具有超大空腔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探究了微胶囊对维生素E的包埋及缓释效果。研究表明,微胶囊对维生素E保护作用良好,并可以在一定pH下控制释放。
王宇凡[3](2021)在《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麻又称汉麻、线麻,我国是全球火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在火麻籽的综合利用方面尚缺乏研究。火麻籽含有丰富且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水媒法在高油高蛋白油料加工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因此,本论文以脱皮火麻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适用的预处理方法与水酶法加工工艺,在降低加工水耗和酶用量的同时,达到最大幅度提取油脂并回收火麻蛋白的目标。首先通过前期预实验确定超声波、柠檬酸浸泡和超声酸浸复合处理三种预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对火麻籽进行酸浸超声的复合处理后,清油得率提高至82.23%,不仅油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下降至12.30%,渣相残油率也从单一酸浸处理的4.23%下降至2.14%。在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约有68.54%的蛋白分布在水相,渣相约有30.92%的蛋白。酸浸超声预处理组经精细粉碎后平均粒径减小到12.13μm。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结果分析,细胞结构和油脂蛋白复合体遭到破坏,油脂体大量聚集。实验结果证明酸浸超声预处理适合作为新型水酶法的预处理条件。接着以清油提取率和油脂残留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对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和水酶法工艺进行优化。预处理工艺优化结果为:超声波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柠檬酸浓度为0.4 mol/L,干燥温度为40℃。对水酶法进行工艺优化的结果为:料液比(w/v)1:3,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乳状液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破乳,破乳率可达98.34%。经最佳工艺多次验证,最终总油脂提取率可达到95.36%。然后对酸浸超声水酶法提取得到的火麻油进行品质分析及保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浸超声水酶法未对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造成影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仅为0.071%;油脂中生育酚和甾醇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753.01 mg/kg和2817.93mg/kg。采用Schaal加速保藏实验研究火麻油的贮藏稳定性,抗氧化剂TBHQ的添加对火麻油氧化起到显着抑制作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火麻油特征挥发性成分萜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火麻油保留了更多的特征风味化合物,酸浸超声预处理未造成风味成分的损失。最后对水酶法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火麻蛋白进行了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溶解度高于火麻粕蛋白。Osborne分级结果表明,火麻水相蛋白中绝大部分是球蛋白(66.14%),火麻粕蛋白中主要成分是谷蛋白(61.47%)。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的火麻蛋白主要集中在水相,故通过圆二色谱和内源荧光光谱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表明酸浸超声处理使α-螺旋比例增加至31.17%,β-折叠比例减少至11.21%,更多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比较了各组火麻蛋白的性能,对于火麻水相蛋白,酸浸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同时改善了持油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为7.14 g/g和45.77 m2/g;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的火麻粕蛋白具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分别为72.44%、125.69%和88.96%,且酸浸超声预处理未对其造成显着影响。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研究火麻蛋白的消化特性,火麻水相蛋白的可溶性氮释放量高于火麻粕蛋白,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酸浸超声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其可溶性氮释放量最高达到90.33%。综上所述,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能够高效地同时提取火麻油和火麻蛋白,油脂和蛋白产品品质优良,并且降低了水耗和酶制剂用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火麻籽加工工艺。
李静苗[4](2021)在《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分析及Emγ-TMT的克隆与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翅果油树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然而,由于翅果油树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和涉及维生素E的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关研究有限,限制了利用其籽油中高维生素E含量的优势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提高维生素E尤其是α-生育酚的含量。本研究通过第三代测序获得翅果油树的全长转录组信息,通过基因注释,挖掘与维生素E合成相关的基因。此外,对调控α-生育酚的关键基因-γ-TMT进行克隆并转化至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Pacbio sequel测序技术获得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对翅果油树叶、花、种子、果皮的混合样品进行测序,共获得135627条高质量转录本,其平均长度为2128bp,N50为3208 bp。通过在NR、NT、GO、KOG、KEGG、Swiss-Prot、Pfam等公共数据库进行注释分类,共有122325条unigene被注释在至少一个数据库中,28789条unigene注释到所有数据库中,二者分别占unigene总数的91.19%和21.23%。此外,在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中共预测到13346条含完整ORF的CDS序列;检测到20662个SSR位点(2~6 bp),SSR在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中的平均分布距离为13.971 kb;此外,共预测到转录因子共8047个(隶属于78个转录因子家族);CNCI、CPC软件和Pfam数据库均预测到的lnc RNA有18118条。基于在KEGG pathway中的注释并结合NR、Swiss-Prot数据库的功能注释,筛选到73条unigene编码8个可能与翅果油树维生素E合成相关的酶。(2)根据全长转录组中注释为γ-TMT的unigene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在翅果油树中克隆得到Emγ-TMT基因的ORF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mγ-TMT基因的ORF全长为1047 bp,CG含量为46.42%,共编码348个氨基酸。Emγ-TMT基因编码的蛋白为非分泌蛋白,属于甲基转移酶家族,分子量为38746.09 D,共由20种氨基酸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叶绿体上。蛋白二级、三级结构分析表明Emγ-TMT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及延伸链三部分构成。进化分析显示,Emγ-TMT蛋白与橡胶树γ-TMT的相似性较高。(3)为了进一步验证Emγ-TMT的功能,构建过表达Emγ-TMT载体并转化至拟南芥中,结果共筛选到7个阳性克隆株系。对阳性株系中Emγ-TM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显示,株系γ-TMT-2#、γ-TMT-5#、γ-TMT-7#中Emγ-TMT基因的表达量相对较高。维生素E含量及各生育酚组分定量测定表明,3个株系的种子中的α-生育酚的含为4.71-5.40 mg/100 g,平均值约是野生型的5.4倍,但是维生素E的总含量增加程度不高,比野生型仅提高了约1.09倍。由此表明Emγ-TMT在可提高α-生育酚含量,但是对维生素E的总含量提高不明显。综上,本研究通过对翅果油树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对Emγ-TMT进行克隆和转化分析,为今后利用γ-TMT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α-生育酚的含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史肖[5](2021)在《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为豆科(Leguminosae)鹰嘴豆属(Cicer)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攀援植物,在许多国家广泛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云南等地。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鹰嘴豆在新疆地区药用历史悠久,具有主消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痢疾、胃肠胀气、支气管炎等疾病。相关研究表明鹰嘴豆及其提取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但鹰嘴豆化学成分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对鹰嘴豆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究了单体化合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本实验以鹰嘴豆种子为材料,用70%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各萃取物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共提取到25个化合物。通过共薄层、1H-NMR、13C-NMR波谱解析、查阅文献等方法鉴定出2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硬脂酸(1)、棕榈酸(2)、β-谷甾醇(3)、β-香树脂醇(4)、豆甾醇(5)、齐墩果酸(6)、油酸(7)、亚油酸(8)、白桦脂醇(9)、羽扇豆醇(10)、蔗糖(11)、甘露醇(12)、鹰嘴豆芽素A(13)、芹菜素(14)、胡萝卜苷(15)、4-甲氧基肉桂酸乙酯(16)、Mallonanosides A(17)、茜草乔木醇b(18)、阿魏酸(19)、槲皮素(20)、染料木素(21)、芒柄花素(22)、大豆苷元(23)、染料木苷(24)、大豆皂苷Bb(25)。其中化合物9、10、16、17、18、24是首次从鹰嘴豆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检测终浓度分别为1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时各单体化合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合物12、19、20、25在一定浓度下可促进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其中化合物20在浓度为5μg/ml、10μg/m L、20μg/m L时促进作用较强(p<0.01);而化合物14、16、22在一定浓度下则会抑制小鼠脾细胞体外活力,其中化合物14在浓度为10μg/m L、20μg/m L时抑制作用较强(p<0.01)。本实验从鹰嘴豆种子中提取到25个单体化合物,为后续的活性研究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单体化合物,为鹰嘴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单体化合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为实验室后续研究鹰嘴豆提取物的免疫调节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景丽,孙鸿,宋浩[6](2020)在《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相关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维生素E是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脂溶性化合物,是维持机体代谢的必需维生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量极大.市场上的维生素E主要来自化学合成和从植物油馏出物中提取.传统的化学合成方式因不能合成特定的立体构型而受到限制.植物提取的方法也受制于有限的植物资源和高的时间成本.利用微生物合成特定构型的复杂天然化合物是一种经济、清洁的方法.本综述首先总结了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及其研究进展,其次对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尿黑酸和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的代谢途径在模式微生物中的代谢工程改造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于利用微生物来生物合成维生素E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祖述冲[7](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张威毅[8](2020)在《大豆多肽Lunasin积累及其外源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Lunasin是一种大豆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及降低体内胆固醇等生物活性。但Lunasin在大豆中含量较低,约为0.5~1.2 mg/g,且提取纯化复杂,使得Lunasin在工业化生产及商业化利用难以实现。本论文从大豆发芽积累Lunasin的影响因素、Lunasin功能活性以及Lunasin肽在谷子中表达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Lunasin的生产应用奠定基础。首先,研究了在大豆发芽过程中,发芽温度、发芽时间以及Na Cl的浓度对Lunasin积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对豆芽中Lunasi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a Cl胁迫大豆发芽Lunasin积累最佳条件为:Na Cl浓度为50 m M,发芽时间为6 h,发芽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豆芽中Lunasin含量为2.34 mg/g。其次,研究了Lunasin肽的生物活性。(1)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Lunasin纯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0.125~1 mg/m L范围内,未发芽组、水处理组和盐处理组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盐处理组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显着高于水处理组和未发芽组。(2)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NO测定中,盐处理组、水处理组和未发芽组均显着抑制NO在培养基中的积累,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2 mg/m L时,盐处理组的抑制率(70.2%)明显高于水处理组(58.4%)和未发芽组(51.9%)。此外,Lunasin纯提物能抑制脂多糖诱导一氧化氮合酶(NOS)、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表达,抑制作用:盐处理组>水处理组。(3)测定了Lunas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抗增殖作用。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未发芽组、水处理组和盐处理在0.5~2 mg/m L浓度范围内对MDA-MB-231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在抗增殖实验中,未发芽组、水处理组和盐处理组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在2 mg/m L浓度下,盐处理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69%)明显高于水处理组(52%)和未发芽组(37%)。最后,以谷子为植物表达系统,外源表达Lunasin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表征。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Lunasin谷子转基因植株,Western-blot结果表明,Lunasin肽在转基因谷子中成功表达。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检测显示转基因型(转Lunasin谷子中Lunasin肽富集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显着高于野生型(野生型谷子中多肽富集物)。Lunasin降脂活性分析表明,相比于野生型,转基因型能够更好的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分化过程中油脂的堆积。同时,转基因型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也高于野生型。
郝宇琼[9](2020)在《大豆Lunasin基因的过表达和Lunasin多肽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机理初探》文中认为Lunasin,是从大豆中分离获得的新型天然多肽,分子量为5.0 KD左右,含有44个氨基酸;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但天然来源的Lunasin多肽含量极低,化学合成成本较高,如何高效获得Lunasin多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利用DNA重组技术高效合成Lunasin多肽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转基因大豆是目前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泛的遗传修饰农作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取优良转基因大豆的手段日趋成熟。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将大豆内源基因Lunasin多肽编码基因转入其基因组中,由35S强启动子启动基因过量表达,筛选高Lunasin含量的转基因大豆株系,建立转基因大豆功能活性评价体系,结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Lunasin多肽抗癌分子机制。取得以下实验进展:1.转基因大豆的获得: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Lunasin多肽编码基因转入大豆基因组中,目前已获得15个独立的T1代转基因大豆株系。建立了Lunasin多肽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Lunasin多肽在保留时间10.606 min时出峰,其一级质谱分析可检测到多个母离子信号,且表现出多电荷状态。2.转基因大豆分子生物学分析:通过FQ-PCR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分析表明Lunasin多肽在大豆中成功表达,且转基因大豆株系12、43、45中Lunasin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检测其含量,筛选高Lunasin含量的转基因大豆株系。Lunasin多肽在转基因系12、43、45中分别为1.47 mg·g-1、1.32 mg·g-1、1.97 mg·g-1,明显高于受体材料0.94 mg·g-1;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Lunasin多肽含量这一技术方法可行且有效。3.转基因大豆抗氧化、抗炎、抗癌功能评价:过表达Lunasin基因显着提高了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富集物的抗氧化活性。LET(Lunasin enrichments from transgenic soybean)对DPPH、ABTS+以及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LEW(Lunasin enrichments from wild soybean)。在LPS诱发的炎症反应中,LET和LEW样品在系列浓度梯度(0.25-4 g·L-1)范围内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无毒性;与LEW相比,LET对RAW264.7细胞中NO及细胞因子IL-1、IL-6释放的抑制活性明显较高。过表达Lunasin基因可显着提高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富集物的抗癌活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Lunasin多肽可进入哺乳动物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部位发挥功能。在抗增值试验中,LET、LEW可显着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值,且LET抑制能力明显强于LEW;4.Lunasin多肽对乳腺癌细胞增值抑制机理研究:综合应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技术,全面分析Lunasin处理前后细胞内基因、蛋白表达调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Lunasin多肽抗癌调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Lunasin多肽处理后,细胞内DNA复制和溶酶体通路被显着抑制,细胞凋亡通路显着激活。推测Lunasin多肽可通过抑制DNA复制阻止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线粒体轴诱发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李苑麟[10](2020)在《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松香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林产资源,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种树脂酸。松香酯为松香与单元或多元醇酯化而成的产物,是被广泛应用的松香改性树脂。然而由于松香中的树脂酸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使得松香产品的性能降低,限制其诸多应用领域。因此,松香、松脂的氧化反应,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提高松香及其改性树脂产品生产质量,减少和避免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发生氧化反应致使产品质量下降,有必要开展树脂酸和改性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了解氧化反应规律,为松香产品热稳定性评估、抗氧化技术开发等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松香树脂酸中两种代表性成分:枞酸及左旋海松酸、最常用的两种松香酯:松香甘油酯(GER)及松香季戊四醇酯(RPE)为研究重点,开展了相关的氧化过程热稳定性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枞酸热稳定性和氧化过程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枞酸在氧气氛围下的热分解特性和分解动力学。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装置研究了枞酸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碘量法跟踪测定了枞酸氧化反应的过氧化值生成规律,分离表征了枞酸氧化生成的初级过氧化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其热分解特征参数。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氧化产物,探索氧化途径。TG实验结果表明,在308 K时出现了枞酸与氧气结合增重现象,枞酸在氧气气氛中的失重为一个台阶,热分解的起始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温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Kissinger法和FWO法计算了枞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Kissinger法得到的活化能Ea为96.59 k J·mol-1,指前因子A为1.23×108 s-1。由FWO法计算的活化能模型区间包含Kissinger法计算的值,FWO法所得活化能随着反应进度α的提升(0.1到0.9),总体趋势上升。碘量法分析结果指出,枞酸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在343 K以下的氧化过程中可以形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物;当反应7 h时过氧化值最高可达到21.77 mmol·kg-1。生成的初级氧化产物经MS、NMR和IR等表征,它是7-氢过氧基-13-枞-8(14)-烯酸。该过氧化物热分解的DSC特征参数:放热起始温度(T0)为353.94 K,分解热(QDSC)为545.37 J·g-1。MCPVT实验和氧化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348 K以上过氧化物分解后,枞酸氧化过程会出现放热峰,自由基池的释放会加速自由基的快速氧化,通过加速氢提反应消耗大量氧气。当温度达到枞酸熔点(448 K)时,首次在枞酸中发现了二次氧化过程;枞酸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异构化、脱羧、氧化产物,主要有脱氢枞酸、新枞酸、7-氧代脱氢枞酸、7-甲氧基脱氢枞酸、2-脱氧酮基枞酸、12-甲氧基枞酸和去甲基枞-8,11,13-三烯。由此,枞酸氧化反应经历三个阶段:1.初级氧化阶段,主要是枞酸与氧气结合生成枞酸过氧化物;2.枞酸过氧化物发生快速热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3.枞酸氧化反应的终止期,伴随大量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2)、左旋海松酸热稳定性和氧化过程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氛围下的热分解特性和分解动力学。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实验装置(MCPVT)研究了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碘量法跟踪测定了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过氧化值变化。研究了左旋海松酸过氧化值的生成规律,测定了其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征参数。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氧化产物,探索氧化途径。TG实验结果表明,在303 K时出现了左旋海松酸与氧气结合增重现象,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气氛中的失重为一个台阶,热分解的起始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温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Kissinger法和FWO法计算了左旋海松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Kissinger法得到的活化能Ea为104.20 k J·mol-1,指前因子A为5.16×108 s-1。由FWO法计算的活化能模型区间包含Kissinger法计算的值,FWO法所得活化能随着反应进度α的提升(0.1到0.9),总体趋势上升。碘量法分析结果指出,左旋海松酸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在323 K以下的氧化过程中可以形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物;当反应2 h时过氧化值最高可达到30.44 mmol·kg-1。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薄层色谱法(TLC)分析表明左旋海松酸氧化产生多种过氧化物,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放热起始温度(T0)为375.37 K,分解热(QDSC)为338.75 J·g-1。MCPVT实验和氧化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325 K以上过氧化物分解后,左旋海松酸的氧化过程会发生放热过程,自由基池的释放会加速自由基的快速氧化,通过加速氢提反应消耗大量氧气。当温度达到左旋海松酸熔点(423.15 K)时,首次在左旋海松酸中发现二次氧化过程。左旋海松酸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产物,主要为脱氢枞酸、枞酸、长叶松酸、新枞酸、7-氧代脱氢枞酸、7-乙烯基-1,2,3,4,4a,4b,5,6,7,9,10,10a-十二氢1,4a,7-三甲基-7,15-海松二烯-18-菲1-甲酸和1,2,3,4,4a,9,10,10a-八氢-6-甲氧基-1,4a-二甲基-7-(1-乙基)-菲-1甲酸。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经历三个阶段:1.初级氧化阶段,主要是左旋海松酸与氧气结合生成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2.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发生快速热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3.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终止期,伴随大量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3)、抗氧剂对枞酸和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MCPVT测定在氧气氛围下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与氧气作用行为,考察4种抗氧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枞酸或左旋海松酸质量的增加,枞酸或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放热峰逐渐增大,当枞酸和左旋海松酸质量为4.8 g时,它们的最大放热温升△T分别达到25.1 K和16.8 K。在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中添加抗氧剂时,显着提高它们的初始氧化反应温度,并且放热温升值△T明显减小。说明了抗氧剂具有稳定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作用,减慢氧化反应速度。其中,4种抗氧剂对枞酸抗氧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维生素E>抗氧剂1010>BHT>茶多酚;4种抗氧剂对左旋海松酸抗氧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BHT>抗氧剂1010>维生素E>茶多酚。(4)、松香甘油酯(GER)和松香季戊四醇酯(RPE)光氧化反应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气固光氧化反应装置,测定GER和RPE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探索GER和RPE的耐候性。通过在空气中对无紫外辐照、365nm、254 nm紫外辐射下GER和RPE氧化反应研究,获得两种松香酯的光氧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的空气中,GER和RPE可以在254 nm紫外辐照下被氧化,而在室温下无紫外辐照或365 nm紫外辐照下则没有观察到氧化反应发生。GER的光氧化过程为假一级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活化能(Ea)与I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Ea=-3.575ln I+34.943;RPE的光氧化过程也是假一级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Ea与I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Ea=-4.937ln I+45.565。GER和RPE在其光氧化过程中会形成高水平的过氧化物。温度(T)和光强(I)的增加会通过加速过氧化物的形成而使得GER与RPE不稳定。
二、首次从大豆中提取维生素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次从大豆中提取维生素E(论文提纲范文)
(1)三烯生育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烯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及分布 |
2 三烯生育酚的生物学功能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抗癌、抗炎作用 |
2.3 神经保护作用 |
2.4 降低胆固醇的功能 |
3 三烯生育酚的生物强化 |
3.1 HGGT基因过表达提高三烯生育酚含量 |
3.2 合成途径其他关键酶基因过表达提高三烯 |
3.3 提高高活性的三烯生育酚组分含量 |
4 展望 |
(2)植物蛋白基生物活性物乳液/胶囊包埋体系的构建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Pickering乳液 |
1.1.1 Pickering乳液及其稳定机理 |
1.1.2 影响Pickering乳液稳定的因素 |
1.1.3 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剂 |
1.1.4 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
1.2 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植物蛋白 |
1.2.1 大豆蛋白 |
1.2.2 花生蛋白 |
1.2.3 小麦蛋白 |
1.2.4 玉米醇溶蛋白 |
1.2.5 蛋白质颗粒类型 |
1.3 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1.3.1 微胶囊简介 |
1.3.2 物理法制备微胶囊 |
1.3.3 化学法制备微胶囊 |
1.3.4 物理化学法制备微胶囊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蛋白质的提取及表征 |
2.2.4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2.2.5 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2.2.6 乳液的稳定性测试 |
2.2.7 柠檬烯的包埋及稳定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蛋白质的成分及性质 |
2.3.2 南瓜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稳定的高内相乳液 |
2.3.3 桃仁蛋白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其稳定的乳液 |
2.3.4 乳液的稳定机制 |
2.3.5 负载柠檬烯的高内相乳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醇对南瓜籽蛋白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2.4 乳液的耐醇性测试 |
3.2.5 不同pH下颗粒的形貌表征 |
3.2.6 乳液表面形貌及界面吸附量的表征 |
3.2.7 颗粒的流变性表征 |
3.2.8 不同醇水比乳液的表征 |
3.2.9 乙醇乳液的储存稳定性 |
3.2.10 负载维生素E的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pH下乙醇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2 颗粒团聚状态表征 |
3.3.3 颗粒在乳液表面的状态 |
3.3.4 稳定机制 |
3.3.5 不同醇水比对乳液的影响 |
3.3.6 乙醇乳液的稳定性 |
3.3.7 维生素E的负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微胶囊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微胶囊的制备 |
4.2.4 微胶囊形貌表征 |
4.2.5 微胶囊元素分析 |
4.2.6 负载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及分析 |
4.2.7 微胶囊稳定性分析 |
4.2.8 维生素E的释放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胶囊制备 |
4.3.2 影响微胶囊的因素 |
4.3.3 结构分析 |
4.3.4 负载维生素E的微胶囊 |
4.3.5 微胶囊包载维生素的稳定性分析 |
4.3.6 微胶囊模拟体外释放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麻概况 |
1.2 火麻籽的利用与开发 |
1.2.1 火麻油生理功能与研究现状 |
1.2.2 火麻油提取开发现状 |
1.2.3 火麻蛋白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 水媒法提取食用油技术 |
1.3.1 水媒法的背景与技术特点 |
1.3.2 水媒法的发展历程 |
1.3.3 水媒法现状与研究进展 |
1.4 油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处理 |
1.4.2 微波处理 |
1.4.3 超声波处理 |
1.4.4 复合预处理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火麻籽基本成分测定 |
2.2.2 火麻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2.2.3 火麻籽的预处理 |
2.2.4 火麻籽的粉碎及粒径的测定 |
2.2.5 火麻籽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2.2.6 水酶法工艺中各相油脂和蛋白分布的测定 |
2.2.7 水酶法加工工艺 |
2.2.8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2.2.9 水酶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
2.2.10 火麻油品质分析 |
2.2.11 火麻油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
2.2.12 火麻油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的测定 |
2.2.13 火麻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
2.2.14 火麻油保藏稳定性分析 |
2.2.15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 |
2.2.16 火麻蛋白的分级提取鉴定 |
2.2.17 火麻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2.2.18 火麻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 |
2.2.19 火麻蛋白三级结构的测定 |
2.2.20 火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
2.2.21 火麻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火麻籽的基本组成成分 |
3.2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火麻油的影响 |
3.2.1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油脂分布的影响 |
3.2.2 预处理对粉碎频次及粒径的影响 |
3.2.3 预处理对火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3.3.1 超声功率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2 超声处理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3 柠檬酸浓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4 干燥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 火麻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
3.4.1 pH值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2 料液比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3 提取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4 提取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5 乳状液的破除 |
3.4.6 最佳工艺验证 |
3.5 火麻油品质与保藏稳定性研究 |
3.5.1 火麻油的基本品质指标 |
3.5.2 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 |
3.5.3 火麻油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3.5.4 火麻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3.5.5 火麻油的保藏稳定性 |
3.5.6 火麻油有害成分分析 |
3.6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研究 |
3.6.1 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分析 |
3.6.2 火麻蛋白的Osborne分级鉴定 |
3.7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结构的影响 |
3.7.1 火麻水相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3.7.2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7.3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8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性质研究 |
3.8.1 表面疏水性 |
3.8.2 持水性与持油性 |
3.8.3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
3.8.4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
3.8.5 体外消化率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分析及Emγ-TMT的克隆与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翅果油树研究进展 |
1.1.1 翅果油树生物学特性 |
1.1.2 翅果油树的营养及生态价值 |
1.1.3 翅果油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 维生素E研究进展 |
1.2.1 维生素E的结构特征 |
1.2.2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 |
1.2.3 维生素E合成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1.3 全长转录组在木本植物基因发掘中的利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的提取及文库准备 |
2.2.2 全长转录本的数据处理 |
2.2.3 基因功能注释 |
2.2.4 基因结构分析 |
2.2.5 与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全长转录组测序与组装分析 |
2.3.2 基因功能注释 |
2.3.3 基因结构分析 |
2.3.4 与VE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
2.4 讨论 |
第三章 翅果油树Emγ-TMT基因克隆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PCR引物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提取与反转录 |
3.2.2 目的基因扩增及胶回收 |
3.2.3 目的基因与T载体连接 |
3.2.4 Emγ-TM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翅果油树Emγ-TMT基因的克隆 |
3.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与载体 |
4.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4.2.2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4.2.3 Emγ-TMT基因在翅果油树中的定量分析 |
4.2.4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4.3.2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4.3.3 拟南芥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鹰嘴豆的化学成分 |
1.1.1 黄酮类化合物 |
1.1.2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
1.1.3 甾体类化合物 |
1.1.4 脂肪酸 |
1.1.5 多糖 |
1.1.6 其他类物质 |
1.2 鹰嘴豆的药理活性 |
1.2.1 降血糖活性 |
1.2.2 抗氧化活性 |
1.2.3 抗肿瘤活性 |
1.2.4 免疫活性 |
1.2.5 其他活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色谱介质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的提取 |
2.2.2 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
2.2.3 鹰嘴豆种子中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单体化合物纯度检测 |
2.3.2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单体化合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药品处理 |
3.2.2 小鼠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
3.2.3 小鼠脾细胞的培养 |
3.2.4 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检测 |
3.2.5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相关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E的天然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1.1 维生素E的天然合成途径 |
1.2 维生素E的生物合成进展 |
2 尿黑酸生物合成的相关途径 |
3 底物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生物合成的相关途径 |
3.1 MEP途径的相关基因工程改造 |
3.2 MVA途径的相关基因工程改造 |
4 总结与展望 |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
1.3.2 红松籽油概述 |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
1.5.1 喷雾干燥法 |
1.5.2 物理吸附法 |
1.5.3 复合凝聚法 |
1.5.4 乳液聚合法 |
1.5.5 分子包埋法 |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6.1 低温结晶法 |
1.6.2 分子蒸馏法 |
1.6.3 精馏分离法 |
1.6.4 吸附分离法 |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6.6 脂肪酶浓缩法 |
1.6.7 尿素络合法 |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7.1 解决的问题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红松籽的采集 |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
5.3.3 Fe~(2+)还原能力 |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4.3 Fe~(2+)还原力分析 |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6.6 本章小结 |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
7.3.3 PLA含量测定 |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PLA标准曲线 |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大豆多肽Lunasin积累及其外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Lunasin的结构及功能 |
1.2 Lunasin的纯化及提取方法 |
1.3 Lunasin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 天然植物中Lunasin的含量及其积累的研究现状 |
1.4.1 天然植物中Lunasin的含量 |
1.4.2 Lunasin的积累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第2章 NaCl刺激对大豆萌发过程中Lunasin积累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豆发芽实验 |
2.3.2 Lunasin提取及纯化 |
2.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 |
2.3.4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3.5 酶联免疫分析测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发芽时间对发芽大豆中Lunasin含量的影响 |
2.4.2 温度对发芽大豆中Lunasin含量的影响 |
2.4.3 Na Cl浓度对发芽大豆中Lunasin含量的影响 |
2.4.4 Lunasin质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aCl刺激积累的Lunasin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2 RAW264.7细胞培养 |
3.3.3 RAW264.7细胞毒性实验 |
3.3.4 RAW264.7细胞活性实验 |
3.3.5 MDA-MB-231细胞活性实验 |
3.3.6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4.2 抗炎活性分析 |
3.4.3 抗癌活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unasin在谷子中的表达积累及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质粒构建 |
4.3.2 农杆菌电击转化 |
4.3.3 谷子遗传转化 |
4.3.4 转基因谷子DNA鉴定 |
4.3.5 抗氧化活性实验 |
4.3.6 3T3-L1脂肪细胞活性实验 |
4.3.7 人乳腺癌MDA-MB-231活性实验 |
4.3.8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Lunasin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4.4.2 抗氧化活性分析 |
4.4.3 降脂活性分析 |
4.4.4 抗癌活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9)大豆Lunasin基因的过表达和Lunasin多肽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肽与人类健康 |
1.1.1 小分子多肽研究进展 |
1.1.2 大豆功能多肽研究进展 |
1.2 Lunasin多肽 |
1.2.1 Lunasin序列结构特点 |
1.2.2 Lunasin多肽在天然植物中的含量 |
1.2.3 Lunasin多肽功能活性 |
1.3 Lunasin多肽的提取、分离以及鉴定 |
1.4 Lunasin多肽的生产制备 |
1.4.1 天然Lunasin多肽提取与化学合成 |
1.4.2 Lunasin多肽的生物合成 |
1.5 转基因大豆研究与应用 |
1.6 组学分析 |
1.6.1 转录组学技术 |
1.6.2 蛋白质组学技术 |
1.7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Lunasin过表达转基因大豆的获得及其分子生物学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引物与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豆遗传转化 |
2.2.2 转基因大豆DNA鉴定 |
2.2.3 转基因大豆基因表达检测 |
2.2.4 转基因大豆蛋白表达检测 |
2.2.5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基因大豆的获得 |
2.3.2 Lunasin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 |
2.3.3 Lunasin蛋白表达分析 |
2.3.4 Lunasin多肽质谱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大豆抗氧化、抗炎、抗癌功能评价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提取、分离与纯化 |
3.2.2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富集物抗氧化检测 |
3.2.3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富集物抗炎活性检测 |
3.2.4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富集物抗癌活性检测 |
3.2.5 Lunasin多肽亚细胞定位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抗氧化性分析 |
3.3.2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抗炎活性分析 |
3.3.3 转基因大豆Lunasin多肽抗癌活性分析 |
3.3.4 Lunasin多肽亚细胞定位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Lunasin多肽对乳腺癌细胞增值抑制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引物及序列 |
4.2 实验方法 |
4.2.1 Lunasin多肽标准品对MDA-MB-231 的抗增殖试验 |
4.2.2 转录组分析 |
4.2.3 蛋白质组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Lunasin多肽抗增殖试验 |
4.3.2 测序数据质控 |
4.3.3 基因表达分析 |
4.3.4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4.3.5 Lunasin多肽序列结构及其功能 |
4.3.6 样品总蛋白质量检测 |
4.3.7 鉴定蛋白的评估和统计分析 |
4.3.8 差异蛋白富集分析 |
4.3.9 Lunasin多肽可抑制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线粒体轴诱发细胞凋亡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枞酸简介 |
1.1.1 枞酸的理化性质 |
1.1.2 枞酸的应用研究 |
1.1.3 枞酸的氧化反应研究 |
1.2 左旋海松酸的简介 |
1.2.1 左旋海松酸的理化性质 |
1.2.2 左旋海松酸的应用研究 |
1.2.3 左旋海松酸的氧化反应研究 |
1.3 松香酯简介 |
1.3.1 松香酯的合成 |
1.3.2 松香酯的应用研究 |
1.3.3 松香酯的氧化反应研究 |
1.4 有机化合物的自动氧化反应 |
1.4.1 自由基 |
1.4.2 自动氧化机制 |
1.4.3 过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
1.4.4 抗氧化剂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1.5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第二章 枞酸氧化过程的热稳定性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枞酸制备 |
2.2.2 枞酸在氧气氛围下热分解特性 |
2.2.3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的设计 |
2.2.4 枞酸的等温氧化反应 |
2.2.5 枞酸过氧化物浓度测定 |
2.2.6 枞酸过氧化物的制备与分离 |
2.2.7 枞酸过氧化物的结构表征 |
2.2.8 枞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2.2.9 枞酸在MCPVT中的氧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枞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
2.3.2 枞酸等温条件下氧化过程的压力行为 |
2.3.3 枞酸过氧化物的生成与稳定性 |
2.3.4 枞酸过氧化物的分离 |
2.3.5 枞酸过氧化物的分子结构 |
2.3.6 7-氢过氧基-13-枞-8(14)-烯酸的热分解特性 |
2.3.7 枞酸阶梯升温下的氧化行为 |
2.3.8 枞酸氧化产物及可能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左旋海松酸氧化过程的热稳定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左旋海松酸制备 |
3.2.2 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氛围下热分解特性 |
3.2.3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的设计 |
3.2.4 左旋海松酸的等温氧化反应 |
3.2.5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分析 |
3.2.6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3.2.7 左旋海松酸在MCPVT中的氧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左旋海松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
3.3.2 左旋海松酸等温条件下氧化过程的压力行为 |
3.3.3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分析 |
3.3.4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3.3.5 左旋海松酸阶梯升温下的氧化行为 |
3.3.6 左旋海松酸的氧化产物和可能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枞酸、左旋海松酸热稳定性及抗氧化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质量枞酸、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 |
4.2.2 4种抗氧化剂对枞酸、左旋海松酸抗氧化效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枞酸质量对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左旋海松酸质量对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3 抗氧化剂对枞酸的抗氧化效果 |
4.3.4 抗氧化剂对左旋海松酸的抗氧化效果 |
4.3.5 抗氧剂对枞酸和左旋海松酸的抗氧化共同特性和差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松香甘油酯和松香季戊四醇酯的光稳定性 |
引言 |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气固光氧化反应装置设计 |
5.2.2 光氧化反应 |
5.2.3 过氧化物浓度测定 |
5.2.4 氧化动力学计算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GER氧化特性 |
5.3.2 254nm紫外辐照下GER氧化动力学 |
5.3.3 RPE氧化特性 |
5.3.4 254nm紫外辐照下RPE氧化动力学 |
5.3.5 GER过氧化值分析 |
5.3.6 RPE过氧化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首次从大豆中提取维生素E(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烯生育酚研究进展[J]. 李彦娇,高媛,王磊,张兰. 生物技术进展, 2021(06)
- [2]植物蛋白基生物活性物乳液/胶囊包埋体系的构建与性能[D]. 沈永强. 江南大学, 2021(01)
- [3]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D]. 王宇凡. 江南大学, 2021(01)
- [4]翅果油树全长转录组分析及Emγ-TMT的克隆与转化研究[D]. 李静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D]. 史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相关进展[J]. 杨景丽,孙鸿,宋浩. 科学通报, 2020(35)
-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大豆多肽Lunasin积累及其外源表达的研究[D]. 张威毅.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9]大豆Lunasin基因的过表达和Lunasin多肽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机理初探[D]. 郝宇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D]. 李苑麟. 广西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