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斋志异》两性关系评判标准探赜(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1](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黄丽卿[2](2018)在《从“情礼融合”论《聊斋志异》人伦之美》文中指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所书写的女性生命之存在价值,大抵都有着"情礼融合"的价值意涵,但此一意涵并非制式、定格的,而是有着"因情适变"的思维与态度。因为有这样思维,使得这些女性在面对现实问题、情爱危机、家庭变故以及礼教规范等问题时,这些女性都能觉醒,经由"因情适变"的自主选择,而体现出"情礼融合"的生命价值意涵。但她们的改变并非颠覆传统伦理、脱离家庭秩序,而是在传统人伦关系与社会情境的变动中,重新透过"因情适变"与"情礼融合"来实现出生命的价值意涵,真正展现出人格美中"人伦之美"的典型。准此,本文将先探讨蒲松龄之"情礼融合"与"人伦之美"的写作理想,就此来探究《聊斋志异》中所体现"情礼融合"的"人伦之美"生命真谛,进而将《聊斋志异》中所要建构"人伦之美"的价值意涵彰显出来。
王文君[3](2016)在《《阅微草堂笔记》与六朝笔记小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笔记小说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先秦两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孕育,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笔记小说的第一个高峰;紧随其后的唐宋时期虽然出现了大批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大量的志人、志怪等笔记小说作品,但略显沉寂;继之,宋元话本小说兴盛,元明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暨笔记小说又陷入低谷;入清以后,文言短篇小说再度勃兴,又出现了笔记小说的第三次高峰。其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可作为清代笔记小说的优秀代表。在笔记小说史上,《阅微》作为一部与六朝笔记相隔千年的文学作品,即使经过作者纪昀刻意仿效,但作品的内容与实质已与六朝笔记小说相去甚远。因此,将《阅微》与六朝笔记进行比较研究,有很现实的学术意义与研究价值。一方面,通过对比二者的异同,可以更加明确二者的差异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丰富二者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笔记小说衍变、发展的脉络,启发我们进一歩探讨影响小说发展的因素,对中国小说的演变、发展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分为六章)、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对该选题理由或意义的综述,确定本文的研究价值;二是通过对该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的论述,确定本文突破的难题和攻克的难关,及该选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从六个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进行比较:第一章:从创作背景、创作心态方面对作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为六朝时代背景、纪昀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心态比较、纪昀对六朝前贤的接受与焦虑、借“影响的焦虑”解读纪昀创作的个性等五小节。第二章:从题材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文本分析,主要分为博物、世事、神鬼狐、梦境、幽冥、宗教、官场等小节,总结二者的不同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反映,探讨其前后的异同与内在的脉络。第三章:从主题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选取二者共有的果报、爱情、复仇等主题,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第四章:利用叙事学的理论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叙事分析,分为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结构三小节,分析二者在叙事方面的异同。第五章:从人物形象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分为人物类型及其分析、人物形象艺术探赜两小节,比较分析二者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第六章:从语言艺术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分为语言艺术的共同之处、语言艺术的差异两节,从而更加明确二者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特点。结语部分,通过对正文部分的追述,总结纪昀《阅微》在各个方面对六朝笔记的继承与超越,指出笔记小说前后相继、螺旋发展的事实,及其对进一步厘清笔记小说发展脉络的重要性与启发性。
蒋语萱[4](2016)在《古代文学美人形象塑造中的男性立场》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美人形象的塑造是颇为多见的,出现了许多形容美丽女子的专词,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等。尽管在封建宗法社会规范下,要求女德胜于女容,但男性长期受压制的欲望还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美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出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女形象不仅要求姿色绝艳,还需符合主动献身、匡扶夫业等特点,而当与之对应的男方权势出现式微之态时,美人则往往承担红颜祸水的责诛。这些要求无不反映了美人形象塑造中的男性立场。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张艳[5](2014)在《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文中提出还有,绪论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报告选题,告知本论文的题目,拟研究神话中的三大母题。母题是叙事文学中最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架构可以在文本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各种文体或文化产品中重新组合以再现。母题的流传有其内在的规律,母题的传承和积淀亦会受到经济、宗教、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母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按照文学史的线索对这些母题的结构特征和不同时期的变形置换进行归纳整理,可以见出母题作为一个简单却恒定的结构,其本质体现的是民族共同文化心理,而其形态在不同时代出现的移位与置换,背后所表现的则是时代的特色和文学发展的趋向。对母题的追溯可以上至神话。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意识结晶,此后更扩展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意识,因此,神话母题不仅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许多神话母题都具有原型意义和分析价值,故而本文选择中国神话母题作为研究的对象。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母题的定义等基本问题作出论述,以期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单个母题的分别研究进行归类分析;其次通过对母题与原型、主题、意象等相近概念的辨异,进一步对母题概念加以规范;此外,在对定义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同时,并有着理论上的简述,如阐释神话母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分析母题的客观性、组合性等基本特征,这些表述不仅使得文章更加具备层次,且使研究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本文的每一章节即是对一个母题的分析。本文选择了中国神话中人神遇合、异类幻化、死而复生三个母题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对材料的占有基础上认识这些母题的形态特征、推衍变化及其文化成因,希望能够因此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我们能够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每一章的内容而言,先是按照先秦、汉魏、唐宋等时间的顺序分为若干节。每一节的内容大致又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把握这一古老的情节结构在每个阶段里所涵盖、表述的内容;其次是在对文本的内容和情节的衍化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情节的呈现特征和变化特点;最后我们就这些材料分析和特征总结展开深入的探索,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成因。本文的第一章节就人神遇合这一母题展开探讨,人神遇合母题源于原始生殖、祭祀仪式,然而这这一母题所具有的原始宗教和信仰的意义很快被精神性的追求所掩盖,人神遇合的情节开始成为人类表达主体意识和宗教理想的载体。而随着人神遇合的故事里原始意义的隐退,人神遇合的情节框架里,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的情节开始占据更多的比例,而情节内容也更具现实性。在纵向的梳理外,文章还尝试从横向上来分析这一母题的呈现方式,将人神遇合情节分为人神遇合、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既有平行的展开又有交叉的倾向,如随着时代的演进,神、仙的角色逐渐淡出,而鬼的形象则日渐突出。人鬼故事在明清的盛行更加体现出神秘意识的减少,几乎全部都体现为社会意识的表达,且是男权社会的意识表达。考察人神遇合故事情节模式的发展,可以窥见这一模式背后的文化深层心理内涵,即这一情节架构的改变体现的是宗教色彩的淡化和世俗化社会的全面确立。本文的第二章节就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展开分析,首先对神话中精卫、瑶姬这些异类幻化的现象进行考证,得出生命形式之间可以互相幻化这一思维方式是原始初民所持的“万物有灵论”的产物,生命形式之间的幻化强调的是生命形式和生命能量的存在。但后世对这一母题的演绎过程中,母题的呈现方式却出现了阶段性的不同,如魏晋和宋明时期,幻化所展现的生命形态逐渐成为情节背景,而幻化这一情节的主要内容则重在表现异类幻化以眩惑人目,并以此来架构社会关系和现实内容。情节架构的重心一旦发生改变必将深刻地影响情节架构的呈现方式以及情节发展的走向,故而幻化这一行为的发生以及发生幻化的角色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在盛唐、明清文人那里,这一母题的原始意义则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将之与时代思想相结合,给原始的生命意义填充了更丰厚的内涵,而文化资源的丰富同时也推动了文学手法的进步,因此母题的呈现更加多样化、精致化,如《西游记》中从石头幻化成猴到猴子的七十二变,以及《红楼梦》中设定石头、仙草这一双重幻化情节来互为映衬,既是对文学传统的集成也是古老母题的推陈出新。文学是人的创造,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下,明显地呈现出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不同的精神气质。前者强调异类幻化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实现;后者侧重写成人形进入人类社会,与人类合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当然,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有赖于大、小两种传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明清文人小说为例,即可以看出大传统(精英文化)和小传统(通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在各自实现着自身的变化和革新的同时又与对方互补互渗、融合贯通,这种衔接对实现文化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幻化这一情节原本始于原始人类的自然想像,而后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一叙述情结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文学作品中更加盛行,这应该归因于人们的自然想象和集体意识的参与、主观审美创造、道德的强化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从而才衍生出这丰富的意义空间。论文的第三章是对死而复生这一母题的梳理,复生的情节体现的是初民基于自然循环的认识而产生的生命意识。这一母题在后世的演绎大致呈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用这一情节来承载宗教思想和伦理教化;一是以复生的情节为框架来构建艺术情境,借助复生的情节来演绎社会百态、主体情感等。对于前一种情况而言,由于过多地强调理念,故而情节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制约,情节的模式化、因袭性都十分突出;而对于后一种情况而言,由于复生的情节多半只是作为框架而出现,故而人们注重的往往是如何进行内容填充,这对于情节框架本身的发展而言并不能有太多的助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就这三个母题而言,复生这一母题的生长是最缓慢也是最不健全的。论文的最后部分从母题的形态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总结神话母题的特征,如母题的存在既有着世界的也有着民族的背景;母题的呈现是稳定性的,但也有无序的一面;母题的生长是规律性的,但就中国的叙事文学整体情况而言,母题的成长并不十分完善。在分析母题的呈现及其文化成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这三个母题所体现出的文化上的本质特征:浓厚的道教色彩。道教教义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有格外深重的影响在于其教义的独特性,如过分地强调“生”之一端,并以此为基点来观察宇宙和人生,故而我们的文学中,对待神、仙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中心,而人神关系则多半是对立、相争的;对于女性——无论是神女还是异类幻化的女性,都常持摒弃与拒绝的态度,体现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世俗社会的全面迎合;对现实欲求的追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这一命题时采取“复生”这一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的方式。而复活这一设想看起来是对生命的乐观,但在这一乐观的表层之下我们也不能忽略其骨子里带有的悲观和虚无。此外,文章还简要论述了阴阳结构等文化内核中的问题,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历史演进并指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做出新的展望。总之,本文是以对神话母题的形态特征作为研究的基础,以文本分析为桥梁,指向的是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三个层次是依次推进且又密切一体的。我们既借此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古典文学的母题呈现,也为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展开了新的视角,为今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考察作出有意义的借鉴。
韩林[6](2012)在《武则天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方法为主,以传统文献学、目录学为基础,兼顾心理学、西方叙事学、性别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对武则天故事个案进行研究。总体看来,武则天故事有两个层面,官方文字记载与民间口头传说,分别出现了贬低和褒扬两种相反的倾向。在官方男权文化框架中,如果不能成为“天使”,那么就必须成为“魔鬼”。这是积极晕轮效应与恶魔效应作用的结果。官方的武则天形象是一个被正统文化过滤过的,被不同群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改变、加工、制造出来的多种观念的载体,是主流文化的产物。民间故事中的武则天形象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从纵向上看,武则天故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发轫期、沿承期、转型期和繁荣期。唐五代是发轫期:这时关于武则天的记载比较分散,多是片断性的、独立的小故事。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是后世撰写武则天故事的起点。唐代的武则天故事都是在她的子孙当政时流传的,在“家国同构”的封建王朝,孝道及“为尊者讳”的原则使唐代的武则天形象总体上接近历史。宋元是沿承期:也是无顾忌地评价武则天的开始。这一时期的作品沿袭了唐代的思路,并按照编撰者的主观意识开始甄别和分类。由于靖康之变、南宋偏安、元蒙入主中原,武则天故事在原本反对“异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反对“异族”的思想,笼罩在正统性和民族性的观念之下。明代是转型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使这一时期的武则天颠覆了传统基于史实之上的描绘,在小说和戏曲中出现了刻意歪曲,恶意贬损的倾向,产生了一大批艳情小说。清代是繁荣期:各种文体中都有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并出现了妖魔化武则天的倾向。从横向上看,武则天故事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在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性别文化的基础上展开。每章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第一节是武则天与该主题的概说,然后按照时代顺序梳理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的流变、特点及文化内涵,最后一节是关于此类故事文学规律的总结,尤其注意考查故事从史学向文学移位的动态轨迹。论文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关于武则天材料的文献综述。按照朝代的顺序排列,在朝代之下按照体裁分为历史典籍、野史笔记、小说戏曲、诗文等。每部作品简要介绍作品的体裁、作者、着录情况、版本及与武则天相关的内容等。第二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女子干政主题。对武则天皇位正统性的批判贯穿始终。唐代的文本相对客观地展现武则天的功过,包括后宫干政与女皇执政两部分;宋元时期从正统性的角度批判武则天的僭越行为;明代武则天成为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她的政治能力被弱化;清代把武则天丑化为祸水,并出现了此类故事中唯一的正面形象——支持女性参政的理想明君。第三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转世报应主题。武则天与转世报应主题的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武则天对转世说法的利用。她利用佛教作为自己问鼎皇位的舆论先导,把它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和理论武器。另一条线索是封建士大夫阶层运用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惩罚武则天,歪曲她的形象。唐宋时期女皇利用佛教登基;元明时期人们用因果报应观念诋毁女皇形象;清代人给武则天安排了皈依的结局。第四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神秘文化主题。皇权必须被神化才具有威慑力。超现实的故事使君权在合法性之上更具有神秘性,从而变得不可置疑。唐宋时期的神秘故事主要是出于“圣人有异表”的观念和帝王出身不凡的思维定势;元明时期集中于武则天登基是天命所在;清代的此类故事把武则天神化。总的说来,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命由天定、君权神授的思想。第五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不伦之恋主题。讲述的是武则天的情感生活,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武则天与唐太宗、唐高宗的故事,另一条是武则天与男宠的故事。前者是公开化的夫妻,后者则是不见光的地下情人。前者是武则天攀登权利的阶梯,后者则是她晚年生活的开心果。前者因为触犯“乱伦”的禁忌而受人诟病,后者则因败坏“妇德”而成为众矢之的。唐宋时期,这些故事大体符合史实;宋元时则把反面因素夸大;从明代开始,两条线索并拢,都朝着艳情化的方面发展;清代武则天被全面妖魔化。武则天被丑化,是封建社会性别哲学泛化到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出现的一种歧视现象。武则天故事总体上经历了从政治主题到情欲主题的转换,这是男性把政治失败转移到两性的战场上来,把武则天从政治领域排挤出去的结果。皇权强化的附带作用;男权文化的排斥作用;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恶魔效应的夸大作用使武则天的形象每况愈下。故事中武则天的话语早已经被男性霸权的口水所淹没,她被物化成一个符号,一个无意义的空洞能指,成为作者具有虐她性质的个人意志的伸张。武则天形象在传统文化中承担了补偿、宣泄、教育等功能。她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女性地位的起伏而波动,成为男女政治博弈的风向标。
曾艳[7](2011)在《汪曾祺情爱观的现代意识——谈“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的改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曾祺在"聊斋新义"系列小说中,通过改写《聊斋志异》部分情爱故事,消解了其中所隐含的性别歧视、性别奴役因素,将自由、独立、平等、女性解放、美等现代意识融入男女情爱关系的建构,向读者传递出带有作家鲜明个性的独特情爱观和审美理想,改变了原着文本的文化精神,改写行为具有文化重构的意义。
安载鹤[8](2010)在《日本近代以来《聊斋志异》的受容及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我国《聊斋志异》研究,引进西方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叙事学、女性文学批评,成为《聊斋志异》研究的主流。与之相对,同为汉字文化圈的日本的受容可谓我国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本论文将焦点集中于日本近代以来对《聊斋志异》的受容与研究,试图展现翻译·翻案的全过程及研究的倾向,在儿童文学方面作为材料的作用,并从中国研究的影响和日本的新动向,探求《聊斋志异》的现代意义。这里所说的受容,是接受与吸收的结合,与单纯接受相比,更主要在于吸收于自己的文化之中。第一章“序章”中,首先追溯了《聊斋志异》的成书、刊行。重点介绍了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对《聊斋志异》的评价。近代日本对《聊斋志异》的受容形态,其背景是中日两国对“鬼”、“幽灵”、“妖怪”等概念的异同上,同时这也是解读以“支那趣味”作为原点的《聊斋志异》受容过程的重要线索。第二章“《聊斋志异》的翻译”将重点集中从柴田天马、田中贡太郎开始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翻译。对柴田天马、田中贡太郎、村上知行、增田涉、田中克己等译本的内容、文体进行对照,此外还介绍了近年的翻译活动。第三章“日本近代文学作品对《聊斋志异》的受容”中,对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聊斋志异》的翻案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国木田独步、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火野苇平、安冈章太郎、小林恭二的翻案进行考察,解读翻案的内容与作家阐释的关系,以及对《聊斋志异》传播的作用。第四章“日本学界对《聊斋志异》的研究”中,从着作、论文、日本着中国文学史三个方面,试图掌握日本学界《聊斋志异》研究的全貌。第五章“《聊斋志异》与日本儿童文学”是中国《聊斋志异》接受形态中没有的一个领域,本论文着眼于近代、现代、近年三个阶段的翻译、编撰活动,对《聊斋志异》的想象性与日本儿童文学的关联进行探讨。第六章“日本《聊斋志异》研究的展望”,阐述了中国研究对日本研究的影响,并结合日本研究的新动向,预测作为中国古典的《聊斋志异》在日本的受容。日本,随着人们对中国现代社会认识的提高,《聊斋志异》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承担探索异国情趣的古老中国社会的桥梁的作用。在其社会背景的淡化中,作为文学文本的虚构性、想象力被不断强化。本论文对日本近代以来对《聊斋志异》受容与研究,其现代意义在于《聊斋志异》文本本身的价值。日本的翻译、翻案活动,是对文本现代意义的阐释,其操作性在研究视角上给我们的启示。
毛慧君[9](2005)在《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文中提出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领域中,有大量出自女性手笔的诗词、小说、戏曲等作品;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各类生动鲜活的女性人物;另外,在古代留存下来的史料文献中,亦保留了诸多涉及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等方面的言论断说。对这些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并分析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气象。1995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广泛注意到由性别视角切入来观照古代文学史料这一研究视角,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尚未见到学术界有相关的学术史研究论文出现。笔者收集梳理自95年以来,运用性别视角看待古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论文1300多篇、研究着述60余部。在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2000~2004)目录中,又搜罗到52篇经由性别视角观照古代文学的学位论文,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于此课题。本文分三章来探讨古代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 第一章,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的渊源:简要阐释了“古代文学史料”以及“性别视角”的概念;从性别视角看古代文学史料运用的研究成果现状述评;1995至2004年以来,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的重要推进以及这一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的成果分类(1995~2004):将近十年的研究分成四大类探讨学界的研究所得: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文献学研究,包括:从女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证切入的研究;从女作家作品收集整理切入的研究;从女作家作品的注疏、校勘切入的研究以及从着录研究文献、分析文献材料切入的研究。群体性研究,包括:从文学团体切入的研究;从家族文学切入的研究;从地区作家切入的研究。个案考察,包括:运用比较方法探视女作家作品特质;从文学传播与接受角度进行研究;对女作家“内心隐秘”进行剖析;探寻女作家的性别意识。社会性别理论为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带来新启示,其中包括:双性气质研究以及文化原型研究。第三章,近十年研究成果热点探索:采用对比参照的方法,为95年以来的研究所得归纳了六方面重要发展:标以“性别”或以性别为主题的研究论题普遍出现;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跨学科与深层化;古典文献史料的运用更加多元化;研究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以及女性文学史的细致化与分体化发展。在热点探索中找出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近十年研究的重要突破:对女性作品风格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对古代文学史料的价值探索成为研究突破点;从古代女性文学形象探析性别观念的真意。进而,又从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探寻性别与文学的价值所在。本文认为,从性别视角出发,在古典文学领域中,通过对诸多文学文化现象的透析,我们可以“通过老面孔看新问题”,体察到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研究所看不见的东西。从性别角度切入来看待男女在个人地位、社会价值、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异同,目的在于,在承认两性有一定差别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范式,追求个性自由的成长,不把男性或女性各自限制在某一固定角色中。男性不一定要成为典型的“男人”,女人也并非总得柔弱、温婉,处于弱势、辅从地位。本文从古典文献,主要是其中一些围绕文学展开的材料中,梳理出历代两性在现实与文学中的角色扮演,总结其中规律性的启示,以求为今后学者探寻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这一课题提供一些思路,并希望能引起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方法和角度的思考。
陈炳熙[10](2003)在《论《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文中研究指明《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描写是感人的,精彩的。这是因为:作者既忠实于当时的现实,又不自然主义地被那个时代的现实困住,它有现实的厚实基础,又有理想的闪光;同时,作者写作时所具有的炽热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以及高超传神的细节描写的能力等等,都使《聊斋志异》在爱情描写方面达到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二、《聊斋志异》两性关系评判标准探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聊斋志异》两性关系评判标准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1)《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
一、科举故事范型 |
二、官场故事范型 |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
三、“城隍”故事范型 |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
一、演员对话音效 |
二、场景音效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
一、全景镜头 |
二、长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四、蒙太奇 |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
三、环境的描写 |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
二、音乐剧《聂小倩》 |
三、话剧《兰若寺》 |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
(3)《阅微草堂笔记》与六朝笔记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乱世珍珠,盛世余晖——创作背景、创作动机比较 |
第一节 动荡战乱中的六朝 |
第二节 繁荣余晖中的大清 |
第三节 纪昀与六朝作者创作动机比较 |
第四节 纪昀对六朝前贤的接受 |
第五节 借“影响的焦虑”解读纪昀的创作 |
第二章 采掇异闻,时作笔记——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博物 |
第二节 神鬼狐 |
第三节 世事 |
第四节 梦境 |
第五节 幽冥 |
第六节 宗教 |
第七节 官场 |
第三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主题比较 |
第一节 因果报应 |
第二节 情缘主题 |
第三节 复仇主题 |
第四章 追踪晋宋,纪事存朴——叙事艺术比较 |
第一节 叙事视角 |
第二节 叙事时间 |
第三节 叙事结构 |
第五章 人生百态,俶诡奇谲——人物形象比较 |
第一节 人物类型及其分析 |
第二节 人物形象艺术探赜 |
第六章 志人志怪,文言流长——语言艺术比较 |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共同之处 |
第二节 语言方面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母题 |
第二节 神话母题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人神遇合母题及其衍化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人神遇合情节考 |
一、《山海经》中夏后开的传说 |
二、感生神话 |
三、甲骨卜辞 |
四、《九歌》中的人神故事 |
第二节 人神遇合母题的衍生 |
一、楚辞与史传散文 |
二、人神遇合故事的典型性存在形态 |
三、神祗观念 |
第三节 秦汉人神遇合母题的表现形态 |
一、情节内容 |
二、情节出现新的支流 |
三、秦汉时期观念的嬗变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人神遇合母题的呈现 |
一、人神遇合情节的几种类型 |
二、情节成熟期的特征 |
三、宗教信仰与人文意识 |
第五节 唐代人神遇合母题的演绎 |
一、情节内涵的丰富 |
二、文采与意想的结合 |
三、盛唐文化的新质 |
第六节 宋元人神遇合情节的新趋向 |
一、情节内容的倾向性 |
二、情节的时代特征 |
三、官方意识与民间意识的双重作用 |
第七节 明清人神遇合故事的呈现 |
一、情节内涵的大致体现 |
二、艺术的得失 |
三、传统意义的解构 |
总结 |
第二章 异类幻化母题及其变迁 |
第一节 神话传说异类幻化情节考 |
一、女娲“一日七十化”及“女娲之肠” |
二、夸父手杖化林等神话 |
三、女娃化鸟、启母化石 |
四、大禹神话 |
五、先秦散文里的幻化情节 |
第二节 先秦异类幻化情节的结构特征和文化成因 |
一、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 |
二、原始初民的生命观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幻化情节的发展 |
一、汉代异类幻化母题的呈现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类幻化情节 |
三、情节模式的定型 |
四、汉魏时期的文化嬗变 |
第四节 唐代幻化情节的变化 |
一、情节内容的充实 |
二、情节演进之迹甚明 |
三、文化的自觉和魄力 |
第五节 宋明话本小说名篇解析 |
一、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与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的比较 |
二、白蛇故事 |
第六节 文人笔记小说 |
一、情节内容 |
二、情节特征 |
三、文化成因 |
第七节 文人独立创作 |
一、文人创作的代表作:《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 |
二、情节的推陈出新 |
总结异类幻化母题与文化的大、小传统 |
一、“大传统”里的母题发展:魏晋志怪和唐人小说 |
二、小传统里的母题发展:宋明话本 |
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明清文人小说 |
附件 |
第三章 起死复生母题及其情节发展 |
第一节 神话传说里的起死复生情节考 |
一、《山海经》中动物的复生 |
二、《山海经》中人物的复生 |
三、《天问》中鲧的复生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复生故事 |
一、史传散文里的复生情节 |
二、“越姬死,七日而复”的故事 |
三、《墓主记》 |
第三节 魏晋时代复生母题的呈现 |
一、复生情节的涌现 |
二、情节的定型 |
三、时代的产物 |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复生母题 |
一、情节的内容 |
二、情节特征及文化背景 |
第五节 明清复生母题的发展 |
一、情节的内容体现 |
二、叙事传统的惯性存在 |
总结复生情节与民族文化心理 |
一、复生的情节架构 |
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循环观 |
结语 |
一、母题的外在形式 |
二、母题的文化内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武则天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武则天故事研究范围 |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武则天故事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唐五代武则天故事文献综述 |
1.1.1 历史典籍类 |
1.1.2 小说笔记类 |
1.1.3 诗文及绘画等 |
第二节 宋元时期武则天故事文献综述 |
1.2.1 历史典籍类 |
1.2.2 类书类 |
1.2.3 笔记小说类 |
1.2.4 戏曲类 |
1.2.5 诗文等类 |
第三节 明代武则天故事文献综述 |
1.3.1 小说类 |
1.3.2 戏曲类 |
1.3.3 绘画类 |
第四节 清代武则天故事文献综述 |
1.4.1 小说类 |
1.4.2 戏曲类 |
1.4.3 诗歌类 |
1.4.4 总集类 |
第二章 武则天故事与女子干政主题 |
第一节 武则天与女子干政现象概说 |
2.1.1 古代女子干政现象 |
2.1.2 统治者与女子干政 |
2.1.3 武则天与女子干政 |
第二节 唐五代:承认女主执政客观评价功过 |
2.2.1 正面评价:如实记录言行 |
2.2.1.1 骆宾王故事的文本流变 |
2.2.1.2 造成文本差异原因分析 |
2.2.1.3 骆宾王所承载文化意义 |
2.2.2 反面评价:虚构网罗罪行 |
2.2.2.1 当朝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
2.2.2.2 中晚唐对武则天的批评 |
2.2.2.3 五代人对武则天的指责 |
第三节 宋元:批判异性执政反对异族统治 |
2.3.1 含沙射影,借反对异性以反对异族 |
2.3.1.1 北宋:反对武则天为参政后妃鸣警钟 |
2.3.1.2 南宋:以武则天表达驱逐异族的愿望 |
2.3.1.3 元代:借反对异性表达反对异族统治 |
2.3.2 注此写彼,抬高骆宾王以贬武则天 |
2.3.2.1 从毁誉参半到完全肯定 |
2.3.2.2 从普通凡人到羽化登仙 |
2.3.3 拨乱反正,塑造狄仁杰以维护正统 |
2.3.3.1 小说中直谏的忠臣 |
2.3.3.2 诗歌中单一的性格 |
2.3.3.3 戏曲中丰富的形象 |
第四节 明代:强化忠臣形象弱化执政能力 |
2.4.1 诋毁武则天,严防女子干政 |
2.4.2 拔高安金藏,反衬酷吏政治 |
2.4.2.1 从写实性记载到传奇性描绘 |
2.4.2.2 从片断性记载到纪传性描写 |
2.4.3 塑造裴伷先,表现迫害忠良 |
第五节 清代:丑化武氏形象寄予女性理想 |
2.5.1 清代故事的时代特点 |
2.5.1.1 女性缠足现象描写 |
2.5.1.2 报纸发行行业介入 |
2.5.1.3 以武则天影射慈禧 |
2.5.2 叙事作品的形象丑化 |
2.5.2.1 虚构骆宾王后代,壮大反对派声威 |
2.5.2.2 续写安金藏故事,与复唐事业合流 |
2.5.2.3 强化说唐之系列,丑化为红颜祸水 |
2.5.3 女性参政的理想明君 |
2.5.3.1 开设女科 |
2.5.3.2 任命女官 |
2.5.3.3 为女性翻案 |
第六节 女子干政类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
2.6.1 人物形象上:从封建女皇到篡权僭主 |
2.6.1.1 从正面减少到反面增多 |
2.6.1.2 从客观描述到主观臆断 |
2.6.1.3 从单面叙述到多面展现 |
2.6.2 文学体裁上:从单一史料到众体兼备 |
2.6.3 艺术手法上:从秉笔直书到编造虚构 |
2.6.3.1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
2.6.3.2 无中生有,夸张虚构 |
2.6.3.3 主观臆断,削足适履 |
第三章 武则天故事与转世报应主题 |
第一节 武则天与转世报应观念概说 |
3.1.1 古代转世报应观念 |
3.1.2 统治者与转世报应 |
3.1.3 武则天与转世报应 |
第二节 唐宋:利用佛教登基 |
3.2.1 菩萨转世 |
3.2.1.1 弥勒信仰渊源 |
3.2.1.2 统治者的利用 |
3.2.1.3 附会弥勒转世 |
3.2.2 天女降生 |
3.2.2.1 天女说法来源 |
3.2.2.2 文学中的天女 |
第三节 元明:诋毁女皇形象 |
3.3.1 转世轮回的凄惨 |
3.3.2 滞留冥界的无奈 |
第四节 清代:安排最后归宿 |
3.4.1 恶有恶报 |
3.4.2 皈依结局 |
第五节 佛教类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
3.5.1 人物形象上:从转世女佛到忏悔女尼 |
3.5.2 叙事空间上:从单一空间到三界轮回 |
3.5.3 结构内容上:从断线珍珠到伏脉千里 |
第四章 武则天故事与神秘文化主题 |
第一节 武则天故事中所涉及到的神秘文化概说 |
4.1.1 古代神秘文化现象 |
4.1.2 统治者与神秘文化 |
4.1.3 武则天与神秘文化 |
第二节 唐宋:女皇登基的与论准备 |
4.2.1 相术:圣人异表 |
4.2.1.1 文本流变差异 |
4.2.1.2 文化原因阐释 |
4.2.2 预言:女主登基 |
4.2.2.1 图谶 |
4.2.2.2 预言 |
4.2.3 鬼魂求助:泽被阴阳 |
4.2.3.1 鬼魂求助故事的文学形态 |
4.2.3.2 鬼魂故事盛行的文化阐释 |
4.2.3.3 以鬼魂渲染武则天的能力 |
第三节 元明:上苑催花的神秘色彩 |
4.3.1 明代之前粉碎阴谋主题 |
4.3.1.1 粉碎阴谋主题的断裂 |
4.3.1.2 民间文学的补充演绎 |
4.3.2 明代演变的三个新主题 |
4.3.2.1 享乐主题 |
4.3.2.2 祥瑞主题 |
4.3.2.3 忠贞主题 |
4.3.3 催花的文化意义及影响 |
4.3.3.1 催花的文化意义 |
4.3.3.2 催花故事的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星命说对女王的神化 |
4.4.1 心月狐的星象学渊源 |
4.4.1.1 星宿指代对象角度:心宿及心宿二都是帝王的代表 |
4.4.1.2 宫廷建筑对应角度:心宿二对应的宫殿位置是明堂 |
4.4.1.3 星次分野对应角度:心宿所对应的地理分野是豫州 |
4.4.1.4 星象占卜吉凶角度:心宿二涉及到女主干政的问题 |
4.4.2 武则天命运与占星术 |
4.4.2.1 《镜花缘》中的描写 |
4.4.2.2 其它小说中的表现 |
4.4.3 星宿下凡的文化阐释 |
4.4.3.1 道教文化与星神变化说 |
4.4.3.2 原始思维的自然崇拜论 |
4.4.3.3 天人合一思想的感应说 |
第五节 神秘文化类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
4.5.1 人物形象上:从普通凡人到灵异神人 |
4.5.2 感情色彩上:从一味贬低到真心褒扬 |
4.5.3 结构内容上:从只言片语到连缀全篇 |
第五章 武则天故事与不伦之恋主题 |
第一节 武则天与不伦之恋概说 |
5.1.1 古代不伦之恋现象 |
5.1.2 掌权者与不伦之恋 |
5.1.3 武则天与不伦之恋 |
第二节 唐五代:接近历史,写实化倾向 |
5.2.1 异性对武则天的作用 |
5.2.1.1 丈夫:攀登最高权利的阶梯 |
5.2.1.2 面首:晚年生活的娱乐消遣 |
5.2.2 武则天对面首的态度 |
5.2.2.1 史书的记载 |
5.2.2.2 文学的演绎 |
第三节 宋元:抓住缺点,夸大化倾向 |
5.3.1 扰乱宫闱的淫妇:文人士大夫对武则天的评价 |
5.3.2 故意歪曲的恶妇:小说家们对后宫争宠的渲染 |
第四节 明代:聚焦面首,艳情化倾向 |
5.4.1 艳情化武则天的原因条件 |
5.4.1.1 主观方面,武则天的吸引力 |
5.4.1.2 客观方面,明代的社会氛围 |
5.4.2 铺陈与张昌宗的游乐生活 |
5.4.3 杜撰与薛敖曹的艳情故事 |
5.4.3.1 薛敖曹的文学形象演变 |
5.4.3.2 男性霸权与女性的失语 |
5.4.3.3 结局的儒释道文化阐释 |
第五节 清代:走向极端,妖魔化倾向 |
5.5.1 色魔化的丈夫:唐太宗、唐高宗 |
5.5.1.1 唐太宗 |
5.5.1.2 唐高宗 |
5.5.2 妖精化的自身:狐狸精 |
5.5.2.1 漂亮迷人 |
5.5.2.2 聪明多智 |
5.5.2.3 红颜祸水 |
5.5.2.4 风流淫荡 |
5.5.3 妖魔化的后代:骡(驴)头太子 |
5.5.3.1 骡(驴)的象征意义 |
5.5.3.2 图腾文化泛化的结果 |
5.5.3.3 文学传统的惯性作用 |
5.5.3.4 伦理道德意识的影响 |
第六节 不伦之恋类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
5.6.1 艺术形象上:从女皇到魔鬼 |
5.6.1.1 男宠数量扩大化 |
5.6.1.2 人物感情细腻化 |
5.6.1.3 思想性格复杂化 |
5.6.2 审美功能上:从垂鉴到宣泄 |
5.6.2.1 教化育人功能 |
5.6.2.2 心理补偿功能 |
5.6.2.3 情绪宣泄功能 |
5.6.3 叙事立场上:从传承到断层 |
5.6.3.1 正面题材,向前推进 |
5.6.3.2 涉及反面,加工改造 |
5.6.3.3 反面题材,全部抛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汪曾祺情爱观的现代意识——谈“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的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 健康自由的爱情理想:爱不能凑合 |
二 灵魂相通的知己之爱:超越外表缺陷 |
三 破除男性不切实际拥有美妻的幻想 |
四 对不符合传统伦理的性爱持包容态度 |
(8)日本近代以来《聊斋志异》的受容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章 |
1.1 日本における『聊斋志异』の受容 |
1.2 日本文化における「鬼」·「妖怪」 |
第二章 『聊斋志异』の翻訳につぃて |
2.1 『聊斋志异』の翻訳の最盛期 |
2.1.1 柴田天马、田中贡太郎 |
2.1.2 村上知行、增田涉、田中克己 |
2.2 『聊斋志异』翻訳の新动态 |
2.2.1 中野美代子の翻訳 |
2.2.2 佐藤亮一訳:林语堂着『マダム D:中国伝奇小说二十编』 |
2.2.3 近年の翻訳 |
第三章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における『聊斋志异』の翻案 |
3.1 国木田独步の翻案作品 |
3.2 芥川龙之介の翻案作品 |
3.3 太宰治の翻案作品 |
3.4 火野苇平の翻案作品 |
3.5 安冈章太郎の翻案作品 |
3.6 小林恭二の『本朝聊斋志异』 |
第四章 日本における『聊斋志异』の研究 |
4.1 『聊斋志异』研究の着书 |
4.2 『聊斋志异』研究の论文 |
4.3 日本编中国文学史における『聊斋志异』 |
第五章 『聊斋志异』と日本儿童文学とのかかゎり |
5.1 近代における日本儿童文学とのかかゎり |
5.2 现代における日本儿童文学とのかかゎり |
5.3 近年の概况 |
第六章 日本における『聊斋志异』受容の先行き |
6.1 中国の『聊斋志异』研究か日本に与えた影响 |
6.2 中日『聊斋志异』研究の异同 |
6.3 日本の『聊斋志异』文学研究の新しぃ动向 |
第七章 终章 |
7.1 日本近代文学批评における『聊斋志异』の位置づけ |
7.2 大众文学としての『聊斋志异』 |
参考文献 |
谢辞 |
(9)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的渊源 |
一、“古代文学史料”以及“性别视角” |
二、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成果现状述评 |
三、(1995~2004)重要推进 |
四、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的成果分类(1995~2004) |
第一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文献学研究 |
第二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群体性研究 |
第三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个案考察 |
第四节 社会性别理论为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带来新启示 |
第三章 近十年研究成果热点探索 |
第一节 近十年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近十年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从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探寻性别与文学的价值所在 |
结语 |
附录 |
研究专书(1995~2004) |
研究论文(1995~2004) |
参考文献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10)论《聊斋志异》中的爱情(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聊斋志异》两性关系评判标准探赜(论文参考文献)
- [1]《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2]从“情礼融合”论《聊斋志异》人伦之美[J]. 黄丽卿. 中国文论, 2018(00)
- [3]《阅微草堂笔记》与六朝笔记小说比较研究[D]. 王文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4]古代文学美人形象塑造中的男性立场[J]. 蒋语萱. 名作欣赏, 2016(05)
- [5]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D]. 张艳. 山东大学, 2014(11)
- [6]武则天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D]. 韩林. 南开大学, 2012(06)
- [7]汪曾祺情爱观的现代意识——谈“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的改写[J]. 曾艳. 当代文坛, 2011(05)
- [8]日本近代以来《聊斋志异》的受容及其研究[D]. 安载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D]. 毛慧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05(07)
- [10]论《聊斋志异》中的爱情[J]. 陈炳熙. 东岳论丛,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