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分权”话古今(论文文献综述)
兰秋阳[1](2018)在《金陵书局与晚清学术(1864-1911)》文中研究表明从同治三年四月庀局安庆,到宣统三年并入江南图书馆,金陵书局在晚清的主要活动时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作为晚清最负盛名的地方书局之一,金陵书局在创建者、编校人员、刊刻书籍等方面无一不展示出它的经典性,而它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历史也与晚清社会、政治与学术文化的演变息息相关。从刻书重心的转变来看,金陵书局的历史发展明显呈现出安庆曾氏书局、“金陵书局”、“江南书局”三个阶段。安庆曾氏书局时期,始自同治三年四月曾国藩与曾国荃设书局于安庆,九月迁局金陵铁作坊,次年八月撤局。安庆曾氏书局专为刊刻《船山遗书》而设,其性质仍是传统的幕府刻书组织,但较之传统幕府刻书又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金陵书局”时期,始自同治四年五月底李鸿章继任江督、组建“堂子巷”新局并开始使用“金陵书局”牌记。堂子巷新局替代铜作坊旧局,标志着金陵书局完成了从幕府刻书向地方书局的转变。“金陵书局”时期以编刻《四书十三经》《十四史》为重心,自李鸿章刻《四书十三经》、曾国藩迁局“飞霞阁”续刻《四史》、马新贻参与五局合刻《二十四史》至曾国藩谋刻《十三经注疏》,金陵书局维持了近十年的繁荣,发展成为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地方书局。地方书局的兴起是19世纪中后期令人瞩目的政治文化现象,它是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社会变迁、政治变局与学术衍变交织促成。光绪初年,“金陵书局”更名为“江南书局”,刻书重心转为“经史善本及海内稀有之书”。虽然经历了经费危机与人事变动,江南书局在光绪初年仍维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光绪六年以后,江南书局逐渐走向衰落,戊戌、庚子新政时期,江南书局先是改归江宁府管辖,不久并入江楚编译局,宣统三年并入江南图书馆。清末地方书局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于清廷裁撤局所,地方书局的普遍裁撤是清末育才兴学、教育近代化过程的重要环节,显示了时代重心与学术潮流的变化。经历了咸丰朝的战乱与动荡,传统学术遭受重创,金陵书局在近半个世纪中刊印了大量书籍,对晚清学术的重建与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影响。金陵书局以刊刻理学书籍为主,汉学书籍为辅,可谓兼容汉宋;兼重地志与当代史、传统科技与军事着述,旁及南宋永嘉学派、桐城派、佛教、阳明学等非主流学派着述,呈现多元化的学术倾向。这是晚清地方书局刻书的整体特征,只是各书局的侧重有所不同。它们既是传统学术自身嬗变的表征,又进一步推动了晚清学术多元化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晚清官书局的刻书事业。学术史不只是书籍出版的静态历史,还是在特定空间中学人着述与学术交游的动态历史。金陵书局不仅是晚清江南地区的重要图书出版机构,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交流空间与文化传播中心。金陵书局汇集了同光年间一群有影响的学者,他们除了日常校书、诗文唱和之外,撰着与论学活动也十分活跃,对于汉宋学、今古文及诸子学亦多有学术争论与辩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戴望与韩弼元、强汝询之间的宋汉分歧,刘恭冕与戴望的《论语》研究以及戴望与孙诒让的诸子学研究。这些着述与论学活动,不仅展现学人之心性情怀、师友之切磋砥砺,更是学术思想史的延伸和补充,也构成了学术史的一幅幅生动画面。
顾磊[2](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李跃峰[3](2016)在《侠客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侠客艺术及美学是包含在古典华夏美学历史中经久不息的文化潜流。相对于华夏大历史而言,侠的审美、艺术及美学无疑是处于边缘地带,但它在历史中积累了重要、丰富的审美经验,至今依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从侠诞生的周秦之变开始,侠就被定义为“以武犯禁”(韩非子)的社会角色。在民间性的江湖文化史中,侠客的存在千百年来却以隐性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华夏审美心灵世界的建构,但无论是秦汉到清以来的大陆农耕文明的主流文化模式、还是近代新文化运动所表征的近代中国民间文艺流变,以及在20世纪冷战与后冷战国际格局下的革命文艺风潮,对侠文化乃至侠客文艺的美学思考,在大部分时段内都是被压抑或处于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状态。但20世纪以降的民间小说、市民文学、乃至文革期间的“样板戏”等都无法回避潜藏在民间侠义审美传统中那种的深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学元素,那种在前现代漫长历史中养成的侠义人格心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美学受众。由于新的文化媒介的出现,当代侠客文艺更是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并显现出某种前沿性艺术特质和现代性文化的建构力量。这不仅源于好莱坞的艺术工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失序后重建的剧烈变迁中,侠的文化实践及其思想形态都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重构过程中,并显现为中国精神的指标性符号之一。20世纪的侠客文艺的演变似乎再现了他某种历史性生成机制,又一次成为当代最为耀眼的艺术门类之一。包括侠义文学、戏剧、武侠与以及演员个人命名的功夫电影,乃至网络虚拟空间的江湖话语和武侠游戏,玄幻、仙剑、穿越小说文本的流行等等,都在时代深处叙述着一种独特的无意识英雄崇拜和审美心理经验,具有无限延展的衍生文化形态,成为全球化时代华语世界可通约的艺术语言。由此也造就了侠客艺术的迅速嬗变,彰显了文化中国历史中另一条潜在的、延绵不绝的艺术线索并引起美学的自觉和反思。中西现当代艺术也恰恰在这里展开了对话与交融,在好莱坞的工业机制里诞生了与东方侠客艺术和美学特质有着某种类似性的功夫片。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文学,李小龙、成龙式的极具个体色彩的功夫电影在徐克、李安、张彻、吴镇宇等导演的推动下,将一种来自远古轴心时代的侠客美学模式穿越式的再造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影视美学,实现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传统媒介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动态的、跨媒介文化整合。那种来自历史的文化阐释力无疑深深影响了时代艺术的展开路径。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先秦社会侠客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因序列,指出这种轴心时代诞生的初步理性化的周秦文明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侠客与侠义文化的开始形成也建基于此一历史基点,其文化之源甚至可以上溯到神话时代。虽然两汉以后侠的人格形态及文化被主流社会所压抑,但先秦士文化的养成和西周封建的解体为侠客的文化生成奠定了历史性根基。虽然汉武帝以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叙事中侠客的身影日渐星希,包括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社会文艺发展,都将其置于主流文化书写之外,只能以小传统模式长期居于华夏文化的边缘地带亦即民间江湖社会,成为亚文化边缘群体中闪光而游移的小传统。但关于侠客的艺术与美学思考在中国历史中却从未中断,尤其在民间江湖社会获得丰厚的沉淀,且历久弥新。本文第二部分意在更为深入地揭示古典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内涵,并梳理其内在结构,揭示其历史流变生成过程;同时也深度阐释了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亚文化传统一一江湖文化的关联。江湖不仅有侠客,而且还是传统中国游民社会的重要空间。但在先秦以来漫长的历史时空内,他们和各类民间亚文化群体、游民社会是被皇权庙堂社会压制或忽略的存在,但也是永不屈服的梁山泊好汉们的江湖所在。它漫长的年代里积淀出一种强大的亚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结构,侠义精神逐步为各民族、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在悠久的文化实践中具有了一种文明的潜在动力机制、和隐性心理基因。江湖与庙堂的互动构成了文明内在的隐性文化潜流。尽管历史上华夏文明遭受了来自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江湖文化与草原文明的反复砥砺,但作为特定地域内一个相对隔绝的文明整体,借助先秦时代诞生的儒道文明的文化整合力量,由秦至清的天下秩序却能够克服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几乎所有危机。侠义文化的实践成为大转折时代普遍的社会选择,并逐步渗透到上层社会文化中,在汉魏以后的民间文化中诞生了唐传奇和游侠诗、边塞诗、江湖诗派、水浒戏、侠义文学等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学与侠义艺术题材。侠客的精神不断照亮古典文明高峰期的旷达与勇敢精神,成为华夏民族心理深度积淀和自我文化意识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将阐述近代在海洋文明冲击下侠客文艺历史与近代侠客美学的变迁。近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之际全球化变迁格局刺激了华夏精神的全面复苏,近代侠文化与美学意识的苏醒也是其一。近代以西方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介入使得华夏文明体固有的内在运行模式遭受根本性的挑战。正面的交锋失利,但东西边缘的对立与融合也悄然展开,侠文化的历史潜质再次得到发掘,由此而来的海洋与大陆文明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有晚明清初至民国以来的整个近代史,侠义精神成为抗击封建皇权专制和抵御外辱的重要武器,而与此相关的文化与艺术的变迁则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兴起,已然改变了侠文化的传播与成长模式,把侠客文艺变为新时代的最具广泛性的大众艺术门类。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现代侠客艺术与美学在港台地区的兴起,并进而阐述了当代侠客美学的一般意义。近代随着大陆边缘脱离了天下庙堂核心秩序的约束,昔日位于大陆边缘的东南沿海如香港、澳门等,其底层民间社会有机会自我成长并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法权体系相结合。借助中国传统与地缘的力量,侠义文化变得逐步强大起来。美苏冷战和后冷战格局下的香港和近代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民族文化共鸣,港澳地区作为历史上岭南文化余脉,其隐性江湖文化的抵抗基因天然地具有抵御殖民文化的抗争基因,侠客文化获得意外的成长空间。以粤语文化区为主体的边缘地带既脱离了传统庙堂的羁绊,也部分架空了外来“主流”(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并与革命话语产生交集。尽管是一种有待提高的民间形态,但这种传统民间自组织特色的江湖社会与文化已然空前强大发达,凭借历史传承和华人世界特定接受心理结构建立了现代性文化叙事空间。漂泊的城市游民、功夫英雄、侠义警匪片、古惑仔故事等小传统民间叙事以一种泛侠客文化符号出现于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空间,成为民族的、喜闻乐见艺术形式,且逐步由非主流成为主流,从边缘走向中心。但如此的侠显然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而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更新,一定意义上也延续了五四精神启蒙之余脉,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自我反思意义。本文第五部分最后力图阐释侠客美学的当代意义,由于特定政治、文化、地理原因,作为一种成功的大众文化范式和艺术实践,侠客艺术与美学为20世纪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提供了走向现代性的独特启迪,在新时期文学思潮之外的开启了文化与艺术的现代性思考的新边疆。它延续了五四乃至由近代革命救亡而带来的启蒙之思,某种意义上也修复了20世纪因空前的人类暴力而分裂的华夏文明,成为21世纪“两岸三地”现代性艺术和思潮可通约的文化与艺术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再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一致性”并延伸到新的媒介文化领域。迪斯尼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新媒介作品,成为好莱坞工业力量与中国的“侠时代”共舞,产生了奇妙的跨文化对话和文本融合,在拥有不同文明历史完整性的文化体系间相互交织,铸就了独特的现代华夏艺术奇观。无疑、近代全球化所导致的地缘政治结构变迁既引发了古典中国的解体,也引发20世纪以降中国雅俗文化的重构、中心与边缘文化的互动。这样的历史大幕远未终结,侠客艺术与江湖文化的再度兴起既表证着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广义上也可视为近代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两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继续,这种源自中国历史的抗争性文明力量在20世纪殖民地中国以及港、澳及世界华人圈中率先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之一,既具有抗衡殖民地文化的天然基因,也具有普适性文明基础,最终被西方主导的世界艺术市场所接纳,并再次将此类昔日边缘文化浪潮以主流的方式、反馈至海峡两岸的华人主体社会之中,绽放出某种本文所理解的后现代特色的文化奇观。如此的侠客艺术与美学几乎脱离了它历史上留给中国人的直观印象,他的艺术性存在不仅突破了传统儒释道的美学解释体系,也走出了20世纪与冷战相关联政治美学话语的框架,甚至成就某种后现代文本符号和可通约的世界语,具有了广义的世界性文化魅力。这种隐藏在小传统体系、源自先秦乃至更为遥远的中国历史中的艺术与文化密码显然存在着我们尚未思考的美学内涵。
高佳[4](2016)在《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其中的“绿色消费自觉”为经济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也反映出国家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对青少年经济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三十余年高速的经济发展把我国带入了有史以来最具活力的繁荣期: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国人的经济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以“如何处理人与金钱的关系”为核心的经济素养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消费者,各种不理性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随处可见;作为生产经营者,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度生产、以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代价的食品安全等问题暴露出国人的经济素养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受“重义轻利、德本财末”儒家思想影响,导致个体经济知识匮乏,经济品质缺失,经济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伴随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经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对中小学生的经济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素养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知识层面,不仅要强调显性经济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隐性经济知识的影响;管理层面,传统的经济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概念被拓展到对知识的管理、时间的管理以及个人信用的管理等方面;创新层面,体现在改变以往经济素养教育机械化和教条化的教育形式,应关注信息技术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解构,强调对话,使创新精神融入到整个经济素养教育过程之中。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建的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丰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为论文创新奠定基础;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素养教育以及不同教育主体实施的经济素养教育展开全方位比较分析;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出发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改进建议;运用历史分析法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其整体图景;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搭建高效的经济素养教育平台。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梳理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时代背景,为分析当代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历史背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过长时间的沉寂,也有过激进的教育运动。其缘起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发展阶段表现为:教育组织发展壮大、课程资源不断拓展、教育起始阶段下移;规范化阶段表现为:教育立法频繁出台、教育内容系统连贯、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无论其处于漩涡之中,还是繁荣发展,都是发展历程中抹不去的印记,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基点。经济素养教育在美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从文化层面看,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诠释了经济素养教育的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看,美国社会的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成为美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政治层面看,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等体现了美国政府职能与对个体权利重视的有效互动。其次,剖析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及其实施策略。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使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愈发成熟,为其体系的架构创造了条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目标结构、微观层面的内容统整为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构建了发展蓝图。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发起的教育立法和标准化运动成为经济素养教育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落实的根本保证,也是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的指导原则。同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发起的经济素养教育实践与经济素养教育体系架构相得益彰。学校教育利用其制度化优势从课程模式变迁、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学生活动等方面践行着经济素养教育主阵地的身份;家庭成员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等手段进行的经济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社会机构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等途径促进学校和家庭经济素养教育协调发展。最后,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进行总结。教育立法、师资培训和金融市场服务是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其发展,如经济素养教育内容滞后、师资流失严重、学生基础薄弱导致经济素养教育成效欠佳等,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会推动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中美两国在教育文化和历史传统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有其共同规律。对比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我国存在经济素养教育理念落后、经济行为引导错位、经济素养教育体系缺乏互动等问题。结合美国的经验,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重塑经济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资源优势。
郜卫博[5](2015)在《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 ——以竹枝词为探讨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也开始传入中国。在欧风美雨的长期渗透与影响下,中国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进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对古老的中华帝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加以尝试和改革,对中国传统社会迈向近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记录晚清社会变迁的竹枝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鸦片战争到民国建立。晚清竹枝词既见证了近代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书写了民众在晚清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是记录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变迁的全景式画卷,更是后人窥探晚清社会变迁不可多得的史料之一。本文在大量竹枝词以及笔记、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社会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为背景,重点探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对晚清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社会在中西方文明交融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迈向近代化的进程,也对晚清民众的生活影响深远。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关晚清竹枝词的相关研究概述、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以及论文选题的研究条件等相关内容。第一章内容在于介绍竹枝词的总体背景,其主要目的是交代竹枝词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晚清竹枝词的创作背景。晚清竹枝词是竹枝词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而近代几千年未有的变局赋予了晚清竹枝词独特的题材内容与时代特色。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内容为晚清竹枝词独特的题材内容及其史料价值。晚清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促使竹枝词这种文学体裁的纪实功能得到加强,在传承中转型的晚清竹枝词,既继承了竹枝词专咏风土的优良传统,也随着时代的风云突变拓宽了竹枝词的题材范畴,像咏战争、商业、青楼、官场、外国等的竹枝词组诗应运而生,既丰富了晚清竹枝词的题材内容,也拓宽了晚清竹枝词的史料范畴,是后人了解晚清社会变迁不可多得的“暖风活水”。第三部分为第三章。该部分以竹枝词中的租界为主要探讨对象。租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而本章以竹枝词作者的所见所闻为视角,结合竹枝词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画面重点分析租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该部分重点内容是关于西方近代文明对晚清社会影响的分析与研究,西方近代文明的引进是迫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裂变的关键性因素,对中国传统社会迈向近代化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该部分以西方近代日用文明、基础设施文明、制度文明为研究重点,着重分析西方近代文明对晚清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民众对待西方近代文明时的复杂心态,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两种不同文明在近代遭遇时的冲突与对抗,也显示了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观念转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实践的检验,民众对西方近代文明的猜忌与不解逐渐消失,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面日益扩大,于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第五部分为第六章。该章重点分析晚清社会风俗之变迁。西方近代文明的输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不但对晚清社会变迁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晚清民众生活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重点体现为从重道轻器到道器并重、从重农抑商到趋利重商以及由崇尚节俭到竞奢尚侈的转变。
陈文祥[6](2015)在《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人史料笔记是宋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代史学繁荣发展的表现之一。宋人史料笔记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生动的记录了宋代社会。宋人史料笔记的作者包括了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在朝、在野、隐逸与佛道中人都有。史料笔记在宋代大为发展,笔记中主要是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成就突出,史料笔记中呈现出的“经世”意识,是宋代史学发展的表征之一。史学的资鉴戒和行教化目的在史料笔记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史学自身发展,宋人史料笔记中保存下来的史实,不仅可以传示后世,而且可以补充正史的缺略,对今天校勘诸正史与其他私家所着史书意义重大。但对于宋人史料笔记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是后世学者研究、使用时必须注意辨别的。
陈晨[7](2012)在《政府机构改革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研究跨度》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党和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目前,国内学界一般是将政府自身建设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研究分开进行,二者的交叉研究也仅限于党政关系梳理的层面,并未将政府自身建设的个案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个案进行交叉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政府机构改革放入同一视域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机构既要应对政府自身面临的机构臃肿、行政低效问题,又要面临国内转型期社会问题频发的特殊情况,因此我国展开了六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通过改革,我国基本建立了以法治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为特征的政府机构体系。从总体上看,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形成了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适应社会发展为依据,二是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三是以职能转变为关键,四是以法治行政为基础,五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条件下进行的自身组织机构的重大变革,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体制作出的重大举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以下几个部分有机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手段。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视角出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然要求政府机构实施改革,只有政府机构进行相应的功能提升与设置变动,才能有利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高效快捷的落到实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实现政府机构更加稳定、高效运转,形成改革与提高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一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改革;二是法治化的执政方略要求改革;三是创新的执政方式要求改革;四是严峻的执政环境要求改革。从政府机构改革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其核心就是要提升政府的政治执行力,即提升党的决策落实能力。政府机构改革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以此换取党执政的合法性。首先,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其次,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稳定性。再次,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有效性。
李祖祥[8](2007)在《控制与教化 ——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文中指出小学阶段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抓住了这个关键,就等于“抓住”了一代人。为使小学品德教育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大多数国家开设了诸如公民课、道德课、社会课、思想品德课等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试图让这些未来的公民尽早接受和内化权力集团认同的价值观,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最重要媒介就是小学思品教科书,它承载小学生养成一定公民德性所必需的信息,是官方认可的法定文本,也是官方控制小学生品德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就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功能而言,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本文将“控制”的主要意涵界定于此,即社会力量通过课程与教学等媒介,使学生接受和内化主流价值观,并养成相应行为习惯,进而实现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过程。基于这种基本界定,全文以此为基本线索,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与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集中探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如何体现社会控制;二是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形式如何体现社会控制。围绕这两大核心问题,本文所形成的基本架构是,在着重分析中国20世纪以来的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意蕴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的一些教科书的分析,探讨小学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的共性的控制色彩。本文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的控制性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正向的、也有非正向的,其中的非正向控制是官方所不希望的,然而却切切实实地存在;小学思品教科书是主流文化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公民教育内容;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形式不完全是形式的,更是“工具”的,它重在使学生高效接受它所表现的价值观;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生成受多种力量的制约,其中主要力量是政治力量与学术力量,而政治力量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根据相关分析框架,本文安排了四个章节,大致沿着历史考察——内容分析——形式分析的纵向序列,以“小学思品教科书如何体现社会控制”为主线,以“社会对小学教科书的控制”为辅线,推进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性研究。第一章在考察教科书的研究现状以及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应有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社会学等理论的有关观点,探讨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研究路径,提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框架,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积极意义。第二章从历史分期的视角,考察中国小学思品教科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控制状况,考察维度主要包括社会对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以及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特性两方面,认为,不同时期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在控制性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并在分期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以及日本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发展情况,探讨小学思品教科书外在的社会控制因素。第三章从控制的方式以及程度等视角考察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实存内容包括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其中包括一些冗余内容;具有正向控制功能的主要是其中的主流文化,而小学思品教科书的主流文化的核心则是公民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基本行为规范等,主流文化在小学思品教科书中处于中心地位;亚文化在小学思品教科书中大都处于边缘地位,将之边缘化本身就是一种巧妙的控制,再有,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亚文化很多是作为反思甚至是批判的对象而出现,因此也基本具有正向的教化作用;除了实际存在的显性内容以外,还有我们曾经忽视的空无内容,空无内容包括知识性、价值观性的、情感性的等多种形式,空无内容起着隐性的控制作用,尤其是某些被故意忽略的空无内容更是可能导致强迫性遗忘。第四章分析小学思品教科书的话语策略与呈现方式,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从修辞、呈现方式、“合法性”论证、活动设置、提供榜样等多方面达成一定的控制效果,这些策略基本采用“合心理”的理念,具有较好的“俘获力”。不过,除了较为积极的形式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话语形式——偏见,它往往会带来消极的控制效果,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偏见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城乡偏见。
田石英[9](2005)在《我国国债法律问题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对我国国债发行与交易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国债立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包括:国债立法的独立性;国债的发行目的及用途;国债市场的分割与统一;地方政府的发行资格。
戚冬瑾,周剑云[10](2005)在《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文中认为发生在内地和香港的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由于两地不同的规划体系,公众参与出现了迥然的结果。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两地有关公众参与的体制差异,并从差异探讨其背后的规划理念和权力制约。通过认清本质冀望能促进规划观念的进步,让公众参与不再是一种形式,它更应由始至终贯彻在规划当中。毕竟,市民才是这城市中的主人。
二、“行政分权”话古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政分权”话古今(论文提纲范文)
(1)金陵书局与晚清学术(1864-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几点说明 |
第一章 安庆曾氏书局时期 |
第一节 谋划刻书 |
一、欧阳兆熊欲重刻 |
二、赵烈文代为请求 |
三、曾国藩拒绝倡首 |
四、曾国荃慨允出资 |
第二节 设局安庆 |
一、筹备工作 |
二、设局时间考辩 |
第三节 移局金陵 |
一、曾国藩欲刻经史典籍 |
二、“铜作坊”书局之撤 |
三、《船山遗书》的后续工作 |
第四节 安庆曾氏书局的性质 |
一、晚清幕府刻书的特征 |
二、晚清第一个地方书局 |
第二章 “金陵书局”时期 |
第一节 李鸿章刻《四书十三经》 |
一、“堂子巷”新局 |
二、从幕府刻书向地方书局的转变 |
第二节 曾国藩续刻《四史》 |
一、移局冶城山“飞霞阁” |
二、经费来源 |
三、书局人员与管理 |
四、续刻《四史》 |
五、重定刊书章程 |
第三节 五局合刻《二十四史》 |
一、曾、马信函商议 |
二、洪汝奎继任书局提调 |
三、筹集经费 |
四、五局合刻《二十四史》 |
第四节 仿殿本《十三经注疏》 |
一、何绍基提议重刻 |
二、曾、莫金陵商谈 |
三、何绍基赴扬州 |
四、先刻《毛诗注疏》 |
五、广东书局覆刻 |
第五节 晚清地方书局兴起缘由探析 |
一、重建文化秩序的举措 |
二、讲求经世实学的需要 |
三、晚清学术衍变的推动 |
四、督抚权力扩张的产物 |
第三章 “江南书局”时期 |
第一节 光绪初年的调整与变动 |
一、刊刻经史善本及海内稀有之书 |
二、经费危机 |
三、人事变动 |
第二节 晚清裁撤局所与地方书局之衰落 |
一、晚清裁撤局所大概 |
二、“江上雠书日闭关” |
第三节 戊戌、庚子新政与书局之撤 |
一、裁并各局 |
二、学堂与译书局 |
三、以局隶馆 |
第四章 金陵局本与晚清学术 |
第一节 金陵书局刻书书目考证 |
一、局本调研 |
二、局本补遗 |
三、金陵书局刊刻书籍详目表 |
第二节 刊刻书籍流程 |
一、选材 |
二、校勘 |
三、刻印 |
四、发行 |
第三节 金陵局本与晚清学术 |
一、理学书籍 |
二、汉学书籍 |
三、地志与当代史着述 |
四、传统科技与军事着述 |
五、非主流学派着述 |
第五章 书局人员着述与交游 |
第一节 书局人员考辩 |
一、现有研究辨正 |
二、书局人员补遗 |
三、金陵书局人员汇总表 |
第二节 书局人员学术风貌 |
一、机构规模 |
二、学术成就 |
三、学人交游 |
四、最终命运 |
第三节 学人着述与学术交游 |
一、宋学与汉学 |
二、刘恭冕《论语正义》与戴望《论语注》 |
三、今、古文经学与戴望、孙诒让的诸子学路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2)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侠客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周秦侠客的诞生 |
一、周秦文化的养成 |
(一) 商周封建与中原文化圈的建立 |
(二) 先秦文化的养成 |
(三) 士的文化 |
二、周秦英雄史观与侠士的出场 |
(一) 英雄与国家 |
(二) 侠义英雄的出场 |
(三) 侠客与周秦社会转型 |
三、先秦侠士与审美 |
(一) 士阶层的崛起 |
(二) 侠士的养成 |
(三) 先秦侠义之美 |
(四) 先秦侠客的历史局限 |
四、春秋侠客与周秦文化 |
(一) 侠与儒、道、墨 |
(二) 侠与法家 |
(三) 周秦文明遗产与华夏美学 第二章 两汉至唐宋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侠客与江湖文化 |
(一) 江湖释义 |
(二) 中国历史的隐性结构:江湖——庙堂社会 |
二、侠客历史与文化变迁 |
(一) 汉朝侠客与政治 |
(二) 侠客的儒家化 |
(三) 东汉侠客的重生与凋敝 |
三、汉朝的侠客美学 |
(一) 司马迁开创了侠客美学 |
(二) 司马迁侠客美学思想特点 |
(三) 汉朝的终结与侠客美学的递进 |
四、魏晋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 魏晋文化与游侠诗的兴起 |
(二) 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五、唐宋以来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 隋唐侠客文化与美学 |
(二) 两宋的武林江湖 第三章 元、明、清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江湖与海洋的砥砺 |
(一) 海洋与中国 |
(二) 中国的海上侠客 |
(三) 近代江湖与海洋 |
二、元、明、清文艺与侠客美学 |
(一) 元代侠客文艺与美学 |
(二) 明清侠义小说与侠客文化 |
(三) 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 |
三、近代侠客文化的美学反思 |
(一) 近代世界与侠客文化变迁 |
(二) 历史周期、侠文化和美学 第四章 现代侠客美学与“新武侠”反思 |
一、20世纪中国侠客与革命文艺 |
(一) 庙堂与侠客 |
(二) 百日维新与侠客 |
(三) 辛亥革命与侠客 |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侠客精神 |
二、20世纪侠客文艺及港台新武侠的崛起 |
(一) 民国初年的侠客文艺 |
(二) 港台新武侠文艺的兴起 |
(三) 金庸小说的美学魅力 |
(四) 香港武侠电影对新武侠文化的影响 |
(五) 多媒体艺术与侠客美学 |
三、侠客、骑士与武士 |
(一) 侠客与骑士 |
(二) 侠客与武士 |
(三) 武功与决斗 第五章 侠客美学的意义 |
一、侠客美学内涵 |
(一) 侠与美 |
(二) 侠客美学分析 |
二、侠客美学及特质 |
(一) 中国独特人文地理与历史的产物 |
(二) 高扬个体性自由精神与抵抗意志 |
(三) 推崇与仁义相结合的勇敢精神 |
(四) 具有潜在的大众文化批判性 |
(五) 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补充 |
(六) 代表了一种普适性文明精神 |
三、当代侠客文化的反思和美学意义 |
(一) 当代侠客文化的理性反思 |
(二) 侠客文化与江湖亚文化 |
(三) 当代侠客艺术与全球化 |
(四) 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4)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我国国民经济素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
(二)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经济素养教育新内涵 |
(三) 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
二. 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价值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素养 |
(二) 经济素养 |
(三) 经济素养教育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
(二) 国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历史分析法 |
(四) 因素分析法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缘起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 |
三. 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发展壮大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不断拓展 |
三. 经济素养教育起始阶段开始下移 |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规范化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频繁出台 |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系统连贯 |
三. 经济素养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知识经济背景 |
一. 知识经济内涵 |
二. 知识经济特征 |
三. 知识经济对中小学生经济素养的新要求 |
第二节 重视教育和创新的文化背景 |
一. 实用主义的哲学背景 |
二. 教育提升竞争力的文化背景 |
三.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背景 |
第三节 追求质量和效率的经济背景 |
一. 危机意识是美国经济前行的动力 |
二. 质量意识是美国经济生存的根本 |
三. 效率意识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保障 |
第四节 关注个人权利与政府职能的政治背景 |
一. 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 |
二. 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 |
三. 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顶层设计 |
一.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设计经济素养教育实施蓝图 |
二.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提供经费和制度保障 |
三. 政府推进经济素养教育标准化 |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结构 |
一. 知识目标:培养经济理解力 |
二. 能力目标:提升经济决策与经营能力 |
三. 态度目标:蕴育经济智慧与市场竞争价值观 |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 |
一. 经济素养教育主要内容 |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选择依据 |
三.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组织原则 |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学校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动力 |
一. 课程模式变迁与经济素养教育结构转变 |
二.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教师角色转变 |
三. 校本学生活动拓展经济素养教育空间 |
第二节 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运行模式 |
一. 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 |
二. 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 |
三. 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 |
第三节 社会经济素养教育的实践张力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搭建协作平台 |
二. 金融机构拓展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 |
三. 高等院校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 |
第四节 经济素养教育实施效果评估 |
一.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项目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结论 |
三. 评估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 |
一. 教育立法是经济素养教育实施的保障 |
二. 师资培训是经济素养教育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
三. 金融市场为经济素养教育提供良性的生态系统 |
四. 存在的问题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启示 |
一.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问题审视 |
二.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路径优化 |
结语 |
附录1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法案概要 |
附录2 《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内容概要 |
附录3 HM社会科教科书中经济学的范围与序列 |
附录4-1 TEL测试内容 |
附录4-2 TEL测试结果 |
附录4-3 李克特量表—TEL测试结果的再评价 |
附录5 美国主要经济素养教育组织 |
附录6 美国青少年经济素养调研概况 |
附录7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素养教的进程表 |
附录8 人教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经济素养教育内容 |
附录9 5-18儿童情感发展与经济素养关系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 ——以竹枝词为探讨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选题的研究条件 |
第一章 竹枝词及晚清竹枝词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竹枝词的由来 |
一、形式独特的风土诗 |
二、竹枝词的起源 |
第二节 竹枝词的发展概况 |
一、文人竹枝词的缘起 |
二、竹枝词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晚清竹枝词创作的时代背景 |
一、诗歌与时代背景之关系 |
二、晚清竹枝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晚清竹枝词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传承中转型的晚清竹枝词 |
第二节 晚清竹枝词概述 |
一、吟咏当地风土民情的竹枝词 |
二、吟咏战争的竹枝词 |
三、商业竹枝词 |
四、官场竹枝词 |
五、青楼竹枝词 |
六、吟咏外国的竹枝词 |
第三节 晚清竹枝词的史料价值 |
一、社会史史料 |
二、文化史史料 |
三、风俗史史料 |
第三章 竹枝词中的租界 |
第一节 租界的形成 |
第二节租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一、促进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 |
二、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 |
三、为国人提供了躲避战火的安全界 |
四、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 |
第四章 竹枝词中的西方近代物质文明 |
第一节“欧风美雨”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从竹枝词看民众日用物质文明的引进 |
一、自来水 |
二、火柴 |
三、洋布 |
四、电报 |
五、照相业 |
六、西餐 |
七、西医 |
第三节 从竹枝词看西方近代道路交通设施的引进 |
一、马路 |
二、铁路 |
三、路灯 |
四、车辆 |
第五章 竹枝词中的西方近代制度文明 |
第一节 西方近代制度文明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从竹枝词看西方近代制度文明的引进 |
一、警察 |
二、消防 |
三、教育 |
四、银行与保险业 |
五、邮政 |
六、报业 |
七、政体制度 |
第六章 竹枝词中的晚清社会风俗之变迁 |
第一节 从重道轻器到道器并重 |
第二节 由重农抑商到趋利重商 |
一、重农抑商的四民社会结构 |
二、由重农抑商到趋利重商的转变 |
第三节 由崇尚节俭到竞奢尚侈的转变 |
一、历史文化的积淀:崇尚节俭 |
二、时代变迁的影响:由崇尚节俭到崇奢尚侈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整理校订出版的宋人笔记 |
二、笔记研究专着 |
三、单篇论文 |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宋代私家史学与史料笔记 |
第一节 宋代私家史学的兴盛 |
一、官方史学背景下的私家史学 |
二、私家史学成就显着 |
第二节 宋代私家史学中的史料笔记 |
一、史料笔记的作者群 |
二、史料笔记的内容 |
第二章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史学意识 |
第一节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经世之用”意识 |
一、“行教化”意识 |
二、“资鉴戒”意识 |
第二节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史学之用”意识 |
一、补史之阙 |
二、备遗忘以传后世 |
第三章 宋人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与缺陷 |
第一节 宋人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 |
一、备它史之采择 |
二、补正史之不足 |
三、校它史之记载 |
第二节 笔记的缺陷 |
一、浓重的党派立场 |
二、参差复杂的史料来源 |
三、信笔杂录的书写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政府机构改革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研究跨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进展与存在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梳理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
第二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般描述 |
一、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与指导思想 |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手段 |
第三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实施政府机构改革 |
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政府机构改革 |
二、法治化的执政方略要求政府机构改革 |
三、创新的执政方式要求政府机构改革 |
四、严峻的执政环境要求政府机构改革 |
第四章 政府机构改革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
一、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合法性 |
二、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稳定性 |
三、政府机构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党执政的有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控制与教化 ——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从一般意义的教科书研究看 |
1.2.2 从小学思品教材研究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具体研究策略 |
1.4 相关概念 |
1.4.1 教科书与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界定 |
1.4.2 控制 |
第二章 历史的视角:小学思品教科书之控制的演进及考察 |
2.1 中国二十世纪以前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1.1 直接规定内容:王权控制小学思品教材的主要方式之一 |
2.1.2 考试的规约:王权控制小学思品教材的主要方式之二 |
2.1.3 古代小学思品教材本身的控制意蕴 |
2.2 乱世的文本:中国1904-1949年的小学思品教科书的考察 |
2.2.1 1904-1927年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2.2 1927-1949年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3 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3.1 政治的文本,革命的话语:1949-1978年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3.2 后政治文本:1979-2004年的小学思品教科书 |
2.4 小学思品教科书百年发展的分析 |
2.4.1 小学思品教科书是政治的附属品,随政治的起伏而起伏 |
2.4.2 文化传统对于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影响如影随形 |
2.4.3 外来教育思潮对小学思品教科书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
2.4.4 国家对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逐步改变为宏观的方向性控制 |
第三章 小学思品教科书内容的分析 |
3.1 显控制,看得见的手——教科书的实存内容 |
3.1.1 主流文化: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灵魂 |
3.1.2 边缘化: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亚文化之分析 |
3.1.3 冗余内容:负向控制之源 |
3.2 隐控制,看不见的手: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空无内容 |
3.2.1 空无课程与教科书的空无内容 |
3.2.2 小学思品教科书空无内容的类型 |
3.2.3 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空无内容的成因 |
3.3 公民教育-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支架 |
3.3.1 关于公民 |
3.3.2 公民教育 |
3.3.3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公民教育的基础 |
3.3.4 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第四章 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形式与话语分析 |
4.1 话语的控制之一——小学思品教科书的两种重要修辞 |
4.1.1 隐喻 |
4.1.2 转喻 |
4.2 话语的控制之二——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
4.2.1 德目引领 |
4.2.2 祈使性号召 |
4.2.3 叙述与解释 |
4.2.4 秩序化的结构 |
4.3 政治社会化的基石——“合法性”论证 |
4.3.1 合法性的基本涵义 |
4.3.2 小学思品教科书进行合法性论证的策略 |
4.4 活动的规训——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活动 |
4.4.1 道德活动的内涵与规训意义 |
4.4.2 活动的类型与层次 |
4.5 榜样的示范——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榜样 |
4.5.1 榜样概说 |
4.5.3 关于榜样的叙事 |
4.6 悄然的误导——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偏见 |
4.6.1 所选教材的插图分析 |
4.6.2 所选教材文字内容的分析 |
4.6.3 对教材分析内容的小结 |
4.6.4 对教材分析结果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我国国债法律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国债的历史与现状 |
二、国债立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
(一) 国债的发行目的和资金用途 |
(二) 国债的发行与流通市场 |
(三) 国债的发行主体资格问题 |
三、结 语 |
(10)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回顾 |
1.1 案例一 |
1.2 案例二 2 表层分析——体制差异 |
2.1 公众获取讯息的时机 |
2.2 公众上诉的权利 |
2.3 公众上诉的通道 3 深层分析——规划理念与市民社会 |
3.1 规划理念 |
3.2 市民社会 4 改革建议 |
4.1 制度层面——确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建构 |
4.1.1 实体法上确立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 |
4.1.2 完善程序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内容 |
4.2 操作层面——规划师与公众团体的互动 5 结语 |
四、“行政分权”话古今(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陵书局与晚清学术(1864-1911)[D]. 兰秋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2]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3]侠客美学研究[D]. 李跃峰. 武汉大学, 2016(06)
- [4]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D]. 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5]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 ——以竹枝词为探讨中心[D]. 郜卫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6]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D]. 陈文祥.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7]政府机构改革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研究跨度[D]. 陈晨. 扬州大学, 2012(08)
- [8]控制与教化 ——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D]. 李祖祥.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9]我国国债法律问题初探[J]. 田石英.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5(06)
- [10]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J]. 戚冬瑾,周剑云. 城市规划,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