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跃龙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面对WTO

虎跃龙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面对WTO

一、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丽[1](2009)在《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和发展,中国的电影也迎来了百年的盛宴,其电影产业日益成为文化事业和经济产业结合发展的新热点。随着电影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潜力逐渐释放,它不仅带动着大众的娱乐神经,同时也刺激着观众的消费欲望。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理念如今已被广泛接受,但中国的电影产业如何摆脱旧的事业体制,如何通过大环境的政策推动作用使其在走向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更为顺畅等问题都还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人才,在新世纪的全球文化竞争中,扮演着极其关键和重要的角色。文章除绪论外,主要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电影人力资源的发展历程,按照历史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前主要受市场支配和时代影响的多元格局阶段;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的受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的计划分配阶段;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来电影市场化背景下的改革与调整阶段。这每个历史阶段都充分地见证了中国电影人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变化,从中可以总结出我国电影人力资源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对中国人力资源政策的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与特征。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培训政策、招聘录用政策、绩效考核政策、薪酬福利政策、离退休政策、执业资格政策、高等院校电影专业教育政策、党风廉政建设政策等,文章对这几个重点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整理。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始终贯穿强烈的改革精神;二是注意突出鲜明的业务观念;三是明确规定具体的管理细则。第三部分对中国电影人力资源及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目前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匮乏,学校教育落后、政策执行标准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企业用人机制不规范、执业资格不够规范等问题后,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普及电影文化,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尽快制定和颁布《电影促进法》、建立完善的明星制、最大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宋彦[2](2009)在《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国门洞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极大的包容性和阐释力,使它成为研究、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利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肇始,赓续起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迈进却又屡遭阻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新时期文化的“现代性”方兴未艾,“后现代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行于整个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一时间,中国成为了多元杂陈、多维并生的文化语义场。传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于此互相杂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于此融会扭结,在竞相角力的博弈过程中各自占领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电影文化呈现出姚黄魏紫,混杂交融的极其复杂时代风貌和审美格局。加之这两大理论话语本身就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土壤而产生的,移植到中国后必然产生有一个适应、改造、创新的本土化变异,橘南枳北,必然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异质文化形态。本课题的特点在于,运用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视角切入新时期的部分电影文本,进行审美文化的研究与勘探,而那些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较少关涉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像作品,不在本课题的研究视野之内。绪论部分“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对“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辨析、廓清了与之密切相关而又在使用中相当混乱的一组组的“家族相似概念”——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等。现代/后现代主要是一个时代分期的历史概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用来指代在西方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场社会文化思潮;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现代性/后现代性则指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发生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属性。这些概念内涵丰富、歧义丛生,使用中又相当随意,但为了论文写作的明晰,对概念进行梳理、廓清是必要的。以此理论框架,然后梳理了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基本状况,在肯定了前人开拓性功绩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不足、缺失和理应努力的路径。第一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从纵向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嬗变的历史分期,并分别就其基本精神内涵与外部表征进行了综括与勾勒,力求以史带论,为下面两个章节的详尽论述作一铺垫和引领。现代性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轫期(1977—1982)、(2)激变期(1983—1987)、(3)定型期(1987—至今)。其基本精神内涵包括:(1)真善美的追求;(2)人性的复归。后现代转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第二个阶段(1993-2001)、第三个阶段(2002—至今)。其文化表征体现在:电影体制的产业化、电影商品性的肯定、电影娱乐化的追逐、电影市场的后殖民性。第二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第一部分从对于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的角度,分为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改革与守旧、反思与寻根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则力求从现代性理论的内核——“人”的角度,分为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人质的赎救、“父”与“子”的博弈、女性主体的找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的剖析。第三部分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包括:都市中的迷失、金钱的挤压、传媒的异变三个主题。第四部分,从美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纪实美学、写意美学、影像美学的发展与表征。第三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包括五个部分。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从调侃、反讽、游戏三个角度落笔,揭示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解构的特点;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中心。包括崇尚感性文化、解构中心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三个方面;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对“主体”在后现代社会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它包括主体的退隐、英雄的消失、欲望的膨胀三个方面;四,后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从成长叙事、同性恋叙事、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四个角度分析边缘文化现象;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分析了后现代电影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元叙事的解构、碎片化与拼贴、互文性与戏仿等后现代性电影的修辞策略。第四章“新时期电影文化的错综性”。现代性文化与后现代性文化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语境中共时并生、穿插交错,而非截然线性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由此形成了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杂糅混合、兼容并包的艺术表现格局和风貌。这种交叉共融的状态体现为:一,导演创作时,他经常游走、穿行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也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二者兼具,并时有转换。二,在单一文本当中也呈现了现代性、后现代性杂糅一体的艺术形态,并以张艺谋、黄建新等“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剖析其具体表现。结语部分“坚守与超越”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问题。后现代性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现代性的完成与终结,相反,现代性在本时期仍旧具有进步的价值内涵,人类远未实现现代性的目标。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和省思,具有某些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其中的负面因素、消极的一面又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应当坚守住现代性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积极因素和精神关注,又要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校正、纠偏中建设新时期电影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先进文化。

盛薇[3](2008)在《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走过了自己的百年华诞,其电影产业日益成为文化事业和经济产业结合发展的新热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影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潜力逐渐释放,它不仅带动着大众的娱乐神经,同时也刺激着观众的消费欲望。但不可否认的是,比起占据全球电影市场龙头地位的美国“好莱坞”而言,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狭小、电影创新能力的不足、产业活跃程度的低下仍然在不断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理念如今已被广泛接受,但中国的电影产业如何摆脱旧的事业体制,如何通过大环境的政策推动作用使其在走向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更为顺畅等问题都还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建国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变化;第二个阶段指50~90年代初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探索与发展;第三个阶段则是90年代以来至20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变革;第四个阶段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成型。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与特征及规律。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行业:制片业、发行业、放映业,文章对这三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整理。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历史特征主要包括:整体电影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拓宽了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各行业的投融资渠道;以发行业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发行和放映改革相互渗透的渐进方式。其历史规律包括:遵循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结合的产业大趋势;体现以发展电影产业生产力为目的的基本原则;促进电影产业产品和内容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第三部分对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片业相对于发行放映业较为独立的结构瓶颈;电影产业遗留的事业单位属性与企业化存在矛盾;电影分级制度颁布迟迟未果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应该采取强化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产业的利益结合机制,明确电影的产业本性,积极推进电影分级制度的确立三个对策方面的改进。

邓倩[4](2008)在《中国电影发行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中国电影事业的百年历史,产生了三次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三个高峰的出现始终伴随着电影发行意识不断觉醒和逐渐加强。私营化为主体的电影发行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第一个高峰时期电影发行的特点;政企合一,生产和发行电影按行政指令性计划指标来进行,是电影产业第二个高峰时期电影发行政策的主要特点;而第三个产业高峰时期电影发行政策的特点则以多元化格局形势下电影产业勃兴为背景。建国前的电影发行政策在30年代之前主要以散乱的发行市场为主,之后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国统区、敌占区、解放区表现出不同的发行政策。建国后的电影发行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筹统销的分级发行之后,走上了一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影发行政策的探索之路。在系统回顾中国电影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中国电影发行由解放前私营化为主体到解放后至80年代中期国有化为主体,再到90年代以来市场化为导向的政策发展历程,归纳了各个不同阶段的状况及特征。其中重点分析了1993年电影体制改革以来国产电影的国内、国外发行政策与特征。对国产影片的国内发行、国产影片的海外发行、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三个不同层次,文章以《那山那人那狗》、《英雄》、《泰坦尼克号》为案例,证明商品经济理念、市场营销手段在电影发行中的巨大作用。本文指出,我国电影必须借鉴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走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之路。而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垄断及行业的封闭性,在政府的有效干预下,通过采用院线制的发行方式引入竞争,并且引入社会资本逐步新建及改造综合性多厅影院,将促使我国电影发行在保留特殊性的同时重现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电影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渐加快,发行体系的产业化道路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前途一片光明。

郭晶晶[5](2008)在《当前影视创作民族性问题的初论 ——“入世”后中国电影的生存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起,就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有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定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所累积的根基,是中国电影的生长之本,这也是坚持中国电影创作民族性的原因。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中国电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中国“入世”后,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寻求中国电影的生机和出路,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电影的角度出发,电影具有政治性、艺术性和商品性。但在中国,电影的商品属性往往被忽视。正视电影的商品属性,在市场的引导下进行转变,恢复中国电影市场的正常发展,是我国电影产业最为急迫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应对,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规定,促进了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和产业化进程。从市场方面考虑,本土市场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支柱,中国电影的民族性表现中国文化特征,也是本土电影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全球竞争,力争在国际电影市场中获得话语权。本论文力图从现象分析中发现艺术规律,探究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并结合中国电影市场入世后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以及中国电影面向未来的可行之径。

王一村[6](2007)在《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的国际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80年代末期开始,改革开放将中国推向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中国电影也进入了以跨国市场、跨国公司的形成为基础、以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助力的国际化进程中。一方面,这种国际化为电影文化的广泛交流,甚至为创造世界性的文化空间提供了背景;另一方面也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多元化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所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模式。这种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艺术电影时期,以张艺谋的《红高粱》为开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达到高潮,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以国际电影节获奖为突破口,从此走向了世界,中国艺术影片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浪潮。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独立电影时期,以张元、王小帅、贾彰柯等年轻导演为代表的中国第六代电影人,在国家的体制外操作“地下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继续着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第三阶段(2000年以来),跨国制作时期,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向全球开放,以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为代表,中国电影人面对国际市场的电影产业主流,探索新的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模式。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电影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国际化模式特征。目前还没有一种关于中国电影国际化模式的完整理论,更没有人对中国电影国际化模式进行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地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中国电影冲向国际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尝试对其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对我国电影国际化模式的理论研究能尽一些微薄之力。

白洁[7](2005)在《《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蔡元[8](2004)在《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文中指出振兴中国电影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化的管理思维 ,实行既遵守市场规则又尊重艺术规律的宏观指导 ,切实调整民族电影的扶助政策 ,敢于在全球化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条件下 ,让中国电影正面经受风雨 ,健壮自己的体魄。电影必须用企业化模式加以管理和操作 ,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行业格局。要“用最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 ,华语电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而张艺谋的《英雄》无疑是一种极富震撼力的文化现象

二、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论文提纲范文)

(1)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中国电影人力资源的发展阶段与特征概述
    2.1 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演变阶段
        2.1.1 市场支配与时代影响下电影人才的多元发展格局(1949年前)
        2.1.2 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运动影响下的电影人才培养(1949—1989年)
        2.1.3 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影人才培养的政策改革与调整(1990年以来)
    2.2 我国人力资源发展阶段的特征概述
第3章 90年代以来我国人力资源政策分析
    3.1 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人力资源主要政策统计
        3.1.1 90年代至2001年我国电影人力资源主要政策统计
        3.1.2 2001年以来我国电影人力资源主要政策统计
    3.2 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人力资源主要政策内容考察
        3.2.1 电影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政策内容考察
        3.2.2 高等院校电影专业教育政策内容考察
        3.2.3 电影行业招聘录用和薪酬福利政策内容考察
        3.2.4 电影行业党风廉政政策内容考察
    3.3 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人力资源主要政策特征分析
        3.3.1 政策改革精神的一致性
        3.3.2 各项管理细则的明确性
        3.3.3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第4章 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4.1 主要问题
        4.1.1 政策执行标准模糊和可操作性不强
        4.1.2 专业人才匮乏和学校教育落后
        4.1.3 制片营销人员束缚手脚观念落后
        4.1.4 执业资格不够规范
        4.1.5 企业用人机制不规范
    4.2 改革建议
        4.2.1 普及电影文化并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
        4.2.2 尽快制定和颁布《电影促进法》
        4.2.3 建立完善的明星制
        4.2.4 最大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4.2.5 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并宣扬企业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
        1、现代性概念
        2、后现代性概念
    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
        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
        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
        3、现代性/后现代性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
        1、研究现状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
    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
        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
        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
        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
        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
        1、传统与现代
        2、文明与愚昧
        3、改革与守旧
        4、反思与寻根
    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
        1、主体意识的觉醒
        2、历史人质的赎救
        3、“父”与“子”的博弈
        4、女性主体的找寻
    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
        1 、都市中的迷失
        2、金钱的挤压
        3、传媒的异变
    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
        1、纪实美学的求真
        2、写意美学的诗情
        3、影像美学的崛起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
    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
        1、调侃
        2、反讽
        3、游戏
    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
        1、崇尚感性文化
        2、解构中心权威
        3、反叛宏大叙事
    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
        1、主体的退隐
        2、英雄的消失
        3、欲望的膨胀
    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
        1、成长叙事
        2、同性恋叙事
        3、底层叙事
        4、女性叙事
    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
        1、元叙事的解构
        2、碎片化与拼贴
        3、互文性与戏仿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
        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
        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
        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
    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
        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
        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
        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
        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
        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
结语:坚守与超越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3)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发展历程
    2.1 建国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变化
        2.1.1 萌芽期:放映业一枝独秀(1898—1922 年)
        2.1.2 发展期:制片与发行并行(1922—1926 年)
        2.1.3 协调期:制发放规模化发展(1927—1936 年)
        2.1.4 转折期:政治格局下的变迁(1937—1949 年)
    2.2 50~90 年代初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探索与发展
        2.2.1 复兴期:国营体制下的探索(1949—1965 年)
        2.2.2 浩劫期:“文革”期间的扭曲(1966—1976 年)
        2.2.3 恢复期:改革形势下的发展(1977—1993 年)
    2.3 90 年代以来至20 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变革
        2.3.1 出台新政策:在体制改革中结构形态的全面变革
        2.3.2 引入新机制:在竞争中降低门槛与鼓励合拍共谋
        2.3.3 采用新模式:对引进“大片”以“分账”方式发行
        2.3.4 实行新举措:以“九五五零”为目标力促精品生产
        2.3.5 颁发新《条例》:在电影的管理与运营方面有了规范
    2.4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成型
        2.4.1 电影集团的建立: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机制
        2.4.2 院线制的诞生:实行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策略
        2.4.3 完善结构形态:制定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新政策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内容与特征及规律
    3.1 制片、发行、放映行业结构政策内容分析
        3.1.1 制片行业结构政策
        3.1.2 发行行业结构政策
        3.1.3 放映行业结构政策
    3.2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历史特征
        3.2.1 整体电影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
        3.2.2 拓宽了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各行业的投融资渠道
        3.2.3 以发行业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发行和放映行业改革相互渗透的渐进方式
    3.3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演变的历史规律
        3.3.1 遵循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结合的产业大趋势
        3.3.2 体现以发展电影产业生产力为目的的基本原则
        3.3.3 促进电影产业产品和内容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第4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4.1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
        4.1.1 制片业相对于发行放映业较为独立的产业结构瓶颈
        4.1.2 电影产业遗留的事业单位属性与企业化的矛盾
        4.1.3 电影分级制度颁布的迟迟未果
    4.2 对我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建议
        4.2.1 强化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产业的利益结合机制
        4.2.2 明确电影的产业属性
        4.2.3 积极推进电影分级制度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重要文件汇编目录
附录C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文件摘录(1993-2007 年)

(4)中国电影发行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发行政策状况
    2.1 30 年代之前中国电影发行市场的主要状况
        2.1.1 国产影片国内发行市场状况
        2.1.2 国外影片国内发行市场状况
    2.2 30-40 年代中国电影发行政策的基本格局
        2.2.1 国统区电影的主要发行政策
        2.2.2 敌占区电影的主要发行政策
        2.2.3 解放区电影的主要发行政策
第3章 不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发行政策变化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发行政策形成
        3.1.1 1949-1976 年的电影发行政策
        3.1.2 1977-1986 年的电影发行政策
    3.2 体制改革形势下的电影发行政策革新
        3.2.1 1987-1992 年的电影发行政策
        3.2.2 1993-2006 年的电影发行政策
第4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发行政策分析
    4.1 国产影片的国内发行政策与特征
        4.1.1 电影发行政策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4.1.2 民营电影发行公司成为影片发行的主体
        4.1.3 区域发行与院线发行并举
    4.2 国产影片的海外发行政策和经验
        4.2.1 国产电影的出口发行政策变化概述
        4.2.2 国产影片海外发行经验与个案分析
        4.2.3 支持更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走向世界
    4.3 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政策和影响
        4.3.1 进口影片在国内发行的政策规定
        4.3.2 “中影”对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
        4.3.3 分账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成功发行
        4.3.4 华夏公司进口影片发行的竞争机制
第5章 国产影片发行政策的借鉴与改进
    5.1 政府对发行环节进行政策干预的借鉴
        5.1.1 实行配额政策的借鉴
        5.1.2 实行补贴政策的借鉴
        5.1.3 实行税收管理政策的借鉴
        5.1.4 实行法制管理的借鉴
        5.1.5 电影发行体制的借鉴
    5.2 国产影片国内外发行政策的改进建议
        5.2.1 努力加快电影院线制改革的脚步
        5.2.2 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
        5.2.3 进一步扩大国产影片的发行范围
        5.2.4 探索思考多样化的发行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中国电影发行政策重要文件汇编目录
附录C 中国电影发行政策主要文件摘录(1993-2007 年)

(5)当前影视创作民族性问题的初论 ——“入世”后中国电影的生存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民族性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体现
    1.1 早期的中国电影理论民族性体现
    1.2 探索中国电影理论民族性的开始
    1.3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理论民族性
    1.4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确立地位
    1.5 面对“入世”,民族性成为了生存策略
第二章 中国电影民族性思辨
    2.1 电影的民族性
        2.1.1 民族性的概念
        2.1.2 民族化的概念
    2.2 民族性、现代性以及全球化的辩证关系
    2.3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中国电影
        2.3.1 中国文化范式及意象思维
        2.3.2 “文以载道”
第三章 入世后的中国电影现状
    3.1 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正视电影的商品属性
        3.1.1 在政府的主导下主旋律电影蓬勃发展,题材范围愈发广泛丰富
        3.1.1.1 《走出西柏坡》扩展了历史题材电影
        3.1.1.2 从《东京审判》看爱国题材影片
        3.1.1.3 道德伦理片以平民视角感化观众
        3.1.1.4 《云水谣》主旋律电影向主流电影转变
        3.1.2 在市场引导下中国电影向娱乐化和类型化转型
        3.1.2.1 追求娱乐性成就了《疯狂的石头》
        3.1.2.2 《举起手来》与《鬼子来了》中国电影尝试类型化的不同结果
        3.1.2.3 《英雄》是国产大片的先锋,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3.1.3 《卡拉是条狗》例证“地下电影”到商业文艺片的转型
    3.2 中国电影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3.2.1 部分中国电影在西方得到认可
        3.2.2 中国影人的国际电影节情节及“后遗症”
第四章 入世后中国电影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4.1 入世后中国电影形成自身独有的民族文化是基本策略
        4.1.1 入世后“市场化”的政策和保护措施是中国电影创作的有力支持
        4.1.2 自身独有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电影创作的根本
    4.2 弘扬民族性,发掘中国电影潜在市场
    4.3 弘扬民族性是中国电影跨出国门的基本内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电影目录表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目录

(6)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的国际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术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破冰之旅
2.1 破冰之旅的文化背景
2.2 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国际化之路
    2.2.1 从黄土地登上历史舞台
    2.2.2 第五代电影冲向国际
    2.2.3 第五代电影人攀上顶峰
2.3 破冰之旅的划时代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第六代电影人的国际化之路
3.1 经济腾飞促使文化生态转变
3.2 从边缘走来的青年电影人
3.3 中国第六代电影人的国际化探索
3.4 第六代电影人成功的现实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大片的跨国运作
4.1 WTO带给中国电影的挑战和机遇
4.2 全球语境下中国电影成功的相关要素
    4.2.1 用肢体代替语言
    4.2.2 中国武侠片的魅力
    4.2.3 中国电影中东方文化
    4.2.4 中国电影奇观的创造
4.3 中国电影大片的局限性
4.4 中国电影成功转型的实际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未来中国电影国际化模式可行性分析
5.1 中国电影冲向国际的三次尝试
5.2 中国电影国际化模式可行性分析
    5.2.1 跨国合作相辅相成
    5.2.2 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
    5.2.3 借鉴好莱坞的成功要素
    5.2.4 坚持多元化发展模式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化
二、企业化
三、民族化和国际化

四、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论文参考文献)

  • [1]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人力资源政策研究[D]. 付丽丽. 湖南大学, 2009(01)
  • [2]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D]. 宋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3]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研究[D]. 盛薇. 湖南大学, 2008(09)
  • [4]中国电影发行政策研究[D]. 邓倩. 湖南大学, 2008(09)
  • [5]当前影视创作民族性问题的初论 ——“入世”后中国电影的生存策略[D]. 郭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6]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的国际化模式研究[D]. 王一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7]《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总目录[J]. 白洁. 宁夏社会科学, 2005(01)
  • [8]虎跃龙腾 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直面WTO[J]. 蔡元. 宁夏社会科学, 2004(01)

标签:;  ;  ;  ;  ;  

虎跃龙与狼共舞——中国电影如何面对WTO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