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科经病审因论治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21)在《《女科百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老的中医学有一段绚烂的发展历程,宋代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为医学发展创造了多种有利条件,妇产医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妇产医学着作接连涌现,《女科百问》便是这一时期的妇产医学代表着作之一。《女科百问》的作者是宋代医官齐仲甫,此书采用问答体例叙写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内容精简扼要,有理论有方药,是一本综合性的妇科医学文献。由于缺乏相关史料,我们难以确切了解齐仲甫的生卒时间和生平事迹。《女科百问》现存最早版本为明代版本,另有清代和近现代的多种版本。此书吸收了前人医学精华,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参考,体现了医学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女科百问》所述妇科病因主要有三种,即风冷之邪、情志不畅、劳累过度。病因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密切,齐仲甫重视风冷可能与所处时代的气候有关,情志因素和劳累因素可与宋代女性生活环境中的负面因子相联系。《女科百问》所载方剂丰富,一病对应数方。方剂来源广泛,汇集了宋以前及宋代的效验方剂,也有首见于此书的方剂。书中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丹剂和少量其它类剂型,有详细的制作和使用说明。药引使用频繁,有一定的特色和规律,是方剂的得力助手。《女科百问》所见齐仲甫医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板块,医学学术思想体现了其精湛的医技,医学人文思想显示了其高尚的医德。医学思想往往与时代发展相接轨,齐仲甫的医学思想凸显了宋代医学发展的一些特征:从医学发展看,成熟与简约互动;从医学普及看,理想与困境并存。
张明[2](2021)在《柯琴的六经辨证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中认为《伤寒论》系统的论述了外感病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世医家尊奉诊治外感病的一般大法。六经辨证方法,是张仲景学术思想之精髓,研究者代不乏人。柯琴是清代着名伤寒学家,毕生研习中医经典古籍,对《伤寒论》有深入研究,以其着作《伤寒来苏集》最具代表性,其在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上多有创新,丰富发展了《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体系。在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归纳发现,目前对柯琴六经辨证学术思想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较零散,故本文以此为核心,全面挖掘其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为后世学者提供借鉴。本文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精读《伤寒来苏集》,为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版,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六经、六经病、六经传变、六经制方法度等层次,系统地梳理柯琴的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丰富充实六经辨证理论,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柯琴治学伤寒,秉承内经,引用《素问·皮部论》剖析仲景之六经内涵,提出“六经地面说”,具体阐述六经的分布。第二,引用兵法,结合六经地面理论,详细地论述六经发病与治疗特点。第三,据“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纠正“日传一经”之说;《伤寒论》之合病、并病不独三阳经有,三阴经亦有,且仲景论中表里阴阳二经之间也有合并病。第四,柯琴遵循仲景辨证论治之旨,深度分析其制方大法之真谛,在辨病机、审病情基础上,灵活恰当应用仲景之方。第五,柯氏认为《伤寒论》之六经亦能辨治伤寒之外诸多疾病,扩大了六经辨证的应用范围;又结合俞根初、李培生对柯氏六经辨证学术思想的阐释与发挥,列举后世医家运用六经辨治非外感病的医案,进一步证实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学术观点。通过论述柯琴的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以期认识到《伤寒论》之六经,不专为外感病所立,亦囊括内伤杂病,只要抓住辨证论治之旨,诸多疾病皆由此治,同时也为现代临床运用六经辨治疾病提供借鉴。
姜璇[3](2019)在《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吉益东洞的学术思想、其对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⑴揭示东洞与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方药规律时所秉承的不同视角及其原因;⑵发掘东洞在确定药证和方证时的具体推理步骤和遵循的原则;⑶阐明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两种方式的异同以及互补关系,从而为经方的临证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借助科学哲学、逻辑哲学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参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借助中华医典的检索功能,从本草学着作入手探究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药物规律时所显露的药证萌芽,特别关注各部着作“序言”中着者的编撰主旨,以揭示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利用吉益东洞的有关文献资料,简介其医论医说和着作,探究方(药)证辨证思维背后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基础;第三章围绕《药征》一书,详解东洞确定药证的逻辑推理方式,从归纳逻辑的视角审视方(药)证辨证体系;第四章从方证和药证的关系入手,探讨东洞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五章从方(药)证辨证方式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入手,讨论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以及与辨证论治的互补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结果第一章: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本草学着作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药证雏形,但我国医家并不将对药物适应症的归纳视作研究重点,反因“司外揣内”、“重神轻形”的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对外在症状的总结、独注重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探求。第二章:“求实”是东洞的医学观。疾医论、方证相对论、万病一毒论是东洞的三大学术思想。东洞由于理论思辨能力不足而混淆了病因和病机的概念,这是其放弃辨证论治方式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东洞在确定药证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穆勒五法和探求条件属性的条件化归纳逻辑,其欲寻求的药证既是“应用某药有效”的充分条件(必效证)、又是必要条件(必见证)。第四章:东洞方证体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证的构建,由药证构建方证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若将方剂和方证视作两个集合,药证对应就是两个集合所遵循的映射法则。为保护方剂的系统质特征,东洞采取了“主药原则”和“增损离合原则”。由药证构建方证可弥补方证条文过简的不足,便于类方和类症的鉴别,且对药证的识别可极大地带动方证的辨识。但由药证构建方证亦有一定的局限。第五章:东洞的方(药)证属于经验定律,辨方(药)证论治的方式主要是经验思维。其既具有经验思维和经验的优势、又有不足。其优势由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东洞的方(药)证辨证体系更趋完善;其不足之处由后世医家引入理论思维来弥补。结论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严谨性在于其采取了合乎逻辑的方式将方证和药证进行相互推导从而试图确定方(药)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必然性关系即方证的“主证”和药证的“主治”,并且在这种相互推导过程中东洞十分注重方药的构效关系问题,且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洞所确立的药证和方证实则是依赖于归纳法而获得的经验定律,它只告知“是什么”,而无法解决“为什么”。我国医家注重的正是“为什么”,即将药性理论和病理学说相结合来阐释方药的作用机理,二者显示出对经验和理论的不同信任度。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经验性质赋予其与近代科学相似的实证精神,因而更轻易地与近代医学融合。但在本质上,方证中的主证和辨证论治中的病机是内外相应的关系,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同属整体层面上的原因疗法。辨方(药)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之间的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方证有启发、简化和规范辨证论治的作用;⑵辨证论治可为方证的辨析提供基本方向;⑶辨证论治中对病机的把握可找寻到新的方(药)与证的对应关系。
林振邦[4](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仅有内外之分,到经脉简帛中可以发现经络通道和脏腑内外关系的建构。身体感应的发现和确认逐步把疾病场域拓展,把不同内在空间和精神的不适与外部的符号联系起来,渐渐建构出身体与不适感关系的典型例子,并成为一种感知与定义疾病的文化与技能。第三章透过研究病症中的语言和病痛经验,分析简帛医书中的对患病经验的表达和分类方法。发现一些本来作为描述解剖词语和病症的意义都逐步转移为气的失调。或与自然性质的用语搭配,继而与相应的身体感受结连。说明身体感受的表述是从日常语言转向阴阳五行学说为本的感知文化和认识方法,寒热虚实成为描述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基本符号系统。反观,后世比较少继承使用解剖用语作为解剖疾病的分类(例:心疝),说明了古代医家的取舍。第四章从简帛医书中病因学的内容分析古人对疾病的归因。发现跟鬼神崇拜的病因逐步被风所取代,风又再演变成气论下的风。反映鬼神论逐步被自然能量的病因论所取代,再进一步自然能量转变为气论下的自然哲学病因所取替。从信念式的鬼神因,至自然哲学因,再转化至可以被身体感连结和论证的阴阳五行体系。世界观从存在论自然主义,转向为本体论自然主义,鬼神之说从存而不论,转至部分医家对鬼神作出直接否定。第五章考察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其资料收集及疾病本质推理的方法。发现简帛医书中从视觉资料拓展至收集触觉和气感等身体感受资料,医者在诊断过程中是感知主体而非单纯的思考主体,从积累的普遍感受去判断触诊中的感受及其意义。而在运用诊断资料时,简帛医书从捷思式的单一资料对应转变为疾病本质的探求,疾病的独立本体消解,转成附属于人体气论生理病理的本体之中。第六章从简帛医书中的防治方法以分析古人对疾病的态度、处置及其临床决策。发现了简帛医书中移除了疾病的社会标签和惩罚,从单纯的医疗角度探讨疾病。并且展现了临床结果的积累,和重视临床效果的思想,从治疗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决定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对于鬼神和时间崇拜有所脱离,并以临床理性对治禁作出判断,摒弃了相关性关系为主的方术体系对临床行为的控制。研究结论最终总结临床体系的考察,我们归纳出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五种流行的疾病观。分别是鬼神疾病观;自然能量疾病观;气-解剖身体疾病观;经脉疾病观;气-阴阳-脏腑疾病观念。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观曾经在社会中并存,并且在医家的圈子中转化。这些疾病观的转化,透视了社会公共资源如何渗透进医学中建构出体系,改变了医者和人们对疾病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模式,也改变了疾病的隐喻和社会意义。透过新观念关系的诞生,概念层阶的调整和排除,让方技成为较纯粹的方技,让临床行为不受社会思潮的宰制。其具体的方式是,疾病的定义改变为身心全人的失调模式,身体的感受逐步受到重视,并加以阴阳五行的框架理解和记录,人与自然以气作为沟通中介而成为相关而区隔的系统。继而使身体感受与阴阳五行化的身体建构成生理病理网络,最终让知识得以积累,治疗与阴阳五行的病理生理学建立因果关系,让体系可检证和容易传播。走出中医文化的框架,我们以《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中外医学体系塑造期的比较对照点。考察中西临床医学的蜕变方法,如何排拒空想和幻想的内容,并成为可以有客观论证和可重复。简帛医书中可见,中医以身体感应连结临床现实与理论体系,使之可以修正和积累,让医学不受其他社会权力和思想的干扰。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中,可以认为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转化,具有建构实在论的特征。配合气论的文化体系下,从实践所得建构框架,以语言的外推把身体和病痛经验转化成阴阳五行式的身体感语言;并以实践性的外推,把阴阳五行的身体建构推展到其他社会脉络中。这两种外推最终联系上不同医者建构的微世界(医疗体会)和社会脉络,使知识可以整合,使医疗知识普遍化且具有真理价值。总结而言,以疾病观为核心内容,从实质的临床技术中找出理论和思想的脉络。本文完成研究预期,并且从普世的医学哲学中说明中医医疗文化不独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更在普世的医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上具有充份的合法性和价值。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仍可再加强,有待更多简帛的解读和公开,让我们可以以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分析思想和方法的流变。
潘峰[5](2017)在《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1917-2015),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后求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师从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善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免疫性疾病。AS好发于青壮年,致残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青壮年的劳动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从奇经八脉理论角度探讨朱良春教授治疗AS的学术经验,对于掌握朱老的学术特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从奇经八脉理论总结整理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AS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从古代和现代文献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古代文献包括历代医家对AS的论述和学术思想观点、奇经八脉的历史沿革。现代文献包括AS的西医现代研究。(2)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在1993年8月至2011年8月之间,明确诊断为AS、且由朱良春教授亲自诊治的95份病历,625个诊次,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朱老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和常用药对,总结临床诊治规律。(3)理论研究:从朱老深研经典、探究历代医家着作中,总结整理了朱老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AS的学术思想,并分析了朱老有别前人的三大创新点。(4)根据录音、录像资料原汁原味的整理了朱老关于AS治疗的访谈内容。研究结果:(1)朱老创造性的将AS归属于“肾痹”、“顽痹”的范畴。总结出AS的基本病机为:肾督亏虚为本虚,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痹阻经隧、骨骱,留伏关节,为邪实。并以此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扶正培本,益肾壮督为主,蠲痹通络为辅。(2)对95例AS患者病历的回顾总结发现,其临床症状集中在人体中轴部位,以疼痛、僵硬为主要表现。病历共使用了 191味18类中药,使用次数达12835次。使用率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补虚药、祛风湿药及活血化瘀药。可见“扶正”、“祛邪”和“活血化瘀”是朱老在AS治疗中的关键环节。全部数据挖掘出核心处方为穿山龙、鸡血藤、炙僵蚕、地龙、地鳖虫、全当归、乌梢蛇和威灵仙。常用的对药有:生地黄-熟地黄,赤芍-白芍,制川乌-桂枝,骨碎补-补骨脂、枸杞子-仙灵脾。(3)系统总结整理了朱老对奇经八脉理论治疗AS的继承与创新,朱老深研中医典籍中的奇经八脉理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拓展了虫类药入奇经的理论;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穿山龙是益肾壮督药物的第一位要药;对顽痹等疑难疾病的治疗提出了“益肾壮督培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法则,丰富了奇经八脉理论的学术内容。研究结论:(1)奇经八脉理论是治疗AS的有效治疗理论。(2)AS的核心病机是肾虚督空、络脉阻滞。治疗原则为益肾壮督,蠲痹通络。(3)穿山龙是益肾壮督的君药,虫类药是蠲痹通络的有效药物。(4)我们应深入研究朱老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AS的学术思想,并学习他原始创新的精神。
周媛媛[6](2017)在《中医心理治疗新探》文中认为中医心理治疗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在中国心理治疗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综观我国对中医心理治疗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发现,多为具体问题的研究,成系统的研究基本是中医学领域内的且数量极少。基于中医心理治疗对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价值,值得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整体观这一指导思想,根据大量史料医案和已有研究,适当参照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梳理并建构现代心理学领域内的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体系,实现新探。(1)对古代中医心理治疗的发展进行梳理,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从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心理治疗的影响,以便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2)从心理学角度界定“中医心理治疗”,指的是在中医体系下,使用各种方式手段,直接调整患者的心理、行为,从而达到治疗心理异常的目的的治疗思想和实践;界定中医心理治疗的对象并对其分类,这在过去的研究中是没有明确提出的;(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包括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和“情志相胜”论;提出治疗原则,即治疗的整体性原则,包括“阴阳平衡”原则、“医国医人医病”原则,和医患的“标本相得”原则;(4)分析中医心理治疗的病因,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分析了病机,包括阴阳失调、气机失调、脏腑损伤、精血耗伤、神志异常;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5)对中医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法从“正治”、“反治”的新角度进行了分类论述,同时以中医心理治疗方法的作用对象,即情绪、认知、行为为依据,对治疗方法进行归纳。(6)对中医心理治疗进行了评价,提出其优势为注重整体性;注重动态平衡;因人而异,以人为本;注重灵活性、生活化、重疗效;注重良好的医患关系。其不足为内容丰富但零散,缺乏系统性;论述中医心理治疗经验性特点突出,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操作方法;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中“不择手段”的方式在现代心理治疗伦理准则的规范下使用将受到限制;心理学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不足。提出了中医心理治疗对现代心理治疗不足的弥补作用,可以弥补现代心理治疗过于偏重“科学主义”的不足,现代心理学治疗经验主义的不足,现代心理治疗难以统一的不足,现代心理治疗缺乏整体观的不足。最后总结指出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发展方向,包括整合研究队伍,凸现中医心理治疗特色;建立符合本土文化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框架;重视临床实证和实验研究,将中医心理治疗应用于临床;重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关注中医心理治疗里的文化适宜性。通过以上的研究达到对中医心理治疗新的探索,对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出贡献。
赵程博文[7](2017)在《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内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知识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内科学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伴随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教材成为认识和学习中医的重要途径。以教材为标志,将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构建,逐步形成更适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对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构成内容和构建过程的梳理,系统总结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完善理论体系框架,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医内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和内在深层结构。本研究选择1949年至今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国家统编与规划教材),开展教材编写背景、内容沿革、框架结构、概念定义及相关理论表述的深入分析;提炼、梳理、研究、确定中医内科学教材在理论体系框架及相关理论内容的表述。对各个时期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试探讨各个时期的变化,阐明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明确理论体系框架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何,总结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演变特点及变化规律。以期通过上述研究,促进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本文第一节对中医内科学学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同时也是教学科目。学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内容总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的。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对人体和内科疾病认识的过程。本节从教学科目和临床学科两个角度出发,概述了中医内科学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概念。本文第二节对以中医内科学统编规划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进行了梳理。分别对教材编写沿革、理论体系框架构成要素和各时期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本勾勒出了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节是对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中关键概念、原理、法则的"归真"研究,揭示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演进过程,进一步规范、明确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表述。本文第四节是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对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在经历从传统中医到中西医汇合再逐渐回归传统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在充分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与突破,逐步形成更适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本文最后一节是归纳总结。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逐步趋于稳定,通过对框架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和内在深层结构,探寻框架演变特点及规律,从而完善理论体系框架,促进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曹正同[8](2017)在《《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痹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首次记载于《素问·痹论篇》,并于其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的观点,后世医家多从此进行阐发论治痹病。至汉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详细记载了湿痹、历节等疾病的证治,此为痹病辨证论治的发端。后李杲提出了脾胃内伤杂病诊疗思路,由脾胃内伤角度阐发痹病论治,后世多有发展。经过金元的发展,至明清之际,论治疾病形成了两种诊疗思路,即以外感论治疾病和以内伤论治疾病,痹病论治亦是如此。《医宗金鉴》是清朝官方编纂的一部医学集成着作,由吴谦、刘裕铎等御医编纂而成。本书是对繁荣发展的明清医学一次高度总结,亦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官方编纂医书。本丛书包括"一论二要旨,两注十要诀",全书首重张仲景学术思想,由吴谦亲自编订了《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杂病心法要诀》是吴谦总结历代医家论治杂病精华而成,以歌诀形式高度浓缩了 60余种杂病论治理法方药特点,有非常强的临床实用价值。本研究以广义痹病为研究对象,以分册《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为主要研究范围,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同是吴谦等人编纂而成,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一定传承性。就痹病论治而言,《杂病心法要诀》补充了《金匮要略注》相关内容之不足,两分册中皆有对痹病论治一般规律的体现。其它各分卷中如妇科、儿科、骨科等,虽也论及痹病证治,但是又兼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本研究中不作为研究范围。根据对此两分册痹病内容分析,其痹病论治符合广义痹病的概念范围和外延。所以以广义痹病为具体研究对象。本研究具体研究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金匮要略注》相关痹病篇章、条文整理分析,一方面发掘吴谦注疏特点,另一方面发掘痹病证治的一般理法规律。吴谦以错简重订为法,以考据学为依据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进行重新考订注疏。注疏条理清晰,为后世研读《金匮要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将对《金匮要略注》痹病相关章节、条文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探索吴谦对《金匮要略》包含痹病相关学术思想的发扬,并以此探讨痹病论治的一般规律,指导当今痹病论治。第二,通过对《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思想的整理、分析,探索其中痹病论治规律。《杂病心法要诀》为吴谦等人对历代论治杂病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融理法方药于一体,易学易用。本研究将重新对本篇歌诀的整理、分析,将其中论治痹病相关歌诀整理归类,发掘其中的证治规律。第三,本研究将通过对痹病论治理法规律的总结、归纳,发掘吴谦所示疾病辨证论治规律,以指导其它杂病的论治。吴谦于《医宗金鉴》不同分册中多次阐述"理法"规律的重要性,强调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以及证治规律的重要性。通过对《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特点的剖析,得出其中一般性的理法规律,并由此推广至其它内科杂病证治中。总之,本研究旨在以《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中蕴含的痹病证治思想为基础,挖掘其中痹病证治思想,并指导当今痹病临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进行阐述:《金匮要略注》痹病相关篇章、条文注疏所阐发证治思想,以及《杂病心法要诀》中所体现的痹病证治思想。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医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文献对比分析法,并将文本内容与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进行分析。本研究将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梳理历代痹病证治,并重新分类,阐释痹病不同时期演变过程,并归纳出外感致痹和内伤致痹两条痹病成因线索,并以此梳理有代表性的古代医家痹病证治思想。本研究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理论,从多方面充分阐释研究对象的理论特点,并参照不同医家理论学说,进行对比、讨论鉴别,以期得到合理的研究结果。《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思想是本研究的基础,《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思想与《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思想一脉相承。集中分析此两部着作,参考历代相关医家观点,并对痹病理论的命名、分类、辨证论治方法、病因病机特点、诊疗方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归纳,以此总结痹病证治思想理论。并结合现代辨证论治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发掘吴谦所倡导的"理法"规律特点。本研究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金匮要略注》痹病相关章节、条文注疏为线索,同时并参照另外七家《金匮要略》相关注疏条文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深入探讨、梳理吴谦对《金匮要略》痹病思想的阐发。本部分研究根据吴谦对条文的整理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湿痹、风湿痹、历节病条文注疏分析。第二,对痰饮、水气、黄汗、阴阳毒、血痹、转筋、虚劳、气分、寒疝和肾着所导致痹症条文注疏分析。另外所选择七位医家为赵以德、沈明宗、徐彬、魏荔彤、程林、李彣和尤怡。第二,以《杂病心法要诀》痹病相关歌诀为中心,综合历代医家对痹病阐述,探析《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理法规律。通过对歌诀的重新整理,并结合医史文献研究方法,探求痹病歌诀所蕴含理法的源流、分类、应用特点以及证治规律。第三,结合当今对辨证论治思维的最新研究,经过古今对比研究,以当今之理,探求古人之义,以明确辨证论治方法。对《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进行相关联研究,发掘其中共同的辨证论治思想。结果:1.《金匮要略注》于湿病、风湿病、历节、痰饮、水气、黄汗、阴阳毒、血痹、转筋、虚劳、气分、寒疝、和肾着等疾病中详细注疏原文,详解痹病、痹症证治特点。吴谦重视内外表里辨证的不同特点,强调通阳法、两解法在痹病论治中的作用。2.《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治法是对《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理法的继承和发展。以外感和内伤两条线索论治痹病,并详细阐明八纲在痹病证治中的地位。针对外感痹病吴谦以八纲详细阐述了其治法,并发掘了小续命汤、五痹汤、羌活胜湿汤、五积散等方剂的应用特点。本研究从内伤思想中发掘脾胃内伤致痹的证治思想,并根据疾病发展、变化规律分为脾胃内伤致痹和虚劳致痹两部分进行探析。以脾胃内伤为线索论治痹病,以补脾胃、升清阳、清阴火为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高度概括了脾胃内伤证治特点。针对虚劳痹病,自五劳、七伤、六极阐发,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法,以"先天之治本阴阳,后天之治本气血"之治法为基础,以五脏虚实变化为方向,总结了历代补虚名方加以论治。3.吴谦强调治病之"理法"的重要性,注重对疾病理法进行阐述,通过对此两分册痹病证治思想研究,一方面发掘痹病证治特点和证治规律,另一方面探讨吴谦强调"理法"背后的辨证论治规律,并归纳出以下辨证论治规律:以八纲为总纲,以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为主线,元气损益变化为动力,准确辨识病位与病性阐述其辨证论治思想。与当今辨证论治思维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观点与当今证素辨证思维、复杂性辨证思维相似。发掘了历代治疗痹病名方证治特点,如小续命汤、三痹汤和独活寄生汤等方剂证治特点。并详述了辨证论治思维、理法的重要性。4.吴谦所倡导的八纲理法辨证对现代内科医学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吴谦自八纲辨证、理法辨证阐释痹病证治,并可将八纲、理法辨证推广至其它内科疾病诊疗中去,促进经典理论与现代中医临床的结合,推动经典回归临床的发展。第二,吴谦在对痹病论治中,精选了大量历代着名方剂,可以补充、丰富对当今痹病临床用药,指导痹病证治。结论:《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所展示的痹病证治思想,继承了张仲景学术思想、李杲脾胃内伤思想,兼顾八纲理法又有自身的创建,精选历代治痹思想和方剂,丰富完善了当今痹病理论研究。痹病治疗中注重高度重视辨证理法,并可以此推广至其它杂病临床治疗中,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巨大,值得进一步进行挖掘研究。
张冬红[9](2016)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医发病因素及证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中医相关病因问卷调查,并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收集,探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相关中医病因,以及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工作中预防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发病提供理论依据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陶汉华主编2002年出版)及通过对古代、现代文献查阅设计出中医病因学问卷调查表,在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及在健康人群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女性分别进行中医病因问卷调查,并对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收集。将收集的资料输入电脑,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一、对CPP组及正常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以下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文化程度、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穿露脐装或露背装、参加水上活动、游泳、泡温泉、青春期游泳、易激怒、恐惊、抑郁、焦虑、产褥期不良情绪、月经期间吃生冷、偏嗜某一口味、每日主食总量、产后劳累、入睡时间、性生活频率、月经未净同房、堕胎次数、宫腔手术、盆腹腔手术。二、对CPP组及正常组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露背或露脐装、抑郁、焦虑是CP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1);一日主食总量是保护因素(P<0.05,OR<1)。三、137例CPP患者中,以气滞血瘀为主,占24.81%,气血两虚型占13.87%,肾虚血瘀型10.95%,气虚血瘀型占9.49%,精血不足型占9.49%,寒凝血瘀型占8.76%,寒湿凝滞型占6.57%,湿热瘀结型占6.57%,脾虚湿瘀型占4.38%,虚寒证型占2.92%,肝郁脾虚型占2.19%。四、40岁以下以实证为主;21~40岁以气滞血瘀居多(28.57%);40岁以上肾虚血瘀为主(33.33%)。经卡方检验,结果提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病程长短及证型、西医病因及证型进行卡方检验,提示P>0.05。研究结论:一、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露背或露脐装、抑郁、焦虑均有可能增加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几率,一日主食总量增多有可能减少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几率。二、随着社会审美观和穿着习惯改变,现代女性趋向穿着露脐装或露背装,加上长期空调环境,经期不忌口,进食生冷寒凉食物,寒气易侵犯机体而致病;现代社会活动种类多样化,许多女性参与水上活动、游泳、泡温泉,无形中导致寒湿之邪入侵致病。另外,越来越多的女性承受着家庭、工作、生活的压力,在情绪上出现易激怒、恐惊、焦虑、抑郁,一方面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另一方面身体上的不适会加重这些不良情绪。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供应丰富化,娱乐活动多样化,很多人不注重饮食、作息,形成进食主食量少、晚睡等不良习惯,对疾病的发生存在着隐匿的风险。三、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血瘀证型多见,且以气滞血瘀型居多,实证血瘀除气滞血瘀,还包括寒凝血瘀、湿热瘀结,虚证血瘀型包括肾虚血瘀、气虚血瘀、脾虚湿瘀。四、年龄对证型有显着影响,40岁以下以实证为主,21~40岁以气滞血瘀居多,40岁以上以虚证为主,且以肾虚血瘀居多;病程长短、西医病因对证型无显着影响。
孙慧明[10](2015)在《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本文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试图为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1)文献学方法: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承脉络、传承模式、科类分属和地域分布情况;以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妇科流派与中医骨伤科流派为例,分析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脉络,试图挖掘、归纳流派传承的共性规律和存在的问题。(2)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当代十一个中医妇科流派和十三个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历史、传承模式、学术思想和诊疗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社会学方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分析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文概貌等因素对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产生的影响。研究内容:(1)以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为切入点,分析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和时空背景。(2)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传承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地域分布与科属分布情况,探析某些地域性流派和专科中医学术流派多产的原因。(3)以当代中医妇科流派和中医骨伤科流派为例,厘清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途径,探索流派传承人培养模式,促进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的培养。(4)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基础,分析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的关键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1)中医学术流派的教育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以往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目前师徒相传仍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主要模式。(2)各家流派都有自己的学术传承人,并且很多弟子己经有相当的学术成就,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承队伍。(3)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应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有效传承。(4)针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重视文化传承、改进教育机制、加大国家和地方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搭建流派间交流合作平台、注重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相互转化与创新、拓宽宣传渠道、突出流派特色以促产业化等方面着手,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
二、妇科经病审因论治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科经病审因论治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女科百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创新点、不足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妇产医学发展回顾 |
第一节 宋代医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宋代妇产医学的发展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女科百问》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女科百问》的成书与流传 |
第二节 《女科百问》的体例及内容 |
第三节 《女科百问》的引用书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科百问》所述部分妇科病因 |
第一节 女性生理病理特点 |
第二节 风冷生诸疾 |
第三节 情志不畅为病 |
第四节 劳累过度致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科百问》所载方剂相关问题 |
第一节 方剂来源考辨 |
第二节 剂型归类分析 |
第三节 药引使用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女科百问》所见齐仲甫医学思想 |
第一节 齐仲甫医学学术思想 |
第二节 齐仲甫医学人文思想 |
第三节 齐仲甫医学思想凸显的时代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柯琴的六经辨证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现代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柯琴生平及其主要医学着作 |
1 柯琴生平概述 |
2 主要医学着作 |
第二部分 柯琴六经辨证学术思想 |
1 诠释三阴三阳 |
1.1 治学《内经》,阐发六经内涵 |
1.2 创立“六经地面”之说 |
2 用兵法喻六经为病 |
2.1 太阳地面 |
2.2 阳明地面 |
2.3 少阳地面 |
2.4 太阴地面 |
2.5 少阴地面 |
2.6 厥阴地面 |
3 论六经传变 |
3.1 反对“日传一经”之说 |
3.2 阐释合病与并病 |
4 从六经类方切入研究《伤寒论》之方 |
4.1 太阳方 |
4.2 阳明方 |
4.3 少阳方 |
4.4 太阴方 |
4.5 少阴方 |
4.6 厥阴方 |
5 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
第三部分 “六经为百病立法”说对后世的影响 |
1 “六经为百病立法”说的继承与发挥 |
1.1 俞根初“六经钤百病” |
1.2 李培生《伤寒论翼笺正》 |
2 后世医家运用六经辨治疾病的医案 |
2.1 范中林以六经辨治三叉神经痛 |
2.2 胡希恕以六经辨治痹证医案 |
2.3 杜雨茂以六经辨治肾脏疾病 |
2.4 欧阳卫权以六经辨治慢性荨麻疹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方(药)证”与“辨方(药)证论治”在本文中的含义 |
1.1 中医学中“证”与“证候”概念的古今更替 |
1.2 “方证”和“药证”中“证”的含义 |
1.3 本文所探讨方(药)证辨证体系的含义——以“征”代“证” |
2 经验、实证和归纳逻辑 |
2.1 经验和实证 |
2.2 归纳逻辑 |
3 中日医学的承嬗离合脉络 |
3.1 我国医学自宋至近代的演进与《伤寒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
3.2 日本汉方医学的演进及与我国医学的关系 |
第一章 我国古代本草学着作中经方药证雏形及对经方药物的研究视角 |
1 选择本草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2 以经方证药用的本草学着作概况 |
3 各部着作中蕴含的药证雏形概况 |
3.1 《本草图经》 |
3.2 《本草衍义》 |
3.3 《神农本草经疏》 |
3.4 《本经逢原》 |
3.5 《神农本草经读》 |
3.6 《本经疏证》 |
3.7 《长沙药解》 |
3.8 《经证证药录》 |
3.9 《本草思辨录》 |
4 近代以前我国医家对经方用药的研究视角 |
4.1 对“所以然”的探求 |
4.2 视《内经》为经方的源头 |
5 近代以前我国本草学着作中体现出的经方用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
5.1 迷信经典 |
5.2 歧见横生 |
第二章 吉益东洞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简介 |
1 吉益东洞生平简介 |
2 医学观——求实 |
2.1 眼见为实 |
2.2 实证亲试 |
3 医论医说 |
3.1 疾医论 |
3.2 方证相对论 |
3.3 万病一毒论 |
4 与我国医家截然不同的“药能”观 |
4.1 药皆毒,毒即能 |
4.2 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药证是“药能”的最终结论 |
4.3 欲正方法者,先详药能——药证和方证之间的关系 |
5 东洞着作简介 |
5.1 方证三部曲 |
5.2 《药征》——东洞药证和方证体系的奠基之作 |
第三章 东洞药证体系的确立 |
1 《药征》的编撰体例 |
1.1 药征(主治、旁治) |
1.2 考征 |
1.3 互考 |
1.4 辨误 |
1.5 品考 |
2 药证的推导方法——归纳法的应用 |
2.1 药证的探求依赖于归纳法的原因 |
2.2 归纳法在药征确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
3 东洞药征的类型和特点 |
3.1 药征的类型 |
3.2 药征的特点 |
4 东洞药证体系的严谨和疏漏 |
4.1 严谨(合理性) |
4.2 疏漏 |
5 从归纳法角度审视药(方)证辨证体系 |
5.1 东洞与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应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比较 |
5.2 从东洞与排除归纳法创始者培根思想的相同点谈起 |
5.3 “归纳问题”的挑战——辨方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联 |
第四章 东洞方证体系的构建 |
1 药证在构建方证中的作用 |
2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
2.1 基于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主药原则 |
2.2 基于类方的增损离合原则 |
2.3 实证亲试原则 |
3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意义 |
3.1 提高方证的辨识度 |
3.2 把握核心证、拓展方用 |
3.3 临证中药证对方证的统领作用 |
3.4 通过药证可发掘其他古经方的方证 |
4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机械性 |
4.1 方证的系统质属性 |
4.2 方证的非唯一性 |
5 方证三部曲的相互补充 |
第五章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利弊及后世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1 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 |
1.1 优点 |
1.2 不足 |
2 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2.1 日本汉方家对东洞蔑视理论的批判 |
2.2 近现代日本古方派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修正 |
3 后世医家对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
3.1 对原有方(药)证的细化 |
3.2 对原有方证的引申 |
3.3 新方(药)证的确立 |
3.4 方证——疾病谱的确立 |
3.5 方证——体质对应关系的探索 |
4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对近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简帛文献中的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二、黄帝内经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三、中国古代疾病观及相关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四、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疾病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内容:疾病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及价值 |
1.4 研究预期 |
第二章 疾病的定义:简帛医书中病症的内容与发生空间 |
2.1 第一节简帛医书的疾病用语 |
2.1.1 简帛医书病症名称的整理、分类与分析 |
2.1.2 简帛医书的地域与疾病议题探讨 |
2.1.3 简帛医书与传世先秦两汉病症用语比较 |
2.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1 医方类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2 经脉简帛医书中的医疗拓展 |
2.2.3 简帛医书中考察养生与性功能的医疗化 |
2.2.4 简帛医书的情志与身心病症的医疗化 |
2.2.5 小结:疾病定义拓展的方法分析 |
2.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
2.3.1 解剖身体的突破:疾病发生空间的转变 |
第三章 疾病的语言:简帛医书的病痛经验与疾病性质 |
3.1 第一节简帛医书中病症的用语构成分析 |
3.1.1 《五十二病方》病症用语分析 |
3.1.2 《居延汉简》及《居延新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3 《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及《脉书》中病症用语分析 |
3.1.4 《武威汉代医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5 老官山《六十病方》及《诸病》 |
3.1.6 小结:病症的性质和疾病空间的配搭 |
3.2 第二节特定病症用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百病之长——风的病症用语分析 |
3.2.2 形下病症的用语的配搭与转化 |
3.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病痛经验 |
3.3.1 疾病描述和分类中的病痛经验 |
3.3.2 身体感受的用语研究 |
3.4 第四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疾病的语言与思维 |
3.4.1 简帛医书中的疾病叙事:病痛事实下的不同叙述基点 |
3.4.2 气与身体感成为认识疾病的思维工具 |
3.4.3 语义的转化与隐喻的应用 |
3.4.4 病症语言改变中的医学理性拓展 |
3.4.5 简帛医书中整全身心的医学身体建构方式:身体感 |
第四章 疾病的成因:简帛医书的病因学考察 |
4.1 第一节一般病因学内容 |
4.1.1 外感六淫 |
4.1.2 内因及不内外因 |
4.1.3 其他 |
4.1.4 小结:混杂的临床病因观念 |
4.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与《黄帝内经》的特定疾病病因比较 |
4.2.1 大风 |
4.2.2 疟 |
4.2.3 异梦 |
4.2.4 龋齿 |
4.2.5 痉 |
4.2.6 疼痛的病因 |
4.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世界观 |
4.3.1 自然哲学与巫术混杂的病因观念 |
4.3.2 鬼神文化淡出医学的方式 |
4.3.3 疾病“事物因”展现的世界观:形上学自然主义 |
4.3.4 病因的逆向建构 |
第五章 疾病的诊断: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 |
5.1 第一节诊断资料的收集 |
5.1.1 诊断资料的类型 |
5.1.2 诊断过程中感官运用形式分析 |
5.2 第二节从证候到疾病本质的思考方法 |
5.2.1 直接按形态或症状作捷思式的判断 |
5.2.2 按形态作鉴别诊断 |
5.2.3 按症状鉴别诊断 |
5.2.4 按身体感作鉴别诊断 |
5.2.5 综合鉴别诊断 |
5.2.6 小结:简帛医书中诊断方法和基本思维 |
5.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对疾病本质的探求方法 |
5.3.1 从现象开始的溯因进路 |
5.3.2 老官山医简与《黄帝内经》的鉴别诊断法比较 |
5.3.3 从捷思到“病因病机”模式的转化 |
5.3.4 疾病的本体论转变 |
第六章 疾病的防治:简帛医书中对疾病的应对方法分析 |
6.1 第一节疾病治疗的思想 |
6.1.1 药物治疗:从药病相对到辨证思想的萌芽 |
6.1.2 经脉相关的诊疗思想分析 |
6.1.3 时间节律与治疗的思想分析 |
6.1.4 祝由术治疗的思想分析 |
6.2 第二节预防疾病的思想 |
6.2.1 与天地合参作为生命的目的 |
6.2.2 与时相应的生活方式 |
6.2.3 修炼得道的养生工夫 |
6.2.4 方术身体观的残留:埋胞术 |
6.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临床决策 |
6.3.1 “脱巫入医”的医疗行为转化 |
6.3.2 临床证据的检验与应用 |
6.3.3 临床决策的范式转变 |
第七章 总结:简帛医书疾病观的综合分析 |
7.1 主要章节的核心医学哲学结论总结 |
7.2 疾病定义的转化 |
7.2.1 “从解剖到气论”的疾病命名 |
7.2.2 身心一体的“情绪”和“神志” |
7.2.3 失调模式统括病痛与疾病 |
7.2.4 疾病空间:病理生理学的“内”化 |
7.3 简帛医书中疾病核心意义的转化 |
7.3.1 疾病与正常的连贯:生命状态离常或适应力失却 |
7.3.2 疾病的本体:从致病原的存有到依附于人体的存有 |
7.4 简帛医书的疾病观分类 |
7.4.1 神灵疾病观 |
7.4.2 自然能量疾病观 |
7.4.3 气-解剖身体疾病观 |
7.4.4 经脉疾病观 |
7.4.5 气-阴阳-脏腑/五行疾病观 |
7.5 疾病观脱巫入医的转化核心:因果关系 |
第八章 简帛医书疾病观的溯源与比较 |
8.1 简帛医书疾病观转化的文化思想来源 |
8.1.1 孔子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让医疗不离人自身 |
8.1.2 身心体验成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
8.1.3 气论、阴阳五行成为医学“内向超越”的因果关系方法论 |
8.2 从老官山简帛的疾病观探讨《扁鹊仓公列传》 |
8.2.1 简帛医书与扁鹊仓公的病症比较 |
8.2.2 从简帛医书反观扁鹊仓公的医术 |
8.3 简帛医书疾病观与18 世纪欧洲“临床医学”诞生的医学哲学比较 |
8.3.1 基于《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比较方法 |
8.3.2 疾病本质的建构与意义 |
8.3.3 临床策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
8.3.4 东西方医学与虚幻空想的距离 |
8.3.5 小结:“气-阴阳-五行”疾病观与解剖病理学突破的医学哲学比较 |
8.4 简帛医书中疾病观转化的科学哲学意义 |
8.4.1 “气-阴阳-五行”系统发展史具备建构实在论特征 |
8.4.2 建构实在论所回应的问题 |
8.4.3 建构实在论与早期中医发展史 |
8.5 总结:东方“轴心突破”的医学文化建构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创新点的当代意义 |
9.1.1 当代学术意义:疾病观的现代及原典意义 |
9.1.2 当代社会意义:回应中医质疑 |
9.1.3 当代中医临床及教育意义:身体感作为体系的重要特点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简帛医书中疾病内容分类辑录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1. 痹证古代文献研究 |
1.1 病害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 肾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中医文献研究 |
2.1 病名探讨 |
2.2 病因探讨 |
2.3 病机探讨 |
2.4 辩证论治探讨 |
3. 当代名老中医对痹证的学术观点 |
3.1 焦树德教授 |
3.2 路志正教授 |
3.3 周仲瑛教授 |
3.4 张琪教授 |
3.5 董建华教授 |
3.6 娄多峰教授 |
4. 朱良春教授辨治痹证的学术思想 |
4.1 既往朱良春学术继承人总结老师治痹经验 |
4.2 朱良春教授治痹学术思想 |
5. 强直性脊柱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5.1 概念 |
5.2 病因 |
5.3 病理 |
5.4 临床表现 |
5.5 诊断标准 |
5.6 治疗 |
6. 奇经八脉学说沿革 |
6.1 定义 |
6.2 奇经八脉的特点以及生理病理 |
6.3 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纳入病例的一般情况 |
5.2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情况 |
5.3 主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情况 |
5.4 AS的辨证类型情况 |
5.5 AS的用药规律 |
5.6 AS核心方数据挖掘研究 |
5.7 讨论 |
第三部分 朱良春教授对经八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1. 关于对古代“奇经八脉”经典着作的研究 |
1.1 《黄帝内经》 |
1.2 《难经》 |
1.3《奇经八脉考》 |
2. 关于对历代医家“奇经八脉”理论的分析 |
2.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2.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2.3 蒋宝素《问斋医案》 |
3. 朱老奇经八脉理论辨治肾痹思想 |
3.1 辨正经与奇经,“肾-督-络”互联互通 |
3.2 看在补益肝肾,实则通补奇经 |
4. 朱老奇经八脉思想治痹之创新 |
4.1 学有渊源,融汇创新 |
4.2 中体西用,与时俱进 |
4.3 细微观察,拓展新效 |
4.4 擅用虫药,攻补兼施 |
研究结论 |
第四部分 朱良春教授访谈实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医心理治疗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中医心理治疗新探的价值 |
第二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中医心理治疗新探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中医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古代中医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心理治疗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医心理治疗的内涵与对象 |
第一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对象 |
第三章 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第一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原则 |
第四章 中医心理治疗的病因病机和诊断 |
第一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病因病机 |
第二节 中医心理治疗的诊断 |
第五章 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 |
第一节 “正治”:直接疗法 |
第二节 “正治”:间接疗法 |
第三节 “反治”疗法 |
第六章 对中医心理治疗的评价和展望 |
第一节 对中医心理治疗的评价 |
第二节 对中医心理治疗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概述 |
(一) 病因病机学说 |
1. 中医内科相关病因学 |
2. 中医内科相关病机学 |
(二) 辨证论治原则 |
(三) 疾病分类法则 |
(四) 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
二、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综述 |
(一)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医内科学教材建设成果概貌 |
(二)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综述 |
1.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情况简述 |
(1) 临床实践反馈 |
(2) 教学应用体会 |
(3) 研读教材有感 |
2. 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的成就 |
3. 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中医内科学教材的修订建议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前言 |
一、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作为临床学科的中医内科学 |
(二) 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医内科学 |
(三) 现代学科——中医内科学 |
二、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梳理 |
(一)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国家统编规划教材历史沿革考察 |
1. 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 |
(1) 教材编写基础期 |
(2) 教材编写探索期 |
(3) 教材编写发展期 |
2. 中医内科学行业规划教材 |
(1) 教材编写稳定期 |
3. 其他教材 |
(二)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分析与研究 |
1.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基本要素 |
(1) 病因学 |
(2) 病机学 |
(3) 分类学 |
(4) 辨证学 |
(5) 治疗学 |
2.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发展变化 |
(1) 基础期 |
(2) 探索期 |
(3) 发展期 |
(4) 稳定期 |
3.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确立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 |
(一) 病因病机学说 |
1. 中医内科相关病因学 |
2. 中医内科相关病机学 |
(二) 辨证论治原则 |
1. 中医内科学的"病机辨证" |
2. 重视脏腑病机 |
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4. 治法治则内容拓展 |
(三) 疾病分类法则 |
(1) 中医病证分类与编码 |
(2)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
四、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 |
(一) 现行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果 |
(二) 由传统中医到中西医汇合再逐渐回归传统中医的发展过程 |
(三) 临床的需求推动内科理论体系的发展 |
(四) 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广泛性与开放性 |
1.传统理论的深入认识 |
2.旧有理论的现代解释 |
3.新理论、新学说和新规律的纳入 |
(五) 西学倾向及西学思想的影响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历代痹病思想理论简述及《医宗金鉴》痹病思想概述 |
1.1 《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简述 |
1.2 《黄帝内经》后各医家论治痹病简述 |
1.2.1 自外感角度论治痹病源流概述 |
1.2.2 自内伤角度论治痹病源流概述 |
1.3 "痹病"定义和分类 |
1.3.1 痹病、痹症、痹证定义探析 |
1.3.2 痹病的分类、外延 |
1.4 《医宗金鉴》成书背景、内容 |
1.4.1 《医宗金鉴》成书背景 |
1.4.2 《医宗金鉴》包括内容 |
1.5 总编修吴谦、刘裕铎生平学识考证 |
1.6 《医宗金鉴》痹病证治规律概述 |
第2章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规律分析 |
2.1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总述 |
2.2 "湿家"痹病、"风湿"痹病、历节病注疏分析 |
2.2.1 湿痹条文注疏分析 |
2.2.2 "风湿"条文注疏分析 |
2.2.3 历节病条文注疏分析 |
2.2.4 湿病、风湿、历节病证治小结 |
2.3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其它章节痹症相关条文注疏分析 |
2.3.1 痰饮、水气、黄汗致痹条文注疏分析 |
2.3.2 阴阳毒、血痹、转筋致痹条文注疏分析 |
2.3.3 虚劳与气分所致痹病条文注疏分析 |
2.3.4 寒疝和肾着所致痹症条文分析 |
2.4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痹病论治总结 |
第3章 《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分析 |
3.1 《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总述 |
3.1.1 《杂病心法要诀》示人"规矩准绳" |
3.1.2 治痹思想以前人为基,总结、继承和发展 |
3.1.3 《杂病心法要诀》痹病分类辨析 |
3.1.4 《杂病心法要诀》痿病、痹病辨似 |
3.2 外感痹病证治分析 |
3.2.1 外感痹病分类辨析 |
3.2.2 八纲论治外感痹病分析 |
3.2.3 八纲论治脚气病分析 |
3.2.4 外感痹病论治小结 |
3.3 内伤痹病证治分析 |
3.3.1 脾胃内伤痹病病因分析 |
3.3.2 脾胃内伤痹病证治分析 |
3.3.3 脾胃内伤痹病证治小结 |
3.3.4 虚劳痹病病因、分类辨析 |
3.3.5 虚劳痹病证治分析 |
3.3.6 虚劳痹病证治小结 |
第4章 《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探讨 |
4.1 遵仲景订《伤寒》《金匮》,重理法着心法要诀 |
4.2 《金匮要略注》痹病证治规律探讨 |
4.2.1 重考据订《金匮》,以明《金匮》本义 |
4.2.2 对治法"通阳解表法"的探讨 |
4.3 《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特色探讨 |
4.3.1 集诸家治痹之精华而为心法要诀 |
4.3.2 八纲辨治溯根源,治法方药由心出 |
4.3.3 歌诀虽简义未减,承前启后义蕴长 |
4.4 脏腑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论治痹病探讨 |
4.4.1 痹病辨证论治主线探讨 |
4.4.2 重视八纲理法规律 |
4.4.3 证素辨证法对痹病证治规律的启示 |
4.5 《金匮要略注》《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启示 |
4.5.1 重视"通阳解表"诸法运用 |
4.5.2 重视外感、内伤分论痹病,从整体论治 |
4.5.3 注重辨证论治思维的锻炼和建立 |
第5章 《医宗金鉴》对后世内科杂病论治的影响 |
5.1 《医宗金鉴》成书意义 |
5.2 传承百年成就御医学派,开近现代内科先河 |
5.3 《医宗金鉴》对清末民国期间近代中医变革的影响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意义 |
6.4 存在不足及展望 |
6.4.1 研究存在不足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医发病因素及证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学对慢性盆腔疼痛的研究 |
一、CPP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
二、CPP的西医病因及特点 |
三、CPP的西医诊断 |
四、西医关于CPP的治疗 |
第二节 古代中医学关于CPP的研究 |
一、古代中医学关于CPP的病名及概述 |
二、古代中医学关于CPP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古代中医学关于CPP的辨证方药 |
第三节 现代中医学对CPP的研究 |
一、现代中医学关于CPP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学关于CPP的辨证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 |
二、CPP中医发病相关因素 |
三、CPP中医病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CPP中证候分析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中因病因与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
二、一般情况讨论分析 |
三、CPP中医病因讨论分析 |
四、CPP证候特点分析 |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概述 |
1 中医学术流派理论研究 |
1.1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
1.2 中医学术流派与传统文化 |
1.3 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 |
1.4 中医学术流派的时空背景 |
2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展 |
2.1 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理论研究 |
2.2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
2.3 专科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
2.4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模式研究 |
2.5 其他相关研究 |
3 首批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分析 |
3.1 传承模式分析 |
3.2 地域文化分析 |
3.3 中医分科分析 |
第二部分 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以中医妇科与中医骨伤科为例 |
1 概述 |
2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
2.1 中医妇科及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历史 |
2.2 当代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现状 |
2.3 当代中医妇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
2.3.1 天津哈氏妇科流派 |
2.3.2 山西晋中王氏妇科流派 |
2.3.3 龙江韩氏妇科流派 |
2.3.4 上海朱氏妇科流派 |
2.3.5 上海蔡氏妇科流派 |
2.3.6 上海沈氏女科流派 |
2.3.7 浙江何氏妇科流派 |
2.3.8 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 |
2.3.9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 |
2.3.10黔贵丁氏妇科流派 |
2.3.11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 |
2.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比较分析 |
2.4.1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共同点 |
2.4.2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不同点 |
3 当代中医骨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
3.1 中医骨伤科流派的发展历史 |
3.2 当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的研究现状 |
3.3 当代中医骨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
3.3.1 北京清宫正骨流派 |
3.3.2 辽宁华山正骨流派 |
3.3.3 吉林天池伤科流派 |
3.3.4 上海石氏伤科流派 |
3.3.5 福建南少林骨伤流派 |
3.3.6 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流派 |
3.3.7 湖北何氏正骨流派 |
3.3.8 湖南岳阳张氏正骨流派 |
3.3.9 湖南孙氏正骨流派 |
3.3.10重庆燕青门正骨流派 |
3.3.11四川何氏骨科流派 |
3.3.12甘肃陇中正骨流派 |
3.3.13宁夏张氏回医正骨流派 |
3.4 中医骨科学术流派比较分析 |
3.4.1 中医骨科学术流派共同点 |
3.4.2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不同点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问题分析 |
1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共性特征 |
1.1 家学渊源,底蕴深厚 |
1.2 注重经典,强化根本 |
1.3 院校教育,补充提高 |
1.4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
1.5 团队合理,传承有序 |
2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存在的问题 |
2.1 流派的特色不够鲜明 |
2.2 流派的传承形式比较单一 |
2.3 流派的传承质量存在不足 |
3 促进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的对策 |
3.1 注重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流派 |
3.2 继承精髓,敢于创新 |
3.3 理论临床,双向转化 |
3.4 革新教育传承机制 |
3.5 国家支持,不断完善 |
3.6 育人为本,质量控制 |
3.7 建立联盟,搭建平台 |
3.8 加强民族医学流派的保护与发展 |
3.9 多种途径,动态传承 |
3.10发展特色,促产业化 |
4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详细摘要 |
四、妇科经病审因论治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女科百问》研究[D]. 张悦. 河北大学, 2021
- [2]柯琴的六经辨证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D]. 张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D]. 姜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D]. 林振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思想研究[D]. 潘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中医心理治疗新探[D]. 周媛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D]. 赵程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证治规律研究[D]. 曹正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医发病因素及证候的研究[D]. 张冬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D]. 孙慧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