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酵法与快检纸片法在餐具检测中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亚庆[1](2021)在《ATP生物荧光法在餐具消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餐饮行业餐具消毒需应用高效的消毒手段和检测模式,提升餐具消毒的效率,推进餐饮行业消毒工作规范化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餐具消毒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的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秀宇,何涛,尹华涛,裴新荣,王超,姚杰,蔡军[2](2019)在《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问题大多源于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生物性污染。加强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防止消费者饮用存在生物性污染的水,对保障饮用水的生物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工作中,主要采用国标检测方法对4项常规微生物及2项非常规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存在指标覆盖不全、耗时较长、操作复杂等不足,难以满足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监测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重点对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的各种快速检测与筛查技术,如微生物快速测试片检测技术、生物荧光检测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PCR检测技术、等温扩增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比较与探讨,以期为饮用水中生物性污染物快速检测与筛查提供适宜的技术参考基础。
王丹锋[3](2019)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对一次性卫生材料抗菌及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常见的一次性卫生材料(抗菌纸、湿巾、纸尿裤等)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环保、绿色和低碳的要求,这些一次性材料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有必要开发评价一次性材料相关性能的有效新方法以取代旧方法(如:评价材料抗菌性的抑菌圈法和降解性的生物降解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评价抗菌纸抑菌性的方法。通过检测在规定的培养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量来间接反映细菌的生长程度,从而实现对抗菌纸的抑菌性进行评价。本方法中细菌的培养时间为6h8h,与传统方法(抑菌圈法,48h72h)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其次,基于上述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对卫生用品中常用杀菌剂苄索氯铵的用量及苄索氯铵与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协同杀菌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苄索氯铵质量分数为0.02%时,杀菌率可达98%,该质量分数远低于市场上常用卫生湿巾杀菌剂含量(0.08%)。因有机氯对人体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本研究对于工业合理生产含苄索氯铵的产品具有指导意义。(2)苄索氯铵与聚六亚甲基双胍具有协同杀菌效果,且当两者的配比为1∶1时,可达最佳协同作用。第三,根据国家重大专项《轻工日化领域绿色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2017YFF0211506)中的“婴幼儿纸尿裤绿色产品认证关键技术”子课题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替代方法来评估项目中的一次性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根据这些一次性材料生物降解(30d)的文献资料和为评价化学降解而规定的方法(7.1mol/L的稀硫酸1mL和0.2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8mL,80℃,4h),探究了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材料的生物降解率与化学降解率呈半对数关系。
蔡尽忠[4](2018)在《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肠菌群作为评价各种食品、水质和药品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不仅可用于判断样品是否被粪便污染,还可作为样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示菌,检测大肠菌群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意义。目前国内仍以传统的多管发酵法来检测大肠菌群,存在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等缺点。近年来,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虽然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比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改进,但到目前为止,检测结果基本都是采用目测定性判断,然后根据MPN法查得样品大肠菌群数量。这种结果判定方法容易出现人为误判,影响实验结果。此外,MPN法所得的结果精确度不高,MPN法的多管测定也增加了检测工作量和试剂的使用量。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技术,结合自制的显色培养基及快速检测仪器使用,可以实现单支反应管对大肠菌群进行定量检测。分别选择胰蛋白胨、乳糖、氯化钠作为大肠菌群基础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无机盐。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验证胰蛋白胨、乳糖、氯化钠的最适添加量和最适p H值,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最适添加量和最适p H值。研究显色底物邻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的适宜添加量,确定适宜的显色剂浓度。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抑菌剂对杂菌的抑菌效果,选择合适的抑菌剂及添加量。确定大肠菌群选择性显色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胰蛋白胨15.0g/L,乳糖4.5g/L,氯化钠4.5g/L,磷酸氢二钾2.1g/L,磷酸二氢钾1.0g/L,脱氧胆酸钠0.2 g/L,ONPG0.5g/L,p H7.0。通过研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最佳检测波长,温度、p H值对大肠菌群生长及培养液吸光度值的影响,确定最适合大肠菌群生长和水解底物检测的理化条件。通过研究大肠菌群初始接种数量与达到0.2吸光度所需时间的量化关系,建立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建立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相关元器件,研制出大肠菌群快速检测仪器。研究结果表明,在410nm检测波长处,当大肠菌群初始接种浓度在7-105cfu/m L(g)范围内,大肠菌群初始接种数量与达到0.2吸光度所需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当菌浓度为7-105cfu/m L(g)时所需检测时间仅为558-275min。将公式y=-0.014x+8.909固化进软件,计算机可根据样品达到0.2吸光度所需要的时间自动计算出大肠菌群的浓度,实现单管定量。研制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的八个通道间的精密度良好,检测限为每克(毫升)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不能低于7个。利用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对食品、环境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相对标准偏差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方法。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精确性高,数据准确性高,检测时间远小于多管发酵法,单支反应管就可以实现定量,节约试剂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林敏,郑俊英,罗莉萍,熊昕[5](2016)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发展》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微生物会引起食源性疾病,所以,越来越多的食品检验技术不断地被人们所应用。食品安全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持,能够满足市场流通领域的需要,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探讨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同时也分析了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快速检测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的食品行业和食品快检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谢雪钦[6](2015)在《两种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比较了国产及进口两个品牌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测试片与传统国标法计数结果的符合度,并对干片产品较之传统培养法的菌落特征辨识度、操作简便性及检测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对比评判。结果显示,三者在所测两种基本卫生指标的计数结果上呈现高度平行性(p>0.05),快速纸片法可简化程序但成本高,使用者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使用;而在菌落辨识度上进口纸片呈现显着优势,尤其适用于复杂基质样本的检测。
吕静[7](2015)在《细菌培养检测图像采集仪的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不法分子造假手段增多,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针对目前公共场所的餐饮具卫生情况存在的不确定性,本文阐释了一种纸片法细菌培养检测图像采集仪的设计。将大肠菌群测试片用吸管打湿后擦拭待测餐具,将采集好的大肠杆菌测试片放于培养箱中恒温培养,通过纸片图像信息和显色反应来定量和定性分析餐具的卫生情况。1)细菌培养检测图像采集仪分为五个部分:机体外壳部分、电源模块、计算机部分、温度检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通过三维软件Pro/ENGINEER构造了仪器整体的三维立体模型。根据各个模块的特性和应发挥的功能,分别进行设计和型号的选择。最后将各模块进行整合,与整体设计方案比较,对各模块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和优化。2)针对菌落检测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纸片法恒温培养箱,研制出所需要的温度控制系统。阐明了培养箱检测方法和工作原理,重点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在确定温度控制原理的前提下;加热带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地缠绕在内胆外壁上,选用绝缘多层无碱玻璃纤维材料。比较了三种温度传感器的特点,从稳定性和精度考虑,选择了铂电阻;确定其放置位置为内胆后侧壁的正中位置,也就是“环绕型”设计。选择了电子式温控仪作为温控装置。实现了培养箱的恒温培养和图像采集一体化,检测温度准确可靠,操作实时便捷,可快速而有效地检测出餐具卫生与否。3)培养箱的图像采集模块通过检测纸片上大肠菌群图像的灰度值,系统可快速检测到大肠菌群并确定出大肠菌群的数量,从而确定餐具的卫生状况。利用MATLAB分析软件计算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进一步进行算术平均值和极差的计算。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照明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对其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拍照参数。
王峰,潘赢,王学涛,程雅婷[8](2013)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研究概述了食品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对人类的危害;介绍了国内外9种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分析技术、分析即用型纸片技术、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阻抗技术以及其他新物理、生化技术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的灵敏度和专一性有一定提高,但操作繁琐;现在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食品中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各种快速检测方法还只是实践中的一个参考。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克服现有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缺点,绘制各种菌落图谱,开发在线检测软件,能定量测定微生物细胞特征和性能,简化采集、培养等程序,提高检测效率。
史建[9](2012)在《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粪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详细介绍了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法、酶底物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粪大肠菌群的优缺点及主要应用实例。
陈灿映[10](2012)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大肠菌群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卫生领域,它不仅能反映被检测物是否被污染及受污染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其检出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意义。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系列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常常作为必检项目。目前,对于大肠菌群的检测有很多类方法,最为广泛采用的仍是国标三步法检测,此法具有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且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所以寻求快速、准确、并且操作简单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世纪末法国科玛嘉公司发明的显色培养基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于微生物常规检测中出现的难题,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进口的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产品,价格昂贵,成本高,而且配制过程中对温度、实验环境等外在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不适用于现场检测工作。为了满足国内食品检验对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实际需求,本课题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酶及其相对应的显色底物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鉴别显色培养基,并对其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快速、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并且适用于实时监测工作的经济型检测产品。方法以初步筛选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大肠菌群生长和抑制杂菌生长等物质,如琼脂、蛋白胨、酵母粉、乳糖、氯化钠、月桂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同时设计相应的酶显色底物及添加方式,通过两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其最终配方,形成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平板(Coliform Chromogenic Medium)以下简称为CCM。观察培养基的显色效果,以大肠菌群标准菌株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100份实际食物样品为对象;准确可靠的国标检测法为参考,从检测时间及成本、平板效率、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综合评价该显色培养基的性能。结果①该培养基在37℃培养18h就可直接观察菌落颜色来鉴别大肠菌群菌属,显色清晰,结果易于观察,并且检测成本明显低于现有的大肠菌群国标检测法。②该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中采用的鉴别培养基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的出菌率即平板效率对比,差异无显着性(t=0.578,P>0.05)。③该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能达到100%和90%,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④用实际食物样品进行评价,该方法与国标法的检测准确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Z2=0.125,P>0.05)。结论自主研制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实际食品卫生微生物的初筛工作。
二、发酵法与快检纸片法在餐具检测中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酵法与快检纸片法在餐具检测中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ATP生物荧光法在餐具消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概述 |
2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餐具消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
2.1 保障大型活动高效开展 |
2.2 支持日常卫生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
3 优化ATP荧光法推广应用的策略 |
3.1 加强政府的组织引领 |
3.2 发挥消费者等监督力量 |
4 结语 |
(2)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饮用水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
2.1 微生物快速测试片检测技术 |
2.2 生物荧光检测技术 |
2.3 基于流式细胞的检测技术 |
2.4 PCR检测技术 |
2.5 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
2.6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
2.7 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 |
2.8 其他检测技术 |
3 结论 |
(3)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对一次性卫生材料抗菌及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菌材料的实际应用 |
1.1.2 抗菌材料存在的健康问题 |
1.1.3 可降解材料与不可降解材料 |
1.2 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
1.2.1 常见的细菌 |
1.2.2 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1.2.3 常见卫生用品的检测标准 |
1.3 抗菌材料的性能检测 |
1.3.1 卫生用品中的抗菌剂 |
1.3.2 材料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
1.4 一次性材料的降解性 |
1.4.1 一次性材料的生物降解性 |
1.4.2 一次性材料的化学降解性 |
1.5 顶空气相色谱技术 |
1.5.1 顶空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 |
1.5.2 影响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因素 |
1.5.3 静态顶空分析的常用技术 |
1.5.4 顶空气相色谱在微生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种抗菌纸抑菌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药品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步骤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方法的原理 |
2.2.2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密闭瓶中的CO_2和O_2 |
2.2.3 培养容器、细菌溶液和浓度以及体积的选择 |
2.2.4 培养时间的选择 |
2.2.5 应用实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生用品中苄索氯铵用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药品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苄索氯铵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
3.2.2 湿巾用量及细菌浓度和体积等条件的选择 |
3.2.3 苄索氯铵湿巾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
3.2.4 苄索氯铵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
3.2.5 苄索氯铵湿巾对两种细菌杀菌效果的比较 |
3.2.6 苄索氯铵在卫生用品中的应用指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苄索氯铵与聚六亚甲基双胍协同杀菌效果的评价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药品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杀菌效果的计算方法 |
4.2.2 苄索氯铵单独使用时对两种细菌的杀菌效果 |
4.2.3 PHMB单独使用时对两种细菌的杀菌效果 |
4.2.4 苄索氯铵与PHMB协同杀菌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规一次性材料的生物降解与化学降解的关系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与药品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化学降解性评价的实验步骤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顶空分析方法的原理 |
5.2.2 一次性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文献数据的采集 |
5.2.3 化学降解与生物降解的关系 |
5.2.4 顶空气相色谱法对NW和 PB的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最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1.1 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技术 |
1.1.2 免疫学技术 |
1.1.3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1.4 物理化学技术 |
1.1.5 酶学技术 |
1.1.6 其它技术 |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线路 |
1.2.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线路 |
第2章 大肠菌群选择性显色培养基的研究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试验菌株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础培养基配方优化实验 |
2.2.2 抑菌剂的选择实验 |
2.2.3 显色剂浓度的选择实验 |
2.2.4 大肠菌群选择性显色培养基对各种微生物特异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础培养基配方优化 |
2.3.2 抑菌剂的选择 |
2.3.3 显色剂浓度的选择 |
2.3.4 大肠菌群选择性显色培养基对各种微生物特异性实验 |
2.4 结论 |
第3章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快速检测仪器的开发 |
3.1 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试验菌株 |
3.1.3 检测样品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前处理 |
3.2.2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
3.2.3 培养温度对大肠菌群生长及培养基吸光度值的影响 |
3.2.4 pH值对大肠菌群生长及培养液吸光度值的影响 |
3.2.5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的设计 |
3.2.6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7 不同通道间精密度试验 |
3.2.8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的检测限与精密度 |
3.2.9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
3.3.2 培养温度对大肠菌群生长及培养基吸光度值的影响 |
3.3.3 pH值对大肠菌群生长及培养液吸光度值的影响 |
3.3.4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 |
3.3.5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6 不同通道间精密度试验 |
3.3.7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的检测限与精密度 |
3.3.8 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仪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结论 |
第4章 结论 |
4.1 研究总结 |
4.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 |
快速检验纸片法 |
生物传感法 |
免疫分析检测法 |
食品快速检验的发展前景分析 |
结语 |
(6)两种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仪器与设备 |
1.2主要试剂 |
1.3试验方法 |
1.3.1菌株复苏 |
1.3.2模拟加标样本制备 |
1.3.3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 |
2结果 |
2.1计数结果 |
2.2菌落辨识度 |
2.3简便性 |
2.4成本 |
3讨论 |
(7)细菌培养检测图像采集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管发酵法 |
1.2.2 滤膜法 |
1.2.3 平板菌落计数法 |
1.2.4 ATP生物发光技术 |
1.2.5 纸片法 |
1.2.6 对比及论证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
1.4.1 论文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撰写思路 |
第2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模块化设计方案 |
2.1.1 模块化设计 |
2.1.2 检测原理 |
2.2 培养箱的整体结构设计 |
2.3 绝热材料的选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恒温培养箱工作原理 |
3.2 温度控制原理 |
3.3 加热带的缠绕设计和材质选择 |
3.3.1 加热带的材质选择 |
3.3.2 加热带的缠绕方式设计 |
3.4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3.5 温度传感器的“环绕型”放置设计 |
3.6 温控仪的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 |
4.1 图像的数字化 |
4.1.1 采样 |
4.1.2 量化 |
4.1.3 采样与量化参数的选择 |
4.2 图像采集模块的整体设计 |
4.3 照明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1 照明方式的确定 |
4.3.2 照明光源的选择 |
4.3.3 光照效果分析 |
4.4 照明箱体的结构设计 |
4.5 数字化设备的选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照明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优化 |
5.1 正交试验法 |
5.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软件实现测试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8)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
1.1 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分析技术 |
1.2 即用型纸片法 |
1.3 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
1.3.1 免疫荧光技术 |
1.3.2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
1.3.3 酶联荧光免疫吸附技术 |
1.3.4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 |
1.3.5 免疫胶体金技术 |
1.3.6 免疫印迹技术 |
1.4 分子生物检测技术 |
1.4.1 分子杂交技术 |
1.4.2 PCR技术 |
1.4.2. 1 依赖PCR的DNA指纹图谱技术 |
1.4.2. 2 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 |
1.4.2. 3 基因内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的扩增 |
1.4.2. 4 多重PCR检测技术(m-PCR) |
1.4.3 基因芯片技术 |
1.5 细菌直接计数技术 |
1.6 阻抗技术 |
1.7 ATP生物荧光技术 |
1.8 LAMP法 |
1.9 噬菌体鉴定技术 |
2 展望 |
(9)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
1.1 多管发酵法[1] (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MTF) |
1.1.1 原理 |
1.1.2 检测方法 |
1.1.2.1 水样接种量 |
1.1.2.2 初发酵实验 |
1.1.2.3 复发酵实验 |
1.1.2.4 计算和报告结果 |
1.2 滤膜法[1] (Membrane tilter, MF) |
1.2.1 原理 |
1.2.2 检测方法 |
1.2.2.1 水样抽滤 |
1.2.2.2 细菌培养 |
1.2.2.3 计数和报告结果 |
1.3 纸片法 (Paper strip method) |
1.3.1 原理 |
1.3.2 检测方法 |
1.4 酶底物法 (Enzyme substrate EC technique, EST) |
1.4.1 原理 |
1.4.2 检测方法 |
(1) 用100 |
(2) 培养后进行结果判读。 |
1.5 聚合酶链式技术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1.5.1 原理 |
1.5.2 检测方法 |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
1.6.1 原理 |
1.6.2 检测方法 |
2 各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3 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 |
3.1 纸片法 |
3.2 酶底物法 |
3.3 其它方法 |
4 结 语 |
(10)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 |
1.1 标准菌株 |
1.2 实验样本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1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的制备 |
1.5.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
1.5.3 显色底物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路线 |
2.1.1 技术路线一: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研制 |
2.1.2 技术路线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检验 |
2.2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法 |
2.3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3.1 实验条件 |
2.3.2 实验方法 |
2.4 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1 基础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2 制备显色培养基平板 |
2.5 实验结果的检验 |
2.5.1 菌落形态的判定 |
2.5.2 基础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5.3 显色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6 菌种、样品处理与接种 |
2.6.1 CCM对各种食源性微生物特异性测试 |
2.6.2 大肠菌群在CCM上出菌率的测定 |
2.6.3 CCM的精确性和敏感度的测定 |
2.6.4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6.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1.1 琼脂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2 蛋白胨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3 酵母粉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4 乳糖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5 氯化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6 磷酸氢二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7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8 月桂基硫酸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9 基础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2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2.1 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2 诱导剂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3 特异性显色底物用量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4 培养时间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5 显色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3 大肠菌群菌株在CCM平板中的显色效果 |
3.4 CCM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的比较 |
3.5 CCM的特异性结果 |
3.6 大肠菌群在CCM平板上的出菌率 |
3.7 CCM精确度和灵敏度的检验结果 |
3.8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发酵法与快检纸片法在餐具检测中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ATP生物荧光法在餐具消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 周亚庆. 食品安全导刊, 2021(21)
- [2]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张秀宇,何涛,尹华涛,裴新荣,王超,姚杰,蔡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21)
- [3]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对一次性卫生材料抗菌及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D]. 王丹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特异性酶技术的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蔡尽忠. 华侨大学, 2018(01)
- [5]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发展[J]. 林敏,郑俊英,罗莉萍,熊昕. 食品安全导刊, 2016(18)
- [6]两种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比较研究[J]. 谢雪钦. 食品工业, 2015(10)
- [7]细菌培养检测图像采集仪的设计[D]. 吕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8]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王峰,潘赢,王学涛,程雅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08)
- [9]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史建. 河北化工, 2012(07)
- [10]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D]. 陈灿映. 郑州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