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参数选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杰,曹春建,方晓红,李胜兵[1](2022)在《白鹤滩水电站水轮机主要参数及结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白鹤滩水电站装设有16台1 000 MW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单机容量为目前世界水电之最。机组运行水头为163.9~243.1 m,电站运行水头变幅和单机容量均较大。因此,合理确定水轮机主要参数及其结构型式是保证世界最大水电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基于上述背景条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委托水力开发以及开展技术交流等型式和手段,对机组的额定水头、额定转速、稳定性以及空化系数等参数和指标展开了分析,并对机组主要部件的材质和结构形式开展了专项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成果与后续采购机组的技术方案符合性较好,可为中国制造厂生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1 000 MW水电机组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简崇林,漆祖芳,王英[2](2021)在《大型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风险分析及对策——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文中提出高拱坝通常会在坝身较低高程处设置导流底孔,以降低下闸安全风险,同时满足中后期导流和初期蓄水时下游生态供水需求。但由于高拱坝坝体底部空间有限,坝身设置导流底孔易导致坝体结构复杂、占用大坝直线工期、投资大、初期蓄水泄放生态流量小甚至下游脱水断流等问题。以中国首个坝身不设导流底孔的高拱坝——乌东德大坝为例,开展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分别从下闸遇超标流量、闸门失稳、下闸不到位、地下洞室失稳、异常渗漏、洞内气爆、工期延迟等安全风险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保障了乌东德水电站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安全。相关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和管理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李胜兵,方杰,危贤光,方晓红,曹春建,师晓岩,黄晓敢[3](2021)在《白鹤滩水电站1000 MW机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文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装设了16台1 0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为了科学地确定机组的关键技术指标,从寻求机组控制性运行条件和配套设备限制条件角度入手,结合工程应用条件和机组研发的可行性,针对额定水头、最小保证功率、发电机额定电压、机组材料选择以及重大件运输和现场加工等关键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机组关键技术指标,并为机组的研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最终实现了1 000 MW机组的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机组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方杰,曹春建,方晓红,李胜兵[4](2021)在《白鹤滩水电站水力机械设计主要特点》文中提出白鹤滩水电站共安装16台单机容量1 0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左、右岸地下厂房各布置8台。机组单机容量巨大且设计制造难度大,相应的辅助设备也相应较大;机组台数多,电站工程规模大,同时辅助设备系统复杂。对白鹤滩水电站的水轮机参数和结构选择设计、辅助系统设计以及地下厂房布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供同类型水电站设计参考。
马皓宇[5](2021)在《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梯级水库作为开发与利用水能资源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工程措施,通过对一段时期内入库径流实施有计划调蓄,梯级水库可实现洪旱灾害的防范抵御、水电企业的效益增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等多方面重大任务。并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消纳的鼓励政策,水能资源支持的水电行业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变的关键。目前随着乌江、雅砻江、金沙江等十三大水电基地建设的逐步完成,我国各个流域内梯级水库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水电事业发展的重心由工程建设转至运行管理,而智慧水利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先行先试工作的开展,更是凸显了强化以梯级水库为代表的水利工程设施的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展梯级水库的多目标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的研究,以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工程背景下,编制以最大化梯级水库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调度方案,有效协调梯级系统的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多个目标,满足新形势下各行业部门对水资源的相关诉求。本文充分考虑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这两方面,针对短期单目标与中长期多目标的优化调度问题,重点考虑精细化调度、“维数灾”处理、多目标调度及多属性决策等难题,基于数学规划、概率统计、智能优化、并行加速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对短期和中长期优化调度的模型构建、求解算法改进及调度方案决策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1)梯级水电站精细化日发电计划制定。针对传统模式下水电站的优化出力计算不够准确,进而导致调度方案在实际实行中出现偏差的不合理情况,将各时段各电站内投运机组的台数、组合及负荷与流量的优化分配纳入考虑,构建厂间-厂内一体化调度的精细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梯级电站间与各个电站内的水能资源优化分配方式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嵌套优化模型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并通过雅砻江流域的锦西-锦东梯级系统的实例研究,验证所构建的精细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的优越性。(2)基于内存占用缩减和GPU并行加速的求解算法性能优化。针对嵌套动态规划在求解精细优化调度模型中出现的严重“维数灾”—计算任务与内存占用量均呈指数型增长,利用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程序占用内存的有效缩减,通过OpenACC标准下的GPU并行大幅提升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维数灾”的改进嵌套动态规划,监测优化策略引入前后的程序运行的内存占用量与计算时长的变化以验证改进策略的效果。(3)构建新型多目标进化算法LMPSO并应用于实际梯调问题。针对多目标降维成单目标这一处理方式的缺陷,以及经典MOEAs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多目标问题上性能不足的问题,引入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超体积指标作为个体选择标准,采用问题变换策略降低搜索空间维数;由此有效降低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并以SMPSO为基础设计LMPSO,将改进后方法运用在雅砻江的三库联合调度,由此验证算法在面对多目标优化调度的高维难题上相比于其它方法的计算优势。(4)对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最佳均衡方案决策。考虑到梯级水库入流过程的预报存在误差,通过区间数表示调度方案的各维指标值更为合理,故选择引入区间数理论的灰靶决策模型进行调度方案决策;在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集值理论的权重向量确定方式与基于多维度联合抽样的期望贴近度计算策略,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模型;分别利用标准决策模型与改进模型实现雅砻江梯级水库系统的多属性方案决策,通过结果对比验证改进方法对区间数的处理更为合理,能有效避免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失真。
曹瑞[6](2021)在《水电站长压力引水系统水锤及其对结构作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压力引水管道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极易发生水锤现象,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很大的隐患。为了研究不同管道长度水流在水锤作用下的流态变化以及对管壁结构的应力分布,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左岸1#~6#(长度558.65m~335.06m)引水管道为研究对象,结合二维水锤计算软件和三维仿真软件进行了以下数值模拟分析:1.根据水电站引水管道实际参数,在二维水锤计算软件中进行建模和水锤模拟,得到1#~6#引水管道各节点和各部位的流速、压力值,通过分析得到压力钢管段的压力值比其他部位大,并且通过计算得出入口处的最大最小流速,为三维模拟拟合出一个速度曲线tv=3.73-0.005t(0?t?1 0)。2.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1#~6#引水管道三维模型图,导入三维仿真软件进行流态分析,其边界条件使用二维水锤计算软件得到的速度曲线,通过分析得出:(1)在管道渐变段,1#~6#引水管道在沿水流方向上,平均流速呈现增加趋势,平均压力呈现减小趋势;对于1#~6#引水管道相同位置上的截面,随着管道长度的减小,平均流速增大,平均压力减小。(2)在管道压力钢管段,压力钢管段由三段组成,分别为13.5m管径段、由13.5m渐变至11.5m管径段和11.5m管径段。其中,在沿水流方向上,13.5m管径段的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呈现减小趋势;由13.5m渐变至11.5m管径段的平均流速逐渐增加,平均压力逐渐减小;11.5m管径段的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沿水流方向也呈现减小趋势。对于相同位置上的截面,随着管道长度的减小,13.5m管径段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均呈现增加趋势;由13.5m渐变至11.5m管径段的平均流速随管长的减小而减小,平均压力则随管长的减小而增大;11.5m管径段的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也均呈现增加趋势。(3)在管道竖井段,1#~6#引水管道沿水流方向上的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样,总体呈现减小趋势;在相同位置的截面上,平均流速与平均压力随管道总长度的减小也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结果表明,管道长度越长,水锤作用下的水体压力也越大,其对管壁结构的危险也越大,所以本文着重对1#引水管道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3.通过对558.65m长的1#引水管道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发现竖井段的总变形最大,为0.0028078m,而且渐变段以及压力钢管变截面段形变值也较大。
陈佳瑞[7](2021)在《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多泥沙流域上,各大中型水电站中泥沙颗粒对水轮机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尤其在汛期河流输沙量为全年的77%以上,故汛期水轮机在多泥沙河流上遭受泥沙磨损问题十分严重。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核心设备,泥沙磨损会使机组产生振动,效率降低,检修周期缩短等危害。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造成岷江沿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岷江河流输沙量迅猛增加,导致岷江流域水电站水轮机泥沙磨损进一步严重。因此水轮机泥沙磨损研究对寻求有效减轻映水轮机过流部件泥沙磨损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水电站水轮机的设计和改造都非常重要,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对岷江流域映秀湾水电站HLA982a-LJ-418型水轮机全流道沙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水轮机过流部件区域各工况下压力分布均匀,从导叶进水边到转轮出水边压力沿向心方向逐渐减小,流态较好。在蜗壳底部,导叶下端,转轮靠近下环处泥沙浓度均稍高于其他截面。随着来流方向,转轮叶片出水边泥沙绕流速度最大。2.采用绕流试验方法对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进行了泥沙磨损试验,并利用3D形貌测试仪测试了叶片表面泥沙磨损量。3.建立了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4.根据计算和试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分析方法获得了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率计算公式,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水轮机寿命进行了预估,提出了电站水轮机改造和合理运行的建议。
马优[8](2021)在《700MW等级斜立筋水轮发电机组不平衡磁拉力振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电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并且有大量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多数为700MW等级水轮发电机组,如三峡、小湾、龙滩、溪洛渡、向家坝、糯扎渡等大型水电站。700MW等级水轮发电机制造技术为我国通过三峡工程引入,目前已经消化吸收,并且实现了自主创新,水轮发电机的单机容量已达1000MW。7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大多都采用斜立筋结构定子机座,此结构形式能有效抵消热应力,保证定子系统的同心度,防止定子铁芯叠片翘曲。但是降低了定子系统径向刚度,使得产生了定子系统机械电磁耦合作用引起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以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小湾电厂的水轮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与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计算结果与稳定性试验结果对比,有限元模型计算误差分别为5.68%与5.23%,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计算误差分别为1.81%与11.2%,计算结果基于稳定性试验结果,对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检修具有实用和指导性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小湾电厂某机组的变转速、变励磁、变负荷工况下的稳定性试验,得知定子系统的振动偏大的主要原因为机械-电磁耦合产生的不平衡磁拉力;定子系统在稳定运行时,其轴向振动很小,建立模型时可以忽略;且定子机座与定子铁芯水平振动幅值相当,在研究径向振动时,可以视为整体。(2)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完善了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流程,可以利用谐响应耦合中的相位信息,得到振动幅值时域图,相比于瞬态计算,大大减小了时间。(3)用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定子系统在定位筋连接刚度变化时定子系统模态变化情况,当定位筋连接刚度趋于无穷大时,定子系统模态会趋于稳定,此时模型可以反应定子系统稳定运行状态。本模型计算时,线性摄动模态分析了空载与满负荷工况下,静态电磁拉力与负荷转矩对定子系统模态的影响,空载下静态电磁拉力降低了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对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不大,负荷转矩作用对固有频率影响不大。(4)建立了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分析了不平衡磁拉力与定子系统径向振动位移的耦合作用,建立了不平衡磁拉力与圆柱壳振动位移耦合的非线性方程。以额定励磁工况计算了定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此工况下无切向力作用,且忽略轴向振动变化,可将偏微分方程简化为常微分方程。在同样工况与激励下,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远大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在实际运行时,机组振动该情况会由于非线性特征迅速恶化。非线性分析中,定子系统刚度减小会使得非线性振动频率减小。有限元模型与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定子系统振动运行与研究的关注点主要为低频振动。
何中政[9](2020)在《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清洁的水能利用需求快速增长。一大批流域梯级水库群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水库群所构成的水电能源系统联合运行态势已初具格局。然而,水库群联合调度运行在发挥防洪、航运、生态补水等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水电能源系统的复杂、高维、强耦合特性,使得系统优化运行和管理中面临的复杂现象和技术难题日益凸显,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受水文不确定性、多种兴利需求等因素影响,且水库间水力和电力联系密切,是一类典型的高维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约束优化问题,其问题的高效稳定求解一直是水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本文围绕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所面临的若干科学问题,综合运用水电能源学、运筹学、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与方法,以实现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了单一水库、梯级水库群和大规模混联水库群不同规模下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取得了的一些可为水库群实际生产调度提供参考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包括:(1)为进一步提升单一水库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问题求解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两阶段模型最优判据的水库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逐次两阶段高效优化方法。研究工作建立了水库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两阶段模型,分析了两阶段模型发电效益目标函数凹凸性和单调性,推求了水库两阶段发电优化调度模型中间时刻状态变量最优判据;进而,借鉴分而治之的思想,将多阶段优化问题转换为逐次递进的两阶段问题进行求解,并据此提出了基于两阶段模型最优判据的水库中长期发电调度逐次两阶段高效优化方法。三峡水库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工作提出的逐次两阶段高效优化方法收敛精度高且搜索速度快,显着提升了水库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计划编制和运行管理的实时性。(2)围绕随机来水条件下水库长中短期嵌套发电预报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响应预报偏差的水库长中短期嵌套预报发电调度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工作在已有嵌套预报调度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水库长中短期嵌套发电预报调度模型,分析预报误差对水库发电预报调度最优决策的影响规律;进而,结合系统动力学反馈机制和经典控制理论方法,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水库嵌套预报调度对预报偏差的反馈控制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库长中短期嵌套预报发电调度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建模方法能够及时响应实际调度过程中预报来水与实时来水的预报偏差,做出更为合理的预报调度决策,从而提升来水不确定性条件下水库运行发电效益。(3)针对梯级水库群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智能优化方法易陷于局部收敛和收敛稳定性差等缺陷,且在问题寻优过程中面临时间和空间耦合、量级和量纲无法统一的多重复杂约束处理难题,提出了分区参数自适应更新差分进化算法和综合考虑等式、刚性和柔性约束不同优先级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约束处理策略。研究工作提出梯级水库群统一流量约束及其约束违反程度评价指标,并设计了综合考虑等式、刚性和柔性约束不同优先级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约束处理策略;此外,还提出了一种根据个体适应度进行分区参数自适应更新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以金沙江下游和三峡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在测试函数和工程实例实验中均取得了较好表现,结合所提出的约束处理策略能够有效应对了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多重复杂约束处理难题,从而改善智能优化方法在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领域的实用性。(4)针对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多个目标间互馈关系难以定量解析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多目标优化理论方法和梯度概念的多目标优化互馈关系梯度分析方法。研究工作建立了梯级水库群供水-发电-环境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约束法和动态规划求解得到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非支配解集;分析梯级水库群供水-发电-环境多目标优化调度结果非支配解集空间分布特性,对非支配解集进行插值从而构建供水-发电-环境目标空间曲面函数,并采用梯度分析方法推求两两目标在归一化目标空间偏导函数值,从而量化梯级水库群多个调度目标间的互馈关系,为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目标间互馈关系解析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5)面向高维度、强耦合、非线性的大规模混联水库群中长期联合发电优化调度问题高效稳定求解需求,提出了基于两阶段资源分配问题单调性和松弛策略的改进逐次逼近动态规划。研究工作在无弃水假设和忽略库容和下泄流量变量耦合关系的前提下,推导证明了大规模混联水库群联合发电调度问题逐次逼近动态规划建模降维求解中,对单一水库进行采用动态规划进行寻优的发电效益递推函数为凹函数;进而,结合凹函数特性下两阶段资源分配问题单调性,设计了基于单调性结论拓展寻优空间的松弛策略,从而提出了松弛逐次逼近动态规划优化方法。以包含61座水库的长江上游大规模混联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松弛逐次逼近动态规划相比传统逐次逼近动态规划在保障收敛精度的同时显着提升了其收敛速度,该方法可为实现大规模水库群所构成的水电能源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蔡卓森,戴凌全,刘海波,戴会超,董前进,王煜[10](2021)在《基于支配强度的NSGA-Ⅱ改进算法在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NSGA-Ⅱ)在解决Pareto边界、高维多变量、复杂非线性多目标问题时还存在较多缺陷,如无法识别伪非支配解、拥挤距离公式不合理、计算用时较长等。为提高NSGA-Ⅱ算法的收敛性、分布性和计算效率,采用了一种基于支配强度的NSGA-Ⅱ算法(improved NSGA-Ⅱ algorithm based on dominant strength,INSGA2-DS)。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为例,建立了发电量最大、与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最小为目标的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用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计算下游河道的适宜生态流量,并分别用NSGA-Ⅱ算法与INSGA2-DS算法对典型枯水年蓄水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INSGA2-DS算法相较于NSGA-Ⅱ算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更优;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时,发电量与实际调度相比可增加2.42%,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少1.55%;以生态为目标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少22.22%,但发电量仅增加1.00%。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二、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参数选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参数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白鹤滩水电站水轮机主要参数及结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工程概况 |
2 电站基本参数 |
2.1 特征水头 |
2.2 水库运行方式 |
2.3 机组过机泥沙 |
3 水轮机参数选择 |
3.1 水轮机工作特点 |
3.2 水轮机额定水头 |
(1) 类似工程经验。 |
(2) 水力开发和模型试验验证。 |
(3) 额定水头选择。 |
3.3 比转速、比速系数和同步转速 |
3.4 单位流量和单位转速 |
3.5 水轮机效率 |
3.6 电站空化系数和吸出高度 |
3.7 稳定性分析 |
4 水轮机原型主要参数 |
5 水轮机结构特点 |
6 结 论 |
(2)大型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风险分析及对策——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工程背景 |
1.1 基本情况 |
1.2 水文气象条件 |
2 导流隧洞下闸程序及下闸时机 |
3 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
3.1 右岸4号和3号导流隧洞下闸安全风险 |
3.1.1 风险分析 |
(1) 超标洪水风险。 |
(2) 闸门失稳风险。 |
3.1.2 对 策 |
3.2 左岸2号导流隧洞进口闸门下闸不到位风险 |
3.2.1 风险分析 |
3.2.2 对 策 |
3.3 右岸5号导流隧洞下闸失败风险 |
3.3.1 风险分析 |
3.3.2 对 策 |
3.4 不良地质段洞室失稳风险 |
3.4.1 风险分析 |
3.4.2 对 策 |
3.5 异常渗漏风险 |
3.5.1 风险分析 |
3.5.2 对 策 |
3.6 导流隧洞内产生气爆风险 |
3.6.1 风险分析 |
3.6.2 对 策 |
3.7 施工工期延迟风险 |
3.7.1 风险分析 |
3.7.2 对 策 |
4 下闸封堵情况及相关问题处理 |
4.1 下闸封堵情况 |
4.2 相关问题处理 |
4.2.1 左岸1号导流隧洞上游段渗水 |
(1) 通气孔漏水。 |
(2) 小溶洞KW3漏水。 |
4.2.2 右岸3号、4号导流隧洞永久堵头部位渗水 |
5 结 论 |
(3)白鹤滩水电站1000 MW机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机容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
2 1 000 MW水轮发电机组的主要关键指标研究 |
2.1 额定水头 |
2.2 初期发电水头 |
2.3 最小运行保证功率 |
2.4 超额定功率运行必要性分析 |
2.5 机组尾水淹没深度 |
2.6 发电机额定电压 |
2.7 额定转速 |
2.8 蜗壳和压力钢管材质及连接型式 |
2.9 重大件的运输 |
2.10 现场转轮加工基地 |
3 水轮发电机组主要参数 |
4 结 语 |
(4)白鹤滩水电站水力机械设计主要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水轮机选择 |
2.1 机组运行特点及要求 |
2.2 水轮机参数选择 |
2.2.1 比转速、比速系数及同步转速 |
2.2.2 水轮机模型预测参数 |
2.2.3 水轮机原型主要预测参数 |
2.3 机组招标后的水轮机主要参数及结构 |
2.3.1 水轮机主要参数 |
2.3.2 转轮及其现场组装 |
2.3.3 座环、蜗壳材质和加工设备选择以及蜗壳浇注方案 |
2.3.4 主轴密封供水方式 |
2.3.5 水轮机主轴同镗加工 |
3 调速器 |
3.1 油压等级 |
3.2 主配直径 |
3.3 调速器主要参数 |
4 辅助系统主要设计特点 |
4.1 主要桥式起重机 |
4.2 供水系统 |
4.2.1 机组和主变压器供水系统 |
4.2.2 公共供水系统 |
4.3 检修排水系统 |
4.4 厂房渗漏排水系统 |
4.4.1 厂内渗漏排水系统 |
4.4.2 厂区渗漏排水系统 |
4.5 油气系统 |
4.5.1 压缩空气系统 |
4.5.2 油系统 |
5 地下厂房及设备布置 |
6 结 语 |
(5)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1.2.2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1.2.3 优化调度方案决策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梯级水电站日发电计划精细化编制 |
2.1 引言 |
2.2 厂间-厂内嵌套优化调度模型 |
2.2.1 传统优化调度模型 |
2.2.2 精细优化调度模型 |
2.3 嵌套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2.3.1 单层多维动态规划 |
2.3.2 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2.4 实例计算 |
2.4.1 雅砻江流域概况及电站基础资料 |
2.4.2 模型及算法参数设置 |
2.4.3 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内存优化和并行设计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3.1 引言 |
3.2 嵌套动态规划算法性能分析 |
3.2.1 算法时间复杂度 |
3.2.2 算法空间复杂度 |
3.3 “维数灾”问题的处理策略 |
3.3.1 基于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的内存占用缩减 |
3.3.2 基于OpenACC的GPU并行加速 |
3.4 优化策略应用研究 |
3.4.1 并行方案设置及计算条件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MPSO算法及其在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2.3 测试函数 |
4.3 基于超体积指标与问题变换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4.3.1 基于超体积指标处理高维目标空间 |
4.3.2 基于问题变换处理高维决策空间 |
4.3.3 LMPSO算法计算流程 |
4.4 实例计算 |
4.4.1 梯级水库基础资料及参数设置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区间数灰靶模型及其在梯级水库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传统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2.1 区间数的基本概念 |
5.2.2 基于区间数的灰靶决策方法 |
5.3 改进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3.1 基于集值统计的权重向量计算 |
5.3.2 基于R-vine copula的多维度联合抽样 |
5.3.3 改进模型的计算流程 |
5.4 改进决策模型应用研究 |
5.4.1 调度方案设置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水电站长压力引水系统水锤及其对结构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锤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3.2 水锤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3.3 水锤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简介 |
2.1 工程概况 |
2.2 引水管道概况 |
第3章 引水系统的二维水锤计算 |
3.1 二维水锤计算基本方程及模型建立 |
3.1.1 水锤模型的简化方法 |
3.1.2 水锤模型的建立 |
3.2 1#~6#管道的水锤模拟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水锤作用下流态数值模拟分析 |
4.1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建立三维模型 |
4.2.2 数学模型的选择 |
4.2.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3 不同管段的流态模拟分析 |
4.3.1 不同管长下渐变段水流流态分析 |
4.3.2 不同管长下压力钢管段水流流态分析 |
4.3.3 不同管长下竖井段水流流态分析 |
4.4 不同管长的模拟结果分析 |
4.4.1 渐变段各断面平均流速、压力变化 |
4.4.2 压力钢管段各断面平均流速、压力变化 |
4.4.3 竖井段各断面平均流速、压力变化 |
4.5 结论 |
第5章 引水系统中水流与管壁的作用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1 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 |
5.1.2 建立模型 |
5.1.3 定义材料参数 |
5.1.4 网格的划分 |
5.1.5 边界条件的定义 |
5.2 流固耦合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渐变段模拟结果分析 |
5.2.2 压力钢管段模拟结果分析 |
5.2.3 竖井段模拟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数值计算模型 |
2.1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2.2 湍流计算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计算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1 水轮机基本设计参数 |
3.2 三维几何模型 |
3.3 计算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
3.4 边界条件 |
3.4.1 进口边界条件 |
3.4.2 出口边界条件 |
3.4.3 壁面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电站泥沙参数及计算工况 |
4.2 不同工况转轮和导叶区域局部压力分布 |
4.3 不同工况过流部件泥沙浓度和速度分布 |
4.3.1 出力P=42.2MW工况 |
4.3.2 出力P=30.9MW工况 |
4.3.3 出力P=11.8MW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5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5.1.1 试验原理 |
5.1.2 磨损测试方法 |
5.2 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
5.3 试验系统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表面形貌测试 |
5.4.2 叶片表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机组寿命预估 |
6.1 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 |
6.2 磨损率计算式 |
6.2.1 测试标记点数据结果 |
6.2.2 磨损率计算式 |
6.3 磨损预估方法 |
6.4 过流部件磨损寿命预估 |
6.5 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改造和运行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700MW等级斜立筋水轮发电机组不平衡磁拉力振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电机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性试验 |
2.1 小湾电厂 |
2.2 试验内容 |
2.2.1 测点布置 |
2.2.2 试验目的 |
2.2.3 试验工况 |
2.2.4 试验结果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建立 |
3.1 小湾水轮发电机结构特征 |
3.2 有限元模型 |
3.2.1 有限元理论 |
3.2.2 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3.2.3 结构有限元模型 |
3.3 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 |
3.3.1 圆柱壳模型 |
3.3.2 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定子系统模型计算 |
4.1 有限元计算 |
4.1.1 电磁场求解 |
4.1.2 动力学分析 |
4.2 定子模型模态分析 |
4.2.1 不同定位筋刚度定子模型模态 |
4.2.2 静态电磁拉力与负荷转矩对模态影响 |
4.3 振动响应计算 |
4.3.1 有限元模型设置 |
4.3.2 有限元振动计算 |
4.4 非线性薄短圆柱壳模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3 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水库中长期发电调度逐次两阶段高效优化方法 |
2.1 引言 |
2.2 水库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及其动态规划求解 |
2.3 水库发电调度逐次两阶段高效优化方法 |
2.4 工程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水库长中短期嵌套预报发电调度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水库长中短期嵌套预报调度模型 |
3.3 系统动力学反馈环节及其实现形式 |
3.4 水库长中短期嵌套预报调度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
3.5 工程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梯级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差分进化优化方法及其约束处理策略 |
4.1 引言 |
4.2 差分进化算法概述 |
4.3 智能优化方法约束处理策略概述 |
4.4 梯级水库群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模型 |
4.5 基于分区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的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 |
4.6 综合考虑等式、刚性和柔性约束的梯级水库群调度约束处理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5 梯级水库群供水-发电-环境多目标互馈关系梯度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供水-发电-环境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5.3 多目标优化梯度分析法 |
5.4 工程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大规模混联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松弛逐次逼近动态规划优化方法 |
6.1 引言 |
6.2 大规模混联水库群联合发电优化调度模型 |
6.3 逐次逼近动态规划优化方法 |
6.4 基于两阶段问题单调性的松弛逐次逼近动态规划 |
6.5 工程实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
Ⅰ 基金项目 |
Ⅱ 企业委托项目 |
Ⅲ 发表学术论文 |
Ⅳ 国家专利 |
(10)基于支配强度的NSGA-Ⅱ改进算法在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支配强度的NSGA-II改进方法 |
1.1 快速非支配强度排序法 |
1.2 分布性保持方法 |
1.3 自适应精英保留策略 |
2 计算实例 |
2.1 调度时段的选择 |
2.2 模型建立 |
2.2.1 目标函数 |
2.2.2 约束条件 |
2.3 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 |
2.4 典型年的选取 |
2.5 模型求解 |
2.5.1 算法流程 |
2.5.2 参数设置及结果对比 |
2.5.3 优化调度与实际调度对比 |
3 结论 |
四、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参数选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鹤滩水电站水轮机主要参数及结构选择研究[J]. 方杰,曹春建,方晓红,李胜兵. 人民长江, 2022(01)
- [2]大型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风险分析及对策——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J]. 简崇林,漆祖芳,王英. 人民长江, 2021(08)
- [3]白鹤滩水电站1000 MW机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J]. 李胜兵,方杰,危贤光,方晓红,曹春建,师晓岩,黄晓敢. 人民长江, 2021(S1)
- [4]白鹤滩水电站水力机械设计主要特点[J]. 方杰,曹春建,方晓红,李胜兵. 水力发电, 2021(08)
- [5]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D]. 马皓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水电站长压力引水系统水锤及其对结构作用特征研究[D]. 曹瑞.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D]. 陈佳瑞. 西华大学, 2021
- [8]700MW等级斜立筋水轮发电机组不平衡磁拉力振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试验研究[D]. 马优.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9]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优化方法研究[D]. 何中政.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基于支配强度的NSGA-Ⅱ改进算法在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 蔡卓森,戴凌全,刘海波,戴会超,董前进,王煜.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