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宁地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6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月瑶,范天群,路玲,韩春华,田清武,姜红,刘冬云[1](2021)在《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EONS)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ate-onset neonatal sepsis, LONS)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等, 以期早期识别NS,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的265例NS患儿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分为EONS组(n=76)和LONS组(n=189)。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分布、治疗及转归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EONS组羊水污染、孕母产前发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比例均高于LONS组(P<0.05或<0.01), 而LONS组留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发热、腹胀、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比例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EONS组(P<0.05或<0.01)。NS患儿检出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135/265)、金黄色葡萄球菌(22/265)最多见,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265)最多见。EONS组和LONS组均检出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 分别为85.5%和84.7%, 其中主要为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EONS组李斯特菌与链球菌感染比例高于LONS组(P<0.05或<0.01), LONS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EONS组(P<0.01)。EONS组病死率(6.6%)高于LONS组(2.6%),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羊水污染和产前发热是发生EONS的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是发生LONS的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异常和血清前白蛋白异常在LONS组多见。EONS和LONS检出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应根据EONS和LONS的差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杨爱月,周有为,胡云双[2](2021)在《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的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ABO-HDN检出率的差异与不同日龄、妊娠次数、性别、母婴血型及溶血"3项试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97例疑似HDN的标本,采用微柱凝集法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患儿溶血3项试验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7例疑似标本中,确诊为ABO-HDN 250例(64.47%),其中放散试验的检出率最高,游离试验次之,直抗最低。日龄<3 d的检出率为79.35%,明显高于3 d~<7 d和≥7 d的阳性率(51.87%和26.92%)(P <0.01); O-A母子血型组合的阳性率(68.95%)明显高于O-B组(57.49%)(P <0.05);患儿母亲≥2次妊娠的阳性率(68.17%)明显高于1次妊娠(53.70%)(P <0.01);患儿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BOHDN患儿中,O-A型母子血型组合发病率最高,溶血3项试验中以放散试验敏感度最高,患儿日龄越低检出率越高,尤以出生3 d内为佳,孕母多次妊娠也会增加HDN的发生。
闫彦睿,李培岭,刘豹,范蕊,石太新[3](2021)在《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4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4例H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34例HS患儿中,男15例,女19例,男:女为0.8∶1;起病中位年龄为16.5个月[四分位距(IQR):1.0~46.0],诊断中位年龄为29.5个月(IQR:11.6~79.0)。有17例(50.0%)患儿家族史阳性,有12例(35.3%)发生了并发症;首诊时有25例(73.5%)同时存在贫血、黄疸、脾肿大,有9例(26.5%)临床表现不典型。在34例患儿中,对29例行Coomb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对31例行外周血涂片和(或)骨髓涂片检查,其中24例(77.4%)可见球形红细胞;对30例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其中23例(76.7%)增高;对1例行基因检测,为SPTB基因突变。随访显示,对20例(58.8%)重度贫血患儿行输血治疗,输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输血前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1.107、-10.400,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较输血前明显下降(t=4.454,P<0.05);对13例(38.2%)患儿行全脾切除术,术后3天、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总胆红素均明显好转(F值分别为23.144、24.576、74.499、33.085、5.989,P<0.05)。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HS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儿应进行长期追踪,减少误诊、漏诊。
孟令霞[4](2021)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晚期早产儿胆红素代谢能力尚不成熟,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为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将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减少晚期早产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2020年12月在昌乐县人民医院(简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胎龄为34+0周~36+6周444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常规密切监测胆红素,其中达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198例患儿,设为高胆组;同期未达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2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生化检查,动态监测胆红素。调查两组围产期相关资料,包括:(1)患儿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胎龄;(2)黄疸特点:黄疸出现时间、高峰时间及消退时间;(3)新生儿相关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史、胎便排泄延迟、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感染、喂养不耐受、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头颅血肿、宫内窘迫;(4)母亲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剖宫产/自然分娩)、胎次(初产妇/经产妇)、母亲年龄(<35岁、≥35岁)、妊娠方式(自然妊娠/辅助生育)、胎儿数量(单胎/双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肾脏病、妊娠合并贫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应用催产素史、应用糖皮质激素史、居住地(城市/农村);(5)黄疸程度及转归。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以上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1)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4.59%,高胆组、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体重、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早产儿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1)新生儿相关合并症:高胆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窒息史(χ2=16.45,P<0.05)、胎便排泄延迟(χ2=18.68,P<0.05)、母婴血型不合溶血(χ2=86.43,P<0.05)、感染(χ2=10.61,P=0.02)、喂养不耐受(χ2=34.49,P<0.05)、低蛋白血症(χ2=10.63,P=0.02)、红细胞增多症(χ2=12.90,P=0.01)、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χ2=10.63,P=0.02)、头颅血肿(χ2=9.33,P=0.03)、宫内窘迫(χ2=18.4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亲相关因素:两组患儿母亲年龄≥35岁(χ2=12.50,P<0.05)、妊娠期糖尿病(χ2=30.19,P<0.05)、妊娠期高血压(χ2=18.97,P<0.05)、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χ2=15.41,P<0.05)、胎膜早破(χ2=25.6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亲自然分娩、经产妇、辅助生育、双胎、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肾脏病、妊娠合并贫血、胎盘早剥、催产素使用史、糖皮质激素史、来自农村各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表明:喂养不耐受(OR=4.45)、头颅血肿(OR=3.06)、妊娠期高血压(OR=2.48)、感染(OR=1.87)、母婴血型不合溶血(OR=1.84)、宫内窘迫(OR=1.77)、胎膜早破(OR=1.66)、新生儿窒息史(OR=1.64)和红细胞增多症(OR=1.05)以上9个因素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两组患儿黄疸特点: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组黄疸出现时间早(t=4.73,P<0.05)、高峰时间早(t=3.06,P<0.05)、黄疸消退时间晚(t=6.39,P<0.05)。(5)198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78例,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128例,进行单因素分析示:重度组与轻中度组相比,母婴血型不合溶血(χ2=21.71,P<0.05)、感染(χ2=4.51,P=0.03)、喂养不耐受(χ2=6.74,P<0.05)、妊娠期高血压(χ2=7.73,P<0.05)、胎膜早破(χ2=7.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5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表明:喂养不耐受(OR=5.27)、母婴血型不合溶血(OR=4.93)、妊娠期高血压(OR=4.31)是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喂养不耐受、感染、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喂养不耐受、母婴血型不合溶血、妊娠期高血压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淑玲[5](2021)在《通腑调枢小儿推拿法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湿热型)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林艳萍[6](2021)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
涂阳阳,刘潞,原新慧,李宇宁[7](2021)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12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患儿,根据是否发生ABE将其分为ABE组(28例)和非ABE组(9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BE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显着高于非ABE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住院时间及顺产、混合喂养、感染合并颅脑出血比例均显着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32,95%CI 1.007~1.057)、住院时间长(OR=1.15,95%CI 1.007~1.312)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OR=0.151,95%CI 0.028~0.821)。结论血红蛋白值高、住院时间长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
陈梓洋[8](2021)在《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在体质学说指导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纳入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平衡饮食,保证休息减少劳累,忌酒健康指导,对照组予服用恩替卡韦胶囊抗病毒;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护肝;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退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陈术附汤(机配免煎颗粒)治疗,每日2次,每次1袋,饭后100ml开水冲服。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ALT、AST、TBIL、DBIL、IBIL、ALB)、凝血功能P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患者治疗后西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显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TBIL、DBIL、IBIL)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DBIL、IBI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4、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PT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两组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方面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HB轻度黄疸患者,体质为阳虚体质,证属寒湿阻遏者,辨证运用茵陈术附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更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清TBIL、DBIL、IBIL、ALT、AST水平,明显减轻身目黄染、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饮食减少、胁肋疼痛、脘腹胀闷等中医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2、运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根据患者体质的个体差异辨证施方,更有利于标本兼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及运用前景。
李垚锦[9](2021)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原体情况,为早期识别及干预治疗晚发型败血症提供指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分为两组:LOS组和对照组。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复苏时是否气管插管、PS治疗、入院时体温、血糖、LOS发病前机械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支持时间、脐静脉置管时间、PICC置管时间、是否放置胃管、首次肠内喂养时间、肠内喂养方式、静脉营养时间、发病前禁食时间、全肠内喂养建立时间、热卡达到100及120kcal/kg.d时日龄、LOS发病前是否使用益生菌、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否≥5d、是否患早发型败血症等,LOS组并发症、转归、病原菌等资料。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LOS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188例,LOS发病率为34.0%(64/188),其中经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确诊LOS发病率为17.0%(32/188),临床诊断 LOS 发病率为 17.0%(32/188);胎龄<28w、28-31+6w、≥32w LOS发病率分别为:42.9%(3/7)、37.8%(51/135)、21.7%(10/46);出生体重<1000g、1000-1499g、≥1500g LOS 发病率为 61.5%(8/13)、35.0%(49/140)、20.0%(7/3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LOS患儿死亡4例、病死率为6.3%(4/64)。2.LOS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前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发病前使用益生菌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S组脐静脉置管、脐静脉置管时间、发病前行PICC、PICC置管时间、发病前禁食时间、热卡达到100kcal/kg.d时日龄、热卡达到120kcal/kg.d时日龄、全肠内喂养建立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发生LOS的风险增加(P<0.05),发病前无创呼吸支持时间长、使用益生菌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发生LOS的风险减小(P<0.05)。3.LOS临床表现以反应差46例(71.9%)、腹胀34例(53.1%)、呼吸暂停30例(46.9%)为主,实验室检查中以CRP升高46例(71.9%)、白细胞总数升高/减低34例(53.1%)、PCT升高27例(42.2%)为主;LOS组与对照组比较,NEC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2例确诊LOS共培养出41株病原菌,有2例培养出3种不同类型病原菌,有3例培养出2种不同类型病原菌,有1例发生2次LOS培养出同1种病原菌,有1例为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均为阳性、且为同一种病原菌,有2例为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培养阳性;41株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细菌21例,占所有病原菌的51.22%,分别为肺炎克雷伯13例、大肠埃希菌4例、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2例、弗氏柠檬酸杆菌1例、产气克雷伯菌1例,其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14例,耐药菌株占71.43%,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最为常见;革兰阳性细菌18例,占所有病原菌的43.90%,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头状葡萄球菌4例、粪肠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溶血葡萄球菌1例、屎肠球菌1例、棒状杆菌1例,其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12例,以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真菌2例,占所有病原菌的4.88%,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结论]1.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LOS发病率为34.0%,其中确诊LOS发病率为17.0%,临床诊断LOS发病率为17.0%,病死率为6.3%,加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的综合管理,可减少LO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发生LOS的风险增加,发病前无创呼吸支持时间长、使用益生菌可使LOS发生风险减少。3.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LO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反应差、腹胀、呼吸暂停为主要表现,CRP、WBC及PCT联合应用可提高LOS诊断的准确性,发生LOS后会增加NEC发生的风险。4.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LOS病原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其中尤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
孙琴[10](2021)在《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比分析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患者的临床特点,得出能够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有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08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研究对照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孕产妇114例;研究组:同期住院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者78例。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血凝、生化参数及围产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HELLP综合征患者的关联性,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APRI、NLR、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等参数变化对诊断子痫前期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达到预测作用,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HELLP综合征的目的,增加母儿生存率,并利用EXCEL工作表求得截断值(CUT OFF值)、敏感度及特异性;两组中的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两组对象血常规参数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LLP综合征组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LT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两组研究对象血凝参数比较显示:与PE组相比,HELLP综合征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降低,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及FDP均值较对照组显着升高。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LL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孕周、24小时尿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RBC、BPC、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LT)、白蛋白、尿素、尿酸、血钙、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ST)、LDH、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D、APRI、NLR、WPR、ALT/AST、尿素/肌酐、尿酸/肌酐。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生化指标中,LDH及APRI ROC曲线下面积(AUC)较显着,AUC分别为0.845(P<0.001)、0.887,单独的ALT或AST较其二者联合或比值AUC较高;尿素、尿酸联合因子的AUC较尿素、尿酸、尿素/肌酐、尿酸/肌酐曲线下面积较小,其中尿素曲线下面积最高;各血常规指标中,WPR AUC最大,为0.845(P<0.05);4、利用EXCEL工作表计算显示APRI:CUT OFF值31.2788,敏感度:0.863,特异性:0.868;LDH:CUT OFF值320.5,敏感度:0.815,特异性:0.655、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发现HELLP综合征孕产妇的孕周多大于等于34周,小于37周,其多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并且两组在新生儿是否存活及是否多产无显着性差异(P>0.1).结论:在本次研究中HELLP综合征患者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更严重;RBC、BPC、ALT、AST、白蛋白、尿素、尿酸、血钙、LDH、PT、D-D、APRI等指标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发生,其中APRI及LDH敏感度及特异性更高。临床上可通过相关参数的变化对子痫前期有潜在并发HELLP综合征孕产妇进行早期的临床干预。
二、普宁地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6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宁地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6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的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日龄阳性结果分析 |
2.2 不同妊娠次数阳性结果分析 |
2.3 不同性别阳性结果分析 |
2.4 不同血型组合结果分析 |
2.5 溶血3项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患儿的一般情况 |
2.2临床表现 |
2.3实验室检查情况 |
2.4治疗情况 |
2.4.1对症治疗 |
2.4.2手术治疗 |
3讨论 |
3.1儿童HS的临床特征分析 |
3.2儿童HS的诊断分析 |
3.3儿童HS的并发症 |
3.4儿童HS的治疗 |
(4)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方法 |
3.1 胆红素测定标准 |
3.2 临床资料 |
3.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高胆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2 高胆组与对照组黄疸特点分析 |
3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单因素分析 |
3.1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合并症单因素分析 |
3.2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母亲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
4 晚期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5 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
5.1 高胆组严重程度 |
5.2 晚期早产儿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合并症单因素分析 |
5.3 晚期早产儿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母亲相关单因素分析 |
5.4 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5.5 高胆组治疗期间并发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现状及诊治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中医病名起源 |
1.2 黄疸的病因病机 |
1.3 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1 阳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2 阴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3 胎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认识 |
2.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基础 |
2.2 黄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
2.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的西医治疗 |
3 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治疗的指导 |
3.1 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 |
3.2 中医体质学说指导疾病治疗的意义及优势 |
3.3 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 |
4 导师对体质学说指导下茵陈术附汤治疗CHB轻度黄疸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3.1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2.3.3 中医辨证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8.1 检测指标 |
2.8.2 安全性观测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9.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3.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4.1 病例纳入情况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的比较 |
4.2.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4.2.2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的比较 |
4.2.3 两组患者慢乙肝病程长短比较 |
4.2.4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DBIL、IBIL、ALB)及凝血功能(PT)的比较 |
4.2.5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3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
4.3.1 治疗后西医综合疗效评价 |
4.3.2 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IBIL的比较 |
4.3.3 治疗前后血清ALT、AST、ALB的比较 |
4.3.4 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的比较 |
4.3.5 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评价 |
4.3.6 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评价 |
4.4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CHB轻度黄疸的不足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CHB黄疸的优势 |
3 茵陈术附汤的运用依据 |
3.1 附子 |
3.2 茵陈 |
3.3 白术 |
3.4 干姜 |
3.5 甘草(炙) |
3.6 肉桂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的分析 |
4.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的疗效分析 |
4.3 对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疗效分析 |
4.4 对改善患者中医综合疗效的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黄疸的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HELLP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普宁地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6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 曾月瑶,范天群,路玲,韩春华,田清武,姜红,刘冬云.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05)
- [2]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的差异分析[J]. 杨爱月,周有为,胡云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20)
- [3]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4例临床分析[J]. 闫彦睿,李培岭,刘豹,范蕊,石太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07)
- [4]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D]. 孟令霞. 青岛大学, 2021
- [5]通腑调枢小儿推拿法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湿热型)临床疗效评价[D]. 吴淑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林艳萍. 南华大学, 2021
- [7]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涂阳阳,刘潞,原新慧,李宇宁.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06)
- [8]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D]. 陈梓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9]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D]. 李垚锦.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10]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D]. 孙琴. 西藏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