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德、黑格尔文艺观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1](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宛小平[2](2020)在《从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注释修改看其后期美学》文中研究指明金惠敏先生认为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美学》1958年版本的注释还保留早年"为文艺而文艺"的观点,到了1979年版本的注释则完全受到"左"的影响转而批判"为文艺而文艺"的观点,不可取。从朱光潜自己珍藏的对1958年版的"校改本",可以看到他为什么在1979年版本里注释作了重要修改的思想痕迹。金先生的看法代表学术界一种典型误读朱光潜美学的观点,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深入比较,不难发现,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美学》1958年版本到1979年版本的注释的修改反映了后期美学思想融入了马克思的实践观,这才是真相。
周琳莎[3](2020)在《孙绍振文艺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深受中西方文论影响的孙绍振,以独到的批判眼光、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成为了中国当代文论领域的领军式人物之一。在文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孙绍振以其强大的思辨力、逻辑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演绎与螺旋上升,从而建构出一系列自洽而又严密的原创理论范畴。通过对孙绍振的“错位理论”“三维结构”“幽默理论”“情感逻辑”等文艺思想的学习,可以发现“情本体”是孙绍振文艺思想的本质核心。孙绍振以“情感”为利器,对当下的小说、诗歌、散文理论进行批评与重构,在文本解读实践中演绎出独创性的理论范畴,具有多元的文学价值。本文从孙绍振对文艺本质的思考、文艺批评的实践、文艺价值的阐释和孙氏文论的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探寻孙氏文艺理论的美学特征。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学本质论”是对孙绍振文论思想的理论内核“情本体”进行研究。通过探寻情本体的发端,揭示情本体的内蕴及表现形式——“情感逻辑”。同时,笔者将孙绍振与李泽厚的“情本体”进行比较与研究,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孙氏情感理论的内涵。第二章“文学批评论”围绕着孙绍振对诗歌、散文、小说理论的批评与重构,体现孙氏文论的创新性、独特性。在批判与重构文论的过程中,孙绍振离不开“情本体”思想的影响。第三章“文学价值论”以“审美价值论”“认识价值论”“文学阐释价值论”三个维度出发,对孙氏文论中的文学价值论进行分析、阐释,从而揭示出孙绍振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第四章是对孙氏文论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从“文学性”“多元的研究视角”“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外文论沟通与交流”“独创性研究”这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孙氏文论对当代文论的深刻影响与美学意义。
毛军玲[4](2020)在《黑格尔美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文中提出黑格尔美学在国内的传播已百年有余,纵观这百年历史,其传播经历了“启蒙接受期”、“批判发展期”、与“过渡转型期”,造成这样的传播特征之缘由是和国内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紧密联系的。第一章为“启蒙接受期”。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将国人学习西方从“器物”层面全面扩展到“精神人文”层次,我们对黑格尔美学的接受尚未达到成熟的“话语转换”,以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解释黑格尔美学,非常之不成熟;第二章为“批判发展期”。建国后,国内学界又陷入到“阶级斗争”的圈子中去,将黑格尔美学作为一种阐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工具,批判其唯心部分;第三章为“过渡转型期”。改革开放后,黑格尔美学逐渐回归到自身学术学术领域。可以说,黑格尔美学在国内的传播史深深反映了我国美学学科的建构史。针对国内学人对黑格尔美学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的转变,即由建国后的“认识论”到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本体论”的过渡,再到2000年以来“后”学时代“生存论”的转型,反映出国内美学研究视角与方法的转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黑格尔美学不同时期的传播情况、传播渠道、传播特点、展望我国黑格尔美学问题以及美学方法在未来的趋势与走向。
邹淋[5](2020)在《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文中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主要表现形态。论文分共为八个部分。在绪论中,也即第1部分,论文将从界定“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其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陈铨的思想发展,初步勾勒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点,同时对有关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阐释论文的写作目的,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部分将着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力”的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构情况、类型形态等,进行学理性和学术史的梳理。第3部分将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意识结构进行论述,重点是其中的“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个方面,目的在于探讨陈铨是如何理解“力”的,他的文学思想是如何以“力”为内核的,以及在此基础上,他又是如何通过“力”的文学思想来观照现实与人生的。第4部分将侧重探析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揭示他是如何将“力”以美的方式和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力”的美学存在形态与美学价值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表现出“摒弃中和”、推崇“对立”和“崇高”两个特征,后者则体现着求真、寓理、主情三种独有的特质。第5部分将认真厘清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是如何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也是要探析陈铨通过文学方式来展示人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形式的真正用意,主要包含“存在的叩问”、“灵魂的拷问”、“本体的透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6部分将认真总结、归纳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三个艺术特点,即“冲力性”、“浪漫性”与“超越性”,由此探讨他是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展示“力”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第7部分将认真探讨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其内在原由,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结语部分,也即第8个部分,将从文学史的维度论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对其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本文的创作新点主要有:以“力”为论述的基点和主导线索,将陈铨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整体的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审视,厘清“力”在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内在机制及其功能作用。从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维度审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在本质上,可以说,“力”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从中也就能够从中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在建构新的文学形态中,其间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和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谭诗民[6](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卫楚臻[7](2019)在《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当代文论界,王元骧的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始终与当代文论变革发展进程相伴随,不仅着述丰富卓有成就,而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学理论观念。他的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人学内涵,在当代文论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王元骧文学理论个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他的理论观念及其学术个性,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王元骧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历程以及所建构的主要文学理论观念展开研究。第一章从宏观整体上观照和描述王元骧的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可以把他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探索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80年代,在原来所形成的认识论文学观念的基础上,推进到对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探索,强调情感在文学审美反映中的重要作用;二是1990年代以后,从文学活动论出发,进一步推进到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注重文学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和意志力量;三是新世纪之后,面对复杂社会变革所带来人的生活和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又进一步转向关注文学价值论,更为强调对文学审美理想的表现和追求。第二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观念。他的审美反映论是在原来生活反映论基础上的推进与超越,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文学不仅反映一定的生活现实,而且更要反映主体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评价。审美反映论是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对文学本质特性的重新界定。而后他参与讨论和建构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则是审美反映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理论观念。基于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的发展,进而推进到对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价值功能的探究考察,强调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而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则是达到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从而实现精神自由。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的人学价值论建构。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是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的再一次推进。人学价值论建立在文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在本体层次上为文学存在确定一个终极依据,认为文学价值的本源和根本在于人学价值。而人学价值论应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文学活动所要追寻的审美理想,就在于达到人的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人学”内涵,从而充分揭示文学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功能。
田璐[8](2018)在《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文中指出由克罗齐所开创的表现主义美学是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克罗齐肯定直觉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超越理性的权威地位,他在确立精神主体哲学的同时,也加深了西方美学研究的非理性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科林伍德是继克罗齐之后表现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其成熟的文艺观在后期《艺术原理》一书中得以呈现,本文将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追踪科林伍德文艺观的学术渊薮。科林伍德的文艺观博采众长,除了继承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之外,对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康德、黑格尔)、浪漫主义美学(柯勒律治)以及英国传统经验主义美学等均有所吸收,因此其论证艺术的思路、方式以及所得结论与克罗齐都不尽相同。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四部分展开。首先科林伍德梳理了艺术概念的发展史,剖析艺术技巧论是造成巫术艺术与娱乐艺术长期以来被误作为真正艺术的原因,科林伍德对艺术概念混淆的局面进行了清理。其次科林伍德以表现、想象和语言为核心要素,具体阐释了艺术是情感表现、艺术是一种总体想象性经验、艺术即语言,生动地勾勒出艺术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外显过程,明确了情感表现的内涵以及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再次他总结了浪漫主义运动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治运动存在弊端,抨击审美个人主义使得所谓的艺术沦为狭隘的象牙塔艺术,审美成为私人情感的发泄和表达。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面向社会的,艺术家应该为观众发声。艺术不仅有利于个体认知经验的形成,也能促进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甚至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接踵而来之时,艺术应该成为解救社会道德与文明的一剂良药。最后是对科林伍德文艺观的核心部分进行小结,包括其理论特点和局限性反思。本文认为科林伍德的文艺观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笼统片面之嫌,但是他纠正了克罗齐所开创的极端的非理性倾向,为表现主义美学注入了理性的成分,完善了表现主义美学理论体系。第三章对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主要针对其理论对之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所产生的价值来谈。本文认为科林伍德的文艺观更温和合理,因此更易被现代其他理论流派所借鉴,如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等等。总之,科林伍德文艺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徐薇[9](2018)在《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佩特是将英国唯美主义理论系统化的代表,他对王尔德以及后世的其他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因其作品中华丽雕琢的语言和艰深晦涩的思想,加之保守谨慎、平淡无奇的个性,佩特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忽视了。本文以佩特诗学思想为主线,我国现代文坛对佩特唯美主义文论的接受作参照,结合作品分析佩特如何看待唯美与道德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力图重新发现佩特诗学思想的价值以及独特之处,以对当下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论文由以下五章构成,另设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佩特的生平、作品和思想来源。作为一个拘谨的审美家,佩特在文学艺术中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唯美的乌托邦,部分地实现了对基督教和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叛。佩特的诗学思想离不开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他在整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精神、德国古典美学和法国唯美主义思潮为佩特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佩特诗学也蕴含了颓废的因素,与深刻复杂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情结有关,表现为一种快乐与颓废交织的悖论式的存在。第二章阐述了佩特独特的艺术论——印象式的审美崇拜。他宣扬美的无上价值和艺术至上的观点,强调印象主义的批评,提倡通过沉思和想象获得对艺术的理解。对于人生短暂、万物皆流的客观事实,佩特认为要把握流经的刹那中的最高质量即每一瞬间的美,让宝石般的火焰永远炽烈燃烧,主张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瞬间的感官享受。他还追求一种和谐的完整性;无论是对“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的阐释,还是对文艺复兴艺术中混合了古希腊的甜美与中世纪奇异力量的发现,都表达了他对于调和形式与内容,希腊和希伯来精神,异教和基督教,感性和理性,唯美和道德这些对立因素的愿望和努力。第三章对佩特唯美化的道德观进行了论述。虽然佩特强调审美不涉利害,但他并不否认文艺作品本身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它们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化的结果。他推崇一种旨在通过感觉抵达内心、使人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激情的更高道德”。他实际上坚持一种特殊的道德美学,希望将道德伦理同化到审美体系中,所以他的道德观首先是一种美学观,本质上他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为生活而艺术是他的信念,他把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并依靠沉思而非行动的方式来实践生活艺术化的主张。佩特笔下的马利乌斯是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秉持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人性的关怀,更多地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静。佩特认为享乐与节制的融合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乃至生命的完满。第四章从佩特的具体文本切入,分析他介于唯美与道德之间的两难选择,展现了唯美与道德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一方面,佩特选择以散文来记录他思想的旅程。除了表现文体的形式美之外,佩特认为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伟大艺术与好艺术的区别直接地取决于内容。他主张进一步挖掘艺术的道德内涵与意义,在唯美的形式中寄托有助于人性发展的道德精神,创造具有更高尚趣味的伟大的艺术。另一方面,“想象的肖像”作为佩特独创的小说虚构的策略,旨在发现哲学思想或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的个性。在《想象的肖像》短篇小说集的四个故事中,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主人公们怀抱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梦想,对现实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诗意化的改造,却最终走向了死亡,于是在唯美与道德之间保持了悬置的状态。第五章结合了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佩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随着20世纪初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涌入,佩特诗学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也曾引起过文人学者的关注。对佩特不多的译介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然而他的着作却被具有唯美主义或纯艺术论倾向的作家与批评家广泛阅读。在佩特的艺术观与道德观等方面,他们贡献了有价值的研究,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认识到,佩特是一个拘谨的唯美-颓废主义者、爱好沉思默想玩味生活的悲观论者,追求艺术至上和印象式批评,主张在每一刹那间把握美、感受美;同时推崇一种高尚的精神情趣而非感官享乐,提倡过一种艺术的生活。从佩特“理性的激动”中,周作人见出他试图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努力,其他一些学者从“一切艺术以趋近音乐为旨归”中看到了佩特“使形式和内容相融合”的本意,这些是研究佩特诗学中唯美与道德关系的初步尝试。总的说来,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北方唯美-颓废主义流派深受佩特思想启发,与佩特在精神旨趣上颇为相似,并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实践了佩特的唯美主义思想。不同于其他唯美主义者,佩特在他的诗学中想要实现一种唯美与道德的和谐,或者达到对立面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融合了唯美与道德的艺术的精神应被用来指导生活,以增加生命的丰富性,使人们获得完满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他的思想实际上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公正的良性的发展,也为当下文艺理论和批评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石征宇[10](2018)在《荀子哲学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荀子哲学与美学思想复杂而丰富,本文采取先整体鸟瞰,后局部放大,再从外在角度审视的方法来展开论述。所谓整体鸟瞰,指通过研究荀子哲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把握荀子美学的总体轮廓,是为第一章;所谓局部放大,指从细部具体详尽地论述荀子美学思想的各个观点,是为第二至五章;所谓从外在角度审视,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考察荀子哲学与美学思想,从而揭示荀子美学思想的深刻性及其对当下社会审美的意义,是为第六章。第一章考察荀子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明于天人之分”使荀子注重外部经验观察的总结,也即“辨合符验”的思想,通过“辨合符验”,荀子得出“性恶”与“伪”善的结论,这促使荀子把“礼”作为矫正“性恶”的手段。同时,对“性恶”的认识使荀子肯定“声色之美”,进而肯定物质财富生产,而这又必然会使荀子注意到社会分工对于创造财富的重大意义,从而形成荀子的“群”、“分”思想。荀子关于“性”的思想对于理解荀子美学非常重要。荀子的“性”有三层含义:物性、人性以及“性恶”。“性”指事物的自然生成,因此不仅有物性,还有人性,且“人性”不同于“性恶”。“人性”指人的天生具有或自然生成的特性,这个层面的“人性”并无善恶之分,“性恶”是在“辨合符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由人过度追求欲望满足而产生,非指人性本恶。上述哲学观点引发了天与人,性与伪,个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将这些对立面进行调和,就形成了荀子的美学思想,荀子哲学通过“和”(包含“合”)而过渡到美学:一、“性伪合”产生美。物之性伪合产生装饰美和比德之美。人之性伪合产生人格美;二、社会政治之“和”包含美,荀子通过“礼”和“乐”两种方式进行审美教化。“礼”外在于人,所以要“学”,“学”则涉及到礼是真、善、美统一,“文”与美的关系,学习的全而粹境界,心态的虚一而静这四个美学问题,“乐”则涉及到荀子的“乐”观念以及“乐”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三、社会生产之“和”形成一种建立在生理快感基础上的美,这种美既不同于老、庄建立在否定物欲基础上的超脱美,也不同于孔、孟建立在伦理意志磨练基础上的人格美,笔者称之为和乐审美观。第二章从荀子关于“性”的思想出发具体论述荀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两个内容:一、物之“性伪合”导致装饰美与比德美。原始装饰美根源于人的性意识,而荀子将装饰美深植于道德意识中。比德美是中国古代比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赋”这一文学体裁的形成。人之“性伪合”产生人格美,体现为帝王之威和士君子之美。二、论述感官、心与美三者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声色之美是生理快感,同时又能转化为审美快感,但这种转化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礼”的训练作用,一为“乐”的熏陶作用。第三章从荀子关于“礼”的思想出发具体论述荀子的美学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一、“礼”体现为真善美的统一。如果持思维与存在统一或倾向于统一的哲学观,则会认为真善美能统一,反之则否。二、荀子的“文”是一种外在性符号,“称情而立文”中的“情”不是指情感,而是指情况,外在的“文”要转化为内在的“美”,须经过技艺训练和虚一而静的过程。三、技艺训练达到全而粹的境界就能产生美,这个观念发展了庄子“由技入道”的思想,但荀子更强调技艺训练的艰苦过程。四、虚一而静是对老、庄虚静说的发展。老、庄力求排除思想认识和欲望追求对美的干扰,而荀子则肯定两者对审美生成的作用。第四章具体论述荀子“乐”的思想。有两个内容:一、荀子的“乐”观念。荀子的“乐”所抒发的情感仅是社会性的快乐,不包括怒、哀等消极情感以及个人感官性的快乐。二、荀子“乐”与道德的关系。应从综合的音乐剧思维(而非从单一的音乐思维)出发,才能准确厘清“乐”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从“群”、“分”思想具体论述荀子的和乐审美观。有两个内容:一、社会分工带来物质富足,物质富足促使荀子肯定人的欲望。社会分工还促进人的理性意识的发展,理性意识的发展促使荀子对人的理性充满信心。两者促成了荀子的和乐审美观。二、在与孔子“乐而不淫”的比较中具体阐释和乐审美观。孔子的“乐”是建立在否定物欲基础上的“乐”,如颜回安贫乐道式的“乐”,而荀子的“乐”是建立在满足物欲基础上的“乐”。第六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考察荀子哲学与美学思想,从而揭示荀子美学的深刻性及其对当下社会审美的意义和启示。有两个内容:一、论述荀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契合:“天人之分”与辩证唯物论相契合;“辨合符验”与实践观相契合;“性恶”与异化理论相契合;和乐审美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相契合,即两者都体现了建立在欲望满足基础上的美。二、论述荀子美学思想与当下社会审美的意义与启示。生产力的联合与科技发展对艺术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是促成艺术门类(如电影)的发展,二是促使艺术风格向娱乐化和大众化发展。新的艺术审美极受科学意识影响。荀子的虚一而静考察了人的理性智慧对于审美生成的意义,这对于思考新的艺术门类及其审美的特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审美的娱乐化和大众化使得当下社会审美建立在生理刺激的基础上。荀子的和乐审美观考察了建立在感官满足基础上的审美,及其与社会治理之间的联系,这就为如何引导娱乐文化和大众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
二、康德、黑格尔文艺观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德、黑格尔文艺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孙绍振文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 |
第二节 孙绍振研究现状概述 |
一、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研究 |
二、孙绍振文艺理论思想的解读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 |
第一节 情本体——孙绍振文论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情本体的发端 |
二、情本体的内蕴——情感是变异的感知觉 |
第二节 情本体的表现形式——情感逻辑 |
一、情感逻辑的定义 |
二、情感逻辑的特征 |
第三节 孙绍振、李泽厚“情本体”比较研究 |
一、相同的哲学立场 |
二、不同的发展走向与最终归宿 |
第二章 文学批评论 |
第一节 诗歌理论的批评与重构 |
一、“破”:对西方传统语言中心论的反思 |
二、“立”:建构“意象-意脉-意境”的立体结构,实现情感的逻辑变异 |
第二节 散文理论的批评与重构 |
一、散文文类的明晰化:审智与审美的界限 |
二、散文从审美走向审智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小说理论叙事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
一、对传统叙事学固有模式的批判 |
二、小说错位理论 |
第三章 文学价值论 |
第一节 审美价值论 |
一、真善美错位理论 |
二、审美价值论中的错位理论 |
第二节 认识价值论 |
一、社会认识价值论 |
二、社会认识价值的内涵 |
第三节 文化阐释价值论 |
一、还原语境,挖掘作品的人本文化 |
二、阐释语义,探究作品的历史文化 |
第四章 孙绍振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黑格尔美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启蒙接受期(以1903s~1949s) |
第一节 启蒙介绍期(1903s~1918s)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概况 |
第二节 传播接受期(1919s~1949s)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概况 |
第三节 启蒙接受期的传播条件与渠道 |
一、美学学科的自觉与黑格尔美学在高校的传播概况 |
二、黑格尔美学的传播载体 |
第四节 启蒙接受期的传播特点 |
第二章 批判发展期(1949s~1978s) |
第一节 批判改造期(1949s~1956s)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概况 |
第二节 曲折发展期(1956s~1978s)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概况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中黑格尔美学的主要论题 |
第四节 批判发展期的传播渠道 |
第五节 批判发展期的传播特点 |
第三章 过渡转型期(1978s~现在) |
第一节 反思与过渡发展期(1978s~1988s)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渠道 |
三、传播概况 |
四、传播特点 |
第二节 转型发展期(1989s~现在) |
一、时代背景及目的 |
二、传播渠道 |
三、传播概况 |
四、传播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黑格尔着作 |
专着 |
期刊论文 |
论文集 |
硕博论文 |
致谢 |
(5)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概念提出:“力”的定义及哲学涵义演化 |
1.2 意识关联: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聚焦 |
1.3 文献综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研究概述 |
1.4 研究设想:写作目的和理论依据 |
2.吐故纳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生成 |
2.1 背景概述:“力”的思潮之勃兴与影响 |
2.2 主旨归纳:“力”的美学涵义与文学表征 |
2.3 理论特质:“力”的文学思想的认识与建构 |
3.聚焦主体: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意识结构 |
3.1 “保持生命的自由” |
3.2 营造“高尚的人格” |
3.3 做“超世界的主体” |
4.审美显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美学特征 |
4.1 冲破“中和”的束缚 |
4.2 推崇“对立”与“崇高” |
4.3 “崇高”美的价值形态 |
5.文本设计: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创作实践 |
5.1 叩问存在 |
5.2 审视灵魂 |
5.3 透视本体 |
6.风格独创: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艺术特质 |
6.1 活力性:生命潜流与冲力勃发 |
6.2 抒情性:浪漫情怀与自我袒露 |
6.3 超越性:艺术冥想与灵性显现 |
7.时代印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限度 |
7.1 文学理念的偏颇 |
7.2 创作手法的缺陷 |
7.3 艺术价值的减损 |
8.结语 |
参考书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 |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 |
1.新时期以前:以唯物反映论为中心的文学观念 |
2.新时期初至1980年代:审美反映论的探索 |
3.进入1990年代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 |
4.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学价值论的理论建构 |
(二)文学理论观念的演变 |
二、立足情感体验的审美反映论 |
(一)从生活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
1.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生活反映论 |
2.审美反映论对生活反映论的超越 |
(二)审美反映论的内核是情感体验 |
1.审美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
2.情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3.对“主体-客体”二元结构的阐释 |
(三)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1.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 |
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
三、导向精神自由的文学实践本性论 |
(一)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 |
1.理论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 |
2.文学活动中的认识性与实践性问题 |
(二)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 |
1.“实践本性”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
2.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及其功能 |
(三)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是精神自由 |
1.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问题 |
2.文学实践本性论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
四、追求文学审美理想的人学价值论 |
(一)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 |
1.价值多元化与人的“异化”问题 |
2.从传统文艺本体论到人学价值论 |
(二)文学价值的根本在于人学价值 |
1.经验与超验的张力关系 |
2.文学艺术的形而上学性 |
(三)文学的审美理想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1.从人的超越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人学价值论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出发点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一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学术渊源 |
(一)对康德审美鉴赏论的延续 |
(二)对黑格尔艺术哲学观的拓展 |
1.拓展“美学即艺术哲学”的内涵 |
2.继承并深化艺术作为意识发展特殊阶段的理论 |
(三)对柯勒律治想象论的继承 |
(四)对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的完善 |
二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核心 |
(一)对伪艺术的辨析 |
1.批驳艺术技巧论 |
2.反对“再现艺术论” |
(二)艺术的真正内涵 |
1.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
2.艺术是总体想象性经验 |
3.艺术即语言 |
(三)艺术家与社会 |
1.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 |
2.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 |
(四)小结 |
三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国外佩特研究述评 |
国内佩特研究述评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学院派的唯美主义者 |
第一节 拘谨的审美家 |
一 佩特的早年生活 |
二 职业生涯和作品 |
三 谜一般的个性 |
第二节 佩特与英国唯美主义 |
一 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 |
二 佩特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的源泉 |
一 古希腊文化精神 |
二 德国古典美学 |
三 法国颓风美雨 |
第二章 印象式的审美崇拜 |
第一节 别具一格的印象主义 |
一 艺术与艺术至上 |
二 印象、感觉、批评 |
三 充满激情的想象 |
第二节 审美瞬间的永恒 |
一 世俗化的时间观与生命意识 |
二 宝石般的火焰与片刻的最高质量 |
第三节 和谐的完整性 |
一 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 |
二 甜蜜的力量 |
第三章 唯美化的道德理想 |
第一节 审美家还是道德家? |
一 怜悯的道德和激情的更高道德 |
二 特殊的道德美学 |
第二节 生活艺术化 |
一 佩特的生活哲学 |
二 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 |
第三节 理性之下的伊壁鸠鲁式愉悦 |
一 伊壁鸠鲁主义抑或享乐主义 |
二 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 |
第四章 唯美与道德的张力 |
第一节 论文体与唯美主义修辞 |
一 文体与唯美的形式 |
二 内容与伟大的艺术 |
第二节 想象的肖像:唯美与信仰的矛盾体 |
一 “想象的肖像”式文体 |
二 无法克服的忧郁——《宫廷画之子》 |
三 复归的酒神与人间天堂的破灭——《欧塞尔的丹尼斯》 |
四 格格不入的抽象的哲学灵魂——《塞巴斯蒂安·范·斯托克》 |
五 阿波罗式诗意理想的追寻——《罗森莫尔德的卡尔公爵》 |
第五章 佩特在现代中国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与西方唯美主义的相遇 |
一 历史背景 |
二 思想基础 |
三 时代潮流 |
第二节 佩特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一 萌芽期 |
二 深化期 |
三 潜隐期 |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诗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 |
一 印象主义批评 |
二 颓废的人生观与审美的刹那 |
三 生活之艺术与人生的艺术化 |
四 快乐主义 |
五一 切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佩特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荀子哲学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缘起 |
第二节 荀子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三节 荀子美学思想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意义与创新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荀子美学思想的哲学前提 |
第一节 荀子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荀子哲学与儒、道、法的关系 |
第三节 荀子“性”论 |
一、“性”与“性恶”的含义及其产生根源 |
二、“性恶”的现实依据——“辨合符验” |
三、人性本体论与人性伦理学 |
第四节 荀子美学与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性伪合”与美 |
二、社会政治之“和”与美 |
三、社会生产之“和”与美 |
第二章 “性”与美 |
第一节 装饰美、比德美以及人格美 |
第二节 感官、情感、心与美的关系 |
第三章 “礼”与美 |
第一节 “礼”作为真善美的统一 |
第二节 “文”与美 |
第三节 全粹之美 |
第四节 虚一而静 |
第四章 “乐”与美 |
第一节 荀子的“乐”观念 |
一、“声”、“音”、“乐”之误 |
二、《乐论》与《乐记》中“乐”的内涵 |
三、《乐论》、《乐记》的误解辨析 |
第二节 荀子“乐”与道德的关系 |
一、音乐与道德的矛盾 |
二、古人如何观“乐” |
三、“乐”象征道德的理论基础 |
第五章 “群”与美——荀子的和乐审美观 |
第一节 社会分工对荀子思想的重大影响 |
第二节 和乐审美观 |
第六章 荀子美学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荀子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 |
第二节 荀子美学对于当下社会审美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康德、黑格尔文艺观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2]从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注释修改看其后期美学[J]. 宛小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孙绍振文艺理论研究[D]. 周琳莎. 集美大学, 2020(08)
- [4]黑格尔美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D]. 毛军玲. 三峡大学, 2020(06)
- [5]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D]. 邹淋.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D]. 卫楚臻.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D]. 田璐.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9]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D]. 徐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荀子哲学美学思想研究[D]. 石征宇.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