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论文文献综述)
郑皓[1](2019)在《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电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用户对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从国家电网公司外部的服务满意度测评结果和内部的95598业务工单来看,用电客户对持续保障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减少停电次数与停电时间、加快故障停电的抢修恢复速度等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加。但是,在业务纵向深入的管理模式下,现有的配网故障研判及故障指挥业务模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增量配电业务全面开花的形势下,如何快速、准确的响应用电客户关于电网故障恢复方面的诉求,实现提升客户感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竞争能力,是电网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电网GIS平台”,详细论述黑龙江电力公司开展营配调贯通建设的方法、过程和成果,绘制了标准统一、模型统一、数据同源、实时联动的“营配调一张图”。依托电网星型拓扑分层结构的模型,研究确定配电网络及配电设备故障时的逐层研判与分析的流程和策略。当用户的用电设备、380伏低压配线、10千伏配变、10(35)千伏分支线路、10(35)千伏主干配电网络发生故障停电时,通过对停电层父节点的带电状态进行判断,得出“营配调一体化”的配网故障研判分析的策略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建立满足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抢修业务需要和用户需求的新业务流程。同时,基于词向量技术和Hidden Markov Model的中文分词技术,通过信息匹配和模糊计算,建立故障抢修派单算法,形成智能化的故障抢修指挥新模式。依托电网公司的信息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成果,将“营配调一体化”故障研判策略以及智能化抢修指挥模式的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应用。以“变电站-输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用户用电及计量设备”的数据融合为基础,以营销服务、设备运维、电网调度三个专业的业务互通共享为支撑,以数字化、标准化、模型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契合黑龙江省实际的“智能化故障研判抢修指挥系统”并开展应用。通过6个多月的测试验证和5个月的实际应用,实现了对故障类型的合理分析、故障地点的精准定位、抢修资源的科学调配以及抢修进度的实时掌控,提升黑龙江电力公司的故障抢修的效率,验证“营配调一体化”故障研判策略以及智能化抢修指挥模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杨林[2](2019)在《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昆明市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市容环境督查考核是政府加强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创新手段之一,有利于发现当前市容环境存在的问题,挖掘出市容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实施市容环境精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然而,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仍然采用实地调查和内业整理相结合的传统工作模式,使得信息化程度较低;市容环境督查考核结果发布不及时,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实效性;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过程中对督查人员监督不够,使得督查考核结果可信度降低。鉴于此,建立一个辅助于管理者和督查考核人员的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当前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的智能化、便捷化与规范化,本论文在对移动G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把Android技术、移动GIS技术、地图服务技术以及云服务技术与市容环境督查考核野外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利用面向对象语言Java和Android Studio构架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并以昆明市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论文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移动GIS离在线混合工作模式;引入阿里云服务器实现了采集信息的实时上传与存储:使用数据压缩方法实现了节省数据流量的数据传输;应用聚合算法实现了采集信息的可视化。这不仅提高了移动GIS的服务能力,还拓展了移动GIS的应用领域。(2)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地图服务、督查信息采集、督查信息管理、督查信息可视化五大功能模块。其中,人员管理功能为管理者和督查人员提供登录,管理者还可对督查人员进行添加、删除等;地图服务功能提供标准地图和卫星地图两种不同的地图显示,为督查人员提供地图的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平移等,提供督查路线的规划与导航,能够实时定位,可以记录督查人员的轨迹;督查信息采集功能实现了督查考核业务属性信息与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并提供基于屏幕的距离测量;督查信息管理功能实现了对督查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和导出等操作;督查信息可视化功能实现了基于行政区与网格距离的标记点聚合显示,可以进行采集信息的热图分析,可以统计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业务的扣分等。该系统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以及可视化一体,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业务的需要。(3)本论文将昆明市作为系统测试地区,并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昆明市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易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闫宁[3](2019)在《基于网络爬虫的水利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上累积了数据量庞大的水利主题信息。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数据量庞大,分布离散,结构复杂等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采集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具有效率低下等问题。使用网络爬虫则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数据量庞大,主题相关性高的水利信息。系统以主题爬虫为基础构建信息聚合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利主题爬虫各功能模块设计。对主题爬虫的框架进行选择,种子站点的集合进行筛选,主题描述词库进行定义,爬行策略进行选择,链接提取方案进行设计,主题相关性分析算法进行分析与改进。(2)水利GIS信息爬取方案设计。GIS格式的信息是水利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显着特点。水利地理信息大多数是以接口的形式提供服务,用户无法直接获取到原始的数据。可根据瓦片金字塔模型进行地图拼接和缩放算法的设计,实现水利地图信息的获取。(3)多种格式水利信息爬取方案设计。水利主题爬虫根据不同格式信息的特点定制不同的爬取方案,将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影像和地图等多种格式的水利信息进行全面获取。(4)水利信息规范化设计。为了解决水利信息形式不统一、表现不规范等问题,水利信息规范化模块将信息按种类转化成通用的格式,并对不符合规范的信息进行相应算法处理,使信息规范化。(5)搭建水利信息聚合平台。以爬虫爬取的水利信息为基础,进行水利信息聚合平台的搭建。该平台对水利信息进行聚合,为用户提供水利信息展示和检索等多种服务。水利信息聚合系统采用主题爬虫对信息进行爬取,并且构建水利信息聚合平台,将水利信息在该平台进行聚合使用,为用户提供多种特色化信息服务。该系统为用户进行水利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良好的体验。
王翊蘅[4](2019)在《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 ——以综合管廊为例》文中指出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务,所以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都非常重要。经济以及资源等其它因素限制了新建基础设施的规模与速度,加上已建的基础设施要面对不断上涨的公共服务压力,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要提升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效率,首先要解决各项维护信息的利用效率,其次还要开发智能化的自动管理算法,利用计算机的计算优势协助管理者对基础设施做出有效维护管理。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多利用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MMS)或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帮助管理者进行维护管理。但是,CMMS或BAS缺乏方便的可视化和互操作性。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集成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系统,以提高当前维护管理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结构框架,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发了所需的维护管理功能。故障诊断同样也是有效建筑维护和设施管理的重要任务。故障树分析(FTA)是一种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但是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是耗时的,因为它需要对新建筑物进行新的分析,并且存在不能很好地重复使用诊断知识和经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语义网方法来存储和查询FTA知识,并将FTA知识与BIM联系起来。FTA知识存储在文章提出的故障树本体(FTont)模型中。FTont和BIM之间的数据连接是通过使用公共构件对象和等效关系来实现的。此方法由于可以使用之前的故障树本体来查询新的建筑物信息模型,故本方法可以做到将FTA和具体设施解耦,而不需要为建筑物进行特定的故障树分析。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案例来证明维护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BIM-3DGIS系统可以确保有效的维护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本文还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查询语句来查询故障树本体和建筑信息模型,以获取故障诊断结果和潜在风险,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李明杰[5](2019)在《基于领域信息辅助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目标提取》文中提出随着对地观测和遥感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卫星的数量正在急剧增长,成像质量大大增强,提供了海量的高分辨率、细节丰富和纹理清晰的高质量可见光遥感图像。因此设计实现精确、高效的遥感图像目标自动监测提取算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在港务管理、海上救援、海域监控,以及城市规划、重点军事目标检测等民用和军事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基于遥感图像自动目标提取方法由多个独立的“任务模块”分步执行得到最终结果,无论是在处理性能还是处理效率上均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当前,在大数据和强大计算能力的支撑下,深度学习成为当下解决图像理解等问题最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之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自动提取方法日益成为目前遥感图像解译研究的热点,以多层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方法,以其优良的特征学习(feature learning)能力,显示出相比传统方法的显着优势。但是不同于自然近景图像,可见光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往往尺度多样、朝向各异、排列密集,同时各个目标之间的纹理、形状容易相互干扰,且易收到具有相似特征的人造地物等复杂背景的影响。同时,深度学习严重依赖于大量干净标记(clean labels)的样本,然而,获取这样的标记数据耗时耗力,特别对于遥感图像标注往往需要判读专家的参与,标注成本高昂。大量全监督数据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深度学习技术在遥感图像自动目标提取方面的深入应用。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复杂背景下遥感图像舰船、建筑目标自动提取,充分挖掘遥感图像自身的领域信息,研究领域信息辅助下遥感图像自动目标提取的深度学习方法,降低对大量标记样本的依赖,提高目标提取性能。具体地,本文主要的创新工作有:(1)提出了一种旋转全卷积网络的多朝向、多尺度舰船检测方法。现有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通过正置矩形框进行目标定位,然而在遥感图像中,舰船目标往往朝向各异,且密集和并排分布,正置矩形框很难对密集并排分布的舰船逐个提取。因此本文针对遥感图像中舰船目标的密集、有朝向排布的特点,提出采用旋转矩形边界框(rotated bounding box)来描述目标位置和区域,并设计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全卷积神经网络来预测目标的旋转边界框和区域。该方法采用全卷积网络直接回归目标的边界框、朝向角以及目标区域掩膜(mask),将目标区域掩膜作为一种额外的监督信息可以引导网络学习更好的目标特征表示。同时,刚方法利用卷积网络特征图(feature)感受野(receptive field)的不同和多尺度性质,将多尺度卷积特征融合,增强了对遥感图像多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很好地提取密集、并排分布舰船目标,大大提高了检测性能与定位精度。(2)针对难以获取遥感图像像素级干净标记的数据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建筑区域提取的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建筑脚印(footprint)信息作为辅助标记来训练建筑区域提取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由于GIS数据与遥感图像的配准误差、不完备性等,由GIS数据提供的标记不是非常准确,含有大量噪声,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标记转移概率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转移概率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标记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实现建筑目标高效提取的同时可以显着降低对遥感图像精细化标注的依赖。
杨何[6](2018)在《基于WebGIS的芦山县猕猴桃产业规划的研究》文中指出“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芦山县将农业产业发展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着力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猕猴桃作为的产业发展布局中的其中一项,得到较好发展。本文整理研究了国内的猕猴桃等产业发展有关资料,并探究总概了国内猕猴桃产业建设潜在的弊端和WebGIS技术的应用潜力,此外结合国内有关地区猕猴桃产业等的发展机制,基于调研、探究以及分析等方式,结合四川省芦山县有关数据,归纳整理该地区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各类属性数据,研究总结WebGIS技术特性,于彻底深入探究的前提下,围绕该技术研发了面向猕猴桃产业的决策机制,为芦山县的猕猴桃产业规划与管理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持服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查阅国内猕猴桃等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WebGIS技术来实现现代化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并分析WebGIS技术的优势特点;(2)基于对猕猴桃相关品类数据、位置数据、土壤以及长势等各方面信息的检索,从而为该水果地理数据资料搭建对应性的数据库系统。借助ArcGis技术建立对应性的地理信息库等等,完成各项数据等的高度统筹管控,对猕猴桃产业进行规划发展;(3)利用HTML5,JavaScript编程语言和WebGIS技术开发猕猴桃产业决策系统,实现猕猴桃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通过几个相关模块对猕猴桃数据的整理和研究反应,分别实现了不同的成果。最后,基于多个模块等的高度集成化使用,探究以及了解了有关政策,搭建了决策关键数据库,构建系统性的产业决策系统,在猕猴桃产业规划的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
曹杰[7](2018)在《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以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比特时代下的当前风景园林建设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工具所带来的变化远不止在设计手段和设计途径中彰显,更多地是在风景园林认知深度和设计思维上充分表达。当前数字化技术在景观园林行业逐渐展开一场新的革命,本文利用ArcGIS在当前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地质普查、农林业广泛使用的科学数字工具,结合无锡近代园林这一重要城市文化遗产,从设计学科背景出发,利用风景园林学、规划学、地理经济学以及软件工程等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展开对无锡近代园林GIS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文献研读、实地考证、比较分析、系统研究等研究方法沿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综合完成对无锡近代园林GIS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并通过无锡代表性区域“太湖鼋头渚近代园林”作为信息数据库实现对象展开课题深度研究,从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结合当前风景园林多学科特点完成了论文核心结构研究以及提出了后续研究价值的应用推广等成果。综合以上,通过ArcGIS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这一研究课题,能够改变传统单一风景园林定性化研究视角,并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定量分析载体,综合利用无锡近代园林多重文遗价值体系,为数字景园理想下的无锡近代园林发展做出前瞻性探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背后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价值意义;具体包括:1.从当前ArcGIS应用领域和相关成果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外近十年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成果,基于在风景园林的可行性应用角度提出了GIS在文化遗产-近代园林园域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2.从近代园林当前现况,基础图文信息数据库设计、二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三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流程等方面展开了对无锡近代园林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可视化设计与构建探究。3.基于鼋头渚近代园林这一核心区域,通过园林信息数据的分类别、分体系采集与数字化处理,利用GIS技术平台完成了对其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二维空间信息数据库、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价值成果。4.基于ArcGIS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实现,对后期的应用与推广做了进一步深入解读:从市域园林基础上的数据库可持续完善、辅助决策、数字园林的建设以及区域园林基础上的更新与园林文化互动模型的交互设计等做了一定的阶段性探讨与展望。
齐熠[8](2015)在《基于GIS和知识库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改革与发展在不断的加大,人们在经济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多。积极高效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设计并开发一套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传统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的基础上,融入GIS地理位置信息和知识库辅助查询技术,提升传统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的短时间突发事件处理性能。在传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本系统主要研究基于GIS地理位置信息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基于知识库的辅助查询技术。在传统的应急信息采集和发布环节上,本论文利用GIS地理位置信息,提出融合GIS的最近位置选择算法,该算法结合了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和GIS地理位置信息,根据GIS地理位置信息来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并且提供位置信息供系统决策指挥,以达到最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效果。在传统的信息应急信息查询的基础上,本论文融入知识库来辅助系统使用人员查询检索到相关的应急事件与处理情况,提出了融合知识库的Topn应急信息查询算法,融入知识库的应急系统可以经典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方案,为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查询提供了高效的支持。基于以上算法,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融合GIS地理位置信息和知识库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细节,测试结果表明:融合了GIS地理位置信息技术的系统在根本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应急管理信息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快速、及时、准确、全面的传递到各省级、市级、区级的突发事件处理部门,完成了由人工报送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变。
郭丽英[9](2012)在《基于移动终端和3G网络的GIS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中车辆数目开始迅猛增加。受现有道路交通的限制,车辆事故时常发生。在该背景下保险定险与理赔业务产生。对受保车辆进行定损勘察并确定理赔业务的系统称为保险定险系统。传统的定险方式人工参与较多,过程繁琐,数据库老化,导致整个赔偿周期长,与受保人员的经济摩擦不断。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来改进原有的保险定险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GIS技术和3G网络的发展,为保险定险系统的远程化、网络化和电子化提供了可能。本文将GIS功能、3G网络传输技术、智能移动终端与现有信息管理平台相融合,提出基于移动终端和3G网络的GIS系统,实现在该平台中的数据查询、终端调度、在线定险和理赔业务。本文首先对远程保险定险系统做了需求分析,然后从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子系统、GIS服务器子系统、GIS信息管理子系统三个方面来设计该系统。在数据采集子系统中实现GPS数据和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处理,经由GIS服务器转发,发送到GIS信息管理子系统。在GIS信息管理终端,结合保险定险业务,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基本信息查询,地理位置标识,调度安排,路径规划,实时跟踪,并获取来自移动终端的图像信息实现在线定损理赔。在实现方面,在GIS信息管理平台,通过Google Maps地图实现GIS在线平台对移动终端的监控、调度与路径规划。此外,通过Android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模块完成车辆受损信息的采集,利用3G网络强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数据传输率,将该数据传输到GIS平台,实现平台对车辆受损情况的实时图像监控,结合系统中的理赔业务信息完成受保车辆在线理赔。最后对该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了单元测试,满足功能需求后,对整个系统做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所提出的保险定险系统需求。
刘小龙[10](2012)在《电力GIS中关于网络拓扑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网GIS信息服务平台是一种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设备管理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新型的管理系统。在这套平台中,不仅可以管理传统的属性、图像文件,更加重要的是它具有强大的网络拓扑分析功能,能够更加迅速有效的处理电力系统特别是复杂的配电网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就是对电力GIS中关于网络拓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在介绍完GIS平台的技术框架、体系结构和功能设计之后,本文对GIS中的空间数据及网络拓扑进行了建模。将重点放在了电力系统中最复杂的配电网络上,详细的阐述了GIS信息服务平台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模型、连接方式和存储方式,为后面的算法和功能的实现打下数据基础。之后,对配电GIS网络拓扑算法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介绍了其开发工具和实现方式,并最后给出了两个的典型网络拓扑分析功能的实现。对于网络拓扑算法,本文将重点放在了配电网重构算法上,配网重构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非线性、多目标的最优解问题。人们在配网重构的问题上也采用过多种算法,本文将重点放在了遗传算法上。在标准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在选择操作上,加入了小生境及精英选择策略。对于交叉率和变异率这两个遗传因子,本文采用的是自适应技术,使得遗传因子可以自动的做出调整,从而解决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或者难以收敛的问题。之后,本文对配网重构算法在电力GIS平台上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优停电技术就是配网重构算法在电力GIS平台上的典型应用。最优停电技术也是基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进行实现的。最后,通过对一组模拟数据进行的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中该功能及算法的有效性。
二、GIS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电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配网故障分析研判业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配网故障分析研判业务的研究现状 |
1.3 配网故障研判分析策略及故障定位算法概述 |
1.3.1 电网故障研判分析策略概述 |
1.3.2 电网故障定位算法概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营配调贯通模式 |
2.1 引言 |
2.2 配网故障抢修业务现状 |
2.2.1 配网故障抢修业务模式及流程 |
2.2.2 存在的问题 |
2.3 GIS信息技术及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平台” |
2.3.1 GIS信息技术的概念 |
2.3.2 “电网GIS”平台及其优势 |
2.4 营配调贯通模式的建设 |
2.4.1 营配调贯通模式的定义 |
2.4.2 营配调贯通的建设方法及过程 |
2.4.3 营配调贯通建设成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营配调贯通模式下的电网故障研判方法 |
3.1 引言 |
3.2 故障研判的模型与流程 |
3.2.1 建立星型拓扑结构的数字模型 |
3.2.2 配网分层故障研判的流程 |
3.3 实际算例验证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化故障抢修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智能化故障抢修指挥系统建设原则 |
4.3 系统功能需求 |
4.3.1 配网故障研判的需求 |
4.3.2 配网故障主动抢修的需求 |
4.3.3 用电客户故障报修分析与研判的需求 |
4.3.4 停电信息管理的需求 |
4.4 基于“营配调一张图”的智能化故障抢修指挥模型建立 |
4.4.1 抢修工单智能化派发的思路 |
4.4.2 词向量化技术 |
4.4.3 基于Hidden Markov Model的中文分词方法 |
4.4.4 工单信息匹配及预测 |
4.4.5 故障抢修智能化派单模式 |
4.5 系统功能及应用 |
4.5.1 系统架构及功能 |
4.5.2 配网故障抢修指挥功能 |
4.5.3 抢修资源调配功能 |
4.5.4 停电信息报送及管理功能 |
4.5.5 系统应用成效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昆明市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GI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研究现状 |
1.3.4 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
2.1 Android |
2.1.1 Android概述 |
2.1.2 Android系统架构 |
2.1.3 Android开发组件 |
2.1.4 Android存储技术 |
2.1.5 Android通信技术 |
2.2 移动GIS |
2.2.1 移动GIS概述 |
2.2.2 移动GIS特点 |
2.2.3 移动GIS体系结构 |
2.2.4 移动GIS支撑技术 |
2.2.5 移动GIS开发方式 |
2.2.6 移动GIS工作模式 |
2.3 地图服务 |
2.3.1 地图服务APP介绍 |
2.3.2 高德地图概述 |
2.3.3 高德地图Android SDK |
2.3.4 高德地图定位SDK |
2.4 关键技术 |
2.4.1 移动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传输 |
2.4.2 离在线混合工作模式 |
2.4.3 基于高德地图的标记点聚合显示 |
第三章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概述 |
3.1.1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内涵 |
3.1.2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指标体系 |
3.1.3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主要内容 |
3.1.4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工作方法 |
3.2 系统分析 |
3.2.1 需求分析 |
3.2.2 数据分析 |
3.2.3 功能分析 |
3.2.4 性能分析 |
3.2.5 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系统设计原则 |
3.3.2 系统结构设计 |
3.3.3 系统主要流程设计 |
3.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 系统详细设计 |
3.4.1 系统界面设计 |
3.4.2 系统详细功能设计 |
3.4.3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四章 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的实现 |
4.1 环境搭建 |
4.1.1 移动端开发环境 |
4.1.2 服务端开发与部署环境 |
4.1.3 硬件环境 |
4.2 服务端实现 |
4.3 人员管理 |
4.3.1 人员登录 |
4.3.2 系统主界面 |
4.3.3 添加与删除考核人员 |
4.4 地图服务 |
4.4.1 标准地图与卫星地图的切换 |
4.4.2 地图平移、放大与缩小 |
4.4.3 督查路线定制 |
4.4.4 督查路线导航 |
4.4.5 督查实时定位 |
4.4.6 督查路线轨迹记录 |
4.4.7 离线地图 |
4.5 督查信息采集 |
4.5.1 问题点定位 |
4.5.2 属性数据录入 |
4.5.3 多媒体数据录入 |
4.5.4 采集信息上传 |
4.5.5 距离测量 |
4.6 督查信息管理 |
4.7 督查信息可视化 |
4.7.1 问题点聚合显示 |
4.7.2 问题点热图分析 |
4.7.3 扣分分值统计 |
4.8 系统测试与评价 |
4.8.1 系统测试 |
4.8.2 系统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论文图表索引 |
论文图索引 |
论文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网络爬虫的水利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水利信息聚合系统的相关技术 |
2.1 水利主题分类及特点 |
2.2 网络爬虫相关技术 |
3 水利信息聚合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设计 |
3.3 水利主题爬虫爬取方案设计 |
3.4 水利主题爬虫功能模块设计 |
3.5 水利信息规范化设计 |
3.6 数据库设计 |
3.7 水利信息聚合平台设计 |
4 系统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搭建 |
4.2 系统功能实现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 ——以综合管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 |
1.2.2 建筑信息模型 |
1.2.3 语义网在建筑信息化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设施运营维护信息化需求与发展 |
2.1 基础设施运营维护信息化需求 |
2.2 基础设施运营维护信息化解决方案 |
2.2.1 计算机辅助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
2.2.2 建筑信息模型 |
2.2.3 基于BIM的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管理系统 |
2.2.4 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管理系统中的BIM与 GIS信息 |
2.3 建筑自动故障诊断与语义网技术 |
2.3.1 故障树分析与语义网技术 |
2.3.2 用于建筑信息化的语义网技术 |
2.4 相关数据标准与互操作性 |
2.4.1 工业基础类 |
2.4.2 地理信息系统 |
2.4.3 施工运营建筑物信息交换 |
2.4.4 网络本体语言 |
第3章 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 |
3.1 系统框架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BIM信息整合 |
3.2.2 GIS信息整合 |
3.2.3 维护信息整合 |
3.3 数据集成 |
3.4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功能设计 |
第4章 基础设施故障诊断系统 |
4.1 系统框架 |
4.2 故障树本体 |
4.2.1 故障树对象定义 |
4.2.2 故障树本体建立 |
4.2.3 基于故障树本体建模 |
4.3 故障树本体与BIM数据集成 |
4.4 故障树本体查询 |
4.4.1 故障诊断 |
4.4.2 风险查询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2 维护管理平台搭建 |
5.2.1 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
5.2.2 维护管理系统搭建 |
5.3 维护管理平台使用场景 |
5.3.1 定期维护 |
5.3.2 故障处理 |
5.4 维护管理平台应用结果 |
5.5 故障诊断系统应用 |
5.5.1 故障诊断查询 |
5.5.2 潜在风险查询 |
5.6 故障诊断系统应用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领域信息辅助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目标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
1.2.2 遥感图像舰船检测研究进展 |
1.2.3 遥感图像建筑物提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 |
2.1 引言 |
2.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2.1 卷积层 |
2.2.2 池化层 |
2.2.3 激活函数 |
2.3 卷积网络训练 |
2.3.1 反向传播算法 |
2.3.2 损失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卷积网络的旋转区域舰船检测 |
3.1 引言 |
3.2 旋转区域舰船检测模型与算法过程 |
3.2.1 迁移Resnet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 |
3.2.2 特征融合网络结构设计 |
3.2.3 旋转矩形框定位 |
3.3 实验设计 |
3.3.1 数据集构建 |
3.3.2 真值生成 |
3.3.3 损失函数 |
3.3.4 网络训练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评价指标 |
3.4.2 检测性能对比分析 |
3.5 模型压缩 |
3.5.1 模型压缩原理 |
3.5.2 模型压缩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领域信息辅助标记建筑物提取网络 |
4.1 引言 |
4.2 算法设计 |
4.2.1 GIS信息辅助标记建筑物边界 |
4.2.2 概率转移网络 |
4.3 数据集制作 |
4.3.1 IAILD数据集 |
4.3.2 对比实验数据集 |
4.4 实验设计 |
4.4.1 损失函数 |
4.4.2 网络训练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评价指标 |
4.5.2 分割性能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基于WebGIS的芦山县猕猴桃产业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1.2.1 GIS技术在猕猴桃等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
1.2.2 猕猴桃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ebGIS技术 |
2.1 GIS技术的发展 |
2.2 WebGIS技术概述 |
2.3 WebGIS的实现方式 |
2.4 WebGIS平台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 |
3.2.1 规划分区情况 |
3.2.2 规划分区各园区村(代表)规划情况 |
3.3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3.4 系统设计原则 |
3.5 系统的结构 |
3.6 系统的功能设计 |
3.6.1 地图操作模块功能 |
3.6.2 数据查询管理模块 |
3.6.3 系统辅助功能模块 |
3.7 数据库的组织与管理 |
3.7.1 猕猴桃产业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7.2 猕猴桃产业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3.7.3 数据检查 |
3.8 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方式 |
3.9 系统的开发环境 |
3.10 系统运行软硬件要求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GIS猕猴桃产业辅助决策系统实现 |
4.1 系统主界面 |
4.2 WebGIS地图基本功能 |
4.3 系统属性查询功能 |
4.3.1 输入查询功能 |
4.3.2 点击查询功能 |
4.4 测量功能 |
4.5 属性表功能 |
4.5.1 属性表筛选排序 |
4.5.2 属性字段显示设置 |
4.5.3 双击属性字段缩放到指定猕猴桃产业区域 |
4.6 地图编辑管理 |
4.6.1 底图切换功能 |
4.6.2 地图编辑功能 |
4.6.3 图层管理功能 |
4.6.4 本地加载功能 |
4.6.5 图例查看管理功能 |
4.7 系统辅助功能 |
4.7.1 路径分析功能 |
4.7.2 鹰眼地图功能 |
4.7.3 书签管理功能 |
4.7.4 在线打印功能 |
4.7.5 要素选择功能 |
4.7.6 关于系统 |
4.7.7 地图百叶窗 |
4.7.8 病虫害分析 |
4.7.9 统计分析 |
4.7.10 移动平台定位功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以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GIS国内外研究应用领域概况 |
1.4.2 国内研究现况 |
1.4.3 国外研究现况 |
1.4.4 无锡近代园林研究现况 |
1.5 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 |
1.5.1 研究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1.6.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数据库概述 |
2.1 无锡近代园林概况 |
2.1.1 无锡近代园林分布范围 |
2.1.2 无锡近代园林分类 |
2.1.3 无锡近代园林空间要素发展现状 |
2.1.4 无锡近代园林景观系统评价 |
2.2 无锡近代园林GIS空间信息数据库 |
2.2.1 无锡近代园林GIS技术应用功能 |
2.2.2 无锡近代园林GIS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方法 |
2.2.3 GIS技术下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 |
2.2.3.1 近代园林二维空间信息数据库 |
2.2.3.2 近代园林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 |
2.3 GIS技术下的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平台 |
2.3.1 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标准层 |
2.3.2 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层 |
2.3.3 近代园林空间信息管理层 |
2.3.4 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服务层 |
2.3.5 近代园林空间信息应用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数据库体系设计 |
3.1 无锡近代园林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 |
3.1.1 园林数据需求分析 |
3.1.2 园林基础信息数据采集 |
3.1.3 园林信息标准化分类编码设计 |
3.1.3.1 近代园林基本类型编码设计 |
3.1.3.2 近代园林空间要素信息分类编码 |
3.1.4 园林数据库结构设计 |
3.2 无锡近代园林二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 |
3.2.1 近代市域园林信息数据库设计 |
3.2.2 近代园域空间要素信息数据库设计 |
3.3 无锡近代园林三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 |
3.3.1 近代园林三维GIS空间信息框架设计 |
3.3.1.1 近代园林历史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 |
3.3.1.2 近代园林现状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 |
3.3.1.3 近代园林规划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 |
3.3.2 近代园林三维GIS空间数据运用程序 |
3.3.2.1 近代园林三维空间信息模型虚拟生成 |
3.3.2.2 近代园林三维空间信息辅助决策与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数据库实现——以太湖鼋头渚近代园林为例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鼋头渚近代园林空间分布范围 |
4.1.2 鼋头渚近代园林基本类型 |
4.1.3 鼋头渚近代园林空间要素现况 |
4.2 鼋头渚近代园林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 |
4.2.1 园林信息数据采集与建库 |
4.2.1.1 近代园林要素空间信息数据采集 |
4.2.1.2 近代园林要素空间信息数字化建库 |
4.2.2 园林数字化系统分类管理 |
4.3 鼋头渚近代园林二维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 |
4.3.1 以园林类型及时间节点定位设计 |
4.3.2 以园林空间要素信息定位设计 |
4.4 鼋头渚近代园林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 |
4.4.1 鼋头渚近代园林三维空间信息体系建构 |
4.4.2 鼋头渚近代园林三维数据库实现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数据库应用与推广 |
5.1 基于市域园林基础上的应用推广 |
5.1.1 完善近代园林类型空间信息数据库构建 |
5.1.2 开发近代园林规划辅助决策功能 |
5.1.3 建设无锡近代“数字园林”应用体系 |
5.2 基于区域园林基础上的应用推广 |
5.2.1 建立区域近代园林GIS空间信息数据库 |
5.2.2 科学维护与规划管理近代园林系统 |
5.2.3 加强近代园林GIS数据库平台互动模型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图表索引 |
附录C 无锡鼋头渚近代园林历史信息文字档案表 |
附录D 无锡近代园林GIS数据信息档案界面(平面分布)图 |
附录E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近代园林园域要素空间信息汇总 |
(8)基于GIS和知识库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B/S 架构 |
2.2 J2EE 技术 |
2.3 Servlet 和 JSP |
2.4 SSH 开发框架 |
2.5 MySQL 数据库 |
2.6 地理信息系统 |
2.7 数据集成和交换技术 |
2.8 知识库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用户管理模块 |
3.2.2 应急信息采集与管理模块 |
3.2.3 应急信息上报模块 |
3.2.4 应急信息审核与批复模块 |
3.2.5 应急信息发布模块 |
3.2.6 应急信息查询模块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 GIS 信息的最近距离算法研究 |
4.1 GIS 相关理论介绍 |
4.1.1 GIS 的概念及组成 |
4.1.2 GIS 数据模型 |
4.1.3 GIS 的数据结构 |
4.1.4 GIS 的工作原理 |
4.1.5 图形向量资料拓扑的组织 |
4.2 最短路径算法概述 |
4.2.1 Dijkstra 算法思想 |
4.2.2 Dijkstra 算法实现 |
4.3 融合 GIS 信息的最短路径算法 |
4.3.1 融合 GIS 信息的最短路径算法概述 |
4.3.2 融合 GIS 信息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融合知识库辅助查询算法研究 |
5.1 信息检索相关理论介绍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索引建立 |
5.1.3 查询处理 |
5.1.4 检索模型 |
5.2 知识库理论概述 |
5.2.1 基于知识概念的文本表征方法概述 |
5.2.2 中文维基百科的简介 |
5.2.3 基于中文维基百科知识概念的文本表征方法 |
5.3 基于知识概念表征的信息检索 |
5.3.1 查询扩展技术简介 |
5.3.2 基于知识概念表征的信息检索设计思想 |
5.3.3 基于知识概念表征的索引构建 |
5.3.4 基于知识概念表征的检索流程 |
5.4 融合知识库辅助查询的应急算法研究 |
5.4.1 应急知识库的构建流程 |
5.4.2 融合知识库辅助查询算法的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实现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6.1.1 Tomcat 服务器 |
6.1.2 MyEclipse 开发工具 |
6.2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
6.2.1 系统总体实现 |
6.2.2 用户管理模块 |
6.2.3 应急信息采集与管理模块 |
6.2.4 应急信息上报模块 |
6.2.5 应急信息审核与批复模块 |
6.2.6 应急信息发布模块 |
6.2.7 应急信息查询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测试 |
7.1 软件测试目的与目标 |
7.2 测试环境 |
7.2.1 硬件环境 |
7.2.2 软件环境 |
7.3 系统测试 |
7.3.1 功能测试说明 |
7.3.2 融合 GIS 的功能测试 |
7.3.3 知识库辅助查询功能测试 |
7.3.4 系统其它模块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移动终端和3G网络的GIS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调研 |
1.2.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2.2 智能移动终端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2.2 GIS信息管理终端子系统需求分析 |
2.3 GIS服务器子系统需求分析 |
2.4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子系统需求分析 |
2.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概要设计 |
3.1 系统场景图 |
3.2 系统框架图 |
3.2.1 GIS信息管理子系统概要设计 |
3.2.2 GIS服务器子系统概要设计 |
3.2.3 数据采集子系统概要设计 |
3.3 系统数据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GIS信息管理终端详细设计 |
4.1.1 GIS信息模块设计 |
4.1.2 图像监控模块设计 |
4.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3 GIS服务器详细设计 |
4.4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子系统详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信息管理终端子系统 |
5.1.1 Google Map嵌入到信息管理终端平台 |
5.1.2 Google Map可进行的操作 |
5.1.3 移动终端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标注显示 |
5.1.4 信息查询 |
5.1.5 路径规划 |
5.1.6 任务出险 |
5.1.7 历史轨迹查询 |
5.1.8 图像显示 |
5.2 GIS服务器实现 |
5.3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理论与基础 |
6.2 调试与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电力GIS中关于网络拓扑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设备、设施管理与GIS的发展现状 |
1.3 配电网信息管理的三个阶段 |
1.3.1 配电PMS应用阶段 |
1.3.2 PMS+CAD应用阶段 |
1.3.3 配电GIS应用阶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网GIS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 |
2.1 GIS平台的相关原理与技术 |
2.1.1 技术架构设计 |
2.1.2 关键技术 |
2.1.3 软件平台与硬件配置 |
2.2 GIS平台的体系结构 |
2.2.1 物理部署流程 |
2.2.2 应用架构设计 |
2.3 GIS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
2.3.1 视图基本操作功能 |
2.3.2 图形编辑管理 |
2.3.3 属性维护与查询 |
2.3.4 配网拓扑分析功能 |
2.3.5 专题图管理 |
2.3.6 系统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IS的空间数据建模与网络拓扑建模 |
3.1 GIS空间数据简介 |
3.1.1 GIS平台中数据的分类与连接 |
3.1.2 两种常见的GIS数据模型 |
3.2 GIS空间数据建模 |
3.2.1 配网数据的特性分析 |
3.2.2 配网GIS数据建模 |
3.2.3 数据分层与数据编码 |
3.3 配网GIS网络拓扑建模 |
3.3.1 配网GIS网络拓扑算法 |
3.3.2 开发工具及实现方式 |
3.3.3 配网GIS中几个典型网络拓扑分析功能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重构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
4.1 配网重构的含义及数学模型 |
4.1.1 含义及作用 |
4.1.2 配网重构算法的数学模型 |
4.2 配网重构常用算法的研究及改进 |
4.2.1 标准遗传算法 |
4.2.2 小生境改进遗传算法 |
4.3 小生境改进遗传算法在配网重构中的应用 |
4.3.1 染色体的编码方案 |
4.3.2 群体的初始化方法 |
4.3.3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4.3.4 小生境和精英策略选择操作 |
4.3.5 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操作 |
4.3.6 算法的收敛判据 |
4.3.7 算法流程 |
4.4 算法的模拟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配网重构算法在配网GIS中的设计与实现 |
5.1 最优停电技术 |
5.1.1 最优停电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
5.1.2 可靠性指标损失评价方法 |
5.2 总体结构设计 |
5.2.1 算法的设计 |
5.2.2 最优停电方案显示的功能设计 |
5.3 功能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GIS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电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研究[D]. 郑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2]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昆明市市容环境督查考核信息系统研究[D]. 杨林. 云南大学, 2019(03)
- [3]基于网络爬虫的水利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闫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 ——以综合管廊为例[D]. 王翊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基于领域信息辅助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目标提取[D]. 李明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WebGIS的芦山县猕猴桃产业规划的研究[D]. 杨何.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7]基于GIS技术的无锡近代园林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以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D]. 曹杰. 江南大学, 2018(01)
- [8]基于GIS和知识库的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研究与实现[D]. 齐熠. 湖南大学, 2015(09)
- [9]基于移动终端和3G网络的GIS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郭丽英.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10]电力GIS中关于网络拓扑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刘小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