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用干部的监督

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用干部的监督

一、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命干部监督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1](2020)在《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文中提出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秩序井然、自由演进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谐、繁荣和昌盛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始终把善治良序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准绳和目标。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以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为题,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路径。纵览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领导魅力和力量,通过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街居制和农村社会的互助组、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把中国从“一盘散沙”的分散社会组织成“全国一盘棋”的整体社会,在基层社会组织化治理时期,中国基层社会创造出许多奇迹和创举,向世人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中国基层社会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标志,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道路,城市基层社会的去单位化与市场化与时偕行。随着基层社会去组织化发展,社会原子化、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公平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执政理念,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能力,如何把中国人民再组织化成为新时代中国安邦治国的重大课题。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强大指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本文以组织化、去组织化和再组织化为分析框架,将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分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演进的过程,总结并反思了不同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所取得的成效与局限,最后,对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与凝练。论文内容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解读与界定,厘清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核心概念,避免在概念使用时的误解,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演进与史情、世情、国情、党情息息相关,本文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从社会组织化视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并结合调查研究法和个案访谈法论证了各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演进,总结成效并反思局限;第五部分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总结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以期待给人以启示。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凝聚了党和人民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体智慧,是对新中国70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的总体概括。

侯欣一[2](2020)在《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的形成及发展:以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做法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法制度。长期以来,法学界大都只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者法院制度本身审视该制度的形成缘由及其影响。若要深刻理解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这一制度,必须注意到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乃是执政党、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引领作用,通过人大代表整合社会大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促使法院系统自觉地将自身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紧密结合的特色制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在坚持该制度的前提下,尊重司法活动的规律,通过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以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郑建军[3](2017)在《以新理念激发新活力彰显新担当》文中提出今年是东营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年。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全市改革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新定位,按照"提高政治站位、忠实履职尽责、建设过硬队伍、竭诚服务人民"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把握履职重点,增强履职能力,以全新姿态奋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红明[4](2017)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提出纪检监察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反腐败的主要机构,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在新形势下更高效地履行反腐败职能,功能主义理论可以做出指导。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系统或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积极的功能有助于系统的持续运作,消极的功能会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迁。彼得·德鲁克的组织目标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或一个组织只有在注重它的唯一目标时才可能是有效率的,分散化会摧毁组织的工作能力。基于功能主义理论和组织目标理论,研究香港廉政公署和新加坡贪污调查局之所以具有职能优势,就在于其符合功能主义理论指导,内设机构精简高效,聚焦精准目标,具有职能定位集中聚焦、目标专项唯一等特点,体制上呈现优势。我国纪检监察机关下一步改革,就是要校准整体职能定位,调整其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达到新的内聚力,从体制上发挥优势,为反腐败斗争贡献源源动力,为建设清廉政党和清廉政府发挥作用。

凌琦[5](2016)在《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缘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历史的考察、政党本质的认识和应对挑战的关切,本文对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渊源,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及列宁、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又包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民权思想;还包括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民主政治理论等其它思想资源及中国共产党对其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等。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为民思想的提出和阐发(1921-1949年),为民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9-2012年),为民思想的深化(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为“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即以“一切为了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关于“怎样实现为民”的思想可以归纳为牢固树立为民意识、锤炼提升为民本领、创造运用科学的方法、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把是否为民作为评判干部和工作的标准等,以此解决为民的认识、能力、途径、保障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关于“预防和惩治背离为民”的思想主要包括加强教育、严明纪律和规矩,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最为突出的认识特点体现在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为民,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深刻理解人民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一致性、向人民负责与向党负责的一致性以及为民思想的真正落实上。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建构特点在于把握规律性、体现系统性、注重中和性、保持先进性、富于开放性。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指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价值,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践行为民思想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化解新危险,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在新的知行相资的为民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为民思想、更好地彰显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价值之一——为民,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思考。

王秀华[6](2015)在《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文中指出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贴近中心,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力促发展,全力推动新一轮科学跨越。 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大力促进经?

龙红飞[7](2013)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研究》文中指出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实质是解决“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中,科学化是核心,民主化是方向,制度化是保证。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选准人用准人,而且还事关我国政治制度的竞争力、先进性和合法性。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在民主化、制度化方面成效显着,但是科学化却相对滞后,致使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难题难以破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90多年的历史进程和中外选官制度进行专门分析考察,实事求是地剖析了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举措。本论文由五章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简要分析了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其目的是为全文奠定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90多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专门考察。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即探索与建立、恢复与探索和改革与创新三个阶段,然后阐述了每一阶段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最后对90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现状,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提供历史和现实背景,为第五章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思路做铺垫。第三章:对中外选官制度进行了考察分析。本章主要是对中外选官制度进行考察比较,为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拓展思路和扩大研究视野。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历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演变,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然后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归纳总结了其共性特征,最后分析了中外选官制度对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第四章:对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章主要是为第五章“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思路”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论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四种主要的选拔制度的内涵、主要特点及适应范围,对四种具体选拔制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这种四种具体选拔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一是在选拔标准上,突出存在片面追求年轻化,把年轻化简单等同于低龄化;片面追求知识化,把知识化简单等同于文凭化;片面理解“德才兼备”标准,执行存在偏差的弊端。二是违法违规选拔领导干部的现象屡禁不止,如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的现象、火箭提拔现象、任人唯亲、小圈子现象和钱权交易和买官卖官现象等十分突出。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暗箱操作现象,如制度程序履行不规范、流于形式、选拔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以及党员群众“四权”落实困难等弊端。四是选拔结果公信度不高。最后从思想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原因探析。第五章:主要探究了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科学化的若干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是由若干个具体操作的干部选任机制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综合推进其科学化进程,才能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和制度效用。第一,探讨了培育和营造有益于选拔制度科学化的环境支持的问题;第二探讨了优化领导干部选拔的操作程序的问题;第三,探讨了科学设计与安排选拔领导干部的配套制度体系的问题;第四,探讨了加强干部选任制度法规体系建设的问题。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彼此衔接、相互配套、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才能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廖业扬[8](2013)在《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中国每当遇到社会大变迁之际,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大变迁与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迁都有着质的区别。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在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集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多种现代性要素共同推动下的整体性的社会转型。从而使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异常复杂、不解定性因素骤增,社会分化加剧、社会问题大增、社会矛盾突出,各类社会转型风险大量出现,这表明,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因此,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成为国家治理包括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适时地和因地制宜的变革乡村治道以适应乡村社会转型及其风险治理要求,已经成为关系到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治理问题。在吸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并致力于揭示乡村社会转型风险及其治理与乡村治道及其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视角探讨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逻辑。其研究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助推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在中国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度结合,进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拓展和丰富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内容、议题和分析框架;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与基层政府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从乡村治道的分析途径剖析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也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说明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的逻辑依据。(2)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危机意识与防控社会转型风险的自觉性;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设新农村、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展基层民主提供有益的对策性参考;为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加速服务型政府尤其是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这一研究主题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是一个议题十分广泛的研究领域,学者云集,成果丰富。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已有学者论及了乡村社会风险治理问题,但是,系统地研究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乡村治道变革内在关联的成果并不多见;学界对当下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所建构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空间;社会转型固然是乡村社会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但相比较而言,当代中国乡村治道的滞后与僵化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据此,本研究试图着重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第一,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基本类型及其表现,描述了在社会转型和风险社会背景下,农村及农民所面对的主要风险。第二,借鉴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侧重从乡村治道的维度来剖析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成因,为此建构了“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第三,结合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调查,初步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乡村治道变革的主要得失及其根源,从中得出了需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动乡村治道变革的基本结论。第四,根据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乡村社会转型治理的基本思路、途径和对策。为此建构了“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对策。总之,本研究侧重于从变革乡村治道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变革威权型治道,走乡村民主治理之道是降解和化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研究视角有所创新。以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为视角,较全面地概括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主要类型,并建构了相关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模式,剖析了这些风险产生与存在的治道根源。(2)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有所创新。建构了“社会转型风险”、“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等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成的问题分析框架。(3)本研究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特色内容,提出了借鉴和吸取民族民间社会管理的地方性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本研究不足之处,(1)本研究侧重于探讨通过变革乡村治道的途径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提出的是较为宏观的、方向性的对策建议,没有重视社会风险治理的技术流程设计和可操作的制度设计;(2)比较研究不足。缺乏不同性质模式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3)没有深入探讨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包括国家治理转型与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关联等研究,这些都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拓展、提高与完善。

陶海洋[9](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陈巍[10](2013)在《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为新时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推进政府绩效评估,是当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行政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与功能究竟是什么?政府责任机制的本质属性有哪些?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存在何种的关联?面对诸多的行政改革思维和路径,如何科学开展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找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前途和效果。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科学分析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强化的关系,依托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既是当前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同时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政府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是一种对政府官员政绩优劣和高低进行考量的问责机制,是一种有效的政府责任机制。责任政府与政府责任机制作为一种民主治理理念抑或制度安排,体现为公共行政规范化的价值导向过程,其核心在于依据一定的政治价值观来构建公共行政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要求形成公共利益导向的行政模式。依托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建设,可以强化内部责任配置与层级控制,从而推进政府内部责任机制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吸纳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积极完善政府外部责任机制建设。美国联邦政府、英国地方政府、其他OECD国家等依托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实践充分表明:绩效评估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责任机制。中国应立足国情和政府管理实际,合理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经验,倡导公众本位导向和结果管理理念,健全公众评议政府的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制度,积极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使政府责任机制有效地运行起来。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依托绩效评估推进责任机制建设的案例,如湖南省“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体系、青岛市目标责任考核、岳阳县党政管理绩效评估,发现绩效评估有助于形成科学民主的责任确定机制、责任制衡的刚性化执行机制、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奖惩兑现的导向化激励机制,有助于解决官员问责文化滞后、官员问责内容单一、“非规范化问责”等难题。以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我国政府责任机制创新,必须树立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整合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营造和建设行政吸纳评估的基本环境。论文从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问责意蕴入手,研究了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相关性,阐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公共问责机理,在反思我国政府责任机制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成因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政府依托绩效评估推进公共责任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探讨了依托政府绩效评估实现政府责任机制建设和创新的基本途径。论文提出了绩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政府责任机制的观点;从政府绩效评估结构要素出发,揭示政府绩效评估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问责功能,且分析了绩效评估问责功能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绩效评估体系的缺陷对政府责任机制的影响,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指标体系对政府及干部的约束难;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不足,公众对政府的问责难;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问责的客观公正性确保难;政府绩效评估程序不规范,绩效评估的问责功能落到实处难等。论文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推进我国政府责任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为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新的视角和对策;同时还有利于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从而为责任政府的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提供必要的政府配套改革支持。

二、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命干部监督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命干部监督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不足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重点难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基层/基层社会治理
        (二)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三)组织化/去组织化/再组织化
        (四)单位/单位制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阐释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治理思想
        (三)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
        (四)邓小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五)江泽民的社会治理思想
        (六)胡锦涛的社会治理思想
        (七)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第二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化实践路径(1949-1977)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际背景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内背景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一)单位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主要路径
        (二)街居制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辅助路径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一)互助组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初级形式
        (二)合作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中级形式
        (三)人民公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高级形式
    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成就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弊端
        (三)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反思
第三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实践路径(1978-2012)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改革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提出
    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一)经济自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管理
    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一)单位制的解体:国家、单位与个人关系的变革
        (二)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三)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社会治理下移到基层
    四、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成就
        (二)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模式的弊端
        (三)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反思
第四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2012-2020)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治理”的提出
        (二)社会再组织化的现实需要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
        (一)社区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主要力量
        (二)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重要力量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社会再组织化
        (二)农村基层政权和村委会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基础力量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重要途径
    四、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评价与思考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优势
        (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面临的阻力
        (三)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思考
第五章 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经验总结
    一、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
        (二)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要与国情紧密结合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要根据国情变化适时转变
        (二)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的启示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不断创新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长久之计策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不断解放思想
    四、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制度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二)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制度的内在本质要求
    五、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
        (一)基层社会治理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改善和增加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的形成及发展:以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执政党探索新政权特色的需要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考量
    (二)应对守法精神不足之国情
    (三)落实执政党对法院的领导体制之要求
二、法院系统的诉求
    (一)司法权不彰的教训及影响
    (二)“八二宪法”和1983年《法院组织法》在表述上的差异
    (三)寻求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全国人大的态度
四、制度演变及其结果
    (一)变化悄然而至
        第一,司法公正逐渐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第二,全国人大代表的人员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民主意识的进一步增长与司法知识储备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全国人大主动出击
        第一,提高会议质量的压力。
        第二,增加透明度。
        第三,改革表决方式。
        第四,细化表决结果。
        第五,不断拓展权限。
    (三)压力下的最高人民法院
        第一,态度上更加重视。
        第二,文本上下功夫。
        第三,主动与人大等机构沟通。
    (四)执政党的地位不断巩固
结 语

(3)以新理念激发新活力彰显新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新思路:围绕“三基”发力, 突出工作重点
新举措:坚持“四化”推进, 形成发展新动力
新风貌:实施“三全行动”, 建设“三型机关”

(4)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一)功能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功能主义理论的特征
    (三)功能主义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三、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
    (一)监督机关介绍
    (二)纪律检查机关及其职能设置
    (三)监察机关及其职能定位
    (四)存在的问题
四、兰州市纪委监察局履职分析
    (一)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二)功能主义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
五、香港及新加坡廉政机构职能定位的启示
    (一)香港廉政公署
    (二)新加坡贪污调查局
    (三)香港和新加坡廉政机构的借鉴
六、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职能定位的对策
    (二)体制改革的对策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缘起
        (一)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历史的考察
        (二)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本质的认识
        (三)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的关切
    二、理论界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一) 研究问题界定
        (二) 研究发展脉络
        (三) 研究现状评析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民权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其它理论资源
        一、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主权在民”思想的批判吸收
        二、对其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民族民主革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提出和阐发(1921-1949年)
        一、建立一个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二、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五、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
    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9-2012年)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进一步深化(2012年至今)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及实践新目标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几个基本范畴
        一、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
        二、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党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群关系的解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
        二、尊重人民的意愿、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以人为本,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六、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怎样实现为民的思想
    第一节 牢固树立为民的意识,解决认识问题
        一、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群众观教育
        二、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第二节 锤炼提升为民的本领,解决能力问题
        一、革命战争时期为民斗争的能力
        二、和平建设时期为民执政的能力
    第三节 创造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路径问题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二、制定、贯彻为民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启发教育、示范引导、总结推广
        四、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五、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节 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解决公信力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
        二、密切联系群众,决不脱离多数群众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治病救人
        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第五节 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制度
        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
        四、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五、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六节 把是否为民作为评判干部和工作的标准,解决价值取向问题
        一、把是否为民作为干部选用和业绩评价的标准
        二、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预防和惩治背离为民的思想
    第一节 背离为民思想的几个层面
        一、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失误
        二、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三、一些党员、干部堕落腐败
    第二节 加强教育,严明纪律和规矩
        一、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干部自律
        二、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三、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决反对腐败
    第三节 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二、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三、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第四节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一、把规矩和纪律挺在法律前面
        二、坚决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特色、价值和影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认识特点
        一、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为民
        二、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三、深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向人民负责与向党负责的一致性
        四、实践为民重在三个方面的落实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建构特性
        一、把握规律性,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二、体现系统性,突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三、注重中和性,多方协调兼顾,更好地实现为民
        四、保持先进性,始终是为民的先锋队
        五、富于开放性,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为民成果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价值和影响
        一、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践行为民思想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践行为民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使命的经验总结
        二、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必然要求
        三、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新挑战、解决新课题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发生的新变化
        二、直面“四大考验”、防范“四大危险”
        三、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第三节 “赶考”远未结束
        一、把意愿和利益作为践行为民思想的重要观测点
        二、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
        四、跳出“周期率”
    第四节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思想
        一、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为民思想的四个作用
        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三、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对象、范围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概念和关键词的解析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
        四、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
        五、是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案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注释
第二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
    第一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与建立阶段(1921年-1978年)
        二、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年-2000年)
        三、改革创新阶段(2000年——)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以坚持党管干部为根本准则
        二、必须以实现党的政治路线为中心任务
        三、必须始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四、必须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价值取向
        五、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制定、执行与配套工作
    注释
第三章 中外选官制度的若干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历代官吏选任制度考察分析
        一、我国历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二、中国历代官吏选拔的利弊分析
        三、对当前干部选拔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度考察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共性特征
        三、对我国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注释
第四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概述
        一、干部委任制
        二、干部选任制
        三、干部考任制
        四、干部聘任制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拔标准把握和执行走样
        二、违法违规选拔领导干部的现象屡禁不止
        三、选拔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暗箱操作现象
        四、选拔结果公信度不高
    第三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意识层面的原因:制度选人用人的政治文化氛围不浓
        二、制度层面的原因:制度设计与选拔的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三、法制层面的原因:制度体系的政策法规缺乏系统性和严肃性
    注释
第五章 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培育和营造有益于选拔制度科学化的环境支持
        一、培育有益于选拔科学化的文化氛围
        二、厘清错误认识,正确理解和运用党管干部原则
        三、培育干部制度意识,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第二节 优化领导干部选拔的操作程序
        一、完善选拔办法,推进干部差额选拔方式
        二、突出关键环节,不折不扣执行选拔程序
        三、实施阳光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针对性
        四、在各项程序中扩大民主,提高干部选用质量
        五、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群众“四权”的落实
    第三节 科学设计与安排选拔领导干部的配套制度体系
        一、改革和完善党政干部的分类制度
        二、建立规范的干部初始提名制度
        三、完善干部选任考核评价机制
        四、建立和完善干部选任的全程监督机制
        五、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强化机制保障
    第四节 加强干部选任制度法规体系建设
        一、干部选任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及其重要性
        二、完善干部选任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
    注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缘起
        二、本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治道与乡村治道
        二、治道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
        三、社会转型风险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研究进路
    第一节 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
        一、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内涵
        二、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三、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第二节 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
        一、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内涵
        二、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三、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第三节 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
        一、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内涵
        二、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三、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
        一、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二、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三、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诸面相
    第一节 乡村突发公共事件剧增
        一、乡村群体性事件频发
        二、乡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
        三、乡村事故灾难事件增多
        四、乡村社会治安事态严峻
    第二节 乡村社会结构失衡
        一、乡村人口结构失衡
        二、乡村利益结构失衡
        三、农民就业结构失衡
    第三节 乡村文化与精神危机
        一、乡村信仰危机
        二、乡村伦理危机
        三、乡村社会信任危机
        四、乡村居民心理困顿
    第四节 乡村发展遭遇多重困境
        一、乡村债务风险上升
        二、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三、乡村政治风险增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成因的治道探析
    第一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界说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内涵
        二、转型期乡村威权型治道成因论析
        三、乡村威权治道的效应特征
    第二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基本架构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理念
        二、乡村威权型治道之体制和机制
        三、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
        四、威权化村治
    第三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的主要风险
        一、乡村威权治理观之风险
        二、乡村威权型治理体制之风险
        三、村治威权化之风险
    第四节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治理新困局
        一、税改后乡村治理新困境
        二、税改后乡村治理制度创新遇尴尬
        三、“悬浮型”政权的合法性难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之得失检视
    第一节 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评判
        一、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标准
        二、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维度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原则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治道变革的得与失
        一、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得
        二、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失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根源与启示
    第三节 乡村治理若干重要关系之省思
        一、中央和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
        二、静态稳定与动态稳定关系
        三、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关系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关系
        五、民主与民生关系
        六、乡村治理之共性与多样性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新逻辑
    第一节 乡村治理合法性嬗变与乡村治道变革
        一、乡村治理合法性的界定
        二、转型期乡村治理合法性之嬗变
        三、乡村治理合法性困局促发乡村治道变革
    第二节 转型期农民权利新境遇与乡村治道变革
        一、中国语境下的农民权利
        二、转型中国农民权利新境况
        三、农民的权利诉求推动着乡村治道变革
    第三节 农民的需要变化与乡村治道变革
        一、农民的需要之意涵
        二、转型中国农民的需要新变化
        三、农民的需要新变化对乡村治道变革的推动
    第四节 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一、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二、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转移
        三、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需要政府的职能回归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再发现与启示
    第一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缘起的再认识
        一、村民“自由”后的新遭遇:“吃得饱,睡不好”
        二、村域公共安全与秩序再造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成因探源: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析解
    第二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行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基本制度架构
        二、网络化社会管理
        三、村治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特色、绩效与与启示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特色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绩效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的启示
    第四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问题、风险与治理前瞻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治理风险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
        四、超越村治局限:一个整体性治理前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
    第一节 重塑乡村治理观念体系
        一、增强忧患、风险与危机意识
        二、培育和弘扬公共精神
        三、提升公共责任意识
        四、树立以人为本治理理念与价值观
    第二节 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
        一、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界说
        二、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理由
        三、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途径
    第三节 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
        一、提升乡村民主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二、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
        三、完善乡村民主治理机制
        四、变革县政威权制,推动县政民主化
    第四节 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界定
        二、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三、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
        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途径
    本章小结
余论: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一、民主治理的内涵
    二、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三、推进乡村民主治理的原则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治理状况调查方案
    附录2: 广西合寨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治理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3: 乡村实地调查照片选录
    附录4: 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村规民约》的一个简评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10)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来源、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及其功能
        2.1.1 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
        2.1.2 政府绩效评估的缘起与发展
        2.1.3 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分析
    2.2 政府责任机制的内涵与性质
        2.2.1 政府责任的内涵
        2.2.2 政府责任机制的本质
        2.2.3 政府责任机制的发展
    2.3 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基础理论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
        2.3.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
        2.3.3 责任政府理论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
        2.3.4 绩效管理理论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
第3章 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关系研究
    3.1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新型政府责任机制
        3.1.1 绩效评估与责任机制的内在一致性
        3.1.2 顾客至上与重塑政民关系
        3.1.3 结果导向与政府责任评价
        3.1.4 分权管理与政府权力制衡
        3.1.5 绩效评估与绩效责任追究
    3.2 政府绩效评估与外部责任机制的构建
        3.2.1 政府外部责任机制类型
        3.2.2 公众参与与外部责任机制构建
        3.2.3 绩效报告与外部责任机制构建
    3.3 政府绩效评估与内部责任机制的构建
        3.3.1 政府内部责任机制剖析
        3.3.2 结果导向与责任关系
        3.3.3 绩效协议与政府上下层责任关系
        3.3.4 绩效沟通与政府部门间的责任关系
    3.4 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实现机制
        3.4.1 内部机制:绩效结果导向下的内部分权
        3.4.2 激励机制: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奖优罚劣
        3.4.3 问责机制:绩效评估的公众本位及实现
        3.4.4 传导机制:绩效评估的战略导入与管理
第4章 当前中国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成就、问题及成因
    4.1 当前中国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成就
        4.1.1 官员问责方兴未艾
        4.1.2 绩效问责逐步兴起
        4.1.3 政府责任法治化建设有序推进
        4.1.4 公共管理的社会监督进一步增强
    4.2 政府责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结果导向理念的缺失
        4.2.2 行政问责机制的虚化
        4.2.3 政府绩效责任的忽视
        4.2.4 政府政治责任与管理责任的冲突
    4.3 政府责任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
        4.3.2 公务员考核制度形式笼统而缺乏实效
        4.3.3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弱化流于形式
        4.3.4 政府管理改革措施碎片化且缺乏整合
第5章 国外以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强化公共责任的基本做法
        5.1.1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强化公共责任的做法
        5.1.2 英国政府以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实践
        5.1.3 韩国通过绩效评估促进政府责任的情况
        5.1.4 日本基于政策绩效评价的责任控制
    5.2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强化公共责任的经验
        5.2.1 顾客导向:倡导公共服务治理绩效的公众监督
        5.2.2 法制保障:强调政府责任机制的法律基础
        5.2.3 绩效协议:注重公共绩效结果与责任的改进
        5.2.4 体制环境:与各国的政治与行政体制相契合
    5.3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强化公共责任对中国的启示
        5.3.1 立足基本国情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际
        5.3.2 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体系
        5.3.3 夯实政府绩效管理问责的文化基础
        5.3.4 积极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立法配套保障
第6章 以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我国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的实证分析
    6.1 湖南省“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体系与政府责任机制完善
        6.1.1 湖南省“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做法
        6.1.2 湖南省“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与政府责任体系的健全
        6.1.3 结论与分析
    6.2 青岛市目标责任考核与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6.2.1 青岛市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探索
        6.2.2 青岛市目标责任考核与政府问责机制的健全
        6.2.3 结论与分析
    6.3 岳阳县党政管理绩效评估与官员问责机制分析
        6.3.1 岳阳县党政管理绩效评估的具体实践
        6.3.2 岳阳县党政管理绩效评估与官员问责机制完善的基本思路
        6.3.3 岳阳县党政管理绩效评估的几点启示
第7章 以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具体对策
    7.1 树立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的理念
        7.1.1 突破政治、管理和伦理责任理念的局限
        7.1.2 倡导政府绩效责任新理念
        7.1.3 健全结果导向问责新理念
    7.2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7.2.1 吸纳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主体,拓展问责主体范围
        7.2.2 确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明确政府责任体系
        7.2.3 完善绩效评估方法,创新政府责任实现方式
        7.2.4 合理运用绩效评估结果,形成政府责任机制循环
    7.3 整合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
        7.3.1 协调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权力
        7.3.2 整合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内容
        7.3.3 衔接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法规
    7.4 营造和建设行政吸纳评估的基本环境
        7.4.1 倡导政务信息公开,推进绩效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7.4.2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推进绩效责任保障机制建设
        7.4.3 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绩效责任运作机制建设
        7.4.4 积极培育公民精神,推进绩效公民评议机制建设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附录 B:“政府绩效评估推进行政责任机制建设研究”课题

四、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命干部监督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D]. 刘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的形成及发展:以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为例[J]. 侯欣一. 法学家, 2020(05)
  • [3]以新理念激发新活力彰显新担当[J]. 郑建军. 山东人大工作, 2017(08)
  • [4]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D]. 李红明. 兰州大学, 2017(02)
  • [5]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研究[D]. 凌琦. 武汉大学, 2016(07)
  • [6]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N]. 王秀华. 东营日报, 2015
  • [7]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研究[D]. 龙红飞. 复旦大学, 2013(03)
  • [8]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D]. 廖业扬. 南京大学, 2013(04)
  •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10]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研究[D]. 陈巍. 湘潭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让人民满意——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用干部的监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