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想即将推出iNOVO(论文文献综述)
丁依文[1](2020)在《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博物馆的事业版图迅速扩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多元化、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下,涌现出了许多形成“超级品牌”的博物馆,也浮现出一批生存维艰的博物馆。如今,信息社会中媒介演化消除了时空障碍:直播,让时间障碍趋于零和;手机,消弭了获取信息的空间障碍。不难预见,互联网的深入嵌入和物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消解传播权力界限。这将意味着,在万众皆媒的时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演者,人人也都可以成为观众;视觉景观从未如此繁盛,视觉权利也从未如此大。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博物馆可以和公众随时随地亲密连接,却也应该深思——如何打赢这场“注意力之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复杂而庞大的信息系统中,整合博物馆品牌的视觉传播是一条出路:万物互联的新天地中,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中的图像和文本交织变幻着搭建出“信息高速公路”,能够让博物馆由内而外协同发力,形成一致化的博物馆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众更好地连接和交互。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当今博物馆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品牌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视觉营销、公众盲目视觉消费、词不达意的视觉乱象等现象严重。然而,博物馆是重要社会角色,肩负教育的使命,对社会公众意义重大。因此,构建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模式具有必要性。受系统论中“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科学思想的启发,以品牌传播学和设计学的视角研究博物馆,突破了原来博物馆视觉传播研究集中于局部传播活动而非整体传播模式的局限,探索了视觉传播和品牌传播结合的可能,从新的角度构建了博物馆品牌的整合视觉传播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整合视觉传播模式,并针对不同传播实力和知名度的博物馆品牌提出方向性的传播战略和过程性的传播策略。以传播战略和传播策略双重维度的支撑,帮助博物馆将一元化形象贯彻于接触点,建立起博物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使公众形成忠诚度成为可能,令博物馆在注意力竞争中胜出,让公众看到并参与到博物馆事业中,共同传承经典文化。
陆洋莹[2](2019)在《动漫IP孵化产品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IP”概念在我国迅速走红,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发展迅速,加之我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支持,各大企业开始尝试将动漫IP孵化至各个领域,以充分挖掘动漫IP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成功孵化了动漫IP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然而惨遭失败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企业如何培育出优质的IP,以及如何孵化出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结论及建议可以帮助企业在动漫IP孵化过程中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指导企业更好地建设动漫品牌、更科学地培育动漫IP并更合理地推出孵化产品,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动漫IP的成功孵化。本文在系统回顾品牌延伸、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情感转移理论、图式理论以及态度理论,构建了孵化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基于前人成熟的量表并结合研究需要确定测量量表,在发放正式问卷之前进行小范围测试,根据前测结果对量表题项表述作出修改,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次,使用修正后的量表对90后、00后群体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550份,获得有效问卷436份,对测量题项作出调整,并检验信度和效度;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动漫IP感知质量对孵化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孵化态度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IP品牌联想对孵化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孵化态度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孵化契合度对孵化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孵化态度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孵化真实度通过孵化态度对孵化产品购买意愿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孵化态度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动漫IP培育和孵化两个方面为动漫生产商和孵化产品生产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IP孵化”的视角出发,区分了动漫IP孵化契合度与动漫IP孵化真实度的作用,证实了动漫IP孵化真实度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愿的独立影响。此外,研究模型引入了“动漫IP孵化态度”这一中介变量,突破了单纯研究感知因素与购买意愿两者之间的影响,充分揭示了“消费者感知因素-孵化态度-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
郭星[3](2019)在《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带来的益处。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中国人始终关注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科技新闻编译是将他国语言的科技新闻编译成本国语言的科技新闻,旨在让本国民众了解最新的科技新闻资讯。本报告基于笔者在环球网编译协作平台的编译岗位实习经历。从2017年11月开始,笔者一直在环球网编译协作平台从事编译岗位实习,主要负责商务资讯领域中科技新闻的英汉编译。在本报告中,笔者主要讨论了编译员的职业伦理和环球网的质量管理模式。在讨论新闻编译员的职业伦理时,笔者介绍了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岗位的工作特征和具体的岗位要求,绘制了环球网新闻编译的流程图,讨论了新闻编译员和译员的区别:新闻编译员不仅仅是译员,而且还是新闻编辑员。笔者在报告中指出,新闻编译员在编译过程中受到双重伦理的约束,不仅应该遵守译者职业伦理,还应该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在讨论环球网的质量管理模式时,笔者介绍了环球网针对译文质量制定的奖惩规则,列举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初级编译员常犯的错误,并根据这些错误对源语新闻意义传达的影响程度,将它们归结为意义错误和形式错误两大类,其中意义错误包括逻辑错误、误译、漏译和过度删减;形式错误包括排印错误、格式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不自然表达和其他错误。针对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环球网和编译员两个不同的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翻译质量管理方法。从环球网层面,笔者建议建立翻译术语库来减少术语错误问题,建立翻译记忆库来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编译者的责任意识,笔者提出环球网需加大惩罚力度,实行淘汰机制。从编译者层面,笔者建议初级编译员在完成源语文本的翻译之后,归纳并重组目的语文本信息。笔者还指出,编译员应仔细检查译后新闻,并通过学习优秀编译者的译文,提升自己的译文质量。本报告旨在为刚接触新闻编译的初级编译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呼吁他们加强责任意识,重视提升译文质量。另外,针对环球网在翻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报告提出建立翻译术语库和记忆库,帮助环球网等新闻网站管理人员完善新闻编译质量管理。
宋幼勤[4](2004)在《中国高科技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增强》文中提出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海尔、海信、联想、华旗爱国者等一大批国内企业强势推出了“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iNOVO”、“灵动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高技术产品,赢得科博会“头彩”,彰显了中国高科技?
潘晗[5](2021)在《感知契合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产品类型与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愈来愈多的企业采用品牌延伸营销策略进入新市场,在品牌延伸发挥“品牌效应”助力企业成功导入新产品的同时,品牌延伸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失败的品牌延伸不但不利于对新市场的开发,反而会对母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如两面针进入中药市场的失败等。因此,如何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是品牌和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现有关于品牌延伸评价前置因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个体差异、产品属性差异以及产品契合度。但回顾品牌延伸策略的作用机理,品牌资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似乎被轻视了。延伸产品是品牌之前未涉及的产品类别或产品特性,消费者对此缺乏一定的熟悉度,并存在对产品性能的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当消费者在进行延伸产品购买决策时偏向于在以往的品牌线索基础上做出决策,母品牌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效果格外重要。本文基于归类理论与情感迁移模型,梳理出各个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感知契合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整合影响模型。通过实验一:2(产品特征相似性:高vs.低)×2(品牌概念一致性:高vs.低)的组间实验检验产品特征相似性与品牌概念一致性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以及感知风险两个维度(情感性风险与功能性风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出四种感知契合度(品牌概念一致性与产品特征相似性)不同的虚拟延伸产品:品牌概念一致性低、产品特征相似性高的耐克皮鞋,品牌概念一致性高、产品特征相似性高的耐克滑雪服,品牌概念一致性高、产品特征相似性低的耐克运动饮料,品牌概念一致性低、产品特征相似性低的耐克电脑桌。通过实验二:产品类型(功能型产品vs.象征型产品)检验消费者创新性、产品类型(功能型产品vs.象征型产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感知契合度的不同维度对延伸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品牌概念一致性越高,消费者的感知情感性风险则越低,进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延伸评价;产品特征相似性越高,消费者的感知功能性风险则越低,进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延伸评价。第二,产品类型在感知风险与品牌延伸评价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在评价象征型延伸产品时,情感性风险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作用更明显。在评价功能型延伸产品时,功能性风险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作用更明显。第三,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风险与品牌延伸评价之间起着调节作用。本研究将丰富品牌延伸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为企业实行品牌延伸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与建议。
曹斌华[6](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尤达[7](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赵崇雯[8](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中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命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语文核心素养的出现对作文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当前命题还存在范围过于狭隘、忽视创新思维发展、审美感受空间不足和多元文化缺失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多元的,其中,扩宽命题范围、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创设审美感受空间、融入多元文化都是重要的策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为作文命题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论述了高中作文命题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作文命题进行概述,介绍了相关概念以及核心素养与作文命题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作文命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实际、满足考场作文需要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命题要遵守语言潜能的开发、思维品质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创造、文化修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从范围、形式、内容和内涵等方面分析命题存在命题范围过于狭隘、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忽视审美创设、缺少多元文化参与等四个方面的不足。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适合学生生活和符合学生能力设计开放性命题、打破思维定式和调动隐性知识设计创新性命题、创设审美情境和塑造审美主体设计审美性命题、加强传统文化联系以及发掘当代文化价值设计多元文化命题等方面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文内容,并分析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李思琪[9](2021)在《模拟交传中的信息听辨 ——央视纪录片《生命缘》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听辨是信息输入的第一步,听辨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译语输出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听辨能力是口译员必备的技能,在口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口译过程中,译者的背景知识储备、讲话人的语音面貌特征等都是影响听辨能力的因素。本文以纪录片《生命缘》的模拟交传为口译实践基础,对口译过程中信息听辨的具体问题与解决方案展开研究。通过口译实践,译者将交传中遇到的听辨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信息与语音杂糅形成的听辨问题;第二类是信息逻辑隐含形成的听辨问题;第三类是信息意义受语境制约形成的听辨问题。通过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听辨问题的分析与反思,本文针对口译信息听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是针对信息与语音杂糅的解决方案,具体来看,译前需要查阅书籍和互联网资源、收集资料、熟悉密集的信息与繁杂的语音;译中需要仔细听辨、即时注释。同时从普通话和方言中紧抓逻辑关键词,捕捉信息要点;此外还要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多语流听辨能力和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其次是针对信息逻辑隐含的解决方案,在交传过程中,着重分析筛选源语信息,明确缺失的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并在口译时补充完整,明确信息的源语指代;通过添加逻辑关系词、理顺信息的逻辑关系,来显化信息话语间的逻辑标记。对接收到的源语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分析,重组句子的信息结构。第三是针对信息意义受语境制约的解决方案,具体方案为:采取增益信息法,补充特色文化词汇或抽象词语的深层含义;采取归化信息法,用目的语听众更熟悉的表达方式处理源语中的隐含信息;采用显化信息法,将上下文中情感隐含或不便明示的信息凸显出来。通过对本次交替传译实践的分析与总结,译者对于医疗纪录片交传中存在的信息听辨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希望本文所验证的解决方案能为解决同类语音资料交传过程中的听辨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汪梓伊[10](2021)在《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似乎都在追求“快”,视听元素在传播链条中越来越突出,深刻改变着传播的形态、路径和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新媒体时代的图文讲究精简有趣,短视频这个“轻骑兵”已经催生了“全民拍客”的诞生,而VLOG的入场更是将“小我”搬上了移动荧屏。然而,“快”是受众内容取向的唯一方向吗?现象级慢直播的“出圈”与亿万“云监工”的走红都在验证一点:无论快慢,能否让受众产生共识,获得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是关键。慢直播作为互联网直播时代下的新兴产物,在承继网络直播的实时性、现场感等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传播样态,尤其是在5G、VR等技术的加持下,为主流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打造现象级产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拓了新的渠道。本文以美国传播学家E·M·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思想为理论基础,研究慢直播的创新属性、扩散传播过程,以新冠肺炎期间中国电信和央视频APP联合发布的《疫情二十四小时》的系列慢直播为个案,分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慢直播兴起的原因,探索疫情期间慢直播对人们的心理共情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通过网络直播和慢直播的对比,发现慢直播具有的“特征之美”,归纳梳理慢直播的发展历史,探究“慢直播热”背后的流行动因。第二章主要研究“受众共情心理”,从共情的定义、特点以及共情对受众的影响来总结慢直播这个新媒介的作用。第三章以新冠肺炎期间《疫情二十四小时》系列慢直播为例,探索慢直播在疫情期间的“受众创造”和媒体融合传播。第四章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内容创新、过程创新、模式创新、平台创新分析慢直播的创新属性,从新事物扩散的五个阶段总结慢直播的扩散过程。慢直播的走红,是一场媒体融合与公众参与的实践创新,是大众共同的“虚拟见证”,通过对慢直播多视角分析,期望对智能时代主流媒体转型和新闻生产带来新的借鉴。
二、联想即将推出iNOV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想即将推出iNOVO(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博物馆转向观众为中心 |
2.社会公众由接受到参与 |
3.视觉传达转为视觉交互 |
4.图像与文本的叙事合围 |
5.5G赋能企业营销数字化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品牌传播 |
(二)博物馆品牌与传播 |
(三)视觉传播 |
(四)博物馆品牌的视觉传播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 |
(一)博物馆品牌整合视觉传播模式 |
(二)博物馆品牌整合视觉传播的战略取向 |
1.集聚视觉传播战略 |
2.差异视觉传播战略 |
3.银弹视觉传播战略 |
4.互动视觉传播战略 |
(三)博物馆品牌整合视觉传播的策略路径 |
1.核心识别——内涵转化 |
2.延伸识别——外延应用 |
3.视觉定位——赢得心智 |
4.视觉交互——需求引擎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
(一)博物馆品牌的分类 |
1.博物馆品牌分类的变迁 |
2.博物馆品牌的再分类 |
(二)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1.博物馆行业发展迅猛 |
2.形态多元和两极分化 |
3.功能演进与角色转化 |
4.文创周边增强造血 |
5.掌上博物馆涌现 |
(三)博物馆品牌的发展前景 |
1.分享更多历史 |
2.构建生活方式 |
3.应对社区挑战 |
4.善用创业思维 |
5.虚拟现实强化体验 |
(四)博物馆受众消费趋势 |
1.中低线城市潜力巨大 |
2.差异化消费市场出现 |
3.健康生活理念普及 |
4.旅游消费强化体验 |
(五)博物馆品牌传播的现存问题与原因 |
1.品牌创新力整体落后 |
2.品牌同质化日趋严重 |
3.过度依赖于视觉营销 |
4.词不达意的视觉乱象 |
5.公众盲目的视觉消费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的创新路径 |
(一)重拾创新基因,孕育文化生机 |
(二)精准视觉定位,赢得公众心智 |
(三)品牌合理传播,推动多元延伸 |
(四)整合视觉传播,传递一致形象 |
(五)传播构建意义,养成文化公众 |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1.研究局限性 |
2.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动漫IP孵化产品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变量的维度与测量 |
第二节 研究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问卷设计 |
第一节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指标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三节 预调研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感知因素、孵化态度和购买意愿信度分析 |
第三节 孵化真实度和感知因素因子分析 |
第四节 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假设检验 |
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管理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管理启示与建议 |
第七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3)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OVERVIEW OF THE INTERNSHIP |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ship |
1.1.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news trans-editing |
1.1.2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editing Collaboration Platform |
1.1.3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trans-edited news |
1.1.4 Target readers |
1.2 Introduction to technology news |
1.2.1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news |
1.2.2 Columns of technology news |
1.2.3 Visitors of technology news |
1.3 News trans-editing requirements |
1.3.1 Headline |
1.3.2 Lead |
1.3.3 Body |
1.4 Responsibilities and ethics of trans-editors |
1.5 Outline of the Report |
2.PREPARATION FOR NEWS TRANS-EDITING |
2.1 Features of English technology news |
2.1.1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technology news |
2.1.2 Inverted pyramid style |
2.1.3 Multiple news writing styles |
2.1.4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inology |
2.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chnology news |
2.2.1 Similarities |
2.2.2 Differences |
2.3 Schedule of trans-editing news |
2.4 Supporting tools |
2.4.1 Searching engines |
2.4.2 Parallel texts |
2.4.3 Online translation tools |
3.IMPLEMENTATION OF NEWS TRANS-EDITING |
3.1 Production of the trans-edited news |
3.1.1 Trans-editing the body |
3.1.2 Trans-editing the lead |
3.1.3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3.1.4 Adding the signature of the trans-editor |
3.2 Quality management |
3.2.1 Rules of rewards |
3.2.2 Rules of penalties |
3.2.3 Mode of transl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
3.3 Error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editing |
3.3.1 Errors in meaning |
3.3.2 Errors in form |
3.4 Solutions |
3.4.1 From the level of Huanqiu.com |
3.4.2 From the level of trans-editors |
4.POST TASK |
4.1 Self-evaluation |
4.2 Feedbacks from copy editors |
5.SUMMARY |
5.1 Reflections |
5.2 Implications |
5.2.1 Heightening trans-editors’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5.2.2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
5.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5)感知契合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产品类型与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品牌延伸与品牌延伸评价 |
2.1.1 品牌延伸的概念 |
2.1.2 品牌延伸评价的定义 |
2.1.3 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因素 |
2.2 感知契合度 |
2.3 风险感知理论与感知风险 |
2.3.1 感知风险的定义 |
2.3.2 感知风险的维度 |
2.4 消费者创新性 |
2.4.1 消费者创新性的定义 |
2.4.2 消费者创新性的影响因素 |
2.4.3 消费者创新性的后果 |
2.5 产品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2 变量的界定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3.1 感知契合度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
3.3.2 感知风险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
3.3.3 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 |
3.3.4 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4.2 调研方法的选择 |
4.3 实验设计 |
4.3.1 实验一 |
4.3.2 实验二 |
4.4 问卷设计 |
4.4.1 实验一 |
4.4.2 实验二 |
4.5 量表设计 |
4.5.1 感知契合度 |
4.5.2 感知风险 |
4.5.3 品牌延伸评价 |
4.5.4 消费者创新性 |
第5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1 实验一:感知契合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及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
5.1.1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
5.1.2 信度分析 |
5.1.3 效度分析 |
5.1.4 相关分析 |
5.1.5 回归分析 |
5.1.6 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分析 |
5.2 实验二:消费者创新性及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 |
5.2.1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
5.2.2 信度分析 |
5.2.3 效度分析 |
5.2.4 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风险与品牌延伸评价间的调节作用 |
5.2.5 产品类型在感知风险与品牌延伸评价间的调节作用 |
5.3 假设检验汇总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营销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问卷附录 |
问卷1 (版本1-4) |
问卷2 (版本1-2)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6)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课标的要求 |
2.写作教学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统计分析法 |
3.案例论证法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1.核心素养 |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3.作文命题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作文命题的关系 |
1.语文核心素养积极引导作文命题 |
2.作文命题积极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写作命题的价值与原则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价值 |
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
2.丰富生活实际写作 |
3.满足考场写作需要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原则 |
1.注重语言潜能的开发 |
2.注重思维品质的形成 |
3.注重审美情趣的创造 |
4.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 |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问题现状 |
(一)命题的现状 |
1.命题范围 |
2.命题形式 |
3.命题内容 |
4.主题内涵 |
(二)命题的主要不足 |
1.命题范围过于狭隘 |
2.缺乏创新思维培养 |
3.忽视审美情感创设 |
4.缺少多元文化内涵 |
四、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优化策略 |
(一)扩大命题范围 |
1.联系学生生活 |
2.发挥联想能力 |
(二)积极引导创新思维发展 |
1.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命题形式 |
2.调动隐性知识,创新命题内容 |
(三)积极创设审美感受空间 |
1.创设审美情境 |
2.塑造审美主体 |
(四)积极融入多元文化 |
1.发掘当代文化的多元价值观 |
2.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理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标准类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1:关于高中作文题目一览表 |
附录2:高中作文试题的来源及内容 |
致谢 |
(9)模拟交传中的信息听辨 ——央视纪录片《生命缘》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信息听辨能力相关理论界说 |
(一)信息听辨能力的定义与特征 |
(二)影响口译信息听辨能力的因素 |
三、口译实践任务描述 |
(一)任务描述 |
(二)任务过程 |
四、口译实践中的信息听辨问题 |
(一)信息与语音杂糅形成的听辨问题 |
1.术语信息密集形成的听辨问题 |
2.方言杂糅形成的听辨问题 |
3.语流繁杂形成的听辨问题 |
(二)信息逻辑隐含形成的听辨问题 |
1.信息指代模糊形成的听辨问题 |
2.信息逻辑不明形成的听辨问题 |
3.信息意义重复形成的听辨问题 |
(三)信息意义受语境制约形成的听辨问题 |
1.联想意义受语境制约形成的听辨问题 |
2.内涵意义语境受语境制约形成的听辨问题 |
3.信息意义受语境制约形成的听辨问题 |
五、针对信息听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针对信息与语音杂糅的解决方案 |
1.补充背景知识与即时注释 |
2.紧扣信息要点与逻辑关键词 |
3.增强多语流听辨能力与抗干扰能力 |
(二)针对逻辑信息隐含的解决方案 |
1.明确信息的源语指代 |
2.理顺信息的逻辑关系 |
3.重组句子的信息结构 |
(三)针对信息意义受语境制约的解决方案 |
1.增益信息:完善联想意义 |
2.归化信息:顺应内涵意义 |
3.显化信息:突出语篇意义 |
六、口译实践总结 |
(一)口译实践问题总结 |
(二)口译实践改进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文原文录音转写 |
附录2 英文译文录音转写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10)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际运用价值:特殊环境下的全民共振 |
三、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图表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网络直播与网络慢直播研究 |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 |
三、共情传播的研究 |
第一章 网络直播与慢直播 |
第一节 网络直播时代的到来 |
一、网络直播的概念 |
二、网络直播的分类 |
三、网络直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慢直播与“快时代” |
一、慢直播的历史发展 |
二、慢直播的界定 |
三、慢直播的“特征之美” |
四、“慢直播热”背后的流行动因 |
第二章 网络慢直播的受众共情心理分析 |
第一节 共情的定义 |
第二节 新媒介时代下共情传播的特点 |
一、即时性 |
二、场景化 |
三、群众性强 |
第三节 受众共情心理分析——多重成因的集合 |
一、孤独的抵抗——模拟人际的在场陪伴 |
二、镜像的共鸣——感同身受的补偿心理 |
三、使用的满足——质疑现实的监视心理 |
第三章 慢直播案例分析——以《疫情二十四小时》慢直播为例 |
第一节 新冠肺炎疫情下慢直播的“出圈” |
一、作为“陪伴式社交”的慢直播 |
二、作为“亚文化场域”的慢直播 |
三、作为“媒介化真相”的慢直播 |
第二节 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生产与融合传播 |
一、内容真实:镜头连接下的“现场还原” |
二、角色转变:舞台表演时的“前后台置换” |
三、互动仪式:网友移情狂欢的“第二场地” |
四、媒体融合:技术赋能下的“多级联动” |
第三节 新冠疫情视角下共情传播的情感连接 |
一、情感共鸣构建身份认同 |
二、共同编码积聚情感力量 |
三、集体记忆共筑民族信仰 |
第四章 慢直播的创新属性和扩散研究 |
第一节 创新扩散理论与慢直播 |
第二节 慢直播的创新属性 |
一、内容创新——定位广、直播内容种类繁多 |
二、过程创新——从需求产生到社会接纳 |
三、模式创新——慢直播符合快生活的新期待 |
四、平台创新——技术引领受众沉浸式体验 |
第三节 慢直播的扩散过程分析 |
一、认知阶段:主流媒体宣传下的“主动选择” |
二、说服阶段:人际传播影响下的“信息接收” |
三、决策阶段:积极和消极行为下的“采纳和拒绝” |
四、执行阶段:创新事物作用下的“再发明” |
五、确认阶段:“不可调和”属性下的“肯定和再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联想即将推出iNOVO(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模式研究[D]. 丁依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动漫IP孵化产品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D]. 陆洋莹.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3]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D]. 郭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4]中国高科技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增强[N]. 宋幼勤. 国际商报, 2004
- [5]感知契合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产品类型与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D]. 潘晗.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D]. 赵崇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模拟交传中的信息听辨 ——央视纪录片《生命缘》口译实践报告[D]. 李思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D]. 汪梓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