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蔡丽容[1](2020)在《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文中指出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农村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之后,脱贫攻坚战全面获胜,我国将进入后扶贫时期,扶贫工作的重心将由绝对贫困逐步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跨行政区的流动成为社会经济结构变革中显着且常态的社会现象,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城市流动人口进行城际流动后,社会支持网络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且因未能平等地享受到流入地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等原因,成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甚至陷入贫困境地,其贫困问题相比城市居民贫困、农村贫困而言更加复杂,在后扶贫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必将引起更大的关注。为治理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亟需理解其贫困的形成机理,把握其致贫因素。本文立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实际贫困情况,在梳理现有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相关分析、logistics回归及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综合运用结构化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构建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结构规则、结构资源、个体意识及社会支持网络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规则对贫困的作用效果并不显着,结构资源在99.9%的水平上与贫困显着负相关,个人意识在95%的水平上与贫困显着负相关,社会支持网络在99%的水平上与贫困显着负相关。同时,社会支持网络作为结构资源与贫困、个体意识与贫困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并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其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8.16%和30.61%。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得出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中,资源限制是基础因素,个体意识不足是重要因素,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是关键因素的研究结论。基于此,进一步针对城市贫困流动人口反贫困提出均衡资源配置,协同联动帮扶;激发主体意识,调动内生动力;构建多元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三条对策建议,完善国家城市反贫困制度。
胡燕红[2](2020)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聚集到城市,特别是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占比越来越高,他们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融入水平如何,这不仅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认识农业转移人口目前的融入状况,理清农业转移人口遇到的非包容性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城市融入水平如何,二是影响因素有哪些,三是如何促进城市融入。本文依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选取了 51098个样本数据,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视角,从“参与”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融入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城市融入水平,研究发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融入水平较低;差异性融入明显,不同维度的融入水平差异较大,共享维度的融入状况优于参与维度,心理认同维度的得分最高;区隔融合趋势明显,个体特征不同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水平存在差异。其次根据区隔融合理论及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特征,从制度因素、个人资本、流动状况这三个方面选取14个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检验了对城市融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并从数据和变量两个方面对回归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制度层面,老家是否有承包地、居住证办理情况、社会保障卡办理情况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着影响;个人资本层面,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月消费水平、就业困难情况、买房困难情况、社会医疗保险拥有量等经济资本,组织活动参与次数、业余时间交往情况等社会资本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着影响;流动状况层面,流动时长、落户意愿、居留意愿也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着影响。最后基于上文的实证分析,根据包容性发展理念提出政策建议:强化制度保障,夯实融入之基;拓宽参与渠道,提升参与能力;完善共享机制,提高融入水平。
李雪娇[3](2020)在《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很多资本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跟不上,人们的社会保障权难以彻底落实,尤其是对于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他们同样是享受社会保障权的主体,但是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流动人口和社会保障权的概念做出界定,并从社会保障权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社会保障权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社会保障权的涵义和性质,明确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再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特征。第二,分析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立法情况的分析,发现针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存在立法不足的问题,即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未完全建立,具体表现在《宪法》中未明确社会保障权、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文件效力不高且缺乏全局性。立法的不足进而造成权利救济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救济缺乏法律依据。通过与非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情况对比,发现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和转移接续困难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平等问题以及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缺位的问题。第三,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与社会保障权义务主体的行为、权利主体的意识、社会保障制度的瑕疵、户籍制度的管理方式有密切关联。最后,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社会保障权的义务主体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权不同领域的立法工作,在宪法中明确社会保障权,以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权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制度的身份化和区域利益的保护;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适当放开落户条件,将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剥离;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以期真正落实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权,帮助他们不受侵害,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
莫智斌[4](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研究指明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张晓丽[5](2017)在《中国农村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分离与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耕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几十年,却未能突破困境。本研究认为制约耕地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耕地同时承载了互不兼容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因此只有分离这两种功能才能打破困境。在分离耕地这两种功能后,还需要进一步地分别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耕地流转制度,这样才能使耕地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同时又能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因此,从耕地功能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耕地制度改革的困境,进而明确未来耕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以耕地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构建了耕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并借鉴四川省试点经验,对促进我国耕地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全文的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的不兼容性分析。本研究首先从经济史的角度阐释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一直承载了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并且从六个方面分别论证了这两种功能的不兼容性。因此根据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只有分离耕地的两种功能,才能发挥耕地的最大效用。该方面的研究旨在以耕地功能的视角审视我国耕地制度改革的困境,进而为明确改革方向提供指引。(2)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的优先性分析。本研究在肯定耕地的两种功能互不兼容的前提下,从耕地的原始属性与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出发,并考虑到当前我国具有的现实经济基础以及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背景,论证了耕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纯化耕地的经济功能。(3)四川省试点耕地功能分离与改革的案例分析。本研究从各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四川省耕地制度改革的举措,对其如何化解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其他省份耕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素材,同时也为本文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证支持。(4)中国农村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分离与改革的政策建议。根据案例分析结果,并运用本研究的成果和观点,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农地制度改革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率。本研究从耕地功能的视角来探讨未来耕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本文首次以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耕地上不能兼容,解释了耕地制度改革出现困境的根源所在。其次,本文从耕地的原始属性、耕地使用的市场化、保障社会化原则和现实经济基础四个原则系统论证了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优于经济功能,为耕地保障功能的退出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指明了耕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柳发根[6](2016)在《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加入后现代化的视域上来看城镇化,城镇化无疑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当下的城镇化问题,其重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然而,城镇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正在形成新的二元分割,进城农民工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人的城镇化还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三农问题已经由“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转变为“农村散了、农民老了、农业依然脆弱”的新格局,但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身份问题。就农民身份问题来说,农民工的身份认定与权益保障最为关键和极其紧迫。在居住地点、社会身份、职业和家庭诸多方面出现分离,农民工及其相关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于政治问题。在中央政府提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新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来说,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了更好的认识视角。与个体化迁移不同,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条件来满足新的需求,如农民工家庭进城之后需要住房和教育资源。他们的社会权利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不仅如此,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之后,其劳动权利也需要得到更好地保障。本文认为,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缺失及其享有的社会权利不平等;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险及救助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处于屏蔽或锁定状态,即在这些项目上对农民工的供给、条件性及成员资格存在不足;解决之道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出台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切入、围绕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这一中心主题,提出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并从“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三个方面谋篇布局,搭建研究框架。本文除绪论、结语与附录之外,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通过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三个主题即“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在各个福利类型中存在差别。围绕这三个方面建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析框架,能够剖析问题的本质,是非常合适的。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二章,样本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实态分析。本章主要考察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生活状态,在深描农民工及其家属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状态及后果,并实证探究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可能导致的家庭离散乃至解体问题,从而为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奠下现实需求的基础。第三章,谁来供给: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与资源。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不足与生活权利保障水平低下的状况,并分析得出:供给主体单一与农民工权利与义务倒置是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需要什么条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责任与认同。本章主要分析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排斥”,无论就业、住房保障,还是社会救助,都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视而不见”。随迁子女教育及社会保险政策已经面向农民工放开,但在具体执行中附加了诸多条件。农民工真正享受到这些就业和生活保障权益还尚待时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农民工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张力,其背后是国家责任的缺失。第五章,提供给谁: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配与参与。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成员资格的两种理解:分配利益与参与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分界线,这甚至在部分农民及农民工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较低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导致女性农民工进城受阻。追根究底,这是农民工成员资格“差等正义”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同时受限的参与权也不利于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发展。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正在启动,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完整的农民工成员资格将在近期完全有可能形成,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会有切实保障。第六章,家庭化迁移政策:国内外的典型经验借鉴。本章选取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分析其国内非农化移民政策;选举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深圳、昆山与成都,分析三个城市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最终得出:农民工社会权利的改善是促进其家庭化迁移的关键,社会政策的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落脚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至第八章。第七章,路径与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本章分析中国农民及农民工的公民身份发展路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即二元社会结构,因此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逐步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第八章,立足点: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本章首先对农民工社会政策进行总体研判,然后分析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维度(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最后分析应该如何调整具体的社会政策。具体社会政策的调适从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力图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本文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制度动因是:社会政策供给不足;社会政策对农民工设置的门槛条件较多,有的甚至对农民工进行排斥;农民工不具备城市的社会公民身份资格。(2)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发展完备的社会政策体系。(3)建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从农民工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政策诸方面进行调适,以利于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立足于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包括就业参与权、住房保障权、教育权、社会保险权及救助权,从供给、条件性和成员资格三个层次展开,探讨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运用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并力争在理论运用上有所突破,此为本文的特色之一。特色之二在于:本文将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探寻农民工迁移面临的权利困境,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以此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
蹇滨徽[7](2016)在《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4年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将农业户口变为城镇户口,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应是题中之义。其中,农民工养老保险又是重中之重,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是否能够在城镇长久停留下来。换言之,农民工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是其市民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种:其一是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养老制度,其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而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市民化水平。本文对研究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文献作了梳理,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作了介绍,从政府政策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归属。同时,运用2014年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流出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作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在流入地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群体和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农民工群体的参保差异做了分析。随后,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创新性的将农民工住房性质、现有子女数纳入模型当中。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图景。本文共分为五章,其大致框架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研究意义,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结合研究思路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对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基于公平、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路径,文章认为,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下应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主要运用2014年四川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发现:流出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低,流动范围以跨省流动为主,在流入地停留时间长;农民工家庭月均收入低而月均支出高,多孩农民工所占比例大,以租房居住为主,其就业单位相对集中。另外,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低,其中女性参保比例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参保比例高,在流入地停留时间长者参保比例高,省内流动参保比例高;自有住房农民工参保比例高,多孩农民工参保比例低;制造业参保比例高,雇员身份农民工参保比例相对较高。第四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差异。本章主要对在流入地不同停留时间农民工的群体差异和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的群体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停留时间为5-9年农民工参保比例最高,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在年龄,性别,流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私有性质单位,但其参保比例却较低;外资单位性质就业的农民工参保比例高;公有性质单位次之。第五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就业特征三方面探讨对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影响不显着;而性别、受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停留时长、长期居住意愿、现有子女数量、家庭月均支出、住房性质、就业行业和就业单位性质则对农民工参保有较大影响。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主要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应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先易后难,以停留时间较长的农民工和在公有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退休制度,推进制度间的衔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陶俊争[8](2015)在《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256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文中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形势下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今阶段“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当前主要是指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公平正义,对实现中国人的“中国梦”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湖北省农民工总量约有近10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近1/5。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在于湖北省农民工如何在身份、职业、住所、福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并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精神层面逐步融入城市文明。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农民市民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认为国外有关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既有借鉴意义,又不能混淆。其次,本文厘清了农民工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并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理论,主要有:人口迁移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社会融入理论。人口迁移理论指出促使人口做出流动决策的推力、拉力;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农民工市民化首先要使农民工享受到同市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社会融入理论强调农民工在与城市居民的互动中学习技能和城市文化,学习社会规则,进行“再社会化”和增加社会资本,逐步在社会网络和心理、价值观念上最终市民化。随后,本文介绍了2566份调研问卷的数据来源,并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所属行业等方面介绍了样本特征。接着,作者运用SPSS软件对导师调研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从“城镇就业、社保参与、子女教育、居住情况、城镇落户意愿、政治参与、社会网络、社会融入、文化生活、现代性观念等十个方面介绍了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总体来看,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数农民工处于半市民化或边缘人状态。碍于户籍、教育、社保、土地等制度障碍和农民工本身技能制约,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最后,本文阐明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于三点:一是户籍、教育、社会保障、土地等制度障碍问题,二是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问题。依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多方努力破除制度藩篱,增加城市对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努力提高农民工技能,三方面同时着力,才能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农民工在城市的自由流动,激励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交往,最终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
叶静怡,王琼[9](2014)在《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文中指出本文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北京市调查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发现,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福利指数为0.3188,处于福利评价的低水平阶段;除经济资源和健康状况方面的福利状况达到较高水平阶段外,其他功能性活动均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与2008年相比,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心理条件、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福利状况均有所改善。防护性保障和社会资本的边际改善对进城务工人员总福利水平上升的影响最大。
陈雪珍[10](2014)在《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以苍南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等方面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逐渐消除,农民工进城成为一种潮流,他们挣脱土地的束缚,逐渐在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不是一种职业,仅仅表明一种身份,就算农民在城市中有了新的工作,在身份上他们还是农民,非工非农,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城市中还是无法被现行制度认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的存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民工的研究价值不容忽视。其中,当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仍旧改变不了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存在于城市中的现状,也改变不了他们在城市中所面临的更甚于城市居民的生存风险。社会保障的缺失就是当前尤为引人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其往往使得农民工在身处困境时得不到应有的帮助,甚至放任着悲剧的发生。改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完善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在城市中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不仅能让农民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所带来的温暖,而且能够更有力的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本文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入手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接着回顾了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历史并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然后以苍南县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苍南县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适度保障、分类分层、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分类分层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并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二、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贫困 |
1.3.2 城市流动人口 |
1.3.3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贫困内涵的研究 |
1.4.2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研究 |
1.4.3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研究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
2.2 研究假设 |
2.2.1 结构与贫困 |
2.2.2 个体意识与贫困 |
2.2.3 社会支持网络与贫困 |
2.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处理方法 |
2.4 变量的操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3.2 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 |
3.3 假设检验 |
3.4 稳健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1.1 结构资源限制是基础因素 |
4.1.2 个体意识不足是重要因素 |
4.1.3 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是关键因素 |
4.2 讨论 |
4.3 对策建议 |
4.3.1 均衡资源配置,协同联动帮扶 |
4.3.2 激发主体意识,调动内生动力 |
4.3.3 构建多元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融合 |
4.4 研究局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包容性发展研究 |
1.2.2 社会融入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 |
2.1.2 城市融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包容性发展理念 |
2.2.2 区隔融合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包容性发展与城市融入问题的契合性分析 |
2.3.2 理论分析框架 |
3.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状况实证分析 |
3.1 数据说明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筛选 |
3.2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年龄性别情况 |
3.2.2 受教育情况 |
3.2.3 政治面貌情况 |
3.2.4 就业情况 |
3.2.5 流动及留城意愿情况 |
3.2.6 社会网络情况 |
3.2.7 社会保障情况 |
3.3 样本的特征分析 |
3.3.1 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弱 |
3.3.2 居留意愿强烈,但落户意愿低 |
3.3.3 社会交往关系以亲缘、地缘性为主,活动参与率低 |
3.3.4 公共服务覆盖率低,社保参与率低 |
3.4 城市融入水平实证分析 |
3.4.1 城市融入指标体系构建 |
3.4.2 城市融入水平测度 |
3.4.3 城市融入总体情况分析 |
3.4.4 城市融入水平的多角度分析 |
4.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取 |
4.1.1 因变量 |
4.1.2 自变量 |
4.2 研究假设 |
4.2.1 制度因素与城市融入 |
4.2.2 个人资本与城市融入 |
4.2.3 流动状况与城市融入 |
4.3 模型设定 |
4.4 城市融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5 回归模型稳健性检验 |
4.5.1 数据分割 |
4.5.2 变量替换 |
4.6 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城市融入政策建议 |
5.2.1 强化制度保障,夯实融入之基 |
5.2.2 拓宽参与渠道,提高参与能力 |
5.2.3 完善共享机制,提高融入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概述 |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界定 |
(二)社会保障权的涵义及性质 |
1.社会保障权的涵义 |
2.社会保障权的性质 |
(三)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特征 |
1.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
2.权利内容的复合性 |
(四)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相关立法 |
二、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未完全建立 |
1.社会保障权在宪法中未明确规定 |
2.规范性法律文件层级较低 |
3.规范性法律文件缺乏全局性 |
(二)权利救济途径不健全 |
1.行政救济存在局限 |
2.司法救济存在困难 |
(三)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 |
1.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险不重视 |
2.社会保险存在转移接续问题 |
(四)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待遇不平等 |
(五)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制度缺位 |
1.社会救助对象的局限 |
2.社会救助内容不完善 |
三、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难以实现的原因 |
(一)社会保障权的义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
1.义务主体怠于立法 |
2.立法责任不明确 |
3.对立法的监督不力 |
(二)对社会保障权的认识存在偏差 |
1.政府对自身定位有偏差 |
2.公民权利意识有偏差 |
(三)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 |
1.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的成因 |
2.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的影响 |
(四)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1.严苛的户口迁移政策 |
2.社会保障的享有以户籍为前提 |
(五)服务型政府转型不到位 |
四、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路径 |
(一)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1.社会保障权“入宪” |
2.推进社会保障权不同领域的立法工作 |
(二)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救济途径 |
1.完善社会保障权的行政救济 |
2.推进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的改革 |
(三)加快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
1.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去身份化” |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整合 |
(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1.适当放开落户条件 |
2.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剥离 |
(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1.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落实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5)中国农村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分离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论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点 |
2 中国农村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基本理论 |
2.1 中国农村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基本概念 |
2.1.1 耕地概念 |
2.1.2 社会保障概念 |
2.1.3 功能分离概念 |
2.2 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基本概念 |
2.2.1 耕地的经济功能概念 |
2.2.2 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概念 |
2.3 中国农村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理论基础 |
2.3.1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社会保障理论 |
3 中国农村耕地承载了两种功能及其不兼容性分析 |
3.1 中国农村耕地承载了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 |
3.1.1 1947-1953年耕地承载了可以买卖的经济功能和家庭保障功能 |
3.1.2 1953-1978年耕地承载了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功能和集体经济功能 |
3.1.3 1978-2003年耕地承载了不可流转的经济功能和家庭保障功能 |
3.1.4 2003年至今耕地承载了可以流转的经济功能与家庭保障功能 |
3.2 中国农村耕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的不兼容性分析 |
3.2.1 稳定耕地承包期与不断地调整耕地承包期的矛盾 |
3.2.2 耕地的公平取向与效率取向的矛盾 |
3.2.3 耕地的细碎化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 |
3.2.4 耕地的无偿使用与有偿使用的矛盾 |
3.2.5 耕地的限制流转与自由流转的矛盾 |
3.2.6 作为生产资料的耕地与作为财产的耕地之间的矛盾 |
4 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的优先性分析 |
4.1 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应遵循的原则 |
4.1.1 耕地的原始属性原则 |
4.1.2 耕地使用的市场化原则 |
4.1.3 保障社会化原则 |
4.1.4 现实经济基础原则 |
4.2 应优先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4.2.1 根据耕地的原始属性原则应剥离社会保障功能 |
4.2.2 根据耕地使用的市场化原则应剥离社会保障功能 |
4.2.3 根据保障社会化原则应剥离社会保障功能 |
4.2.4 根据现实经济基础原则应剥离社会保障功能 |
5 四川省试点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
5.1 四川省试点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经验 |
5.1.1 以耕地流转为推力剥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5.1.2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牵引实现劳动力转移 |
5.1.3 以三产融合为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岗位 |
5.1.4 以耕地资本化为手段强化耕地的经济功能 |
5.2 四川省试点耕地两种功能分离与改革的借鉴 |
5.2.1 加快耕地流转进程助推社会保障功能的剥离 |
5.2.2 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调控作用 |
5.2.3 探索耕地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耕地经济效率 |
6 促进中国农村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分离与改革的政策建议 |
6.1 剥离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6.1.1 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1.2 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衔接机制 |
6.1.3 积极拓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来源 |
6.2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6.2.1 推动城镇化发展拓宽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
6.2.2 加快产业融合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
6.3 抓住耕地功能分离时机推进农地制度改革 |
6.3.1 完善农地法律制度实行“三权”分离 |
6.3.2 探索耕地资本化经营的多种方式 |
6.3.3 加快耕地流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关注身边的人 |
二、背景及意义: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与“人的城镇化”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述评 |
(一) 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研究 |
(二)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研究 |
(三) 公民身份及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研究 |
(四) 简要评述 |
五、研究假设、方法、章节安排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预设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章节安排 |
(四) 资料来源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一、社会公民身份理论与社会政策 |
(一) 社会公民身份与社会政策类型 |
(二) 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析框架: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 |
二、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的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样本实态 |
一、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总体状况及样本村的典型性分析 |
二、样本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一) 龙村的调查过程 |
(二) 龙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情况 |
(三) 龙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谁来供给: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与资源 |
一、供给与福利政策 |
二、供给不足:农民工福利供给的主要问题 |
(一) 农民工福利供给主体的现状 |
(二) 就业保障不足 |
(三) 社会保险参与不够 |
(四) 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 |
三、供给主体单一: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的原因? |
(一) 供给主体单一导致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 |
(二) 倒置的权利与义务导致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需要什么条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责任与认同 |
一、“条件性”与福利制度 |
二、在什么条件下供给: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排斥” |
(一) 排斥与“条件性” |
(二) 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排斥 |
(三) 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排斥 |
(四) 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排斥 |
三、社会认同的张力:农民工福利供给“条件性”的辩护 |
(一) 农民工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张力 |
(二) 社会认同背后的国家缺席: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条件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供给谁: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配与参与 |
一、成员资格与分配利益、参与社会 |
(一) 分配利益的边界:成员资格 |
(二) 参与社会:成员资格的积极理解 |
二、农民工成员资格:基于分配与参与 |
(一) 与农民工成员资格有关的案例 |
(二) 对农民工成员资格的案例分析 |
三、农民工成员资格:正义与参与权 |
(一) 差等正义:农民工成员资格的价值取向 |
(二) 受限的参与权: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天花板” |
四、农民工成员资格:历史与现实 |
(一) 历史:限制流动有余 |
(二) 现实:保护权益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家庭化迁移:国内外非农化移民的典型经验 |
一、典型国家非农化移民的政策措施及主要经验 |
二、典型城市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措施及主要经验 |
(一) 深圳: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同城待遇 |
(二) 昆山:实现对农民工的全面接纳 |
(三) 成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三、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
(一) 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 |
(二) 发展完备的社会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路径与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 |
一、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路径 |
(一) 中国农民公民身份发展的一般论述 |
(二) 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路径 |
二、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背景与策略 |
(一) 二元结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背景 |
(二) 地域公民身份: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障碍 |
(三) 自上而下: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主要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立足点: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 |
一、对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总体判断 |
二、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与维度 |
(一) 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 |
(二) 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维度: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 |
三、具体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调适 |
(一) 农民工就业政策的调适 |
(二) 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调适 |
(三)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调适 |
(四) 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的调适 |
(五) 农民工社会救助政策的调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近年来主要农民工社会政策一览表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访谈对象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7)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4年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数据来源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
2.1.1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2.1.2 公平正义理论 |
2.2. 我国农民工群体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归属 |
2.2.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
2.2.2 我国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归属 |
3.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归纳 |
3.1 农民工群体特征分析 |
3.1.1 个体基本特征 |
3.1.2 家庭特征 |
3.1.3 就业特征 |
3.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与特征 |
3.2.1 个体基本特征 |
3.2.2 家庭特征 |
3.2.3 就业特征 |
4.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差异 |
4.1 农民工不同停留时长的群体差异 |
4.1.1 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的人口社会特征 |
4.1.2 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
4.1.3 对不同外出停留时长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初步认识 |
4.2 农民工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的群体差异 |
4.2.1 流动人口的就业单位和就业身份分布情况 |
4.2.2 不同就业单位及身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 |
4.2.3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单位和身份差异的初步认识 |
5.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变量的构建与评析 |
5.1.1 因变量的构建 |
5.1.2 自变量的构建 |
5.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模型的检验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6.2.2 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6.2.3 由易到难,关注和推进停留时间较长农民工和公有性质单位农民工参保 |
6.2.4 完善退休年龄制度,推进制度衔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256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5.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农民工市民化 |
2.2 理论概述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社会融合理论 |
2.3 理论适用性 |
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样本特征 |
3.2.1 性别与年龄、婚姻状况 |
3.2.2 文化程度 |
3.2.3 月收入 |
3.2.4 行业 |
4. 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
4.1 城镇就业 |
4.2 社会保险 |
4.3 子女教育 |
4.4 居住情况 |
4.5 城镇落户意愿 |
4.6 政治参与 |
4.7 社会网络 |
4.8 社会融入 |
4.9 文化生活 |
4.10 现代性观念 |
5. 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户籍制度改革难深入,对农民工市民化掣肘明显 |
5.1.1 现行户籍制度分割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弱化了农民工就业能力 |
5.1.2 现行户籍制度弱化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市民化意愿 |
5.1.3 现行户籍制度容易滋生城市歧视,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 |
5.2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教育过程存在不公 |
5.2.1 入学条件多,农民工子女容易被拒之门外 |
5.2.2 教学过程存在不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无法得到全部保障 |
5.3 土地制度保障功能强、流动性弱,不利于农民工自由迁移 |
5.4 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多重困扰,保险关系转移有待顺畅 |
5.4.1 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保参保率低 |
5.4.2 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障碍 |
5.5 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的民主政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
5.6 农民工社区生活单一,不利于社会融合 |
5.7 农民工发展障碍多,难以向上流动 |
6. 促进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
6.1 破除户籍坚冰,促进农民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
6.2 创造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
6.3 保护农民工土地利益,使其甩脱入城思想包袱 |
6.4 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顺畅转移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 |
6.5 丰富农民工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 |
6.6 中小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
6.7 以技能发展为突破口,帮助农民工解决发展难题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 可行能力的度量 |
(二)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评价研究 |
(三)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福利研究 |
(四) 本文的贡献 |
三、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进城务工人员福利评价 |
(一) 分析方法 |
1. 基于样本分布的隶属函数形式 |
2. 加总方式选择I |
3. 加总方式选择II |
(二) 功能性活动的识别 |
(三) 功能性活动的加总 |
(四) 总体福利评价 |
1. 功能性活动层面的福利评价 |
2. 综合福利评价 |
3. 福利评估的横向比较 |
四、进城务工人员福利现状的扩展分析 |
五、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
(10)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以苍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综述研究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
1.6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2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
2.1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历史 |
2.2 我国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取得的成就 |
2.3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2.3.1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率偏低 |
2.3.2 退保问题连连出现 |
2.3.3 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续接困难 |
第3章 苍南县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 |
3.1 被调查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3.2 被调查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缴费性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
3.2.2 非缴费性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缺乏 |
3.2.3 劳动合同签约率低 |
第4章 苍南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 |
4.1.2 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滞后 |
4.1.3 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
4.2 经济因素 |
4.2.1 政府职能未充分发挥好 |
4.2.2 企业社会责任心不够 |
4.2.3 农民工收入偏低 |
4.3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
4.3.1 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 |
4.3.2 农民工流动性非常强 |
4.3.3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维权意识差 |
第5章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
5.1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
5.1.1 适度保障的原则 |
5.1.2 分类分层的原则 |
5.1.3 循序渐进的原则 |
5.2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 |
5.2.1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
5.2.2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
5.2.3 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政策 |
5.2.4 改革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标准 |
5.2.5 企业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
5.2.6 农民工要积极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 |
5.2.7 改革住房保障制度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卷内备考表 |
四、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D]. 蔡丽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D]. 胡燕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的实现[D]. 李雪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5]中国农村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分离与改革研究[D]. 张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6]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D]. 柳发根.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7]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4年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D]. 蹇滨徽.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8]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256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D]. 陶俊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J]. 叶静怡,王琼. 经济学(季刊), 2014(04)
- [10]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以苍南县为例[D]. 陈雪珍.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