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姗红[1](2021)在《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谱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药敏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细菌的分布情况和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谱特征,以及6年间的耐药性变化。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研究结果:2014-2019年间,共对77931株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105株,占73.3%(57105/77931)。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共计4989例,占8.7%(4989/57105)。检出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年龄分布显示66.6%(24096/36185)的患者年龄≥60岁。2014-2019年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和检出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上升趋势;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后,4种病原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表现出耐药性升高现象。大肠埃希菌中,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曲松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均超过50.0%;肺炎克雷伯菌中,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整体增长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整体是高耐药状态,仅替加环素耐药率6年间分别为1.0%、1.4%、1.0%、0.6%、2.7%及5.2%;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不断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检出率居高不下。加强院内抗菌药物管控,强化细菌感染防控措施,减轻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延长抗菌药物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姚舒雅[2](2021)在《中药复方血毒清治疗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1目的通过对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患者应用中药复方血毒清进行临床实验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感染性指标(WBC、NE%、PCT、CRP、HBP、IL-6)、CURB-65评分、SOFA评分、APACHE II、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变化;对比两组经14天治疗后细菌清除率、综合疗效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从而进一步探讨血毒清对治疗痰热蕴肺型老年MDR-PA肺炎患者感染指标、病原学疗效和中西医临床疗效的干预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2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确诊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痰热蕴肺型)患者病例,使用函数计算器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将4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本次研究主要以《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医证候诊断要点及说明为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标准,同时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18版)》。对照组予以积极抗感染、化痰止咳、呼吸、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血毒清(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煎药室统一代煎),鼻饲或口服用药,一次一袋,一袋100ml,早晚各一次。以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4天后的感染指标(WBC、NEUT%、PCT、CRP、IL-6、HBP)、CURB-65评分、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同时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综合疗效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3结果(1)两组患者的感染性指标(WBC、NE%、PCT、CRP、IL-6、HBP)水平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经14天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P<0.05)。(2)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经14天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2.17%,治疗组82.60%)(3)两组患者的细菌学疗效,经14天治疗后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6.08%,治疗组56.52%)。(4)两组患者的CURB-65评分、SOFA评分、APACHEI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4天后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4结论(1)中药复方血毒清可有效改善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WBC、NE%、PCT、CRP、IL-6、HBP等相关感染性指标,说明血毒清对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2)与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血毒清联合西药能够提高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清除率,相关研究表明血毒清中中药除单纯的抗炎抑菌外亦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说明中医药的干预从扶助正气与中药抑菌性出发,可有效提高病原菌清除率,改善病原学疗效,缓解抗菌药物的用药压力。(3)中药复方血毒清可有效降低痰热蕴肺型老年MDR-PA肺炎患者SOFA评分、CURB-65评分、APACHE I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综合评分,表明血毒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的预后转归。
郭慧慧[3](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聂亚红,田可港,孙玉娟,牟晓峰[4](2021)在《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8—2019年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探讨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PA占铜假绿单胞菌的21.34%(150/703)。铜绿假单胞菌和CRP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61.02%和60.67%),分布于ICU病区(47.82%和52.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敏感率达100%和98.44%。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ICU的OR值分别为14.470、12.677、9.216和6.381,P值均<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分布于ICU病区,耐药情况较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及ICU是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
魏磊[5](2020)在《矿泉水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安全和危害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原菌通过饮用水作为媒介导致传染病大规模爆发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3.5亿人感染过水源性病原菌,其中有1000-2000万人死于严重的感染。虽然供消费者饮用的矿泉水有严格的微生物标准,但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矿泉水并不一定能完全保证微生物安全。最近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矿泉水中含有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细菌群落在整个矿泉水处理系统(Miner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MWTS)中无处不在,因此,全面了解MWTS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本论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纯培养方法系统地研究了MWTS中不同季节和不同处理工艺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群,在此基础上掌握了MWTS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为防控矿泉水微生物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此外针对于MWTS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污染严重和难以防控的问题,本论文对132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毒力基因、耐消毒剂基因和耐药性进行风险识别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点位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为今后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溯源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异养菌平板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发光法分别对MWTS中的细菌生物量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干季各工艺环节中细菌生物量与生物活性均高于湿季,细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随季节性波动与环境因子的改变有关。细菌生物量随着各处理工艺的进行,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细菌生物量在经过石英砂和精滤器过滤后极显着下降(p<0.01),但是经过活性炭过滤后略有增加。细菌生物活性在MWTS中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石英砂过滤后ATP浓度降低了98%(p<0.01),然而在活性炭过滤后ATP浓度又有极显着升高(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水体环境因子中,浊度、TOC和CODMn是影响水体中细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细菌生物活性和生物量之间也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MWTS细菌多样性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干季水样与湿季水样在细菌多样性指数上相差不大,整体上水源水细菌多样性最高,经过各级处理工艺处理后,细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在MWTS中,湿季与干季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不大,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序列总和占全部序列的60%以上,为MWTS中的优势菌群。随着矿泉水处理工艺的进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变化较大。厚壁菌门在经过臭氧杀菌处理后相对丰度急剧增加,说明厚壁菌门具有较强的抗消毒能力。在属分类水平上,所有水样共有25个细菌菌属的相对丰度>1%,细菌多样性非常丰富。未被分类的细菌菌属相对丰度在60%以上,说明水样中含有大量的未知微生物。成品水中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在整个MWTS中一直存在着核心微生物(Core microbiome),其中包含潜在的致病菌(Pathogens)和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s),此外假单胞菌属在各个工艺环节水样中的相对丰度都比较高,为整个MWTS的优势菌群。(3)通过纯培养方法在干季和湿季MWTS水源水中共分离得到300株细菌,根据鉴定结果发现300株细菌分布于5个门、7个纲、17个科的19个不同属中。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达55.7%,对比两季节水源水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的是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在干季相对丰度为60.4%,而在湿季相对丰度减少到50.4%,拟杆菌门在干季相对丰度为3.1%,而在湿季相对丰度增加到13.5%。在属分类水平上,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为19.3%。干季样品中没有分离得到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在湿季样品中,没有分离得到紫杆菌属(Porphyrobacter)和脂肪杆菌属(Pimelobacter)。此外发现水源水可培养细菌中含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系列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4)采用结晶紫染色法鉴定132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发现,85%以上的分离株在培养24 h后都能形成生物膜,其中29.5%的分离株具有强成膜性,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矿泉水的生产加工中形成生物膜的可能性非常高。试管静置培养实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强成膜分离株在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都能够形成明显的生物膜,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非成膜分离株菌体分布松散,没有释放胞外聚合物;而强成膜分离株菌体分布紧密,能够形成比较多的胞外聚合物,并且由于强成膜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速度过快,限制了培养基养分供给导致其正常菌体和死亡菌体的数量都比非成膜分离株多。(5)对132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进行风险识别时发现,所有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共7大类14种抗生素没有耐药性。5种毒力基因tox A、phz M、las B、Exo U、Exo S在所测菌株中检出率比较高,毒力类型B共98株占比74.2%,为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优势毒力类型,并且全部菌株都含有至少三种毒力基因,说明这些菌株具有潜在致病性。同时81.1%的菌株携带qac E△1耐消毒剂基因,这说明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对季胺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抗性。使用MLST对所有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发现,全部菌株被分成42个ST型,其中ST235含有11株菌株,占总分离株的8.3%,为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优势ST型,并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ST型与其毒力类型具有良好相关性。目前国内外针对MWTS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首次针对设施完善的MWTS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MWTS中潜在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本论文围绕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危害性进行研究,为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风险识别提供了基础数据。本研究的结果将为MWTS优化消毒工艺和生物安全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更好的确保矿泉水微生物安全。
全天文[6](2020)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高危因素,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旨在了解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并为预防和治疗院内感染多药耐药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病区所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感染特点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对结果显示为多重耐药菌的病例进行病例资料收集,整理并记录多重耐药菌来源、构成及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数,计算其耐药率,并分析感染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重症医学科收治年龄满28天-14岁患儿,共61例次患者分离出多重耐药菌92株。61例次患者中男性43例次,女性18例次,治愈57例次,死亡4例次。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9个月,其中28天-1岁婴儿期患者27例次,1-3岁幼儿期18例次,3-6岁儿童5例次,6岁以上儿童11例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27d,≥20d的有36例次。白血病化疗期间引起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有14例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5例次,确诊多重耐药菌前行肠外营养的患者有39例次。所有患儿入院前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均有1-3种抗生素的使用,其中有48例次患者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使用情况。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天数≥20d、白血病、气管插管、肠外营养,入院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2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4.764、6.404、1.784、2.039、2.236)。检出的多重耐药菌对3-8类抗生素耐药,其中静脉血标本来源39株,其次为痰及肺泡灌洗液、各类导管末端、腹水及腹腔引流液、中段尿、脑脊液和大便。92株多重耐药菌种革兰阴性菌51株,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共24株,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共41株,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各16株,其次为人葡萄球菌,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所有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外,其余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65%以上,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达1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有3株、1株和4株对替加环素耐药。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未见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耐药菌株。结论: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1岁以内婴儿期患者多见,其次为1-3岁幼儿期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住院天数≥20d、白血病、气管插管、肠外营养,入院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2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高危因素,也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临床应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并杜绝不合理用药,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儿因加强护理,合理制定抗感染治疗策略,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3.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以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菌最多,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明显耐药。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见,且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仍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主要依据。
梁群[7](2020)在《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2019年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上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6年至2019年近4年的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分析细菌分布情况、药敏试验结果,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数据用WHONET2018软件分析。结果:近四年江西省肿瘤医院从临床共检出10338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81株(30.77%),革兰阴性菌7157株(6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了革兰阴细菌的前四位;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标本分布以痰4615株(44.64%)和伤口分泌物1775株(17.17%)为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低于3%,相差不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复合制剂活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活性超过95%,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二者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产生耐药性。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的敏感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是对头孢他定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更高,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没有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完全敏感。MASR的检出率在20%-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呋喃妥因、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除2018年检出有0.2%对万古霉素有耐药外,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数为0株。结论:江西省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必要的措施控制,同时规范对抗菌药物的应用。
袁阳[8](2020)在《群体感应系统介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互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相比其他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依赖其层级排列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QS)通过复杂的胞内表达调控快速适应多种自然或临床环境,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和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病原菌。在慢性呼吸道多菌感染病灶中,病原菌之间通常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显着影响疾病的进程。然而慢性呼吸道感染病灶中的优势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细菌性病原体的种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索。因此,本文主要聚焦慢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种间相互作用关系并开展了如下研究:(1)通过对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痰液样本中的病原菌分离鉴定,确定了痰液样本中病原菌占比信息。在25例痰液样本中,有11例样本检出链球菌属病原菌;有5例AECOPD样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例样本检出大肠杆菌;4例样本检出粪肠球菌;2例样本检出蜡样芽胞杆菌;2例患者的样本检出棒状杆菌;1例患者样本检出表皮葡萄球菌。选取分离至同一样本的铜绿假单胞菌COP2和大肠杆菌COP1512与实验室常用的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表明PAO1对氨苄西林表现出耐药性,COP2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表现出耐药性,COP1512表现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2)分别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AO1、COP2与大肠杆菌COP1512的平板互作实验模型,发现PAO1和COP2均表现出对COP1512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靠近PAO1和COP2生长的COP1512被抑制得更明显,而大肠杆菌COP1512的存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共培养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相比具有显着的竞争优势;(3)利用转录组测序进一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O1与大肠杆菌COP1512互作过程中胞内基因表达的变化,发现铜绿假单胞菌PAO1在与大肠杆菌COP1512等比例混合培养及距离培养1天后,未检测到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及代谢通路的变化,但在距离培养4天后发生了较大范围的胞内表达变化。将这些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应到QS基因调控列表时发现lasR、rhlR等QS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降低,而PQS、氰化物、绿脓菌素和H2-T6SS(IV型分泌系统)等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增加。大肠杆菌COP1512在与PAO1互作中胞内有491个基因表达量降低和378个基因表达量升高。这些表达量降低的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有氧代谢方面,而表达量升高的基因主要集中在厌氧代谢和膜转运相关方面;(4)基于转录组结果中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实验,进一步研究QS缺陷菌株与大肠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突变菌株PAO1-ΔlasR、PAO1-ΔrhlR、PAO1-ΔmvfR、PAO1-ΔmvfRlasR均对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野生型PAO1菌株相比,所有突变菌株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特别是PAO1-ΔmvfRlasR双突变菌株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弱。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COP2的lasR突变株同样也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大肠杆菌COP1512的上清液能够促进PAO1-ΔlasR菌绿素的合成。通过荧光定量PCR发现大肠杆菌COP1512的上清液能够刺激铜绿假单胞PAO1、PAO1-ΔlasR胞内中rhlR、mvfR及其下游功能基因phzA和pqsE的表达;(5)通过构建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O1与大肠杆菌COP1512的种间互作对宿主的致病性,结果发现COP1512的上清液能够增强PAO1、PAO1-ΔlasR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能力。上述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了慢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的种间互作机制,有望为未来更为复杂的多病原菌种间互作机理的揭示和多病原菌慢性呼吸道感染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理论和事实基础。
刘玲[9](2020)在《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MDRPA情况分析及耐药基因初探》文中提出目的 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进行了耐药基因的检测,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外膜蛋白0prD2基因缺失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了解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控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保存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PA菌株1287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 COMPACT)鉴定细菌;采用K-B法检测PA临床分离株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对上述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应用病例对照方法将1287株铜绿假单菌分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和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2018年12月本院15例MDRP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MDRPA的耐药基因,分析MDRPA发生机制。结果(1)1287例PA感染患者中885例为MDRPA,MDRPA检出率达到68.76%。PA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青霉素+酶抑制剂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DRPA组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MDRP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标本来源、疾病类型、引流、留置导尿管、使用二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酶抑制剂类药物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入住ICU、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抗真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均是MDR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MDRPA的主要耐药基因分布于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因和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因,包括以下 TEM、CTX-M-1、DHA、OprD2、aac(6’)-Ⅱ、ant(2’’)-Ⅰ、ant(3’’)-Ⅰ共7个基因位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TEM基因检出6例(40.0%),CTX-M-1基因检出 9例(60.0%),DHA基因检出 8例(53.3%),OprD2基因6例(40.0%)。氨基糖苷类耐药aac(6’)-Ⅱ基因检出8例(53.3%),ant(2’’)-Ⅰ基因检出6例(40.0%),ant(3’’)-Ⅰ基因检出6例(40.0%)。未检测出耐药基因表达的患者4例(26.6%);检测出单一耐药基因表达2例(13.3%);检测出多种耐药基因同时表达9例(60.0%)。结论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MDR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入住ICU、伴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介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糖肽类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同时应用多种抗菌药物。MDRPA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对青霉素+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MDRPA的发生机制复杂,其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出现有关,MDR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基因主要包括TEM、CTX-M-1、DHA、OprD2,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基因主要包括aac(6’)-Ⅱ、ant(2’’)-Ⅰ、ant(3’’)-Ⅰ,检测出多种耐药基因同时表达9例(60.0%),说明有多种耐药基因共同参与了 MDRPA对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此菌具有非常复杂的耐药机制。MDRPA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其耐药性及研究MDRPA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针对本院及本地区感染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防止耐药菌株播散,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治愈率。
李小艳[10](2020)在《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进而优化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按感染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回顾性对比分析各组的标本来源、科室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278株,其中男性感染患者793例,女性患者485例,分别占总感染患者数的62.050%和37.950%;年龄段分布以<1岁和60~74岁为主,分别占总体的17.449%和31.299%,平均年龄为45.741±54.000岁。科室来源以重症监护病房、普通外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和新生儿内科病房为主。感染标本来源前三位分别是痰液、尿液及引流液,分别占59.6%、11.0%和8.6%;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且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在≥75岁年龄段更为明显,各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8.40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16.500%。<1岁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其中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患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老年患者耐药形势更为严峻。引流液来源的标本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尤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痰液次之,血液和尿液来源菌株的耐药率略低于二者,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老年、新生儿、围手术期等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各组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且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引流液来源的标本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因此要求我们强化细菌耐药性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革兰阴性杆菌 |
1.2.1 大肠埃希菌 |
1.2.2 肺炎克雷伯菌 |
1.2.3 铜绿假单胞菌 |
1.2.4 鲍曼不动杆菌 |
1.3 细菌耐药与临床现状 |
1.3.1 细菌的耐药机制 |
1.3.2 多重耐药菌 |
1.3.3 细菌耐药的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室检测 |
2.2.1 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 |
2.2.2 稀释法 |
2.2.3 K-B纸片扩散法 |
2.2.4 E-test法 |
2.2.5 联合药敏试验法 |
2.2.6 常用抗菌药物 |
2.2.7 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菌株分布结果 |
3.2 四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 |
3.3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 |
3.4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
3.4.1 临床年龄分布特征 |
3.4.2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检出特征 |
3.4.3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标本类型分布特征 |
3.5 肠杆菌科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
3.6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3.7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果分析 |
4.1.1 病原菌临床检出结果分析 |
4.1.2 四种病原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
4.2 结论与建议 |
4.3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药复方血毒清治疗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情况 |
2 诊断标准 |
2.1 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
2.2 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中医诊断标准 |
3 研究对象筛选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脱落及剔除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对照组治疗方法 |
4.2 治疗组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主要观察指标 |
5.2 安全性观察 |
6 疗效评价 |
6.1 感染性指标疗效的判定 |
6.2 病原学疗效的判定 |
6.3 病情评估与预后转归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感染性指标 |
1.1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 |
1.2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水平比较 |
1.3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 |
1.4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 |
1.5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 |
1.6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比较 |
2 病原学疗效指标 |
2.1 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 |
3 各类积分评价指标 |
3.1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CURB-65 评分比较 |
3.2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SOFA评分比较 |
3.3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比较 |
3.4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3.6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讨论 |
1 西医对老年MDR-PA肺炎的认识 |
1.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 |
1.2 MDR-PA肺炎定义、发病原因及高危因素 |
1.3 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西医常规治疗 |
1.4 感染性炎症指标在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应用 |
2 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
2.1 中医对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认识 |
2.2 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医治疗原则 |
3 中药复方血毒清及疗效 |
3.1 血毒清的组方配伍 |
3.2 血毒清的方解 |
3.3 血毒清的立论依据 |
3.4 血毒清治疗老年MDR-PA肺炎的疗效评价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对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原菌分布 |
3.2 标本来源分布 |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菌株的分离培养 |
1.3 临床资料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
2.2 菌株来源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 |
2.3 药敏结果分析 |
2.4 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5)矿泉水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安全和危害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矿泉水微生物安全现状 |
1.1.1 矿泉水与其他饮用水标准 |
1.1.2 矿泉水微生物污染情况 |
1.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1 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
1.2.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3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 矿泉水中主要致病菌 |
1.3.1 铜绿假单胞菌 |
1.3.2 其它致病菌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泉水处理系统细菌生物量与生物活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2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3 细菌生物量的测定 |
2.3.4 细菌生物活性的测定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质理化指标分析 |
2.4.2 细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变化 |
2.4.3 细菌生物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矿泉水处理系统细菌多样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3.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3 PCR扩增及Illumina测序 |
3.3.4 序列分析与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泉水处理系统细菌多样性 |
3.4.2 矿泉水处理系统细菌群落组成 |
3.4.3 矿泉水处理系统潜在致病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泉水水源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3.2 可培养细菌的分离纯化 |
4.3.3 可培养细菌的16SrRNA基因扩增与测序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矿泉水水源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
4.4.2 不同季节可培养细菌种类结构比较 |
4.4.3 不同分离培养基可培养细菌种类结构比较 |
4.4.4 矿泉水水源水潜在致病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仪器 |
5.2.2 主要试剂 |
5.2.3 培养基 |
5.2.4 实验菌株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测定生物膜 |
5.3.2 生物膜形成曲线测定 |
5.3.3 生物膜形成能力鉴定 |
5.3.4 试管静置培养实验 |
5.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 |
5.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生物膜形成曲线 |
5.4.2 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测定生物膜形成能力 |
5.4.3 试管静置培养结果对比 |
5.4.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 |
5.4.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危害性分析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主要仪器 |
6.2.2 主要试剂 |
6.2.3 培养基 |
6.2.4 实验菌株 |
6.3 方法 |
6.3.1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
6.3.2 毒力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 |
6.3.3 MLST分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抗生素耐性分析 |
6.4.2 毒力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 |
6.4.3 MLST分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人口流行性学特征 |
1.3 感染者临床特点 |
2.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
2.1 细菌培养检查项目 |
2.2 细菌培养方法 |
2.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 |
3.纳入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MDRO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
1.1 感染者年龄、性别及住院天数。 |
1.2 感染者原发感染灶、感染危险因素及转归情况 |
1.3 MDRO感染高危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
2.MDRO来源、构成及耐药性 |
2.1 MDRO来源及构成 |
2.2 MDRO的耐药性 |
讨论 |
1.PICU中 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 |
2.MDRO的来源 |
3.MDRO耐药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常见耐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7)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2.2 仪器 |
2.3 方法 |
2.4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结果 |
3.2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 |
3.3 检出菌标本来源分布 |
3.4 革兰氏阴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3.4.1 鲍曼不动杆菌 |
3.4.2 大肠埃希菌 |
3.4.3 肺炎克雷伯菌 |
3.4.4 铜绿假单胞菌 |
3.5 革兰阳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群体感应系统介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互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铜绿假单胞菌概述 |
1.2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
1.3 慢性呼吸道感染病灶的多病原性 |
1.4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介导的细菌相互作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收集 |
2.2.2 菌株分离鉴定 |
2.2.3 病原菌的选取 |
2.2.4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菌株鉴定结果 |
2.3.2 MIC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互作表型实验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 |
3.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总RNA的提取 |
4.2.2 转录组测序以及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混合实验转录组测序结果 |
4.3.2 距离培养实验转录组测序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菌株、质粒及引物 |
5.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基因缺陷菌株构建 |
5.2.2 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的平板相互作用 |
5.2.3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绿素检测实验 |
5.2.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5.3 实验结果 |
5.3.1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基因缺陷菌株构建实验结果 |
5.3.2 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的平板相互作用实验结果 |
5.3.3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绿素检测实验结果 |
5.3.4 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构建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菌株 |
6.1.2 秀丽隐杆线虫 |
6.1.3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6.1.4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培养基的制备 |
6.2.2 NGM-OP50 平板的制备 |
6.2.3 线虫Fast Killing实验模型构建 |
6.3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TIANGEN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
附录 BTIANGEN细菌质粒DNA提取试剂盒 |
附录 CTIANGEN普通琼脂糖凝胶DNA纯化回收试剂盒 |
附录 D福际细菌RNA提取试剂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MDRPA情况分析及耐药基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MDRPA情况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2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1.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判定标准 |
1.2 方法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菌株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
1.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点分析 |
1.2.4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 |
2.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分析 |
2.2.1 总体耐药情况分析 |
2.2.2 非MDRPA组和MDRPA组耐药情况对比 |
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 |
2.3.1 两组性别对比 |
2.3.2 两组年龄对比 |
2.3.3 两组标本来源对比 |
2.3.4 两组疾病类型对比 |
2.3.5 两组入住ICU情况对比 |
2.3.6 两组基础疾病情况对比 |
2.3.7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 |
2.3.8 两组介入性操作情况对比 |
2.3.9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对比 |
2.3.10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对比 |
2.4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 |
3.2 不同人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 |
3.2.1 性别分布 |
3.2.2 年龄分布 |
3.2.3 标本来源及疾病类型分布 |
3.2.4 ICU患者分布 |
3.2.5 基础疾病情况分布 |
3.2.6 住院时间分布 |
3.2.7 介入性操作患者分布 |
3.2.8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布 |
3.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易感因素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初探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2 研究对象 |
1.2 MDRPA耐药基因检测方法 |
1.2.1 仪器与试剂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MDRPA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2.2 MDRPA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菌株来源 |
2.2 菌株分离和鉴定 |
2.3 分组 |
2.4 监测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科室分布 |
3.3 标本来源 |
3.4 耐药情况 |
3.4.1 不同年龄段耐药率对比 |
3.4.2 不同标本来源耐药率对比 |
4 讨论 |
5 结论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D]. 刘姗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药复方血毒清治疗痰热蕴肺型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研究[D]. 姚舒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聂亚红,田可港,孙玉娟,牟晓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1(06)
- [5]矿泉水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安全和危害形成机制研究[D]. 魏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D]. 全天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7]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D]. 梁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8]群体感应系统介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互作机制研究[D]. 袁阳. 成都大学, 2020(08)
- [9]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MDRPA情况分析及耐药基因初探[D]. 刘玲.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10]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D]. 李小艳.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