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论文文献综述)
许海超[1](2020)在《耕作引起的紫色泥岩破碎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紫色土区是典型的岩土二元结构,浅薄的土层直接下伏母岩,泥(页)岩是形成该区土壤的主要母质。由于该区紫色母岩(尤其是紫色泥岩)相对松软且易发生崩解,耕作破碎母岩是紫色泥页岩出露区常见维持土壤生产力的耕作措施。耕作破碎母岩过程会引起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Tsr)、土壤岩屑含量(W)、岩屑含量垂直梯度(Gv)的变化,进而会对坡面水文过程造成影响。为揭示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模拟耕作试验测定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运动,探明耕作深度、覆土厚度、母岩含水率、坡度等对母岩破碎运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基本查明不同坡度条件下Tsr、W、Gv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最后,建立了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与坡面水文过程的关系。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探明了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和岩屑运动机制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和岩屑运动受到人为因素(耕作深度)与自然因素(岩石含水率、覆土厚度、坡度等)的共同影响。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大,母岩的破碎程度显着减小,岩屑中粗粒径(>20 mm)比例增加,细粒径(<10 mm)比例下降,而粒径10~20 mm的岩屑比例变化不大。岩石含水率越高,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运动越剧烈,且对不同含水率的母岩进行耕作时,岩屑平均位移对不同坡度和耕作深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含水率高的母岩,岩屑位移与耕作深度显着负相关,与坡度无显着关联;含水率低的母岩,岩屑位移与耕作深度无显着关系,但与坡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深层位置岩屑的运动差异很大,深度越大岩屑位移越小。覆土厚度是影响坡面岩屑运动的重要因素,增加覆土厚度可以显着减少耕作引起的岩屑顺坡运动,而且覆土层下不同深层的岩屑运动没有显着差异。此外,坡度对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特征以及耕作破碎覆土母岩引起的岩屑运动都无显着影响。2、查明了耕作破碎母岩产生的土壤-岩屑混合体特征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耕作破碎母岩引起的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Tsr)、岩屑含量(W)及岩屑垂直分布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的水文性质和可蚀性,进而影响坡面水文过程和侵蚀产沙过程。1)随着Tsr的增大,水流入渗路径的直线距离延长,且优先流路径减少,导致坡面入渗下降,60 mm h-1雨强下,Tsr从24 cm增大到44 cm,稳定入渗率减小了 77.88%;相反,厚度越大的土壤-岩屑混合体表现出的可蚀性越高,44 cm 比 24 cm坡面的侵蚀产沙量增加了 59.28%。2)土壤岩屑含量升高可以增加地表糙度和土体内非毛管孔隙数量,从而增加入渗、减少产流,W=20%和W=40%的坡面比W=0%的坡面稳定入渗率分别增加了 32.18%和86.31%。岩屑含量增加有助于降低土壤可蚀性,W=20%和W=40%坡面比W=0%坡面的侵蚀产沙量分别减少了 54.82%和62.05%。3)在Tsr和W一致的情况下,存在岩屑含量垂直梯度(Gv,下层岩屑含量高时为正值)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主要受到顶层土壤性质的影响。首先,Gv的存在会导致不同深层土壤入渗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Gv的增大逐渐增大,上层土壤直接控制着入渗到土体的水分总量,Gv=10%和Gv=20%的坡面比Gv=0%的坡面入渗量分别减少了 19.92%和23.42%。其次,上层土壤的性质直接影响土壤表面性质,进而影响坡面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和土壤侵蚀程度,随着Gv的增大,坡面径流量、径流系数、径流含沙率、水流阻力系数和侵蚀产沙量都逐渐增大。另外,Gv=20%与纯土(CK)坡面的土壤表层状况一致,且二者在稳定入渗率、坡面流水动力特性、侵蚀产沙方面都无显着差异。3、阐明了坡度对土壤-岩屑混合体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坡度是影响坡面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作用机制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存在差异。坡度增大后,坡面承雨量减小,水流入渗路径的直线距离延长,导致坡面入渗减少、产流增加。坡度直接决定了坡面雨滴降落后的能量转换以及坡面水流的受力特征,随着坡度增大,坡面产汇流过程加快,雨水的径流转化率增加。坡面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随坡度的变化在不同雨强下呈现不同规律,流速和雷诺数与坡度的关系存在临界雨强,约为60 mm h-1。随坡度的增大,当雨强小于临界值时,流速逐渐减小,雷诺数无明显变化;当雨强接近临界值时,流速无明显变化,雷诺数呈线性减小趋势;当雨强大于临界值时,流速显着增大,雷诺数呈幂函数变化趋势减小。此外,随着坡度的增加,在坡面流侵蚀力增强的同时坡面物质愈加不稳定,表现为坡面侵蚀产沙量随坡度线性增加。4、初步揭示了耕作破碎母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作用机制短期内,耕作破碎母岩可以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岩屑含量,但不同深层位置岩屑的运动差异很大,覆土层可以有效抑制下部岩屑的运动,所以耕作破碎母岩产生的岩屑分布存在垂直差异;从长期视角来看,耕作破碎母岩可以使基岩面下降,使坡面趋于平缓。耕作破碎母岩后,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增加和岩屑含量垂直梯度的增大会导致坡面入渗减少、产流增多,径流的侵蚀挟沙能力增强,从而加剧坡面水蚀。但是,耕作破碎母岩引起的土壤岩屑含量(均质分布)增加,以及长期耕作破碎母岩引起的地形趋缓,有助于增加入渗、减少坡面产流、降低水流的侵蚀挟沙能力,从而有助于减少坡面侵蚀。因此,建议在耕作破碎裸岩补充土壤时,使用较小深度进行耕作,减小岩屑的平均粒径,从提升岩屑覆盖的保水保土效果;耕作破碎覆土母岩补充土壤时,在坡面上使用略大于覆土层厚度的深度进行耕作,并在耕作完成后把岩屑上翻或与土壤混匀,将有助于减少坡面土壤侵蚀。
鲁霞[2](2020)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已成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科学识别,深入分析生态空间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构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有重要意义。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对于保障流域中下游沿线城市的用水安全以及维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区,以生态空间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流域环境特点和主要生态问题,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然后叠加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数据共同识别流域生态空间范围,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生态资产状况,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建议。以期为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文章选取了水土流失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水源涵养重要性、水土保持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五个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流域生态保护重要区范围;采用ArcGIS软件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现状数据进行整理和矢量化识别,得到研究区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具体名录和矢量数据库;其中生态保护重要区与禁止开发区、其他保护地范围高度重叠,集中连片分布在流域下游地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为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保护重要区、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等区域是研究区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区域主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为生态空间识别分类提供了依据。文章综合考虑各类区域结构功能特点并结合流域发展需求,构建了研究区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方案,识别得到研究区生态空间面积为5759.92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08%。将其分为核心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其中以核心生态空间占主导地位;流域生态空间以其他保护地类生态空间分布最多,主要来源是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公益林和天然林;流域生态空间主导功能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研究区生态空间的分布受自然资源和城市发展综合制约,在各行政区分布不均,其中赤水市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占研究区生态空间总面积的20.91%;总体来看,流域生态空间分布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增趋势,其中流域下游区段生态空间面积最大,面积为2384.91km2,且分布集中连片,生态优势明显。(3)根据生态资产评估结果可知,2016年流域生态空间范围内生态资产为186.34亿元,占整个流域生态资产的65.46%;生态空间单位面积的生态资产明显高于非生态空间,且核心生态空间生态资产同样高于其他生态空间。表明本次生态空间的识别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为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针对研究区生态空间识别结果探讨差别化管控建议。根据生态空间具体管控单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差异性、动态性管控原则,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空间的生态保护等级和主导功能特点,参照相应管理条例制定生态空间管控清单,对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管控措施进行探讨。为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王欣[3](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许海超,张建辉,戴佳栋,王勇,王恒,向军[4](2020)在《耕作引起的紫色土母岩破碎运动定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紫色土区存在耕作破碎母岩补充土壤的现象,尤其是在土层浅薄且岩性松软的泥页岩区,然而目前鲜有相关方面报道。为定量评估不同自然条件和耕作方式下母岩破碎运动特征,以裸露泥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模拟耕作试验中使用物理示踪法追踪2种含水率(7.44%和14.77%)和5个坡度(5°、10°、15°、20°、25°)条件下,不同深度(2、4、6 cm)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运动情况。结果表明:1)含水率是影响母岩破碎运动的重要因素,且耕作深度越小其影响越大;2)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大,岩屑的平均位移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2 cm深度耕作引起的岩屑位移最大;3)岩屑位移随着深度的增加快速减小,且岩石含水率高的坡面减小幅度更大;4)母岩含水率较高(14.77%)时,坡度对坡面岩屑运动没有显着影响(P>0.1),但母岩含水率较低(7.44%)时,坡度与坡面岩屑位移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1)。可见,耕作破碎母岩过程受到岩石含水率、耕作深度和坡度的共同影响,且各因子在不同深度的作用机制不同。该研究为揭示母岩人为风化成土和侵蚀机制初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张晗[5](2019)在《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负荷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大肆破坏已经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剧烈退化和丧失。因此,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为生态系统保育、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此,本文以东江源头—安远县生为研究对象,以安远县气候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水文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等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1997-2017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采用InVEST模型对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评估和定量评价,并对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模拟结果进行模型校验,然后对比分析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的四项生态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的栅格重分类(Reclassify)工具和分位数法(Quantile)对研究区1997-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结果划分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四个重要性分级,叠加四项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安远县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ENVI5.3软件,采用监督分类和支持向量机法对安远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进行解译,四期遥感影像混淆矩阵验证总体精度均高于90%,Kappa系数均高于0.83,均达到了分类精度的要求,并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划分为耕地、园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5大类。园林地是安远县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园林地分布面积最多,耕地其次,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再次,水域最少。1997-2017年,园林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呈现出不断减少的分布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则与之相反,两者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规律,水域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在减少的变化特征。(2)1997-2017年20年来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呈现出先显着减少后不断增加的变化特征,水源涵养功能整体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542×108mm、1.576×108mm、2.462×108mm和3.795×108mm。1997年研究区水源涵养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水源涵养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廉江河流域和镇江河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地区以及东北部山地林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安远县中部地区。研究区2003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与1997年一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中部、东部以及南部山区。2010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也与1997年空间分布趋势相一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区域。2017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中部和南部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水源涵养量总体表现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3)1997年-2017年安远县土壤保持量表现出先减少后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保持功能整体上以增强为主,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土壤保持量分别为4.541×109t、3.961×109 t、5.791×109t和6.047×109 t。空间上,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土壤保持量在空间上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保持量高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西北部、东部、东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北部、中部、南部及西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土壤保持量表现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4)1997-2017年安远县碳储量在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上基本都较为稳定,没有剧烈迁移和变化,但从总量上看,安远县碳储量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碳储量分别为7.064×106t、7.052×106t、7.099×106t、7.041×106t。空间上,四个时期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碳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北部、西部以及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碳储存能力整体表现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或园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5)1997-2017年20年来,安远县食物供给量功能也表现出先衰减后不断上升的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食物供给总量分别为6.144×107KJ、1.521×107KJ、1.749×108KJ和1.780×108KJ。空间上,四个时期内食物供给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较为相似,并无太大差异,但在数值或数量上变化较为明显,食物供给的低值区在全县所有乡镇范围内均有大面积分布,而食物供给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西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所提供的食物供给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整体上表现为:园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通过对研究区1997-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研究区水源涵养和食物供给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大,而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较小。1997年安远县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116664.39hm2、46367.73hm2、26252.28hm2和44561.07hm2;2003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148640.85hm2、27168.57hm2、20075.67 hm2和37960.38hm2;2010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46554.57 hm2、61674.93hm2、65215.26 hm2和60400.71hm2;2017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46554.57hm2、61674.93hm2、65215.26 hm2和60400.71hm2。1997年和2003年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相似,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在全县范围内均有较大面积的分布;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安远县的东北部、中西部、东部以及西南部等区域;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主要以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于东北部、中西部、东部以及南部等区域。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主要位于安远县的西北部、中西部以及南部等区域;中等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部、中部、中西部等区域;高度重要区域与极度重要区域分布特征较为类似,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东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等。安远县生态服务功能高度重要区和极度重要区主要分布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均属于较高的区域。最后根据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分区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远县以及东江源区相关部门的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肖美佳[6](2019)在《坡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坡耕地是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的坡耕地比重达九成。坡耕地是自然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生态系统,目前关于坡耕地的评价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自然因子对于坡耕地的影响,而社会、经济等人为因子对坡耕地的影响关注度还不够。本研究以四川省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地区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图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通过GIS提取了2000,2005,2010和2015年四期坡耕地面积,结合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坡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然后采用DPSIR框架建立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坡耕地资源安全现状,最后利用Meta整合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00-2015年,坡耕地面积减少了3263 km2,缓坡耕地的减少速度明显快于中等坡度坡耕地,小于10°坡耕地面积减少最剧烈,减少了1467 km2,尤其是在省会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坡度>25°不宜耕陡坡耕地面积减少了302km2,但依然有相当的面积,生态退耕有待于继续推进。社会、经济因子与四川省坡耕地面积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生态因子和农业因子的荷载系数相对小。综合推断,对坡耕地面积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其次是社会因素,农业因素和生态因素最弱。(2)揭示了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安全现状。采用DPSIR框架,建立了包括20个指标的坡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涵盖社会、经济、坡耕地属性、管理、土壤养分等多个领域。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坡耕地资源高度安全地区分布在成都周边的7个市和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属于四川省中上水平。中度安全地区包括旅游资源丰富的3个市。低度安全地区包括东部边缘的4个市和绵阳市。临界安全地区包括2个人口大市和广元市,成都区域的发展速度迅速,但与生态发展明显失衡。不安全市包括2个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不能为保障坡耕地资源安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3)提出了四川省坡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基于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和资源安全现状,采用整合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的主要挑战是养分和水土流失。较小坡度耕地(2-15°)的改良办法是增加土壤肥力,辅以水土保持措施,常用的有耕作措施和生物措施(如聚土改土垄作、植物篱)。坡度>25°坡耕地不宜耕,应继续退耕。中等坡度耕地(15-25°)生产力不佳,水土流失强度大,可采用工程措施(如坡面水系工程),合理利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综上,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坡耕地面积减少,且中等坡度耕地面积减少速快于较小坡度耕地,坡耕地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应合理控制人口、规划城镇占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保护坡耕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江叶枫,郭熙[7](2019)在《基于协同克里格的耕层土壤速效钾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万年县配方施肥项目野外采集的耕层(0~20 cm)土壤数据,运用常规性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刻画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值域为33. 46~164. 84 mg·kg-1,均值为82. 04 mg·kg-1,属于4级(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变异系数为30. 49%,呈中等程度变异。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高程、p 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对研究区耕层土壤速效钾空间变异影响极显着(P <0. 01)。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加入辅助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法较普通克里格法可以提高模拟精度,辅助变量个数越多,模拟精度越高,空间异质性描述越详细。通过插值得出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图,可为当地土壤钾素管理和精准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李叶鑫,史东梅,吕刚,王道涵,林姿[8](2018)在《工程堆积体入渗特征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重庆市城镇建设和交通枢纽工程形成的典型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对工程堆积体入渗特征、影响因素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进行研究,筛选重庆市典型工程堆积体最优入渗模型。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初始入渗率可达23.20mm/min,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入渗速率逐渐降低,30min瞬时入渗率为2.3811.32mm/min,稳定入渗率为1.819.05mm/min;(2)工程堆积体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30 min入渗率、60 min入渗率和渗透总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为36.42%57.49%;(3)工程堆积体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渗透总量与容重和含水率均呈负相关关系,与总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渗透总量与6040,4020,2010,105mm碎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52mm碎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工程堆积体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存在差异,其决定系数R2依次为Kastiakov模型(0.899)>通用经验模型(0.893)>Horton模型(0.870)>Philip模型(0.867),Kastiakov模型拟合效果优于通用经验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和预测重庆市工程堆积体入渗过程和入渗能力。
冉卓灵[9](2018)在《岩石碎屑对紫色土水力学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紫色土是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来的初育土,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由于其发育时间短暂,土壤中着分布大量的岩石碎屑,岩石碎屑作为直接从母岩上剥离的部分,完美继承了母岩的特性。岩石碎屑的存在,对土壤的结构、质地、水分特征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岩石碎屑对土壤水力学过程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三叠系飞仙关组紫色页岩与侏罗系遂宁组紫色泥岩及其发育而来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室内制作0.25-2mm、2-5mm、5-10mm粒径岩屑及配置0%、30%、50%、70%、100%比例的模拟土,采用压力膜仪法、水平土柱扩散法、环刀垂直入渗法测定其水力学特性,通过对比分析模拟土的水分特征曲线、水分水平扩散性与垂直入渗性能,探讨岩石碎屑对紫色粘土岩发育土壤的水力学特征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岩屑能够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对于紫色泥岩和紫色页岩模拟土,其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吸湿系数均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得出,对于同一粒径岩屑,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加,整个脱水过程均存在岩屑含量越高,在相同土壤吸力下的含水量就越小且对于岩屑粒径的增大,在相同土壤吸力下的含水量也出现减小的趋势。因此,紫色粘土岩发育的土壤中,岩屑能够显着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2)岩屑能提高土壤的扩散性不同岩屑含量模拟土的非饱和扩散湿润峰前进的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缓。对于飞仙关组模拟土和遂宁组模拟土,当岩屑含量为0.25-2mm时,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大,扩散率也呈现增大趋势;当岩石碎屑为2-5mm和5-10mm时,模拟土的含水量明显小于0.25-2mm岩石碎屑模拟土。同时随着岩屑比例的增加,对于飞仙关组5-10mm岩石碎屑模拟土出现扩散率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对于2-5mm岩石碎屑模拟土而言,扩散率随着含水率增加出现70%>30%>50%>0%的关系;但是对于遂宁组模拟土而言,当岩石碎屑为2-5mm和5-10mm时,70%岩屑比例模拟土扩散率明显大于其余三个比例模拟土,而对于岩屑比例为30%和50%模拟土的扩散率变化曲线则没有明显的大于或者小于的趋势。因此,紫色粘土岩发育的土壤中,岩屑含量的增加能够显着提高土壤非饱和扩散率。(3)岩屑能提高土壤的入渗性能不同岩屑含量和粒径模拟土渗透水量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出现先上下波动随后逐渐稳定的现象。同时,随着岩石碎屑粒径的增大和比例的增多,其渗透速率呈现增大的趋势。因此,紫色粘土岩发育的土壤中,岩石碎屑的存在能显着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同时入渗速率与岩石碎屑含量和粒径呈现正相关关系。(4)母岩性质影响了紫色泥岩与紫色页岩土壤的水力学特性紫色粘土岩均容易风化成土,但由于母岩沉积类型的不同,其风化速率与成土速率上遂宁组紫色泥岩均要显着高于飞仙关组紫色页岩。总体而言,遂宁组紫色泥岩相较于飞仙关紫色页岩,其孔隙面积占比较大,在基础理化特性上,紫色页岩的粘粒较紫色泥岩要高,紫色页岩岩石碎屑较紫色泥岩岩屑质地更加坚硬。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基础特性的差异,就决定紫色页岩土壤与紫色泥岩土壤之间的水力学行为特性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在相同的岩屑粒径和含量下,紫色页岩土壤较紫色泥岩土壤,其持水能力更强,扩散性与渗透性较差。紫色粘土岩发育土壤中的岩石碎屑能够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土壤的扩散性与渗透性能,且与岩石碎屑的含量和粒径变化关系显着。同时,母岩特性决定了紫色页岩土壤持水能力较泥岩土壤要强,而扩散性与渗透性能要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紫色粘土岩土壤区土壤水管理与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可促进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丁文斌[10](2017)在《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及调控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坡耕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构成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主要部分,以坡耕地为利用方式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而坡耕地粮食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51/3;紫色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约占长江上游总土地面积的18%,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这两省内的紫色土占全国总紫色土面积的75%以上。紫色土具有明显的高生产力性、快速风化性和强侵蚀性。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多石质,基岩埋深较浅,仅40100cm,土壤孔隙度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高,水力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大。坡耕地土壤剖面构形特征、理化性状及耕性特征是影响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根本原因;了解坡耕地土壤质量变化及稳定性特征、建立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提出坡耕地土壤质量的优化途径是坡耕地土壤质量定量化评价以及坡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重庆合川、江西兴国、云南楚雄三个地点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揭示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剖面构型特征、分析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耕性特征的差异性;采用室内环刀法分别测定了土壤入渗及水库特征,分析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入渗及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土壤干筛和湿筛、土壤崩解及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MDS),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并通过资料查阅及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各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适宜性阈值,提出了基于DPSIR坡耕地合理耕层的优化途径;最后针对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生物埂在次降雨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物理、力学特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表土层(约占整个作物根系的60%以上),在心土层有少量分布(占作物根系的20%左右),而底土层几乎没有农作物根系存在;不同地点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含量和粉粒含量为主,且0—20 cm土壤粘粒(<0.001 mm)含量显着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壤容重随坡耕地土层垂直深度变化表现为0—20 cm<20—40 cm<40—60 cm;3个地点坡耕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的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耕作层(0—20 cm)>心土层(20—40 cm)>底土层(40—60 cm);重庆合川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最高(1.43 g/cm3),土壤总孔隙度(45.97%)和毛管孔隙度(34.36%)最小;同一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随垂直深度变化明显。从土壤质量角度看,坡耕地0—20 cm耕层土壤物理质量要优于20—40 cm心土层和40—60 cm底土层。(2)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养分、耕性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均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楚雄(28.80g/kg)、江西兴国(9.03 g/kg)、重庆合川(8.80 g/kg);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坡耕地0—20 cm土壤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含量;坡耕地不同垂直层次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速效养分主要在0—20 cm耕层富集,而20—40 cm和40—60 cm土层则无显着差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贯入阻力均表现为重庆合川>云南楚雄>江西兴国,且随土层垂直深度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贯入阻力值增加;不同地点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依次为15.39、14.74、10.66kg/cm2,土壤贯入阻力则分别为424.83、252.50、188.87kPa,这说明重庆合川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可以较好抵抗降雨、耕作的剪切破坏能力以及耕作机械碾压能力。(3)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累积入渗量表现为云南楚雄>重庆合川>江西兴国,耕层土壤入渗特征随垂直深度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土壤入渗随着土层深度减小。Kostiakov模型适用于拟合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020cm土层土壤入渗过程;而2040cm土层Horton模型适用于重庆合川和云南楚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总库容的大小表现为云南楚雄(1052.52t/hm2)>江西兴国(974.15 t/hm2)>重庆合川(867.30 t/hm2);土壤水死库容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水总库容的变化规律一致;兴利库容大小依次为重庆合川(293.02 t/hm2)>云南楚雄(291.89t/hm2)>江西兴国(182.28 t/hm2);最大有效库容以云南楚雄(873.311 t/hm2)最大;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库特征均表现为0—20 cm耕作层大于20—40 cm心土层和40—60 cm底土层。耕层土壤入渗性能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而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与土壤容重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和0.525;土壤总孔隙度与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和0.635;土壤入渗性能与机械组成的相关性表现为,与10.05mm呈正相关,与0.050.001mm和<0.001mm呈负相关。土壤库容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0210.451之间,土壤水库特性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因土壤属性差异而表现出不同团聚体分布特征。>0.25mm风干团聚体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合川(97.716%)>云南楚雄(94.430%)>江西兴国(90.875%);紫色土坡耕地土壤>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较风干团聚体含量明显降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具体表现为云南楚雄(86.118%)>重庆合川(83.769%)>江西兴国(65.805%);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表现为江西兴国(34.195%)>重庆合川(16.231%)>云南楚雄(13.882%);020cm土层>0.25mm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小于2040cm和4060cm土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风干团聚体分形维数,重庆合川介于1.792.38之间,江西兴国在2.012.30的范围内变化,云南楚雄数值在2.162.52之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表现为云南楚雄>江西兴国>重庆合川,同一地点不同土层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总体表现为020cm>2040cm>4060cm,即020cm土层土壤结构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具有相同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重庆合川(GMD:4.975,MWD:1.014)>云南楚雄(GMD:3.977,MWD:1.012)>江西兴国(GMD:2.808,MWD:1.008);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最终破损率表现为江西兴国(86.667%)>重庆合川(78.333%)>云南楚雄(45.333%);耕层水稳定性指数数值大小表现为云南楚雄最大(0.686),重庆合川次之(0.550),江西兴国最小(0.211);在土壤含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抗剪强度随土壤所承受垂直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大;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所受垂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以云南楚雄土壤抗剪强度增加幅度最大,增大幅度≥300;以重庆合川次之,增加幅度介于273299之间;江西兴国随压力的增大增大幅度为130299;随着含水率增加,土壤抗剪强度下降,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降低土壤粘聚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5)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有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贯入阻力、土壤有机质、>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田面坡度6个指标。合理耕层适宜性阈值范围分别如下:有效土层厚度25100cm之间、土壤容重介于1.151.45g/cm3范围、总孔隙度在46%56%、田间持水量>35%、有机质含量>10g/kg;不同地点坡耕地耕层土壤耕性指标平均值均在适宜值范围,而20—40 cm和40—60 cm的评价指标数值超出耕性适宜范围而20—40cm和40—60cm的个别指标数值超出耕性适宜范围;耕性指标良好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高低,因此可在当地采取适当耕作措施(如一般22—24 cm以下深松、深土培肥等)进行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改良,如选择深松、有机肥培肥、秸秆还田等合适耕作措施,以实现对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有效改善;基于DPSIR的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控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持坡耕地数量和质量可持续性;二是强化坡耕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坡耕地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坡耕地效益和质量安全;四为制定耕地保护标准,确保耕地保护的长效性。(6)坡耕地生物埂根系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土层中存在差异,根径级越小的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层附近的位置,而深层次的土壤主要由较粗根径级的根系穿插生长。生物埂土壤容重、孔隙度特征、田间持水量随干湿作用时间变化差异显着。在次降雨前,各层次桑树生物埂土壤容重在1.191.38 g/cm3之间,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在次降雨之后随干湿水平变化,土壤容重呈现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数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干湿作用第0天第1天时间。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呈近似线性衰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和0.7251;各层次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干湿效应作用下呈先衰减后恢复的“V”型变化趋势;土壤粘聚力衰减程度依次为3040cm(18.11Kpa)>010cm(15.80Kpa)>1020 cm(15.28Kpa)>2030cm(6.99kpa),土壤内摩擦角以010cm层土壤衰减程度最大(14.69°),3040cm的衰减程度最小(12.84°);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所恢复,但均未达到降雨前的水平,粘聚力恢复程度以3040cm最大(14.24Kpa),2030cm最小(0.99Kpa),内摩擦角恢复程度的顺序为010cm(13.33°)>1020cm(11.71°)>2030cm(11.02°)>3040cm(9.54°);桑树生物埂不同根系径级土体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与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达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010.793之间。
二、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论文提纲范文)
(1)耕作引起的紫色泥岩破碎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侵蚀研究进展 |
1.2.2 耕作破碎母岩及其引起的岩屑运动研究进展 |
1.2.3 土壤碎石(岩屑)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模拟耕作试验 |
2.2.2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
第3章 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和岩屑运动特征 |
3.1 砾石示踪法测定母岩破碎运动的可靠性验证 |
3.1.1 砾石示踪法测定结果 |
3.1.2 基岩染色示踪法测定结果 |
3.1.3 两种示踪方法的结果对比 |
3.2 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特征 |
3.2.1 不同坡度上耕作引起的母岩破碎特征 |
3.2.2 不同耕作深度引起的母岩破碎特征 |
3.3 耕作破碎母岩引起的岩屑运动特征 |
3.3.1 耕作破碎裸岩产生的岩屑平均位移 |
3.3.2 耕作破碎裸岩引起的不同深层岩屑的运动特征 |
3.3.3 耕作破碎覆土母岩引起的岩屑和土壤运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耕作引起的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变化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 |
4.1 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对坡面入渗的影响 |
4.1.1 入渗过程 |
4.1.2 入渗参数 |
4.2 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4.2.1 初始产流时间 |
4.2.2 径流率和径流含沙率 |
4.2.3 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
4.3 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1 流速 |
4.3.2 水动力参数 |
4.4 土壤-岩屑混合体厚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4.4.1 产沙过程 |
4.4.2 产沙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耕作引起的岩屑含量变化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 |
5.1 岩屑含量对坡面入渗的影响 |
5.1.1 入渗过程 |
5.1.2 入渗参数 |
5.2 岩屑含量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5.2.1 初始产流时间 |
5.2.2 径流率和径流含沙率 |
5.2.3 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
5.3 岩屑含量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5.3.1 流速 |
5.3.2 水动力参数 |
5.4 岩屑含量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5.4.1 产沙过程 |
5.4.2 产沙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作引起的岩屑垂直分布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 |
6.1 岩屑垂直分布对坡面入渗的影响 |
6.1.1 入渗过程 |
6.1.2 入渗参数 |
6.2 岩屑垂直分布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6.2.1 初始产流时间 |
6.2.2 径流率和径流含沙率 |
6.2.3 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
6.3 岩屑垂直分布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6.3.1 流速 |
6.3.2 水动力参数 |
6.4 岩屑垂直分布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6.4.1 产沙过程 |
6.4.2 产沙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坡度对土壤-岩屑混合体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 |
7.1 坡度对坡面入渗的影响 |
7.1.1 入渗过程 |
7.1.2 入渗参数 |
7.2 坡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7.2.1 初始产流时间 |
7.2.2 径流率和径流含沙率 |
7.2.3 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
7.3 坡度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7.3.1 流速 |
7.3.2 水动力参数 |
7.4 坡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7.4.1 产沙过程 |
7.4.2 产沙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作破碎母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机制 |
8.1 耕作破碎裸露母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机制 |
8.2 耕作破碎覆土母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3.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拟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
2.2.2 生态资产研究进展 |
2.3 理论基础 |
2.3.1 生态空间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2.1 地质地貌 |
3.1.2.2 气候水文 |
3.1.2.3 土壤 |
3.1.2.4 生物资源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3.1 人口民族 |
3.1.3.2 经济发展 |
3.1.4 主要生态问题 |
3.1.4.1 耕地垦殖率高、分布破碎 |
3.1.4.2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
3.1.4.3 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防治严峻 |
3.1.4.4 矿产资源与生态空间重叠 |
3.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3.2.1 遥感影像数据 |
3.2.2 气象数据 |
3.2.3 DEM数据 |
3.2.4 NPP数据 |
3.2.5 自然资源数据 |
3.2.6 其他辅助数据 |
第四章 生态空间识别分类体系构建 |
4.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4.1.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4.1.1.1 水土流失敏感性 |
4.1.1.2 石漠化敏感性 |
4.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4.1.2.1 水源涵养重要性 |
4.1.2.2 水土保持重要性 |
4.1.2.3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 |
4.1.3 生态保护重要区集成 |
4.2 禁止开发区与其他保护地识别 |
4.3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与分类 |
4.3.1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原则 |
4.3.2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方案 |
4.3.2.1 生态空间分类标准 |
4.3.2.2 生态空间数据修正 |
第五章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分析 |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
5.1.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 |
5.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 |
5.1.3 生态保护重要区结果分析 |
5.2 禁止开发区与其他保护地识别结果 |
5.2.1 禁止开发区 |
5.2.2 其他保护地 |
5.3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分析 |
5.3.1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 |
5.3.2 生态空间构成分析 |
5.3.3 生态空间分布格局 |
第六章 生态空间生态资产评估及管控建议 |
6.1 生态资产评估方法 |
6.1.1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2 生态资产评估结果 |
6.2.1 生态资产总价值 |
6.2.2 生态资产结构 |
6.3 生态空间管控建议 |
6.3.1 生态空间管控分区 |
6.3.2 生态空间管控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3)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层建造 |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4.1 大地构造环境 |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历史地震 |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平面特征 |
3.1.2 垂直特征 |
3.2 峡谷特征 |
3.2.1 谷底特征 |
3.2.2 谷坡特征 |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
3.3 地层岩性 |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
3.4 地质构造 |
3.5 地震活动 |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
3.6.1 降水特征 |
3.6.2 水文地质特征 |
3.7 人类工程活动 |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3.8.2 地形变场 |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
4.4.3 信息量计算 |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
5.3.3 权重的组合 |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耕作引起的紫色土母岩破碎运动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过程 |
1.4 计算及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破碎母岩平均位移 |
2.2 不同深度破碎母岩运动特征 |
3 讨论 |
3.1 耕作破碎母岩示踪方法 |
3.2 岩石含水率对母岩破碎运动影响机制 |
3.3 耕作深度对母岩破碎运动影响机制 |
3.4 坡度对母岩破碎运动影响机制 |
4 结论 |
(5)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及研究历程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
1.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及方法 |
1.3.4 InVEST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6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理论分析 |
1.4.1 系统科学理论 |
1.4.2 运筹学理论 |
1.4.3 生态学理论 |
1.4.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1.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水文状况 |
2.2 社会经济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 安远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3.1 遥感数据来源 |
3.2 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
3.2.1 辐射校正 |
3.2.2 大气校正 |
3.2.3 几何校正 |
3.2.4 图像镶嵌 |
3.2.5 影像裁剪 |
3.2.6 图像增强 |
3.3 安远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 |
4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4.1 InVEST模型简介 |
4.2 水源涵养模型 |
4.2.1 模型原理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模型校验 |
4.2.4 不同时期产水量模拟 |
4.3 土壤保持模型 |
4.3.1 模型原理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模型校验 |
4.4 固碳功能模型 |
4.4.1 模型原理 |
4.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5 食物供给 |
4.5.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与分析 |
5.1 水源涵养功能 |
5.1.1 水源涵养时间变化特征 |
5.1.2 水源涵养空间分布特征 |
5.1.3 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分析 |
5.1.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水源涵养量及其变化分析 |
5.2 土壤保持功能 |
5.2.1 土壤保持量时间变化特征 |
5.2.2 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分析 |
5.2.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土壤保持量及其变化分析 |
5.3 碳储量功能 |
5.3.1 碳储量时间变化特征 |
5.3.2 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3.3 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
5.3.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碳储量及其变化分析 |
5.4 食物供给功能 |
5.4.1 食物供给时间变化分析 |
5.4.2 食物供给空间分布特征 |
5.4.3 食物供给时空变化分析 |
5.4.4 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食物供给量变化分析 |
6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综合分区 |
6.1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
6.1.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
6.1.2 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
6.1.3 碳储量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
6.1.4 食物供给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
6.2 综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综合分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不足 |
7.2.1 讨论 |
7.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6)坡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国坡耕地概况 |
1.2.2 坡耕地研究进展 |
1.2.3 坡耕地变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4 耕地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3 坡耕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坡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2.2.2 坡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
2.2.3 坡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数据来源 |
2.4.3 研究方法 |
2.4.4 数据分析软件 |
第三章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3.1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 |
3.1.1 四川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3.1.2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时间变化特征 |
3.1.3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空间变化特征 |
3.2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3.2.1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2.2 坡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子区域性特征 |
3.3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
4.1 DPSIR模型概况 |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组成 |
4.2.3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3 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
5.1 调整人口、经济、城市化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减少坡耕地的压力 |
5.2 提高坡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利用 |
5.2.1 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整合分析方法 |
5.2.2 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6.2 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
6.3 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协同克里格的耕层土壤速效钾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土壤采样与数据处理 |
1.3 模拟精度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1.1 土壤速效钾 |
2.1.2 土壤类型与成土母质 |
2.1.3 土壤速效钾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1.4 土壤速效钾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2.2 土壤速效钾的半变异函数分析 |
2.3 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模拟 |
3 讨论 |
(8)工程堆积体入渗特征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工程堆积体入渗过程分析 |
2.2 工程堆积体入渗特征 |
2.3 工程堆积体入渗影响因子 |
2.4 工程堆积体入渗模型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9)岩石碎屑对紫色土水力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1.2 土壤水分水平扩散 |
1.3 土壤水分垂直入渗 |
1.4 紫色粘土岩及其发育土壤的特征 |
1.5 岩石碎屑对土壤水力学过程的影响 |
1.6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材料与方法 |
2.5.1 研究区概况 |
2.5.2 样品采集 |
2.5.3 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岩石碎屑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1 模拟土的水分特征常数 |
3.2 模拟土水分特征曲线 |
3.3 小结 |
第4章 岩石碎屑对土壤水分水平扩散的影响 |
4.1 模拟土扩散的湿润峰前进情况 |
4.2 模拟土的θ=f(λ)关系曲线 |
4.3 模拟土的扩散速率(D) |
4.4 小结 |
第5章 岩石碎屑对土壤水分垂直渗透的影响 |
5.1 飞仙关组模拟土垂直入渗情况 |
5.2 遂宁组模拟土垂直入渗情况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及调控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资源概述 |
1.1.1 坡耕地类型、数量及分布 |
1.1.2 坡耕地主要的土壤类型 |
1.2 坡耕地土壤剖面构型特征 |
1.2.1 坡耕地耕层土壤剖面构型 |
1.2.2 坡耕地土壤剖面构型形成过程 |
1.3 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 |
1.3.1 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坡耕地土壤侵蚀退化过程 |
1.3.3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
1.3.4 植被盖度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
1.4 坡耕地土壤质量研究 |
1.4.1 土壤质量评价 |
1.4.2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
1.4.3 坡耕地耕层主要障碍因素 |
1.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1 存在问题 |
1.5.2 发展趋势 |
1.6 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1.1 研究目的 |
2.1.2 主要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调查及采样方法 |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3.3 土壤入渗及水库特征计算方法 |
2.3.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2.3.5 土壤力学指标测试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理化及耕性特征 |
3.1 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特征差异性分析 |
3.2 坡耕地耕层化学特征差异性分析 |
3.2.1 耕层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
3.2.2 耕层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
3.3 坡耕地耕层土壤耕性差异性分析 |
3.3.1 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
3.3.2 坡耕地耕层土壤贯入阻力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水库特征 |
4.1 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特征 |
4.1.1 耕层土壤累积入渗量差异特征 |
4.1.2 土壤入渗速率变化特征 |
4.1.3 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过程拟合 |
4.2 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库特征 |
4.3 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土壤水库的影响因素 |
4.3.1 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影响因子分析 |
4.3.2 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库影响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特征 |
5.1 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分形特征 |
5.1.1 基于干湿筛的土壤团聚体结构 |
5.1.2 土壤团聚体结构分形特征 |
5.2 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5.3 坡耕地土壤抗侵蚀性特征 |
5.4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特征分析 |
5.4.1 垂直压力对土壤抗剪强度影响 |
5.4.2 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及调控 |
6.1 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 |
6.2 坡耕地耕层最小数据集建立 |
6.3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适宜性分析 |
6.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
6.3.2 坡耕地耕层土壤参数适宜性阈值 |
6.4 基于DPSIR的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 |
6.4.1 坡耕地合理耕层特征 |
6.4.2 DPSIR原理 |
6.4.3 DPSIR的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途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紫色土坡耕地生物埂措施效应分析 |
7.1 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关键技术 |
7.2 桑树生物埂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
7.3 次降雨干湿作用下桑树生物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7.3.1 生物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对暴雨的响应 |
7.3.2 不同干湿作用下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7.4 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对干湿作用的响应特征 |
7.5 桑树根系分布特征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实验附图 |
致谢 |
参加课题、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四、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论文参考文献)
- [1]耕作引起的紫色泥岩破碎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D]. 许海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2]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D]. 鲁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耕作引起的紫色土母岩破碎运动定量分析[J]. 许海超,张建辉,戴佳栋,王勇,王恒,向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7)
- [5]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 张晗.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坡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安全评价[D]. 肖美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7]基于协同克里格的耕层土壤速效钾空间异质性研究[J]. 江叶枫,郭熙.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1)
- [8]工程堆积体入渗特征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评价[J]. 李叶鑫,史东梅,吕刚,王道涵,林姿.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 [9]岩石碎屑对紫色土水力学特性的影响[D]. 冉卓灵. 西南大学, 2018(01)
- [10]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及调控途径研究[D]. 丁文斌.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