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SP点焊智能控制系统中AD电路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兴[1](2021)在《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要求,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多的小型分布式电源引入到普通家庭社区中,形成了基于电能路由器的智能型能源互联网,而电能路由器作为该网络的核心设备,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入户后的功率控制和能量管理。本文主要对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方案进行了详尽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单相电能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及实现方法;并对电能路由器的模块和拓扑进行设计,使之可以实现交直流分布式电源、交直流用电设备以及储能装置的即插即用,并且具备孤网和并网两种运行模式,尽可能地利用分布式电源和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接着,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电能路由器各部分电气设备的能量管理方案。并且搭建硬件实验平台,研制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试验样机,对电能路由器的基本功能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本文对单相电能路由器在孤网工况下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状态的分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将电能路由器在孤网下的运行状态分为4种模式,各模式之间灵活转换以实现功率平衡。接着,以最大化满足家庭住户的用电需求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负荷切除和重连的优化方法。并在硬件实验平台上完成该优化方法的实验验证。最后,提出了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并网运行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建立居民用电模型,提出了多时间尺度下电能花费最小的优化目标函数,并给出运行约束条件,选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求解。根据求解结果,来实时调整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从而改变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实现电能路由器能量管理的实时优化,最大程度减少电能路由器用户的用电花费。并建立具体算例,对优化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同时在硬件实验平台上对该经济性优化方法进行完整的硬件实现。
刘浩波[2](2021)在《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窄间隙P-GMAW无线监测及缺陷诊断研究》文中指出中厚板窄间隙P-GMAW焊接因为其焊接过程填充金属少,热变形小,成本低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船舶等领域,但是其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环境比较敏感,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焊接缺陷,倘若可以对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进行质量监测,那么在焊接缺陷出现之前,就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焊接质量,因此对焊接质量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传感器对焊接过程进行信息获取是进行焊接质量监测最为关键的环节。传统的焊接监测过程使用单一电弧传感器采集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电信号,所获取的焊接监测信息单一、片面且易受焊接环境的影响,焊接监测结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本文开发了一套用于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的多信息无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采用电弧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设备同时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和图像信号进行采集,利用不同类型传感器信息之间的冗余性和互补性提高焊接监测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取多传感信息中的特征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焊缝侧壁熔合状态的诊断。首先,通过对焊接过程多信息质量监测的研究现状调研和实际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的特点,明确了多信息无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由此确定了通信方案和系统总体架构,对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对多信息无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硬件电路系统进行了开发,主要包括多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相关供电电路模块的电路设计和核心芯片选型,通过绘制原理图和PCB图完成了监测系统核心控制板的开发。然后,开发了核心功能模块的软件程序,主要包括焊接过程中多信息高速采集程序的开发、无线模块ALK_8266与核心处理芯片之间的板级通信程序的开发和无线模块之间通信协议和组网配置程序的开发,对无线通信过程进行了调试和精度测试。通过Lab View平台开发了上位机监测界面,实现了对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中多种焊接信息的集中采集和显示。最后,进行多组不同侧壁熔合状况的焊接试验,对采集的焊接多传感信息提取特征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实现了对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中侧壁熔合状况的高准确率分类识别。
邵蒙[3](2020)在《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大型望远镜预测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望远镜系统是一种在天文观测、空间通信、空间目标监测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综合型远程观测设备。望远镜的口径直接决定了其远程观测能力,随着望远镜口径的不断增大,伺服系统驱动电机承载的负载也随之增大。一方面,直接驱动方式以其连接刚度高、无齿轮间隙等优点,近年来在大型望远镜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另一方面,较大口径的望远镜系统要求驱动电机提供更大的力矩来带动望远镜负载转动。相比直流有刷电机,交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以其较高的转矩惯量比、更强的可靠性以及优良的低速性能成为望远镜直驱系统驱动电机的首选。近年来,国际上已经有多款建成的或计划在建的大型望远镜系统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传动方式。但是国内对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直驱形式的大型望远镜系统的研制工作相对较少,相关技术的研究相对还不够完善。因此,开展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直驱形式的望远镜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对其伺服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课题将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某地基光电望远镜为依托,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通过采用预测控制等复合控制策略,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改善望远镜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并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为大型望远镜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发,提供一些思路并积累相关的工程经验。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完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器硬件装置研制,并在此装置基础上完成了基于矢量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算法的嵌入式实现,为工程项目提供了硬件平台。采用正弦扫频法对望远镜方位轴转台系统进行频率测试,获得了望远镜方位轴转台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另一方面,为了获得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基于滑模参数观测器的机械参数辨识方法,对望远镜方位轴转台系统的主要机械参数—转动惯量进行辨识,该结果可以用于本文设计的预测控制器中。在滑模观测器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结构改进,使参数的调整变得简单。然后分析了滑模观测器其自身的低通滤波特性,分析了观测器增益参数对其观测输出效果的影响。通过该方法设计的观测器,十分利于工程在线调整,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观测效果。为了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预测和滑模补偿的鲁棒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策略改善系统动态响应性能。为了克服模型失配、参数摄动等未建模扰动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引入了滑模控制补偿结构。该方法可以在不损害预测控制器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对由模型失配、参数摄动等系统内部扰动造成的影响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详细介绍了PMSM控制系统各环路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对望远镜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扰动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类扰动对传统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造成的影响。为了克服各类扰动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和观测器补偿的抗扰动复合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高阶终端滑模观测器(High-order terminal sliding mode observer,HTSMO)的速度预测跟踪控制器和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位置预测跟踪控制器。该方法通过设计扰动观测器并行于预测控制器的复合控制结构,实现对系统扰动的在线估计和前馈补偿,来抑制系统扰动对控制效果的不利影响。该控制策略可以在保证预测控制器原有良好动态性能的同时,较大程度地增强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鲁棒性,并最终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方法,系统跟踪0.001°/s位置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的跟踪误差RMS值分别降低了46.2%和30.4%。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鲁棒广义预测控制和观测器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跟踪控制策略,不仅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调试方便等结构优势,同时可以使被控系统具有更快的动态性能和更强的抗扰动能力,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
汤宇航[4](2020)在《基于DSP与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水电站投入使用,保障水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调速系统是水电机组的核心,需要对其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和高效的故障诊断。本系统实时采集和处理水轮机调速系统的各项关键参数,以获取调速系统的状态,从而实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功能。本文针对水轮机组调速系统的特点和重要参数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具有模拟量信号、频率信号和开关量信号采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系统采用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DSP处理器外围电路、调试接口电路和外部SRAM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采用FPGA器件EP4CE6E22C8N作为系统辅助处理器以拓展系统I/O接口。根据信号采集理论和系统精度要求,对ADC模数转换模块和DAC数模转换模块进行了合理的芯片选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调理电路。根据硬件电路的结构特点和DSP程序工程实现的具体要求,开发了各功能模块的软件程序。本系统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采用千兆以太网通信技术。系统通过MAC芯片AX88180和PHY芯片RTL8211E实现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采用uIP极小型协议栈作为TCP/IP协议栈以规范网络层和传输层的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高速稳定的数据通信。本文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测试,并根据系统要求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模块功能正常且采集速度和精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可用于水轮机组调速系统等多种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任务。
张嘉伟[5](2020)在《基于智能控制的大容量航空电源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航空设备的负载特性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控制技术已逐渐不满足电源系统的控制要求。本文根据中频电源的基本特性,结合设计指标,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对大容量航空地面电源的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文中首先分析总结了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航空地面电源的发展现状。根据电源主电路的拓扑结构选择SPWM技术作为逆变电路的调制技术,指出了数字PID算法应用于电源系统中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模糊控制算法参数整定过程具有人为主观性的缺点,选择蚁群优化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并行优化,建立蚁群模糊系统对逆变电路进行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对逆变电路部分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对比了模糊控制系统和蚁群模糊系统两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蚁群模糊系统控制策略能够满足本次电源的设计指标。其次进行了系统设计开发,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部分。整个硬件系统主要由主电路、驱动电路、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对每部分电路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元器件相应参数的计算和选型工作,主控制芯片选择TI公司的DSP—高性能系列中的TMS320F2812;软件设计采用CCS3.3作为DSP的开发环境,对DSP的程序进行编写,主要包括主程序、系统初始化、中断程序等功能模块。其中,中断程序具有以下功能:SPWM驱动信号的产生、AD采样的实现和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最后搭建出电源整机装置,对400 Hz大容量航空地面电源系统的性能进行软硬件联合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输出电压的THD小于2%,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岳冶[6](2020)在《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系统运行时用户侧负荷不平衡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由此导致的系统参数不平衡、供电电压质量变差、功率因数降低等问题是当代学者研究的课题,随着工业发展,大负荷投入带来的问题变得更具研究价值。目前采用补偿装置使电力系统智能平衡化,以此提高功率因数、稳定三相系统参数的方法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大负荷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展开研究,采用TCR+TSC型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补偿装置,应用相关补偿算法和电压、无功功率双闭环负反馈控制,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可行性和优越的补偿效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系统中不平衡负荷带来的损耗问题,说明解决负荷不平衡问题的必要性。综合几种降低不平衡负荷影响的方案,提出利用补偿装置平衡负荷的方案。2.进行不平衡补偿算法的研究。以斯坦门茨(Steinmentz)补偿算法为基础,以三种可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的算法入手,说明如何应用在补偿装置中。最后以补偿装置的控制方式为基本原理,补偿算法为核心,对算法进行MATLAB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何种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工程中。3.详细介绍补偿装置的原理及控制方式。包括TCR+TSC综合型SVC补偿装置的原理和优越性,电压、无功功率PID双闭环控制方式及在九区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十三区智能投切控制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第四章SVC补偿装置软硬件设计理论。4.对本次课题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以TMS320F28335浮点DSP控制芯片为控制核心,还包括互感器信号转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保护滤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光耦隔离电路、通讯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外扩存储电路、时钟电路、上电复位电路等内容。软件设计部分以模块化思想进行流程图设计,介绍了DSP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投切、控制算法应用、同步触发设计。5.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得出各种算法的仿真曲线,分析比较哪种算法最优,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运行中,观察分析TCR+TSC型SVC在中低压系统中理想的补偿效果。
钟磊[7](2020)在《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阻点焊作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五金、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器件、设备的小型化,微型零件的电阻点焊的应用越来越多。微型零件焊接中,焊件热惯性小,温度易随电流瞬时值波动;焊件尺寸小,结合面与外表面温差小,在贴合面上难以形成集中加热的效果;其焊接质量易受焊件镀层、氧化层、表面粗糙度等焊件表面状况的影响。因此微型零件焊接需要精确控制焊接电流、焊接时间以及电极形状、电极压力等因素。因此研究焊接参数调节精密、动态响应速度快且控制模式多样化的电阻点焊电源,对提高微型零件的焊点质量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微型件电阻点焊的特点,设计了一款4k A单极性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电源包括恒流、恒压、恒功率及分阶段复合的多种控制模式,同时设计三段放电波形以满足不同焊接工艺需求。此外,在4k A单极性电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2k A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可以避免单面双点焊中由极性效应造成的正负焊点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电源的工艺适应性。4k A单极性电源主电路采用Buck降压斩波电路,2k A变极性电源主电路采用H桥逆变电路,本文计算了主电路的关键参数并进行元器件选型。控制系统以Microchip公司的PIC32MK1024MCF064芯片为核心,设计了相关控制电路,基于C语言编程设计了电源的控制软件。在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制作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PCB板,完成样机装配并搭建试验平台,对电源控制效果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源能够实现稳定的恒流、恒压、恒功率和两种复合控制,所研制的4k A单极性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电流上升速度快、纹波小,参数控制精确,可以实现对微型件的高品质焊接。设计的恒压恒流复合控制模式可以自动适应焊件表面状况,根据焊件表面状况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大小,减少接触电阻变化对微型件点焊质量的影响,避免焊接飞溅;恒脉宽恒流复合控制模式提供了一种击穿微型件表面致密镀层的方法,实现高致密镀层焊件的可靠焊接。此外,所研制的2k A变极性电源具有脉宽控制模式,其电流上升速度快、纹波小,焊接参数设置灵活、精确,进一步提升了电源用于单面双点焊的工艺适应性。
付凯林[8](2016)在《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电源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出于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汽车刹车片性能不够稳定的考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钢板网片式钢背刹车片生产技术,因其成本非常高,所以国内目前并未引进这样的生产线。电容储能点焊对电网供电容量要求较低,而且它还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焊接电流波形陡,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薄件、大厚度比和异型金属材料的焊接。所以采用电容储能点焊也可以实现钢板网片式钢背刹车片的焊接,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储能点焊机是需要电源系统的,为此本文研究了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的电源系统。文中对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电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以及人机界面的设计等。文中构思了系统整体结构,对系统中主要器件进行详细的设计及选型,如电容器组、焊接变压器和可控硅等。采用电压跟踪限流充电方式对电容器组充电,通过可控硅来控制对焊接变压器放电,进而形成焊接电流对焊件进行焊接。以功能强大的TMS320VC5402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控芯片的最小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同步脉冲发生电路、焊接启动信号电路、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电磁气阀驱动电路、可控硅的触发电路以及焊接电流信号采集电路、故障警报指示电路等。利用TMS320VC5402灵活的McBSP接口,设置其为时钟停止模式,使其兼容SPI协议,然后通过SPI协议成功与触摸屏控制器通信,设计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的友好人机界面。此外,就本系统进行了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和子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又包含了充电控制程序设计、焊接控制程序设计、间隙子程序设计、维持子程序设计、故障警报指示程序设计及触摸屏程序设计等。并且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分别对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本文设计的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电源系统不仅可以为钢板网片式钢背刹车片的焊接提供可靠的电源,也为其他电容储能点焊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平台。
胡国华[9](2015)在《基于DSP软开关逆变点焊电源的研究》文中认为逆变点焊电源是点焊电源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软开关技术能充分利用电路中器件和线路寄生参数,不仅减少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应力,而且能降低电磁干扰,从而使逆变点焊电源的性能在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电源的效率方面得以提高。本文着重对逆变点焊电源软开关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详细分析了ZVS-PSFB变换器的电气原理以及换流方式,对比目前三种主流新型软开关拓扑结构,并结合逆变点焊电源自身的特点,选用了一种带辅助网络的新型ZVS拓扑结构,该拓扑能够协助滞后桥臂在较轻负载时也能实现软开关,扩宽其软开关范围。分析了该新型ZVS拓扑结构的各工作状态,推导了其主要的电气参数关系,并利用saber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归纳了并联谐振电容和辅助网络参数变化对开关管软开关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对新型ZVS逆变点焊电源主电路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其主要器件的具体参数。本课题对带辅助网络的新型ZVS拓扑实验样机进行了设计与搭建,并进行了部分实验。在控制方面,选用TI公司生产的C2000系列DSP芯片TMS320F28335作为控制核心处理器,设计了其外围电路、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IGBT驱动电路以及键盘电路和LCD显示电路,并对其软件设计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带辅助网络的新型软开关拓扑结构的逆变点焊电源拓宽了滞后桥臂的软开关范围,在负载较轻时也能实现滞后桥臂的软开关。
余航[10](2014)在《逆变电阻点焊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先进制造技术正朝着精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逆变电阻点焊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阻点焊电源产品存在如下问题:硬件上多数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核心,其运行速度与数据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焊接控制系统越来越高的实时性和控制精度要求,普遍存在控制算法单一,适应性差,系统开放程度不够,功能扩展性差的缺点;人机界面设计单一,多为按键与数码管或液晶屏配合,操作复杂,在不同机型之间的可移植性不高、兼容性差;多数产品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不能适应大规模使用电阻焊机的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ARM双核架构的逆变电阻点焊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DSP负责焊接过程的多信息检测与实时控制,焊接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对焊接回路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采样,经PID运算处理后输出PWM驱动信号,实现焊接闭环控制。ARM上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完成焊接数据管理及通信功能。同时,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基于当前主流的Qt/Embedded嵌入式GUI,ARM与底层控制芯片DSP之间采用SPI总线通信,控制系统与PC端上位机的通信采用Modbus/TCP协议,用户可通过PC端上位机界面完成对网络中的各台焊机的焊接规范设置,并对这些焊机其进行集中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人机交互界面更为友好,试样焊接质量优良,达到了预期的焊接工艺要求。此外,其网络通信功能可以很好的满足大规模使用电阻点焊电源的应用需求。
二、DSP点焊智能控制系统中AD电路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SP点焊智能控制系统中AD电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电能路由器的研究现状 |
1.2.2 能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能路由器的功能实现及能量管理方案 |
2.1 单相电能路由器的功能及结构 |
2.1.1 基本功能及实现方法 |
2.1.2 模块设计及工作流程 |
2.1.3 整体拓扑结构 |
2.2 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方案 |
2.2.1 分布式电源的能量管理 |
2.2.2 用电设备的能量管理 |
2.2.3 储能装置的能量管理 |
2.3 硬件实验平台的搭建 |
2.3.1 各模块的硬件组成 |
2.3.2 样机整体结构 |
2.3.3 软硬件实现过程 |
2.3.4 基本功能的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孤网下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方法 |
3.1 基于储能状态的分模式能量管理方案 |
3.1.1 孤网能量管理原则 |
3.1.2 分模式能量管理方案 |
3.2 以最大化满足用电需求为目标的能量管理优化方案 |
3.2.1 家用负荷的分类 |
3.2.2 负荷切除优化方案 |
3.2.3 负荷重连优化方案 |
3.3 硬件实验验证 |
3.3.1 负荷切除优化实验验证 |
3.3.2 负荷重连优化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能量管理优化方法 |
4.1 能量管理优化原则与优化方案 |
4.1.1 并网最优经济性优化原则 |
4.1.2 并网最优经济性优化方案 |
4.2 电能路由器的经济性最优模型 |
4.2.1 需求响应和电价模型 |
4.2.2 储能充放电折旧费用估算方法 |
4.2.3 日前经济性最优目标函数 |
4.2.4 实时经济性最优目标函数 |
4.2.5 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运行约束条件 |
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能量管理优化方法 |
4.3.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2 粒子群算法求解日前最优结果流程 |
4.4 算例仿真及分析 |
4.4.1 算例相关数据信息 |
4.4.2 算例仿真结果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能量管理优化方法的硬件实现 |
4.5.1 优化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 |
4.5.2 分布式电源及负载的实验设计 |
4.5.3 优化算法的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窄间隙P-GMAW无线监测及缺陷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焊接质量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无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焊接多传感器融合质量监测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厚板窄间隙P-GMAW无线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2.1 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 |
2.2 无线通信方案选择 |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系统总体架构 |
2.3.2 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无线监测硬件电路系统开发 |
3.1 无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
3.2 关键功能模块的硬件选型与外围电路设计 |
3.2.1 核心处理模块 |
3.2.2 电流电压传感器 |
3.2.3 AD采样模块 |
3.2.4 焊接图像采集模块 |
3.2.5 供电电路 |
3.2.6 无线传输模块 |
3.2.7 以太网接口 |
3.2.8 系统PCB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
4.1 数据采集模块的软件程序开发 |
4.1.1 电弧电信号的采集 |
4.1.2 焊接图像的采集 |
4.1.3 电弧电信号采集精度测试 |
4.2 多传感器信息无线传输的程序开发 |
4.2.1 板载通讯协议 |
4.2.2 无线传输模块的组网配置 |
4.2.3 无线传输通讯协议的制定 |
4.2.4 无线模块的通讯调试 |
4.3 上位机监测的软件开发 |
4.3.1 以太网通讯 |
4.3.2 上位机界面显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缺陷诊断 |
5.1 焊接试验 |
5.2 焊接过程中多传感器信息的特征参数提取 |
5.2.1 焊接电弧电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 |
5.2.2 焊接图像的特征提取 |
5.3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侧壁熔合预测 |
5.3.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搭建 |
5.3.2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过程 |
5.3.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侧壁熔合缺陷识别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大型望远镜预测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望远镜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望远镜驱动方式发展现状 |
1.2.2 望远镜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发展现状 |
1.2.3 望远镜系统驱动装置发展现状 |
1.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1 预测控制技术 |
1.3.2 滑模控制技术 |
1.3.3 自抗扰控制技术 |
1.3.4 智能控制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及驱动方法 |
2.1 引言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2.3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原理及实现方法 |
2.4.1 矢量控制原理 |
2.4.2 矢量控制策略的坐标变换 |
2.4.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 |
2.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2.5.1 望远镜驱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2.5.2 矢量控制方法仿真结果 |
2.6 望远镜驱动控制装置 |
2.6.1 望远镜驱动控制装置硬件平台总体框架 |
2.6.2 望远镜驱动控制装置实现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望远镜方位轴驱动控制系统模型辨识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望远镜方位轴的动态分析模型 |
3.2.1 望远镜伺服系统的谐振特点分析 |
3.2.2 望远镜伺服系统的两惯性模型 |
3.3 望远镜方位轴的频域模型辨识方法 |
3.3.1 望远镜系统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
3.3.2 测试数据处理和结果 |
3.4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望远镜方位轴机械参数估计方法 |
3.4.1 滑模参数观测器的设计 |
3.4.2 基于滑模参数观测器的转动惯量估计方法 |
3.4.3 滑模参数观测器滤波特性和增益参数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望远镜方位轴系统传统控制策略 |
4.2.1 望远镜方位轴伺服系统电流环PI控制器设计 |
4.2.2 望远镜方位轴伺服系统速度环PI控制器设计 |
4.2.3 PI控制器设计的局限性分析 |
4.3 基于连续时间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理论 |
4.4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4.5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4.5.1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原理的PMSM速度环设计 |
4.5.2 利用滑模控制补偿结构的鲁棒性设计与稳定性证明 |
4.6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4.6.1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原理的PMSM位置环设计 |
4.6.2 利用滑模控制补偿结构的鲁棒性设计与稳定性证明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和扰动观测补偿的望远镜抗扰动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望远镜伺服系统扰动因素分析 |
5.2.1 内部扰动分析和研究现状 |
5.2.2 外部扰动分析和研究现状 |
5.3 采用预测控制方法时扰动对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性能影响分析 |
5.4 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和广义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设计 |
5.5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广义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控制器设计 |
5.6 广义预测控制和扰动观测器复合控制策略工程测试和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完成工作及结论 |
6.2 创新性成果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DSP与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据采集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2.2 系统性能要求 |
2.3 系统总体结构 |
2.4 DSP技术及器件选型 |
2.5 以太网技术及器件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TMS320F28335处理器核心电路 |
3.2 频率信号测量与输出电路设计 |
3.3 开关量信号采集与输出电路设计 |
3.4 模拟量信号测量与输出电路设计 |
3.5 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
4.1 DSP处理器程序设计基础 |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 频率信号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4.4 开关量信号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4.5 模拟量信号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4.6 以太网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模拟量信号测量模块测试 |
5.2 频率信号测量模块测试 |
5.3 模拟量信号输出模块测试 |
5.4 频率信号输出模块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智能控制的大容量航空电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 |
1.1.2 航空电源的国内外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主要技术指标 |
1.3.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 |
2.1 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 |
2.1.1 整流电路 |
2.1.2 逆变电路和滤波电路 |
2.2 PWM技术的选择 |
2.2.1 调制技术 |
2.2.2 SPWM技术基本原理 |
2.3 智能控制策略的选择 |
2.3.1 传统PID控制 |
2.3.2 模糊控制 |
2.4 蚁群模糊系统 |
2.4.1 蚁群算法 |
2.4.2 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原理 |
2.5 本文采用的智能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控制系统仿真 |
3.1 MATLAB/Simulink |
3.2 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
3.2.1 SPWM模块 |
3.2.2 模糊控制器模块 |
3.2.3 电源系统模型 |
3.2.4 仿真结果 |
3.3 蚁群模糊系统仿真 |
3.3.1 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过程 |
3.3.2 优化结果 |
3.3.3 仿真模型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4.1.1 硬件电路整体结构 |
4.1.2 主控制器芯片的选择 |
4.2 主电路设计 |
4.2.1 整流电路参数计算 |
4.2.2 逆变电路参数计算 |
4.2.3 滤波电路参数计算 |
4.3 驱动电路设计 |
4.4 采样电路设计 |
4.5 控制电路设计 |
4.5.1 DSP最小系统 |
4.5.2 外围电路 |
4.6 PCB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 |
5.1 DSP开发环境 |
5.2 软件系统的总框架 |
5.3 程序初始化 |
5.3.1 系统控制模块的初始化 |
5.3.2 ADC模块的初始化 |
5.3.3 EV模块的初始化 |
5.4 中断系统 |
5.5 SPWM驱动信号的产生 |
5.5.1 EV模块 |
5.5.2 三角载波的生成 |
5.5.3 基准正弦信号的生成 |
5.5.4 PWM信号的生成 |
5.5.5 SPWM驱动信号产生的流程 |
5.6 A/D采样 |
5.7 模糊控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实验结果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功率补偿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不平衡负载补偿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负荷平衡化及损耗研究 |
2.1 中低压负荷不平衡机理 |
2.2 不平衡负荷的电能损耗研究 |
2.2.1 线路上电能损耗的研究 |
2.2.2 配电变压器上电能损耗的研究 |
2.2.3 客户端供电质量的影响 |
2.3 负荷平衡化算法研究 |
2.3.1 斯坦门茨平衡化算法 |
2.3.2 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网络的斯坦门茨算法 |
2.3.3 对称分量法平衡三相负荷 |
2.3.4 针对三相四线制网络的区间取值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功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案 |
3.1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
3.1.1 TCR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2 TCR谐波分析 |
3.2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
3.2.1 TSC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2 TSC投切特性 |
3.3 晶闸管投切电容—电抗型无功补偿器(TSC+TCR SVC) |
3.4 TSC+TCR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
3.4.1 九区图控制策略 |
3.4.2 十三区域自动调整策略 |
3.4.3 控制器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VC软硬件设计 |
4.1 软硬件概述 |
4.1.1 CPU主板设计 |
4.1.2 智能交流采样 |
4.1.3 信号调理采样模块 |
4.1.4 保护滤波模块 |
4.1.5 触发脉冲模块 |
4.1.6 显示模块 |
4.1.7 辅助模块 |
4.2 软件设计 |
4.2.1 DSP控制流程 |
4.2.2 数据采集处理设计 |
4.2.3 连续投切控制及算法设计 |
4.2.4 同步触发脉冲模块 |
4.2.5 液晶显示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MATLAB仿真设计 |
5.1 MATLAB仿真SIMULINK模块搭建 |
5.2 MATLAB仿真分析 |
5.2.1 利用斯坦门茨补偿算法 |
5.2.2 改进对称分量法算法 |
5.2.3 利用区间取值算法 |
5.2.4 TCR+TSC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阻点焊概述 |
1.1.2 微型件电阻点焊特点分析 |
1.1.3 电阻点焊过程的控制方法 |
1.1.4 研究意义 |
1.2 微型件电阻点焊电源的发展 |
1.2.1 单相工频交流电源 |
1.2.2 电容储能式电源 |
1.2.3 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 |
1.2.4 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 |
1.2.5 微型件点焊电源特性比较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2.1 晶体管式电源总体方案 |
2.1.1 焊接电源性能指标 |
2.1.2 焊接电源总体设计 |
2.2 电源主电路设计 |
2.2.1 主电路拓扑设计 |
2.2.2 储能电容组的容量计算 |
2.2.3 充电电路的设计 |
2.2.4 功率开关管的选型 |
2.2.5 吸收电路设计 |
2.3 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2.3.2 电源控制芯片 |
2.3.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2.3.4 PWM驱动电路设计 |
2.3.5 采样电路设计 |
2.3.6 保护电路设计 |
2.3.7 开关量控制电路设计 |
2.3.8 通信电路设计 |
2.3.9 人机交互系统电路设计 |
2.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 电源控制系统软件功能 |
3.2 单/变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2.1 单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2.2 变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3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3.4 模块化子程序设计 |
3.4.1 PWM程序 |
3.4.2 A/D采样程序 |
3.4.3 A/D中断服务程序 |
3.4.4 分段PID控制程序 |
3.4.5 定时器程序 |
3.4.6 人机交互系统程序设计 |
3.5 多模式控制 |
3.5.1 恒流模式 |
3.5.2 恒压模式 |
3.5.3 恒功率模式 |
3.5.4 恒压恒流复合模式 |
3.5.5 恒脉宽恒流复合模式 |
3.6 软件抗干扰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安装调试及试验 |
4.1 样机装配及试验平台 |
4.1.1 晶体管式电源样机 |
4.1.2 试验平台 |
4.2 电源驱动电路测试 |
4.2.1 单极性晶体管式电源驱动波形 |
4.2.2 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驱动波形 |
4.3 电源输出控制模式测试 |
4.3.1 单极性晶体管式电源控制模式测试 |
4.3.2 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脉宽模式测试 |
4.4 工艺试验 |
4.4.1 锂电池组焊接实验 |
4.4.2 特殊焊接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电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容储能点焊电源系统硬件设计 |
2.1 整体设计 |
2.2 主控芯片的选型及其最小系统设计 |
2.2.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2.2.2 主控芯片的最小系统设计 |
2.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 |
2.3.2 同步脉冲发生电路 |
2.3.3 焊接启动信号电路 |
2.3.4 电压信号采集电路 |
2.3.5 电磁气阀驱动电路 |
2.3.6 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
2.3.7 焊接电流信号采集电路 |
2.3.8 故障警报指示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电路的设计及其相关器件选型 |
3.1 电容储能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
3.2 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电源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3.2.1 充电电路的设计 |
3.2.2 放电电路的设计 |
3.3 电容储能点焊变压器的设计 |
3.4 电容器组的设计与选型 |
3.5 可控硅的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容储能点焊电源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
4.1 触摸屏介绍 |
4.2 总体设计 |
4.3 硬件设计 |
4.3.1 四线制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AD7879控制器 |
4.3.2 触摸屏和主控板的串口通讯 |
4.3.3 液晶显示及SED1335控制器 |
4.4 软件设计 |
4.4.1 触摸屏模块软件设计 |
4.4.2 LCD模块软件设计 |
4.5 触摸屏的界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设计 |
5.2 子程序设计 |
5.2.0 串口通讯子程序 |
5.2.1 充电控制程序设计 |
5.2.2 A/D采样程序 |
5.2.3 焊接控制程序设计 |
5.2.4 间隙子程序设计 |
5.2.5 维持子程序设计 |
5.2.6 故障警报指示程序设计 |
5.2.7 触摸屏程序设计 |
5.3 抗干扰设计 |
5.3.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5.3.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DSP软开关逆变点焊电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点焊原理与逆变点焊电源特点概述 |
1.2.1 点焊原理 |
1.2.2 逆变点焊电源特点概述 |
1.3 国内外逆变点焊电源发展状况 |
1.4 逆变点焊电源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逆变点焊电源软开关分析 |
2.1 基本全桥变换器 |
2.2 移相全桥ZVS技术 |
2.2.1 超前桥臂的ZVS |
2.2.2 续流状态 |
2.2.3 滞后桥臂的ZVS |
2.3 改进的ZVS软开关拓扑 |
2.3.1 新型软开关拓扑的选择 |
2.3.2 主电路工作状态分析 |
2.4 移相全桥ZVS实现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逆变点焊电源主电路参数设计 |
3.1 频率选择 |
3.2 中频点焊变压器设计 |
3.3 IGBT选型 |
3.4 输入滤波电容选型 |
3.5 次级滤波电感参数计算 |
3.6 谐振电容与辅助网络参数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SP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DSP选型 |
4.2 DSP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4.3 DSP最小系统设计 |
4.4 采样电路 |
4.4.1 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
4.4.2 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
4.5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4.6 人机交互 |
4.6.1 键盘电路 |
4.6.2 液晶显示电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SP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点焊恒流控制原理 |
5.2 点焊规范 |
5.3 主程序 |
5.4 焊接子程序 |
5.4.1 AD采样子程序 |
5.4.2 移相PWM产生子程序 |
5.4.3 故障检测子程序 |
5.5 人机交互子程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 |
6.1 仿真分析 |
6.2 实验波形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逆变电阻点焊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阻点焊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电阻点焊的数字化 |
1.2.2 人机交互研究现状 |
1.2.3 现场总线的发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1 控制芯片的选型 |
2.2 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
2.3 DSP 最小系统设计 |
2.3.1 电源供电设计 |
2.3.2 复位电路设计 |
2.3.3 时钟电路设计 |
2.3.4 JTAG 接口电路 |
2.3.5 DSP 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
2.4 DSP 外围电路设计 |
2.4.1 采样电路设计 |
2.4.2 数字输入输出电路 |
2.5 ARM 外围电路设计 |
2.5.1 网络接口电路 |
2.5.2 串行接口电路 |
2.5.3 液晶接口电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 DSP 软件设计 |
3.1 主程序设计 |
3.2 焊接子程序设计 |
3.3 定时器程序设计 |
3.4 AD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3.5 SPI 模块配置 |
3.6 PID 控制子程序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与驱动开发 |
4.1 嵌入式 Linux 系统移植 |
4.1.1 U-boot 的移植 |
4.1.2 Linux 内核的移植 |
4.1.3 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
4.2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4.2.1 SPI 通信原理 |
4.2.2 SPI 驱动程序的实现 |
4.3 图形用户界面的移植与软件开发 |
4.3.1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简介 |
4.3.2 开发环境的建立 |
4.3.3 人机界面应用程序开发 |
4.3.4 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功能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ODBUS 通信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
5.1 MODBUS/TCP 协议简介 |
5.2 MODBUS 客户端的分析与实现 |
5.2.1 MODBUS 请求的生成 |
5.2.2 处理 MODBUS 证实 |
5.2.3 客户端上位机的实现 |
5.3 MODBUS 服务器端的分析与实现 |
5.3.1 MODBUS 服务处理 |
5.3.2 MODBUS 响应的生成 |
5.3.3 服务器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模块功能验证实验 |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6.2 多阶段焊接电流功能验证 |
6.3 网络通信功能验证 |
6.4 试样焊接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DSP点焊智能控制系统中AD电路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相电能路由器的能量管理及其优化研究[D]. 刘佳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窄间隙P-GMAW无线监测及缺陷诊断研究[D]. 刘浩波.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大型望远镜预测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D]. 邵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基于DSP与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汤宇航.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智能控制的大容量航空电源系统的研究[D]. 张嘉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 岳冶.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D]. 钟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大功率电容储能点焊机电源系统的研究[D]. 付凯林.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1)
- [9]基于DSP软开关逆变点焊电源的研究[D]. 胡国华. 青岛大学, 2015(04)
- [10]逆变电阻点焊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 余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