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弟,王立全,周道卿,王冬兵,于云鹏,闫国川,吴喆[1](2021)在《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文中认为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青藏高原及三江造山带构造格局、特提斯演化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在梳理有关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界线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不同时期蛇绿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发育时限及其构造环境,二者洋盆经历了相似的洋盆扩张、俯冲消减及弧-弧(陆)碰撞造山过程,发生深俯冲及折返的时间也基本相当,一致表明二者在构造属性上具有亲缘性,认为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特提斯洋共同构成了原-古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后的残迹。南、北羌塘地块基底具有不同的航磁异常,指示龙木错-双湖特提斯洋两侧陆块演化过程不同。以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特提斯洋为界,南北分别为冈瓦纳大陆北缘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和泛华夏大陆南缘晚古生代羌塘-三江造山系,两大造山系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生物区系、地球物理等其他区域资料,认为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是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
豆孝芳[2](2020)在《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西藏班戈地区的大地构造、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北拉萨地体中。此前北拉萨地体尚未见寒武纪岩浆活动的报道,从而限制了对青藏高原形成及演化的深入研究。为更好地认识该微陆块上泛非-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并约束其构造演化,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对班戈地区首次发现的辉长闪长岩体精确的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原岩时代、性质及成因等,这些新获得的数据对于探讨北拉萨地体的时空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辉长闪长岩体具中等SiO2(51.03%~53.97%)和较高的K2O(1.26%~1.46%)、Mg#(65~69)值,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和轻稀土元素(La、Ce),亏损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呈现出安第斯型岛弧岩浆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指示其侵入年龄为512±3 Ma,确认该岩体形成于寒武纪,为北拉萨地体存在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是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引起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产物,是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的,侵位于冈瓦纳大陆边缘地带,证实北拉萨地体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该成果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为班-怒缝合带以南的班戈地区存在泛非期岩浆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证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以南的北拉萨地体是泛非期形成的岩石基底。
马龙,李忠雄,李勇,刘函,吴成书,卫红伟,邓奇[3](2016)在《藏北双湖山字形山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首次对藏北双湖山字形山玄武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玄武岩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Ladinian期((235.8±2.7)Ma)。主量元素Si O2质量分数为42.84%52.22%,Ti O2为1.61%2.69%,Fe OT/Mg O为1.521.94,属亚碱性系列拉斑玄武岩。稀土元素∑REE含量为114.09×10-6208.47×10-6,(La/Yb)N为4.906.50,相对富集LREE。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曲线与OIB型玄武岩相似。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主要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La/Nb、La/Ta、Zr/Ba等不相容元素比值与Ti含量表明,山字形山玄武岩可能是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玄武岩较高的Zr含量与Zr/Y比值显示其处于板内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中三叠世玄武质岩浆是南、北羌塘地块碰撞造山过程中板片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熔融的产物,而晚三叠世偏铝质-过铝质岩浆岩及高压变质岩折返剥露为造山带垮塌引起的伸展作用的结果。
纪国忠[4](2014)在《西藏改则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行政区划归属于阿里地区改则县,位于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接合部位,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西藏改则东地区侏罗系地层开展工作,结合侏罗系地层的实测剖面、调查路线等实际工作对各侏罗系地层进行岩石地层、年代地层与生物地层在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出各组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规律;应用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测试技术分别对沙木罗组、木嘎岗日群、色哇组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年代学的探索,并结合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等邻区的碎屑锆石、继承锆石等的综合研究结果,进而分析改则东地区侏罗系碎屑锆石的年代学信息,获得以下认识。(1)根据木嘎岗日群的岩石组合与区域对比和发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部的特征,推断木嘎岗日群的发育背景属于增生楔盆地,玄武岩与灰岩岩块属于早期或(和)同期洋岛物质的再沉积产物。(2)沙木罗组一段岩石组合与生物面貌反映了浅海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沉积与碳酸盐岩滩,短时发育生物礁。沙木罗组二段,代表了斜坡环境复理石沉积。(3)色哇组垂向上总体呈现向上变粗的进积型沉积组合,综合岩石组合特征与生物面貌特征分析,反映在垂向上的进积变化过程是海平面变化与物源区远近变化的综合结果:色哇组一段的细碎屑岩为主夹生物碎屑灰岩代表了远源浅海陆棚环境(宽陆棚),色哇组二段复理石与水下扇沉积组合代表了大陆斜坡环境,而色哇组三段以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代表的岩石组合反映了近源滨-浅海沉积环境。(4)通过对各碎屑锆石的形态、Th/U值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知本文的碎屑锆石大都为岩浆成因,仅有极个别的为变质成因锆石。(5)通过侏罗系三组碎屑锆石样品的年龄分布频谱图对比分析可得出研究区侏罗系地层都有明显的二叠纪-三叠纪和新元古代晚期的2组年龄群,同时也一般都显示了古元古代早期和晚期的2组年龄群。(6)将研究区侏罗系碎屑锆石与安多微陆块、西羌塘、中部拉萨地块、南部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澳大利亚西部等地的已有碎屑锆石与继承锆石的研究数据进行系统的对比,笔者认为改则地区南羌塘地块的色哇组与整个羌塘地区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锆石年龄群。同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的木嘎岗日群和沙木罗组显示了明显的受到羌塘地块物源碎屑物质的影响,而受其南部拉萨地块物源碎屑影响微弱(1.01.2 Ga),说明本地区物源碎屑主要来自羌塘地块。(7)本次研究的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的木嘎岗日群和沙木罗组,以及南羌塘地区的色哇组的碎屑锆石显示了相似的锆石年龄峰值(0.20.5 Ga,0.70.8 Ga,1.81.9 Ga和2.42.5 Ga),这四个年龄峰值可能代表了至少四期岩浆构造活动峰期或者地壳生长事件。而这些年龄峰值可能与所在块体或周围块体的构造事件有关,是对地史各时期岩浆热事件的有力响应。本次研究的2.52.4Ga的年龄群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羌塘地块,也暗示羌塘地块与元古代印度结晶基底有一定的亲缘性,另外,反映了青藏高原尤其是羌塘地体有早前寒武纪地壳物质存在;1.81.9 Ga锆石年龄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时的汇聚事件有关;0.70.8 Ga锆石年龄峰值。这与Grenville构造岩浆热事件之后,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期相一致,是对裂解事件的响应;0.5 Ga左右的年龄峰值记录与印度-喜马拉雅地区同时代碎屑沉积岩年龄记录类似,表明二者存在共同碎屑物质来源,可进一步佐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并非冈瓦纳大陆的北界;认为240280Ma的年龄应该对应古特提斯洋关闭,新特提斯洋裂解的事件,而物源区主要来自于羌塘地体本身。
吴彦旺[5](2013)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文中研究指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界限,缝合带中西段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直接记录大洋演化的蛇绿混杂岩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有关该缝合带代表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以及是否构成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界限等关键地质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争论,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作为研究区,选择研究区出露较好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蛇绿混杂岩各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SHRIMP/LA-ICP-MS/CAMEC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上相关的研究资料,探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属性及其东南延伸,最终建立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演化历史模型。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单元齐全,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岩石到上部熔岩均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堆晶辉长岩、堆晶辉石岩和堆晶斜长岩等)、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等。2件堆晶辉长岩和2件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4.9±4Ma,517.1±3.8Ma,491.6±1.5Ma,497.2±4.8Ma。变质橄榄岩属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单元,其为亏损原始地幔7%~20%部分熔融的残留,形成于MOR大地构造环境,但与俯冲带内镁铁质岩石熔体进行了熔/岩反应,受到了俯冲作用影响。堆晶岩主体为镁铁质堆晶岩,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花岗岩是堆晶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单元齐全,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玄武岩以及硅质岩。2件堆晶辉长岩年龄为459.8±7.7Ma、453.2±6.1Ma,属于晚奥陶世,2件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40.5±1.6Ma,441.6±3.4Ma,属于早志留世。奥陶纪-志留纪蛇绿岩混杂岩中堆晶岩主要具有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67.2±3.3Ma,属于晚泥盆世。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形成于亏损性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在后期运移和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出露单元有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1件斜长花岗岩和1件堆晶辉长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8.0±12Ma,354.8±2.4Ma,确定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炭纪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存在N-MORB、OIB和SSZ型三种类型。辉长岩形成于亏损型洋中脊和岛弧型两种大地构造环境。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中含水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的产物。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广泛,出露单元有堆晶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2件辉长岩和1件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74.7±3.9Ma,272.9±1.8Ma,279.8±3.6Ma,属于早二叠世。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亏损型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且在运移过程中或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存在从早寒武世到早二叠世连续的洋壳残片,综合对比藏东和三江地区地质资料,本文认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在双湖以东可能经过巴青县北-雀莫错-格拉丹东南侧直达昌都,在滇西三江地区应该与昌宁-孟连带相接,向南经南垒河、泰国北部芳地区、清迈、清莱至马来西亚本通-劳务一线。泥盆纪之后缝合带西段龙木错-双湖段与藏东,三江的北澜沧江-昌宁-孟连-清迈-清莱-本通-劳务一带经历了近乎相同的演化历史。本文首次提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代表的古大洋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其为冈瓦纳大陆北界,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1、至少从早寒武世开始大洋进入了威尔逊旋回中的初始演化阶段,类似于现今的红海阶段;2、志留纪-早石炭世大洋处于成熟大洋的演化阶段,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大西洋型演化阶段;3、在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大洋处于消减衰退的太平洋型演化阶段,俯冲方向由南向北,同时,在该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巨型地幔柱的存在,加速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俯冲;4、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洋处于残余洋盆地中海型演化阶段;中-晚三叠世大洋处于碰撞造山消亡阶段,并且东西具有近于同时的闭合和隆升过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后南北羌塘地块接受了统一的沉积。
段向东[6](2013)在《滇西南耿马地区昌宁—孟连带盆地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滇西昌宁-孟连带一直是国内外地质专家、学者进行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研究的热点地区,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层出不穷,极大的提高了该区的研究。但是,对昌宁-孟连带原型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性质、规模和演化历史,不同的学者和专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昌宁-孟连带是弧后盆地、或是保山陆块的边缘裂谷、或是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或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晚古生代时的界线,以及在滇西地区众多的俯冲-碰撞接合带墨江碰撞结合带、金沙江碰撞结合带、高黎贡山碰撞结合带和昌宁-孟连碰撞结合带中,到底哪一条代表古特提斯洋的主支位置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成为长期争议的焦点。论文以现代地层学理论、造山带地层学理论、板块学说理论等为指导思想,立足于研究区内所获的基础性实际资料、成果、科研成果,以昌宁-孟连带中段耿马地区弄巴剖面、大龙塘剖面、回爱剖面、牛井山剖面、干龙塘剖面和石佛洞剖面为重点突破,通过对古特提斯演化阶段地层组成中不同时代的地质体进行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正确恢复研究区内古特提斯演化阶段不同构造/盆地单元的地层层序和序列,确定其在盆地中的沉积环境/背景;加强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大地构造背景、源区特征、岩浆的起源及演化、成岩之后的变形-变质改造过程等的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探讨研究区古特提斯盆地演化过程及机制,复原古特提斯构造古地理面貌,进一步确定滇西古特提斯洋的性质、规模。耿马东部地区原划的上二叠统南皮河组(P2n),对其物质组成、层序、时代、沉积背景等的认识争论已久。在系统资料收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耿马弄巴地区原划分的中二叠统南皮河组正层型剖面进行研究,正确厘定了该区的地层层序与序列,并采获了大量的植物、牙形石、放射虫、笔石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此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由“南皮河组”所引发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等一系列争论。确定以弄巴剖面为正层型所建立的“上二叠统南皮河组(P2n)”并不存在,为一错误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上二叠统南皮河组(P2n)”应该废除。该套地层可分解为泥盆系下-上统温泉组(Dw)、中-上统曼信组(Dm)、石炭系下统平掌组(C1pz)、新建石炭-二叠系光色组(CPg)等,分别代表了滇西古特提斯洋演化阶段被动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岛、海山、洋壳系列,为分析和研究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洋的时空演化格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南皮河组正层型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岩系普遍发育四种层序类型:一为代表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二为由泥质岩与岩屑石英(杂)砂岩透镜体(层)构成的水道沉积序列;三为由薄层状砂岩与泥岩呈韵律状互层构成的浊流远端低密度流序列;四为薄层状硅质岩与硅质泥岩呈韵律状组成的基本层序,对比为泥盆系温泉组(Dw)。首次在其中获早泥盆世那高岭期-郁江期笔石Monograptus cf. yukonensis-Neomonograptus himalayensis带,早泥盆世郁江期-四排期植物Zosterophyllum yunnanicum-Drepanophycus spinaeformis组合、中泥盆世Taeniocrada sp., Psilophytopsida sp., Psilophytes sp.、晚泥盆世晚期Protopteridium cf.minutum Halle、Dimeripteris sp.、cf. Hamatophyton sp.等植物分子,可以确定其时代为D1-D3,而非前人认为的仅限于早泥盆世。代表西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为泥盆纪继承性扩张的产物。在原划南皮河组大套的硅质岩中获大量晚泥盆世弗拉斯晚期Palmatolepis gigas带、晚泥盆世法门早期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牙形石,确定属中-晚泥盆世曼信组(Dm)。与温泉组间以横向上的相变关系为主,而非简单的上下叠置关系。首次在耿马县贺派乡回爱剖面、沧源县怕秋北部曼信组中、上部的硅质岩中发现有火山岩夹层。玄武岩具枕状构造,岩石中SiO2含量47.59~51.92%,全碱alk=2.83~6.75,m/f=0.8~1.39,富铁趋势明显。在FeO/MgO-TiO2图解上,所有的点均落入洋岛玄武岩区;在TiO2-MnO-P2O5图解上,所有的点均落入洋岛碱性玄武岩区。Σ REE=121.33-223.68ppm,稀土配分模式为曲线强烈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CeN/YbN=5.94~9.25,轻稀土相对富集。LaN/SmN=1.93~2.70, GdN/YbN=2.57-3.31,轻稀土分馏较重稀土元素不明显。δEu=0.99~1.10,铕轻微正异常,地球化学性质具洋岛玄武岩(OI13)的特征;在微量元素洋中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图上,样品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总体上岩石中Rb、Ba、Th、Ta、Ti等不相容元素富集,Cr、Ni、Co等相容元素出现亏损;在Zr/Y-Zr、Zr/Nb-Zr判别图解中,所有的样品均落在富集地幔的附近,表明地幔柱的活动在晚泥盆世已形成溢流玄武岩,地幔柱活动的位置处于大陆边缘。曼信组硅质岩大部分岩石的Al/(A1+Fe+Mn)比值介于0.44~0.70之间,MnO/TiO2的值偏低,一般均小于0.5;硅质岩仅有很弱的Ce异常值,Ce/Ce*比值在0.8560~0.9662之间,属于大洋环境生物成因;硅质岩常量元素比值散点图解、LaN/CeN-Al2O3/(Al2O3+Fe2O3)图解、硅质岩北美页岩(NASC)标准化的REE分布模式图等,总体表现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部分样品受到热液作用的影响而表现出类似洋脊硅质岩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中-晚泥盆世为临近大陆边缘的洋盆环境,具洋壳性质的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盆地在晚泥盆世已经形成。耿马弄巴地区东部出露一套火山岩-硅质岩系,其中获早石炭世牙形石Scaliognathus anchoralis带、下Gnathodus bilineatus bilineatus亚带、放射虫Albaillella paradoxa带、Albaillella cartalla组合、Latentifistula组合和中-晚二叠世放射虫Nazarovella-Ishigaum组合、Entactinia itsukaichiensis组合,新建石炭-二叠系光色组(CPg)。光色组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有橄榄玄武岩、致密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杏仁状橄辉玢岩、苦橄岩、次橄榄辉绿岩、粒玄岩、角闪玄武岩等。在A-F-M图解上投影点位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的分界线上,显示了过渡类型玄武岩的特点;在FeO/MgO-TiO2图解、火山岩Ti-V图解上,落入洋中脊玄武岩区。岩石∑REE=35.27~41.16ppm,稀土配分曲线呈近平坦型、略向右倾,CeN/YbN=1.67~2.07,轻稀土相对富集。LaN/SmN=1.02-1.12, GdN/YbN=1.11~1.23,轻、重稀土分馏均不明显;δEu=1.12~1.32,铕轻微正异常。在洋中脊玄武岩标准化的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表现出过渡类型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K、Rb、Ba、Th、P、Ti、Sc、Cr富集,Sr、Ta、Nb、Ce、 Zr、Yb亏损,与洋中脊过渡型玄武岩和低钾拉斑玄武岩特征相似;一些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解中投影点也主要落入大洋拉斑玄武岩区或洋中脊玄武岩区及其附近。硅质岩的SiO2含量均在80%以上,MnO/TiO2的平均值为0.58, Al/(A1+Fe+Mn)的平均值约为0.48,Ce/Ce*的平均值为0.91,与已知大地构造背景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其为近大陆边缘的洋盆边缘型硅质岩。光色组火山岩与放射虫硅质岩共同构成洋壳残片,为古特提斯洋洋中脊岩浆活动的产物。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昌宁-孟连洋确实存在由早石炭世火山岩-硅质岩组成的代表大洋中脊火山喷发-洋盆沉积系列,为古特提斯快速扩张期的产物。在安康、香竹林一带,见鱼塘寨组碳酸盐岩呈孤岛状整合于早石炭世平掌组洋岛火山岩之上,自下而上由石炭系平掌组洋岛玄武岩→鱼塘寨组碳酸盐塌积岩/钙质角砾岩夹具鲍马层序的浅灰紫色含砾砂岩→粉砂岩→页岩→鱼塘寨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组成,具典型的火山岩基底加碳酸盐岩盖层的洋岛-海山型双层式结构,与现代太平洋中的众多海山以及古洋岛的地层结构相同,构成较为典型的海山层序。耿马县大龙塘、弄巴一带,出露一套河流相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含砂质泥质粉砂岩、灰色薄层状泥岩、灰绿色薄-中层状含微砂粉砂质泥岩、含砂质粉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粉砂质泥岩,角度不整合于下伏泥盆系温泉组、曼信组之上。与曼信组接触界面之上见大量浅灰色泥质硅质角砾岩,局部见蜂窝状铁质层,具古风化特点。通过对大龙塘剖面几个层位泥质岩进行孢粉研究,蕨类植物孢子中,主要为无环三缝孢类,包括光面、粒面、刺面、瘤面和棒刺面三缝孢属;具环三缝孢属和单缝孢属含量较低。该套陆相地层的发现,为进一步证实滇西古特提斯洋是在晚三叠世之前封闭的提供了有力证据。出露于双江县牛井山-耿马县安雅-勐永一带的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北与铜厂街地区的蛇绿混杂岩相接,南与孟连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属同一岩浆岩带。现存岩石面貌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强片理化玄武岩、绿泥片岩与少量浅灰绿色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强片理化致密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镁铁质岩等。按超镁铁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具有较高而稳定的MgO、较低的Al2O3、极低的CaO, m/f值为8.0-8.4,可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蛇绿岩套中变质橄榄岩进行对比。另一类被认为属超镁铁质堆晶岩,其MgO、Al2O3、CaO、ΣREE变化较大,并呈现出连续变化的趋势,岩石的m/f值为9.8~3.6。变质镁铁质岩石的主元素中K2O=0.09~0.76%,TiO2=0.21~2.10%,具有较为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MORB)或洋底低钾拉斑玄武岩(LKT)的地球化学特点。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两类,指示了其原始岩浆起源于近原始或典型的大离子元素亏损型的地幔,为典型的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其微量元素的分配形式类似于过渡类型的洋中脊玄武岩,同时表现出(K)、Rb、Ba、Th、(Ta)的明显富集的特征。据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可将牛井山蛇绿混杂岩中的浅色岩类划分下述4类,(1)呈囊状、团块状散布于斜长角闪岩中的中粒黑云英云闪长岩;(2)呈韵律状夹层分布在片状斜长角闪岩、层状斜长角闪岩中的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3)呈细脉状侵入到斜长角闪岩中的斜长花岗岩;(4)片麻状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尽管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都类似于大洋斜长花岗岩,但各类岩石的具体成因可能不尽相同。在干龙塘剖面上对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U-Pb法的年龄测定,获330.69~329.05Ma年龄值,应该代表了干龙塘剖面上牛井山蛇绿混杂岩(CNop)原岩的成岩年龄上限。总而言之,昌宁-孟连洋盆在早石炭世已经存在洋脊玄武岩、出现过洋壳。双江县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与世界上一些典型地区的蛇绿岩进行对比。这一发现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岩石学证据,它表明了昌宁-孟连构造带确实是古特提斯洋的残迹。综上所述,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耿马地区保存了滇西乃至全球较为完整的古特提斯洋盆的沉积、岩石记录,它由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地块、被动大陆边缘、洋岛、海山碳酸盐台地、洋盆、洋中脊等组成,具多岛洋格局,代表了滇西古特提斯带的主洋盆。牛井山-干龙塘蛇绿构造混杂带为滇西古特提斯洋闭合时形成的府冲带,滇西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时限为三叠纪。滇西昌宁-孟连带中段耿马地区古特提斯洋盆由西向东划分为:耿马被动陆缘带、中部洋盆带和东部大陆边缘带三个构造环境或三个亚带。耿马被动陆缘带由泥盆系温泉组、曼信组、下石炭统平掌组、石炭-二叠系鱼塘寨组、中二叠统大名山组和上二叠统石佛洞组组成;包含了滇西古特提斯洋较为完整的被动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沉积系列、海山系列及其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台地沉积系列。洋盆带的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由平掌组、石炭-二叠系光色组和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组成,属于以石炭纪为主的洋脊、准洋脊型拉斑玄武岩-洋岛火山岩系列、洋岛型碱性玄武岩系列和大洋板内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系列,为古特提斯洋西缘陆洋过渡壳幔源岩浆活动产物。东部大陆边缘带主要由泥盆-石炭系南段组、二叠系拉巴组组成,代表临沧地体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昌宁-孟连盆地古特提斯洋是在原特提斯滇缅泰马微大陆东部的被动边缘之上扩张成盆的,具继承性扩张的特点。它的演化基本遵循威尔逊旋回,主要经历了泥盆系继承性扩张阶段(D)、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快速扩张及洋壳形成阶段(D3-C1)、晚石炭世-晚二叠世主洋盆俯冲消减阶段(C2-P3)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余洋盆阶段(P2-T1)及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阶段(T2-T3)等五个阶段。
程鑫[7](2012)在《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构造单元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是冈瓦纳各陆块与欧亚大陆自古生代以来相继碰撞的结果。但是高原内部主要块体之间的碰撞和拼贴等运动学过程尚不十分确定,印度板块与塔里木块体之间特提斯各洋盆的演化历史还不十分清楚,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的界线仍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领域持续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古地磁学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恢复青藏高原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三大块体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相对位置,确定分割它们的双湖-龙木错-吉塘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界线问题的真实意义,进而重建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三大块体北向运动的距离、速度及其旋转角度等运动学问题为具体研究目标,在青藏高原腹地进行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精确度及可靠性指数较高的古地磁新结果。这些结果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限定特提斯洋演化阶段青藏高原主要地块的陆块位置变化及其运动学特征,厘定冈瓦纳和欧亚大陆的界线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获得的羌北-昌都地块古地磁新数据,编制了羌北-昌都地块晚石炭世至中晚侏罗世视极移曲线(APWP),并依此探讨了羌北-昌都地块晚石炭至中-晚侏罗世的运动学规律,取得了一些新认识:(1)羌北与昌都地块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期间位于南纬中低纬度地区,在此期间可能相互独立,并于中-晚二叠世先后发生约40°左右的逆时针旋转,至早三叠世完成两地块之间的拼合,成为统一的羌北-昌都块体。(2)羌北-昌都地块早三叠世之后开始快速北向漂移,早三叠至晚三叠世期间平均纬向移动速度达到6.2cm/a左右,并伴随着70°左右的顺时针旋转,至晚三叠世到达北纬17.9°左右;晚三叠世之后继续北移,在中-晚侏罗世到达北纬24.3°左右,晚三叠至中-晚叠世期间平均纬向移动速度为1cm/a左右;与现今位置相比中晚侏罗世之后的北向运动总量为900km左右。论文还报告了在冈底斯地块进行前期探索性古地磁研究的部分成果:初步结果表明,冈底斯地块三叠纪可能位于南纬15.7°左右。对比研究冈底斯、羌北地块三叠纪古地磁数据发现,早三叠世时羌北地块与冈底斯地块可能同处于南纬中低纬度地区,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羌北地块相对于冈底斯地块快速北移,纬向迁移量约2900km左右,并伴随着约61°的顺时针旋转。
张能,李剑波,杨云松,那福超[8](2012)在《金沙江缝合带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文中指出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是金沙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绿岩混杂于上三叠统变质碎屑岩夹变质火山岩中,成份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变质堆晶质辉长岩及其伴生的岛弧型花岗岩系。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主要为低Ti(岛弧-弧后)型、富集型洋中脊(E-MORB)拉斑玄武岩;与之共(伴)生的基性喷出岩、辉绿岩脉属板内洋岛型裂谷型碱性玄武岩及其过渡类型系列。在变质辉长岩获得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232±11Ma,代表了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的形成年龄,可能为洋壳初始俯冲变质的时间。在蛇绿岩上覆的硅质岩中发现有中三叠世拉丁晚期至晚三叠世卡宁早期的放射虫化石,表明弯岛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可能形成于中三叠世多岛洋盆或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牛志军,吴俊,段其发,白云山,马丽艳,赵小明,何龙清[9](2011)在《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筳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点,古生物地理区系归属华夏特提斯区华南亚区。羌北—昌都地块北部边界中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出其沉积环境靠近陆块,为被动大陆边缘上形成的陆间洋盆环境,间接地表明羌北—昌都盆地具陆壳结构;二叠纪砂岩、粉砂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出早、中二叠世物源区构造背景为裂谷型,晚二叠世为岛弧型;火山岩具有高Ti和低Ti两种特点,但均具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同时高的TiO2含量显示出亲扬子板块的特点。火山岩铅同位素V1、V2值投影点落入扬子铅同位素省区域。综合上述研究表明,羌北—昌都地块在二叠纪时期为具陆壳结构的裂陷盆地,且始终位于特提斯区,属于泛华夏大陆群或扬子板块,构成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晚古生代羌北—昌都地块经历了裂解—扩张—闭合的构造演化阶段。泥盆纪为裂谷作用萌生阶段,石炭纪为裂谷初成阶段,二叠纪为裂谷成熟阶段,早二叠世晚期"泛裂谷化"达到鼎盛期,火山活动强,形成岛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晚二叠世昌都地块进入裂谷闭合回返阶段,乌丽群顶部的角度不整合宣告了本演化阶段的终结。
张修政,董永胜,李才,施建荣,王生云[10](2010)在《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羌塘中部榴辉岩主要呈透镜状、块状产于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均为低温型榴辉岩。榴辉岩SiO2为45.83%~48.94%,Na2O+K2O为1.88%~3.91%,Al2O3为10.34%~15.02%,TiO2含量变化较大,大致可分为中Ti和高Ti两种类型,变化范围分别为1.62%~1.87%和3.96%~4.82%。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部分样品具有碱性玄武岩的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的样品大多具有中等TiO2含量和不明显的Eu异常、较缓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在大量判别图解上均投在MORB和E-MORB区域,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与典型的E-MORB相似而与N-MORB差别很大,其原岩很可能形成于E-MORB环境;少量原岩为碱性玄武岩的样品TiO2含量高、具有相对其他样品更高的∑REE和∑LREE含量,在大量判别图解上均投在OIB区域,其原岩可能形成于OIB环境。羌塘中部榴辉岩和区域内二叠纪蛇绿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样品同时具备E-MORB和OIB的特征,说明古特提斯洋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地幔柱岩浆和正常洋中脊亏损地幔岩浆的相互作用。
二、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论文提纲范文)
(1)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 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界线的主要观点 |
1.1 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 |
1.2 北-南澜沧江结合带 |
1.3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
1.4 昌宁-孟连结合带 |
2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两侧的两大造山系 |
2.1 泛华夏大陆边缘羌塘-三江造山系 |
2.2 冈瓦纳大陆北缘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 |
3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的蛇绿混杂岩 |
3.1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 |
3.2 昌宁-孟连结合带 |
3.3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的构造关系 |
4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的高压变质带 |
4.1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的高压变质带 |
4.2 昌宁-孟连带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
5 羌塘基底的的航空重磁证据 |
6 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探讨 |
7 结 论 |
(2)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泛非事件研究现状 |
1.2.2 拉萨地体的起源及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1 交通位置 |
1.3.2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第三章 辉长闪长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辉长闪长岩岩石学特征 |
3.1.1 样品的采集 |
3.1.2 样品岩石学特征 |
3.2 试验方法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 |
3.3.2 稀土元素 |
3.3.3 微量元素 |
3.4 锆石U-Pb定年及稀土元素特征 |
第四章 辉长闪长岩的成因 |
第五章 辉长闪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意义 |
5.1 形成环境 |
5.2 构造意义 |
5.2.1 北拉萨地体与冈瓦纳大陆的关系 |
5.2.2 北拉萨地体与泛非事件的联系 |
5.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藏北双湖山字形山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5 讨论 |
5.1 岩石成因 |
5.1.1 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 |
5.1.2 岩浆源区 |
5.1.3 构造背景 |
5.2 区域地质意义 |
6 结论 |
(4)西藏改则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题目来源 |
1.2.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3.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现状 |
1.3.3 青藏高原已有碎屑锆石和继承锆石研究现状 |
1.3.4 沉积岩碎屑锆石研究现状 |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2.1 地层分区 |
2.2.2 名称与沿革 |
2.3 大地构造 |
第三章 研究区侏罗系沉积学特征 |
3.1 日土-改则地层分区 |
3.1.1 岩石地层 |
3.1.2 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 |
3.1.3 沉积环境分析 |
3.2 多玛地层分区 |
3.2.1 岩石地层 |
3.2.2 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 |
3.2.3 沉积环境分析 |
第四章 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 |
4.1 样品的采集 |
4.2 样品的分选与测试 |
4.3 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 |
4.3.1 南羌塘南缘色哇组碎屑锆石测年结果 |
4.3.2 班-怒带木嘎岗日群碎屑锆石测年结果 |
4.3.3 班-怒带南缘沙木罗组碎屑锆石测年结果 |
第五章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意义 |
5.1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及其与周围地块碎屑锆石的对比 |
5.2 侏罗系碎屑锆石的物源区 |
5.3 侏罗系碎屑锆石的构造-古地理意义 |
5.3.1 变质基底早期年龄记录(古元古代-太古代) |
5.3.2 Grenville期及Rodinia构造-岩浆热事件 |
5.3.3 泛非事件 |
5.3.4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表 |
图版说明 |
图版 |
(5)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1.2.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蛇绿混杂岩带 |
2.3 地层 |
2.3.1 羌北地层区 |
2.3.2 羌南地层区 |
2.4 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锆石 U-Pb 定年及其微量元素和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4.3.1 堆晶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4.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4.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4.5 小结 |
第5章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石学特征 |
5.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5.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2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3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4 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5.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5.5 小结 |
第6章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6.1 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6.2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6.3 地球化学特征 |
6.3.1 辉长岩墙地球化学 |
6.3.2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7.1 野外地质特征 |
7.2 岩石学特征 |
7.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7.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4 地球化学特征 |
7.4.1 玄武岩地球化学 |
7.4.2 辉长岩地球化学 |
7.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7.5 小结 |
第8章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8.1 野外地质特征 |
8.2 岩石学特征 |
8.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8.3.1 测年样品基本特征 |
8.3.2 辉长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3.3 玄武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4 地球化学特征 |
8.4.1 基性岩地球化学 |
8.4.2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特提斯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1 特提斯 |
9.1.1 特提斯概念 |
9.1.2 特提斯演化历史 |
9.2 冈瓦纳大陆北缘 |
9.2.1 基底研究概况 |
9.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南北沉积建造、生物组合特点 |
9.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3.1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9.3.2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9.3.3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9.3.4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9.3.5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5 小结 |
第10章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东/南延伸 |
10.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2.1 初始洋壳形成阶段(红海阶段)-早寒武世 |
10.2.2 成熟洋壳形成阶段(大西洋阶段)-志留纪-早石炭世 |
10.2.3 大洋消减衰退阶段(太平洋阶段)-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 |
10.2.4 残余洋盆阶段(地中海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
10.2.5 碰撞造山消亡阶段(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 |
10.3 小结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滇西南耿马地区昌宁—孟连带盆地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中国东特提斯研究现状 |
§1.2 滇西南古特提斯研究简史 |
§1.3 研究区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
§1.4 研究目标、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耿马地层小区 |
2.1.2 澜沧地层小区 |
2.1.3 耿马、澜沧地层小区的三叠系 |
§2.2 岩石 |
§2.3 构造发展史 |
2.3.1 原特提斯地质演化阶段 |
2.3.2 古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 |
2.3.3 新构造运动 |
第三章 耿马地区南皮河组的分解及地层序列恢复 |
§3.1 弄巴地区的地层层序特征 |
3.1.1 剖面列述 |
3.1.2 弄巴地区地层层序恢复 |
§3.2 弄巴地区生物地层研究 |
3.2.1 温泉组(Dw) |
3.2.2 曼信组(Dm) |
3.2.3 光色组(CPg) |
3.2.4 三叠系(T) |
§3.3 关于石佛洞组(P_3s) |
3.3.1 剖面列述 |
3.3.2 石佛洞组岩石地层层序特征 |
3.3.3 石佛洞组生物地层 |
第四章 昌宁-孟连盆地西部耿马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研究 |
§4.1 大陆斜坡-洋盆沉积 |
4.1.1 大陆斜坡环境-温泉组(Dw) |
4.1.2 次深海-深海盆地-曼信组(Dm) |
§4.2 洋岛 |
4.2.1 泥盆纪洋岛玄武岩 |
4.2.2 石炭纪洋岛火山岩 |
§4.3 海山系列 |
§4.4 洋壳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研究 |
4.4.1 硅质岩沉积背景研究 |
4.4.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
4.4.3 结论 |
§4.5 喷发沉积 |
§4.6 碳酸盐台地 |
4.6.1 鱼塘寨组CPy |
4.6.2 大名山组(P-2dm) |
4.6.3 石佛洞组(P-3s)沉积环境 |
第五章 牛井山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 |
§5.1 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层序特征 |
5.1.1 剖面列述 |
5.1.2 牛井山蛇绿泥杂岩带岩石特征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 |
5.2.1 变质橄榄岩 |
5.2.2 变质超镁铁质堆晶岩 |
5.2.3 变质镁铁质堆晶岩 |
5.2.4 浅色岩系 |
5.2.5 变质洋中脊玄武岩及块状辉长岩 |
5.2.6 岩浆起源、演化及相关问题讨论 |
§5.3 结论 |
第六章 昌宁-孟连盆地东部大陆边缘地层层序及沉积、构造背景 |
§6.1 地层层序特征 |
6.1.1 剖面列述 |
6.1.2 岩石地层特征 |
§6.2 生物地层学研究 |
6.2.1 南段组(DCn) |
6.2.2 拉巴组(Pl) |
§6.3 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研究 |
6.3.1 南段组(DCn) |
6.3.2 拉巴组(Pl) |
第七章 昌宁-孟连盆地(中段)古特提斯洋盆演化 |
§7.1 泥盆纪继承性扩张阶段 |
§7.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快速扩张及洋壳形成阶段 |
7.2.1 耿马被动陆缘 |
7.2.2 洋盆 |
7.2.3 东部陆缘 |
§7.3 晚石炭世-晚二叠世俯冲消减阶段 |
7.3.1 耿马被动陆缘 |
7.3.2 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 |
7.3.3 南段被动边缘 |
7.3.4 拉巴活动边缘的形成 |
7.3.5 临沧陆缘弧 |
§7.4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余洋盆阶段 |
§7.5 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阶段 |
§7.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7)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构造单元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和目标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进展 |
1.3.1 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划分基础分析 |
1.3.2 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界线研究的简单回顾与分析 |
1.3.3 青藏高原构造古地磁研究的简单回顾与分析 |
1.4 古地磁研究方法 |
1.4.1 野外工作 |
1.4.2 实验室退磁方法 |
1.4.3 磁性载体分析 |
1.4.4 剩磁分量的分析与统计 |
1.4.5 剩磁年代分析 |
1.4.6 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判据 |
1.4.7 构造运动的古地磁分析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羌北地块晚石炭-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 |
2.1 区域地层概况与采样 |
2.2 岩石磁学 |
2.3 样品退磁特征 |
2.4 剩磁分量统计分析及稳定性检验 |
2.4.1 低温分量 |
2.4.2 高温分量 |
2.5 结论 |
第三章 昌都地块晚石炭-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 |
3.1 区域地层概况与采样 |
3.2 岩石磁学 |
3.3 古地磁结果分析 |
3.3.1 开心岭群扎日根组(CP_z) |
3.3.2 中二叠统开心岭群诺日巴尕日保组(P_2nr) |
3.3.3 中二叠统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P_2j) |
3.3.4 晚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P_2n) |
3.4 数据可靠性论证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羌北-昌都地块中-晚侏罗世雁石坪群古地磁结果 |
4.1 区域地层概况与样品采集 |
4.2 岩石磁学 |
4.3 古地磁结果分析 |
4.3.1 退磁特征 |
4.3.2 低温分量 |
4.3.3 高温分量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羌北、冈底斯地块三叠纪古地磁结果 |
5.1 区域地层概况与采样 |
5.2 岩石磁学 |
5.2.1 措勤样品 |
5.2.3 沱沱河样品 |
5.3 措勤三叠纪退磁分析 |
5.3.1 分量A |
5.3.2 分量B |
5.3.3 分量C |
5.4 沱沱河晚三叠世退磁分析 |
5.5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羌北-昌都地块晚石炭至中侏罗世视磁极及块体运动 |
6.1 羌北-昌都地块晚石炭至中侏罗古地磁结果 |
6.1.1 晚石炭世 |
6.1.2 早-中二叠世 |
6.1.3 晚二叠世 |
6.1.4 早三叠世 |
6.1.5 晚三叠世 |
6.1.6 中-晚侏罗世 |
6.2 晚石炭至中侏罗世视极移曲线(APWP)及块体运动 |
结论 |
一 本文取得了如下进展 |
二 今后的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金沙江缝合带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特征 |
2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2.1 主量元素特征 |
2.2 稀土元素特征 |
2.3 微量元素特征 |
3 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 |
3.1 蛇绿岩形成时代的测定 |
3.2 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讨论 |
4 蛇绿混杂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5 结论 |
(10)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榴辉岩的基本特征 |
3 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 元素活动性讨论 |
3.2 岩石的分类 |
3.3 主量元素 |
3.4 稀土和微量元素 |
4 榴辉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 |
5 结论 |
四、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J]. 王保弟,王立全,周道卿,王冬兵,于云鹏,闫国川,吴喆. 地质通报, 2021
- [2]西藏班戈寒武纪辉长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 豆孝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藏北双湖山字形山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马龙,李忠雄,李勇,刘函,吴成书,卫红伟,邓奇. 现代地质, 2016(04)
- [4]西藏改则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 纪国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6)
- [5]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D]. 吴彦旺. 吉林大学, 2013(08)
- [6]滇西南耿马地区昌宁—孟连带盆地演化研究[D]. 段向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7]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构造单元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D]. 程鑫. 西北大学, 2012(11)
- [8]金沙江缝合带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张能,李剑波,杨云松,那福超. 岩石学报, 2012(04)
- [9]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J]. 牛志军,吴俊,段其发,白云山,马丽艳,赵小明,何龙清. 地质论评, 2011(05)
- [10]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张修政,董永胜,李才,施建荣,王生云. 地质通报,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