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选育出抗低温高产水稻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王丰[1](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陈蓉[2](2020)在《水稻恢复系雅恢2117抗瘟基因初探及其组合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水稻生产与稻米消费大国,据统计,65%的民众以稻米作为他们的主食,可见水稻产量对国家稳定发展与民众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带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吃饱,而对味蕾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稻米的品质受到了广泛关注,稻瘟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所以我国水稻育种的主要攻关目标选育高产、优质和抗病水稻新品种。雅恢2117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病害课题组选育出的籼型恢复系,为充分发掘其利用价值,本文对雅恢2117及其系列组合的稻瘟病抗性、品质、农艺性状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雅恢2117主要特征特性三系杂交稻籼型恢复系雅恢2117,全生育期约151 d,播抽期约120 d,株高119.9 cm,千粒重27.3 g,结实率达90.3%,米粒粒长6.2 mm,整精米率56.0%,垩白度1.8%,外观米质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2级。(2)雅恢2117抗瘟性测定经三年田间抗瘟性鉴定结果表明,雅恢2117叶瘟1级、穗颈瘟0级,表现抗叶瘟、高抗穗颈瘟。室内抗谱测定结果表明:雅恢2117对喷雾接种的5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抗病频率达到100.0%,抗谱宽。(3)雅恢2117抗瘟基因初探对雅恢2117与丽江新团黑谷(LTH)分别接种稻瘟病菌混合单孢菌株,通过RT-PCR分析,发现Pid2、Pi5-1、Pi5-2、Pi25、Pia在雅恢2117中表达量较高,Pi36、Pigm、Pb1、Pib在雅恢2117中表达量较弱。对比分析发现,Pi5-1、Pi5-2、Pi25、Pia-RGA5在两者表达量上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中Pid2、Pi36、Pita、Pia-RGA4在感病对照LTH中也有表达,前人研究结果表明Pib、Pia-RGA5、Pi5对四川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频率低,在四川地区已经丧失抗性。因此推测Pi25、Pigm、Pb1参与到了雅恢2117抗瘟过程中,Pi25可能是雅恢2117的主效抗稻瘟病基因。(4)雅恢2117优势组合筛选中籼迟熟型组合CR2(川种3A/雅恢2117)、CR3(忠香A/雅恢2117)、CR4(川608A/雅恢2117)、CR5(川康606A/雅恢2117)、CR7(荃9311A/雅恢2117)、CR8(蓉7A/雅恢2117)、CR9(雅7A/雅恢2117)和中籼中熟型组合CR15(泰丰A/雅恢21117)、CR16(荃香9A/雅恢2117)、CR17(瑞68A/雅恢2117)已经审定或即将审定,其竞争优势明显,其中:CR2亩产669.41 kg,较对照增幅达到5.42%,米质外观评价等级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3级,中抗叶瘟,高抗穗颈瘟,高抗稻曲病,室内接菌抗病频率达到100.0%;CR16亩产685.44 kg,较对照增幅达到12.90%,米质外观评价等级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2级,中抗叶瘟,高抗穗颈瘟,抗稻曲病,室内接菌抗病频率达到92.7%,而以这10个组合为标准对以雅恢2117为父本测配的其余新组合进行筛选。中籼迟熟型组合:CR6(圳18A/雅恢2117)、CR11(和620S/雅恢2117)、CR13(隆科638S/雅恢2117)、CR14(深08S/雅恢2117)、CR20(野香A/雅恢2117)、CR21(7096A/雅恢2117)、CR22(7208A/雅恢2117)、CR23(贡237A/雅恢2117)、CR29(国豪1A/雅恢2117)、CR36(雅康2A/雅恢2117)表现突出,其中CR23亩产693.29 kg,较对照产量增幅最大,达到9.18%,米质外观评价等级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2级,抗稻曲病;CR22亩产639.21 kg,较对照产量增幅最大,达到0.66%,米质外观评价等级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1级,高抗稻曲病。中籼中熟型组合CR18(广8A/雅恢2117)、CR19(雅康3A/雅恢2117)、CR37(和283A/雅恢2117)、CR38(雅康1A/雅恢2117)表现突出,其中CR19亩产661.06 kg,较对照产量增幅达到8.93%,米质外观评价等级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2级,高抗稻曲病。中籼早熟型组合CR49(早香A/雅恢2117)与CR50(乐599A/雅恢2117)产量较对照增幅均达到9.00%以上,米质外观评价等级均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3级,高抗稻曲病。以上共16个组合在产量、米质与抗病性上竞争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卞金龙[3](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汤剑豪[4](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王红波[5](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胡蕾[6](2019)在《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及品质与产量协同性的若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牧场进行,以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63个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晚粳品种产量、品质的差异并筛选出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食味品质和产量有显着差异的3类粳稻品种(味优高产类型的南粳46、苏香粳100、常软07-7;味优中产类型的宁9044、苏2250、常粳16-2;味中中产类型的常农粳8号、淮香粳15号、武粳215。)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特征差异,以阐明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协同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优良食味且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有南粳46、苏1707、苏香粳100等12个品种(系),该类型品种的食味值均值为70.6,变幅范围为65.2~77.6,产量均值为9.7 t·hm-2,变幅范围为9.2~10.8 t·hm2;2018年味优高产类型的品种有苏粳9号、常软07-7、武育6622等9个品种(系),该类型的食味值均值为78.4,变幅范围为70.8~85.3,产量均值为9.9t·hm-2,变幅范围为9.6~10.3t·hm-2。综合两年的结果,筛选出两年均为味优高产的品种有5个:常软07-7,宁9051,南粳46、苏香粳100以及常软07-10。两年重复试验与食味值密切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的品质指标有:整精米率(0.509**)、胶稠度(0.520**)、崩解值(0.601**);与食味值密切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的品质指标有:直链淀粉含量(-0.604**)、蛋白质含量(-0.635**)、最终黏度(-0.541**)和消减值(-0.623**)。2.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产量形成具有显着差异。味优高产类型的产量比味优中产类型高15.35%,其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味优中产类型分别高出0.73%、5.17%、3.29%和2.21%,其中结实率呈显着差异。与味优中产类型相比,味优高产类型拔节和抽穗期的茎蘖数相对较低,而成熟期的茎蘖数和成穗率则分别高出1.92%和12.47%。味优高产类型抽穗期、成熟期和抽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比味优中产类型分别高出5.08%、24.5%和17.67%,叶面积衰减率、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则分别低13.63%、38.47%和10.64%;拔节至抽穗期的物质积累比例比味优中产类型低9.93%,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以及该阶段的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比味优中产类型分别高出54.78%、27.27%、24.46%、18.18%和 27.22%。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品质指标具有显着差异。味优高产类型的食味值比味中高产类型高出25.32%,主要表现在外观、黏度和平衡度分别高出38.81%、36.30%和37.40%,而硬度则低2.86%。味优高产类型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和积温比味中高产类型分别低6.6%和1.84%。稻米的理化特征中,味优高产类型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谱特征值中的消减值、回复值;蒸煮特性中的吸水率、膨胀率、碘蓝值以及质构特性中的硬度比味中高产类型分别低出 37.67%、6.67%;159.9%、18.64%;12.71%、13.92%、51.94%和22.4%;而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米汤干物质以及质构特性中的弹性、粘度和平衡度比味中高产类型高19.92%、14.96%、13.96%、15.96%、1.83%、11.48%以及8.1%、7.1%和23.3%。味优高产类型淀粉热力学特性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回生热焓值与回生值比味中高产类型分别低2.46%、3.89%、2.92%、32.73%和39.28%,而凝胶热焓值高10.10%。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游俊梅,陈锋,焦爱霞,谭金玉,涂敏,黎小冰[7](2015)在《新世纪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研究利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自2001年以来贵州稻种资源工作者围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与评价、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贵州特色稻种资源的特性鉴定、遗传多样性评价、优异资源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利用
本刊编辑部[8](2011)在《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曹立勇博士,1966年8月出生于杭州市萧山区。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国稻1号、国稻3号、国稻6号等15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增创社会效益60亿多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晏军[9](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指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周乐良[10](2007)在《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文中认为杂交水稻产量明显优于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及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杂交水稻耐冷性相对较差,冷害年造成严重减产,制约杂交水稻的分布和推广。为此,汤鸿钧等人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耐冷的恢复系Q431及组合金优431。本文对Q431及金优431选育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其耐冷性、配合力及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为耐寒育种和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如下:(1)为了改良杂交水稻耐寒性,利用“同恢渗粳”方法将耐冷性强的贵州高原粳地方高秆品种“赫章小黄谷”的耐寒基因通过杂交导入同质恢复材料中,再经分步聚合杂交,逐级重组,定向选择,选育出耐冷同质恢复系Q431及组合金优431。(2)金优431产量高、米质较好、稻瘟病抗性较强。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591.9kg/667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5.2%。米质达部标二级标准,稻瘟病抗性加权平均3.1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金优207。(3)Q431及金优431芽期、扬花期耐冷性强。耐冷性研究结果:恢复系Q431芽期耐冷性达高抗(1级)、金优431达抗(3级);恢复系Q431和金优431的扬花期自然低温反应指数均明显优于明恢63和汕优63。金优431在我省中高海拔水稻冷害频繁的地区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4)Q431在产量、结实率和有效穗这三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强。Q431、明恢63等5个恢复系与金23A等8个不育系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结果:Q431在产量、结实率和有效穗上的一般配合力最高。(5)金优431高产的栽培技术是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用穗肥、粒肥等;种子生产技术是确定合理的播差期、构建高产群体、科学利用赤霉素等。
二、贵州选育出抗低温高产水稻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选育出抗低温高产水稻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
3 问题与展望 |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
(2)水稻恢复系雅恢2117抗瘟基因初探及其组合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杂交水稻 |
1.1.1 杂种优势的发现与利用 |
1.1.2 我国三系、两系杂交稻的发展过程 |
1.1.3 三系、两系杂交稻的比较 |
1.1.4 我国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
1.2 稻瘟病 |
1.2.1 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2 稻瘟病菌的侵染过程 |
1.2.3 稻瘟病的防治 |
1.2.4 抗瘟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3 稻曲病 |
1.3.1 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 |
1.3.2 稻曲病菌 |
1.3.3 稻曲病的侵染过程 |
1.3.4 稻曲病的防治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抗谱测定所用菌株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1.5 供试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雅恢2117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2 雅恢2117米质外观考察 |
2.2.3 雅恢2117抗病性鉴定 |
2.2.4 雅恢2117优势组合筛选 |
3.结果与分析 |
3.1 雅恢2117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外观评价 |
3.2 雅恢2117抗病性鉴定 |
3.2.1 雅恢2117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 |
3.2.2 雅恢2117室内稻瘟病菌抗谱测定 |
3.2.3 雅恢2117抗瘟基因型分析 |
3.2.4 雅恢2117田间稻曲病抗性鉴定 |
3.3 雅恢2117新组合特征特性 |
3.3.1 50个雅恢2117新组合农艺性状评价 |
3.3.2 50个雅恢2117新组合米质外观评价 |
3.3.3 50个雅恢2117新组合田间稻曲病抗性鉴定 |
3.3.4 10个雅恢2117组合的抗瘟性测定 |
4.结论与讨论 |
4.1 雅恢2117特征特性 |
4.2 雅恢2117抗瘟基因型分析 |
4.3 雅恢2117新组合筛选 |
4.3.1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组合选育的重要性 |
4.3.2 雅恢2117优势组合筛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
2.6 综合评价方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
1.3.5 稻米食味品质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4 讨论 |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褐飞虱 |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4 讨论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
4.3.1 华8049S |
4.3.2 华8050S |
4.3.3 华8051S |
4.3.4 华8053S |
4.3.5 华8054S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
2.2.7 稻米品质分析 |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褐飞虱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3.2.7 稻米品质分析 |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4.4 讨论 |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及品质与产量协同性的若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
2.2 环境因素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 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品种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017年与2018年所有品种主要生育期及生育阶段跨度 |
3.2 2017年与2018年全生育期期间气象条件 |
3.3 初步筛选品种 |
3.4 适宜品种主要生育期及生育阶段跨度 |
3.5 2017年及2018年安全成熟品种温光范围 |
3.6 食味值及产量的差异 |
3.7 2017年不同水稻品种食味值的聚类分析 |
3.8 基于产量水平的聚类分析 |
3.9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0 2018年不同水稻品种食味值的聚类分析 |
3.11 基于产量水平的聚类分析 |
3.12 不同类型粳稻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3 不同类型粳稻品质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基于水稻生育期的初步筛选 |
4.2 基于食味值和产量水平下的优质高产品种筛选 |
4.3 理化指标与食味值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苏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单季晚粳产量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2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关键生育期茎蘖数及成穗率的差异 |
3.3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叶面积组成及叶面积衰减率的差异 |
3.4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穗部结构及着粒密度的差异 |
3.5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各生育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差异 |
3.6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光合势的差异 |
4 讨论 |
4.1 江苏沿江地区优质高产晚粳稻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特点 |
4.2 江苏沿江地区优质高产晚粳稻品种物质生产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江苏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食味值的差异 |
3.2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生育期及灌浆结实期温光的差异 |
3.3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差异 |
3.4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3.5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6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蒸煮特性的差异 |
3.7 不同类型晚粳稻质构特性的差异 |
3.8 不同类型单季晚粳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4 讨论 |
4.1 江苏沿江地区优良食味与高产协同晚粳稻稻米国标品质及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4.2 江苏沿江地区优良食味与高产协同晚粳稻碘蓝值、质构与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江苏沿江地区优质高产品种筛选 |
1.2 与食味值密切相关的品质指标 |
1.3 优质与高产协同品种产量形成的特点 |
1.4 优质与高产协同品种品质形成特点 |
1.5 优质与高产协同的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10)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发展历程 |
1.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1 稻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
1.2.2 主要病害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
1.2.2.1 稻瘟病研究 |
1.2.2.2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
1.2.3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
1.3 水稻冷害、耐冷性及耐冷品种选育的研究 |
1.3.1 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
1.3.2 水稻冷害的类型及鉴定方法 |
1.3.3 水稻低温冷害在生理学上的研究 |
1.3.4 水稻耐冷性遗传研究 |
1.3.5 水稻耐冷性的QTL研究 |
1.3.6 耐冷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耐冷恢复系选育材料 |
2.1.2 金优431选育材料 |
2.1.3 金优431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材料 |
2.1.4 金优431米质分析材料 |
2.1.5 芽期耐冷性研究材料 |
2.1.6 扬花期耐冷性研究材料 |
2.1.7 配合力研究材料 |
2.2 方法 |
2.2.1 耐冷恢复系选择方法 |
2.2.2 杂稻组合选育方法 |
2.2.3 金优431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方法 |
2.2.4 金优431米质分析方法 |
2.2.5 芽期耐冷性研究方法 |
2.2.6 扬花期耐冷性研究方法 |
2.2.7 配合力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寒恢复系Q431选育 |
3.2 金优431的选育 |
3.3 金优431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
3.4 金优431米质分析 |
3.5 芽期耐冷性分析 |
3.6 扬花期耐冷性分析 |
3.7 恢复系Q431配合力及恢复性分析 |
3.8 金优431生产应用 |
4 讨论 |
4.1 耐寒同质恢复系选育应注意问题 |
4.2 贵州高原水稻冷害的特点及抗寒育种的对策 |
4.3 金优431在生产实践中耐寒性强 |
4.4 "同恢渗粳"是选育恢复系的有效途径 |
4.5 拓宽水稻耐冷性研究的领域,加强耐冷资源的利用 |
4.6 加强障碍型冷害的研究和耐障碍型冷害品种的选育 |
4.7 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广泛测交是选育优良组合一项必要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贵州选育出抗低温高产水稻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2]水稻恢复系雅恢2117抗瘟基因初探及其组合抗性评价[D]. 陈蓉. 四川农业大学, 2020(01)
- [3]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4]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及品质与产量协同性的若干研究[D]. 胡蕾. 扬州大学, 2019
- [7]新世纪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研究利用进展[J].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游俊梅,陈锋,焦爱霞,谭金玉,涂敏,黎小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05)
- [8]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D]. 周乐良. 贵州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