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丸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康艳生,刘静静,张伟,王彤,王晓琴,梁文,艾文婷[1](2020)在《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复方丹参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5月—2017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颗粒剂组、胶囊剂组、片剂组及滴丸剂组,每组91例。4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颗粒剂组、胶囊剂组、片剂组及滴丸剂组分别口服复方丹参颗粒,1袋/次,3次/d;复方丹参胶囊,3粒/次,3次/d;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4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每天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平均硝酸甘油使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滴丸剂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颗粒剂组、胶囊剂组及片剂组(P<0.05)。治疗3个月后,4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平均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滴丸剂组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治疗3个月后,4组患者hs-CRP、IL-6、Lp-PLA2和s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滴丸剂组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治疗3个月后,4组患者T-Aoc、MDA、GSH-PX及SOD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滴丸剂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结论与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片相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更好的疗效,且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炎症情况及机体氧化应激损伤。
孙敬蒙[2](2019)在《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累积途径及固体分散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集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的中国林蛙,确定中国林蛙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规律;对哈蟆油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并找到关键酶基因;对哈蟆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测定,探讨哈蟆油不同时期的表达量,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哈蟆油;进一步将获得的高质量哈蟆油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成剂型,并建立制剂质量标准,对制剂的稳定性和急性毒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剂型的免疫实验验证。方法:采集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的中国林蛙样品,取中国林蛙的输卵管,-80.0℃冰箱备存,提取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并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采用美国StatView软件分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并分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规律,探究哈蟆油质量最好的区域和最佳的采集时期。为了确定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累积途径,对哈蟆油进行转录组测序,生成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得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及影响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基因。采用Trizol法提取哈蟆油中的RNA,使用Nanodrop 2000超微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RNA浓度和质量进行检测,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完整性;采用Takara公司的试剂盒将哈蟆油中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哈蟆油不同时期中的表达量,与测定各时期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比较,获得高质量的哈蟆油,进一步将获得的高质量哈蟆油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成剂型,并建立最佳剂型的质量标准,进行稳定性、急性毒性研究,并采用小鼠动物实验进行哈蟆油最佳制剂的免疫实验验证。结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国林蛙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中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吉林省靖宇县三道湖镇浆源中国林蛙养殖厂基地的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并且发现哈蟆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散居冬眠期(1112月)时达到最高。通过对哈蟆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找到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影响哈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哈蟆油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发现在散居冬眠期(1112月)时表达量最高。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将获得的高质量哈蟆油制备成滴丸剂,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药物与聚乙二醇4000的比例为1:3,冷凝液为甲基硅油(100mm2/s):轻质液状石蜡(1:1),药物与基质熔融温度为70℃。建立哈蟆油滴丸质量标准,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稳定性试验符合要求。证明哈蟆油滴丸属实际无毒级。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哈蟆油滴丸30天,能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说明哈蟆油滴丸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且试验结果表明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能力,说明哈蟆油滴丸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论:哈蟆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中国林蛙散居冬眠期(1112月)时最高,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哈蟆油不同时期的表达量结果相符,并确定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途径,找到关键酶基因;将获得的高质量哈蟆油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成滴丸剂,质量标准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免疫试验证明哈蟆油滴丸能提高免疫力。
辛雪,刘应梅[3](2018)在《从专利分析角度看中药滴丸的新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药制剂中蓬勃发展的新品种,滴丸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市场信息、国家政策和法律状态,从中药滴丸专利的整体趋势、重点申请人、重点专利、技术主题4个方面梳理了中药滴丸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为审查实践、行业发展、中药新药研发及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刘帅[4](2018)在《依巴斯汀滴丸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巴斯汀(Ebastine)是生物碱类抗过敏药物,属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湿疹、皮肤瘙痒等疾病。目前上市剂型为常释片,每次口服10 mg,每日1~2次。依巴斯汀属于难溶性药物,片剂药物溶出受限,而过敏性疾病发病急,需要迅速缓解症状。将依巴斯汀制成速效制剂,可满足起效快的用药要求。本实验采用水溶性基质制备依巴斯汀滴丸剂,并进行质量考察和药动学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处方前研究建立UV和HPLC两种依巴斯汀含量分析方法,定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紫外分析依巴斯汀在考察的1.68~15.12 μg/mL范围,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499X+0.0041,R2= 0.9993;高效液相分析依巴斯汀在1.68~33.60 μg/mL范围,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Y=8584.1X+2376.2,R2=0.9994。UV、HPLC两种方法的专属性好,精密度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7%,RSD值均小于2%,符合定量要求。对原料药进行高温、高湿试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依巴斯汀在60 ℃条件下热稳定性良好,在RH 80%、25 ℃条件下吸湿量小于0.2%,稳定性良好;主药及基质混合进行热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主药与基质在60 ℃条件下无相互作用。以滴丸圆整度、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影响试验基础上,选择药物与基质比例1:7、1:5、1:3,PEG4000:PEG6000 比例 1:3、1:1、3:1,熔融温度 75℃、80℃、85℃进行优化试验。2.处方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方法,以5 min及30 min时的累计溶出度综合计算指标Q,考察药物与基质比例,基质PEG 4000:PEG 6000比例,熔融温度对溶出度影响,进行滴丸处方和工艺优化,得出最优处方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4,基质PEG 4000:PEG 6000比例为1:0.41,熔融温度为84 ℃。3.滴丸成型表征及质量评价对以优化的处方和工艺制备的滴丸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分析(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表明:XRD谱中依巴斯汀衍射峰明显减弱;DSC图谱中主药结晶峰消失;IR图谱中主药特征峰强度明显减弱;SEM图中主药与基质充分融合,证明依巴斯汀滴丸固定分散体形成;同时进行重量差异、圆整度实验,结果显示:滴丸呈乳白色,圆整度为0.90±0.03,重量限度差异在±15%以内;与市售依巴斯汀片剂相比,依巴斯汀滴丸剂溶出速度较快,溶出完全;稳定性试验显示:滴丸在温度40 ℃、相对湿度RH 55%± 5%密封条件下贮存6个月,外形、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最优处方制备的滴丸稳定性良好。4.药动学初步研究依巴斯汀给药后迅速代谢为卡瑞斯汀,目前主要通过测定卡瑞斯汀的血药浓度来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卡瑞斯汀在生物样品中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ymmetry C18(5 μm,4.6×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0:70;柱温:25 ±5 ℃;流速:0.9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该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其他成分无干扰;大鼠血浆中卡瑞斯汀在0.05~10 μg/mL浓度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Y=26198X+8392.4,R2为0.9993;精密度RSD值均小于7%,室温和冻融稳定性RSD值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大于95%,RSD值均小于6%,最低检测限为12.5 ng/mL。以上方法学考察表明可用于生物样品中卡瑞斯汀的含量测定。分别采用1.8 mg/kg、2.7 mg/kg、3.6 mg/kg 3个给药剂量进行大鼠灌胃给药,通过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应的药动学主要参数:大鼠血浆中药物吸收半衰期t1/2kα分别为 0.678±0.361 h、1.031±0.25 h、0.924±0.147 h;分布半衰期 t1/2α 分别为 1.025±0.716h、1.950±0.927 h、1.806士1.569 h;消除半衰期 t1/2β 分别 11.178±4.364 h、11.178±3.368 h、11.585±2.346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 2.333±0.516h、2.500±0.548h、2.167±0.408h;达峰时卡瑞斯汀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639±0.027 μg/mL、0.940±0.025 μg/mL、1.259±0.033μg/mL;消除率CL/F分别为2.072±0.217 L/h/kg1 2.302±0.397L/h/kg、2.099±0.170 L/h/kg;时间-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6.987±0.360 μg·h/mL、10.245±1.187μg·h/mL、13.800±0.517μg.h/mL。以上实验结果显示:依巴斯汀滴丸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特征,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分布速度快、消除速度缓慢、清除率低、平均滞留时间长。对自制依巴斯汀滴丸及市售片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的方法,分别对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进行等效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剂型间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以AUC0-∞为计算参数,得到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6.2%~140.9%)%,说明两种制剂在大鼠体内不具有生物等效性。自制依巴斯汀滴丸与市售片剂相比,具有主药释放速度快、分布迅速、消除缓慢、达峰浓度高等的特点。
张凤艳[5](2018)在《小柴胡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柴胡滴丸是由小柴胡汤剂基础上研发的新剂型。小柴胡滴丸剂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的现代复方制剂,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七味中药组成。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小柴胡滴丸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及初步的稳定性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中药材的提取分离技术和固体制剂技术,把小柴胡的剂型由汤剂变成滴丸剂,这样做能够改善携带不便的缺点,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的同时量化各味中药有效成分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本课题依据复方中七味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结合其功能主治的特点,最大限度保留各药材的活性成分,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多次试验:分别从提取工艺,基质种类的选择,冷却剂种类的选择,滴制温度的筛选,冷却剂上部温度的筛选,主药与基质的配比筛选,滴距等方面研究,最终筛选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提取工艺方面,按照处方量称取生姜,加乙醇浸润24小时后,渗漉提取,渗漉条件为生姜粉粒径40目,乙醇浓度70%,乙醇用量8倍体积,渗漉液进行溶剂回收后,待用;取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姜半夏,大枣加10倍水量,浸泡2小时,煎煮提取1.5小时,提取三次,合并滤液滤过,收集滤液。生姜提取液与其他成分水提液合并后进行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稠膏经真空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成干膏粉,备用;制剂工艺方面,基质选择PEG4000:PEG6000=1:2的混合基质,冷凝剂选择二甲基硅油350 cs,确定主药与基质配比为1:1.5,滴制温度85±2℃,滴距为8 cm。在质量研究方面,对复方中的柴胡、黄芩、党参、甘草进行了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试验;对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研究试验,测得黄芩苷平均含量为9.377 mg/g,并对所用药材、中间体、成品滴丸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完善了本品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最终确定小柴胡滴丸,性状为棕色或深棕色滴丸,味甜,微苦;重量差异为±7.5%;溶散时限为11分10秒;其中黄芩苷含量为9.377 mg/g;规格为400 mg/丸;并将置于加速条件与长期条件的产品进行了初步的稳定性考察。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小柴胡滴丸的制备工艺稳定,质量标准研究全面,稳定性结果良好,科学可行,有能力支持大规模生产。
段多喜,周思远,陈颖,黄辰,李瑛[6](2017)在《常见中药剂型及运用浅析》文中认为中医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改变,既继承发扬了传统中医中药的宝贵经验,又积极吸收了外国医学的精华。不同的中药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且对疾病治疗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了解不同的中药剂型和运用规律极其重要,同时现代中药剂型在发展运用上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洋洋[7](2016)在《活血止痛两种剂型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活血止痛胶囊,采用药材打粉后直接灌装胶囊为原工艺,此工艺相对粗犷,并且还存在稳定性差,装量差异大,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根据活血止痛胶囊市场使用情况反映,其药物疗效显着,针对我国目前医疗状况,适用范围广泛。故本课题对活血止痛胶囊进行剂型改进研究,在原剂型胶囊剂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改进为将药材提取后加辅料分别制剂为滴丸剂和浓缩胶囊剂,二者均为具有剂型优势的现代中药剂型。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制剂工艺。为保障各环节提取物和制剂的质量,研究制定了相对简便、准确、可控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对滴丸和浓缩胶囊产品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主要内容为: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活血止痛滴丸剂的制剂工艺进行优化,分别考察基质种类、主药与基质配比、熔药温度、冷凝液种类、冷凝柱长、冷凝液上部温度、滴距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以主辅比、熔药温度、冷凝液上部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确定活血止痛滴丸最佳制剂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剂工艺为主辅比为1:2.1,熔药温度70℃,冷凝液上部温度50℃。并对处方中三七、当归、冰片等分别薄层色谱(TLC)鉴别的方法等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三七中的三七总苷以及当归中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建立了活血止痛滴丸制剂中各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制定了活血止痛滴丸的质量标准。自制三批样品经检验均符合规范。对滴丸进行初期稳定性考察,经验证其在三个月内稳定性良好。活血止痛浓缩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制剂工艺优化,分别考察填充剂的选择、润湿剂乙醇浓度、干燥温度等因素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以辅料种类、辅料用量、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从而优化出最佳制剂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剂工艺为辅料种类为淀粉加5%微粉硅胶,辅料用量为20%,乙醇浓度为95%。选用TLC法对处方中三七、冰片及当归做定性鉴别研究,通过HPLC法分别对三七中成分三七总苷以及当归中成分阿魏酸展开定量测定,确立了活血止痛滴丸制剂中各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制定了活血止痛浓缩胶囊的质量标准。自制三批样品经检验均符合规范。对制剂进行初期稳定性考察,经验证其在三个月内稳定性良好。与国家药品标准活血止痛胶囊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的内容相比,本标准中增加HPLC法对当归中阿魏酸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较强的专属性,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强等。
刘新[8](2016)在《蟾麝救心丸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将原剂型水泛丸剂,变更为既可口服又可含服的一种新剂型——滴丸剂,此剂型的特点概括说,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特别在生产工艺上简单易行。为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了救治的良药。由于原剂型是将原药材直接制成水泛丸,作用迟缓,多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为了达到现代中药剂型的顺一性,时代性,将其制成能被患者接受的浓缩丸,达到减少服用量,质量标准更优的目的。第一,对蟾麝救心丸处方中的药材进行了提取工艺优化,以得到干膏的收率和有效成分含量的转移率为指标。分别利用正交优化的方法,筛选出来蟾酥,赭石,猪胆膏,三七及红参的最佳工艺。为后期的制剂优化打下基础。第二,蟾麝救心滴丸制剂工艺优化的研究。制剂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基质的种类、主辅比、熔药温度、冷凝液种类、冷凝液温度、冷凝柱长和滴距对滴丸成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进行滴丸成型工艺的制剂优化,按正交设计L9(34)表作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滴丸硬度、圆整度、收率、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为试验指标,着重考察主辅比、熔药温度、滴距对滴丸成型的影响。第三,蟾麝救心浓缩丸的制剂工艺研究中,通过单因素考察的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润湿剂的种类,润湿剂的用量,药粉细度,干燥时间。最终确定出最佳工艺。蟾麝救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材与辅料的主辅比为1:2,熔药温度为80℃,滴距为5cm。浓缩丸的最佳制剂工艺为将药粉粉成80目,用150ml的水作润湿剂,制成小丸,置干燥60℃干燥20h,上制丸机制成符合标准的浓缩丸,包赭石衣。以优化出的提取方案,将十一味药(除挥发性成分,贵细药材外)按最佳工艺得到提取物,用于研究滴丸和浓缩丸的成型工艺,最终成功制备出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能够满足现代质量标准,为今后蟾麝救心丸新剂型的研发给予支持。
梁悦[9](2016)在《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云香祛风止痛酊,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口服可以治疗伤风感冒,风湿骨痛,头痛,肚痛,心胃气痛等。但在临床运用中,云香祛风止痛酊主要的应用形式为外用,大大限制了云香祛风止痛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也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销售量。本实验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云香祛风止痛口服剂型与口服给药途径的改变,制成滴丸,扩大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同时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方法:对滴丸的基质、冷凝剂、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距及滴制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以滴丸的基质选择、滴距和滴制温度为自变量,以容散时限、成品率和外观质量评价标准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优选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中的白芷、细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进行定量分析。在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中,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了解本品的质量特点与变化规律。结果:经过单因素考察选出PEG6000﹕PEG4000=2﹕1的混合基质;选用液体石蜡作为冷凝剂;选用药物﹕基质为1﹕5;选用滴距为3cm、4cm;采用制剂温度为80℃85℃。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得到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PEG-6000﹕PEG-4000=2﹕1)为1﹕5,滴距为3cm,冷凝剂为液体石蜡,滴制温度为85℃。本实验研究表明:云香祛风止痛滴丸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白芷、细辛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应用气相色谱测得薄荷脑、樟脑的含量均大于45.0mg。在初步稳定性实验下,制剂的各项检测指标与“0”月对比,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优选的云香祛风止痛滴丸成型工艺稳定、简单、重现性好。所建立的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为本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药效学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及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毛金强[10](2014)在《抗病毒滴丸的药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病毒滴丸是由连翘、板蓝根、石膏、生地黄、石菖蒲、广藿香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滴丸剂,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处方中各味药的理化性质,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滴丸进行了临床前药学部分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在提取工艺研究中,以连翘苷和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提取精制工艺为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β-环糊精为1:7,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3小时);水煎液滤过,药渣和浸泡1小时的其余药材再加分两次加入14倍量水煎煮,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所有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0~70℃)至相对密度为1.15(5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低温静置24小时,滤过,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0.07Mpa,60~70℃)至相对密度为1.34(50℃),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在成型工艺研究中,以滴丸圆整度、硬度、耐热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抗病毒滴丸的成型工艺条件。确定工艺为:将干浸膏粉加入到90℃熔融的PEG4000与PEG6000的混合基质中(PEG4000与PEG6000比为1:2,干浸膏粉与基质比为1:1.5),充分混匀,再加入挥发油包合物搅拌均匀,以甲基硅油作冷却液,冷却液温度为20~10℃。料罐温度90℃,滴头温度90℃,滴头内径2.5mm,滴速40~50滴/min,滴头至冷却液面距离为3cm。用石油醚(30~60℃)洗除粘附在丸上的剩余的甲基硅油,整粒,包装。在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了连翘、石菖蒲、板蓝根、广藿香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和连翘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I K滴丸剂项下要求规定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等项目检查。对三批样品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毒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稳定可控,成品质量基本稳定。
二、滴丸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滴丸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5] |
1.4 观察指标 |
1.4.1 症状缓解情况 |
1.4.2炎性因子水平 |
1.4.3 氧化应激指标 |
1.4.4 不良反应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4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4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
2.3 4组炎性因子比较 |
2.4 4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2.5 4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2)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累积途径及固体分散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测定 |
1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设备 |
3 研究气相色谱条件 |
4 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测定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及关键酶基因的筛选 |
1 动物 |
2 林蛙输卵管样本的转录物组测序分析 |
3 小结 |
第三章 哈蟆油表达量的测定 |
1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设备 |
3 试验动物 |
4 中国林蛙解剖 |
5 哈蟆油RNA的提取 |
6 哈蟆油总RNA反转录为cDNA |
7 内参基因的选择和引物设计 |
8 哈蟆油cDNA实时荧光定量测定 |
9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成型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哈蟆油滴丸的质量标准 |
4 小结 |
第五章 哈蟆油滴丸免疫实验验证 |
1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结论 |
1 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化规律 |
2 哈蟆油的转录组测序 |
3 哈蟆油表达量变化 |
4 采用固定分散体技术制备哈蟆油滴丸 |
5 哈蟆油滴丸免疫实验验证 |
本文创新点 |
1 中国林蛙安全度过冬眠期机制 |
2 在美国Genbank上传基因序列 |
3 从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控制哈蟆油质量 |
4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将哈蟆油制备成滴丸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从专利分析角度看中药滴丸的新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滴丸剂概述 |
2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整体趋势分析 |
3.2 重点申请人分析 |
3.3 重点专利分析 |
3.4 技术主题分析 |
4 结语 |
(4)依巴斯汀滴丸的制备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依巴斯汀和滴丸剂的研究现状 |
1 依巴斯汀研究现状 |
1.1 化学名称和结构式 |
1.2 药理作用和药效 |
1.3 临床应用 |
1.4 剂型研究 |
2 滴丸剂研究现状 |
2.1 概述 |
2.2 滴丸剂的特点 |
2.3 滴丸剂的种类 |
2.4 滴丸剂的质量考察 |
3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依巴斯汀滴丸剂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试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含量测定 |
2.1 定量波长的选择 |
2.2 样品配制 |
2.3 线性关系考察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稳定性试验 |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7 样品的测定 |
3 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考察 |
3.1 依巴斯汀理化性质 |
3.2 依巴斯汀稳定性考察 |
4 处方筛选 |
4.1 滴丸的制备方法 |
4.2 单因素考察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依巴斯汀滴丸处方工艺优化 |
1 仪器与试药 |
1.1 试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工艺 |
2.1 影响因素水平的选取 |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3 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 |
2.4 响应面图分析 |
2.5 验证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依巴斯汀滴丸的表征及质量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4 红外光谱(IR)分析 |
2.5 质量评价 |
2.6 稳定性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依巴斯汀滴丸大鼠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动物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生物样品中卡瑞斯汀的HPLC测定方法 |
2.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2.3 大鼠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 |
3 讨论 |
3.1 给药剂量的选择 |
3.2 药动学相关参数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目录 |
(5)小柴胡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小柴胡汤的简介 |
1.1.1 小柴胡汤的主治 |
1.1.2 小柴胡汤的方解 |
1.2 小柴胡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1.2.1 内科 |
1.2.2 妇科 |
1.2.3 儿科 |
1.2.4 肿瘤 |
1.3 处方中各味中药材的现代研究 |
1.3.1 柴胡 |
1.3.2 黄苓 |
1.3.3 党参 |
1.3.4 炙甘草 |
1.3.5 姜半夏 |
1.4 小柴胡制剂 |
1.4.1 小柴胡汤剂 |
1.4.2 小柴胡的现代复方制剂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课题的主要实验内容 |
2 小柴胡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3 三批中试放大验证试验 |
2.3 结果分析 |
2.3.1 提取工艺研究结果分析 |
2.3.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结果分析 |
2.3.3 三批中试放大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小柴胡滴丸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材料、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性状检查结果分析 |
3.3.2 定性鉴别结果分析 |
3.3.3 质量检查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小柴胡滴丸剂初步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处方中中药材提取工艺的研究 |
5.2 小柴胡滴丸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
5.3 小柴胡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
5.4 小柴胡滴丸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常见中药剂型及运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剂型 |
1.1 汤剂 |
1.2 散剂 |
1.3 丸剂 |
1.4 膏剂 |
1.5 酒剂 |
2 现代剂型 |
2.1 饮片 |
2.2 滴丸剂 |
2.3 颗粒剂 |
2.4 注射剂 |
3 中药剂型的合理选择 |
4 存在问题及改进趋势 |
4.1 原药材质量问题 |
4.2 加工问题 |
4.3 中药使用标准 |
4.4 规格、标准问题 |
4.5 价格问题 |
5 结语 |
(7)活血止痛两种剂型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处方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
1.2 处方方解和药理现代研究 |
1.2.1 当归 |
1.2.2 土鳖虫 |
1.2.3 三七 |
1.2.4 煅自然铜 |
1.2.5 醋乳香 |
1.3 滴丸剂与浓缩胶囊剂研究概况 |
1.3.1 滴丸剂发展历史 |
1.3.2 滴丸剂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
1.3.3 浓缩胶囊的特点 |
1.4 本课题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活血止痛滴丸制剂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活血止痛滴丸制剂工艺路线 |
2.3 仪器与试药 |
2.3.1 实验试药 |
2.3.2 实验仪器 |
2.4 活血止痛滴丸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2.4.1 滴丸制剂工艺单因素考察 |
2.4.2 滴丸成型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
2.4.3 中试放大 |
2.4.4 活血止痛滴丸制剂相容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活血止痛滴丸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药材、试剂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药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3 性状 |
3.4 活血止痛滴丸的薄层鉴别研究 |
3.4.1 当归的薄层鉴别 |
3.4.2 三七薄层鉴别 |
3.4.3 冰片薄层鉴别 |
3.5 检查 |
3.5.1 外观 |
3.5.2 重量差异 |
3.5.3 溶散时限 |
3.6 含量测定 |
3.6.1 阿魏酸含量测定 |
3.6.2 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 |
3.7 活血止痛滴丸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4 活血止痛浓缩胶囊制剂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药 |
4.2.2 实验仪器 |
4.3 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
4.3.1 浓缩方法 |
4.3.2 干燥 |
4.4 成型工艺初步研究 |
4.4.1 单因素考察实验 |
4.4.2 休止角的测定 |
4.4.3 干燥温度考察 |
4.5 正交实验优化成型工艺 |
4.5.1 正交实验设计 |
4.5.2 实验过程 |
4.5.3 实验综合评分 |
4.5.4 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分析表 |
4.5.5 吸湿百分率 |
4.5.6 临界相对湿度 |
4.5.7 优化处方及工艺重现性试验 |
4.6 中试放大 |
4.7 活血止痛胶囊制剂相容性研究 |
4.7.1 阿魏酸制剂相容性 |
4.7.2 三七总皂苷制剂相容性 |
4.8 本章小结 |
5 活血止痛浓缩胶囊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药 |
5.2.3 主要实验试剂 |
5.3 性状 |
5.4 活血止痛浓缩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
5.4.1 当归的薄层鉴别 |
5.4.2 三七薄层鉴别 |
5.4.3 冰片薄层鉴别 |
5.5 检查 |
5.5.1 装量差异 |
5.5.2 水分检查 |
5.5.3 崩解时限 |
5.6 含量测定 |
5.6.1 阿魏酸含量测定 |
5.6.2 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 |
5.7 活血止痛胶囊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蟾麝救心丸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 |
1.2 蟾麝救心丸中各单味药的研究进展 |
1.3 中药提取评价方法 |
1.4 滴丸剂的研究现状 |
1.4.1 中药滴丸剂的概述 |
1.4.2 中药滴丸剂存在的问题 |
1.4.3 新辅料、新设备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2 蟾麝救心丸中蟾酥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药材、试剂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材 |
2.2.3 对照药材 |
2.2.4 主要实验试剂 |
2.3 正交试验对蟾麝救心丸中蟾酥提取工艺优化 |
2.3.1 蟾麝救心丸中蟾酥的提取工艺 |
2.3.2 蟾酥的正交试验设计 |
2.3.3 蟾酥的正交试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
2.3.4 蟾酥的正交试验结果 |
2.3.5 蟾酥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4 蟾酥提取的验证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蟾麝救心丸中赭石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药材及试剂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材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3 赭石的方法学考察 |
3.3.1 测量方法 |
3.3.2 溶液配制 |
3.3.3 线性关系的考察 |
3.3.4 精密度实验 |
3.3.5 稳定性实验 |
3.3.6 专属性实验 |
3.3.7 重复性实验 |
3.3.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4 正交试验对蟾麝救心丸中赭石提取工艺优化 |
3.4.1 蟾麝救心丸中赭石的提取工艺 |
3.4.2 赭石的正交试验方法 |
3.4.3 赭石的正交试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
3.4.4 赭石的正交试验结果 |
3.4.5 赭石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蟾麝救心丸中猪胆膏的提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药材及试剂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材 |
4.2.3 对照药材 |
4.2.4 主要实验试剂 |
4.3 猪胆膏的方法学考察 |
4.3.1 溶液制备与检测条件 |
4.3.2 线性关系考察 |
4.3.3 精密度实验 |
4.3.4 稳定性实验 |
4.3.5 重复性实验 |
4.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4.3.7 专属性实验 |
4.4 正交试验对处方中猪胆膏提取工艺研究 |
4.4.1 处方中猪胆膏的实验因素及水平选择 |
4.4.2 猪胆膏的正交试验操作步骤 |
4.4.3 猪胆膏的正交试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
4.4.4 猪胆膏的正交试验结果 |
4.4.5 猪胆膏的正交试验分析 |
4.5 猪胆膏提取的验证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5 蟾麝救心丸中三七,红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及药材、试剂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药材 |
5.2.3 对照药材 |
5.2.4 主要实验试剂 |
5.3 正交试验对蟾麝救心丸中三七,红参提取工艺优化 |
5.3.1 蟾麝救心丸中三七,红参的实验因素及水平选择 |
5.3.2 三七,红参的正交试验操作步骤 |
5.3.3 三七,红参的正交试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
5.3.4 三七,红参的正交试验结果 |
5.3.5 三七,红参提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4 三七,红参提取的验证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蟾麝救心丸成型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仪器与试药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药 |
6.3 蟾麝救心滴丸成型工艺路线 |
6.4 蟾麝救心滴丸初步滴制条件 |
6.4.1 滴丸制剂工艺单因素考察 |
6.4.2 滴丸成型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
6.4.3 蟾麝救心滴丸成型工艺的验证试验 |
6.5 蟾麝救心浓缩丸的制剂工艺优化 |
6.5.1 蟾麝救心浓缩丸的处方 |
6.5.2 浓缩丸制剂方案的筛选 |
6.5.3 浓缩丸制备的单因素考察 |
6.5.4 蟾麝救心浓缩丸的验证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酊的处方研究 |
1 处方组成 |
2 处方分析 |
第二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剂型选择的依据 |
2 仪器和试剂 |
2.1 仪器 |
2.2 药品 |
2.3 试剂 |
3 方法和结果 |
3.1 综合评分标准 |
3.1.1 外观质量评价标准 |
3.1.2 成品率平价标准 |
3.2 单因素考察 |
3.2.1 基质的选择 |
3.2.2 冷凝剂的选择 |
3.2.3 药物与基质配比的选择 |
3.2.4 滴距的选择 |
3.2.5 滴制温度的选择 |
3.3 正交试验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滴丸基质的选择 |
5.2 滴丸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优势 |
第三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
1 云香祛风止痛酊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
2 仪器与试剂 |
2.1 仪器 |
2.2 试剂 |
3 性状 |
4 薄层鉴别 |
4.1 白芷的鉴别 |
4.1.1 供试品的溶液制备 |
4.1.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
4.1.3 阴性溶液的制备 |
4.1.4 白芷的薄层鉴别 |
4.2 细辛的鉴别 |
4.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
4.2.3 阴性溶液的制备 |
4.2.4 细辛的薄层鉴别 |
5 含量测定 |
5.1 樟脑、薄荷脑含量测定 |
5.1.1 色谱条件 |
5.1.2 内标溶液的制备 |
5.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5.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1.5 线性关系考察 |
5.1.6 精密度考察 |
5.1.7 稳定性考察 |
5.1.8 重复性考察 |
5.1.9 加样回收考察 |
5.1.10 样品含量测定 |
6 检查 |
6.1 重量差异 |
6.2 溶散时限 |
7 小结 |
8 讨论 |
第四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长期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云香祛风止痛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抗病毒滴丸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1.1 病毒性感冒解析 |
1.1.2 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治疗 |
1.2 处方药物的文献研究 |
1.2.1 处方的来源、组成及研究 |
1.2.2 处方中药物的文献研究 |
1.3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现状 |
1.3.1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 |
1.3.2 滴丸的基质和冷凝剂 |
1.3.3 滴丸的生产的工艺控制 |
第二章 药材及辅料来源与质量检查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和试药 |
2.2 药材来源及质量检查 |
2.2.1 连翘 |
2.2.2 板蓝根 |
2.2.3 石膏 |
2.2.4 生地黄 |
2.2.5 石菖蒲 |
2.2.6 广藿香 |
2.3 辅料来源及质量检查 |
2.3.1 聚乙二醇4000 |
2.3.2 聚乙二醇6000 |
2.3.3 β-环糊精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抗病毒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和试药 |
3.2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选 |
3.2.1 试验方法的设计 |
3.2.2 投料形式考察 |
3.2.3 浸泡与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
3.2.4 加水量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
3.2.5 挥发油提取条件验证 |
3.3 挥发油包合工艺的优选 |
3.3.1 包合方法 |
3.3.2 正交试验的设计 |
3.3.3 挥发油包合率的测定 |
3.3.4 验证 |
3.4 水提工艺的优选 |
3.4.1 正交试验的设计 |
3.4.2 测定方法和结果 |
3.4.3 最佳工艺验证 |
3.5 纯化工艺的优选 |
3.5.1 方法与结果 |
3.5.2 验证 |
3.6 浓缩与干燥工艺的研究 |
3.6.1 浓缩方法的选择 |
3.6.2 浓缩的稠膏相对密度的选择 |
3.6.3 干燥方法的选择 |
3.7 成型工艺的优选 |
3.7.1 基质与冷却液的筛选 |
3.7.2 滴丸滴制参数的优选 |
3.8 冷却液的洗除工艺 |
3.9 中试生产 |
3.10 抗病毒滴丸制备工艺流程图 |
第四章 抗病毒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和试药 |
4.2 鉴别 |
4.2.1 连翘TLC鉴别 |
4.2.2 石菖蒲TLC鉴别 |
4.2.3 板蓝根TLC鉴别 |
4.2.4 广藿香TLC鉴别 |
4.3 检查 |
4.3.1 重量差异 |
4.3.2 溶散时限 |
4.3.3 微生物限度 |
4.4 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
4.4.1 色谱条件 |
4.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4.3 线性关系考察 |
4.4.4 专属性试验 |
4.4.5 精密度试验 |
4.4.6 稳定性试验 |
4.4.7 重复性试验 |
4.4.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4.9 样品测定 |
4.5 质量标准(草案) |
第五章 抗病毒滴丸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剂和试药 |
5.2 考察方法 |
5.3 检测项目及结果 |
5.3.1 性状 |
5.3.2 鉴别 |
5.3.3 重量差异 |
5.3.4 溶散时限 |
5.3.5 含量测定 |
5.3.6 微生物限度 |
5.4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剂型选择 |
6.2 制备工艺 |
6.3 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 |
6.4 创新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滴丸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 康艳生,刘静静,张伟,王彤,王晓琴,梁文,艾文婷. 药物评价研究, 2020(02)
- [2]哈蟆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累积途径及固体分散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D]. 孙敬蒙.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从专利分析角度看中药滴丸的新药研究[J]. 辛雪,刘应梅. 中国新药杂志, 2018(14)
- [4]依巴斯汀滴丸的制备及质量研究[D]. 刘帅. 扬州大学, 2018(12)
- [5]小柴胡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张凤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6]常见中药剂型及运用浅析[J]. 段多喜,周思远,陈颖,黄辰,李瑛.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6)
- [7]活血止痛两种剂型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胡洋洋.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5)
- [8]蟾麝救心丸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研究[D]. 刘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5)
- [9]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D]. 梁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抗病毒滴丸的药学研究[D]. 毛金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