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对海因里希事件一的快速降温事件:来自石笋δ~(18)O记录的证据

东亚季风对海因里希事件一的快速降温事件:来自石笋δ~(18)O记录的证据

一、A quick cooling event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sponding to Heinrich Event 1: Evidence from stalagmite δ~(18)O records(论文文献综述)

周景亮[1](2021)在《中国降水氧同位素组成与水汽源间的关系 ——以万象洞、和尚洞、石花洞和蓬莱仙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Yu LI,Yuxin ZHANG,Xinzhong ZHANG,Wangting YE,Lingmei XU,Qin HAN,Yichan LI,Hebin LIU,Simin PENG[2](2020)在《A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Holocene effective moisture change represented by variability of virtual lake level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文中研究说明The fluctuation of a single lake level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water balance within the basin, while the regional consistent fluctuations of lake level can indicate the change of regional effective moisture. Previous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reconstructing effective moisture by multiproxy analyses of lake sediments. W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cluding a transient climate evolution model, a lake energy balance model and a lake water balance model to simulate continuous Holocene effective moisture change represented by variability of virtual lake level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The virtual lake level, area, water depth and salinity are not equivalent to actual values, but we estimated relative changes of the regional effective moisture. We also explored the driving mechanisms of effective moisture change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adually falling effective moisture during the Holocene in northern China wa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igh lake evaporation caused by longwave and shortwave radiation, and low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reductions of summer solar insolation. A decline in effective moisture through the Holocene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outhern Central Asia resulted from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because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duced by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effective moisture rise during the Holocene in northern Central Asia.

李依婵[3](2020)在《末次盛冰期以来东亚与北美季风区干湿变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亚和北美的气候变化具有遥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两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存在一定联系。基于古气候记录进行定量重建,反演过去东亚和北美季风区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有利于了解不同时间尺度的水循环变化,为预测未来干旱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观测数据、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TraCE模型以及PMIP3/CMIP5模型数据重建和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多时间尺度东亚与北美的干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年际/年代际尺度的干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东亚与北美地区的干湿状况对各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一致,东亚和北美地区的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大,同时东亚季风区西南部和北美季风区的降水减少,导致当地干旱程度加剧。受降水增加的影响,东亚西北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气候依旧变湿。东亚季风区的东部区域温度增幅与其他地区差异不大,但是降水增幅较大,所以干旱程度较季风区的其他区域低。说明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只有降水增幅更大,才能缓解干旱,这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东亚季风区的干湿变化对温度的响应比对降水的响应更显着。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干湿变化与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关系,结果显示东亚的干湿变化与全球大部分海域都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相关性并不显着;北美非季风区的干湿变化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较为显着,季风区干湿变化与ENSO的相关性较弱。(2)千年尺度的干湿变化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到早全新世初期,夏季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浓度由LGM以来的谷值上升至峰值,北半球大陆冰盖则相反,在此强迫背景下,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和ENSO大致呈下降的趋势,导致东亚和北美季风整体比全新世弱,季风区相比于全新世时期也较为干旱,但有从干旱转向湿润的演变趋势。冬季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冬季风增强,东亚非季风区的大部分区域处于较为干旱的状态,且干湿变化较为和缓;北美冰盖加强了西风,导致北美非季风区呈现明显的湿润状态。全新世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冰盖的作用较弱,东亚和北美季风区干湿变化总的趋势是逐渐变干,季风区由湿润向干旱转变,非季风区则是干旱程度加剧。(3)对比LGM(21ka)、中全新世(Mid-Holocene,MH;6ka)和工业革命前期(Preindustrial,PI;0ka)的干湿变化可看出,东亚与北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状况存在反相位的关系,季风区的干湿变化主要取决于夏季干湿状况,非季风区主要取决于冬季的干湿状况。LGM夏季太阳辐射较弱,温室气体浓度低,北半球海冰和大陆冰盖大规模发育导致全球表面温度降低,夏季北半球陆地降温幅度大于海洋,海陆热力差异减小;同时高纬度地区降温幅度大于低纬度地区,以至于经向温度梯度增大,季风减弱,因此LGM成为季风区最干旱的时期。MH夏季太阳辐射较强,AMOC处于较高的状态,ENSO处于全新世最低的值,有利于增强季风,这使得季风区最湿润的气候状态出现在MH时期。非季风区的干湿变化在东亚和北美并不同步,东亚非季风区最湿润的时期为MH时期,原因是该时期温室气体浓度较LGM时期高,导致中高纬SST升高,增加了西风中的水汽含量,使得东亚非季风区变湿。北美非季风区最湿润的时期为LGM时期,主要是因为该时期北美大陆冰盖覆盖范围达到最大值,冰盖附近气压高,推动西风带往南移的同时加强了西风,从而为北美非季风区输送更多水汽。(4)东亚和北美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状况都存在反相位的变化关系,不同时间尺度干湿变化的驱动因素则各不相同。在太阳辐射、温室气体浓度、北美大陆冰盖等强迫背景下,千年尺度干湿变化与AMOC和ENSO关系较密切;年际/年代际尺度的干湿变化则与降水、温度以及SST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关系更密切。

柴乐[4](2019)在《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文中认为冰川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并留下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对于研究第四纪冰期历史、探究全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了解冰川波动历史和发育规律具有关键作用。他念他翁山位于横断山西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第四纪以来,依托区内大面积夷平面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堆积地形可以相互匹配,特别是冰川沉积地貌保存尤为清晰,该区是海洋性冰川发育区,维持冰川发育的降水补给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因而本区第四纪冰川进退对西南季风波动有较为直接的反映,正是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演化过程研究,尤其是最老冰川遗迹的绝对年代确定,对于丰富青藏高原东南部晚第四纪冰期以来冰川演化的时间序列,验证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和构造耦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野外地貌调查,10Be、OSL、ESR交叉测年法,对他念他翁山青古隆槽谷、曲扎槽谷、如曲槽谷第四纪冰川地貌发育特征、冰期序列、各期次冰川规模进行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结合恢复不同冰期时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并重建了冰期时的气候条件,讨论了西南季风在全球气候系统波动过程中对冰川发育的影响。对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冰川作用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冰川侵蚀地貌主要表现为U形冰川槽谷,成层冰斗群,大规模羊背石、刃脊、角峰,还包括大量磨光面和擦痕,部分冰川槽谷源头发育冰蚀湖。冰川堆积地貌保存典型的冰碛垄和冰碛丘陵,青古隆槽谷保存3套冰碛垄,曲扎槽谷、觉曲槽谷和如曲槽谷分别保存4套冰碛垄。此外,冰川堆积体还包括冰水沉积物、冰水夹层、冰川漂砾和冰碛石。测年结果显示,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期序列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冰期中期(MIS 3)、末次冰盛期(LGM),全新世早期(MIS 1),不同测年结果可以相互佐证。10Be暴露年代限定的冰进时间为:90.73±8.71 ka、30.99±2.97 ka、15.43±1.46ka~21.26±2.04ka、8.18±0.78ka~8.54±0.82ka。冰川规模自MIS6以来逐渐减小,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纪冰川作用区相似,末次冰期最大冰进规模发生在MIS 3阶段,而非LGM,全新世早期的冰进规模距现代冰川末端1~3 km。冰川类型由复合型山谷冰川,逐渐演化为冰斗冰川或悬冰川。与周边其他山地第四纪冰期作用时间和不同时期冰川规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山地冰期冰川作用时间差异性显着,愈靠近高原内部山地冰期老,次数多,系列完整,愈往高原外围,冰期越年轻、次数少,到边缘山地仅发育了末次冰期。青藏高原中心部位以第四纪冰川早于倒数第二次冰期的规模最大,倒数第二次冰期时最大规模分布移向外缘,而高原东部外缘山地只有末次冰期遗迹。以上对比结果验证了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是构造与气候相耦合的模式。MIS 6阶段以来的ELA分别4674 m、4930 m、5131 m及5320 m,△ELA分别为751 m、495 m、294 m及112 m。MIS 6、2、3和全新世早期的气温下降值分别为:10.13℃、7.86℃、6.35℃和6.28℃,不同时期的降水条件也是造成冰川规模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他念他翁山MIS 6受千年尺度季风事件叠加于轨道尺度的影响,造成该时期冷湿的气候环境,进而发生了规模大于末次冰期的冰进事件,并与全球冰量最大时相对应。末次冰期的两次冰进事件(LGM和MIS 3)可能受大西洋冰筏事件(Herintich事件)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分别对应于H 3和H2。全新世早期冰进可能受8.2 ka事件短时间降温的影响,该时期的冰川发育可能是热盐环流将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气候不稳定信号传输到低纬地区的产物。此外,地形条件对西南季风携带水汽的阻挡,对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发育也产生了显着影响。

Yalan ZENG,Shitao CHEN,Shaohua YANG,Yijia LIANG,Yongjin WANG[5](2019)在《Multiscale analysis of Asian Monsoon over the past 640 ka》文中提出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method is used to re-analyse the high-resolution and precisely-dated stalagmite record from Chinese caves over the past 640 ka. Results show that(1) the variation in the Asian Monsoon can be completely decomposed into ten quasiperiod oscillations, among which the precession and semiprecession band oscillations are the most prominent periodicities, with contribution rates of 31.1% and 30.7%, respectively;(2) the cross-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semiprecession component and bi-hemisphere insolation(BHI)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indicating an amplified response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to the interhemispheric insolation in the low-latitude regions, thus further affect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Asian Monsoon;(3) on millennial timescales, obvious oscillations at the 5 ka and 1–2 ka bands roughly correspond to the classical Bond and Dansgaard-Oeschger(DO) cycles. Additionally, a strong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detrended stalagmite δ18 O records and Ca/Sr sequence from the North Atlantic(especially at the 5 ka band). This result means that the 5 ka cycle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and may imply that climate change on the millennial timescale is the result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lobal ice volume and insolation.

张文超[6](2017)在《末次冰盛期以来大九湖盆地泥炭沉积与亚洲夏季风演化》文中认为亚洲夏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乃至全球的海-陆-气相互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亚洲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关。末次冰盛期以来亚洲夏季风发生了多次剧烈的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快速振荡,研究这些突变事件及亚洲夏季风的演化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和机制,对预测未来全球变化有重要指导意义。大九湖盆地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响应敏感。自末次冰盛期以来大九湖盆地发育了厚层的泥炭,是重建我国中部地区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的理想载体。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大九湖盆地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粒度以及孢粉等指标,重建了末次冰盛期以来大九湖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结合其他古气候记录,探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上亚洲夏季风的时空特征及可能驱动机制。论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1.大九湖泥炭的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在AMS14C测年的基础之上,利用TOC、TN、Al和Ti含量记录分析了大九湖泥炭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发育情况。我们发现大九湖泥炭的发育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一方面,在千年尺度上与季风降水的大幅度快速减弱密切相关,例如新仙女木事件(YD)和9.2 ka事件。另一方面,在全新世轨道-亚轨道尺度上季风降水减少对泥炭发育的影响不是很大,相对稳定的TOC含量(泥炭发育程度)与温度变化(可能主要是夏季温度变化)更为相关。2.大九湖盆地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征及可能机制。利用大九湖泥炭Rb/Sr、δ13C、C/N等地球化学记录,探讨了大九湖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全新世大九湖泥炭Rb/Sr比值记录的东亚夏季风变化特征,与山西公海、广东湖光岩玛珥湖等季风记录基本一致: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逐渐增强并存在多次快速减弱事件,与北半球冰盖变化及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突然减弱有关;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出现强盛期,之后呈显着减弱趋势,这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基本同步。3.9.2 ka事件可能是全新世最强的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事件。大九湖泥炭记录显示,9.2 cal ka BP左右大九湖盆地泥炭发育中断,流域化学风化强度明显减弱并伴随森林系统更加开放。这表明9.2 cal ka BP左右东亚夏季风降水显着减少,并且其突变幅度远远超过了8.2 ka事件。综合分析中国石笋季风记录,青海湖、山西公海、广东湖光岩等湖泊季风记录,以及印度季风区的海洋沉积、洞穴石笋等季风记录,我们发现9.2 ka事件有可能是全新世最强的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事件。基于此,我们提出9.2和8.2 cal ka BP左右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的驱动机制有所不同:8.2 ka事件是由北美冰融湖坍塌导致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引起的,而9.2 ka事件可能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减弱导致的。4.末次冰盛期及冰消期大九湖盆地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征及可能机制。大九湖沉积物粒度、Zr/Rb和Rb/Sr比值等指标显示,在22.8-17.5 cal kaBP期间,大九湖盆地季风降水相对较少。此时北半球高纬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开始增强但仍相对较弱,全球海平面及南北半球温度相对稳定,从而使得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弱且无明显变化趋势。17.5-15.5 cal ka BP左右,大九湖盆地降水明显减少,这可能与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使得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有关;同时,南北半球间温度梯度变化可能也会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15.5 cal ka BP以来,大九湖盆地降水逐渐增加,与北半球冰盖逐步撤退、太阳辐射达到一定强度并呈增强趋势有关;但新仙女木事件并不明显,可能是西太平洋暖池气候状况的影响。除了末次冰消期和早全新世的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事件以外,本论文还利用海南双池岭湖泊沉积物的粒度、Rb/Sr、Rb/K、Si/Ti和Zr/Rb比值记录,讨论了小冰期我国南方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小冰期双池岭流域降水明显增加。通过与亚-澳季风区及赤道太平洋地区古水文记录的对比,我们认为是沃克环流增强和热带辐合带收缩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小冰期气候湿润的特征。

马雪洋[7](2017)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受亚洲夏季风(Asian Summer Monsoon,ASM)、中纬度西风环流、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形作用及西伯利亚反气旋控制,其水汽来源和大气环流变化密切相关。尽管青藏高原东北部ASM和西风环流强度变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尤其是高山湖泊记录。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和末次冰消期既是理解气候环境如何从盛冰期向现代间冰期转换的关键时间,也是理解ASM和西风环流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阶段。论文选择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高山封闭湖泊哈拉湖,在流域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不同水深的短钻岩芯和深水区长钻岩芯;分别采用210Pb和AMS-14C测年,通过评估14C年代的“碳库效应”建立了长钻岩芯的年代序列;采用连续的、高分辨率的XRF元素、粒度、碳酸盐含量、TOC、?18Ocarb、?13Ccrab、C/N比及?13Corg多指标研究,并结合现代沉积物的指标意义,恢复了21.5 ka以来哈拉湖补给水源、湖泊水位变化及ASM和西风环流的演化历史;并且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区域对比,进一步理解该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哈拉湖沉积物的?13Corg和<19μm粒级含量反映了湖泊水位的变化。碳酸盐含量和?18Ocarb分别指示了夏季降水量变化和冰川(雪)融水与夏季降水补给量的比例,温度的升高或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均指示了ASM的增强。碳酸盐含量和?18Ocarb的变化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强弱变化高度相似,表明AMOC对哈拉湖流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比热带辐合带(ITCZ)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强,LGM以来的哈拉湖流域内气候变化是以西风环流为主导的。LGM以来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如下:(1)LGM期间(21.519.4 ka),冷干的气候变化以西风环流为主导,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处于低水位且波动明显;(2)冰消期(19.411.6 ka)气候环境波动显着,记录到北半球主要的气候事件。ASM于19.417.9 ka期间到达哈拉湖流域,气候暖湿,湖泊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湖泊水位上升;寒冷的H1事件(16.415.3 ka)和YD事件(12.811.6)期间,西风环流增强,冬季降雪增加,且H1事件期间的冬季降雪更多,气候分别为冷湿和冷干,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水位降低;B/A暖期期间(15.312.8 ka),冰川(雪)融水显着增加,但夏季降水量并未表现出增强的趋势,ASM和西风环流在B/A暖期可能均较弱,气候暖干,大量的冰川(雪)融水使湖泊水位快速上升,形成深水静水环境;(3)全新世初期(11.6 ka),ASM到达哈拉湖流域并逐渐增强,但早全新世期间(11.69.3 ka)湖泊仍然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使湖泊水位快速上升并接近现代湖泊水位。在早中全新世期间(9.36.0 ka),ASM达到最强,为全新世适宜期,气候暖湿,湖泊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在中晚全新世期间(6.02.0 ka),ASM逐渐减弱,降水量显着减少,但湖泊仍然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气候偏暖湿。在晚全新世期间(2.0 ka以后),西风环流增强,冬季降雪增加,气候冷湿,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全新世期间哈拉湖维持稳定的高水位,因此推断尽管湖泊补给类型发生变化,但入湖水量和受控于温度的蒸发量总体上达到平衡状态。区域对比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湖泊和高原以北的湖泊比高原低海拔湖泊受到西风环流影响更为显着,因此区域不同湖泊记录的LGM以来降水量变化的差异应归因于局地大气环流的影响。

崔梦月,肖海燕,孙晓双,洪晖,姜修洋,蔡炳贵[8](2017)在《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1事件突变特征》文中指出Heinrich 1事件(H1事件)是末次冰期一系列冰漂碎屑事件中最为突出的寒冷事件.本文基于闽西连城县仙云洞石笋(编号:XYⅣ-3)8个230Th年龄和256个氧同位素结果,获得了16.815.2 ka BP期间平均分辨率达7 a的东亚夏季风演变序列.该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最为显着的特征是在16.316.1 ka BP时段出现两个阶段的偏正过程,振幅达1.8‰,指示了一次显着的弱季风事件突变过程,对应于北大西洋显着的H1事件.与具有年层时标的南京葫芦洞和神农架青天洞石笋记录对比发现,尽管在定年误差范围内3个洞穴的石笋记录都捕捉到了H1事件的这次突变过程,但我国东南仙云洞记录的H1突变过程的时间(260 a)明显比长江中下游的青天洞(18 a)和葫芦洞(19 a)长得多,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响应.分析表明,在北半球突变事件诱发后,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气过程有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响应的原因.

周鹏超[9](2017)在《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灰度与纹层计数、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亚洲季风的影响,季风引起的强降雨或强干旱天气往往会给当地人们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因此对过去气候的重建以及未来气候的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万象洞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非常灵敏地响应了亚洲季风气候的变化。本文利用甘肃武都万象洞中的一根石笋WXB081为研究对象,对石笋中的气候替代指标如灰度、纹层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对比石笋灰度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石笋在这段沉积期间亚洲季风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石笋某一特定时段的纹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石笋纹层与石笋灰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石笋WXB081灰度曲线能够反应过去亚洲季风的强弱变化:(1)在0-38 mm、75—130 mm、170-258 mm、280-325 mm处石笋灰度曲线增加幅度较大,反应了当时武都地区受到了强亚洲季风作用的影响,此时降水充足温度较高;(2)在38-75 mm、130-170 mm、258-280 mm、325-350 mm处石笋灰度曲线明显下降代表了亚洲季风的减弱阶段,此时降水减少温度较低;(3)在350—560 mm处石笋灰度曲线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幅度较小,说明了此时亚洲季风整体是一个增强的阶段但增强幅度较小;2、通过结合特定时段纹层肉眼计数和灰度曲线的对比,认为灰度曲线数据能更好的识别模糊区域的纹层数量和特征,为进一步建立纹层和灰度年代学提供基础;3、通过对石笋WXB081的常用微量元素比值(K/Ca、Sr/Ca、Ba/Ca)和不常用微量元素比值(Mn/Ca、Al/Ca、Pb/Ca)与石笋灰度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石笋WXB081在这段沉积期间,微量元素比值曲线整体与灰度曲线变化一致,说明了在亚洲季风影响的这段沉积期间,微量元素与石笋灰度同时受到了相同的控制因素影响。K/Ca、Sr/Ca和Ba/Ca比值的大小可以直接反应当时石笋沉积时的土壤、植被、微生物活性和当地粉尘等气候信息,其比值减小对应于灰度值的增大,指示了当时的季风是一个增强的阶段,反之亦然。但对于Mn/Ca、Pb/Ca和Al/Ca而言由于其微量元素在水体中特殊的存在类型,使得其比值变化曲线整体幅度较小,但比值的大小仍可直接反应当时的亚洲季风强度即比值越大季风越弱,反之亦然。

王璐瑶[10](2017)在《龙腑宫洞石笋记录的MIS3晚期至早全新世亚洲季风突变事件》文中研究说明对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以及发生的气候突变事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进而用于预测未来气候环境。本文基于湖北省神农架地区龙腑宫洞两支石笋(编号:LFG20,LFG21)的35个高精度U/Th年龄、2294组氧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MIS3)晚期至早全新世时期的亚洲季风演化序列。龙腑宫洞石笋序列覆盖时间段28.2~7.2ka B.P.,其δ18O值在-10.3‰~-6.0‰范围内变化,波动幅度较小。两支石笋δ18O记录与葫芦洞δ18O石笋记录在整体的演化趋势、突变事件的描述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轨道尺度上符合太阳辐射变化曲线。且在MIS3晚期至盛冰期这一重叠时段,重现性较好,进一步确保了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适用于古气候重建工作。MIS3晚期至盛冰期气候由相对暖湿的气候状态转变为异常寒冷的气候状态,该时间段的石笋δ18O功率谱数据分析显示,存在 133a、116a、79a、73a、69a、42a、38a、37a、28a、25a、20a 的周期,指示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在H1事件内部显示存在两次季风快速减弱事件,可能对应H1冰阶内部的两次冰漂碎屑峰事件(H1b、H1a),与其他石笋记录的结果较为一致。在H1冰阶开始阶段(约17ka B.P.),ITCZ南移,东亚季风减弱。在约1 5.6ka B.P.时东亚季风又存在一次明显的快速减弱,持续时间约为80a,可能是由于北大西洋冰盖扩展,导致ITCZ进一步南移所引起。同时,该事件的发生与美国西南部大湖盆由“大干旱”向“大湿润”的转型相对应。龙腑宫洞石笋记录显示在YD事件发生时,开始阶段东亚夏季风逐步减弱,内部发生多次强弱波动,在结束阶段快速增强的特征。其中,在约11.71ka B.P.氧碳同位素均明显正偏,δ18O值从-8.6‰快速正偏至-7.9‰,δ13C值从-7.4‰快速正偏至-6.0‰,显示在YD事件内部发生有百年尺度的季风减弱事件,持续时间约为200a。通过对比发现,这些特征与石笋δ18O记录H1事件的内部结构和转型特征十分相似,暗示两者很可能受到同一驱动机制的影响。高低纬地质资料的对比与波谱分析显示,YD内部百年尺度季风突变事件可能与热带大洋水汽输送变化导致的亚洲季风区水文循环异常以及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二、A quick cooling event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sponding to Heinrich Event 1: Evidence from stalagmite δ~(18)O recor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quick cooling event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sponding to Heinrich Event 1: Evidence from stalagmite δ~(18)O records(论文提纲范文)

(2)A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Holocene effective moisture change represented by variability of virtual lake level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Model descriptions
    2.1 Transient climate evolution experiment
    2.2 Lake energy balance model
    2.3 Lake water balance model
    2.4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calculation
    2.5 Selection of paleoclimate records
3. Modeled virtual lake level and paleoclimate records
    3.1 Verificati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3.2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ed virtual lake level changes and paleoclimate records
4. Discussion
5. Conclusion

(3)末次盛冰期以来东亚与北美季风区干湿变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概况
        1.2.2 东亚与北美气候的遥相关关系
        1.2.3 干旱指数
        1.2.4 LGM以来东亚和北美地区干湿变化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观测数据
    2.2 季风区定义
    2.3 千年尺度干湿变化重建资料与方法
        2.3.1 古气候代用指标
        2.3.2 LGM以来东亚和北美地区干湿变化的重建方法
    2.4 千年尺度干湿变化模拟资料与方法
        2.4.1 TraCE模型
        2.4.2 PMIP3/CMIP5 模型
        2.4.3 千年尺度干湿变化模拟方法
    2.5 分析方法
        2.5.1 空间插值方法
        2.5.2 趋势分析
        2.5.3 经验正交函数
        2.5.4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2.5.5 显着性检验
第三章 年际和年代际干湿变化特征
    3.1 1965-2014年东亚和北美干湿变化
    3.2 PDSI时空分布模态与降水、温度的关系
    3.3 PDSI时空分布模态与SST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千年尺度干湿变化特征
    4.1 代用指标重建的千年尺度干湿变化
    4.2 TraCE模型模拟的千年尺度干湿变化
    4.3 重建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4.4 PMIP3/CMIP5 模型模拟的干湿变化
    4.5 PMIP3/CMIP5 模型模拟的降水、陆地表面温度
    4.6 小结
第五章 千年尺度干湿变化的驱动机制探讨
    5.1 大气环流模式
    5.2 SST、ENSO和 AMOC
    5.3 太阳辐射、温室气体浓度和大陆冰盖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现状
        1.2.1 定性描述阶段
        1.2.2 定量描述阶段
    1.3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概况
    2.1 地质、地貌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现代冰川发育情况
第三章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与样品采集
    3.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3.1.1 冰川侵蚀地貌特征
        3.1.2 冰川堆积地貌特征
    3.2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样品采集
第四章 第四纪冰川测年
    4.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
        4.1.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原理
        4.1.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范围和精度
        4.1.3 ~(10)Be暴露年代实验前处理
        4.1.4 ~(10)Be暴露年代测年结果及分析
    4.2 OSL和 ESR测年结果
        4.2.1 OSL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2.2 ESR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3 冰碛垄形成的年代
第五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时序
    5.1 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
    5.2 与邻近山地冰期序列的对比
        5.2.1 倒数第二次冰期及其之前的冰进
        5.2.2 末次冰期中期冰进
        5.2.3 末次冰盛期冰进
        5.2.4 全新世早期冰进
第六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环境重建
    6.1 第四纪冰川规模重建
        6.1.1 冰川规模重建方法
        6.1.2 冰川规模重建结果
        6.1.3 与邻近山地冰川规模的对比
    6.2 不同时期物质平衡线确定
    6.3 基于ELA的气候重建
第七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1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触发因素
    7.2 MIS6 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 末次冰期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1 末次冰期中期
        7.3.2 末次冰盛期
    7.4 早全新世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4.1 全新世8.2 ka冷事件的研究现状
        7.4.2 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区冰川发育对8.2 ka的响应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Multiscale analysis of Asian Monsoon over the past 640 ka(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Data source and EMD method
    2.1 Data source
    2.2 EMD method
3. Results
4. Discussion
    4.1 Dynamics of the semiprecession cycle
    4.2 Dynamics of the millennial AM oscillations
5. Conclusions

(6)末次冰盛期以来大九湖盆地泥炭沉积与亚洲夏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季风与东亚夏季风
    1.2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研究进展
    1.3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神农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背景
        2.1.3 地貌与水文
        2.1.4 气候与植被
    2.2 大九湖区域概况
        2.2.1 地理概况
        2.2.2 泥炭的形成与特征
        2.2.3 人类活动
    2.3 样品采集
    2.4 样品分析测试
        2.4.1 AMS~(14)C测年分析
        2.4.2 元素测试分析
        2.4.3 TOC、TN以及δ~(13)C测试分析
        2.4.4 粒度测试分析
        2.4.5 孢粉分析
第3章 大九湖盆地沉积剖面的岩性特征和年代学框架
    3.1 剖面岩性特征
    3.2 年代学框架
第4章 末次冰消期以来大九湖泥炭的发育情况
    4.1 引言
    4.2 大九湖盆地TOC、TN、Al、Ti记录与泥炭发育
    4.3 大九湖盆地内不同采样点的TOC记录对比
    4.4 气候变化对大九湖泥炭发育的影响
    4.5 我国季风区不同泥炭发育情况对比
第5章 大九湖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
    5.1 大九湖盆地C/N、δ~(13)C记录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5.2 大九湖盆地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5.3 大九湖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及可能机制
    5.4 大九湖泥炭记录与我国季风区其他气候记录的对比
第6章 9.2ka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事件
    6.1 引言
    6.2 9.2ka左右大九湖盆地泥炭发育、化学风化以及植被变化情况
    6.3 9.2ka左右亚洲夏季风的变化特征
    6.4 亚洲夏季风区9.2ka事件与8.2ka事件的对比
    6.5 9.2ka亚洲夏季风快速减弱事件的可能驱动机制
    6.6 亚洲夏季风区9.2ka事件和8.2ka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对比
    6.7 小结
第7章 大九湖盆地末次冰盛期及冰消期的气候特征
    7.1 大九湖盆地沉积物粒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7.2 大九湖盆地沉积物Zr/Rb、Rb/Sr的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7.3 大九湖盆地沉积物记录的末次冰盛期及冰消期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征
第8章 小冰期海南岛双池岭火山口湖的水文变化特征
    8.1 引言
    8.2 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8.3 年龄-深度序列
    8.4 Rb/Sr,Zr/Rb,Rb/K,Si/Ti和粒度分析结果
    8.5 小冰期双池岭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8.6 小冰期我国热带地区的水文变化特征
    8.7 ENSO和沃克环流对我国热带地区小冰期水文变化特征的影响
    8.8 ITCZ和东亚夏季风对我国热带地区小冰期水文变化特征的影响
    8.9 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快速变化的不同动力学机制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末次盛冰期以来的主要全球性气候事件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不同古气候载体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1. 同一湖泊中不同钻孔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存在差异
        2. 区域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并不同步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哈拉湖流域概况
        1. 地理位置
        2. 地质地貌
        3. 流域植被及湖泊生物
        4. 气候条件
        5. 水文条件
    第二节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1. 现代样品和短钻岩芯采集
        2. 长钻岩芯采集
第三章 实验方法
    第一节 年代学方法
        1. AMS-~(14)C测年
        2.~(210)Pb和~(137)Cs测年
    第二节 XRF元素扫描实验方法
    第三节 粒度实验方法
    第四节 水体同位素实验方法
    第五节 碳酸盐含量测量方法
    第六节 细粒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第七节 有机碳同位素实验方法
    第八节 TOC和TN实验方法
第四章 结果分析
    第一节 年代学结果分析
        1.~(210)Pb和~(137)Cs年代
        2. 哈拉湖沉积物AMS-~(14)C测年的碳库评估和年代-深度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元素指标
        1. HL13A孔沉积物元素主成分分析
        2. HL13A孔沉积物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三节 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 现代沉积物和短钻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2. HL13A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四节 水体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 湖水剖面的理化性质和同位素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2. 流域内现代水体同位素特征
        3. 哈拉湖水体同位素模型分析
    第五节 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 湖水离子组成及现代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2. HL13A孔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六节 细粒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 哈拉湖沉积物细粒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2 哈拉湖沉积物δ~(13)C_(carb)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七节 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1. 哈拉湖流域内的现代植被类型
        2. HL13A 孔沉积物 TOC 和δ~(13)C_(org)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五章 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第一节HL13A孔沉积物记录的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1. LGM期间(21.5-19.4 ka)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2. 末次冰消期期间(19.4-11.6 ka)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3. 全新世期间(11.6 ka至今)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第二节 HL13A孔与哈拉湖其它钻孔沉积物的年代框架及重建湖泊水位差异
第六章 区域气候环境记录对比与机制讨论
    第一节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对比
        1.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事件
        2.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降水量对比
        3.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水位变化对比
    第二节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
        1. 影响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因素分析
        2. 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哈拉湖面积重建方法
附录2 水同位素模型
附录3 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4 英文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1事件突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模式
    2.2 同位素平衡分馏沉积检验
    2.3 石笋δ18O序列
3 讨论
    3.1 仙云洞石笋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
    3.2 ~16.2 ka BP左右的季风突变过程
4 结论

(9)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灰度与纹层计数、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石笋研究的优势
    1.2 石笋研究进展
        1.2.1 石笋灰度
        1.2.2 石笋纹层
        1.2.3 碳氧同位素
        1.2.4 微量元素
    1.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的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植被土壤
    2.2 万象洞简介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石笋研究材料描述
    3.2 洞穴石笋沉积过程
    3.3 研究方法
        3.3.1 石笋样品前期处理
        3.3.2 灰度的测量方法
        3.3.3 石笋纹层的观测
        3.3.4 石笋微量元素的测量及其XRF仪器原理
第四章 万象洞石笋WXB081的灰度特征与纹层对比研究
    4.1 WXB081石笋灰度数据的涵义
    4.2 WXB081石笋灰度特征
    4.3 WXB081石笋灰度记录与石笋纹层对比研究
第五章 万象洞石笋WXB081微量元素与石笋灰度对比研究
    5.1 WXB081石笋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5.2 K/Ca、Sr/Ca和Ba/Ca古气候意义以及元素比值、相关性分析
        5.2.1 K/Ca、Sr/Ca和Ba/Ca与石笋灰度的关系
    5.3 Mn/Ca、Pb/Ca和Al/Ca元素比值与石笋灰度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龙腑宫洞石笋记录的MIS3晚期至早全新世亚洲季风突变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主要内容和创新性结果
第二章 区域环境、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环境特征
    2.2 洞穴概况及石笋样品
    2.3 实验方法
        2.3.1 U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2.3.2 氧碳同位素采集与测试
    2.4 石笋U/Th测年结果及时标
第三章 MIS3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龙腑宫洞石笋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3.1 龙腑宫洞石笋氧同位素的气候意义
    3.2 龙腑宫洞石笋氧碳同位素记录
    3.3 氧同位素平衡分馏检验
第四章 MIS3晚期至H1事件气候的变化特征
    4.1 H1时期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
    4.2 H2事件前后气候特征及频谱分析
第五章 末次冰消期YD事件的内部结构与成因
    5.1 YD事件内部结构变化
    5.2 YD事件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 quick cooling event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sponding to Heinrich Event 1: Evidence from stalagmite δ~(18)O record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降水氧同位素组成与水汽源间的关系 ——以万象洞、和尚洞、石花洞和蓬莱仙洞为例[D]. 周景亮. 兰州大学, 2021
  • [2]A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Holocene effective moisture change represented by variability of virtual lake level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J]. Yu LI,Yuxin ZHANG,Xinzhong ZHANG,Wangting YE,Lingmei XU,Qin HAN,Yichan LI,Hebin LIU,Simin PENG.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20(08)
  • [3]末次盛冰期以来东亚与北美季风区干湿变化对比研究[D]. 李依婵. 兰州大学, 2020(01)
  • [4]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D]. 柴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5]Multiscale analysis of Asian Monsoon over the past 640 ka[J]. Yalan ZENG,Shitao CHEN,Shaohua YANG,Yijia LIANG,Yongjin WANG.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9(05)
  • [6]末次冰盛期以来大九湖盆地泥炭沉积与亚洲夏季风演化[D]. 张文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7(12)
  • [7]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D]. 马雪洋. 兰州大学, 2017(11)
  • [8]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1事件突变特征[J]. 崔梦月,肖海燕,孙晓双,洪晖,姜修洋,蔡炳贵. 科学通报, 2017(26)
  • [9]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灰度与纹层计数、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D]. 周鹏超. 兰州大学, 2017(07)
  • [10]龙腑宫洞石笋记录的MIS3晚期至早全新世亚洲季风突变事件[D]. 王璐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东亚季风对海因里希事件一的快速降温事件:来自石笋δ~(18)O记录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