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有威[1](2011)在《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文中指出上海小三线系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于安徽南部山区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它是上海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冷战背景下中共中央采取的重大应对举措之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965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始着手建设后方小三线,到1984年决定将后方小三线无偿移交给安徽省,1988年完成移交工作。上海小三线建设历经24年,先后在皖南的徽州、安庆和宣城三个专区和浙江临安等13个县(市)境内建成81个全民所有制独立单位。上海市对该基地先后共投资6.4亿元;基地拥有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57000余人,职工家属16000余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500人。从1965年开始,国内报纸开始出现有关上海小三线的各类报道。这里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选编出有关上海小三线的有关报道,以供研究者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早年发表的这些文章的署名等信息的标注不甚规范,文中有的有作者,有的则无;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无作者;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有作者;有的作者名在篇末以括号形式出现;有的既无"本报讯",又无作者;有的一篇中几条报道有作者,几条报道无作者,等等,皆为报刊原样。在选编过程中,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李婷、吴静、祝佳文和赵心玉同学提供了大力的协助;尤其承蒙上海小三线参与者朱国勇先生、史志定先生、徐梦梅先生和李伦新先生的热情帮助,以及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资料中心和上海图书馆提供的帮助,在此特一并致以谢忱。
李建中[2](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表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张孝松[3](2005)在《入世后我国化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文中研究说明分析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认为我国化肥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化肥生产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今后,化肥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更新改造,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周和平[4](2004)在《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中小化肥企业收集市场信息的几种途径。
杨立国[5](2005)在《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化肥行业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就显着,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以后,我国化肥行业同其它行业一样将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化肥行业生产、流通、消费三个主要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阐述了世贸组织化肥行业规则及入世承诺,指出了我国化肥行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受到的四个挑战和四个机遇,四个挑战是:即化肥进口限制措施的取消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农产品等相关领域的市场准入,也将影响化肥生产总量的波动及品种需求的变化;化肥分销领域的逐步放开,将进一步削弱国产化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化肥生产企业的部分优惠政策的逐渐丧失必然导致企业的成本显着增加。四个机遇是:促进化肥行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加快化肥营销体系的改革进程、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施肥方法的改进和有利于推动我国化肥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上述挑战和机遇,提出了5条战略对策:即关于能源原材料方面的战略对策、我国化肥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化肥企业与流通市场改革基本战略对策、国际化发展战略对策和科技兴肥战略对策。最后,对化肥行业管理提出了8条建议。
陈水银[6](2004)在《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探析》文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完成GDP翻两翻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国能源工业必须要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翻一翻的战略任务,才能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中国能源需求的优质化程度正在加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优质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其需求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川中油气矿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在川中地区生产和销售天然气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下属单位,如何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要求,分解和落实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地区的油气资源,走天然气业务的一体化战略之路,事关企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值得认真对待和研究。作为川中油气矿的一名员工,选择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状况,用所学的战略和企业管理知识,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促进企业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持续发展;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个人有意义的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发挥出能源企业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基于川中油气矿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和主要管理限制的特点,本文立足于对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在考察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文章的组织结构方面,论文第一章以绪论的方式描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等。为便于<WP=4>读者理解,论文通过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天然气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第三章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对象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况。第四章对川中油气矿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川中油气矿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对战略实施的相关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论文在第五章中构建了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并按照业务流程,分天然气勘探战略、开发战略、市场战略进行了相应的战略目标设定和部署安排。对天然气市场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细分市场战略研究,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最后在第六章结论中指出了本次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局限性。
李小华[7](2003)在《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化肥市场日益活跃,竞争日趋激烈,化肥产品不断增加,我国已加入WTO,世界化肥巨头纷纷涌入,中国民族化肥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化肥营销,制定化肥营销战略是摆在每个化肥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论题。 文章通过对我国化肥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市场现状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来确定化肥企业营销战略及战略实施的管理。同时,也描述了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的任务与发展构架,分析了化肥企业的业务发展和4Cs营销组合策略。 文章还阐述了化肥企业如何通过队伍建设、渠道建设、销售文化建设来保证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 最后通过对金信公司营销战略的实证分析,使研究内容得以进一步充实。
王强[8](2003)在《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考察了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市场发展现状,针对天然气后备资源准备不充分及天然气市场的新形势,提出了天然气发展战略要以天然气资源勘探为基础,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的思路,通过天然气发展战略的实施,来实现资源的保证和市场的扩充。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一,结合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状况,从战略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展开研究,以期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获得有意义的成果;第二,分析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深入发展;第三,在高气价和市场形势较好的情况下,拓宽天然气市场开发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及思路:论文在第一章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天然气资源对经济发展、对工业发展、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第二章主要对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及市场状况进行了描述。第三章对川中油气矿实施天然气战略的环境进行了分析。一是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分析;二是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展望;三是制定川中油气矿天然气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包括资源接替的形势、勘探开发的难度、天然气价格机制、竞争对手等的分析。第四章提出了川中油气矿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战略,重点阐述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川中油气矿天然气的勘探战略,提出了战略目标、实施策略和技术措施;二是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开发战略,包括战略内容、实施部署、技术措施、气田开发主攻方向等。第五章论述川中油气矿天然气的市场发展战略,提出了主要包括民用气市场发展、工业用气市场发展、CNG市场发展、小化肥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市场发展战略思路,并对每种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措施。
杨峰[9](2003)在《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及信息处理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企业信息化正逐步深入各行各业。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流程重组,建立一套适用、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本论文是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工作总结。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对三种主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通过分析企业现行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业务内容及其相关数据,得到了“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说明书,据此做了系统概要设计。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文中, 对“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功能模块的原型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和实现,其模型和算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系统的安全性也进行了探讨和描述。本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将提高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营销处及其整个营销机构GAS营销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吴险峰[10](2002)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化肥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中外化肥行业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基础上,剖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化肥行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总结了化肥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化肥行业的应对策略。明确了化肥行业调整产权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的战略重点,制定了强化农化服务和改进分销渠道的基本战略。 本文对我国化肥行业当前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改制改革、市场营销管理和行业未来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5)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历史的演变及需求发展态势 |
2.1 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历史的演变 |
2.2 我国化肥需求发展态势 |
第三章 我国化肥生产领域现状分析 |
3.1 化肥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不断提高 |
3.2 化肥产品种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3.3 化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并向国际水平靠拢 |
3.4 资源限制导致化肥产品结构不均衡 |
3.5 企业结构布局有待改善,生产能力有待提高 |
3.6 化肥企业整体效益有待提高 |
3.7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化肥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政策的演变 |
4.2 化肥流通体制改革 |
4.3 我国化肥分销体系基本结构分析 |
4.4 化肥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化肥消费领域现状分析 |
5.1 化肥在农业上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总量依然不足 |
5.2 化肥消费上存在两个明显的不均衡 |
5.3 化肥施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
5.4 化肥利用率有待提高,科学施肥技术尚待普及 |
5.5 我国化肥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世贸组织化肥行业规则及我国化肥行业入世承诺 |
6.1 WTO的宗旨、目标及地位 |
6.2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 |
6.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
6.4 WTO化肥行业规则 |
6.5 我国化肥行业入世承诺 |
6.6 关于化肥关税配额 |
6.7 我国现行化肥行业体制与入世承诺比较 |
6.8 小结 |
第七章 后世贸组织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7.1 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挑战 |
7.2 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机遇 |
7.3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化肥行业应对入世挑战的战略对策 |
8.1 能源原材料的战略对策 |
8.2 化肥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 |
8.3 化肥企业与流通市场改革基本战略对策 |
8.4 国际化发展战略对策 |
8.5 科技兴肥战略 |
8.6 完善化肥行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
8.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天然气产业概述 |
第二节 天然气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
第三章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川中油气矿概况 |
第二节 天然气资源勘探现状 |
第三节 天然气资源开发现状 |
第四章 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相关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实施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实施一体化战略不利因素分析及简要对策 |
第五章 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实施探讨 |
第一节 天然气勘探战略 |
第二节 天然气开发战略 |
第三节 天然气市场战略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 谢 |
(7)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化肥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
1.1 化肥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1.1.1 化肥及其产品分类 |
1.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1.1.3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1.1.4 法律因素分析 |
1.1.5 人口因素分析 |
1.1.6 技术因素分析 |
1.2 化肥企业行业环境分析 |
1.2.1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 |
1.2.2 农业结构调整对化肥行业的影响 |
1.2.3 我国化肥行业前景分析 |
1.2.4 世界化肥行业情况 |
1.2.5 与国外化肥企业对比,我国化肥企业存在的差距 |
1.2.6 加入WTO对我国化肥行业的影响 |
1.3 化肥消费者行为分析 |
1.3.1 购买动机分析 |
1.3.2 购买行为分析 |
1.3.3 购买形态分析 |
1.3.4 购买程序分析 |
第二章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制定 |
2.1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任务描述 |
2.1.1 化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
2.1.2 打造化肥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
2.1.3 建立化肥企业营销战略架构 |
2.2 化肥企业业务发展目标确定 |
2.2.1 化肥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 |
2.2.2 化肥企业代理类别重点分析 |
2.3 化肥企业营销策略组合 |
2.3.1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细分市场,实现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 |
2.3.2 提高消费者让渡价值,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
2.3.3 实现渠道创新,建立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便捷通道 |
2.3.4 建立品牌差异化优势,强化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 |
第三章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 |
3.1 建立化肥企业长期队伍的竞争优势 |
3.1.1 建立化肥长期队伍优势 |
3.1.2 建立营销团队管理模式 |
3.1.3 建立高技能、高生产力、高聚合力的营销团队 |
3.1.4 营销主管的职能及在团队中的作用 |
3.1.5 业务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 |
3.1.6 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
3.2 建立化肥企业以客户为导向的渠道架构 |
3.2.1 强化市场部职能 |
3.2.2 建立客户渠道构架 |
3.2.3 加强业务活动管理 |
3.2.4 加强代理管理 |
3.3 以销售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 |
3.3.1 销售人员薪酬改革 |
3.3.2 销售费用制度的改革 |
3.4 建立化肥企业销售文化 |
第四章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的控制 |
4.1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失效及对策 |
4.2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控制的内容 |
4.3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控制的方式 |
第五章 金信公司营销战略实证分析 |
5.1 金信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5.2 金信公司营销战略制定 |
5.3 金信公司营销战略实施 |
5.4 金信公司营销战略控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天然气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
第一节 天然气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天然气资源对工业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西部发展的作用 |
第二章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资源及市场状况描述 |
第一节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的资源现状 |
第二节 川中油气矿的天然气市场现状 |
第三章 制定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发展战略的依据 |
第一节 天然气战略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
第三节 影响天然气战略制定的因素 |
第四章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战略 |
第一节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勘探战略 |
第二节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开发战略 |
第五章 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市场发展战略 |
第一节 制定天然气市场发展战略的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民用天然气市场发展战略 |
第三节 工业用气市场发展战略 |
第四节 CNG市场发展战略 |
第五节 小化肥市场战略 |
结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的结论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 论 |
1.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
1.1.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
1.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1.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
1.2 项目的背景 |
1.2.1 项目来源和概况 |
1.2.2 本软件系统的一般描述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及特色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论文的特色和取得的成果 |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2.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
2.2 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 |
2.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2.3.1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概述 |
2.3.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特点 |
2.4 上述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
第三章 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1 企业状况简介 |
3.1.1 企业状况简介 |
3.1.2 营销系统组织机构 |
3.1.3 营销处各部门职能 |
3.1.4 营销处业务内容 |
3.2 业务流程描述与流程图 |
3.3 系统描述 |
3.4 主要功能需求说明 |
3.5 本系统性能需求 |
3.6 与其他应用系统间的接口 |
3.7 运行和开发平台 |
3.7.1 系统环境 |
3.7.2 数据库环境 |
3.7.3 开发工具 |
第四章 数据挖掘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4.1 数据挖掘的定义和特点 |
4.2 数据挖掘的分类 |
4.3 数据挖掘的任务 |
4.4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 |
4.5 数据挖掘的方法 |
4.6 数据挖掘的工具 |
4.7 数据挖掘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五章 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5.1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
5.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2.1 现代流行软件体系结构两个趋向 |
5.2.2 基于Web的三层(N层)体系结构 |
5.3 系统总体结构 |
5.4 系统应用构架 |
5.5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 |
5.5.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5.5.2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5.6 系统数据流图 |
5.6.1 数据流图顶图 |
5.6.2 数据流图零图 |
5.7 系统E-R图 |
5.8 系统总体部署 |
第六章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
6.1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的设计 |
6.1.1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业务流程分析 |
6.1.2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子系统功能描述 |
6.1.3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模块设计 |
6.2 “GAS销售计划辅助规划”子系统功能原型的实现 |
第七章 系统安全性 |
7.1 系统安全性分析 |
7.2 系统安全 |
7.3 数据安全 |
总结与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化肥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文献综述 |
1.2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世界化肥行业概况及中国入世对化肥行业的承诺 |
2.1 世界化肥的消费 |
2.2 世界化肥的生产 |
2.3 世界化肥的贸易 |
2.4 世界贸易组织(WTO)简介 |
2.5 我国加入WTO关于化肥行业的承诺 |
第三章 中国化肥行业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1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 |
3.2 入世对化肥行业带来的挑战 |
3.3 入世对化肥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四章 我国化肥入世对策之一----综合对策 |
4.1 新世纪中国化肥展望 |
4.2 化肥行业入世的综合对策 |
第五章 我国化肥入世对策之二----各品种肥的具体对策 |
5.1 氮肥入世对策 |
5.2 磷复肥入世对策 |
5.3 钾肥入世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J]. 徐有威.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1(01)
- [2]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3]入世后我国化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J]. 张孝松. 化工技术经济, 2005(05)
- [4]中小化肥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调查[J]. 周和平. 小氮肥设计技术, 2004(06)
- [5]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D]. 杨立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6]川中油气矿天然气业务一体化战略探析[D]. 陈水银.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 [7]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研究[D]. 李小华. 中南大学, 2003(03)
- [8]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D]. 王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
- [9]GAS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D]. 杨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1)
-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化肥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吴险峰. 中南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