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集装箱涂料发展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司政凯,张梦,苏向东,闫丽伟,曹林方,段星泽,王巍,刘燕刚[1](2021)在《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传统的溶剂型涂料与环保型水性涂料在使用要求、基本性能、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重点对近年来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水性环氧涂料、水性丙烯酸涂料、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主要成份、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介绍了4类涂料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阐述了环保型水性涂料在汽车、铁路车辆、集装箱及重防腐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对当前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柯云婷[2](2020)在《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目前遏制我国臭氧污染增长势头并使PM2.5进一步下降的关键因素,而有机溶剂产品的使用是人为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有机溶剂产品存在种类繁多,VOCs含量不明的问题,但目前有机溶剂相关的实测型研究较少。为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本研究以我国有机溶剂产品为对象,开展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大量采样测试,摸清涂料/油墨的VOCs含量及组分特征,获取常见VOCs控制技术的治理效率,基于前两类测试结果构建行业排放系数体系,建立我国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并提出对应的管控建议。所测试的有机溶剂产品中,平均VOCs含量较高的是溶剂型汽车原厂漆(60%)、溶剂型油墨(59%)、溶剂型汽车修补漆(55%)等溶剂型产品,水性汽车涂料、水性木器涂料、水性集装箱涂料等环保型产品的平均VOCs含量在8%~18%的范围里,而水性建筑涂料、水性油墨和UV油墨的VOCs含量一般低于3%。溶剂型产品的VOCs含量水平远高于水性产品和UV产品。不同类别的样品VOCs含量均值基本可满足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单一样品存在超标的情况。水性涂料的主要组分及OFP贡献者为醇醚类,溶剂型涂料的为苯系物及酯类,UV涂料的为酯类和醇醚类。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产品的使用中,苯系物对SOAFP的贡献最大。所测试的14类VOCs控制技术中,治理效率较高的是RTO(92%)、RCO(90%)、吸附+催化燃烧(90%)等燃烧技术,常见的活性炭吸附(31%)、UV光解净化(44%)、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5%)及其组合技术的治理效果都不太理想。各类控制技术对VOCs各组分的治理能力不一,其中燃烧技术对各组分的治理能力都很强,但此类技术会产生一些低浓度的新物种。根据以上结果推算,2017年我国溶剂使用行业VOCs总排放量约为145万t,其中家具制造业排放最大(54万t),其次是建筑装饰业(40万t),末端治理仅能削减约两成的VOCs排放。我国未来应深化落实国家标准的执行以限制有机溶剂产品中的VOCs含量,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与引导以提高末端治理的VOCs削减量。
王琳[3](2019)在《关于水性集装箱涂料现状与展望的思考》文中指出当今的水性防腐涂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和集装箱行业,品质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加快集装箱涂料领域的发展步伐,尤其是推广水性集装箱涂料,使其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是当下重要的课题,本文尝试就集装箱涂料水性化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做了分析讨论,为涂料水性化提供参考。
何俊杰[4](2018)在《ZT涂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MADE IN CHINA”已经遍及全球,几十年的出口经济,使全球95%的集装箱制造都在中国。因此,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涂料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集装箱行业进入我国后,始终被几大国际品牌占领,而且市场分配稳定。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稳定是短暂的,变革永远是市场的主旋律。2013年一部《穹顶之下》的记录片,成为刷屏的关键词。唤起了政府与国民的环保意识。2014年3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了被媒体誉为“最严厉的环保法案”,并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减少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集装箱涂料更是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对其VOC排放做出了严格标准,并制定了时间表。这标志着传统溶剂型集装箱涂料将于2017年年底强行退出中国集装箱涂料市场。ZT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与1993年。隶属于日本ZT(集团)株式会社,日本总部于1917年成立。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在此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在国际集装箱涂料市场的占有率为27%,稳位居第一梯队。作为一家以传统型涂料为主要产品的公司,面对此次突来的变革,是加大投入,争取市场份额;还是用收缩策略,开拓海外市场,规避风险?本文通过对ZT涂料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等管理工具,归纳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集装箱涂料行业生产与经营特点。制定出一份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目标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可为相关行业内企业借鉴参考。
杜景怡,刘会成[5](2017)在《发展之中遇挑战,结构调整靠创新——十八大以来集装箱涂料市场的发展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十八大以来集装箱涂料的发展概况,各企业的市场份额,从环保法规展开讨论,禁用溶剂型推广水性涂料行动的施行,最后阐述了新的生产工艺。
吕荣华[6](2017)在《六西格玛设计在A精细化工企业水性集装箱涂料研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集装箱涂装水性化的推进,集装箱用水性涂料的研究也加快步伐。A企业作为国内研发集装箱水性涂料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研发探索在技术难题攻克上取得一些进展,但上线试用时仍有较多质量问题使得产品(配方)未能定型。产品配方是化工产品的核心信息,涉及原材料种类、比例、生产工艺、施工工艺等关键信息。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和调整最终都将引起产品配方的变化。因此,在产品设计初期,运用六西格玛设计DFSS解决A企业产品前端设计问题、减少设计变更是为企业节省研发成本、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以A化工企业面向集装箱用水性涂料的开发为研究对象,运用六西格玛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探索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六西格玛设计。论文通过客户需求分析,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将集装箱客户需求转化为技术要求、原材料、生产和施工工艺要求四级质量屋。其中,一级质量屋确定水性集装箱涂料产品的技术参数及研发目标,并分析技术矛盾指标;二级质量屋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原材料要求,确认集装箱涂料的原材料种类;三级质量屋研究集装箱涂料的制备工艺;四级质量屋确定施工工艺。结合水性涂料研发经验及六西格玛设计流程以完成集装箱用水性涂料的研发设计。论文通过TRIZ发明问题解决原理解决技术冲突以及生产和施工难题;通过DOE实验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关键原材料及其用量;结合水性集装箱涂料的应用经验探索最佳施工工艺。本文将QFD、TRIZ、试验设计方法相结合,总结出水性涂料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研究成果为水性集装箱涂料产品的基本配方及施工工艺。为企业提供研发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思路,为化工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加强项目管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杜景怡[7](2016)在《集装箱涂料“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文中提出回顾了"十二五"期间集装箱涂料行业市场情况、集装箱制造业的新技术、检验规范的整体概况、涂料新技术的推广与使用、集装箱制造业的环保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集装箱涂料的环保化进程,并对集装箱涂料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夏伟[8](2015)在《集装箱环氧内面涂料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现有产品涂层在经受盐雾600h后二次附着力不佳的问题设计实验,对现用集装箱溶剂型普通环氧内面涂料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改进。实验考察了拼入不同比例的大分子量环氧树脂、引入不同比例的防锈填料磷酸锌、使用部分新型固化剂等因素对涂层防腐性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成膜物中环氧树脂A(K165)、B(Y138)按8:2质量比搭配,防锈填料加入5%质量比的磷酸锌C,固化剂中加入5%质量比的E(AM2654)时设计出的配方涂层耐盐雾后的二次附着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次划格附着力由最初的3级上升至1级,二次拉拔附着力由最初的3.5MPa升至4.5MPa,其它性能细度为50um,表干时间为15min,半硬干时间为12h,活化期为5h,耐冲击性为50kg·cm,柔韧性为2mm,抗流挂性为1250mm,均已达到设计要求。改进后配方较原配方成本略有上升,但从长远角度看是有益的。设计了集装箱溶剂型高固体份环氧内面涂料。实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大小环氧树脂的不同配比、使用不同的活性稀释剂、对比不同固化剂、选择不同防沉体系等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成膜物中环氧树脂B(Y127)环氧树脂总量的30%~40%,使用活性稀释剂M(C513)(加量占环氧树脂量的10%)及固化剂E(S390),防沉剂选用有机改性膨润土R(添加量为配方总质量的1%)时设计出的配方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性,涂层的耐酸性时间可达到250h,耐碱性时间可达300h,耐盐雾时间可达1050h,其它性能细度为60μm,表干时间为30min,半硬干时间为16h,活化期为5h,划格附着力为0级,耐冲击性为50kg.cm,柔韧性为2mm,抗流挂性为1250mm,均已达到设计要求。高固体份环氧内面涂料在施工时的单位体积成本较普通型涂料低,能节约成本。设计了集装箱水性环氧内面涂料。实验考察了不同的水性环氧乳液与相应固化剂的搭配、使用不同的分散剂、加入不同类型的防锈颜料、选用不同的消泡剂、配方不同的PVC条件下涂层性能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性环氧乳液D与固化剂J的体系中,分散剂T加量在0.7%,消泡剂R2和R5搭配使用(加量分别为配方总质量的0.2%),加入防锈填料长石粉M,配方PVC定在40%左右时设计出的配方各项性能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其细度为40μm,表干时间为15min,半硬干时间为12h,活化期为4.5h,划格附着力为1级,耐冲击性为50kg·cm,柔韧性为1mm,抗流挂性为550mm,耐水性时间为1100h,耐盐水性时间为800h,耐盐雾性时间为600h。成本上目前水性环氧内面涂料较高,将逐步得到推广。
刘登良,赵君[9](2014)在《海洋重防腐涂料及涂装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分析了我国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海洋资源开发及装备的防腐涂料涂装体系以及沿岸基础设施建设的防腐蚀保护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瑞涛,王成,杜景怡[10](2013)在《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配套体系的对比》文中认为介绍了目前水性集装箱涂料的2种主流配套体系(Ⅰ型和Ⅱ型),从涂层配套、涂层功能和涂层特点等方面将水性集装箱涂料2种配套体系及溶剂型集装箱涂料配套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列举了水性集装箱涂料2种主流体系的施工实例,为涂料生产企业、集装箱生产和应用企业选择适合的涂料配套体系提供相应的参考。
二、我国集装箱涂料发展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集装箱涂料发展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究现状 |
1.1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
1.2 水性环氧涂料 |
1.3 水性丙烯酸涂料 |
1.4 水性聚氨酯涂料 |
2 环保型水性涂料的4大应用领域 |
2.1 汽车涂料 |
2.2 铁路车辆涂料 |
2.3 水性集装箱涂料 |
2.4 重防腐涂料 |
3结语 |
(2)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
1.2.1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
1.2.2 有机溶剂VOCs含量相关标准现状 |
1.2.3 VOCs控制技术应用及治理效率研究 |
1.3 我国各有机溶剂行业发展现状 |
1.3.1 涂料行业发展现状 |
1.3.2 油墨行业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机溶剂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 |
2.1 采样与分析 |
2.1.1 采集对象与分类情况 |
2.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2 有机溶剂VOCs含量水平 |
2.2.1 建筑涂料VOCs含量水平 |
2.2.2 木器涂料VOCs含量水平 |
2.2.3 汽车涂料VOCs含量水平 |
2.2.4 集装箱涂料VOCs含量水平 |
2.2.5 油墨VOCs含量水平 |
2.3 有机溶剂VOCs组分特征 |
2.3.1 建筑涂料VOCs组分特征 |
2.3.2 木器涂料VOCs组分特征 |
2.3.3 汽车涂料VOCs组分特征 |
2.3.4 集装箱涂料VOCs组分特征 |
2.3.5 油墨VOCs组分特征 |
2.4 VOCs组分含量与标准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溶剂相关行业VOCs控制技术研究 |
3.1 采样与分析 |
3.1.1 采集对象情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 不同控制技术对VOCs浓度的治理效果 |
3.2.1 各类VOCs控制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
3.2.2 各类VOCs控制技术的治理效率 |
3.3 不同控制技术对VOCs组分的治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及管控对策 |
4.1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的建立 |
4.2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
4.2.1 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
4.2.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分析 |
4.3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的管控对策 |
4.3.1 有机溶剂中VOCs含量的管控对策 |
4.3.2 VOCs末端治理的管控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有机溶剂生产及使用行业企业实地监测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关于水性集装箱涂料现状与展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集装箱防腐要求 |
2 水性集装箱涂料产业国内现状 |
3 水性集装箱涂料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
(4)ZT涂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2 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1.1 企业发展战略定义 |
2.1.2 企业发展战略的特征 |
2.1.3 企业战略制定的原则 |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3 ZT涂料有限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
3.1 ZT涂料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社会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技术环境 |
3.1.4 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1.5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
3.2 ZT涂料有限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2.1 ZT涂料有限公司概述 |
3.2.2 公司的价值链构成分析 |
3.2.3 内部环境分析总结 |
4 ZT涂料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ZT涂料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和战略选择 |
4.1.1 ZT涂料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4.1.2 ZT涂料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 |
4.2 ZT涂料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 |
4.2.1 战略目标 |
4.2.2 战略重点 |
4.2.3 具体经营战略 |
5 ZT涂料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5.1 ZT涂料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5.1.1 优化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
5.1.2 技术创新,成本优先 |
5.1.3 寻找合作伙伴,加强供应能力 |
5.1.4 提供一体化差异性服务,提供顾客满意度 |
5.2 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5.2.1 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 |
5.2.2 加强人员培训与引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5.2.3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做规则的制定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发展之中遇挑战,结构调整靠创新——十八大以来集装箱涂料市场的发展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十八大以来的集装箱涂料市场 |
1.1 2012-2016年集装箱行业综述 |
1.2 集装箱涂料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各涂料公司市场占有率趋于平均 |
2 环保法规的陆续出台 |
3 水性涂料的使用终于落地 |
3.1《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VOCs治理行业自律公约》 |
3.2 广东地区水性涂料的使用情况 |
3.3 涂料公司的技术方案各不相同,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4 新的检测规则和检测方法趋于稳定, 新增针对水性涂料的检测规范 |
4.1 富锌涂料取样已列于日常规范 |
4.2 各箱东针对水性涂料更新了验收规范 |
4.2.1 表面针孔及膜内暗泡 |
4.2.2 箱外耐水性测试 |
4.2.3 箱内模拟结露测试 |
5 新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 各箱厂争先效仿 |
5.1 车间底漆自动辊涂 |
5.2 整箱排喷工艺 |
6 集装箱涂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
(6)六西格玛设计在A精细化工企业水性集装箱涂料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A企业研发管理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六西格玛设计研究现状 |
1.4.2 六西格玛设计流程 |
1.4.3 基于DFSS的水性集装箱涂料设计 |
1.4.4 六西格玛设计的工具介绍 |
1.5 论文研究的结构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结构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企业水性集装箱涂料研究现状 |
2.1 A企业研发管理现状 |
2.1.1 研发流程 |
2.1.2 存在的问题 |
2.2 集装箱行业现状 |
2.2.1 水性集装箱涂料介绍 |
2.2.2 水性集装箱涂料的应用 |
2.2.3 水性集装箱涂料相关标准 |
2.2.4 水性集装箱涂料的涂装 |
2.3 A企业水性集装箱涂料研究概况 |
2.3.1 产品研发进展 |
2.3.2 产品问题分析 |
2.4 六西格玛设计确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集装箱涂料质量功能展开 |
3.1 水性集装箱涂料质量屋的构建 |
3.1.1 客户需求分析 |
3.1.2 需求重要度评价 |
3.1.3 产品特性 |
3.1.4 技术需求重要度分析 |
3.1.5 竞争分析 |
3.1.6 特性关系分析 |
3.2 水性集装箱涂料质量屋的构建(二级) |
3.2.1 技术特性展开 |
3.2.2 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
3.2.3 二级质量屋构建 |
3.2.4 讨论和分析 |
3.3 利用TRIZ解决技术冲突 |
3.3.1 矛盾矩阵的建立 |
3.3.2 发明原理筛选和方案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RIZ的水性集装箱外面漆实验设计及验证 |
4.1 引言 |
4.1.1 基础配方 |
4.1.2 配方设计流程 |
4.1.3 样板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4.2 .基于TRIZ的乳液的选择 |
4.2.1 乳液选择存在的问题 |
4.2.2 创新方法——复合材料 |
4.2.3 效果验证 |
4.3 颜填料的正交试验设计 |
4.3.1 正交试验设计 |
4.3.2 试验结果 |
4.3.3 极差分析 |
4.3.4 因素主次判断及最优方案确定 |
4.4 基于TIRZ的制备工艺研究(三级质量屋) |
4.4.1 工艺难点 |
4.4.2 创新方法——参数变化 |
4.4.3 创新方法——预处理 |
4.4.4 工艺的确认 |
4.5 配方验证 |
4.6 施工工艺设计(四级质量屋) |
4.6.1 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
4.6.2 施工参数确定 |
4.7 产品配套效果 |
4.8 六西格玛设计效果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集装箱涂料“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集装箱涂料“十二五”情况分析 |
1.1 “十二五”期间集装箱行业综述 |
1.2 集装箱涂料市场份额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
1.3 “十二五”期间集装箱制造业的新技术 |
1.3.1 车间底漆自动辊涂 |
1.3.2 整箱排喷工艺 |
1.3.3 溶剂回收 |
1.3.4 涂料大包装的使用 |
1.4 新的检验规范的建立与成熟 |
1.5 涂料新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
1.5.1 具有易清洗性能的内面漆将受到箱东青睐 |
1.5.2 超强耐磨涂料得到推广和应用 |
1.5.3 特种涂料应用于集装箱防护 |
1.5.4 水性集装箱涂料 |
1.5.5 高固体分集装箱涂料 |
1.6 “十二五”期间的集装箱制造业的环保化进程 |
1.6.1 催化燃烧装置 |
1.6.2 生产线改造 |
1.6.3 无苯溶剂的使用 |
1.7 “十二五”期间集装箱涂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1 箱价过低导致恶性竞争 |
1.7.2 在涂料施工过程中的“造假”行为 |
1.7.3 水性涂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7.3.1 成本 |
1.7.3.2 两涂层体系的性能受到质疑 |
2 “十二五”期间集装箱涂料环保化进程 |
2.1 VOC的制理与防控 |
2.2 重金属的治理与防控 |
3 集装箱涂料“十三五”展望 |
(8)集装箱环氧内面涂料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1.1.1 金属腐蚀及其危害 |
1.1.2 金属腐蚀的分类 |
1.1.3 金属腐蚀的防护 |
1.2 金属防腐蚀涂料概况 |
1.2.1 金属防腐蚀涂料国内概况 |
1.2.2 金属防腐蚀涂料国外概况 |
1.2.3 金属防腐蚀涂料发展趋势 |
1.3 集装箱用防腐涂料概况 |
1.3.1 集装箱的生产情况 |
1.3.2 集装箱涂料的种类 |
1.3.3 集装箱涂料施工工艺的发展 |
1.3.4 集装箱涂料检测标准的发展 |
1.3.5 集装箱涂料的发展趋势 |
1.4 环氧防腐蚀涂料 |
1.4.1 环氧树脂简介 |
1.4.2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4.3 环氧树脂涂料的特点 |
1.4.4 环氧树脂的固化 |
1.4.5 水性环氧涂料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集装箱普通环氧内面涂料的防腐性改进及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基本配方 |
2.1.4 涂料制备工艺 |
2.1.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树脂的选择对涂层防腐性的影响 |
2.2.2 防锈填料的选择对涂层防腐性的影响 |
2.2.3 固化剂的选择对涂层防腐性的影响 |
2.3 涂料综合性能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装箱高固体份环氧内面涂料的设计与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基本配方 |
3.1.4 涂料制备工艺 |
3.1.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树脂的选择 |
3.2.2 活性稀释剂的选择 |
3.2.3 固化剂的选择 |
3.2.4 防沉体系的选择 |
3.3 涂料综合性能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装箱水性环氧内面涂料的设计与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基本配方 |
4.1.4 涂料制备工艺 |
4.1.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体树脂及固化剂的选择 |
4.3.2 防锈颜料的选择 |
4.3.3 消泡剂的选择 |
4.3.4 最佳颜料体积浓度(PVC)的确定 |
4.3.5 润湿分散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4.4 涂料综合性能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海洋重防腐涂料及涂装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船舶涂料及涂装体系的现状及发展 |
1.1 远洋和近海船舶涂料市场及发展 |
1.2 渔船涂料市场及产品开发 |
1.3 舰船涂料 |
1.4 游艇涂料 |
2 集装箱涂料市场分析 |
2.1 集装箱行业的发展走势 |
2.2 集装箱涂料市场分析 |
2.3 集装箱涂料和涂装的发展趋势 |
3 海洋资源开发及装备的防腐涂料涂装体系 |
3.1 近海和深海油气勘探和加工设备的防腐 |
3.2 沿岸和离岸风电塔用涂料体系 |
4 沿岸基础设施建设的防腐蚀保护涂料 |
4.1 港口码头设施 |
4.2 跨海大桥的涂层保护体系 |
(10)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配套体系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体系概述 |
2 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体系的设计思路对比 |
2.1 Ⅰ型水性集装箱涂料 |
2.2 Ⅱ型水性集装箱涂料 |
2.3 两种体系的对比 |
3 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体系与溶剂型集装箱涂料的综合性能对比 |
4 水性集装箱涂料施工实例 |
5 结语 |
四、我国集装箱涂料发展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司政凯,张梦,苏向东,闫丽伟,曹林方,段星泽,王巍,刘燕刚. 涂层与防护, 2021(02)
- [2]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柯云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关于水性集装箱涂料现状与展望的思考[J]. 王琳. 山东工业技术, 2019(11)
- [4]ZT涂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何俊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5]发展之中遇挑战,结构调整靠创新——十八大以来集装箱涂料市场的发展与挑战[J]. 杜景怡,刘会成. 中国涂料, 2017(12)
- [6]六西格玛设计在A精细化工企业水性集装箱涂料研发中的应用研究[D]. 吕荣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集装箱涂料“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J]. 杜景怡. 中国涂料, 2016(03)
- [8]集装箱环氧内面涂料的设计与研究[D]. 夏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9]海洋重防腐涂料及涂装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 刘登良,赵君. 中国涂料, 2014(01)
- [10]水性集装箱涂料两种主流配套体系的对比[J]. 王瑞涛,王成,杜景怡. 涂料工业,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