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理论的热闹与窘困(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斐[1](2021)在《沈从文小说中的色彩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史洋[2](2021)在《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近现代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为考察对象,目的是探寻作为近代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艺术学校,在近现代艺术教育历史进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研究过程关注私立艺术学校与公立艺术学校教育之间互补的紧密关系,通过“肇始”开篇,阐述近现代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兴起缘由与发生发展;进而围绕“立存”展开论述,着重讨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制度的“归化”,即对近半个世纪私立艺术学校办学机制关乎“道统”问题的历史纠葛给予事实明辨;以“运转”为线索,针对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多元机制,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阐释;推出“突围”主题,重点揭示长达半个世纪私立艺术学校本土化教育的抉择,表明私立艺术学校顺势而为但又艰辛的办学历程,而这恰恰是这一段历史时期私立艺术教学校办学的重要特点。进入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方针下,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教育主权收归国有,此时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历史退场成为必然。如是,以“回望”为主旨的结论性阐述,贯通历史发展的多重脉络,为我国近现代百年艺术教育史的书写补上至关重要的篇章而使之完整。与此同时,本文在对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进行探究外,亦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历史的多层次背景,进一步阐明作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贡献,突出其作为公立艺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平衡近现代各种艺术教育力量中所发挥的中坚作用。
宋健[3](2019)在《名词之争的背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理论界关于设计本质问题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的近10年间,中国的设计理论建设在重新启蒙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图案"学为基础,逐渐延续下来的工艺美术研究,另一条线索是以"包豪斯"为精神依归,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设计经验的现代工业设计研究。二者的"合流",为中国设计理论与实践在短期内站稳脚跟提供了可能。然而,设计界当时对于"design"汉译的分歧却始终存在并随着时间潜移默化,逐渐发展为理念之争,最终伴随1998年的"学科调整"而告终。同时,"图案"教学的拥护者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对"构成"体系的批判以及"造物艺术论"与"工业设计论"代表人物之间的漫长论争,都可以被看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现代化与民族化的争论的缩影。聚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设计理论界的主要学术争鸣和重点个案,以文脉视角,回顾与评析这一中国现代设计理论发展与转折的重要历史时段,梳理经验得失,让历史告诉未来。
谭延丹[4](2019)在《“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间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自然而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依然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并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在越来越深的层面继续探讨着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价值。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需要以课程资源为基础和依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和倡导,强调了课程资源开发对于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目标达成的重要性。农村社区有着独特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进入学校视野并被有效转化为课程元素,将释放出巨大的课程意义和育人潜能。但是我国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农村社区还有那么多可供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或者意识到了,但没能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这与农村学校没能找到合适的实践机制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无关系。因此,对农村学校进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机制研究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相信农村社区都存在有教育意义的课程教育资源,只要提高学校和教师的发现意识和开发能力,找到适宜的开发机制,就能高效地将农村社区的课程资源的价值挖掘出来,以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和改进。笔者立足于对一所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将“学校—社区互动”的机制引入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领域,从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去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发现,如果能采用有效的实践机制对农村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不仅会带动农村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的特色建设,实现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和变化;重要的是还会因此促进社区的发展,社区文化的传承、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文明的进步等多方面的提升。具体而言,本研究立足于对一所农村学校的个案研究,依据“实践调研+理论研究”——个案分析——结果提升”的逻辑结构,以“学校—社区互动”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思想为理论支架,以X校的实践样态为主要分析内容,站在促进农村学校对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立场上,研究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厘清“学校—社区互动”的基本内涵、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以及“学校—社区互动”何以成为农村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实践机制选择等基础问题,对应论文前两章内容;第三章是本研究的研究设计部分;个案分析和呈现是本研究的重点论述部分,直观展现X校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样态以及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大体过程和关键事件,弄清X校与所在社区的互动状态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状况,对应本研究第四、五、六章节的内容。研究结果集中展现在本研究第七章,经过对个案学校的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笔者从学校文化、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五大方面归纳了个案校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课程资源开发取得的实践效果;并且从开发主体、开发目的、开发过程以及开发影响方面展现了个案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笔者还尝试归纳出了一般意义上农村学校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机制的具体内容,以期对目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思路和帮助。
李远林[5](2017)在《南县厂窖农民画非常态发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画,即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我国农村绘画。此概念于80年代末由民间美术理论研究者们提出,并正式应用于各种有关的研讨及书典中。至此,中国农民画正式成为一个时代新的绘画品种。南县厂窖农民画正是这种民间绘画新品种代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所致,本应作为其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重要支撑的厂窖农民画,不但没能肩负起其应有的使命责任,相反,却深陷困境。由此,如何摆脱其窘困,并促其健康发展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史春娟[6](2016)在《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之一是客体的真实性,然而中国当代的现实主义绘画是以反映市场经济背景下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真实性在基本理念不变的情况下有了新的含义,融合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某些因素,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绘画的精神或本质就是注重对现实生存欲求的认同、关注与评判,它是绘画对人在当下现实环境中的境况和生存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性表达。在中国的现代艺术中,新现实主义实际上已经转化成了一种绘画理念。刘小东作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用贴近现实的视角去画他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去表现他那个年代的人所展现出的生存状态。很多以前人们认为不入画的生活化的场景和平民化的人物,在经过他的描绘之后,真实而坦然地呈现于画面中,平凡的事物也随之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他的绘画创作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语言上都摆脱了以往现实主义绘画的模式,从而将中国现实主义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分析、文学、艺术美学、现象学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对刘小东作品中传达的新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和审美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新现实主义的源流进行梳理,以分析新现实主义的产生及新的含义。其次,从刘小东绘画艺术形式与内容方面予以详细解析,分析新现实主义艺术在刘小东油画中的体现。再次,从刘小东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成因。最后探讨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审美内涵,上升到美学、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深层次的论述其在中国绘画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鲁红梅[7](2016)在《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思想和文化都随之改革开放发生了剧变。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部分,在美术界在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主题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美术界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政治波普美术就是多元化发展情境下的产物。政治波普美术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下产生,在美术发展的历史中,充当了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当代艺术的先锋角色。政治波普美术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形成给中国美术界带来极大冲击。本文立足于政治波普美术的特征及艺术价值的研究。对于其形成、发展中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进行梳理,希望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提供一个特殊的参照。基于政治波普美术发展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为主的研究系统。在对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进行的背景发展线索的梳理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特征,并分析对其产生影响的原因。本文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波普美术中艺术形象的变迁,以此来见证这段特殊的绘画历史的变化历程。任何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其历史、文化、经济等背景原因。政治波普美术通过反思特殊时代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来探索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的情境下,社会物质丰富多彩,消费时代的到来更是让人们把追求物欲当作人生的理想。艺术也面临着物欲的诱惑,艺术家们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艺术的本体,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有着残酷生存现实问题的话题。一部分艺术家沦为艺术市场商业艺术品的制造者,有的艺术家坚守自己创作的个体性,但是无论如何选择,都十分艰难,本文中针对以上问题,从政治波普美术的缘起出发,根据每一阶段艺术形象的变迁为线索,探索政治波普美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兴盛与到后期的转型做了详细的阐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本论文研究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对政治波普美术的现状做了细致的梳理,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做了归纳。第二章在时代背景的铺垫下,剖析了政治波普美术产生的几大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及其艺术背景。对于政治波普美术在这个复杂多元的大环境下的创作历程做了详细梳理。第三章梳理了政治波普美术发展的历程。详细的介绍了政治波普美术从酝酿到繁荣,沉寂到转化,各个阶段艺术表现形式、作品内涵的变迁。对于不同阶段的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反映出了政治波普美术作为艺术家另类政治诉求的本质属性和与相关艺术元素的形式的构成。第四章对政治波普美术的艺术特征做了分析。政治波普作为当代美术的一部分,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它的创作主题特征、语言表现特征及特殊审美效应的特征这几个方面来剖析政治波普美术作品的特殊性。通过对文革美术符号的转化及借用,传统政治意义的消失,作品中透露出黑色幽默与反讽的意味,作品中运用恶作剧似的艺术符号反映了艺术家们对政治乌托邦的失望。第五章剖析了政治波普美术的国际影响及评价。改革开放前国外了解中国的渠道非常有限。如何在有效的渠道中了解中国社会是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目标,艺术是一个很好的渗透渠道。政治波普美术作品中通过借用文革美术符号,在画面中呈现了一种另类的政治诉求,西方社会认为这是反映了中国当下民众的生存状况和精神样貌,因此对政治波普美术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中国政治波普美术在一定时期膨胀的非常厉害,艺术家们通过西方意识形态的认可获得国际艺术地位,并进而在国内获得声誉的同时得到迅速发展与繁荣,与此同时艺术的商业价值也得到高额的回报。总之,政治波普美术是中国政治环境由保守走向相对宽松的产物,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影响的结果。它国际地位的获得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同步的,而其在艺术上的可取之处则由于其波普手法成功地借用了传统政治艺术的符号,从而使当代欣赏者从中感受到陌生与新奇,也有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感。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马涵一[9](2013)在《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学备受关注的作家,几乎每部作品都会引起热议,但是对其长篇小说的序跋关注的人甚少。序跋作为传统文体,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以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为切入角度,管窥贾平凹的文学追求,探讨序跋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以及研究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继而说明序跋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主要是介绍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的概况,并说明研究序跋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是探讨贾平凹长篇小说与其序跋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序跋中的只言片语划分贾平凹创作的四个阶段,并使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有理有据。另一方面探讨序跋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可以从导向与控制、阐释与解读、对话与隐射三个层面上进行研究与解读,这对于当代文学序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在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中所体现出的文学追求,以及讨论这些文学追求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探讨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序跋作为散文的品种之一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了一下全文以及对贾平凹的期许。就目前而言,序跋仅仅被作为文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很少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因此以序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选题。
赖继年[10](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美术理论的热闹与窘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术理论的热闹与窘困(论文提纲范文)
(2)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本文针对性研究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肇始——近现代私立艺术学校的兴起 |
第一节:私立艺术学校萌发的背景 |
一、私学教育的历史渊源 |
二、近代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面貌 |
第二节:进步思潮对私立艺术教育的推动 |
一、洋务运动推动下的艺术与技艺专门教育 |
二、私立艺术学校与美育思想传播 |
第三节:蓬勃发展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 |
一、私立艺术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
二、学制转变对私立艺术学校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立存: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多元办学资源影响私立艺术学院的性质 |
一、私立教育制度构成的历史渊源 |
二、教学资源的调整与“归化”之路 |
第二节:多方力量影响下私立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一、维新派开启私立艺术学校发展之路 |
二、同类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出现与扩张 |
三、私立学校逐步“官学”化 |
第三节:从社会作用看私立学校走向道统 |
一、公立与私立及教会学校的教育平衡 |
二、私立艺术学校是新兴美育教育的实践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转:私立艺术学校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
第一节:政策制度给予私立艺术学校发展空间 |
一、晚清新学影响下的私立艺术学校基本面貌 |
二、私立艺术学校教育与教学制度的完善 |
第二节:私立艺术学校的管理机制 |
一、专门学校令的颁布与促进私立艺术学校教育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办学应对措施 |
第三节:私立艺术学校遭遇的困难 |
一、战时教育中的私立艺术学校办学特点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艰难维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围:私立艺术学校本土化教育的左右抉择 |
第一节:借鉴域外:公立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 |
一、取师日本:洋务派的优选途径 |
二、效法美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
三、学习苏联:新中国学制的确立与教育变革 |
第二节:从教授技能到传播美育:专业课程教学观念的成熟 |
一、面向市场的商业技能传授 |
二、美育在私立艺术学校中的推广 |
第三节:不自觉到自觉:私立艺术学校自身特色教育模式的探索 |
一、艺术理论教学得到重视 |
二、学报校刊对艺术教育本土化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望:私立艺术学校历史性退场解读 |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逐步改造 |
一、以俄为师,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育改造 |
二、影片《武训传》批判,成为教育改造的引爆点 |
第二节:私立与教会立学校的公立化转变 |
一、教会学校的合并与改造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逐步退场 |
第三节:私立学校艺术教育的延续 |
一、私立艺术学校的思想改造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人才流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重要近现代教育文献选摘 |
附录二: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概况统计(1912-1949) |
附录三:1912-1949 出版艺术理论专着统计表 |
附录四:为论文搜集资料的访谈选编 |
致谢 |
(3)名词之争的背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理论界关于设计本质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设计论与造物艺术论 |
二、为图案辩护 |
三、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 |
结语 |
(4)“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观念变革: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
2.政策诉求: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开发与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要求 |
3.客观事实: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探索不断推进 |
4.现实困惑:农村社区课程资源丰富多样与开发利用薄弱的矛盾突出 |
5.实践推动:通化县X校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较具代表性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2.理论建构方式的创新 |
3.研究内容的创新 |
4.研究过程的创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外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学校—社区互动”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关于“学校—社区互动”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关于“学校—社区互动”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三)“学校—社区互动”作为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机制选择 |
1.农村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困难分析 |
2.农村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实践机制探索不明 |
3.“学校—社区互动”与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结论探微 |
1.起步虽晚,前景光明 |
2.直接虽少,有迹可循 |
3.实践推进,理论提升 |
二、基础理论研究 |
(一)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 |
1.社区课程资源相关概念界定 |
2.社区课程资源分类相关研究 |
3.农村社区课程资源的特点 |
4.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功能定位 |
(二)“学校—社区互动”的基本内涵 |
1.“学校—社区互动”相关概念界定 |
2.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发展过程 |
3.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行为分析 |
(三)“学校—社区互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方法论探微 |
1.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行为之一 |
2.学校与社区互动是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本质诉求 |
3.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过程也是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过程 |
(四)“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定位 |
1.“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 |
2.“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角色定位 |
(五)“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1.社会学的理论依据——社会互动理论 |
2.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终身教育理论 |
3.哲学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的确定 |
2.研究对象的选取 |
3.研究思路的确立 |
(二)研究过程 |
1.首次农村学校调研的感知 |
2.回校之后多次思考的结果 |
3.研究设计多次的修改完善 |
4.两年数次实地调研的开展 |
5.调研资料详细整理与分析 |
6.多次参加科研活动的收获 |
7.最终研究成果的呈现与提升 |
(三)研究信度与效度 |
1.收集足够丰富的原始资料 |
2.去除研究者对研究的“前设” |
3.运用参与者检核 |
4.采用三角验证 |
(四)研究伦理 |
四、通化县快大茂镇——具有满族文化风情的学校社区 |
(一)通化县快大茂镇基本情况分析 |
1.通化县快大茂镇行政区划沿革探索 |
2.通化县快大茂镇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
(二)通化县快大茂镇满族文化教育资源分析 |
1.满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
2.满族文化的代表类型 |
3.满族文化的典型特征 |
4.满族文化的教育价值 |
(三)通化县快大茂镇社区课程资源分析 |
五、个案校素描 |
(一)“追求发展”:X校的历史文化积淀 |
1.X校:一所农村小学的前世今生 |
2.社区课程资源:滋养X校课程文化的土壤 |
3.“撕课程”:X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集中体现 |
4.“‘剪’成文化,‘撕’出创造”:X校全新办学理念解读 |
(二)“走向社区”:X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缘由探微 |
1.“山穷水尽”:学校急需破解资源困境 |
2.“蓦然回首”:社区蕴藏丰富课程资源 |
3.“独木难支”:自身难以实现未来发展 |
4.“社区支持”:政府机构提供发展契机 |
(三)“引领社区”:学校引领社区发展 |
1.学校引领社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
2.学校引领社区文化传承事业发展 |
3.学校引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
六、“学校—社区互动”:X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过程样态呈现 |
(一)“撕课堂”:学校依托社区力量,共建特色校本课程 |
1.确立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各方要求,学生、社区、学科融合 |
2.建设师资队伍——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学校社区协同共建 |
3.开发校本教材——挖掘社区各类资源,齐心协力编着教材 |
4.落实课程实施——学校社区家庭联动,共同达成课程目标 |
5.完善课程评价——跳出传统单一方式,尝试多元多样评价 |
(二)“撕活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多元互动共同育人 |
1.典型案例一——通化县第三届茂山杯满族剪纸大赛 |
2.典型案例二——积极融入社区建设,参与各类公益活动 |
3.典型案例三——学校主动开放校园,“学校—家庭—社区”联动 |
(三)“撕文化”:挖掘开发社区资源,共同传承地域文化 |
1.“物尽其用”:满族记忆造就独特民俗文化 |
2.“巧借东风”:撕纸彩绘描绘浓郁书香文化 |
3.“靠山吃山”:地域植被滋养多元生态文化 |
附:X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例举 |
七、研究发现与结论 |
(一)个案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效果呈现 |
1.学校文化的完善和革新 |
2.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发展 |
3.教学模式的建构和生成 |
4.教师发展的努力和突破 |
5.学生成长的改变和实现 |
(二)个案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基本特征分析 |
1.开发主体多元性 |
2.开发目的社会性 |
3.开发过程开放性 |
4.开发影响辐射性 |
5.开发成果共享性 |
(三)“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机制解析 |
1.实践机制的价值追求 |
2.实践机制的遵循原则 |
3.实践机制的保障条件 |
4.实践机制的具体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南县厂窖农民画非常态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厂窖地区农民画的最初发展 |
二、农民画的逐渐演绎与发展壮大 |
1、发展理念缺失导致文化被削弱 |
2、经济转型导致农民画主体流失 |
3、生态环境变迁致使其发展滞后 |
4、农民画艺术创作自身原因束缚 |
三、厂窖农民画未来发展战略 |
1、加强文化与非遗保护理念 |
2、加强农民画后继人才的培养 |
3、艺术创新以提升农民画品质 |
4、打造独特爱国主义绘画品牌 |
5、产业化模式建立与市场营销 |
四、结语 |
(6)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4 论文的创新及难点 |
2 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源流 |
2.1 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产生 |
2.2 新现实主义油画“新”的含义 |
2.3 本章小结 |
3 新现实主义艺术在刘小东油画中的体现 |
3.1 表现情感“生活化” |
3.2 表现题材“平民化” |
3.3 表现形式“写实性” |
3.4 艺术态度的求真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因 |
4.1 成长环境对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影响 |
4.2 教育环境对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影响 |
4.3 社会环境对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审美内涵 |
5.1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
5.2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美学价值的时代意义 |
5.3 弘扬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
5.4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1.1 “新潮美术”的出现 |
1.1.2 “当代艺术”的兴起 |
1.1.3 波普艺术的滥觞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的相关成果 |
1.3.2 中国当代波普美术研究的相关成果 |
1.3.3 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研究的相关成果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概念界定 |
1.5.1 政治波普美术的定义 |
1.5.2 “中国当代”的界定 |
1.6 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 政治背景 |
2.1.1 “文化大革命”的终结 |
2.1.2 改革开放 |
2.2 经济背景 |
2.2.1 商品经济初步形成 |
2.2.2 中产阶层的出现 |
2.2.3 艺术消费的兴起 |
2.2.4 资本市场的产生 |
2.3 思想背景 |
2.3.1 思想解放运动 |
2.3.2 西方思想渗透 |
2.3.3 本土思想转变 |
2.4 艺术背景 |
2.4.1 倡导形式创新 |
2.4.2 崇尚个性解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发展的历程 |
3.1 酝酿期(1980——1987) |
3.1.1 “85”美术新潮的前奏 |
3.1.2 “85”美术新潮的蓬勃发展 |
3.1.3 “85”美术新潮的解体与转换 |
3.2 繁荣期(1988——1995) |
3.2.1 政治波普的确立——起点即为高潮 |
3.2.2 中国“政治波普”艺术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介绍 |
3.3 沉寂期(1996—1999) |
3.3.1 社会结构的变迁 |
3.3.2 部分艺术家旅居海外 |
3.3.3 政治波普美术的语境局限 |
3.4 分化期(2000—至今) |
3.4.1 转型社会导致反讽盛行 |
3.4.2 采用新策略——玩世现实主义 |
3.4.3 “后波普”时代的艺术——“艳俗艺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的特征 |
4.1 政治性特征 |
4.1.1 在反思中远离主流政治意识形态 |
4.1.2 在反讽中体现政治诉求 |
4.1.3 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
4.2 波普语言特征 |
4.2.1 生活图像语言的世俗符号化 |
4.2.2 借用与多元综合 |
4.2.3 色彩语言浓艳 |
4.3 审美效应特征 |
4.3.1 传统政治美术符号的隔代借用:陌生感 |
4.3.2 对具有怀旧情怀受众的迎合:亲切感 |
4.3.3 传统政治美术符号的意义转换:幽默与反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影响与对政治波普美术的评价 |
5.1 国际影响的产生 |
5.1.1 国际拍卖 |
5.1.2 国际认可 |
5.2 产生的原因 |
5.2.1 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求知欲 |
5.2.2 对中国式政治主题演变的好奇 |
5.2.3 对西方固有的中国偏见的迎合 |
5.2.4 对富裕起来的中国民众的轻讽 |
5.3 对政治波普美术的正面评价 |
5.3.1 政治主题的个性化 |
5.3.2 艺术语言的本土化 |
5.3.3 审美效应的游戏化 |
5.3.4 传播途径的商品化 |
5.4 对政治波普美术作品的负面评价 |
5.4.1 崇高价值的彻底消解 |
5.4.2 艺术语言相对单调 |
5.4.3 商业价值的过度考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全文的研究结论 |
6.2 对政治波普美术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相关艺术家个人访谈 |
附录二:参加艺术论坛 |
附录三:艺术家档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一、 绪论 |
(一)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序跋概况 |
(二) 研究序跋的理论意义 |
二、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与序跋 |
(一) 文学创作分期与序跋的关系 |
1、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多转移 |
2、 序跋对多转移的呈现 |
(二) 序跋与文本的互文性关系 |
1、 导向与控制 |
2、 阐释与解读 |
3、 对话与隐射 |
三、 序跋与贾平凹的文学追求 |
(一) 管窥序跋中的文学追求 |
1、 宗教情怀终归宿命 |
2、 天人合一中西合璧 |
3、 以实写虚意象建构 |
4、 写实写真追求自然 |
(二) 文学追求的变化及其原因 |
1、 文学创作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
2、 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转型 |
3、 个体的生命体验 |
4、 主观认识与探索 |
四、 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的价值 |
(一) 文学价值 |
1、 追求真与美 |
2、 自由心境与独特个性 |
3、 灵活的艺术形式 |
4、 朴实的语言风格 |
(二) 思想价值 |
1、 对社会转型的困惑与忧患 |
2、 对中国现代化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发表情况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美术理论的热闹与窘困(论文参考文献)
- [1]沈从文小说中的色彩叙事研究[D]. 张艺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D]. 史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名词之争的背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理论界关于设计本质问题的讨论[J]. 宋健. 艺术学研究(期刊), 2019(03)
- [4]“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个案研究[D]. 谭延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南县厂窖农民画非常态发展探析[J]. 李远林. 艺海, 2017(12)
- [6]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史春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7]中国当代政治波普美术研究[D]. 鲁红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研究[D]. 马涵一. 渤海大学, 2013(09)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