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城市规划的又一个春天(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陈林,杨胜花,朱媛云,胡青[1](2021)在《中流击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定会眷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奋进者与追梦人!2021年7月,有一喜讯载入铜仁撤地设市10周年的史册:在铜仁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49周年和改制3周年之际,该院迈向高质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取得了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此次荣获甲级资质,填补
谢丹丹[2](2019)在《江苏地区特色小镇规划分析及宜居家居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色小镇是新型的产城乡一体化结合发展模式,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特色小镇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特色小镇建设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如何在特色小镇中引导商业化经济产业发展、如何将民生安居和特色小镇结合、如何从最细微的家居产品设计体现小镇宜居性、如何改善小镇民生生活状态及生态环境,以推动江苏省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首先,本文对特色小镇在全国的发展规模、数量以及分布地域进行分析,得出特色小镇发展规模大、数量多、地域分布不均匀;分析特色小镇能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得出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国内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分析特色小镇发展对人口结构、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经济格局的影响,得出特色小镇在发展后对社会各方面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以江苏地区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类型以及在建筑空间布局与室内空间布局的内容,得到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类型对建筑空间布局与室内空间布局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根据以上特色小镇研究内容,基于“以人为本”的宜居规划理念,以南京溧水区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色小镇前期规划的新概念:“镇中城”与“NS”概念,推动后期溧水区特色小镇的宜居性建设。其中“镇中城”包括圆型融合扩散机制方案和纵横平移交叉机制方案;“NS”包括外部片区宜居空间生态方案和室内宜居方案。最后,基于“镇中城”和“NS”宜居规划方案,配套设计相关宜居家居产品。其中“镇中城”宜居家居产品主要包括不规则六边柜休闲办公桌、方柜不规则台桌、圆柜不规则台桌三大专利系列办公桌产品;“NS”宜居家居产品主要包括钢架布艺书架/置物架与古典黑漆实木凳两类实物产品,多功能挂衣钩与便携式蚊香器两大专利产品。
沈俊国[3](2017)在《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部组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电建集团重点部署在线型工程项目上的中水某局,虽然已接连参与了多个线型工程项目施工,但现有组织机构臃肿,每个项目部门设置名称不统一、人员配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楚,分工不明确,导致组织效率较低、人年产值低,甚至部分项目出现了较大的亏损。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进行了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部组织管理优化研究工作。本文在对组织管理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中水某局基本概况及线型工程项目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材料分析法、现场访谈法、专家讨论法,对分别处于施工前期、高峰期、后期等典型的线型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职能分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再次,提出了线型工程项目部“小项目部大工区”管理模式不适宜,组织结构设计不科学、部门设置过多、权责界定不清,人员配置不合理、一人多岗、多人一岗,忙闲不均、苦乐不均现象层出,岗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分管领导分工重合等问题;然后,在明确组织优化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部组织管理优化模型,构建了“大项目部小工区”的管理模式,改进了矩阵式组织结构,明确了项目班子及7个部门岗位配置、明晰了7个项目班子、7个部门及其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能分工;最后,从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与完善组织激励机制、强化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优化管理的配套措施,以保证线型工程项目部组织优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项目整体工作效率,增加人均年产值,实现项目目标。
李娟[4](2017)在《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社会治理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概念。从本质上看,它不仅指超大规模的巨量数据,还包括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数据对象、数据处理技术与数据应用的有机统一。大数据不仅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与方法,它正以超人想象的速度与方式在诸如社会、经济、学术、科研、国防、军事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启了变革之门。运用和使用大数据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性来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现实问题,是大数据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关联性不仅表现在数据科学与产业调整、技术进步等生产的领域,而且表现在商业模式设计、生态价值选择等社会商业服务层面,同时它还表现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社会治理的更广阔领域。当前,大数据与人类社会的关联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它渗透于人类的思维领域,引起人类思维的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理念和新思维,而且这些理念已经在包括政府宏观部门、产业界与学术界,甚至微观的个人消费者被深度接受、广泛使用。这种思维方式除了将更好的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商业问题、科技问题之外,它更直接作用于各种社会问题,能够有效改变社会治理的基本策略与思路,促进社会治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大数据出现之后,以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思维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水平提高方面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本文正是从大数据思维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性出发,通过对社会治理方面运用大数据思维所发挥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大数据思维对于社会治理效率提升的实际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从而肯定了大数据思维的积极意义,同时也针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困境,提出了今后使用大数据思维应当注意的问题和相关的应对策略。从文章的内容结构上看,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这部分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状况,从而提出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做了简单的说明和界定,为研究的深入和本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研究的理论认识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研究了大数据思维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选取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社会治理的三个主要方面有关大数据思维的实际运用,从而说明了大数据思维对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积极意义;第四部分是深入挖掘部分,是在分析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思维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困境做了一些必要的分析与预测,为大数据思维的正确使用和科学发展做了补充性说明;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部分我试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在大数据时代开发运用大数据思维应当采取的基本策略,并最后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在研究中既注重概念分析和文献分析,又重视案例与实证分析。具体来讲,研究中综合运用了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层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做到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力求立足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突出对涉及主题的深层次研究,注意多领域理论知识的综合和统一;既注重宏观上探讨作为大数据思维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性研究,又从微观上分析大数据思维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参与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效果的研究,从而提出大数据思维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基本观点。
罗明,倪敏东,田轲[5](2016)在《中观规划中开源“大数据”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的出现和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城市规划的研究。大数据"的城市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了解城市的新途径,协助研究人员更为科学而全面的了解城市的运行,找寻城市现状的真实问题,从而帮助城市规划师指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决策。而"大数据"作为城市研究的手段,利用的是庞大的个体来呈现全面的城市问题,因此城市空间规划中适合于较大尺度的城市研究。本文以《宁波市江东区"十三五"空间发展规划》为例,探讨开源"大数据"城市分析在中观规划中的运用,针对性的分析城市现状设施的分布特征,对比了我国"第一梯队"标杆区域的差异。希望相关的工作经验能为我国相关空间发展规划提供研究借鉴,也为今后在城市层面、区域层面等更大尺度的城市研究积累经验。
赵敏[6](2015)在《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旅游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众多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正在蜕变、衰落或消失。其中,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可能会引起旅游目的地的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形成旅游挤出效应。如何合理利用古城、古镇、古村落,建设特色旅游村镇,既要“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地的学者围绕其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将文化景观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分析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和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突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1)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在综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问题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旅游挤出效应是目的地地区因旅游发展引起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具有经济转轨性、社会多元性、空间置换性和文化交融性的特征,是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提出文化景观生产理论。文化景观生产是将所有景观要素纳入到资本生产逻辑中,在各种权力阶层和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下,通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构建来生产文化景观产品的过程。其运作逻辑包括资本循环、权力干预和社会运动,消费文化是一种外部影响力。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生产的特殊情形,是在旅游挤出效应“压力层”和利益相关者博弈“动力层”的作用下进行的。2、实证研究方面(1)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分为两个阶段。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政治力量是推动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以更迭的政权统治为核心的五大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古城的文化景观生产。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经济力量,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是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1999年以后,古城文化景观生产表现为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2)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五大因素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更迭的政权统治、和谐的民族关系、多元的文化交融、繁荣的工商经济,其中政权统治是核心力量。在五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奠定了当代丽江古城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基础。(3)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具有三大特征:古城空间扩张化表现为维持古城总体格局基本不变,局部规模扩张和内部空间重构,具有“稳中有变”的特点;用地功能消费化表现为依托古城原有空间形态,植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新功能,具有“稳中求活”的特点;建筑景观符号化表现为既要保持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特色符号,又要迎合符号消费取向而求新、求异,具有“稳中求新”的特点。(4)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双重机制作用: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其中政府与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组成了“增长联盟”。权力与资本形成的合力,导致了旅游挤出,并推动着文化景观生产。在权力与资本运作机制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下,古城文化景观生产最终形成了“大保护+小突破”、“不变+变”的结果。3、主要创新点(1)针对旅游目的地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的概念。(2)在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3)以丽江古城为案例,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研究对于探求古镇的文化景观生产基本规律、分析基于文化景观生产的旅游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古镇旅游发展、促进世界遗产地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的理论体系,下一步应加强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王芳[7](2012)在《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逻辑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文明浪潮叠进的今天,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今天,在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地域建筑也毫不例外的卷入到这一文化浪潮之中,面临着传承、发展和超越的难题。在大众建筑趋向化和多元化的形势下,如何使当代建筑创作既能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又能保持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千秋时空不被现代文化霸权席卷而去,进而发展西安本土建筑,是新世纪规划师和建筑师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西安城区快速大量的建筑营造现象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大量严谨的逻辑分析(包括技术逻辑分析、功能逻辑分析及文化逻辑分析),但鉴于文章篇幅所限,主要从建筑文化的逻辑性角度出发,概括分析以传统建筑形式表达的西安当代建筑创作。在当代建筑轨迹的传承过程中,其往往是继承了被上一代抛弃的积极或消极的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代建筑呈现出与上代建筑的许多共性,笔者将其称之为建筑形式相对耐久性。但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不断快速更新,当代建筑创作卷入了传统与创新之中,更为确切的说是标准与例外之间处于一种既对话又僵持的状态之中。因此,本文试图对西安当代建筑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试图通过探讨当下的建筑创作现状,提出今后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其后经大量的实地调研、观察城市建筑创作现象,对该研究课题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范围进行阐述,总结出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四种倾向,以及这四种倾向所体现出的建筑文化特点。
季超[8](2011)在《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一个有名的“木桶定理”,最短的那根木条将决定木桶的容积,想要提高木桶储水量,就需要找出短板所在,并将之提高。若将这一“木桶”看做是城市发展,那么城市老旧社区和低收入人群的集合,就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那根最短木条;若将“木桶”看做是城市老旧社区,那么它的道路、场所、绿化、人文、管理等等,就是造成城市老旧社区无法可持续和谐发展下去的那些短板。城市老旧社区的改造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影响深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也是当下带有焦点性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城市的综合发展、历史文化的保护、环境保护、社区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学科,触角遍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悬殊,表现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住房问题。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居民已经通过住房商品化的市场改善了自己的住房条件,以低收入群体普遍分布的城市老旧社区逐渐被市场分化出来,城市居民居住的不平等矛盾进一步激化,老城住房紧张、居住条件长年得不到改善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那些在城市中普遍存在并具有典型代表的老旧社区,这类社区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建成的,对整体环境的考虑有很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城市居住格局的分化过滤以及年久失修等等原因显得更加破败,但是缺又充满着生命力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社区设计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对所在城市的老旧社区进行走访调研,最终对某一典型老旧社区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造设计对策。本文试图从如何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氛围的角度去寻求环境改造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其中涉及到社区的功能性、人性化、文化延续等等内容,强调小规模、人性化、收敛的改造手法,创造和谐的人文社区。通过整体性的规划、小规模的改造、改建方式对老旧社区表现出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怀,最终目标是通过改造,促进社区居民交往互通,从而获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让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贾佳[9](2011)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的城市空间格局由开埠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公园作为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城市空间的变迁脉络,其中,综合公园作为公园的一种主要类型,其演化变迁历程贯穿了上海公园发展的始末。基于不同时期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以及城市规划与公园建设情况,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山、鲁迅、复兴、长风、杨浦等17座现存综合公园和胶州、市立第一公园等5座已废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从近代至今的更替历程,剖析历程中公园的艺术、功能以及公园管理与园林技术的演变脉络,从中总结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在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所呈现出的变迁特征,试图对推动与影响其演变的机制进行深入解读。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从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经历了萌发、曲折前进、发展完善的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从“外来移植”走向“自主整合”,从“自发探索”走向“过渡”,从“本土化特征苏醒”走向“多元化融合”的变迁特征。其演化表征下存在着明显的演进规律,即在上层意志、不同文化与园林思想交替作用、彼此促进、不断变革的驱动下得以发生、生存和发展。本文以综合公园为切入点,解读其完整变迁历程、特征与机制,填补了对上海公园的研究内容作了有益的增补,以期为上海综合公园向具有地域特色,适应现代城市生活,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历史依据与新思路。
陈连波[10](2011)在《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本上宗教,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教宫观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北京道教宫观文化在古都北京和道教文化双重特点叠加下,形成了自身特色,成为北京文化中独具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道教和道教宫观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史、教理、教义、经典、宗教文化等方面,却较少涉及到道教宫观整体空间布局、环境景观特征等内容,本文从风景园林角度出发,以构建风景园林的各个要素为切入点,对北京地区现存较为重要的道教宫观的历史沿革、现状、分布情况、空间类型、建筑形制、宫观园林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北京地区的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成就、不足等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作为对前人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北京地区道教宫观的保护、修缮、复建等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本论文采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在分析整理道教和道教宫观概况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摄影、访谈等多种调研手段,对北京现存最具有代表性的5个道教宫观进行重点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为:道教在北京地区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由于多方面原因,北京道教宫观建筑形制、空间布局等方面体现了多元化特征;北京地区的道教更加具有政治色彩,它的兴衰受统治阶级个人喜好的影响最为直接;道教宫观通过建筑群、特色小品及宫观内外的园林环境等共同营建道教宫观的环境景观;道教宫观所表现的环境特征包括择址、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宫观园林等诸多方面;道教宫观空间环境具有强烈的宗教文化内涵;道教宫观的价值在于其宗教功能、社会功能及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内涵;道教宫观中的建筑、园林以一种简洁、朴素的姿态出现,体现了道教特有的文化寓意和“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土思想,为延续古都北京的历史文脉、丰富古都形象,作为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道教宫观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关注和研究北京地区的现存道教宫观,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不仅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土思想,更重要的是道教宫观所承载的道教哲学思想和生态智慧可以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指引方向。而这也将是此次研究工作最特殊、最有价值的现实意义。
二、迎接城市规划的又一个春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城市规划的又一个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1)中流击水(论文提纲范文)
溯源历史:跋涉的身影活跃于锦江之畔 |
跨越山峰:迈步城市时代后的搏击长空 |
勇立潮头:率先打破“铁饭碗”再度奋进精进 |
以梦为马:怀揣初心勇攀新的高峰 |
(2)江苏地区特色小镇规划分析及宜居家居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特色小镇在国家政策体制和社会大环境下的发展研究 |
2.1 特色小镇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2.1.1 研究意义 |
2.1.2 研究目的 |
2.1.3 研究方法 |
2.2 特色小镇形成阶段的数量与分布 |
2.3 国家政策推动性研究 |
2.4 社会大环境协助性研究 |
2.5 特色小镇建设对人口、土地、产业与经济的影响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类型及空间布局研究 |
3.1 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类型及空间布局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3.1.1 研究意义 |
3.1.2 研究目的 |
3.1.3 研究方法 |
3.2 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类型研究 |
3.2.1 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 |
3.2.2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 |
3.2.3 旅游发展型特色小镇 |
3.3 江苏地区特色小镇土地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
3.3.1 空间分区定位研究 |
3.3.2 产业经济选择研究 |
3.3.3 生态交通规划研究 |
3.4 江苏特色小镇建筑室内空间布局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江苏地区特色小镇研究的“镇中城”与“NS”规划设计 |
4.1 “镇中城”与“NS”规划设计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4.1.1 研究意义 |
4.1.2 研究目的 |
4.1.3 研究方法 |
4.2 江苏地区特色小镇与“镇中城”及“NS”宜居设计关系研究 |
4.2.1 “镇中城”概念 |
4.2.2 “NS”概念 |
4.2.3 特色小镇、镇中城、NS与宜居的关系 |
4.3 江苏地区“镇中城”设计可行性研究 |
4.3.1 “镇中城”与土地空间关系 |
4.3.2 “镇中城”与农产业关系 |
4.3.3 “镇中城”与人口村落关系 |
4.3.4 “镇中城”与道路交通关系 |
4.3.5 “镇中城”与经济关系 |
4.4 江苏地区“NS”设计可行性研究 |
4.4.1 “NS”与空间资源关系 |
4.4.2 “NS”与宜居环境关系 |
4.4.3 “NS”与商业经济关系 |
4.5 案例设计区域选择—以南京溧水区为例 |
4.6 溧水区为例—“镇中城”规划设计 |
4.6.1 圆型融合扩散机制设计 |
4.6.2 纵横平移交叉机制设计 |
4.7 溧水区为例—“NS”规划设计 |
4.7.1 外部片区宜居生态规划设计 |
4.7.2 室内宜居设计 |
4.7.3 阳台宜居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居家居产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研究 |
5.1 家居产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研究目的、方法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方法 |
5.2 特色小镇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因素与类型现状研究 |
5.2.1 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2 家居产品设计类型调研分析研究 |
5.3 宜居理论与家居产品设计间的联系 |
5.3.1 宜居家居产品与镇中城、NS间的理论联系 |
5.3.2 家居产品色彩搭配设计的宜居性 |
5.3.3 家居产品材质用料选择的宜居性 |
5.3.4 家居产品造型结构设计的宜居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镇中城”与“NS”宜居家居产品设计 |
6.1 宜居家居产品设计研究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6.1.3 研究方法 |
6.2 宜居家居产品设计调研研究 |
6.2.1 片区特色应用于家居产品设计的理论实践调研 |
6.2.2 宜居家居产品设计材料来源问卷数据调研 |
6.2.3 宜居家具产品设计思路调研研究 |
6.2.4 宜居家居产品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的确立 |
6.3 “镇中城”宜居家居产品设计 |
6.3.1 不规则六边柜休闲办公桌设计 |
6.3.2 方柜不规则台桌设计 |
6.3.3 圆柜不规则台桌设计 |
6.4 “NS”宜居家居产品设计 |
6.4.1 钢架布艺书架/置物架设计 |
6.4.2 古典黑底彩绘实木凳设计 |
6.4.3 多功能挂衣钩设计 |
6.4.4 便携式蚊香器设计 |
6.5 宜居家居产品设计后期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部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组织管理研究现状 |
2.2 项目组织管理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水某局业务概况 |
3.1.1 中水某局简介 |
3.1.2 线型工程项目市场环境分析 |
3.2 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现状分析 |
3.2.1 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调研 |
3.2.2 福建漳平某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
3.2.3 重庆梁平某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
3.2.4 河北承德某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
3.3 项目部组织管理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优化方案 |
4.1 组织优化基本原则与模型 |
4.1.1 组织优化基本原则 |
4.1.2 组织优化指导思想 |
4.1.3 组织管理优化模型 |
4.2 组织优化方案设计 |
4.2.1 项目部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
4.2.2 组织结构优化分析 |
4.2.3 岗位配置优化分析 |
4.2.4 职能分工优化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组织优化管理配套措施 |
5.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2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3 做好薪酬与绩效管理 |
5.4 强化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
5.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社会治理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关注大数据的技术问题 |
2. 重视大数据的主体角色 |
3. 探讨大数据的社会问题 |
4. 大数据的使用规范分析 |
5. 致力于大数据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创新 |
2. 研究角度创新 |
一、大数据思维方式及社会治理的理论分析 |
(一) 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沿革 |
1. 数据革命开启了数据时代 |
2. 互联网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二) 大数据的特点及大数据思维 |
1. 大数据的基本特点 |
2. 大数据思维 |
(三) 社会治理的基本要义 |
1. 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 |
2. 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
3. 当代社会治理的大数据环境 |
二、大数据思维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实际运用 |
(一)大数据思维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
1. 教育数据挖掘(EDM)使传统教育理念不再悬空 |
2. 教育数据挖掘赋予了教育新特征,主导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
3. 大数据教育助推了中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
4. 大数据思维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原因 |
5. 大数据思维主导的教育正在走向教育社会治理的国家战略 |
(二)大数据思维推动医疗社会服务的改善与创新 |
1. 大数据思维引发医疗模式的中心易位 |
2. 大数据思维改进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保证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 |
3. 大数据思维应用于医疗产品研发,确保了医疗社会服务的正效应 |
4. 大数据思维衍生新医疗服务模式 |
5. 大数据思维创造了医疗社会治理的效率提升的条件 |
(三)大数据思维改进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公共管理效率提升 |
1. 大数据思维主导公正政策走向 |
2. 大数据思维转换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3.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大数据思维在社会治理中的困境 |
(一) 大数据的潜在风险 |
1. 大数据的技术风险 |
2. 大数据的个体风险 |
3. 大数据的企业风险 |
(二)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困境 |
1. 大数据的管理困境 |
2. 大数据的技术路线困境 |
四、当前推动大数据思维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对策构想 |
(一)强化大数据思维的立法工作,规范大数据思维 |
(二)突出大数据思维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三)重视大数据人才培养 |
(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中观规划中开源“大数据”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观层面的大数据分析 |
2.1 大数据 |
1、大数据的内涵 |
2、大数据的特征 |
2.2 城市规划中的大数据 |
3 面向“精准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
3.1 项目背景 |
3.2 大数据分析目标 |
3.3 基于地图POI数据的产业空间分析 |
3.3.1 江东区现状产业空间布局 |
3.3.2 产业空间发展对策 |
3.4 基于大众点评数据的城市活力分析 |
3.4.1 市区活力对比 |
3.4.2 与标杆城区活力对比 |
①餐饮业:餐饮业有待高端化、特色化 |
②购物消费:中心体系尚不够明显 |
③酒店商务:中心体系尚不够明显 |
3.4.3 现状问题及对策 |
4 结语 |
(6)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旅游产业发展 |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文化景观形成和变迁 |
1.2.2 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 |
1.2.3 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 |
1.2.4 文化景观生产和管理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基础与典型性 |
1.3.1 研究基础 |
1.3.2 典型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化景观生产理论研究 |
2.1 空间生产理论要点 |
2.1.1 空间内涵 |
2.1.2 空间属性 |
2.1.3 空间生产辩证关系 |
2.1.4 空间生产运作逻辑 |
2.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文化景观生产 |
2.2.1 文化景观 |
2.2.2 文化景观生产基础 |
2.2.3 文化景观生产与旅游发展 |
2.3 旅游挤出效应 |
2.3.1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挤出现象 |
2.3.2 旅游挤出效应内涵与特征 |
2.3.3 旅游挤出效应作用机理 |
2.4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 |
2.4.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内涵 |
2.4.2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模式 |
第三章 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 |
3.1 丽江概况 |
3.1.1 丽江历史沿革 |
3.1.2 丽江自然与人文环境 |
3.1.3 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 |
3.2 丽江古城主要发展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1 明代木府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2 清代流官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3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与结果 |
3.3.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
3.3.2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结果 |
第四章 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 |
4.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 |
4.1.1 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 |
4.1.2 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 |
4.2 丽江旅游发展概况 |
4.2.1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
4.2.2 丽江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4.2.3 丽江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
4.2.4 丽江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4.3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调查 |
4.3.1 1999年旅游挤出效应开始显现 |
4.3.2 2005~2010年旅游挤出效应达到高峰 |
4.3.3 2011年以后旅游挤出效应趋缓 |
4.4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与作用机理 |
4.4.1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 |
4.4.2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一:古城空间扩张化 |
5.1 旅游业推动下的城镇发展 |
5.1.1 丽江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 |
5.1.2 丽江坝区的城镇扩张 |
5.1.3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古城空间扩张 |
5.2 古城扩张中的空间生长规律 |
5.2.1 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技术 |
5.2.2 大研古镇:小规模更新式的有机生长 |
5.2.3 束河古镇:大规模开发式的变异生长 |
5.2.4 白沙古镇:乡村居住社区型的缓慢生长 |
5.2.5 古城空间生长规律总结 |
5.3 古城扩张后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1 大研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2 束河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3 白沙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4 古城空间重构特征总结 |
第六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二:用地功能消费化 |
6.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空间消费 |
6.1.1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逻辑 |
6.1.2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主体与客体 |
6.1.3 丽江古城消费空间的构成 |
6.2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特征 |
6.2.1 大研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
6.2.2 束河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
6.2.3 白沙古镇用地结构的低消费化特征 |
6.2.4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的总体特征 |
6.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1 古城大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古城小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第七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三:建筑景观符号化 |
7.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符号消费 |
7.1.1 建筑景观消费的价值转变 |
7.1.2 建筑景观的符号消费取向 |
7.2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现状 |
7.2.1 院落类型符号现状 |
7.2.2 建筑风貌符号现状 |
7.2.3 建筑类型符号现状 |
7.2.4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的现状特征 |
7.3 古城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 |
7.3.1 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要素的特征 |
7.3.2 建筑内部空间的符号化特征 |
7.3.3 建筑立面色彩的符号化特征 |
7.3.4 建筑外部装饰的符号化特征 |
7.3.5 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总结 |
第八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作用机理 |
8.1 文化景观生产的主体与行为 |
8.1.1 文化景观生产的多元主体 |
8.1.2 文化景观生产的复杂行为 |
8.2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
8.2.1 文化景观生产的权力运作机制 |
8.2.2 文化景观生产的资本运作机制 |
8.2.3 文化景观生产的社会运动机制 |
8.2.4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论研究结论 |
9.1.2 实证研究结论 |
9.2 主要的创新点 |
9.2.1 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概念 |
9.2.2 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 |
9.2.3 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3.1 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 |
9.3.2 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逻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和论文结构框架图 |
1.4.1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图 |
1.5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1.5.1 国内建筑对传统形式的探索 |
1.5.2 国外建筑界对传统形式的探索 |
1.6 本章小结 |
2 西安城市文化与特色 |
2.1 西安城市文化环境概况 |
2.1.1 西安历史文化的积淀 |
2.1.2 城市文化环境 |
2.2 西安的城市特色 |
2.2.1 城市精神,文化复兴 |
2.2.2 九宫格局,传承文脉 |
2.2.3 保护发展,有机结合 |
2.3 西安当代建筑创作概况 |
2.3.1 延续历史文脉进行的现代建筑创作 |
2.3.2 有机运用传统建筑语言的创作 |
2.3.3 现代建筑的探索与隐喻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创作实践倾向 |
3.1 传统建筑的纪念性复兴 |
3.1.1 青龙寺复原工程与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3.1.2 大唐芙蓉园 |
3.2 传统元素与现代功能及形式的折中融合 |
3.2.1 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 |
3.2.2 新锦园五洲风情 |
3.3 传统精神的隐喻 |
3.3.1 黄帝陵祭祀大殿 |
3.3.2 西安博物院 |
3.4 地域风格影响下传统空间与结构导向 |
3.4.1 三唐工程 |
3.4.2 大明宫遗址公园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逻辑分析 |
4.1 地域文化逻辑下的建筑思辨 |
4.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4.1.2 地域文化的传统理念 |
4.1.3 地域文化的围城 |
4.2 时尚文化逻辑下的建筑思辨 |
4.2.1 消费的逻辑 |
4.2.2 建筑时尚化的成因分析 |
4.2.3 建筑时尚化的影响 |
4.3 传统文化逻辑下的建筑思辨 |
4.3.1 传统之辩 |
4.3.2 民族传统形式要不要继承 |
4.3.3 复古主义对西安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现象的反思与展望 |
5.1 建筑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问题 |
5.1.1 西安建筑文化表达的思考 |
5.1.2 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继承性 |
5.1.3 当前语境下的建筑传统性源于当下生活 |
5.2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社会角色 |
5.3 西安当代建筑创作前景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低收入人群 |
1.2.2 老旧社区 |
1.2.3 外环境改造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现代城市更新理论 |
1.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3.3 社区设计理论 |
1.3.4 城市社会心理学理论 |
1.3.5 木桶理论 |
1.4 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历史背景分析 |
2.1 中国城市社区空间历史演化进程 |
2.1.1 城市社区空间内涵 |
2.1.2 城市社区空间发展历程 |
2.2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实态调查—以南京市为例 |
2.2.1 南京老旧社区改造的历史回顾 |
2.2.2 南京老旧社区改造的阶段性成果 |
2.2.3 南京老旧社区改造的未来目标 |
2.3 城市老旧社区改造历史模式类型 |
2.3.1 功能转换型 |
2.3.2 功能改善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老旧社区使用主体需求分析 |
3.1 主体生活需求 |
3.1.1 舒适性与归属感 |
3.1.2 审美与文化 |
3.2 主体活动类型 |
3.2.1 必要性活动—基本需求 |
3.2.2 自发性活动—中级需求 |
3.2.3 社会性活动—高级需求 |
3.3 特殊人群需求 |
3.3.1 老人 |
3.3.2 儿童 |
3.3.3 残障人士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短板分析 |
4.1 表象类短板 |
4.1.1 建筑环境 |
4.1.2 道路环境 |
4.1.3 场所环境 |
4.1.4 绿化环境 |
4.2 人文类短板 |
4.2.1 人文环境衰败 |
4.2.2 文保与拆迁 |
4.2.3 影响文保的主要因素 |
4.3 管理类短板 |
4.3.1 安全保障 |
4.3.2 活动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设计对策 |
5.1 城市老旧社区整体改造思路 |
5.1.1 参与式设计 |
5.1.2 整体性规划 |
5.1.3 小规模改造 |
5.1.4 人文环境延续 |
5.1.5 长效环境管理 |
5.2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空间重构 |
5.2.1 道路空间 |
5.2.2 交往空间 |
5.2.3 绿化空间 |
5.2.4 人文空间 |
5.3 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原则 |
5.3.1 探索老旧社区的空间特征 |
5.3.2 发掘老旧社区的文化特色 |
5.3.3 激发老旧社区的社会活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南京沈举人巷社区改造设计实践 |
6.1 背景分析 |
6.1.1 位置 |
6.1.2 历史 |
6.1.3 文化 |
6.1.4 现状 |
6.2 针对性改造 |
6.2.1 整体布局 |
6.2.2 绿化环境 |
6.2.3 道路环境 |
6.2.4 文化院墙 |
6.2.5 休憩场所 |
6.2.6 基础设施 |
6.3 设计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1.1 国内外城市公园发展研究 |
1.2.1.2 上海园林研究 |
1.2.2 上海城市发展概况 |
1.2.2.1 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
1.2.2.2 上海公园发展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时空范围 |
1.3.3 样点选择 |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1 意义 |
1.4.1.1 理论意义 |
1.4.1.2 实践意义 |
1.4.2 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法 |
1.4.2.2 田野调查法 |
1.4.2.3 研究分析法 |
1.4.2.4 归纳演绎法 |
1.5 研究框架 |
2 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演变历程 |
2.1 近代——"西风东渐"下综合公园的雏形 |
2.1.1 1845—1926租界综合性公园的兴盛 |
2.1.2 1927—1936自建综合性公园的出现 |
2.1.3 1937—1949综合性公园建设的缓滞 |
2.2 现代——政治影响下综合公园的曲折历程 |
2.2.1 1949—1959综合性公园的新建与改造 |
2.2.2 1960—1965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渐入低潮 |
2.2.3 1966—1978整体倒退与个体发展 |
2.3 当代——改革开放后综合公园的发展与完善 |
2.3.1 1978—1993近现代部分老综合公园的修复与整理 |
2.3.2 1994—2004建设国家园林城市背景下综合公园的发展 |
2.3.3 2005—2010综合公园的逐渐完善 |
3 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特征分析 |
3.1 近代综合公园变迁特征 |
3.1.1 "外来移植"特征 |
3.1.1.1 西方城市公园游憩与体育功能的引入 |
3.1.1.2 西方园林风格与造园要素的影响 |
3.1.1.3 西方先进管理制度与园林技术的植入 |
3.1.2 "自主整合"特征 |
3.1.2.1 公园综合性功能思想的建立 |
3.1.2.2 东西方拼贴式园林风格出现 |
3.1.2.3 公园管理体制与园林行业的初步形成 |
3.2 现代综合公园变迁特征 |
3.2.1 "自发探索"特征 |
3.2.1.1 苏联文化休息公园影响下的功能复杂化 |
3.2.1.2 中式传统风格、西式遗风与苏联文化休息公园共同作用下的杂糅风格 |
3.2.1.3 公园管理体制与园林技术的进步 |
3.2.2 "过渡"特征 |
3.2.2.1 功能退化与补充 |
3.2.2.2 园貌破坏与恢复 |
3.2.2.3 园林事业的挫折与园林科研的发展 |
3.3 当代综合公园变迁特征 |
3.3.1 "本土特色苏醒"特征 |
3.3.1.1 休闲游憩功能的回归 |
3.3.1.2 本土化风格的探索 |
3.3.1.3 公园管理体制的重建与园林技术的领先 |
3.3.2 "多元化融合"特征 |
3.3.2.1 人本前提下功能的多元化 |
3.3.2.2 多种当代园林风格的共生 |
3.3.2.3 公园管理体制的完善与新材料、新科技的广泛运用 |
4 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机制解读 |
4.1 近代变迁机制 |
4.1.1 地方与国家意志的作用 |
4.1.2 中西公共娱乐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4.1.3 西方19世纪公园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 |
4.1.4 中国传统园林要素的渗入 |
4.2. 现代变迁机制 |
4.2.1 国家与地方意志的作用 |
4.2.2 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影响 |
4.2.3 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规划设计理念的影响 |
4.3 当代变迁机制 |
4.3.1 国家与地方意志的作用 |
4.3.2 生态主义思潮的影响 |
4.3.3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1.3.1 对道教及道教文化的研究 |
1.3.2 对道教宫观的研究 |
1.3.3 对道教宫观园林的研究 |
1.3.4 对北京地区道教及道教宫观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相关概念阐述 |
1.4.2.1 道教宫观 |
1.4.2.2 环境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收集 |
1.5.2 实地调研 |
1.5.3 分析归纳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道教及道教宫观概述 |
2.1 道教概述 |
2.1.1 道教的发展简史 |
2.1.1.1 何谓"道" |
2.1.1.2 老子、《道德经》、老子道论 |
2.1.1.3 道家与道教 |
2.1.1.4 道教发展简史 |
2.1.2 道教的主要教派 |
2.2 道教宫观概述 |
2.2.1 道教宫观的产生和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功能和特点 |
2.2.3 道教宫观文化 |
2.3 道教的现实意义 |
2.3.1 道教的理想世界 |
2.3.1.1 世俗的理想世界 |
2.3.1.2 宗教的理想世界 |
2.3.2 道教与园林艺术 |
2.3.2.1 "道法自然"思想与园林艺术 |
2.3.2.2 "天人合一"思想与园林艺术 |
2.3.2.3 神仙信仰与园林艺术 |
2.3.2.4 道家朴素辩证思维与园林艺术 |
2.3.3 道教生态智慧 |
2.4 小结 |
3.道教与北京 |
3.1 道教在北京的传播 |
3.1.1 元明清时期之前道教在北京的传播 |
3.1.2 元明清时期道教在北京的传播 |
3.1.3 元明清以后时期道教在北京的传播 |
3.1.4 元明清时期道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
3.1.4.1 宋元时期道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
3.1.4.2 明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
3.1.4.3 清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
3.1.5 元明清时期对道教的政策 |
3.1.5.1 元朝对道教的政策——尊孔崇儒、同时提倡佛道的三教并重 |
3.1.5.2 明朝对道教的政策——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并用 |
3.1.5.3 清朝对道教的政策——先扶植利用后限制打压 |
3.1.6 道教对北京的影响 |
3.1.6.1 对北京政治的影响 |
3.1.6.2 对北京经济的影响 |
3.1.6.3 对北京文化的影响 |
3.1.6.4 对北京民俗的影响 |
3.2 北京道教宫观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
3.2.1 北京道教宫观的空间分布 |
3.2.2 北京道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北京现存道教宫观概述 |
3.3.1 白云观 |
3.3.2 东岳庙 |
3.3.3 五顶娘娘庙 |
3.3.3.1 东顶娘娘庙 |
3.3.3.2 西顶娘娘庙 |
3.3.3.3 南顶娘娘庙 |
3.3.3.4 北顶娘娘庙 |
3.3.3.5 中顶娘娘庙 |
3.3.4 吕祖宫 |
3.3.5 都城隍庙 |
3.3.6 故宫城隍庙 |
3.3.7 天坛神乐署 |
3.3.8 宏恩观 |
3.3.9 大高玄殿 |
3.3.10 广福观 |
3.3.11 南药王庙 |
3.3.12 宣仁庙 |
3.3.13 凝和庙 |
3.3.14 钦安殿 |
3.3.15 关岳庙 |
3.3.16 地安门火德真君庙 |
3.3.18 妙峰山娘娘庙 |
3.3.19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 |
3.3.20 天泰山慈善寺 |
3.4 小结 |
4.北京道教宫观的择址 |
4.1 北京道教宫观择址的总体特征 |
4.1.1 处名山绝谷、山林清幽之处 |
4.1.2 位江河湖泊、泉流溪水之旁 |
4.1.3 遍皇城内外、市井街巷之中 |
4.2 小结 |
5.北京道教宫观的空间布局 |
5.1 北京道教宫观建筑的空间布局类型 |
5.1.1 选址于山林的郊野道教宫观 |
5.1.1.1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 |
5.1.1.2 妙峰山娘娘庙 |
5.1.1.3 天泰山慈善寺 |
5.1.2 选址于平原地区的城镇道教宫观 |
5.1.2.1 白云观 |
5.1.2.2 东岳庙 |
5.2 北京道教宫观空间布局的特点 |
5.2.1 道教宫观规制与儒佛建筑规制 |
5.2.2 道教宫观庭院空间序列的组织 |
5.2.2.1 道教宫观庭院空间的特征 |
5.2.2.2 郊野道教宫观实例 |
5.2.2.3 城镇道教宫观实例 |
5.2.3 道教神仙世界的再现 |
5.2.4 轴线对称秩序的强调 |
5.2.5 道教宫观庭院的文化体系 |
5.3 北京道教宫观空间布局的形成原因 |
5.3.1 政治因素 |
5.3.2 宗教因素 |
5.3.3 文化因素 |
5.3.3.1 儒家礼制等级观念 |
5.3.3.2 佛教“伽蓝七堂”之制 |
5.3.3.3 时、空、数一体的空间观念 |
5.3.3.4“中和泛“天人合一”思想 |
5.4 小结 |
6.北京道教宫观建筑 |
6.1 单体建筑类型 |
6.2 主体建筑类型 |
6.2.1 白云观主体建筑 |
6.2.2 东岳庙主体建筑 |
6.3 建筑艺术特征 |
6.3.1 建筑内部空间及功能 |
6.3.2 建筑细部 |
6.3.2.1 建筑屋顶 |
6.3.2.2 建筑装饰 |
6.4 小结 |
7.北京道教宫观园林 |
7.1 道教宫观园林形式及特点 |
7.1.1 自然山水式宫观园林——融天纳地·因借自然 |
7.1.2 人工山水式宫观园林——法天象地·拟仿自然 |
7.1.3 自然山水式宫观园林与人工山水式宫观园林的异同 |
7.1.3.1 相同之处 |
7.1.3.2 相异之处 |
7.2 北京道教宫观的园林种植 |
7.2.1 道教宫观的现状植物种类的选择 |
7.2.2 植物配置的方式 |
7.2.2.1 独植 |
7.2.2.2 对植 |
7.2.2.3 列植 |
7.2.2.4 丛植 |
7.3 古树名木的保护 |
7.4 道教宫观园林细节 |
7.4.1 广场、道路 |
7.4.2 道教特色小品 |
7.4.2.1 牌楼 |
7.4.2.2 影壁 |
7.4.2.3 桥梁 |
7.4.2.4 华表 |
7.4.2.5 石兽 |
7.4.2.6 碑碣 |
7.4.2.7 掇山置石 |
7.4.2.8 香炉、铜特 |
7.4.2.9 民俗小品 |
7.5 小结 |
8.北京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 |
8.1 不同时期北京道教宫观的调查情况 |
8.2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现实意义 |
8.2.1 具有为人类生存、生活、人类文明的良性发展指引方向的现实意义 |
8.2.2 具有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土思想的现实意义 |
8.2.3 具有延续古都北京的历史文脉、丰富古都形象的现实意义 |
8.3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与尴尬 |
8.4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成就 |
8.4.1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成就 |
8.4.2 历史文化保护区与道教宫观保护 |
8.4.3 奥运会与道教宫观的保护 |
8.5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
8.5.1 北京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
8.5.2 实例 |
8.5.2.1 白云观的道教文化展览馆——道教历史与文化的重生 |
8.5.2.2 东岳庙的民俗博物馆——道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 |
8.5.2.3 丫髻山历史文化旅游区规划——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叠 |
8.6 小结 |
9.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迎接城市规划的又一个春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流击水[N]. 张勇,陈林,杨胜花,朱媛云,胡青. 铜仁日报, 2021
- [2]江苏地区特色小镇规划分析及宜居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 谢丹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3]中水某局线型工程项目部组织优化研究[D]. 沈俊国. 长安大学, 2017(07)
- [4]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社会治理效率研究[D]. 李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9)
- [5]中观规划中开源“大数据”的运用研究[A]. 罗明,倪敏东,田轲. 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2016
- [6]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D]. 赵敏. 云南大学, 2015(09)
- [7]西安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逻辑分析[D]. 王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8]城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改造设计研究[D]. 季超.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研究[D]. 贾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10]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 陈连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