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校教研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郑媛[1](2021)在《语文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的叙事研究 ——基于A教师的故事》文中指出教科书解读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手教师需要提升的重要能力。语文新手教师处于任职初期,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大多停滞不前,使得教科书解读不佳。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语文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的提升故事,展现与分析其能力提升过程,为其他语文新手教师提升教科书解读能力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本文从五部分来论述语文新手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第1章为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等五部分构成,为进行故事的分析和能力提升的探究做必要铺垫。首先,通过实践观察发现语文新手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水平较低,使得教科书解读相关教学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境,其教科书解读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教科书解读极具重要性,教科书解读能力作为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教科书解读能力属于教学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以后的自我发展需求等提出了本研究的主题;其次,本研究对于语文新手教师提升教科书解读能力、解决教科书解读实践问题、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再次,从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以及教科书解读能力、新手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等方面进行文献的梳理。总体看来,国内外关于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能力的使用现状,对于能力的提升过程以及利用叙事研究进行呈现的甚少,这为本研究中采用叙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提供了空间。再次,对语文新手教师及教科书解读能力等核心概念进行相应界定。第五部分即是对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以叙事研究方法为主,观察法与访谈相结合。第2章对教科书解读能力进行解构。解读教科书需要对符号、知识内容、作者意图等客观内容解读以及完成教师感悟解读和教学性解读;解读需要充分运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共情能力、转化能力等;教科书解读能力从解读内容方面的纵向深入维度和解读能力方面的横向并列维度形成综合维度,即教科书解读能力最终的呈现状态:读懂教科书的能力、读透教科书的能力、读通教科书的能力。第3章为A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故事。通过对A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以及教科书解读实践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故事的讲述,直接呈现A教师作为语文新手教师在教科书解读实践过程中,读懂、读透、读通教科书的能力提升特点、现实表现等。第4章为探寻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与获得的启示。从读懂教科书的能力、读透教科书的能力以及读通教科书的能力三方面进行对语文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的提升过程、提升关键因素以及提升方式的深度探寻。第5章即是结束语,在反思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科书解读能力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组成部分。该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本研究对教科书解读能力进行解构并呈现提升的故事,回答了如何提升该能力的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宋娜[2](2021)在《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说。本文通过世界上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我国各地区以及内蒙古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阐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笔者在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过程中发现蒙古族音乐对本校小学音乐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肯定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的优点,以及学校教育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但在探索中发现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提出相对应的建议,逐步完善对民族音乐传承的教育。

秦玉娟[3](2020)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作为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音乐教材,可以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性质、目标与实施。论文以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2012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概述不同阶段音乐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变迁历程,梳理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从教材文本内容及教材使用情况两个维度,探寻教材的内容特色,进行反思,提出建设性意见。然后基于提高教材使用质量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构建提高音乐素养的目标体系;梳理教材作品内含的音乐要素;掌握前后递进识读乐谱的教学方法;最后呈现全员参与的落地实践喜人局面。

袁安琪[4](2020)在《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高等院校的五大职能分别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高等院校的服务社会职能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趋势中,社会艺术活动的作用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艺术院校文化艺术理论积淀深厚,在实践过程中社会艺术活动又是艺术院校理论的无尽源泉,为艺术院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实践素材。因此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更具优势。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国内艺术院校服务社会的发展的方面上,艺术院校服务社会多以参加社区文化建设为渠道,本文通过对西安音乐学院的个案研究,深入分析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实践的基础条件、形式和实践成果,列举现有西安音乐学院服务企业、政府文化部门、艺术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的不同途径的具体案例和艺术实践成果,探讨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相互合作促进发展的关系。笔者通过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深入分析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基础条件、主体与方式,列举现有西安音乐学院与铜川管乐团、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金花艺术学校等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活动成果,探讨了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取得的互利共赢的显着成果。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艺术院校服务社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艺术院校、社会艺术活动及途径进行了诠释,分析了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概念及其内涵和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理论依据及其途径。第三部分讨论了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主体与实践途径。通过了解西安音乐学院活动的主体以及主要途径来进一步分析,具体分析了西安音乐学院与企业、政府文化部门、艺术培训机构合作的社会艺术活动的具体案例。第四部分在对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及建议,并对之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齐燕飞[5](2020)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当代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下符合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使用的被动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且该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的能力,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使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变得有趣,师生互动增加,增强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潜能,使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但是,如何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仍然是一大挑战。本文通过相关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研究,试图探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和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由此改善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效果,贯彻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和该教学模式相关的理论基础,充分理解该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并用于改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被动听、参与不积极等引起的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本文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分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过程,特别是“14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中的运用过程,深化“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育目的。再者,通过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导学”和“互动”的作用,进一步突出老师在“导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学习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学习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以此来提升课堂效率,学校、学生、教师等多方面助力,确保“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顺利进行,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陈蓉[6](2020)在《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县级中学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的调查研究有着积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缓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校本教研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充分了解学校校本教研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校本教研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助力师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通过实证性调查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来了解笔者工作所在地—重庆市垫江县三所重点中学(垫江中学,垫江实验中学和垫江第一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分析了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校本教研方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校本教研的主要因素在于:校本教研的模式是否科学完整,在教研方式的选择上和激发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凝聚集体智慧方面是否合理;校本教研的评价机制和管理体系是否落实到具体的教研过程,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是否能保证教研的顺利实施;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是否体现了教师作为教研人员的主体地位,教研内容的确定是否源于课堂服务课堂。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首先,学校应当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从专题研讨和自我发展式两方面来深化教研。专题研讨式的校本教研基于教师个人思考,同时结合同伴互助和专家指导,帮助教研团体从被动接受型走向主动发展型;自我发展式的教研模式要求教师关注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理论+技能”、“研究+交流”和“经验+反思”三者结合起来,最大化自我发展模式下校本教研的成果。其次,革新和推动校本教研实践。以信息卡为纽带的兴趣校本教研把新理念带进课堂,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信息卡的传递让校本教研资源高效流动起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兴趣;以项目组为单位的项目校本教研是对具体问题的提炼和有机整合,实现校本资源和成果的最大增值,以其显着的开放性在教育维度、学习维度和创造维度建构校本教研氛围。同时从做好专家指导、专题讲座、及时沟通交流和优秀案例分析等方面来丰富校本教研实践活动方式。最后,完善和深化校本教研相关制度,管理层创新对校本教研的管理方法。从评价制度来看,校本教研应注重量的考核,又要重视质的飞跃;既要关注校本教研过程,又要关注成果应用;在激励制度方面,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更加注重和优化精神激励;推动保障制度的落实,在人力和财力上保障校本教研的开展,尤其要充分利用好人才优势,同时国家、学校和教研室分别做好管理上的掌控和引导。

闫书英[7](2020)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以海口市五源河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引起了非常广泛的注意,各学校积极尝试进行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等特性,数学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区域性较少,导致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其相当的难度。本文首先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出发,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其开发的必然性。数学是初中学校的主科,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又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还帮助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接下来,本文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选题和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完整的开发过程。根据国家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教育理念、专家建议,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校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种类型:数学游戏、数学史、数学建模。针对每一种类型从选题意义、相关概念介绍,到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再到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都给出详细的解说和记录。针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说课分析和教学反思、学情反馈。最后是对整个实施过程的反思和建议。从校本课程的设计到实施,进行全面的反思,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和课后反馈,对今后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

张平成[8](2019)在《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巧家县3所农村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巧家县3所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为视角,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提出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倾听与体验的观点,促进口语交际教学贴近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探讨了口语交际的特征,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口语交际教学与实践的构建,连接口语交际教学与重视听说表达的分离现象,解决口语交际教学思想的问题,转变口语交际的教学观,构建动态的教学课程观。学生对口语交际实践的认知态度不理想,意识淡薄,用语不规范,缺乏创设模拟口语交际环境。农村初中学校普通话使用率不高,适应环境有限,口语交际教学意识不强,口语交际教学意识与教师学历和年龄相关。新型的信息工具普及拓展了口语交际的应用空间,以课堂上和学校为主阵地,全方位构建口语交际实践的有利环境。以学生、教师、评价和目标为出发点,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完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探索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进而提出可行性方案。本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缘由和意义、研究内容和对象、研究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一章是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理论探讨,介绍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口语交际教学的构建;第二章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调查和访谈概况,包括调查和访谈的实施,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学生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和结论,教师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和结论,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访谈概况;第三章是农村初中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索,包含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案列,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研究总结,包括本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启示,研究不足,创新之处,研究展望。

徐鑫[9](2019)在《农村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学科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必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学科工作室"应运而生。黄山市歙县教研室从科学角度出发,结合区域特点,创新教研新模式,在各片区成立"学科工作室",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为农村学校教研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刘成[10](2019)在《以问题为导向精耕细作 推进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綦江区农村区域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主要探索与实践(一)因势利导,打造体能提升的升级版1.理念引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央、市里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区域教情、学情和历史人文特点,綦江区创造性地提出了"健康尊严,张扬个性"的区域办学理念。"健康"对应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这里所指的健康,包括身体健

二、学校教研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教研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的叙事研究 ——基于A教师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语文新手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现状
        1.1.2 语文教师对教科书解读的重要性
        1.1.3 教学论研究的热点
        1.1.4 自我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关于新手教师的研究
        1.3.2 关于教科书解读与教科书解读能力的研究
        1.3.3 关于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的研究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语文新手教师
        1.4.2 教科书解读能力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样本的选择
2 教科书解读能力
    2.1 教科书解读维度
    2.2 能力维度
    2.3 综合维度
        2.3.1 读懂教科书的能力
        2.3.2 读透教科书的能力
        2.3.3 读通教科书的能力
3 A教师的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故事
    3.1 起稿:关于A教师和A学校
        3.1.1 关于A教师
        3.1.2 关于A学校
    3.2 勾勒:入职初体验
        3.2.1 与学校的“初次见面”,树立发展信心
        3.2.2 参与职前培训,未见“教科书解读”身影
        3.2.3 初次解读教科书,获得成果有限
    3.3 着染:成长进行时
        故事一:时间紧迫,简单解读文字符号
        故事二:资料拼凑,完成教学性解读
        3.3.1 小结:浅尝辄止,拼凑资料--教科书解读对“权威”的盲从
        故事三:无法与鲁迅同乐,实属尴尬
        故事四:集体备课中的解读分享
        故事五:成熟教师示范课的触动
        3.3.2 小结:课堂启发,教研收获--教科书解读能力在碰撞中初现
        故事六:教科书解读有了重点
        故事七:磨课是调整教学,更是对教科书的不断深入解读
        3.3.3 小结:反复斟酌,实践修正--教科书解读能力在公开课中突进
        故事八:课标与教学目标指引下的古文解读
        故事九:有基础、有延展的教科书解读内容
        3.3.4 小结:标准明晰,经验积累--教科书解读能力持续获得提升
4 探寻
    4.1 读懂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机制
        4.1.1 读懂教科书的能力提升过程
        4.1.1.1 理解能力的提升过程:符号识别--符号迁移
        4.1.1.2 分析能力的提升过程:借助资料--自主分析
        4.1.1.3 鉴赏能力的提升过程:知觉美--创造美
        4.1.2 读懂教科书的能力提升关键因素
        4.1.2.1 语文专业基础与经验
        4.1.2.2 语文教科书相关资源
        4.1.3 读懂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方式
        4.1.3.1 积累专业知识
        4.1.3.2 多方面收集信息
        4.1.3.3 多角度揭示内容本质
    4.2 读透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机制
        4.2.1 读透教科书的能力提升过程
        4.2.2 读透教科书的能力提升关键因素
        4.2.2.1 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
        4.2.2.2 间接经验与感悟
        4.2.3 读透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方式
        4.2.3.1 阅读积累,丰富间接经验
        4.2.3.2 多维对比,获得生命感悟
        4.2.3.3 设身处地,产生情感共鸣
    4.3 读通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机制
        4.3.1 读通教科书的能力提升过程
        4.3.2 读通教科书的能力提升关键因素
        4.3.2.1 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和教学任务的规定
        4.3.2.2 教研活动的开展
        4.3.3 读通教科书的能力提升方式
        4.3.3.1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4.3.3.2 完善教学设计
        4.3.3.3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 A 教师教科书解读访谈的基本提纲
致谢

(2)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的意义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创新点
一、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世界各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1.美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2.英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3.俄罗斯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4.日本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二)我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1.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
        2.我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政策
        3.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三)内蒙古对蒙古族音乐的重视
        1.蒙古族长调申遗
        2.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
    (一)蒙古族民族音乐元素
        1.蒙古族民歌
        2.蒙古族民族乐器
        3.蒙古族舞蹈
    (二)校本课的含义
        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
    (三)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
        1.满洲里市第四学校概况
        2.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新课标下音乐学科学段目标
        3.蒙古族音乐校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设置及课程目标)
        4.蒙古族音乐对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
三、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学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一)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材相对缺少
    (二)蒙古族音乐教师相对缺乏
    (三)音乐教学方法相对受限
四、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汉族小学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一)开发蒙古族音乐校本课的特色教材
        1.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2.教材内容的建构性
        3.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二)加强蒙古族音乐教育师资团建
        1.提升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师自身蒙古族音乐素养
        2.配备专门的蒙古族音乐教师
        3.蒙古族学校音乐教师“送课下校”
    (三)蒙古族音乐与奥尔夫教学法相融合
        1.语言和节奏相结合
        2.身体动作与节奏相结合
        3.乐器与节奏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概貌
    第二节 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
        一、近现代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
        二、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
        三、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章 教材文本内容的静态研究
    第一节 结构布局站位高
        一、四大板块对接单元主题
        二、作品比例调整科学合理
    第二节 细化课标重心低
        一、整合领域创新编写
        二、重点明确弹性选择
        三、重视评价拓展视野
        四、注重知识技能提高
第三章 教材使用情况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音乐学业指标测评
        一、笔试
        二、技能
    第二节 教材问卷调查情况
        一、师生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提高教材使用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教材的不足
    第二节 实践与探索
        一、构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体系
        二、梳理教材作品内含的音乐表现要素
        三、掌握前后递进识读乐谱的教学方法
        四、呈现全员参与的落地实践喜人局面
    第三节 反思与建议
        一、内容结构,应突出要素主线的编写思路
        二、围绕教材,宜增加多样化教材系列作品
        三、结合教材,需为课堂增添青春时尚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音乐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2 中学音乐教材使用状况调查(教师问卷)
致谢

(4)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研究
    四、国外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内涵及途径
    第一节 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内涵
        一、艺术院校及社会艺术活动
        二、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功能及特点
    第二节 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理论依据及其途径
        一、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理论依据
        二、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途径
第三章 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主体与实践途径
    第一节 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主体
        一、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功能
        二、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主体
    第二节 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与企业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以铜川矿务局社会艺术活动为例
        二、与政府文化部门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以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为例
        三、与艺术培训机构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以西安音乐学院金花艺术培训学校为例
第四章 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实践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实践的问题
        一、群众在主动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实践与探索的意识薄弱
        二、服务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
        三、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需不断完善
        四、合作过程中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待加强
        五、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目标定位不清
        六、艺术院校合作规模小、合作途径单一
    第二节 优化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实践的建议
        一、增进艺术院校与社会的相互了解,实现合作共赢局面
        二、突出艺术院校的文化特色,提升社会艺术活动的品质
        三、艺术院校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培育艺术文化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研究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研究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论述及理论基础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标准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
        (三)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
        (四)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理论
第二章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过程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阶段的变式
    二、新授课141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一标:精确目标
        (二)四环贯穿整个课堂
        (三)一质检:及时检测
    三、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实施
        (三)课后跟踪
        (四)具体操作步骤
    四、复习课“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一)复习课“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要求与案例实施
第三章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运用提升策略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性格养成教育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一)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二)加强教师有效监督
        (三)做好教学反思与评价工作
        (四)教师扎实开展教研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校本教研的研究
    2.2 国内校本教研的研究
    2.3 文献反思
第3章 校本教研的概述
    3.1 校本教研的内涵
    3.2 校本教研的特征
    3.3 校本教研的要素
    3.4 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
    3.5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础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过程
第5章 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分析
    5.1 校本教研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5.2 校本教研访谈分析
    5.3 校本教研观察的记录和分析
第6章 解决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问题的对策
    6.1 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
        6.1.1 专题研讨式的校本教研
        6.1.2 自我发展式的校本教研
    6.2 完善和深化校本教研制度
        6.2.1 建立多样化的校本教研评价制度
        6.2.2 加强校本教研激励制度
        6.2.3 全方位落实校本教研保障制度
    6.3 革新和推动校本教研实践
        6.3.1 以信息卡为纽带的兴趣校本教研创新
        6.3.2 以项目组为单位的项目校本教研创新
        6.3.3 丰富校本教研实践活动
    6.4 创新对校本教研的管理
        6.4.1 国家方面
        6.4.2 学校方面
        6.4.3 设置专业的校本教研工作室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访谈提纲
附录Ⅲ 校本教研记录表
致谢

(7)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以海口市五源河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2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第一章 校本课程开发及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知
    1.1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1.2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界定与理解
第二章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1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缘由
    2.2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2.1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2.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章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3.1 补缺性原则
    3.2 趣味性原则
    3.3 创新性原则
    3.4 实践性(可实施性)原则
第四章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4.1 指导思想
    4.2 开发过程
        4.2.1 本校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4.2.2 数学校本课程方案概述
    4.3 课程内容设置
        4.3.1 数学游戏
        4.3.2 数学史
        4.3.3 数学建模
    4.4 案例分析
    4.5 实施效果反馈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5.1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反思
    5.2 对今后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8)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巧家县3所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文献研究法
        二、教学实例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口语交际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现代语言学习得理论
        三、合作学习理论
        四、课程理论
        五、口语交际的特征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
        一、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需求
        二、构建口语交际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联系
        三、打通口语交际教学与重视听说表达的分离现象
        四、改变口语交际教学与情景相脱节的现象
        五、适应口语交际教学与跨媒介的观念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构建
        一、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观念
        二、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模块课程的理念
        三、重视构建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动态标准
第二章 口语交际教学的调查和访谈概况
    第一节 调查和访谈的实施
        一、口语交际教学应用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二、口语交际教学应用调查设计和调查内容
        三、口语交际教学应用调查方法和实施过程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一、口语交际调查的信度
        二、口语交际调查的效度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应用学生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和结论
        一、口语交际认知现状维度
        二、口语交际自我感知维度
        三、口语交际活动维度
        四、口语交际活动评价维度
        五、口语交际学习效果维度
        六、学生口语交际实践情况维度
        七、学生口语交际工具情况维度
        八、口语交际教学学生问卷调查的结论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应用教师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和结论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教材方面系统性
        二、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现状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观念意识维度
        四、口语交际教学交流工具维度
        五、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维度
        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维度
        七、口语交际教学的问卷调查结论
    第五节 口语交际教学访谈概况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访谈对象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访谈内容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访谈结论
第三章 农村初中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一、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一
        二、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一教学反思(一)
        三、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二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二教学反思(二)
        五、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三
        六、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一教学反思(三)
    第二节 农村初中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
        一、以学生角度为出发点
        二、以教师角度为出发点
        三、以评价角度为出发点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以问题为导向精耕细作 推进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綦江区农村区域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探索与实践
    (一) 因势利导, 打造体能提升的升级版
        1. 理念引航
        2. 教师引领
        3. 课程引路
        4. 课堂引模
    (二) 因地制宜, 走好体育教改的转型路
        1. 编制学校体育“4+6+X”教育规划
        2. 创新学校体育“5+1+1+N”教学模式
        3. 建立学校体育“二四三”教研方式
    (三) 督导考核, 扭住以学生为中心的正导向
        1. 指标设置重体能
        2.“五步督导”促常规
        3. 表彰奖补有激励
二、初步成效

四、学校教研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新手教师教科书解读能力提升的叙事研究 ——基于A教师的故事[D]. 郑媛.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D]. 宋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D]. 秦玉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4]艺术院校服务社会艺术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D]. 袁安琪.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5]“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齐燕飞. 河南大学, 2020(02)
  • [6]县级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D]. 陈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7]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以海口市五源河学校为例[D]. 闫书英.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巧家县3所农村中学为例[D]. 张平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农村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学科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J]. 徐鑫. 安徽教育科研, 2019(05)
  • [10]以问题为导向精耕细作 推进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綦江区农村区域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刘成. 体育教学, 2019(02)

标签:;  ;  ;  ;  ;  

学校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