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可能起源于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刘铁芳[1](2022)在《教育走向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发生始于回归教学。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实践深化了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逐步开启教育中人的自觉,由此而提示着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深刻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再到学校文化建设,带动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性变革,也带来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进一步发展。新教育实验和新基础教育实践,着力强化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性探索,促成当代中国教育从外在整体性改进到内在整合性提质的转变。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进一步升华,乃是要把当代中国教育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从培养具体的人到培养具体的中国人,以深化个体成长成人之中的民族文化认同与生命自信。
杨晓雯,李杨[2](2022)在《活字印刷术中国起源说的海外传播及教学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活字印刷术更是教学绕不开的重要环节。加之中华文化的滋长、远播、交融、回流,绵延千年,博大精深,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在具体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诸如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争议之类的问题。不虚美、不隐恶,把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是中华文化课教学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关于活字印刷术的研究成果,介绍、辨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活字印刷术起源说法,肯定了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介绍了活字印刷术海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活字印刷术在东亚文化圈和向欧洲西传的情况和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起源背景、技术条件和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了活字印刷术在韩国的传播情况。综合学界各家的研究,绘制了世界范围内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间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韩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分析了造成两国印刷术起源争议的原因,并对此类存在争议的现象,从文化教学的思路、原则进行了探索。
阿尔杰姆·伊戈里维奇·科布杰夫,杨春蕾[3](2021)在《人类历史中的中国文明之路》文中提出原文出处为:АртемИгоревичКобзевстатья, ?КИТАЙСКИЙПУТЬЧЕЛОВЕЧЕСТВА?, опубликованавжурнале, № 4, 《Восток (Oriens)》, 2016, C.16—27. 作者阿尔杰姆·伊戈里维奇·科布杰夫(АртемИгоревичКобзев),题目直译为"人文主义的中国方案",2016年发表于俄罗斯《东方》杂志第4期第16—27页上。科布杰夫是俄罗斯着名汉学家,现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研究部主任。他研究范围广泛,主要致力于中国哲学、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翻译和研究。科布杰夫是多卷本百科全书《中国精神文化大典》(《ДуховнаякультураКитая》,2006—2012)的副主编和"俄罗斯汉学"网站的创始人,在中俄文化交流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2011年获"俄罗斯国家奖"。本文从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计算机二进制和《易经》中"阴阳"之间的联系谈起,认为世界文明存在着两极性,它的其中一极——正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经是中国,在21世纪也必将会是中国。本文同时认为《周易》是计算机系统二进制的先驱,而汉字则是网络聊天语言中最有影响力的竞争者,在当今世界上古象形文字获得了二次生命力,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吴晓梅,吴秋林[4](2021)在《中国食性与味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食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被表述为"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而且这咸、肥、乳、酸、杂的五味,代表了传统中国的味道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今天的味道民族志中依然。中国食性的五方与中国哲学的五行的整体世界观一体,为中国世界观表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味道的研究是饮食人类学的深化和具象,它隐含了政治、地方和身体,故中国的五方食性就是在味道中展开的。但每一种味道并非滋味的本意,都包含着一个思想、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整体运行。国食,国味,国病,国治,也即国性也。
陈祥宇[5](2021)在《中国饮食文化系列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地大物博的国家,拥有数不尽的新鲜故事,吸引着外文媒体争相报道。中国餐饮在西方人眼中如何,关于中餐介绍的英文文章是否准确等,这些均值得深思和研究。因此,基于中国饮食文化现状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具有显着的实用价值。笔者在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以及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所选六篇文章进行英汉翻译。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针对一些合成词以及近期流行的词汇结合文章内容采用了适当的意译法,接着论证了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必须运用的意译法和增译、减译,分译、合译、变序等翻译技巧,以及被动句变主动句的处理方法。最后探析如何使文章更为通畅的要素——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论证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目前中国餐饮在国外的演变和本土化过程以及了解西方人对待中国菜品的看法,从中发现目前外文媒体中对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时的文化缺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中国饮食文化类文本的英汉互译展开更为全面的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在于,笔者通过亲身参与文本的翻译实践,探析关于中国饮食文化作品翻译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与翻译技巧,旨在改善同类文本的翻译质量,为传播中国餐饮文化提供借鉴。
李抗[6](2020)在《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心理学兴起以来,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对中国人区域自我构念的研究争议入手,系统地回顾了自我构念的概念内涵及演变历史,发掘整理了有关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重要成果,并依据“理论建构——工具开发——现状调查——关系考察——功能探索”这一逐层展开的逻辑链,多层次探索了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主题,揭示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现状,说明和解释了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与文化的关系及相关功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建构。辨析了文化心理学对文化与个体关系的认识,发现存在文化支配论和相互作用论两种观点。从相互作用论出发,结合文化会聚主义视角,建构了一种个人本位文化、关系本位文化和社会本位文化相会聚的自我构念理论。该理论注重主体和多元文化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主张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主要有个体性、关系性、集体性、自主性、平等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并论证了它们的合理性。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是一种多维理论,超越了“独立/互依”双维自我构念理论,可更为准确地说明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二)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测量工具的编制。依据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采取深度访谈法和测验法,基于全国范围取样的数据,通过项目库建设、预测试、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步骤编制完成了一套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对反映该问卷的核心指标,如内部一致性系数、效标关联效度、共同方法偏差、测量不变性等进行了测量和说明,保证了这套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中国人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现状测量。采用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对中国人的自我构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全国样本在自我构念的关系性上得分最高,在集体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上得分逐次降低,个体性上得分最低;中国南方与北方在个体性和关系性上没有显着区别,在集体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上北方高于南方;中国中西部的集体性高于东部,其他维度没有显着区别;此外,还从性别、年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对当下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基本状态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地区人均GDP、水稻种植指数和气候经济指数在说明中国人自我构念上的局限性。(四)文化与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采用测验法、文化启动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展开了三项研究,探索了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关系。综合三项研究发现,西方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个体性和平等性,儒家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关系性,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集体性和平等性,三种文化对自我构念自主性的影响未发现显着差异。由此说明,三种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多元内涵既具有联系上的特异性又具有共享部分,中国人的自我构念具有文化会聚性质。(五)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智慧功能探索。本部分包含两项研究。研究1以测验为主的方式发现了自我构念的集体性、平等性与智慧有着较高正相关,而个体性、关系性与自主性与智慧的相关相对较弱。研究2基于人际冲突情境实验范式,探索了自我构念在人际冲突与智慧间的作用。发现自我构念的集体性与平等性能够调节人际冲突类型和智慧的关系,可影响所罗门智慧悖论现象的发生,具有对智慧的影响功能。本文较大贡献之处可能有两点:1.系统发掘梳理了文化心理学兴起前后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心理学史方面的价值;2.建构了一种新的自我构念理论,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认识当下中国人的自我构念提供了部分新知识。
阮鸿璜[7](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陈陈雪[8](2020)在《中韩动物成语对比》文中提出语言是折射人们思想和生活的一面镜子。词汇作为语言的结构材料,通常赋予人们情感,思想,观念,风俗和生活态度。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词汇。他们以简短的形式凝聚了祖先的智慧。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瑰宝,而且是民族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的产物。动物成语是成语的紧要组成部分。动物成语反映了不同国籍的丰富多彩的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以及不同国籍的不同语言在表达和含义上的差异。比较中国和韩国动物成语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而且要帮助彼此了解相互的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学习动物成语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动物成语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中国和韩国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的热情。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语言学和词汇语义学,共分为四个章节阐述汉韩动物成语的界定、含义,并对汉韩动物成语之间进行分析与比较,进一步研究汉韩语言中成语与两国民族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之间的关系。首先,绪论部分,在对成语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两国在成语认识上的差异。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中国和韩国两国成语的来源分别进行了分类。中国成语主要来自于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历史故事、诗歌、宗教和制度;韩国成语则分为由中国传入的成语和韩国自创的成语两部分。其次,对中国和韩国两国的动物成语进行了筛选和考察,并从物质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社会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心理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三方面对中国和韩国语言中动物成语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分析。再次,从语义角度对中国和韩国动物成语进行比较,分为形义相同、形同义不同、形不同义同、形义都不同四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两国动物成语的共性和差异。最后,分析了中国和韩国的动物成语中的动物图像,并研究了马,老虎,鱼,牛,狗,大鼠,鸡和龙等动物图像的含义,并异同的原因将进一步研究。为了进行分析,有三个主要因素:文化交流,地理和文化习俗。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一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各国之间的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都反映在成语和相关特质以及成语文化中圣贤的智慧上。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和结论对韩国的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以及中国和韩国文学素养和历史风俗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毕小龙[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的稳步崛起和西方的相对衰弱导致21世纪的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思想大解放的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河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21世纪初以《中国震撼》为代表的新权威主义思潮。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改革开放后更以空前的热情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对中西关系的看法虽然是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因此,基于社会思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中西观的核心问题、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演变特点,兼顾一般规律和时代特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分析工具,辅以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本文选择《河殇》《中国可以说不》《中国震撼》作为对应的三个时间段中主要社会思潮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这三本书中的中西观及其引发的争议,还原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中国社会思潮在这三个时间段中所反映的中西观全貌。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演绎法和归纳法。中国知识分子对中西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中西战略关系、中西发展现状、中西发展趋势的判断。中西观的形成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不同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对中西关系现状和趋势进行认识的过程。中西力量对比与组合是自变量,中国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中介变量,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是因变量。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文明主导权的转移都会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演变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从弱国心态到强国心态、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因为无法全面掌握准确的信息或者无法正确解读掌握的信息,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经常出现偏差。党和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更多的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中西观。
杜伟利[10](2019)在《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周代成书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萝卜的记载。萝卜品种起源的具体时间与地区难以考证,多数学者认为萝卜起源于亚欧大陆的温暖海岸,大型萝卜种起源于亚洲。经过漫长的品种驯化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萝卜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中国栽培萝卜的根有长圆二种,早期为红白皮,之后又出现青皮、紫皮萝卜以及红色肉质的萝卜。从栽培季节划分,中国萝卜品种主要以秋冬萝卜为主,为半耐寒性蔬菜,是非常好的越冬蔬菜。唐代的《四时纂要》出现夏萝卜的记载,宋代以后,萝卜开始成为四季可栽培的作物。清中后期,还出现一种绿肥、蔬菜兼用类型的肥田萝卜。目前,中国栽培的地方萝卜品种近2 000个,是世界萝卜品种资源大国。在长期栽培驯化的过程中,萝卜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与文化发展被冠于许多不同的名称。从先秦时期的“菲”逐渐演化为“葖”、“菘(总名)”、“芦萉”,产生了“菈(?)”等地方名称。唐代,“莱菔”一名开始流行随即又转为“萝卜(音fu)”。元代时,“萝卜”这一名称已基本得到官方的认可。明代,经医药学家李时珍确定,“萝卜”一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据统计,自周代以来,萝卜共有50多种别称,这些别称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对萝卜不同的认知,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根据《诗经》的成书背景推测,萝卜最早栽培地区为中原一带。唐代以前,中国萝卜以秦、晋等北方地区较为出名。宋代,南方地区开始广泛种植萝卜,萝卜逐渐成为全国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并形成了许多着名特产区与地方优良品种。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萝卜栽培加工技术的记载。《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萝卜栽培与加工方法。随着萝卜在中国广泛栽培,唐代以后的各代农书等文献对萝卜栽培利用的记载更为详细,涵盖了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留种的所有工序,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萝卜栽培技术理论已非常成熟。萝卜作为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在各阶段的栽培加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状态,也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代农业产生以前,冬季蔬菜匮乏,萝卜的存在缓解了中国人对冬季蔬菜的需求压力。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实践,萝卜被开发出多种类型的食品,既可生啖亦可熟食,既可被当作蔬食也可代替主粮。中国做萝卜菹、萝卜干等加工方式均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李时珍称赞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饭”。目前,中国以萝卜主要原料搭配其他食材可制成近一百余种日常菜肴,可以制做各种小菜六十余种。在中医学理论中,萝卜被认为性凉,味辛甘,无毒,能消积滞、化痰热,各部位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药用方面,汉代以后各类医药典籍多对萝卜药用功能赞赏有加,甚至认为萝卜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蔬中圣品”。除了食用、药用价值,中国萝卜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因为萝卜的营养价值和名字寓意,在许多祭祀仪式、节日庆典中都有萝卜的应用。中国萝卜在文化中的形象一直在改变,由早期被认为形象丑陋到逐渐被人们认可,宋代以后成为颇受欢迎的亲民蔬菜,在文学作品中屡被推崇。人们还将萝卜融入到民间俗语体系中,借萝卜的形象传播智慧。中国古代,萝卜为种植者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生长力强、产量较高的蔬菜作物,栽培萝卜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多数情况下高于主粮作物。不但贫困人家用以代粮节省开支,贩卖萝卜也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南北朝《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萝卜贩卖的价格,唐代时,干萝卜还可以折合为主粮以完成任务指标。随着人们对萝卜经济价值认识的提高,许多达官贵人也以贩卖萝卜为副业,宋代许多官府衙门也有种植萝卜的记载。在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中,中国形成了丰富的萝卜文化。从早期因为外观丑陋被鄙弃到被人们极力推崇,萝卜逐渐成为中国蔬菜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蔬菜文化方面的发展缓慢。萝卜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形象,具有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萝卜相关历史,因地制宜发展萝卜文化产业是萝卜产业升级的正确途径。
二、中国人可能起源于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可能起源于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走向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归教学: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发生 |
二、教育回归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转向 |
三、教育的整体性改革与全方位育人: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发展 |
四、从整体性到整合性:生命自觉的提出与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深化 |
五、从具体的人到具体的中国人: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认同与生命自信 |
(2)活字印刷术中国起源说的海外传播及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界的研究概况 |
(一)活字印刷术的起源研究 |
1. 中国起源说 |
2. 韩国起源说 |
3. 古登堡起源说 |
(二)活字印刷术海外传播研究 |
三、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及发展 |
(一)中国活字印刷术产生的背景 |
1. 造纸术的发明和墨的使用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背景。 |
2. 印章和碑拓的发展为活字印刷术提供了技术基础。 |
3、隋唐的统一和佛教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二)中国活字印刷术发展的历程 |
四、中国活字印刷术在韩国的传播 |
五、造成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争议的原因及教学思考 |
(一)造成争议的原因 |
(二)解决文化争议的教学思考 |
1. 正视问题。 |
2. 实事求是。 |
3. 就事论事。 |
4. 综合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 |
六、结 语 |
(3)人类历史中的中国文明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文字和世界文明的关系 |
1. 人类文明分化的层次和原则 |
2. 汉字和拉丁文字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
二、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要素 |
1. 中国数字命理学(象数学)对计算机领域的贡献 |
2. 中国文明的要素——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
3. 中国文明的要素——社会历史文化制度 |
结论 |
(4)中国食性与味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味道人类学的研究 |
1.1 味道隐含的地方性知识 |
1.2 味道的政治隐喻 |
1.3 味道的身体认知 |
2 中国的“五方食性”味道表达 |
3 民族志中的“五味” |
4 食性与味道人类学 |
5 结语 |
(5)中国饮食文化系列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理论指导 |
1.3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案例描述 |
2.1 原文语言特点 |
2.1.1 词语特点 |
2.1.2 句子特点 |
2.1.3 语篇特点 |
2.2 翻译流程 |
2.2.1 译前准备 |
2.2.2 表达阶段 |
2.2.3 译文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语的翻译 |
3.1.1 小词的翻译 |
3.1.2 熟词僻义的翻译 |
3.1.3 词类转换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长难句的翻译 |
3.2.2 被动句的翻译 |
3.3 语篇的翻译 |
3.3.1 语篇的衔接 |
3.3.2 语篇的连贯 |
第四章 饮食文化报道中的文化缺失与补偿 |
4.1 深入了解,改善文化缺失 |
4.2 取长补短,灵活翻译 |
4.3 知己知彼,推动中餐发展 |
第五章 结语 |
5.1 收获与启示 |
5.2 不足与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把握多元文化混搭背景下中国人自我构念的新内涵 |
1.2.2 应对中国人区域自我构念研究的相关争议 |
1.2.3 揭示多元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关系机制 |
第2部分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构念概念及演变 |
2.2 自我构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1 自我构念与自我 |
2.2.2 自我构念与自我概念 |
2.2.3 自我构念与自我图式 |
2.2.4 自我构念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
2.3 中国人自我构念的早期研究成果 |
2.3.1 一些具有影响的现象学描述观点 |
2.3.2 伦理本位理论及评价 |
2.3.3 差序格局理论及评价 |
2.3.4 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评价 |
2.4 文化心理学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重要成果 |
2.4.1 华人四元自我理论及评价 |
2.4.2 双文化自我理论及评价 |
2.4.3 自我边界理论及评价 |
2.4.4 中式自我的太极图模型及评价 |
2.5 文化心理学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当下争议 |
2.5.1 水稻理论的提出与回响 |
2.5.2 后续研究及争议的加剧 |
第3部分 问题提出、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案 |
3.3.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建构 |
3.3.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3.3.3 中国人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测量 |
3.3.4 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 |
3.3.5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功能探索 |
第4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建构 |
4.1 文化与个体关系的两种典型观点 |
4.1.1 文化支配论 |
4.1.2 文化与个体相互作用论 |
4.2 文化会聚主义:对相互作用论的拓展 |
4.3 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理解自我构念 |
4.3.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概念的提出与问题 |
4.3.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内涵 |
4.4 小结 |
第5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项目生成 |
5.2.2 预测试 |
5.2.3 问卷的因子分析 |
5.3 结果 |
5.3.1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3.3 信度检验 |
5.3.4 效度检验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6部分 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测量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3.1 中国人的自我构念现状分析 |
6.3.2 中国人自我构念各维度相关预测指标检验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7部分 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 |
7.1 引言 |
7.2 研究1 基于文化认同与自我构念关系的研究 |
7.2.1 方法 |
7.2.2 结果 |
7.2.3 讨论 |
7.3 研究2 基于文化图标启动范式下的测量研究 |
7.3.1 方法 |
7.3.2 结果 |
7.3.3 讨论 |
7.4 研究3 基于文化图标启动范式下的内容分析研究 |
7.4.1 方法 |
7.4.2 结果 |
7.4.3 讨论 |
7.5 综合讨论 |
7.6 结论 |
第8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功能探索 |
8.1 引言 |
8.2 研究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与智慧的关系初探 |
8.2.1 方法 |
8.2.2 结果 |
8.2.3 讨论 |
8.3 研究2 自我构念对人际冲突与智慧推理的调节作用 |
8.3.1 方法 |
8.3.2 结果 |
8.3.3 讨论 |
8.4 综合讨论 |
8.5 结论 |
第9部分 总讨论、总结论、总结与展望 |
9.1 总讨论 |
9.1.1 对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思考 |
9.1.2 对工具开发与现状调查的思考 |
9.1.3 对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思考 |
9.1.4 对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智慧功能的思考 |
9.2 总结论 |
9.3 总结 |
9.3.1 理论创新 |
9.3.2 方法创新 |
9.3.3 不足之处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 |
附录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题库资料 |
附录3 20项陈述测验简版 |
附录4 关系、个体和集体自我问卷 |
附录5 中国人价值观问卷 |
附录6 Marlowe-Crowne社会称许性量表简版 |
附录7 文化认同问卷 |
附录8 成人自我超越问卷 |
附录9 整合智慧量表 |
附录10 情境智慧推理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出版的着作 |
后记 |
(7)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8)中韩动物成语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含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韩成语概述 |
1.1 成语概述 |
1.2 成语的特点和作用 |
1.3 中国成语的来源 |
1.4 韩国那些成语的源起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汉韩动物成语筛选及形成背景考察 |
2.1 汉语和韩语中动物成语的筛选 |
2.2 汉韩动物成语形成的文化背景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韩有关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 |
3.1 中国和韩国动物成语语义对比 |
3.1.1 同形同义四字成语 |
3.1.2 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
3.1.3 异形同义四字成语 |
3.1.4 异形异义 |
3.2 中韩关于动物成语在文化上的异同点分析 |
3.3 中韩动物成语的共性和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成语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异同及原因分析 |
4.1 中韩成语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
4.2 中韩动物成语象征意义异同的原因探析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六节 研究难点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 中西观的核心问题、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解读 |
第一节 中西观聚焦的三大核心问题 |
第二节 基于认识的中西观形成机理 |
第三节 导致中西观出现偏差的原因 |
第四节 时代主题转换与中西观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河殇》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河殇》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可以说不》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中国可以说不》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四章 21 世纪前18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1 世纪前18 年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震撼》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中国震撼》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中西观”的总结与思考 |
第一节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思潮和中西观 |
第二节 当代中西观演变的两个特点 |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案例检验结果 |
第四节 引导知识分子形成正确的中西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与名称演变 |
第一节 中国萝卜品种的发展 |
一、萝卜的品种起源 |
二、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萝卜名称的演变 |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二、东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三、宋元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四、明至民国中国的萝卜名称 |
第二章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分布的发展 |
一、唐代以前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二、唐宋时期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三、元代以后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第二节 中国萝卜栽培技术的发展 |
一、立地选择 |
二、整地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轮作套种 |
五、选种育种 |
第三章 中国萝卜的采收与利用 |
第一节 萝卜的采收与储藏 |
一、萝卜的采收 |
二、萝卜的储藏 |
第二节 萝卜的食用加工 |
一、萝卜食用部位的发展 |
二、萝卜食用方法的发展 |
第三节 萝卜的药用发展 |
一、萝卜根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二、萝卜籽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三、萝卜其他部位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中国萝卜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及其开发 |
第一节 萝卜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应用 |
一、萝卜在祭祀仪式中的应用 |
二、萝卜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 |
三、萝卜为主题的庙会 |
四、萝卜盛产地推崇萝卜的民俗活动 |
第二节 萝卜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 |
一、萝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形象 |
二、萝卜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形象 |
三、萝卜在中国俗语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
一、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 |
二、中国萝卜的开发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四、中国人可能起源于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走向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回顾与反思[J]. 刘铁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活字印刷术中国起源说的海外传播及教学思考[J]. 杨晓雯,李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2(01)
- [3]人类历史中的中国文明之路[J]. 阿尔杰姆·伊戈里维奇·科布杰夫,杨春蕾. 国际汉学, 2021(04)
- [4]中国食性与味道研究[J]. 吴晓梅,吴秋林. 中国调味品, 2021
- [5]中国饮食文化系列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D]. 陈祥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D]. 李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韩动物成语对比[D]. 陈陈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D]. 毕小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10]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D]. 杜伟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